共找到 2 项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结果
Marshall Mcluhan and Virtuality
作者: (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Christopher Horrocks)著;刘千立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被认为是自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以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但当他在80年代去世时,他的媒介研究已经被视为是落伍和天真的。近年来,麦克卢汉主义又有复兴之势。其中的原因何在? 本书说明,媒介和技术的剧烈变革复兴了针对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的辩论。今天,他关于地球村和冷媒介与热媒介的观点,也被运用到虚拟实在与赛博空间对人的感觉、心理和社会诸方面影响的研究话语之中。《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一书考察了麦克卢汉的思想与信息革命的关系,将其探针伸入视听文化以及它们与网页、因特网这些全球共同性矩阵的复杂关系之中。本书也讨论了麦氏的宣言与后现代理论的关系,以及麦克卢汉的复兴与后人类赛博枝的非实体化和虚拟身份的关系。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
作者: (美)艾伦·B.阿尔巴朗(Alan B. Albarran)著;谢新洲等译
简介: 电子媒介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等因素强烈地影 响着广播、电视、网络等产业的经营管理。《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电子媒介经营管理(第2版)》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现代电子媒介管理世界,内容主要集中于美国国内电子媒介的经营现状,也适当介绍了一些国际性的问题。 《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电子媒介经营管理(第2版)》共分12个章节,每一章开头部分总括本章内容,结尾部分提供了最新的案例,供读者思考和讨论。很多案例研究把读者置于电子媒介经营者的地位,并要求读者在一个决策环境中有所作为。 《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中文版):电子媒介经营管理(第2版)》内容力求贴切、及时和易懂,目标读者为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对电子媒介的管理者和从业者也大有裨益。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