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
作者: 周婷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 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明确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
生态环境建设是根本和切入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是关键。抓
住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就抓住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
本和关键。长江上游这一特殊区域,既是资源富集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
区;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这一区域
在西部大开发中不仅同时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的重任,更面临着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和资金瓶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
类矛盾和问题在这一区域高度集中、不断激化,表现在:尽管长江流域水
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但上游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
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重大流域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资源开发与利用
效率仍然低下;由于缺乏区域合作及地方政府盲目推行全面赶超战略,长
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趋同,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过大,一些制造业的
能源和资源消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主导产业培育缓慢,高投入、高
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在延续。未来20年,四川和重庆
地区将进Am,A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总量的增长、制造业等基础
m,A的扩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等,会给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增加新的更大压
力。我国能源、矿产、淡水、土地等资源的紧缺,也将推动西部一轮新的
资源开发,并可能给长江上游地区带来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长
江上游发展中各类问题的产生和激化,追寻其理论根源,还在于现有的研
究和决策仅仅将跨区域生态环境重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附带问题
给予考虑。理论的欠缺和实践的呼唤,使本书的研究具有拓展的空间;国
内外学者关于承载力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不断发展的
循环经济实践和金融理论,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相信本
研究成果对我国西部地区破解资源开发式的环发矛盾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书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金融
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
结合、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上游这一特
殊区域(资源富集区和生态脆弱区、重点开发区与流域生态环境重建关键区
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全书共八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
四章,从长江上游经济带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出发,针对两个
系统在同一区域同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共建研究的必要性和共建
内涵,并通过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分析,揭示了共建
中的基本矛盾和共建主体的基本职责,分析了共建对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
经济承载力的影响及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第二部分为
第五至八章,通过借鉴国际上跨行政区经济带(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
经验,提出了共建的新观念、新思路,并分别从共建的协调机制、产业结
构优化、共建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对共建所涉及的重要问题
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
本书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书中指出,长江上游地区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
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这个双重任务既有统一性,也存在着矛盾性。研
究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共建,就是要破解在这一特殊区
域中的“环保与发展”矛盾,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全之策,
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与保护的统一靠
共建,共建的着力点在构建长效机制。
第二,本书将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长江流域综
合经济带的两个子系统,研究在这个更大的系统中的共建问题,探索了在
更强的环境阻力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机制。针对长江上游经济带
与生态屏障共建中的诸多矛盾,作者认为,共建的关键是构建一个协调体
系,而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机制创新,以从整体上提高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
经济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体系包括决策管理机制、互动发展机制、补偿机制、绩效评估机
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流域管理的权威机构,编制共建规划,
形成跨行政区的决策管理机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和
长江上中下游的关系;其次是基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
及流域综合开发的要求,建立流域开发的补偿机制和互动发展机制;再次
是建立共建的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共建积极性;
最后是在微观经济层面建立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
第三,本书在借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概念,建立了以“空间维”为核心的区域
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作者指出,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
力是在资源持续供给和环境长期有容纳量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能力。区
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1)对影响区域资源环境的
经济承载力的各类因子及关联程度的分析;(2)对区际联系产生的区域内部
自然资源供给、环境阻力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能力的分析;(3)区域
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4)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
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
第四,应用本书建立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
分析了共建对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证明了区域经济增
长方式应从以提高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为核心,向以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为
核心转变。分析结果还发现,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
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长江上游区内的资源供给能力
、增大了环境阻力,降低了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解决的途径,应
当着力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降低环境阻力。
第五,本书针对生态经济项目银行融资难的困境,以共建补偿机制为
基础,构建了“政府+市场”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分担模型,探索性地提出了
“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企业”的银行融资新模式。生态产业、环保产业领
域内的企业由于处于发展初期,信用能力弱、担保品有限,难以从银行等
金融机构获得债权型融资。建议通过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将对这些企业
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与银行融资结合起来,通过筛选组成“贷款池”,
建立适宜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形成社会风险转移和分担体系,有
效解决共建项目银行融资难的困境。
第六,基于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分析,作者指出,区域经济合作不仅需
要重视以市场为基础的优势产品交换,还应当加强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中
的合作。建议长江上中下游共同承担改善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以
“长江黄金水道”为主干,共建交通、通讯、水利、供电网络等跨区域的
基础设施;提高全流域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构建跨区域的帮扶
救助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