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者: 韩文军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12月
简介:
我国北方荒漠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带,东起苏尼特,西至乌拉特,北面与蒙古国的荒漠草原相接,南至阴山北麓的山前地带,隔山与鄂尔多斯高原的暖温型草原相望,总面积约11.2万km2,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旱生化草原生态系统。位于多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的区域,而这些区域的生态条件与周边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其特点有以下几点:系统抗干扰能力弱,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时空波动性强,边缘效应显著,环境异质性高。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将阴山北麓荒漠草原、鄂尔多斯荒漠草原区纳入了“全国生态脆弱区重点保护区域”。研究表明,造成荒漠草原承载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草原荒漠化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据专家分析,气候干旱是草原退化的直接原因,全球性气候变化,特别是由于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暖加剧了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导致了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使草原承载力大幅度下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近50年变暖尤为明显,以北方增温*为明显。特别是荒漠草原生态环境整体恶化也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生态问题,土壤有机质减少,往往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肥力下降、土壤涵水能力减弱、侵蚀加剧以及生产力降低等,严重影响草地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种研究背景,本书以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北麓荒漠草原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论述了荒漠草原土壤养分与气候变化关系。*章主要介绍了内蒙古荒漠草原自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二章对近几十年来内蒙古阴山北麓荒漠草原气候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以样带研究方法阐明了荒漠草原以温度为主要梯度的南北样带,以及以水分为主要梯度的东西样带上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第四章依托荒漠草原核心区水热分布空间差异,介绍了可重复的两因素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温度和降水对荒漠草原植被与土壤影响的互作关系。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荒漠草原变化趋势预测提供理论和实践的科学依据。从全球气候变化与草原生态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考虑,我们希望本书能使更多的人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并推动气候变化与草原生态领域的研究。如果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将十分欣慰。在本书出版之际,非常感谢其他参加草原野外工作的团队成员。他们是春亮、王海、哈斯巴根等,由于工作安排等方面的原因,虽然未参与本书的撰写,但他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基础工作,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感谢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各位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