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35 项 “埃德加.爱伦.坡”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02
简介: 德克萨斯的一座小城正在进行一项民意调查,这时发生了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件,蝙蝠袭击了当地居民!蝙蝠通常是一种无攻击性而且性情十分温和的小动物,可在这里,每当太阳下山,成群的蝙蝠变得十分凶残,一时间字静的小镇竟变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危险之地。野生动物学家希拉与小城的治安长官金赛必须在一场屠杀发生之前查出并捣毁蝙蝠的巢穴。 本书前言 特色及评论 <b
作者: (美)Edgar Allan Poe著;(美)Marjorie P. Katz改写;(美)Pablo Marcos Studios插图;司炳月译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每天读一点英文名著:神秘及恐怖故事集(英汉对照)》讲述了疯狂,愤怒和恐惧!倾听死人心脏的跳动,聆听被活埋之人的凄厉哭喊,看到豳灵般的人死而复生!进入美国第一位伟大的恐怖及悬疑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创造的令人毛骨悚然、恐惧滋生的嗜血世界……
Selected short stories of Edgar Allan Poe
作者: 爱伦·坡著;青闰,刘建东译注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12
简介: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英汉对照)/经典读库》编著者爱伦·坡。 《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英汉对照)/经典读库》内容提要:萧伯纳曾声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 ·吐温。”但是,在美国文学界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坡更加命运坎坷的大作家了。他的一生大多在同命运搏斗的逆境中度过。在他短短一生写下的不少作品中,文学评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时文坛上,除了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之外,几乎无人可与抗衡。洛威尔一向不轻易赞扬别人,却把坡誉为“ 最有见识、最富哲理的大无畏评论家”。当代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也称“坡的文学评论确实是美国文坛上空前的杰作”。他一生写了六七十篇短篇小说,虽然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代表作《莫格街谋杀案》、《玛丽·罗热疑案》、《窃信案》和《金甲虫》等都被奉为这类小说的先河,对后世起了很大影响。
作者: (美)埃德加·爱伦·坡著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简介: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国诗人、短篇故事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也是公认的象征主义先驱,现代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对科幻小说和恐怖小说体裁的创立也有重要贡献,影响了包括儒勒·凡尔纳和柯南·道尔在内的很多作家。他是一位充满悖论的天才人物,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影响源远流长;他既具有卓越的想象力,也擅长缜密的逻辑推理;他推崇美,视美为诗歌的最高宗旨,然而,又钟情于对恐怖和死亡的凝视,他的作品具有瑰丽、诡秘和梦幻般的格调,属于黑色浪漫主义的一部分。 1809年1月19日,坡出生在波士顿一个巡回演员的家庭,三岁时成为孤儿,被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一位富商约翰·爱伦领养,六岁时,全家迁居英国。坡天性聪颖,就读于伦敦的私立学校,打下了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五年后,随家人回到里士满,1826年进入弗吉尼亚大学学习,但一年后因欠下赌债被迫离校,与初恋爱人的婚约也因双方家庭的反对告终。坡和讲求实际的养父之间裂痕越来越大,直至最后决裂。1827年,坡在波士顿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帖木尔及其它诗》(Tamerlane and Other Poems),署名为“一个波士顿人”,这本薄薄的诗集几乎无人问津。随后,坡入伍当兵,驻扎在南卡罗来纳州和弗吉尼亚州一带。1829年2月间养母去世,请假回家奔丧,随即退伍,年底发表第二本诗集《艾尔·阿道夫、帖木尔及其他小诗》( Al Aaraaf, Tamerlane and Minor Poems)。1930年与养父暂时达成和解后进入西点军校,但无法忍受军校的生活,六个月后故意犯规被开除出校。在纽约短暂的居留期间,他出版了《埃德加·坡诗集》(Poems by Edgar A.Poe,1831),随后五年间,寄居在巴尔的摩寡居的姨母家,并开始发表小说,1833年以《瓶中手稿》获《星期六游客报》(Baltimore Saturday Visitor)短篇小说一等奖,从此正式走上创作的道路。1836年5月,和不满14岁的表妹弗吉尼亚正式结婚,1840年出版了首部短篇故事集《天方怪谭》(Tales of the Grotesque and Arabesque)。《瓶中手稿》获奖后,坡开始了职业编辑生涯,从1835年至40年代中期,辗转于巴尔的摩、里士满、费城和纽约等地,先后为《南方文学信使》、《绅士杂志》、《格雷厄姆杂志》、《明镜晚报》和《百老汇杂志》等报刊当编辑,其评论文章锋芒毕露,文笔犀利,令人钦佩,也令人畏惧。这10余年期间,他写下了大量的评论、杂文,创作了一生中最优秀的短篇故事和诗歌,如《丽姬娅》(1838)、《厄舍古屋的倒塌》(1839)、《莫格街谋杀案》(1841)和《黑鸦》(1845)等,其中《黑鸦》一诗令他声名鹊起。坡是一位才华出众的作家,一名出色的编辑,然而生活上总是困顿,他因酗酒的原因常遭解雇,在文学圈内又因写过不少指名道姓的批评文章树敌不少。妻子弗吉尼亚早年即患上肺结核,常年卧病在床,1847年,年仅24岁的妻子在贫病交加之中辞世,妻子的死使坡愈发沉沦,其后的恋情似乎也不顺遂。1849年10月3日,坡醉倒在巴尔的摩的街头,挣扎四天后,于7日清晨结束了坎坷的一生。
作者: 陶洁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04月
简介:
《美国文学选读》由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陶洁主编,参编人员均为著名高校知名学者。本书充分汲取国内外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特色,精心选取美国文学***具代表性的篇段,加以简明清晰的注解,使读者能够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掌握美国文学发展的脉络,梳理不同时期的名家名著。本书主要的特色与创新有:
**,在作家的取舍方面,凡是已经成为经典的本书仍然收入,同时还增加了比较多的当代作家,帮助学生了解美国文学的新发展和新动态。
第二,考虑到美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本书所选的作家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主题、手法、文体风格或种族、性别等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三,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水平,本书有意识地选用了不同文体的作品。
第四,本书中的作者生平简介及作品赏析简明扼要,补充提供了进一步阅读的篇目和参考书,旨在引导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自主扩展学习。
第五,为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本书编者并不仅仅按照一学年18周准备材料,而是提供了22周的内容,尤其是诗歌,每一单元都介绍两个以上有代表性的诗人。这个做法,不仅给教师有选择余地,也使学生有了扩大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的机会。
此次是2版修订。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
**单元………………………………………………………………………………… 1
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本杰明·富兰克林……………………………………… 1
Autobiography…………………………………………………………………………………… 1
第二单元………………………………………………………………………………… 10
Ralph Waldo Emerson(1803—1882)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10
Self-Reliance …………………………………………………………………………………… 10
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亨利·大卫·梭罗…………………………………… 21
Walden ………………………………………………………………………………………… 21
第三单元………………………………………………………………………………… 28
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纳撒尼尔·霍桑……………………………………… 28
Ethan Brand …………………………………………………………………………………… 28
第四单元………………………………………………………………………………… 40
Herman Melville(1819—1891)赫尔曼·梅尔维尔………………………………………… 40
Moby-Dick …………………………………………………………………………………… 40
第五单元………………………………………………………………………………… 45
Walt Whitman(1819—1892)沃尔特·惠特曼……………………………………………… 45
Song of Myself(I, II, VI & LII) ……………………………………………………………… 46
Emily Dickinson(1830—1886)埃米莉·狄金森…………………………………………… 53
Hope …………………………………………………………………………………………… 54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 55
Edgar Allan Poe(1809—1849)埃德加·爱伦·坡…………………………………………… 58
The Raven ……………………………………………………………………………………… 59
第六单元………………………………………………………………………………… 64
Mark Twain(1835—1910)马克·吐温…………………………………………………… 64
The £1,000,000 Bank-Note …………………………………………………………………… 64
第七单元………………………………………………………………………………… 78
Henry James(1843—1916)亨利·詹姆斯…………………………………………………… 78
The Real Thing ………………………………………………………………………………… 78
第八单元………………………………………………………………………………… 95
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舍伍德·安德森……………………………………… 95
A Story Teller’s Story ………………………………………………………………………… 95
Ezra Pound(1885—1972)艾兹拉·庞德…………………………………………………… 104
1
美国文学选读( 第二版)
A Girl ………………………………………………………………………………………… 104
Wallace Stevens(1879—1955)华莱士·史蒂文斯………………………………………… 106
The Snow Man ……………………………………………………………………………… 106
Robert Frost(1874—1963)罗伯特·弗罗斯特…………………………………………… 108
Love and A Question ………………………………………………………………………… 108
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111
The Uses of Poetry …………………………………………………………………………… 111
Langston Hughes(1902—1967)兰斯顿·休斯…………………………………………… 113
TheWeary Blues ……………………………………………………………………………… 113
第九单元……………………………………………………………………………… 116
Eugene Gladstone O’Neill(1888— 1953)尤金·格拉斯通·奥尼尔……………………… 116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 116
第十单元……………………………………………………………………………… 134
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134
Winter Dreams………………………………………………………………………………… 134
第十一单元…………………………………………………………………………… 149
William Faulkner(1897—1962)威廉·福克纳…………………………………………… 149
Barn Burning ………………………………………………………………………………… 149
第十二单元…………………………………………………………………………… 162
Ernest Hemingway(1899—1961)厄内斯特·海明威…………………………………… 162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 162
第十三单元…………………………………………………………………………… 167
Ralph(Waldo)Ellison(1914—1994)拉尔夫·埃里森…………………………………… 167
King of the Bingo Game ……………………………………………………………………… 167
第十四单元…………………………………………………………………………… 176
John Updike(1932—2009)约翰·厄普代克……………………………………………… 176
Separating …………………………………………………………………………………… 176
第十五单元…………………………………………………………………………… 185
Saul Bellow(1915—2005)索尔·贝娄……………………………………………………… 185
A Silver Dish ………………………………………………………………………………… 185
第十六单元…………………………………………………………………………… 205
Robert Hayden(1913—1980)罗伯特·海登……………………………………………… 205
ThoseWinter Sundays………………………………………………………………………… 205
Robert Lowell(1917—1977)罗伯特·洛威尔……………………………………………… 208
Man andWife ………………………………………………………………………………… 208
Allen Ginsberg(1926—1997)艾伦·金斯堡……………………………………………… 211
Howl ………………………………………………………………………………………… 211
Robert Creeley(1926—2005)罗伯特·克里莱…………………………………………… 215
Water Music…………………………………………………………………………………… 215
2
目录
Sylvia Plath(1932—1963)西尔维娅·普拉斯……………………………………………… 217
LastWords …………………………………………………………………………………… 217
第十七单元…………………………………………………………………………… 220
Edward Franklin Albee(1928— )爱德华·富兰克林·阿尔比………………………… 220
Who’s Afraid of VirginiaWoolf? …………………………………………………………… 220
第十八单元…………………………………………………………………………… 230
Toni Morrison(1931— )托妮·莫里森………………………………………………… 230
Beloved ……………………………………………………………………………………… 230
第十九单元…………………………………………………………………………… 237
Maxine Hong Kingston(1940— )汤亭亭……………………………………………… 237
TheWomanWarrior ………………………………………………………………………… 237
第二十单元…………………………………………………………………………… 249
Leslie Marmon Silko(1948— )莱丝莉·摩门·西尔柯………………………………… 249
Lullaby………………………………………………………………………………………… 249
第二十一单元………………………………………………………………………… 256
Robert Bly(1926— )罗伯特·布莱……………………………………………………… 256
The Buried Train ……………………………………………………………………………… 256
John Ashbery(1927— )约翰·阿什贝利……………………………………………… 258
And Ut Pictura Poesis Is Her Name ………………………………………………………… 258
Adrienne Rich(1929— )艾德里安娜·里奇…………………………………………… 261
Diving into theWreck ………………………………………………………………………… 261
Robert Pinsky(1940— )罗伯特·平斯基……………………………………………… 266
To Television ………………………………………………………………………………… 266
Rita Dove(1952— )丽塔·达夫………………………………………………………… 269
My Mother Enters theWork Force …………………………………………………………… 269
Gary Soto(1952— )加里·索托………………………………………………………… 272
Mexicans Begin Jogging ……………………………………………………………………… 272
How ThingsWork …………………………………………………………………………… 273
第二十二单元………………………………………………………………………… 275
David Alan Mamet(1947— )大卫·艾伦·马麦特……………………………………… 275
Oleanna ……………………………………………………………………………………… 275
3
Selected tales of Edgar Allan Poe
作者: (美)埃德加·爱伦·坡(Poe EdgarAllan)著;孙法理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2
简介: 爱伦·坡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短篇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并提出了短篇小说创作理论的作家。他一共写了七十个短篇,大部分为恐怖小说、推理小说和怪诞幽默小说。 埃德加·爱伦·坡的小说的特点是“把滑稽提高到怪诞,把可怕发展成恐怖,把机智夸大成嘲弄,把奇特上升到怪异和神秘。”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在创作中总是精雕细琢、巧妙构建,在诸如变态心理、死亡的恐怖、起死回生等题材中,运用这种手段来烘托气氛,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惊险、强烈的恐怖效果。它们是关注的是最高境界的死亡之美、快乐与残酷的联想。故事的主人公都笼罩在死神的阴影下,身染重症,劫数难逃。《爱伦·坡短篇小说选(赠英文版)》收录了最经典的爱伦短篇小说作品。 爱伦·坡的小说作品主要可分为三大类:科幻小说、推理小说、哥特小说。哥特小说中有一部分可以看做心理小说,另行分类,所以《爱伦·坡短篇小说选(赠英文版)》分做了四类,分别介绍给读者。
Best short stories of Allan Poe
作者: 王星编译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文学作品历来被誉为语言的经典。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就必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本书是《红茶坊名著欣赏》丛书之一,将可怕发展到恐怖,将奇怪延伸至诡谲神秘,这就是我们的“悬疑神秘小说之父”——爱伦·坡!本书用简单而又不失原作风格的英语,配以文笔流畅的汉语译文,向读者展示了这几位世界顶级作家独具特色和风格的短篇小说的魅力,以期读者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熟悉其历史背景、政治演变、经济发展;了解其社会习俗、人文心理及价值观念;品味人生,增强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感悟,提高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 萧伯纳曾声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但是,在美国文学界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坡更加命运坎坷的大作家了。他的一生大多在同命运搏斗的逆境中度过。在他短短一生写下的不少作品中,文学评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时文坛上,除了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之外,几乎无人可与抗衡。洛威尔一向不轻易赞扬别人,却把坡誉为“最有见识、最富哲理的大无畏评论家”。当代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也称“坡的文学评论确实是美国文坛上空前的杰作”。他一生写了六七十篇短篇小说,虽然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代表作《莫格街谋杀案》、《玛丽·罗热疑案》、《窃信案》和《金甲虫》等都被奉为这类小说的先河,对后世起了很大影响。
Tales of terror and mystery Edgar Allan Poe
作者: (美)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著;简伊婕译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简介: 埃德加·爱伦·坡,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世 时曾长期担任报刊编辑工作。其作品在任何时代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风格。 语言精致,形式优美,内容多样,他的小说被公认为短篇哥特小说的巅峰 。他是侦探小说的鼻祖,科幻小说的先驱,也是恐怖小说大师。 《莫格街凶杀案》《玛丽罗杰血案》《黑猫》《金甲虫》等篇目国内 读者早已耳熟能详,本书不仅收录了这些经典短篇,还翻译了其余的爱伦 ·坡的推理作品与惊悚小说,足以勾起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恐怖的隐秘渴 望。
作者: (美)爱伦·坡著;陈良廷等译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简介: 萧伯纳曾声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但是,在美国文学界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坡更加命运坎坷的大作家了。他的一生大多在同命运搏斗的逆境中度过。一八四九年十月初,坡连续几天处于谵妄状态,弥留之际大呼“上帝保佑我!”就此饮恨以终。这一呼声凝聚了他对坎坷半世的悲愤。 坡的一生穷愁潦倒,不仅备尝辛劳忧患,而且受尽人间白眼,不断遭到明枪暗箭的中伤。无论在他生前也罢,死后也罢,在国内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外界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了解他的人心目中,他是杰出的诗人,天才的短篇小说家;但在那些对他的作品、人格和私生活抱有成见的人眼里,他却是叛逆和疯子,甚至是酒鬼和瘾君子。其实根据大量材料看来,他对所爱的人始终和蔼可亲,一片至诚;只有对那些所恨的人,他才态度高傲,寸步不让。不管怎么说,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总是无可争辩的,他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作出的贡献也是抹杀不了的。 要研究美国文学,对爱伦·坡的作品不可不了解,而要了解他的作品,首先应该了解他的一生。 爱伦·坡于一八零九年十九日生在波士顿的一个流浪艺人的家庭里。母亲原籍英国,名叫伊丽莎白·阿诺德·霍普金斯,才貌双全,能歌善舞,演过不少莎士比亚名剧的女主角,如奥菲丽亚和朱丽叶等。父亲原籍爱尔兰,名叫大卫·坡,是巴尔的摩一个小商人的儿子,原学法律,爱上伊丽莎白后,改行演戏,夫妇双双奔走江湖,勉强糊口。他们生了三个孩子,埃德加是第二个儿子,最小的一个是女孩子。为了挣钱养家,伊丽莎白在生下埃德加还不满半月就上台演出。大卫平庸无能,演戏不受欢迎,一家五口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精神苦闷,就此喝上了酒,有一天喝醉了酒跟妻子口角,负气抛下妻儿出走,竟不知所终;一说他在坡周岁时死于纽约。伊丽莎白一个人拖了三个幼儿随剧团流浪四方。在一八一一年,她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就此凄然长逝。幸亏三个孤儿各有善心人收养。当时埃德加仅三岁,由他的教父,里奇蒙一个家道富裕的烟草出口商约翰·爱伦领养,并替他改姓为爱坡。但他对这个姓很不喜欢,成人后仍经常署名为埃德加·爱·坡。 幼年时,他随养父住在里奇蒙。六岁时,全家迁居英国。最初在苏格兰度过几个月,后来一直住在伦敦,先后在杜博夫人开办的寄宿学校和斯托克·纽因顿一所由勃兰斯比神父办的私人学校念书,打下古典文学知识的深厚基础。五年后,爱伦一家回到里奇蒙来,坡又在当地学校念书。幸喜他天性聪颖,博闻强记,学业成绩门门优异,体育方面也都在行,举凡击剑、骑马、游泳,无一不精。他对拉丁文和法文很感兴趣,又喜欢涉猎历史、物理、生物和天文,精通数学、化学和医学,酷爱拜伦、雪莱、济慈、摩尔、柯勒律治等大诗人的作品,甚至还学会了用拉丁文写写诗。真可以说得上是奇才。 在家中,只有养母对他还多少有点疼爱和关怀,而养父是个讲究实用的生意人,道貌岸然,不苟言笑,对音乐和诗歌一窍不通,当然无法理解他这个善于幻想、需要温暖的少年心理了,因之父子感情一向不和。他也格外希望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爱了。中学时代居然爱上一个玩伴的母亲简·斯蒂恩·斯塔那德,未几,她就病故。他伤心之余,写了一首悼诗:《致海伦》,流传至今。 十七岁时,坡进弗吉尼亚大学,就此结束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时代。养父本来待之十分苛刻,仅给一点生活费而已。他自幼受的教育就使他自以为南方贵族,大学里结交的一批又都是富家子弟,不免放浪形骸,经常聚赌酗酒。他有沾上恶习,不但欠了一身赌债,而且还沾染酒癖。养父责怪他交友不慎,行为失检,坚决要他退学。他在大学里还没念满一年,就回到里奇蒙,当发现少年时代的恋人莎拉·爱弥拉·罗埃丝特已经准备另嫁他人,受的刺激就更大了。原来他俩早就相爱并私订终身,坡上大学后,两人不断有情书来往,但都被养父扣留,双方产生误会,才酿成悲剧。这时养父在外有了几个情妇和孩子,他在家里再也待不下去,就毅然出走,前往波士顿谋生。 在波士顿,他靠了印刷商卡尔文·托马斯的帮助,出版了第一本薄薄的诗集,书名《塔默兰诗集》,作者署名:波士顿人。这些诗歌都是模仿拜伦和摩尔的,开本很小,定价一毛二分半,可惜根本无人问津。 这位青年诗人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只得化名埃德加·潘莱入伍当兵。显然他对这段平凡的从军经历感到羞惭,因此后来一直诡称他在此期间正出国参加希腊独立战争,还到过俄国。实际上他驻扎在国内南卡罗来纳州和弗吉尼亚州一带。一年半后就荣升为军士长。一八二九年,他的养母去世,他请假回家奔丧,随即退伍。到了巴尔的摩,设法出版他的第二本诗集《明星,塔默兰小诗》。他在姨母玛利亚·克丽姆太太家住了一阵子,当时同住的有姨母的一个七岁的女孩弗吉尼亚和埃德加的大哥威廉,后来威廉因肺结核而死。小妹妹罗珊莉在襁褓时就由里奇蒙一份人家领养,长得瘦弱可怜,智力低人一等。一家人的遭遇都很悲惨。 二十一岁时,养父对他提出继续资助生活的条件:要他进西点军校深造五年。他同意了。因为他也愿意学习军事科学,所以入学后成绩突出。只是受不了军校中的严格训练生活,经常旷课缺勤,受到军法处理,以玩忽职守的过失开除出校。这时是一八三一年早春。他又到了纽约,在当地找到一家书店出版了他第三本诗集:《埃德加·坡诗集》。一八三三年,他又回到巴尔的摩,以《瓶中手稿》得了巴尔的摩的《星期六游客报》短篇小说一等奖一百元。这笔奖金救了他的命,并帮他正式走上从事文学的道路。 一八三四年三月,他的养父逝世,偌大的一份家产都被几个嫡亲子女瓜分一空。他分文未得,只身来到里奇蒙,当了《南方文学信使报》的助理编辑。生活孤寂凄凉,情绪抑郁,只得借酒解闷,一度竟想自杀。亏得后来克丽姆太太母女俩来跟他同住。一八三五年九月二十二日,他就和刚满十三岁的表妹弗吉尼亚结了婚。 坡同她的结合引起外界议论纷纷。毫无疑问,他是真正爱她的,这点从他们的通信中看得出来。但他一直称他为“小妹”,可能他娶她只是因为要得到克丽姆太太的照顾,因为他在岳母身上看到了毕生寻求的母性爱,他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庭,需要有个知疼着热的贴心人。据说,坡婚后因双方年龄相差太大,婚姻并不美满,但这只是捕风捉影的猜测而已。 他在《南方文学信使报》工作了将近一年半,发表了一些自己写的小说、诗歌和新书评介等等,但都是混饭吃的作品。一八三七年一月,他因饮酒过度,健康受损,影响编务,老板对之不满,他只得离职。二月,全家迁居纽约,总算为他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阿瑟·戈登·庇姆述异》找到出版商。这是一篇写一艘船在海上遇难的惊险故事,书出版后也毫无销路。 一八三八年,他又举家迁往费城,找到一份当文章枪手的糊口工作,替当地一个出版商把一本早已绝版的贝壳学论文改成课本。坡就做了文抄公,有些章节大段照抄。这在坡的卖文生涯中也并非仅有的一次,他的诗歌理论有些就照抄柯勒律治的,甚至字句都没改动。但坡对别人的剽窃行为却深恶痛绝,有一次他甚至批评朗费罗是文抄公,由此可见坡这种斯文扫地的做法也是违背他本意的。 不久,坡又当上《绅士杂志》的助理编辑。《鄂榭府崩溃记》和《威廉·威尔逊》就是先后在该刊发表的。不到一年,因同主编布尔顿意见不合而离职。在费城找到一家出版商出版他的短篇小说两卷集,书名:《怪诞故事集》,报酬仅几本分送友人的赠书。 一八四一年,他又当上了《葛雷姆杂志》的编辑,发表了他的推理小说《毛格街血案》。此文问世,标志了侦探小说的诞生。 接着,他又发表了《大旋涡底余生记》、《红死魔的面具》和一些重要文艺理论,也许这段时期是他一生最得意的。《葛雷姆杂志》销路大增,每期从八千本一跃为四万本,而编辑年薪却仍为八百美元。 一八四二年一月,弗吉尼亚唱歌时,血管破裂,坡大为痛苦,但仍能发愤协作。杰作如《玛丽·罗热疑案》、《陷坑与钟摆》、《泄密的心》、《金甲虫》、《黑猫》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后来,他又说服费城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他一卷短篇传奇集,定价低廉,印数极少,照例毫无销路。 当时他最大雄心就是自己办一本刊物,他草拟一份计划,广为散发,苦于无人支持。一八四四年四月,他再度前往纽约游说,并将一篇描写乘坐气球横渡大西洋的幻想小说给了《太阳报》,该期报纸竟然因此销售一空,他所得稿费仍寥寥无几。 . 不久,坡在现名百老汇的勃朗明台尔路租下一所木屋,安了家。他就在木屋里写出了他的著名诗篇《乌鸦》,一八四五年在《晚镜报》发表,引起各界注意,并在该报参加工作。未几又转入《百老汇日报》,这份新创办的报纸因销路不佳大大亏空,坡趁机接管,结果搞得一败涂地,这个创办报刊的美梦才终于破灭。尽管如此,这一年他的成绩还是可观的,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一卷题名《乌鸦集》的诗选。可惜仍旧一贫如洗,他妻子急需治疗,也始终无钱延医。 一八四六年他举家迁往纽约郊区福德姆村。夫妇双双患病,到了冬天,连买煤的钱都没有。弗吉尼亚睡在一张稻草铺的病榻上,没有被褥,只有一幅白被单。天寒地冻,她裹上了丈夫的旧大衣,胸前抱着一只玳瑁色大猫,才取得一丝暖气。有人在报上替坡募捐,这时弗吉尼亚已病入膏肓,在一八四七年一月三十日默默离开人世。他肠断心碎,精神更加失常,不断出现幻觉。此后坡已没有什么精力创作,仅写过一篇阐述他宇宙观的散文诗《我发现了》,还写过两首著名的诗,一名《乌拉吕姆》,一名《钟声》。 一八四八年九月,坡到普罗维敦斯向一个比他大五岁的寡妇莎拉·海伦·怀特曼求婚,她对文学也很感兴趣,他在一八四五年认识她以后,不时互通诗文。但女方家庭竭力反对,坡追求未遂,十一月间他买了鸦片,到波士顿企图自杀,没有死成反而大病一场。复元后他继续追求,怀特曼太太答应只要他戒酒就同他结婚。谁知临近喜日,他听了几个青年怂恿,又喝得烂醉,怀特曼太太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只得取消婚约。坡气愤之下发誓今后决心不再同任何爱好文学的女人来往。曾几何时,又向另一位有夫之妇南茜·里奇蒙太太(安妮)和纽约一个女诗人莎拉·安娜·刘易斯表示爱意,都未成功。不久,他到里奇蒙和诺福克讲课,不意竟遇到少年时代的情人莎拉·爱弥拉·罗埃丝特,当时她已成富孀。他丧偶之后十分苦闷,急需异性安慰,便向她求起婚来,她也欣然同意。九月二十七日,他回纽约准备婚事,并决心戒酒。 不料到了十月三日,他又喝得酩酊大醉,倒卧巴尔的摩街头,人家把他送往华盛顿大学医院,他一直人事不省,等他苏醒过来,就对空胡言乱语,挣扎了四天,在十月七日清晨五时结束了这坎坷的一生。后来他被安葬在巴尔的摩威斯敏斯特教堂公墓,陪伴他长眠地下的是他的爱妻弗吉尼亚和岳母克力姆太太以及祖父大卫·坡。 虽然坡与世长辞了,但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息。刚逝世两天,尸骨未寒,《纽约论坛报》就出现了一篇署名路德维希的悼文。对他极尽恶毒攻击之能事,指责他是无可救药的酒徒,毫无道德观念的恶棍,生性骄横,气量狭窄,善妒易怒,简直无一是处。说来奇怪,向坡施放这支毒箭的竟是坡生前指定的遗稿保管人鲁弗斯·格里斯伍尔德,此人本来无才无德,偏偏对坡又妒又恨,竟借纪念之名,行抹黑之实,还乘受命编选爱伦·坡选集四卷本之际,纂改坡的书信,有些作品更出于他的伪造。坡对自己的作品原极认真,一再进行修订,但格里斯伍尔德却发表了坡未经修订,有谬误的作品,甚至以权威的身份,编写了不符事实的爱伦·坡传记,使出种种卑劣手法来破坏坡的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尤其在英国,多年来读者一向把格里斯伍尔德当作研究坡作品的权威作者,自然对之深信不疑。当时围攻坡的还不止格里斯伍尔德一个人。一八四九年夏间常与坡见面的里奇蒙记者约翰·丹尼尔也指责坡脾气古怪,损人利己,不讲道德,一八四五年和坡同事几月的布里格斯则说坡谈不上有什么性格,是个卑鄙小人。 幸亏也有一些仗义执言的人士出来捍卫坡的声誉。如n·p·威理斯就说,一八四四年后他和坡结交的一两年中,看到他一贯稳重,勤勉,富有绅士风度,而且以后也灭有看见他盛气凌人和心灵堕落。坡的老上司乔治·葛雷姆则说坡是个具有赤子之心的人,温文尔雅,再也没有比他更平易近人的了。他看到别人受伤害,总是勇于代人出头,的确是个正人君子。甚至和坡撕毁婚约的怀特曼太太也写了一篇答辩,题名《难道坡是道德败坏的人吗?》,痛斥格里斯伍尔德一流的无耻毁谤和捏造,以正视听。 不管把他说成魔鬼也罢,说成天使也罢,要对他的性格和生活作风做出判断,绝对不能忽视他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境遇,尤其是晚年身心所受到的伤害。 就以他的酒癖来说吧,他也明知多饮伤身,几度信誓旦旦表示决心戒酒,然而总是无法摆脱这个诱惑。 坡幼失双亲,生性敏感,从小得不到温暖和安全感,慈母的幻影一直萦回在他心头,成为他寻求心灵慰籍的偶像,再加屡遭磨难,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一二,对他来说,现实世界是不堪忍受的,他只有借助写作和酒精才能在幻想的土地上恣意驰骋。有一次他抱怨说,他的敌人把他的精神错乱归因于他的嗜酒,而不是把他的嗜酒归因于他的精神错乱,他临死前不久还说过,“我经常沉湎杯中物,但喝酒并没使我感到半点儿乐趣。我不惜生命和名声,不顾理智,一味喝酒,并非追求乐趣,而是竭力逃避令人痛苦的回忆,逃避无法忍受的孤寂,逃避迫在眼前的大限。” 话有说回来,他决不是一个梦想家,也决不是一个真正逃避现实的人。从他努力不懈的写作态度上表现出他是讲究现实的。从他那些文学评论文章上,更证明了这点,因为只有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写出这么多条理清晰,分析透彻的作品。 在他短短一生写下的不少作品中,文学评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当时文坛上,除了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之外,几乎无人可与抗衡。洛威尔一向不轻易赞扬别人,却把坡誉为“最有见识、最富哲理的大无畏评论家”。当代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也称“坡的文学评论确实是美国文坛上空前的杰作”。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坡早年当报刊杂志编辑时,为了换取稿费,他也写了许多糟粕,因此至今留存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精华。 他一向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的艺术主张几乎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包括诗歌、短篇小说和论文。在这些作品中,他声称“一切艺术的目的是娱乐,不是真理。”他认为“在诗歌中只有创造美——超凡绝尘的美才是引起乐趣的正当途径。音乐是诗歌不可缺少的成分,对诗人力求表现超凡绝尘的美尤其重要。而在故事写作方面,艺术家就不妨力图制造惊险、恐怖和强烈情感的效果。而且每篇作品都应该收到一种效果。”。 他的独创性论文如《写作的哲学》(1846),《诗歌原理》(1850),评论霍桑《古老的故事》,评论朗费罗、柯勒律治、华兹华斯、丁尼生等人的诗歌、以及评论狄更斯《老古玩店》等的作品都显示了他的精辟见解,至今仍被视为文艺批评的典范作。 他一生写了六七十篇短篇小说,虽然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代表作《毛格街血案》、《玛丽·罗热疑案》、《窃信案》和《金甲虫》都被奉为这类小说的先河,对后世起了很大影响。他在前三篇小说中塑造的业余侦探杜宾的形象,可以说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的前辈。据研究侦探小说的专家霍华德·海克雷夫特认为,“这个杜宾也是坡的自我理想化身,因为他自幼聪颖异常,处处想表现自己的优越,所以就把杜宾写成具有超人智力、观察入微、料事如神的理想人物,为了衬托他的了不起,又借一个对他无限钦佩、相形见拙的朋友来叙述他的事迹,此外还写了一个头脑愚钝、动机虽好而屡犯错误的警探作为对比。作案地点一般安排在锁得严严密密的暗室;埋藏赃物罪证则用明显得出人意外的方法;破案过程则用逻辑严谨、设身处地的推理(今称用心理分析学);然后有条不紊的迫使罪犯就范归案;最终再由主人公洋洋自得、滔滔不绝的解释其全过程。这已成为坡写侦探小说的模式。”而这一模式在一百四十年来已为全世界各国侦探小说家竞相师法,不少这类作品都是步他后尘,脱不了这个窠臼。甚至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的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斯那部名作《月亮宝石》(1868)里的侦探克夫也是在坡的影响下产生的。
作者: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写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世界经典悬疑推理故事全集》一书精选了二十余篇中短篇悬疑、惊悚、推理故事,均为大师们的经典之作。比如侦探小说鼻祖、恐怖小说大师埃德加·爱伦·坡的《莫格街血案》、《黑猫》,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神来之作《断手》,世界推理小说之父阿瑟·柯南·道尔的《驼背人》,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夜莺别墅》,日本侦探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的《目罗博士》,悬疑惊悚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逍遥法外》,日本变格推理小说宗师横沟正史的《夜半口哨声》,现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惊魂过山车》等。 这些大师以神秘诡谲的笔触营造出一个个扑朔迷离、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的故事,使读者在步步惊心的氛围中感悟文字的魅力、推理的神奇,直至跌入令人战栗惊悸的深渊!翻阅此书,既是一次试炼心灵的冒险之旅,也是一场挑战思维的极限运动,愿读者能够从此书中感受到极致的快感!
World classic suspense collection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简介: 《世界悬疑经典大全集(套装全4册)》内容简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惊险诡谲的悬疑小说经久不衰吸引读者的原因便是——人类的好奇心永远存在,人们总追求那种心慌慌的感觉。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情节跌宕、惊心动魄、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悬疑小说,不仅可以收获新鲜离奇、快意迭起的阅读感受,领略其迷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其中天才的构思与推理的创新手法,更开启了一种颠覆性的思维开掘与探险历程,十分有利于磨练敏锐的洞察力,提高思考力和判断力,从而受益一生。《世界悬疑经典大全集(套装全4册)》精选120篇悬疑小说,囊括了世界悬疑大师的经典力作,如阿瑟?柯南道尔、希区柯克、埃德加?爱伦?坡、阿西莫夫等的名篇佳作,全面展现了悬疑小说的各种形式,反映了世界悬疑小说的精华。每一篇都演绎着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别具特色的叙述手法,又展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令人在紧张的悬疑气氛中,随着情节变化的起伏而荡气回肠,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着的让人震惊和沸腾的魔力,甚至残忍的激情,体会无限激荡与震撼。
简介:《爱伦坡侦探小说集》: 很一般的凶杀案,却难倒了无数才高八斗的侦探。密室凶杀,凶手居然是猩猩。 “侦探小说的鼻祖”爱伦坡为世界侦探文学开创了一代先河。 萧伯纳曾声称:“美国出了两个伟大的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爱伦坡的文字评论确实是美国文坛上空前的杰作。” 美国总统林肯说道:“我最爱读爱伦坡的推理小说。” 《福尔摩斯探案集》: 在西方,除了《圣经》之外,阅读量最大的书就是《福尔摩斯探案集》。在全世界,《福尔摩斯探案集》的销量,更是稳居第一位。目前,它已被译成七十余种文字,其作者柯南道尔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 《月亮宝石》: 亲生哥哥竟然是家传宝物失窃的始作俑者,然而案情大白之后,疑犯又情有可原,世事总爱与生活开玩笑,常使性情中人悲喜交加。 作者威尔其柯林斯是“英国侦探小说第一人”。他曾与查尔斯狄更斯保持亲密的友谊和合作关系,其作品更是被狄更斯称为“堪称一流的力作”。 《犹太油灯》: 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一位风流少妇的隐私成了被人勒索的把柄,卑鄙、贪婪的主犯想劫财、劫色。亚森罗宾与福尔摩斯终于携手破获此案。 作者莫里斯勒布朗一生创作《水晶瓶塞》、《棺材岛》等五十多部侦探作品,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侠盗亚森罗宾成为轰动一时的法国民族英雄。 《布朗神父探案集》: 都说人不可貌相。身材矮小、呆头呆脑的神父的形象在英国家喻户晓。 本书被誉为英国推理小说的经典。出版后造成巨大的轰动,迅速风靡整个欧洲,继而被拍成48集电视连续剧,深受观众喜爱。 本书作者GK切斯特顿,英国人。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中英双语对照版 精彩译文+详尽注释+附赠生动纯正的全文MP3朗读音频下载 亲亲经典05
作者: (美)欧·亨利 著,韩国想未来语言开发团队 编,王羽飞 注译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4-7-1
简介: 欧·亨利的作品素材虽然比较平凡,但是作品所呈现的社会批判和讽刺、幽默及“意外结局”等特点使得他的小说并不平凡。然而,所有的作品都反复使用这种写作技法,这就使得一部分评论家对欧?亨利的作品并不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的作品继承了纳撒尼尔?霍桑、赫尔曼?梅尔维尔、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传统,同时又融合了自己独特的人性美元素,这令他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因为使用了史无前例的比喻法和语言游戏,欧?亨利还被称为“语言的炼金师”。 本书中收录的 14 篇小说是他的作品中最出名,也是最有意思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欧?亨利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他带给我们的点点滴滴的感动和风趣。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系“英美小说名家短篇小说精选”系列之一种,收录19世纪美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爱伦·坡的12部作品,包括其经典短篇佳作《金甲虫》《失窃的信》《泄密的心》等,语言精致,值得品读。
作者: (美)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著;赵苏苏,吴继珍,唐霄译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2012
简介:超自然的恐怖,神秘的死亡,残忍的罪行,凄凉的宿命,美国恐怖侦探小说大师爱伦·坡开创了侦探神秘小说的一代先河。本书收录了这位大师的27篇代表作,其中不少作品为国内首次发表。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令读者始终捏着一把汗,结局出人意料,却能使人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故事情节悬念极强,具有严密的分析推理,对世界现当代文学产生过极大影响,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著;谢德潾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13
简介:《玻璃村庄》内容简介:埃勒里?奎因(Ellery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名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World classic suspense collection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简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惊险诡谲的 悬疑小说经久不衰吸引读者的原因便是——人类的好奇心永远存在,人们追 求那种心慌慌的感觉。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情节跌宕、惊心动魄、 兼具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悬疑小说,不仅可以收获新鲜离奇、快意迭起的阅读 感受,领略其迷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其中天才的构思与推理 的创新手法,更开启了一种颠覆性的思维开掘与探险历程,十分有利于磨练 敏锐的洞察力,提高思考力和判断力,从而受益一生。本书精选120篇经典 悬疑小说,囊括了世界悬疑大师的经典力作,如阿瑟·柯南道尔、希区柯克 、埃德加·爱伦·坡、阿西莫夫等的名篇佳作,全面展现了悬疑小说的各种 形式,反映了世界悬疑小说的精华。每一篇都演绎着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 故事;别具特色的叙述手法,又展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 涵,令人在紧张的悬疑气氛中,随着情节变化的起伏而荡气回肠,感受字里 行间流淌着的让人震惊和沸腾的魔力,甚至残忍的激情,体会无限激荡与震 撼。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2013
简介:《爱伦?坡惊悚故事集:黑猫(经典随身读)》是惊悚悬念袖珍馆系列之一,讲述了:一个神经质豹男人养着一只黑猫,可是在他眼中,黑猫俨然就是魔鬼的化身!对黑猫的憎恶让他亲手将自己的宠物吊死在树上。而内心中的愧疚又使他领养了一只同样的黑猫。可这一次,他仍然无法对黑猫释怀……一天,忍无可忍的他终于对黑猫举起了利斧,妻子连忙上前拦阻。狂怒的男人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为了毁尸灭迹,他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那就是把尸体砌进墙壁里……然而,当警察搜查他家的时候,墙壁中传来了猫的叫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4-9-1
简介: 推理故事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始于19世纪上半叶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1887 年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了第一部福尔摩斯探 案《血字的研究》后,福尔摩斯便诞 生在推理故事的世界中,并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以 后的40年,推理故事创作开始受到人 们的重视,优秀作家不断涌现,推理故事也从“情节 小说”的普遍定义,转型为具有反映 社会生活、反映时代特征功能的写作范式,是智慧的 象征,是时代愿望的体现,也是时代 思想的表达。 阅读推理故事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它能让你在纷 乱的迷宫里探索到智慧灵感的出路, 在虚拟的环境里锻炼敏锐的观察力,在环环相扣的故 事中体验水落石出的快感。一个故事 包含一个推理,一个推理带给你一次启迪,一次启迪 意味着一次思维的激荡与跳跃。 阿加莎·克里斯蒂编著的《世界经典推理故事集 (精)》囊括了诸如阿加莎·克里斯蒂、江户川乱步等 推理大师的所有力作。分为“步步 紧逼的连环杀手”“杀机暗伏的失踪迷阵”“血咒惊 魂的阴谋杀害”“诡谲离奇的惊险对 局”“天衣无缝的完美现场”“构思精妙的复仇计划 ”等八个部分。当你翻开这本书,你 将开始一段奇异的旅程,这里有迷雾重重的诡异事件 ,无法规避的人性盲点,令人叹服的 推理智慧:离奇事件的发展方向。将让你瞠目结舌; 滴水不漏的精彩推理,将让你欲罢不 能;精妙绝伦的结构布局,将让你叹为观止……你将 和推理大师一起,面对一个个无法预 知的世界。
作者: (美)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著;曹明伦译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为《爱伦·坡作品精选》,收录了多篇小说、诗歌作品,其中包括:泄密的心、欺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黑猫等。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自觉地把短篇小说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作家。他提倡“ 为艺术而艺术”,宣扬唯美主义和神秘主义。他的作品中丰富的想象、不寻常的内容、新奇的手法,以及细致入微的心理、意识的刻画,对现代西方文学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以及今天广为流传的种种推理、罪案小说,都深受他的作品影响。 爱伦·坡,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自觉地把短篇小说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作家。因其小说风格怪异离奇、充满恐怖气氛,故有“侦探小说的鼻祖”和“恐怖小说之父”之美称。本书收录了他的多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