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评传
作者: 刘瑾辉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2005
简介:章 盛世名都
生逢盛世
焦循,字里堂,一字理堂,晚号里堂老人。世居甘泉县(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黄珏桥镇。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殁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他的一生,正逢清代学术繁荣时期,其著述宏富,经、史、子、集无所不涉,诗、词、文、赋无所不作。后人称其为经学家、数学家、戏剧学家。据不完全统计,他的著述有近六十种,四百余卷,数百万字。阮元撰《通儒扬州焦君传》,誉其为“于学无所不通”,“于经无所不治”,“学乃精深博大”,“名之为通儒”,应是当时学术界权威公允的评价。他在“扬州学派”中,可称得上是代表人物。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固然与其用功勤勉,潜心学问分不开。然而,当时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统治者对学术文化的倡导,为清代乾嘉学术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孕育一代“通儒”创造了条件。
首先,稳定的政局与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保证。清廷入主中原后,经过数十年的征战与调整,终于组成了稳定的以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政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极限,皇权的强大与专制远非前代任何一朝可比。始自康熙朝,一方面是满洲贵族内部诸王旗主的势力大大削弱,难以对皇帝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是对汉族权贵与士大夫的拉拢利用取得成功,满P1汉矛盾虽时隐时现,但已不能起到左右中央政权的作用。康、雍、乾三帝精明勤政,大权独揽,胆识超人,治国有略,役臣有方,统民有策,清王朝出现了其最强盛的“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军事上,通过不断用兵,平定了地方和边疆的反叛,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相对安定。在清朝的统治不断巩固和加强过程中,大清帝国气势恢宏,威震遐迩,环顾四周,近郊诸邦,悉为属国,就是汉唐之世,也未形成如此气势磅礴的大一统局面。辽阔的领土,众多的民族,强大的武装,富裕的经济,完善的体制,繁荣的文化,使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顶峰,盛况空前。政局稳定,社会安宁,为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保证。焦循一生主要生活在乾隆朝,幸遇盛世。
其次,政治稳定为乾嘉时期的学术兴盛提供了适宜的治学环境。经过了清初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清王朝在政治上实现了稳定,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体制上得以确立与巩固。为缓和民族矛盾,在康熙执政后,逐步修改或废止了一些民族歧视政策,荐举山林隐逸,开博学鸿儒,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