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71 项 “戈斯”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罗闻全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8年06月
简介:
这本书是对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全新的、划时代的阐述。
半个美国都投资于股市,但是经济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还在争吵不休:经典经济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和有效率的,行为经济学家却认为人都是非理性和低效率的,这也是经济泡沫、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频发的原因。这是经济学方面*重要和*的分歧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对投资管理和金融管制到底有没有用,各界有不同的看法。
世界金融工程学知名学者罗闻全,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金融市场理论——适应性市场假说,他认为理性和非理性并存。
罗闻全是较早将神经科学、进化和计量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来研究金融的经济学家,他综合利用神经科学、进化论和计量经济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揭示出至今为止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并不能概括全局。当市场动荡,投资者依据本能做出反应,为其他人留下了获利空间。适应性市场假说诠释了,金融进化是如何以思想的速度塑造人们和市场的,这也是投资者和市场在稳定和危机、获利和亏损、创新和监管之间摇摆的根本原因。
这本书包括了诸多领域的丰富故事,以市场的效率起源和失败历程为起点,阐述了投资者行为的核心原因,并*终落到实际:对冲基金是怎么成为“金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真相为何,以及我们应如何避免引发下一场危机。
罗闻全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对市场现实的剖析,值得每位关心财富涨落、全球局势变化的读者深思。
Essential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作者: [美]迈克尔·于戈斯(Michael Hugos)著;左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产品的设计、制造并传送给需要它们的顾客的一系列过程合称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经提出就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的出现,它更是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竞争优势来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供应链管理精要》一书保持了严谨的学术风格,以浅显的语言详细而又生动地论述了供应链管理的实质。书中运用大量的专栏、最新且真实的案例以及图表,帮助人们轻松地理解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最新概念和技术,以及如何在现实中更有效地运用供应链管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于戈斯先生将供应链管理中千头万绪的事务通过一个简洁的通用框架组织起来,从理论到实践,从运作到绩效考核,从概念到执行,一以贯之,非常易于操作。总之,初次接触供应链管理的学习者和从业者可通过阅读本书获得一张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精确的“路线图”,而实践经验丰富的供应链管理者也可借助本书获得深入探究时的最佳“着力点”。
作者: 郑振铎编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2010
简介: 我们在今天还喜爱希腊、罗马的神话与传说,这是什么原因呢? 希腊、罗马的神话与传说(主要是希腊的神话),乃是奴隶社会的产物 。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是人类的一个 大进步。希腊、罗马的神话与传说,反映了,并且记录了那个奴隶社会时 代的人们的想象和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看法。 本书由我国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根据希腊悲剧故事精心整理编译而 成,把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中的英雄分为底萨莱系、阿耳戈斯系、阿瑞斯系 、忒拜系、赫拉克勒斯系、雅典系、珀罗普斯系等七大体系,语言优美生 动。故事脉络清晰,是中国读者了解关系复杂的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的最 佳读本。
作者: 摄影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相对于我们熟悉的丰饶北美大陆,南美洲显得那样遥远而陌生。这充满印第安原住民传统与西班牙殖民遗风的土地,臆遁、神秘,自成一格而趋于魔幻写实。赤道附近那些雪山环抱的小小山域,仿佛收藏着—段段迷人的光阴。 本书作者是环球深度旅游的爱好者,足迹遍及世界。这次,她亲访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加拉帕戈斯群岛,勇敢追随探险家足迹,前进安第斯山、赤道、火山大道,从古文明废墟到多采多姿的民族市集,从高原之都到幽深原始的亚马孙上游,她拥抱大自然奇景,也拥抱陆龟、海蜥蜴、天竺鼠,甚至质朴天真的孩童……这一切在本书中娓娓道来,是那么坦率迷人。 相对于我们熟悉的丰饶北美大陆,南美洲显得那样遥远而陌生。这充满印第安原住民传统与西班牙殖民遗风的土地,臆遁、神秘,自成一格而趋于魔幻写实。赤道附近那些雪山环抱的小小山域,仿佛收藏着—段段迷人的光阴。 本书作者是环球深度旅游的爱好者,足迹遍及世界。这次,她亲访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加拉帕戈斯群岛,勇敢追随探险家足迹,前进安第斯山、赤道、火山大道,从古文明废墟到多采多姿的民族市集,从高原之都到幽深原始的亚马孙上游,她拥抱大自然奇景,也拥抱陆龟、海蜥蜴、天竺鼠,甚至质朴天真的孩童……这一切在本书中娓娓道来,是那么坦率迷人。 相对于我们熟悉的丰饶北美大陆,南美洲显得那样遥远而陌生。这充满印第安原住民传统与西班牙殖民遗风的土地,臆遁、神秘,自成一格而趋于魔幻写实。赤道附近那些雪山环抱的小小山域,仿佛收藏着—段段迷人的光阴。 本书作者是环球深度旅游的爱好者,足迹遍及世界。这次,她亲访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加拉帕戈斯群岛,勇敢追随探险家足迹,前进安第斯山、赤道、火山大道,从古文明废墟到多采多姿的民族市集,从高原之都到幽深原始的亚马孙上游,她拥抱大自然奇景,也拥抱陆龟、海蜥蜴、天竺鼠,甚至质朴天真的孩童……这一切在本书中娓娓道来,是那么坦率迷人。
作者: (英)戈斯登 著,刘学礼 等译
简介: 《欺骗时间(科学性与衰老)》阐述了何为衰老,何种人会衰老以及何种人能够“长生不老”,解释了个中原因,将身体老化之全景呈现于人们眼前。在本书中,罗杰·戈斯登教授探索了生殖生物学王国,考察了生殖力与寿命之间奇特的交易。揭示出性激素对年轻和健康的重要性。作者还解释了活细胞的衰败不是完全由物理规律支配,而是受到塑造生命的原始力量的影响。此种力量引入了变化的可能性,阻止了衰老的大潮。 化妆品可以帮助人们遮盖衰老,老年医学或老年学却远非如此肤浅,它力求阐明衰老的影响,甚至可能彻底根除老化效应。尽管近年来人类已获得非同凡响的科学发现,时间的影响依然与我们同在。我们可能难以完全战胜衰老过程,但是我们正在想方设法欺骗时间——活得更长,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或者拨慢我们的生物钟。符合科学规律的人类前景不再是不可避免的衰亡,而是巨大的发展和对未来的希望。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Urban Design
作者: (美)戴维·戈斯林(David Gosling),(美)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戈斯林(Maria Cristina Gosling)著;陈雪明译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简介: 城市设计影响到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它决定了我们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的好坏,但它本身往往因为成为一个成功的整体系统。城市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研究范围不仅包括环境的视觉领域,而且包括诸如噪音、供水、空气污染和交通全等非视觉领域。. 这本权威著作代表了作者毕生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全面总结。它全面回顾了美国城市设计的历史沿革,历数了发生在17世纪到20世纪初城市设计启蒙时期的主要事件,并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设计历史以10年为一个时间单元进行了详尽的叙述。本书深刻剖析超出了建筑学和规划学的范畴而展示了更广阔的时代背景,并在这个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探讨了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 展过程。还详细介绍了美国主要的已建和未建项目,以及那些起源于美国但在其他地方被提出或实施的项目。在这个介绍过程中,又分析了美国城市设计对世界各地的影响。从购物中心到乌托邦式聚居地,从现有城市的改造到全新镇的建立,各类型的城市设计项目都被包括在本书中。.. 本书可供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建筑工作者、历史文化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及建筑学专业的本专科生及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作者: (古希腊)泰奥弗拉斯托斯等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3
简介: 这本散文选中介绍的是《人物素描》、 《伯里克利传》、 《真实的故事》和《达夫尼斯和赫洛亚》。《人物素描》(Characteres)共三十篇。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写出一批这样的小品。它包含着深刻的社会调查、心理研究、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实际运用,以及移风易俗的道德目的,在客观上反映了雅典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伯里克利传》是普卢塔克根据他所掌握的史料,把伯里克利这位雅典大政治家的思想和性格活生生地展现出来,对他的功过完全用事实来加以说明,不做过多引申,使人感到余音未绝,有无穷回味,这是一篇生动的伟人传记。 《真实的故事》为反对当时风行的荒诞无稽的游记,他写了这部更加荒诞无稽的游记。本篇文章只有短短两万多字但是内容十分丰富,在每一段所叙述的故事中卢奇安极尽荒诞之能事,故事情节时常超人想象,其中各种人兽、奇事、异域的想象都尽可能地夸大。《达夫尼斯和赫洛亚》的布局和结构采用新喜剧的惯用格式:一家人因迷信神示或贫穷等原因,遗弃婴儿,婴儿由动物哺育或牧人抚养,长大成人后偶遇亲生父母,相认团聚,皆大欢喜。但与喜剧不同的是,该小说人物不止二三个,而有十几二十个相互有关,构成错综复杂的故事。作为局部的艺术手法,作者还采用了田园牧歌中牧人的爱情独白和两个牧人为争夺一个牧羊女而赛歌的形式,借以哄托气氛,刻画人物心理。经过这种结合,朗戈斯首创了田园牧歌式的小说。总体看来,《古希腊散文选》提供的完整的作品,以供文学欣赏。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简介:《微分几何:流形、曲线和曲面(第2版)(修订本)》主要由法国资深微分几何学家贝尔热在巴黎大学多年讲授微分几何课程讲稿的基础上编纂而成。《微分几何:流形、曲线和曲面(第2版)(修订本)》强调几何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对于分析,揭露其几何实质,而对于几何,则洞察其分析精髓。《微分几何:流形、曲线和曲面(第2版)(修订本)》对于常微分方程、单位分解、临界点、拓扑度和流形上的微积分等研究微分几何的各种工具做了相当充分的讲解。内容重点是曲线的局部和整体理论,对于曲面的局部和整体理论则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而对于其详尽的证明则推荐相关的文献供读者查阅。书中配备了丰富的习题。《微分几何:流形、曲线和曲面(第2版)(修订本)》是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系本科生乃至其他理工科学生学习微分流形和微分几何的优秀参考书。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and its environmen
作者: [美]理查德·谢弗(Richard Schaffer),[美]贝弗利·厄尔(Beverley Earle),[美]菲利伯特·阿戈斯蒂(Filiberto Agusti)著;周珂,高桂林,周建等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极具权威性,是美国和许多国家21世纪最受欢迎的国际贸易法教科书之一,不仅体现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与法律的特点,也为商法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论。 本书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定位于国际贸易与其边缘领域的关系研究,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赋予国际贸易法以新的内容和体系。全书分为4篇,前2篇基本上属于传统国际贸易法的研究范畴;第3篇属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御接,有助于读者了解美国法,并了解美国在国内法与国际法衔接问题上的方法和经验;第4篇侧重于贸易的外部环境,均为国际商法的最新领域,如反倾销、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疑难法律问题,这些新问题的系统化研究是个巨大的工程,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和特色。 本书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国内与国际的结合、法律与经济的结合、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学术与案例的结合,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有关网站的网址,为商业人士和法律工作者提供了处理各种棘手问题的思路和判例,是一本难得的优秀教材和非常实用的必备工具书。 本书的读者群极为广泛,不仅适用于全国各商学院贸易和管理专业广大教师和研究生、法学院商法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各类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者的培训,而且适用于法律咨询顾问、律师事务所专家,以及对国际商法与环境感兴趣的社会自学者作为必读参考书。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本书记述了古希腊的神话人物与英雄们非同寻常的经历,热情赞颂了他们的勇气、毅力、爱国精神等美德。读者能读到一些经典的古希腊神话传说,如丢卡利翁和皮拉的故事、伊阿宋寻找金羊毛、赫拉忒修斯冒险记、俄狄浦的悲剧、阿喀琉斯之踵、特洛伊战争,等等。读者还能认识一些真实的古希腊人物,如雅典最后一位国王科德罗斯、底比斯名将埃帕米农达、斯巴达政治家利库尔戈斯、改革者梭伦、哲学家苏格拉底、雄辩家狄摩西尼、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被誉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军事指挥家之一的亚历山大大帝,等等。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一些古代西方军事史上著名的战争或战役的来龙去脉,如麦西尼亚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斯战役、普拉蒂亚战役、色诺芬万人大撤退、曼提尼亚战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等等。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简介:《普罗科菲耶夫》内容简介:普罗科菲耶夫是原苏联作曲家、钢琴家。自幼从母学习钢琴,5岁试写钢琴曲、9岁试写歌剧。14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20岁举行首次个人交响乐音乐会。1918-1936年旅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36年回国定居,继续从事音乐创作。 1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943-1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957年获列宁奖金。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1902-1914)以管弦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为主,富于青春气息,音调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2)、旅居国外时期(1918-1936)受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影响,作品的节奏强烈、和声复杂、曲调仍带有俄罗斯悠长的音调;(3)、后期(1936-1953)创作追随国际音乐新潮流,倾向于新古典主义。 与普罗科菲耶夫相关的问题 一位作曲家的青年时代 彼得堡:现代派实验室 “渴望世界文化” 缓慢地返乡 苏联作曲家 日丹诺夫主义 注释 年表 对普罗科菲耶夫的评论 作品目录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
作者: 戈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05月
简介:
《世界历史上的前近代旅行》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从公元前400年到公元1500年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旅行长卷,包括从罗马时代的旅行家,到公元7世纪跋涉于通往中国和印度的丝绸之路上的行者,再到马可波罗等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旅行的案例。依赖旅行家的旅行经历和体验,读者得以领会他们未曾亲身所至的大千世界的魅力。本书用最简洁的语言研究早期中国、中亚、印度和东南亚之间的旅游,还包括了对贸易和文化交流发展的考察,同时也涵盖了对历史上著名帝国的扩张和世界宗教的传播的评介。本书最重要的研究是探讨了旅行对政治范围、地理边界、文化圈的扩张的推动作用。本书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1)为什么要旅行?
(2)古典时期的旅行;
(3)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中东地中海地区的旅行;
(4)中国、中亚的丝绸之路;
(5)佛教的传播与旅行;
(6)穆斯林的旅行;
(7)马可波罗与基督教旅行;
(8)15世纪旅行的成熟。
【编辑推荐】
在全球化的当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往来日益密切,这一方面需要我们阅读文明史以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域外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文明史也可以培育人们更加开阔的思维、更加完善的人格。多读文明史,不仅能让人们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复杂性,使人们能以兼容并包的思维看待世界和人生,而且可以从历史发展的多变中汲取有益的智慧,训练理性思考的能力。
在文化多元交融的全球化时代,了解、掌握人类文明知识和理念是当代国人应该补上的一课。因此,学术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象牙塔,虽然这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知识形态转变为普通民众也能接受的大众文化。况且,普及大众文化,才能不断出现更多的人才参与研究工作,文化也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出现更丰富的精英文化。这是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发展的过程,缺一不可。
本丛书专注于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考察一系列人类历程和制度,其目的就是严肃认真(即便很简单)地讨论一些重要议题。相比教科书,这类书籍可使读者更深入地探索到人类历史的某一特殊层面,并在此过程中使他们对历史学家的分析方式及其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有更全面的认识。每一议题都是按时间顺序论述的,这就使关于变化和延续性的讨论成为可能。每个议题也都是在一系列不同的社会和地区范围内被评估的,这也使相关的异同比较成为可能。
本书展现了从公元前400年到1500年之间,欧亚-非洲大陆长途旅行的全景概要。通过对全景式、*富有史诗感的旅行的简写,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中亚、印度、中东和欧洲之间的早期旅行、贸易、运输和文化交流,同时也讨论了诸如帝国的扩张和世界宗教传播等主题。
简介: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一系列使美国实现民主和平等的运动兴起。这些运动设计民权和黑人,和平和团结的第三世界,性别和性别平等。从非裔、亚裔、拉丁美洲裔美国人和土著美国人对自身权利的争取,到妇女、同性恋解放,新左派的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历史。本书记载并分析了这一时期的这些运动,并且时间范围不仅限于60年代。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2014-8-1
简介: 这本书精选60个品牌的100种香水,详细介绍了每种香水的创意、外形、风格等,展示了100中传奇香水的风云变幻及其久经不衰的奥秘。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香水爱好者阅读收藏,是时尚达人必备手册。书中配有上百幅精美图片,极具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者: (智)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著;杨向荣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荒野侦探》编辑推荐:《2666》作者天才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成名作。作品中洋溢的青春困惑将对总体意义上的年轻人产生共鸣,是一种爆裂青春下的放纵、毁灭与重生。波拉尼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甫出版即一鸣惊人。1999年获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智利国家图书协会大奖等,也因此让波拉尼奥扬名国际文坛,从此跻身拉丁美洲一流作家之列,称他为最具原创性、自马尔克斯以来最重要的作家。 波拉尼奥作品版图里的重要作品,处于波拉尼奥作品文学三角的顶端。 进入《2666》的一把钥匙,波拉尼奥作品必读。 与《2666》有可查证的关联: 虚构了同一个城市圣特莱莎。 在第二部分中提及阿琴波尔迪。 在一场对话中,2600年被指为不祥之年。 在2666的笔记里,波拉尼奥说过,“2666的叙述者是阿图罗?贝拉诺[《荒野侦探》主人公]。2666就要煞尾了。朋友们,就说到这里吧。这是我所做的一切,我全部的生活经历。如果我还有力气,肯定会哭上一场。阿图罗?贝拉诺跟各位说:永别了!” 重装新版,增补英译本译者温默长篇介绍文章。波拉尼奥写给失败一代的情书。
作者: 丽贝卡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7年09月
简介:
加速增长的复杂性超过了人脑发展出应对世界的新技能的速度,这种现象自古已然,于今尤甚。玛雅文明、高棉文明、罗马帝国的盛衰,深刻反映出人类在面对危机时治标不治本的短视和欲速而不达的狭隘。问题并没有得到*终解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反而导致更加恶劣的后果,终于,人类文明走到崩溃的边缘,人类整体的生存和灭亡成了真正的问题。
在深夜中保持警觉和清醒的人,在危机到来的时刻,敲响警戒和召唤的钟声,激励人们共同参与到一个关乎自身的伟大行动中。本书正是这个“守夜人的钟声”。以史为鉴,运用社会学理论并引证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作者揭示了使人类面临认知门槛的根源性因素——非理性反对、指责个人、假关联、筒仓式思维和*经济学这五大超级文化基因,阐明了洞见式思维的必要意义,指引人们在解决文明危机的道路上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目录】
序 我们向何处去 v
前 言 viii
*章 复杂性与崩溃的模式
——为什么文明是螺旋式发展的 001
第二章 进化的礼物
——神经科学的突破 028
第三章 超级文化基因的主宰
——信仰的力量 048
第四章 非理性反对
——*个超级文化基因 069
第五章 指责个人
——第二个超级文化基因 090
第六章 假关联
——第三个超级文化基因 114
第七章 筒仓式思维
——第四个超级文化基因 133
第八章 *经济学
——第五个超级文化基因 150
第九章 克服超级文化基因
——非理性世界中的理性解决方案 185
第十章 意识和行动
——一个战术方针 194
第十一章 缩小差距
——大脑优化 221
第十二章 唤起洞见
——有利于认知的条件 248
第十三章 在门槛上 273
出版说明 277
致 谢 279
【免费在线读】
*章
复杂性与崩溃的模式
——为什么文明是螺旋式发展的
2004 年8 月29 日早晨,我有了一个重要发现。我之所以能记住那一天,是因为当天我驾车去看望刚出生的外甥—本。
我一边开着车往医院赶,一边用GPS 系统确定方向和路线,同时将黑莓手机插进汽车点烟座充电,把iPod 放到扩展插口上充电,将笔记本电脑插到另一个插座上,戴上耳机并系上安全带,还试图喝口咖啡。与此同时,我让一辆重达两吨的汽车以每小时60 英里的速度在路面上行驶。
这时我突然想到,生活已经变得太复杂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那时距现在也并不遥远,我所有的家当只有一个活期存款和储蓄账户。但是今天,除了这些,我发现自己还要同时惦记定期存款、债券、共同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期权、个人退休账户(IRA)、养老金、社会保险、商品(例如原油),这些似乎都能影响到所有其他东西的价值。我有四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每张都在积攒神秘积分、飞行里程奖励、免费租车服务、宾馆免费客房和全球范围内的折扣活动……多得我看不过来。而且我的信用卡公司现在也成了银行和旅行社,他们都想让我通过他们订电影票、订餐和开支票。
我们再来看看大的方面。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说法,中东地区有45 个活跃的恐怖主义组织想杀我,我在心情大好的日子里能说出其中三个组织的名称。当我运气好时,我想首先承认:我不知道国家医疗保健计划对于自己和国家是否是件好事,因为我没时间去仔细研究。事实上,我感觉自己已经没资格在大部分选举场合投票。虽然我担心全球气候变暖和堆积成山的政府债务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但我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眼前的世界开始和我车里的景象一样乱糟糟了。
但是想想这些:从进化的角度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仅用几个星期就能开发出下一代手机,制订出新的法律,推出新的按揭形式。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从人类基因组到新型燃料电池再到外太空的星系—也在以非常快的节奏发展。但是我们的大脑—必须处理所有这些新信息的器官—却历经了几百万年的进化历程才达到目前水平。所以,虽然世界瞬息万变,但我的大脑却疲于应对。
如果大脑跟不上外部世界的发展速度该怎么办?世界的复杂性会超出人类大脑的生理功能吗?
新英格兰复杂系统研究所(New England Complex Systems Institute)所长、哈佛大学教授扬尼尔•巴哈彦(Yaneer Bar-Yam)在其著作《解困之道》(Making Things Work)中,解释了复杂性构成威胁的原因:“根据经验法则,机体的复杂性必须与环境的复杂性完全匹配,如此才能增加生存的可能性。”然后他描述了我们胜算概率很小的原因:“ 什么是环境的复杂性?即是要求人类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成功。如果大量可能性是错的,只有少数是对的,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才能成功。”
错误的可能性远远超出正确的,此话出自哈佛大学一个说话轻声细语的物理学家,这听起来有些不祥。
但有一个很难解释的问题是:难道不断升级的复杂性仅仅是当代的现象吗?生活在先进的玛雅、罗马、高棉和其他文明社会的人们,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也产生过同样的不和谐关系?
就算他们遭遇了,那又怎么样?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文明的崩溃必然与之相关。
或许有关?
繁荣了3 000 年的文明
在公元前2600 年到公元900 年之间,玛雅文明高度发达,玛雅帝国版图辽阔,横跨现在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一带。考古学家推测,帝国的总人口*终超过1 500 万,人口密度相当于今天的洛杉矶。
想象一个如此庞大、繁荣的社会,地处人类已知的环境*恶劣的中心地带,没有我们今天所依赖的任何技术或现代化设施:没有电,没有卡车,没有电话,也没有警察,在这么广阔的土地上如何维持几百万人的生活秩序?如何分发食品?又该如何管理垃圾、污水和教育?
很多人知道,玛雅人的制陶术、纺织术、建筑水平和农耕技术都是一流的,而且即使用现代的标准衡量,玛雅文明所达到的惊人高度也代表了人类发展史上一次难以理解的飞跃。尽管恶劣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挑战,但玛雅人发明出一套精密的圆柱形日历系统、记录天气类型的天文图、有史以来*的表达复杂看法的书写语言,以及包括“0”这个革命性概念的数学运算。他们还建造了包括水库、运河、大坝和防洪堤在内的巨大的水利工程。几乎在所有方面,玛雅人都进步神速,他们在技术、组织和艺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
然而,在大约1 000 年前,在750 - 850 年间的某个时候,玛雅人突然消失了。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玛雅社会彻底崩溃。
这是为什么?当时流行的说法是玛雅文明因为严重的干旱而“ 暴毙”。杰拉尔德•豪格(Gerald Haug)教授是这个观点*坚定的拥护者。取自卡里亚科盆地[1] 的核心样本表明,三次长期干旱的时间正好和玛雅人放弃城市的时间一致。他说:“ 这些数据表明,降雨量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持续减少,给当地资源带来巨大压力,而突然的旱情更是雪上加霜,加重了这一地区的危机。”
但是其他科学家认为,随着营养不良和水源性疾病日益普遍,干旱的后果只是加剧了统治王权和劳动阶级之间已有的紧张局势。大批玛雅人起而反抗在位的统治者,并开始从城市撤离。
也有学者认为,某种病毒的快速传播是玛雅文明崩溃的主因,另外一些专家则坚持认为,仅仅是食物短缺加剧了敌对的玛雅派别之间的内战。玛雅文化专家迈克尔•D•莱蒙尼克(Michael D. Lemonick)认为:“ 无法控制的战争可能是玛雅*后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250 年—所谓的玛雅文明古典时期的开始—以后的几百年里,相互竞争的城邦之间的小冲突演变为全面展开的残酷战争,将繁荣的城市变为鬼都。”著名的耶鲁大学考古学家迈克尔•科(Michael Coe)同意莱蒙尼克的观点:“ 玛雅人沉迷于战争。”
但是,根据《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Fail or Succeed)一书的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理学和地理学教授贾雷德•戴蒙德(JaredDiamond)的观点,文明的兴衰可以追溯至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戴蒙德描绘了适宜小社会的水源、食物、温度、矿产和其他条件,以此来解释玛雅文明早期取得的成功。相反,随着人口的增长,这些条件中有一个或者几个发生变化,进步随即停止,环境恶化,人们居无定所。对于玛雅人来说,森林破坏是一系列灾难性事件的开始。
就我的立场而言,我同意戴蒙德、豪格、莱蒙尼克、科以及所有关于导致玛雅崩溃原因的理论。
这怎么可能呢?很简单,我对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件不是特别感兴趣,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以及它们是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在导致玛雅、罗马、埃及、高棉、大明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后覆灭的事件发生前,发生了什么情况?这些社会是否采取过任何行动—或进行过任何思考—结果使自己更加趋近灭亡?如果是,今天我们是否在重蹈他们的覆辙?
重提进化
如今,研究古代文明的学者和科学家认为环境因素、人口过剩、战争、疾病、政治、能量和食物短缺是社会崩溃的原因。虽然这些解释都没错,但他们也漏掉了地球上生命*重要的那个原则:进化,就是代际间发生的生物变化的过程和速度。
支配人类机体生物适应速度的原则,是我们理解文明兴衰原因的*且*启示,这同时还非常可靠地预见了我们自身的命运。
生物能力—每个人类机体天生的遗传特质—代表了每个文明*的共性,因此也就对每个文明的结果的产生起着一定作用。
自然的限制、先天的本能和遗传的倾向,不仅能奠定我们的伟大成就,也能解释我们的惨痛失败。然而,即便明白这一点,在解释文明衰败的过程和原因时,我们还是不停地找出除进化之外的很多因素。
我们对待达尔文在1859 年的发现的态度,就好像这一发现仅仅与我们的穴居祖先或者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 islands)上的爬行动物有关似的。进化论越来越被边缘化—被囚禁于生物系的密室,被当成微生物的继子,被降格为只能从后视镜而非前面的挡风玻璃里观看的事物。
为什么进化被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呢?因为在150 多年的时间里,科学家无法解释支配进化的原则在让人类社会短期内取得迅速进步的同时,又让其迅速瘫痪和崩溃的事实。某种程度上,生物学家将理解进化与现代人类状况之间关系的任务交给了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后两者迅速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理论。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进化问题、国家政策,以及持续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根本没有被解释清楚。因此,除了生态运动的一些热衷者和他们的自然主义者同盟,进化原则已经被人为地变得不相干了。
回想下这个事实,我们从未听说美国国会讨论过进化对于解决全球问题的效果。在公司董事会,以及大学经济系、物理系、工程系当然更是闻所未闻。没人会在全国大选、电视脱口秀节目或者法院提到进化,只有在某些偏狭的语境中,比如神创论和科学之间令人疲惫的辩论中才会涉及这个议题。
我们自以为进化对人类的影响已成往事,或者进化只对其他物种有影响,因而对于如今人类所做的荒唐事不起任何作用。简言之,进化已经处于过去时—一双不再合脚的鞋,漂泊他乡的姑妈,睡在后廊上的老狗。
然而,为了解决我们今日面临的高度复杂、极度危险的全球问题,我们必须看清楚进化性演变和现代人类生存条件之间的重要关系。
为了*终回答学者们几个世纪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人类被迫一遍遍地重蹈文明崩溃的覆辙,我们必须先考察所有文明的共同点:我们的行为具有什么规律,不论国籍、种族、智力、财富或政治制度。我们必须观照人类机体本身的生理功能及局限。
毕竟,与生活在500 万年前的远古祖先相比,现代人掌握的能力迥然不同。再过500 万年,人类的才能将得到发展,这同样也会让我们今日的生活方式看起来非常原始。人类永远是个“ 半成品”,无论处于什么时期,我们的生物器官只能让我们达到这个高度。但到底是怎样的高度呢?
显然,在导致文明*终崩溃的具体事件发生前,我们会遇到一些障碍,致使发展停滞不前。有些重复发生的障碍,它们是自然的,同时也是可预见的:人类缓慢的生物进化速度和社会飞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导致进步*终陷入停滞。
在玛雅的案例中,他们想不出办法解决高度复杂的大问题,因为他们社会发展的程度已经超越了他们传统的左右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人类机体进化了百万年的结果—他们已经无力应对自己所面临危险的威胁。
换言之,即玛雅人在*后崩溃时面临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错综复杂性—气候变化、国内动荡、粮食严重短缺、病毒迅速蔓延、人口激增—超出了他们获取事实、分析事实、创新、计划和行动的能力。他们的问题已经变得太复杂了。
一个社会再也“ 想”不出办法来解决其面临的问题,这一现象叫作认知门槛。一旦社会遭遇了这个认知门槛,人们就开始将尚未解决的问题留给下一代,直到一个或几个这样的问题*终将文明推到尽头。
这就是文明崩溃的真正原因。
作者: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简介: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不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该书首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对整个生物学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人类思想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精彩文摘】
个体差异
在同一父母的后代中所出现的许多微小差异,或者在同一局限区域内的,可以设想为源于同一父母的同种诸个体,它们所发生的许多微小差异,都可叫作个体差异。没有人会假定同种的所有个体都是在同一实际模型里铸造出来的。这些个体差异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因为,众所周知,它们常常是遗传性的;并且这种变异为自然选择进一步的作用和积累提供了材料,就像人类在家养生物过程中会朝着一定方向积累个体差异那样。在博物学者们看来,这些个体差异通常影响那些不重要的部分;但是,我可以用一连串的事实阐明,无论从生理学还是分类学的观点来看,被影响的那些部分肯定是重要的,它们有时在同种诸个体中也会发生变异。我相信,经验*丰富的博物学者也会惊讶于变异的事例如此之多,变异甚至会发生在构造的重要部分;这些事例他可以在若干年内根据可靠的材料搜集到,如同我所搜集到的那样。应该牢记,分类学家并不乐于见到重要性状中所发生的变异,而且很少有人愿意不辞辛劳地去研究内部和重要器官,并对同类物种的许多样本进行比较。我们大概从来不曾预料到,昆虫靠近中央神经节的主干神经分支在同一个物种里是可变异的;人们一直认为这种性质的变异可能只会缓慢地进行;然而卢伯克爵士曾经阐明了介壳虫的主干神经的变异程度,其程度几乎可以和树干的不规则分枝相比。我补充说明,这位富有哲理性的博物学者还曾证明,某些昆虫的幼虫的肌肉很不相同。当著者说重要器官绝不变异时,他们往往是用循环论证来辩论,因为恰恰同样是这些著者实际上把不变异的部分列为重要器官(如少许博物学者的忠实自白)。在这种观点下,重要器官发生变异的例子自然就不能被找到了;但在任何其他观点之下,这方面的例子却完全可以确切地列举出来。
与个体差异相关联的其中一个现象令人感到困惑:即我所指的被称为“变形的”或“多形的”那些属,这些属里的物种呈现出异常大的变异量。这些类型应被列为物种还是变种,几乎没有两个博物学者的意见是一致的。例如植物里的悬钩子属、蔷薇属、山柳菊属及昆虫类和腕足类。在大多数多形态的属里,有些物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状。除了少数例外,如果某种属在一个地方为多形态的,那似乎在别处也是多形态的,并且从腕足类来判断,其形态在早先的时代也是这样的。这些事实令人十分困惑,因为它们似乎阐明了这种变异是独立于生活条件之外的。我猜想我们所看到的变异,至少在某些这类的多形属里对于物种是无用或无害的,因此,自然选择对于它们就不会发生作用,也就不能使它们确定下来,正如以后我们还要说明的那样。
众所周知,同种的个体在构造上常呈现出与变异无关的巨大差异,如在各种动物的雌雄间,在昆虫的不育性雌虫即工虫的二、三职级间,以及在许多低等动物未成熟状态和幼虫状态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此外,在动物和植物里还有二形性和三形性的例子。华莱士先生近来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曾阐明,马来群岛某种蝴蝶的雌性,有规则地出现2个甚至是3个显著不同的类型,其间并没有变种发生。弗里茨·米勒描述了某些巴西甲壳类的雄性也有类似且更异常的情形。例如异足水虱的雄性有规律地表现出2个不同的类型:一类生有强壮的不同形状的钳爪,另一类生有极多嗅毛的触角。虽然在大多数的例子中,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其2个或3个类型之间并没有通过中间渐变连接,但它们大概曾经一度有过连接。例如华莱士先生曾描述过同一岛上的某种蝴蝶,它们呈现出一系列变种,各变种由中间连锁连接着,而在这条连锁上的两种*类型与栖息在马来群岛另一部分的某二形物种的两个类型极其相像。蚁类也如此,工蚁的几种职级一般是十分不同的;但在某些例子中(这些例子我们随后还要讲到),这些职级是被分得很细的级进变种连接在一起而成的。就像我本人所观察到的,一些二形性植物也是这样。同一雌蝶具有在同一时间内产生3个不同雌性类型和一个雄性类型的能力;一株雌雄同体的植物能在同一个种子荚里产出3种不同的雌雄同体类型,且包含三种不同的雌性和3种甚至是6种不同的雄性。这些事实初看的确极其奇特、值得注意,然而它们只不过是普通事实的夸大而已,即雌性所产生的雌雄后代,彼此间的差异有时会达到惊人的地步。
不能确定的物种
有些类型在若干方面对于我们是极其重要的。这些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物种的性状,但同其他类型又密切相似,或者通过中间渐变紧密地同其他类型连接在一起,以至于博物学者们很难将它们列为不同的物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不确定的和极其相似的类型有许多曾长期持续地保存它们的性状;因为据我们所知,它们和优良的真种一样长久地保持了它们的性状。实际上,当一位博物学者能够通过中间连锁把任何两种类型联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把一种类型当作另一种类型的变种;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将*普通,也常常是*先记载的那个类型作为物种,而把另一个类型作为变种。可是,即使这两种类型被中间连锁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决定是否可以把一种类型作为另一类型的变种时,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中间类型具有通常所假定的杂种性质,这种困难一般也不能够得以解决。在此,我并不准备把这些困难列举出来。然而在很多情形下,一种类型之所以被列为另一类型的变种,并非因为确实找到了中间连锁,而是因为观察者采用了类推的方法,假定这些中间类型现在的确在某些地方存在着,或者它们从前可能存在过;这样一来,就为疑惑或臆测打开了大门。
因此,当决定一个类型是否应被列为物种还是变种的时候,有着合理判断力和丰富经验的博物学者的意见便似乎是应当遵循的*指南。然而在许多场合中,我们必须依据大多数博物学者的意见来作决定,因为几乎所有特征显著而又被人熟知的变种都至少曾经被一些称职的鉴定者列为物种。
具有这种不确定性性质的变种非常普遍,这一点已是无可争辩的了。将大不列颠的、法兰西的、美国的各植物学者所做的几种植物志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有何等惊人数目的类型被某位植物学者列为优良物种,却被另一位植物学者仅仅列为变种。给予我多方帮助、使我感激万分的沃森先生告诉我说,有182种不列颠植物过去都曾被植物学者列为物种,但现在一般被认为是变种。当制作这张表时,他删除了许多不重要的变种,然而这些变种也曾被植物学者列为物种;此外,他完全删除了几个非常多形的属。在属之下,包括*多形的类型,巴宾顿先生列出251个物种,而本瑟姆先生只列出112个物种。也就是说,二者存在139个不确定物种类型之差!在每次生育必须聚在一起交配和具有高度移动性的动物中,有些不确定类型会被某一位动物学者列为物种,而被另一位动物学者列为变种,这些不确定类型在同一地区很少看到,但在隔离的地区却很普遍。在北美洲和欧洲,有很多彼此差异甚微的鸟和昆虫曾被某一著名的博物学者列为确定性物种,却被别的博物学者列为变种,或它们常被称为的地理族!关于栖息在大马来群岛的动物,特别是关于鳞翅类动物,华莱士先生写过几篇有价值的论文,在这些论文里,他指出该地动物可被划分为四类:变异类型、地方类型、地理族即地理亚种,以及真正的、具有代表性的物种。*类即变异类型,在同一岛的范围内变化极多。地方类型相当稳定,但在各个隔离的岛上则有区别;但是,将几个岛上的所有类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时,就可以看出虽然*类型之间有着显著差别,但其他类型之间的差异是如此微小和渐变的,以至于无法界定和描述它们。地理族即地理亚种,是完全固定的、孤立的地方类型,但因为它们彼此在极其显著且重要的性状方面没有差异,所以,“没有标准的区别法,而只能凭个人的意见来决定它们何者被视为物种、何者被视为变种”。*后,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在各个岛的自然经济中占据着与地方类型和亚种同样的地位;但是因为它们彼此间的区别比地方类型或亚种之间的差异量大,博物学者们几乎普遍地把它们列为真种。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不可能提出一个确切的标准用来辨别变异类型、地方类型、亚种,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物种。
许多年前,当我比较并且看到别人比较加拉帕戈斯群岛中邻近诸岛的鸟的异同,以及这些鸟与美洲大陆鸟的异同时,物种和变种之间的区别是何等的暧昧和武断,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马得拉群岛的小岛上有许多昆虫,它们在沃拉斯顿先生值得人称赞的著作中被看作是变种,但许多昆虫学者必定会把它们列为不同的物种。甚至在爱尔兰也有少数动物曾被某些动物学者当物种看待,但现在人们却一般把它们看作变种。一些有经验的鸟类学者认为不列颠的红松鸡只是一种特性显著族类的挪威物种,然而大多数鸟类学者则把它们列为大不列颠所特有的确定性物种。两个不确定类型物种的原产地如果相距很远,许多博物学者就会将它们列为不同的物种;但是,就距离问题曾有个很好的提问,即多少距离算是足够远的呢?如果美洲和欧洲间的距离足够远的话,那么欧洲和亚佐尔群岛或马得拉群岛和加那利群岛之间的距离,又或此类小群岛的几个小岛之间的距离是否足够远呢?
美国杰出的昆虫学者沃尔什先生(Mr. B. D. Walsh)曾经描述过被他称为植物食性的昆虫变种和植物食性的昆虫物种。大多数植物食性昆虫以某一种类或某一类群的植物为生;还有一些昆虫无选择地吃许多种类的植物,但并不因此而发生变异。然而,沃尔什先生在几个例子中观察到,以不同植物为生的昆虫,在其幼虫或成虫时期,或同时在这两个时期,它们的颜色、大小或分泌物的性质呈现出恒定的轻微差异。在某些例子中,只有雄性才表现出微小程度的差异;在另外一些例子里,雌雄二性都表现出微小差异。如果差异很显著,并且雌雄两性和幼虫、成虫时期都受到影响,那么,所有昆虫学者就会将这些类型列为优良物种。但是没有哪一位观察者能为别人决定哪些植物食性的类型应当叫作物种,哪些应当叫作变种,即使他能够为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沃尔什先生将那些被假定为可以自由杂交的类型列为变种,把那些看来似乎已经失去这种能力的列为物种。因为此种差异的形成是由于昆虫长期吃不同的植物所导致的,所以我们不能期望找出连接若干类型之间的中间连锁了。因而,在决定将不确定的类型该列为变种还是物种时,博物学者已然失去了*好的指南。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那些栖息在不同大陆或不同岛屿的几近同属一系的生物上。另一方面,当一种动物或植物分布于同一大陆或是栖息在同一群岛的许多岛屿上,而且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时候,我们就有很好的机会去发现连接于物种两*状态的中间类型:于是这些类型便被降为变种的一级。
也有极少数博物学者主张动物绝没有变种;于是这些博物学者便认为极轻微的差异也具有物种的价值:如果在两个地区里或两种地质构造里偶然发现了两个相同的类型,他们还会认为它们是藏在同一外衣下面的两个不同物种。这样,物种便成了一个无用的抽象名词。的确,许多类型在卓越的鉴定者看来是变种的,在性状上却几乎完全类似于物种,以至于另外一些卓越的鉴定者将它们列为物种。但是,在物种和变种这些名词的定义还没有得到普遍承认和接受之前,讨论什么应该被称为物种、什么又应该被称为变种,是徒劳无益的。
许多关于特征显著的变种或不确定物种的例子值得我们认真考虑和研究,因为在试图决定它们的级位上,一些有趣的讨论角度已经从地理分布、相似变异、杂交等方面展开。但是,受篇幅限制,我们在此不作讨论。在许多情形下,仔细的调查研究无疑能使博物学者们对不确定类型的分类达成一致。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在*为人所知的地区,我们所见到的不确定类型的数目也*多。有一事实引起了我极大的注意,即如果在自然状况下的任何动物或植物于人类有用,或由于某种原因密切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么它的变种就会普遍地被记载下来。此外,这些变种常常被某些著者列为物种。以普通的栎树为例,它们已经被非常精细地研究过,许多植物学者都普遍地认为它们是变种,然而,一位德国著者竟从中确定了12个以上的物种。这个国家一些具有*权威的植物学和实际工作者,有的认为无梗的和有梗的栎树是优良的独特物种,有的则认为它们仅仅是变种。
我愿意在这里提及得·康多尔(A. De Candolle)*近发表的关于全世界栎树的著名报告。在辨别物种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拥有如此丰富的材料,或像他那样热心地、敏锐地研究它们。首先,他详细地列举了若干物种构造发生变异的许多方面的情况,并计算出了变异的相对频数(relative frequency)。甚至对于在同一枝条上发生的变异,他也举出了12种以上的性状,这些变异有些是由于年龄和发育不同,有些则无理由可寻。当然,这样的性状没有物种价值,但是正如阿萨·格雷评论这篇报告时所说的,它们一般已具有确定的物种定义。得·康多尔继续说道,根据在同一株树上绝不变异的那些性状和不同类型间绝没中间状态相连的情况,他对物种进行了等级划分。经过这样的讨论(这也是他辛勤、细致地研究的成果)以后,他强调说:“有些人反复说绝大部分物种有明确界限,而不确定的物种仅是少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有当一个属还没有被完全了解,且它的物种是基于少数样本之上,即是被假定的时候,上述那种说法似乎才正确。但是,随着对其的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就会发现不断涌出的中间类型,从而也会对于物种界限的观点产生怀疑。”他又补充说:恰恰是我们熟知的物种呈现出了大量的自发变种和亚变种。例如,夏栎有28个变种,除了其中6个变种,其他变种都环绕在有梗栎、无梗栎及毛栎这3个亚种周围。连接这3个亚种的中间类型比较稀少;又如阿萨·格雷所说的,这些连接的类型目前已经很稀少,如果逐渐完全绝灭,这3个亚种间的相互关系就完全和紧密环绕在典型夏栎周围的那四五个假定物种的关系一样。*后,得·康多尔承认,他将要在其“序论”里所列举的300个栎科物种中,假定的物种至少有2/3,也就是说,它们是否能满足于上述的真种的定义,我们并不完全知道。应该补充说明的是,得·康多尔已不持有物种是不变的创造物的观点,而是断定“转生学说”(derivative theory)是*合乎自然的学说,“并且,转生学说和古生物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解剖学以及分类学的这些已知事实*为一致”。
当一位年轻的博物学者着手对一个十分陌生的生物类群进行研究时,首先使他感到非常困惑的是:什么差异可被认为是物种的差异,什么差异可以被认为是变种的差异。因为,对此生物类群所发生的变异量和变异种类,他一无所知;这至少可以说明,生物发生某种变异是多么普遍的状况。但是,如果他只关注某一地区的某一类生物,很快他就会决定对不确定性类型分级的方式方法。一般,他会倾向于划定出许多物种,因为就像以前讲过的养鸽爱好者和养鸡爱好者那样,他对那些被不断研究的类型间的差异量有着深刻印象;但与此同时,对其他地区和其他生物类群的相似变异方面的一般知识,他又非常匮乏,以至于不足以用来校正他的*初印象。随着观察范围的扩展,他就会面临更多困难,因为他将遇到更多的几乎同属一系的类型。但是,如果他的观察范围进一步扩大,一般来说,*终他将有能力做出决定;不过,在获得成就的过程中,他必须敢于承认大量的变异,且在承认这项真理时,常常会遇到其他博物学者的激烈争辩。如果他研究的几近同属一系的类型来自现在非连续的地区,那他就不可能从中找到中间类型,于是,他只能完全依赖类推的方法,如此一来,他的困难就将达到极点。
就一些博物学者的观点而言,亚种已很接近物种,但还没有完全达到物种那一级;在物种和亚种之间显然还没有划出明确界限;而且,在亚种和显著的变种之间,在较不显著的变种和个体差异之间,明确的界限也未曾被划出过。这些差异被一系列不易觉察的变种彼此融合在一起,且这一系列变种使人觉得这恰是演变的实际途径。
因此,虽然分类学家对它兴趣很少,我却认为个体差异对我们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这些轻度变种虽然在博物学著作中仅仅勉强被认为值得载入自然史,但它们却是走向轻度变种的*初步骤。而且我认为,任何等级的较为显著、持久的变种都是渐变为更显著和更永久物种的步骤;我还认为变种是走向亚种、然后走向物种的步骤。在许多情形里,差异的阶段性可能是由于生物的本性和长久居于不同物理环境而导致的单纯结果;但是,关于更重要和更能适应的性状,从一阶段的差异到另一阶段的差异,可以确定地归于以后还要讲到的自然选择的累积作用,以及器官的增强使用和不使用的作用。所以,一个性状显著的变种可以被称作初期物种;但是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还必须根据本书所举出的各种事实和论点的重要性加以判断。
不要以为一切变种或初期物种都会达到物种的阶段。它们有可能会灭绝,或者长时期持续其变种的状态,就如沃拉斯顿先生所指出的马得拉某些僵化的陆地贝类变种,以及得·沙巴达(Gaston de Saporta)所指出的植物,便是这样灭绝或长期处于变种的状态。如果一个变种变得很繁盛,在数目上超过了本家物种,那么它就会被升级为物种,而本家物种就被降为变种;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它会把本家物种消灭并取而代之;第三种情况则为两者并存,都被列为独立物种。这一问题我们以后再回头来讨论。
我认为,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物种这个名词是为了研究的便利而任意加诸一群相互之间非常类似的个体之上的,本质上它和变种这一名词没有区别,变种是指那些区别较少而变动较多的类型。再者,与纯粹的个体差异相比较,变种这个名词也是为了便利而任意取用的。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2005
简介:《绝对武器》主要阐述了相互威慑理论的原则。后来,这一理论曾一度被作为美国的核战略原则。该书认为,核武器是一种无法防御的;绝对武器;,它的出现,将使战争从人类世界上完全消失,或至少必须消失。该书还认为,在核攻击面前,不存在任何防御手段,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必将在核报复打击下同归于尽。因此,发动核战争已不再是一种符合理智的政策选择了。布罗迪写道:;迄今为止,我们的军事机构主要目的都是赢得战争。而从今以后,它的主要目的必须是避免战争。它大概不可能有其他什么有益的目的了。;他在解释其上述思想时,对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作了抽象的肯定和具体的否定。他一方面声称,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是考虑一切核威慑问题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把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断的意思解释为:;战争如果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正当的政治目的的话,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破坏。;并认为:;正是由于我们难于找到一个正当的政治目的来证明核战略交战中的不可避免的破坏是正确的,才使核威慑的整个概念可信。 当时,美国虽然有了原子武器,但是,一方面,还处在少量生产阶段;另一方面,美国估计苏联在短期内不会拥有原子武器,即使拥有,其投掷手段与生产贮备数量等也难以与美国相匹敌,美国将在相当时期内保持;原子优势;。所以,他们奉行的是以常规实力为主,以核讹诈为补充手段,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核讹诈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遏制战略;。美国的政治学家亨利·基辛格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曾写道:;我们在战后刚开始的时期所制定的战略并不是依靠核武器的;,而只是把核武器;作为摧毁敌人的工业中心的一种更有效力的爆炸物;。因此,;我们不仅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还要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增加原子弹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战略武器库中的威力;。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美国的军事战略,是准备同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打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式的常规战争,只把原子弹作为一种讹诈手段,因而,似乎并未对克劳塞维茨的有关论断作出较为明确的否定。然而,四年后,苏联就于1949年8月23日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又于1953年8月12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它意味着美国核垄断历史的结束。上述情况使美国早期借助少量核武器的;讹诈;战略开始发生动摇。 不少著名的美国军事活动家和国务活动家不禁流露出这样的想法:原子武器和热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发展已达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用这种武器的任何战争,无论对于胜利者或失败者,按其后果来看都将是毁灭性的战争。其中有人写道:;原子战略是我们美国的垄断品。 但是随着我们对原子武器垄断的结束,原子炸弹就从美国战略上最巨大的积极因素一变而为对合众国的威胁。;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12月8日向联合国作的一篇演说中也不得不承认:;原子武器的重大秘密和惊人威力已不仅仅是属于我们的了。;并公开宣称,由于核武器是无法防御的,因而两个;原子大国;之间的战争不会有胜利者,并且这种战争有可能毁灭文明。 由于这时苏联的核力量还不具备直接打到美国本土的能力,而美国在核武器和运载工具方面仍占有;绝对优势;,因此,美国试图改变已在实践中破产了的;遏制战略;。 在艾森豪威尔发表讲话的一个月后,美国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提出了通过大量使用核武器消灭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和恢复世界霸权的所谓;大规模报复战略;。杜勒斯宣称 ,美国已决定;主要依赖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我们自己选择的地点、用我们自己选择的手段迅速进行报复;。这一战略被艾森豪威尔政府所采纳。 这种堪称;全面核大战;的战略,与当时苏联提出的;火箭核战略;恰好形成针锋相对的态势。鉴于这种对抗所带来的制约作用,在美国军界曾围绕未来战争是否使用核武器,以及未来战争是核战争还是常规战争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大多数都倾向于未来战争是核战争的观点。美国参谋学院的教员乔治·莱因哈特上校和金特纳中校在《使用原子武器条件下的陆军战斗行动》一书中,援引了艾森豪威尔的言论:;原子武器实际上已成为常规武器了;。并由此作出结论:;这个声明可以结束关于未来战争中使用原子武器可能性的争论了……在未来战争中使用原子武器或热核武器乃是不可避免的事。;还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在战争中使用不使用核武器,而是如何更好和更有效地使用这种威力无比的武器。美国的泰勒将军等许多其他军事领导人也都持有这种观点。 在此同时,西方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也开始意识到核战争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声称原子武器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性质。美国将军李奇微在《军事因素和国家政策》一文中写道:;在近十年中,人类找到了具有可怕的破坏力的武器,其破坏力之大甚至超过了过去最大胆的幻想。可以预计,如此全新的潜在能力必将完全改变战争的进程。;英国的蒙哥马利也宣称:;我们在原子武器和热核武器、导弹以及弹道火箭的改进道路上前进得愈远,就愈加清楚地表明了热战将是竞争者双方的彼此自杀。;他还于1954年在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做报告时提出:;毫无疑问,原子武器和热核武器的使用,对作战、战略观点和战术观点,乃至对武装力量的组织都将发生巨大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接二连三的出现了令美国震惊的事件:1955年11月,携带氢弹的苏联远程轰炸机图-16、图-19上天,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核力量;1957年8月24日,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全程发射实验成功,飞行距离8000公里,命中精度3.7公里,它比美国领先1年左右;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又走在了美国的前头;1960年1月,苏联宣布成立战略火箭军,等等。这些都是对美国核力量的严重挑战,它表明,美、苏双方都可以用核武器互相袭击对方的本土,美国的国土也直接暴露在苏联的核力量面前,从而致使美国的核优势崩溃了。 在有可能爆发核大战的现实威胁下,一种巨大的核恐怖感又一次笼罩了美国朝野。美国国防部长威尔逊宣称:;在原子战争中,谁也不要指望获得真正的胜利。也可能有胜利者,但留给他的只是一堆瓦砾废墟。;其他一些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哀叹道:;苏联在抵消我们的原子威力的道路上已大大前进了一步。我们的原子威力现在恐怕也未必能安慰我们自己了。; 当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顾问、哈佛大学国防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的基辛格,也在其所著的反映由当时美国一些著名国务活动家和军事家组成的小组全体成员研究美国的战略和外交政策成果的名为《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中,表述了类似的观点,同时掺杂了某些避免和遏制核大战爆发的思想。基辛格认为,随着美、苏两国核武器的发展,使双方陷入了核僵局。而核僵局不同于核均势。核僵局的出现,是由于核武器的发展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毁灭力量的优势已不再可能得到战略方面的好处。基辛格写道:;核僵局的本质是两个最大的强国由于双方都能迫使对方为胜利付出过高的代价……因此,现代武器的速度和威力就带来一个荒谬的后果:今后全面战争的结局,只能是交战国双方两败俱伤。;他还断言,从核武器在广岛和长崎所造成的灾难来看,;战争的性质显然已经改变;。并由此间接对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提出了责难。他写道,在核时代,;关于战争的概念需要有一个大的改变。重要的是我们的领袖应该了解,全面的胜利已经不再可能;我们的民众也应该认识到追求全面胜利的危险性;。他说:;核武器的破坏性已经使得任何负责任的政治家都不至于轻易地发动一场大战。;;全面战争的后果越凄凉,负责任的政治领导人越不愿应用武力。;又说:;一场全面战争很可能很快就见胜负--如果这种战争还有胜负可言的话--同时它所带来的灾害也极为巨大,以致淹没了对政策的细微分歧。;;热核战争必须避免,除非作为最后一个手段。;他还设问说:;面对核战争的灾祸 ,除了有关国家生死存亡最露骨的问题以外,大概不能再以武力作为推进政策的工具了吧?;继而,他还明确提出:;随着我们的原子垄断的结束,全面战争,除了作为最后的手段以外,已经不再是执行政策的工具。;又说,由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同可能应用核武器的目的之间的不相称等原因,;全面战争就不再是执行政策的一个有意义的工具;。继后,明确否定;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言论便纷纷出笼。 美国军事作家加尔特霍弗曾写道:;威力达几百万吨的双方对射将造成极端危险的局面,因而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建立在使用这种武器基础之上的任何战略……''大规模报复''政策……已成了虚张声势的同义语……尽管离奇,但事实是把它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已越来越令人不能接受了。; 20世纪60年代,基辛格在其《选择的必要》一书中写道:;战争的猛烈程度已经发展到同它所要实现的目的完全不相称的地步,任何争端都没有解决,这正是我们的时代所面临的矛盾问题。;他还由此公开宣告了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终结,他说:;军事上的传统看法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不过这种继续是借助战争自己的适当手段实现的。这种观点已经不再适用了。;他还在以后写的《白宫岁月》一书中阐述道:;在核时代开始以前,不可设想,一个国家拥有的军事力量在政治上有效地使用是太多了……核时代摧毁了这种传统的衡量方法,一个国家可以强大到足以摧毁它的对手,但却不再能够保护它的人民不受攻击。; 美国将军鲍弗尔声称:;核战争不可能成为某种政策的手段--按克劳塞维茨的说法,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它完全是一种自杀行为。; 美国社会学家Th.W.沃尔夫认为:;核武器动摇了马列主义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向来坚持的原则。在导弹核武器时代,使用核武器或用它来进行政治威胁,是一件使人非常头痛的事情。; 美国的理论工作者彼得·尔·小穆迪也认为,由于人们在战争中使用手段的改变,克劳塞维茨所说的一切已不起作用,战争已不再有任何价值。另一个美国的理论工作者G.A.克雷格也强调说,现代战争具有;绝对的面貌;,因而;再不能看作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了;。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在他于1973年撰写的《大战略》一书中写道:;全面战争这个词通常指美国和苏联之间一次灭绝种族的摊牌,由于广泛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它可能危及整个地球的安全;,对此,;有人深信,武力已不再是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适当的手段了。他们反映了一九五五年签署梅瑙宣言的五十二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所发表的意见:''所有国家必须决心摒弃以武力作为政策的最后手段。如果他们不准备这样做,他们将自亡。;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派普斯也在美国1983年出版的《军事战略》一书中写道:;绝对武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的军事机器变成了多余的东西,使传统的战略思想变得过时。;;如果有谁肯定核武器与过去战争中使用过的一切武器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那么他当然可以说,过去的战争经验以及以这种经验为基础的军事理论已失去了意义。这种看法实际上认为,克劳塞维茨及其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名言已经过时。;;目前盛行的美国核战略认为,拥有大量核武器国家之间发生的全面核战争破坏性非常之大,以致不会有什么胜利者,因此,诉诸武力已不再是这种相互敌对的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可采取的一种合理抉择了。广岛和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后,美国普遍认为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用另一种手段进行的政治的格言已经过时。; 联邦德国的克劳斯-迪特尔·施瓦茨也在《谈谈今天的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一文中写道:;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与政治关系的定义已不适用于今天的情况;,;超级大国的核均势,自五十年代以来就已经使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交往通过其他手段的继续''的论断失效了。; 联邦德国退役中将伊尔塞曼在1984年写的《对今后30年军事形势的展望》一文中也提出:;人类已掌握的核毁灭能力,在时间的快速性和空间范围上已超过了一般可以理解的限度,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不属于适用的政治工具的范畴;,;只有在''核门槛''以下,战争才依然是国家间政治冲突的工具。; 二、异军突起的;复活;论 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家一方面看到了全面核大战的危险,并公然宣称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在核时代已经过时了,无限制地使用核武器的全面战争已不再是推行政策的工具了,借助这种战争解决政治任务已不可能了。另一方面,又设法寻求出路,亦即寻找一种所谓继续称霸世界的军事手段。为此,基辛格等美国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和军事家提出了有限战争的战略,并声称,有限战争是;核时代的一种推行政策的可能手段;。 在基辛格看来,用核武器进行的全面战争的实际效果是毁灭性的,它已经剥夺了全面战争获致胜利的实际意义。甚至于比对方能造成更大破坏的一方,可能也无法保留足够的力量使对方屈服于自己的意志。并由此认为,全面核战争决不是正常的冲突形式,而只是一种在绝望和失策等极端特殊的情况下的最后措施。基辛格写道:;随着现代武器威力的增强,全面战争的威胁已失掉它的可信性,因而也失掉了它在政治上的效力。我们的大规模报复的能力并未能防止朝鲜战争,北印度支那的丧失,苏联和埃及的军火交易或苏伊士运河的危险。在敌人向你挑战时你所不敢使用的一种威慑力量就已经不再成为威慑力量了。; 由于把全面战争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将意味着国家的毁灭,其代价太大,因而在核时代,全面战争已经不可能是政治继续的工具或手段。为了寻求一种可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战争手段,基辛格提出:;拥有核武器国家间的战争,必须在可能是核战争的假定上加以计划。核战争应当以小于全面战争的规模进行。与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作战或与能够以人力代替科学技术的大国作战,有限核战争是我们最有效的战略。; 基辛格在论述有限战争的效用问题时写道:;有限核战争政策的目的不是代替全面战争,而是创造一个选择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反应能力与挑衅取得平衡,并且在这个范围以内,军事能力和使用这种能力的意志,可以比在全面战争是我们对挑战的唯一反应这种绝对情况下,更加协调。;他还接着写道:;既然防止一场由于对我们的意图的错误估计或由于对核战争性质的误解而成为全面战争是可能的,我们的外交应该设法使人对于核时代战略选择的范围有更好的理解。……在致力于指出一条另外的出路,从避免全面战争的恐怖方面,在作出一种坚定和节制相结合的有限范围的蓝图方面,就是在核时代,外交工作也能与武力再一次建立联系。; 在此看法的基础上,基辛格在有限战争的概念中,重新注入了政治的因素,他写道:;有限战争是为了具体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这些政治目的的存在就会在使用武力和企图达到的目的之间建立一种关系。;他在论述有限战争的特点时明确指出:;有限战争的特点则是它有一些规定军事目的和政治目的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规则。……有限战争基本上却是一个政治行为。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不能用''纯''军事的方法解决。因此,政治领导有必要首先制定一个总的方针,而军事家则在这个方针之下制定他们的计划和发挥他们的能力。……制定有限战争政策的先决条件是把政治因素重新注入我们对于战争的概念和放弃下面的看法:战争一开始政策的任务便结束,或战争能够具有与国家政策的目的不相同的目的。;对此,他还反复强调说:;有限战争的结果决不单单决定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它代表着一种把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协调起来的本领。;;有限战争必须找到制止最极端的暴力的方法……它必须力求减低现代战争的进行速度,以免作战行动接连得太快因而妨碍在政治目标与军事目标之间建立联系。……严格说来,战争的目标不可能再是军事上的胜利了,而是为了获得某些对方所充分了解的特殊政治条件。;;有限战争战略的价值正是在于它能够打开政治解决的途径。;;有限战争……严格的要求政治领导上的修养和机智以及社会对于政治领导的信任。;上述论述实际上使已被否定的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经典公式在有限战争的战略中得到了复活。 鉴于;大规模报复战略;在当时已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限战争的战略曾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尤其肯定了有限战争的政治目的对于全面战争所具有的遏制作用。一些美国的军事著作家们认为,有限战争的成果,并不取决于军事上的设想,而是取决于政治目的与军事目的一致的程度。 其间,政治目的比军事目的看得更重要。他们还说:;如果战争依然作为达成外交政策目的的手段,那末它在进行过程中必将严格遵守一定的限制。为此,所规定的目的,应当不致引起一方将冲突扩大为全面战争。;一位美国著名的政论家也宣称,有限战争;使得我们有可能避免在退却和全面原子大屠杀之间作选择。此外,这种战争能使我们免遭大战必然带来的革命震荡和其他震荡,以及使军事目的和政治目的取得比以往更加完全的一致;。 事实上,有限战争观念于60年代初正式得到美国官方的首肯,成为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的新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例如,;灵活反应战略;的鼓吹者、美国将军马克斯威尔.D.泰勒在他的《不定的号角》一书中写道:;我建议用;灵活反应的战略;来代替大规模报复战略,这种战略要求,我们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各种规模的挑战,要求我们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战争,从核大战到诸如1955年威胁老挝和柏林的渗透和侵略。这项新的战略承认,遏制或迅速赢得有限战争和遏制大战一样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对克劳塞维茨的经典公式的复活是极其有限的,它仅仅是在有限战争基础上的复活,并且,其前提条件又是对全面核大战作为推行政治(或政策)的手段的否定。60年代中期,美国又开始实行;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战略,主张侧重打击苏联的城市目标,试图把苏联的大城市作为抵押品及核人质,以遏制苏联的战略核攻击。并且,整个70年代,美国的战略基本上都没有超出这一范围,而苏联从60年代初直到70年代后期,一直奉行;核战争制胜;的战略,强调要打赢核战争。这样,美国的;相互确保摧毁;即相互威慑的核战略,基本上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成为美国单方面的自我威慑,它致使美国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陷入被动防守的不利地位。为使美国战略思想摆脱面临的困境,美国华盛顿斯坦福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福斯特于1978年至1980年间,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创见的论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由此不同凡响的复活了战后被美国作为陈腐概念加以抛弃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福斯特在他的《苏联关于保存国家实体的思想》等三篇主要论文中,曾把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到的7条原则作为自己考虑战略问题的依据。其中第一条,;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第七条则是,;政治的目标是集中和协调内政的一切利益--精神价值以及传统。这样,政治就把战争这个摧毁一切的要素变成单纯的工具(即政治目的无论战时还是平时都应始终如一的原则)。;他认为,美国;确保相互摧毁;战略的弱点之一,就是割裂了核战争与政治之间的联系,看不到核战争与局部战争、常规战争的内在联系,致使战时与平时的政策缺乏连贯性。他提出,决定核战争甚至局部核战争,以及平时外交斗争胜负的,不是武器和技术,而是战略的正确与否。并分析说,美国的战略决策者们总是把核武器视为;终极武器;,总是从军事技术的角度看待核战争问题,一味想要遏制核战争,而把集中反映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某些重要原则作为陈旧的观念加以否定。那些主张;确保相互摧毁;战略的人认为,非打一场核战争不可的政治目的是没有的,在军事上;赢得胜利;不可能达到目的。并把;谁也不可能取胜;的思想作为他们的战略基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的战略目的只是避免发生核战争,即;威慑至上;,而不去考虑核战争后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那些主张这种战略的人还认为,保持战略上的均势就意味着稳定,而苏联即使保持有限的优势,也不会取得特别的政治效果。其结果,致使美国否定了自己事实上曾一度靠战略优势所取得的政治效果。而与之相反,苏联的战略家则通过列宁的思想继承了在历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理论,认为核战争无非是常规战争的继续。苏联的战略目标既不是;相互威慑;,也不是;谁也不可能取胜;,而始终是;打赢一场核战争;,并最终试图在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兵力的各个方面取得对美国的优势。据此,福斯特曾写道:;美苏战略原则和战略目的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不仅使苏联的战略高出一筹,而且使它在战略上占了优势。苏联讲的是生存和胜利,而美国人却只以核战争中相互确保摧毁,只讲核僵局。因此,苏联是在竭力争取自己的生存,而美国却在谋求自己的毁灭或者说投降。; 鉴于这种情况,福斯特主张美国必须改变自己的战略思想,应该针锋相对,决心采取与苏联相同的战略,用;相互确保生存和安全;取代;相互确保摧毁;。他写道:;遏制战争的基本条件是,让敌人对战争的结局更加失去信心,使苏联意识到,城市虽可免遭摧毁,但军事上却要冒失败的危险,而不是象圣经的《启示录》那样,描绘一幅''世界毁灭''的可怕前景。; 福斯特还建议,美国战略报复力量的打击目标应该从打击城市改为打击军事力量。然而,他并没有把对军事力量的打击仅仅限制在列举军事目标上,而是同时明确阐述了美国进行核战争的政治目标。他说:;美国的报复力量都是些准备用来最大限度地消灭苏联人口和摧毁其经济资源的''确保摧毁''的武器,而今后应成为解放各东欧附属国人民和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力量。苏联帝国的解体应成为西方盟国共同的战略目标。美国一向认为,应当按照各国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建立多种多样的世界秩序。如果让美国的军事力量来承担实现这个愿望的任务,美国战略报复力量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他认为,即使集中打击苏联的军事目标,也还有一个目标选择的问题,应该打击那些对苏联整个国家来说是要害的,或者对进行战争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原则是使苏联不再作为一个国家实体存在下去。 受福斯特论点的影响,1979年卡特政府的国防部长布朗,鉴于苏联当时的核战略不仅主张打击美国的城市,而且大力发展远程、高精度的战略武器打击美国的军事目标的情况,提出了以;打击军事目标为主;的;抵消战略;。这一战略既要求具有打击苏联城市的能力,又要求具有打击军事软目标(机场、兵工厂、坦克及部队集中地域等面积目标)和硬目标(导弹地下发射井、指挥中心等坚固点状目标)的能力,进而通过与苏联在打击目标能力上的均等来遏制苏联。尽管;抵消战略;看到并承认;相互确保摧毁战略;具有片面性,并开始从;确保摧毁至上;的思想中摆脱出来。但是,;抵消战略;的最终目标仍然是;谁也不可能取胜;和;威慑至上;,在观念上仍然是把核战争看成是一种与传统的战争概念不相干的的特种战争,就是说,;美国在核战争问题上没有政治眼光;,;新的''抵消战略''仍然缺少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那种哲学深度;。 1981年以后,里根政府为逐步改变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和战略格局已呈现的苏攻美守的不利局面,对核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建立在;恐怖平衡;基础上的;相互确保摧毁;理论,确立了通过加强实战准备,增强核威慑有效性的方针。尤其是明确提出,美国;必须有能力对核战争作出反应,并打赢核战争;。为此,里根政府于1983年3月23日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的新倡议,即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建立一个以天基定向能武器为主的多层次、多手段的战略防御体系,夺取空间的控制权,进而削弱苏联的进攻性战略核力量,突破均势,掌握优势,以重建美国的世界霸权。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打赢核战争;及重建美国世界霸主战略地位的企图,可以看作是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复活,并且是在核战争自身问题上的不自觉的复活。 美国陆军战史研究中心的首席历史学家莫里斯·马特洛夫博士,在论述核时代的军事战略问题时直截了当地说:;今天,几乎每一个军事问题都伴随着政治和经济问题。制定战略再不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那样只是制定军事计划就行了。;并诘问道:;军事战略脱离国家战略、国家战略又脱离全球战略的现象还能继续下去吗?战略和政治还能截然分开吗?同时,他还认为:;在核时代,按照在政治上对战争的新看法,''胜利''和''打赢''已经有了与传统概念不同的含义。人们不得不有节制地使用武力。克劳塞维茨的如下观点又重新得到了印证:一场战争的政治目标(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为了实现这些政治目标)如果是通过适当的手段并以适当的代价取得的,那么这场战争便是成功的战争。; 美军1986年版的《作战纲要》也明确提出,一切军事行动均谋求达到政治目的,并受政治目的的支配。今天,将战斗的胜利转化为所期望的政治结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 此外,联邦德国克劳塞维茨协会,于1980年在会长,联邦国防军前总监察长梅齐埃退役上将的主持下,专门召开了一次题为;战争与政治;的学术讨论会,40多名与会者一致认为:;事实上,在今天,战争仍然是一切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对象、一个组成部分或一种工具。;他们还从政治的角度把战争定义为:;战争是政治冲突的暴力解决,目的是迫使他人屈服于己方的政治意志或者维护己方的行动自由。; 美国及西方国家对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经典论断,从开始普遍的责难、否定,到后来萌发的复活、肯定的趋向的演变过程,不能不说是耐人寻味的! 前苏联的纷争 在苏联,自斯大林逝世以后,曾围绕核战争是否仍然是政治的继续的问题,展开了一番此起彼伏的激烈纷争。争论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实属罕见。若按赫鲁晓夫-- 勃烈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至戈尔巴乔夫三个时期每次争论的基本结论看,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否定--肯定--再否定的曲折过程。 一、赫鲁晓夫时期的争论 战后初期,苏联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战略,采取了常规抵消与反垄断的战略,并特别强调战争的政治性质及人民群众的作用,把它们视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虽然苏联在1949年9月22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又在四年之后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并在火箭运载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的前面。但由于苏联当时在核弹头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还缺少向美国本土大量投掷核弹的手段,因而未能带来实质性的战略效果,苏联仍然坚持政治性质决定战争胜负等看法。 1953年11月,苏联经济学家M.戈斯在《星报》撰文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导致战争的规律虽然仍有效,但是,经验已经证明,破坏这一规律的作用是可能的。这一论点提出后,立刻受到了抨击。1954年,V.克鲁日科夫在《共产党人》第1期发表了《弗·伊·列宁--革命科学的泰斗》一文,指责说,尽管列宁所发现的关于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阶段在政治和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的规律已经产生了许多结果,但有一些;理论家;却认为有可能使这一规律成为无效。这在本质上就是承认废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可能性。这种观点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毫无共同之处。 就在同年1月19日,苏联《消息报》的一篇文章,对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1953年12月10日演说中,关于核战争会造成文明的毁灭的看法表示赞同,认为,在现代情况下,战争意味着大规模的毁灭。紧接着,同年3月12日,苏联总理马林科夫在一次演讲中,也重复了上述看法:;苏联政府……坚决反对冷战政策,因为这是一种准备新的世界大屠杀的政策,使用现代的战争方法,这种屠杀意味着世界文明的毁灭。;3月27日,莫斯科广播电台的一位评论员又重申这一论点说,氢弹;将威胁文明的存在;。 不过,马林科夫在提出上述论点后不到两个月,就于4月26日被迫在一次最高苏维埃的发言中撤销了自己说过的话,并再度认为,原子弹只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 1955年2月26日,《真理报》在宣布苏联对待核武器的态度时,断然提出:;只有政治冒险家才会认为他们能够借助原子武器摧毁人类的进步发展。武器从来没有改变或取消过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从来没有创造或废除过能够改变整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的条件。; 然而,在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总结报告中,又提出了;在使用核武器的战争中将没有胜利者;的论点,并将马林科夫关于战争不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观点定为苏联的官方理论。 1959 年,赫鲁晓夫又分别在几次讲话中阐述了这个论点。他认为,帝国主义把人类的智慧最伟大的发现--原子核能用于战争目的,这就根本改变了人们对未来战争的性质和后果的概念。;核战争;不但会烧坏一切,而且会燃尽一切;。;核爆炸的火焰将毁灭一切生物。;马克思主义者;不能设想在世界文化中心的废墟上,在荒无人迹……的土地上建立共产主义文明;。并主张;把战争永远从人类生活中排除出去;。但是,赫鲁晓夫始终没有明确说过核战争不再是政治的继续之类的话。与此同时,赫鲁晓夫又试图通过推行所谓;火箭核战略;,与美国相抗衡。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入轨。它表明,苏联已有能力向从未受到过直接威胁的美国本土投掷核弹头。之后,苏联的导弹研制工作进入高潮。据统计,在这段时间里,为发展导弹,苏联建有7所火箭学校,17家火箭工厂和11个火箭发动机中心。这些都为苏联建立自己的核战略提供了条件。 1960年1月14日,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为持久和平与友谊进行裁军》的报告中提出,如苏共二十大和二十一大所指明,战争再不会是注定不可避免的。然而,一旦发生冲突,战争的逻辑将要求所有的火箭核武器都使出来。不过,苏联已拥有原子武器和氢武器,以及运载这些武器的火箭,并修建了许多火箭发射场。因此,;如果哪个疯子挑起对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犯,我们可以把进犯我们的一个或数个国家干脆从地球上消灭掉;。需要指出的是,赫鲁晓夫曾就此对核武器的作用作了不适当的夸大。他在同年1月15日《真理报》上宣称:;当前决定国防力量的不是我们有多少士兵肩荷枪支,有多少人身穿军大衣。如果抛开我已经说过的一般的政治和经济因素,那么国家的防御力量在决定性程度上取决于火力如何,取决于这个国家掌握着什么样的发射工具。; 赫鲁晓夫上述两个方面的看法,均得到了一些人的阐述及发挥。 同年10月,苏军内部刊物《军事思想》的编辑H.塔林斯基少将在苏联《国际生活》杂志上发表《现代战争的性质与后果》一文认为,;消灭人的技术的发展过程已经造成不可能使用武器来解决问题的局面。几千年来,都是用武器解决政治问题的。但一场火箭核战争不仅对被攻击的一方极危险,而且对侵略者本身也是自杀性的。;值得注意的是,他由此在苏联军事理论界第一次明确提出:;从军事技术观点说,战争作为政治的工具已开始过时。;一位文职的军政事务评论在发挥这种观点时,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解释为;战争只能是疯狂的继续;。 1961年12月和次年4月,塔林斯基又先后在苏联《国际生活》杂志上撰文说:;现代战争威胁着亿万人的生命,能摧毁许多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这种战争已不再是政治的简单继续。;;诉诸于热核武器的战争已不再成为一种政治手段,而是一种民族和社会自毁的工具。;塔连斯基观点并不代表苏联党和政府,但又确实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看法。 塔林斯基的观点,连同国外的否定观点,很快便受到了当时苏军总参谋长瓦·达·索科洛夫斯基为首的一些人的猛烈抨击。1962年5月,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在其主编的《军事战略》一书中,引用某些;现代帝国主义军事思想家;否定;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后指出:;很显然,这种观点是以形而上学的、反科学的态度对待战争这种社会现象的结果,是由于神化新式武器而产生的。大家知道,战争作为政治的继续,其实质绝不会因技术和武器装备的改变而改变。;虽然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也承认,由于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出现和发展,战争的性质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写道:;核武器特别是热核武器的大量使用,将使战争具有空前的破坏性和毁灭性。整个整个的国家将被从地球上消灭掉。;但是,他又认为:;即使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无论它在外表看来是如何席卷一切,也只不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且完全依赖于社会发展的进程,依赖于阶级之间和国家之间在政治上的相互关系。;他还指出:;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武器的威力已变得非常强大,从纯军事观点来看,这就使得通过武装斗争来达到最坚决的政治目的的可能性大大增长了。;;如果侵略者胆敢破坏苏联的共产主义和平建设的话,它(指战略火箭军--作者注)将完成现代战争的主要任务;,用核突击;迅速粉碎所有敌对国家;。因此,;战争本质,即战争是政治的武装暴力手段的继续;,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比以往表现得更为明显;,;不仅未失去其意义,反而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不难看出,这里已暗含了对赫鲁晓夫所谓用战争手段难以实现政治目的的思想的抵制和反对。 1963年,苏联《军事历史杂志》第10期发表的赫列布托夫斯基的文章也指出:;某些作者认为,似乎''新的世界大战''超出了政治的范围,认为''战争不再是政治的工具'',不再是政治的继续了。这种论点是没有根据的。; 1964年,虽然也有人撰文认为,;关于战争是用暴力手段继续的原理,在热核战争的条件下也完全有效。;但与此同时,苏联军内外又有不少专家学者鉴于核战争所具有的空前毁灭性的结局,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在核时代仍然有效持否定态度。 例如,苏联元帅C.比留佐夫在《政治和核武器》一文中说:;核战争由于异乎寻常的空前的毁灭不能认为是政治的继续;,并声称维护国际和平政策;排除了战争是达到预定目的的手段;。 又如,苏联科学院院士H.尼科利斯基在《当代的基本问题·消灭战争的问题》一文中写道:;确实,在世界热核战争中战争的任何胜利都谈不到;这种战争的结局按照灾祸和毁灭的规模与失败是同义的。对于一系列国家来说甚至连失败的名词也很难用,因为它们将从地球上完全消灭。; 再如,苏联科学院院士A.克雷洛夫在《核威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文中认为,;核战争不管用什么借口,都不能看作政治的工具和达到任何目的的手段,因为它导致普遍灾祸和我们行星上的生命本身的消灭。;总而言之,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军事战略的基本方针是:要么都别动手,要么就打核大战。也就是说,赫鲁晓夫出于政策的需要,一方面在承认核战争并非有益和并非不可避免的前提下提出,核战争意味着文明世界的末日,因而不仅是不能接受的,而且简直不堪设想;另一方面又由此过分夸大了核武器的作用,贬低常规武器和常规部队的作用,它不仅使苏联核战略丧失了应有的灵活性,而且还使苏联军事理论陷入了;唯核武器论;的泥坑,严重窒息了苏联核战略理论的发展。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肯定论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其后不久,塔林斯基少将再次提出:;在当代,认为热核战争仍然能够作为政治的工具,认为使用核武器可以达到政治目的的同时人们仍然可以生存下来,这种幻想再危险不过了。; 1965年7月,新上台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苏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演讲时,对赫鲁晓夫推行的;火箭核战略;作了重大的修改,正式提出了核力量和常规力量并重的战略思想,他宣称:;我们对火箭核武器给予特别注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常规军备仍起着巨大的作用。;此后,虽然赫鲁晓夫的所谓;火箭核战略;仍继续在起指导作用,苏联军事战略仍以;积极进攻;为基本思想,但在战争样式问题上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主要是逐步改变了前一时期把火箭核战争作为惟一作战样式,而把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仅仅看作是一种暂时的过渡的作战样式的观点,确立了战争的样式既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又可能是局部战争的思想,并由此在军备发展上改变了过去只竭力发展火箭核武器而贬低常规军备的做法。同时,苏联还进一步将;火箭核战略;调整为;核战争制胜战略;,并据此从政治上对西方以及国内关于核战争不再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作了抨击。 1965年,在苏联第11期《军事思想》杂志发表的《谈经济学在核作战中的作用问题》一文认为,对世界核战争应从两个方面去看:;防止这种战争的必要性……和进行这种战争的可能性。;按照美国理论工作者的理解,苏联所讲的;防止;不同于;避免;。;避免;含有退让或不愿面对核战争前景的意思,而;防止;则具有强硬的、积极进取的、倾向于采取行动的意思。诸如,为了防止突然袭击,必须制止敌人的行动;制止敌人的行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先发制人,在敌人未发射武器以前就把它们摧毁。对此,美国的理论工作者小约瑟夫.D.道格拉斯和阿莫雷塔.M.霍伯还在他们合著的《苏联核战争战略》一书中写道:;苏联人非常严肃地看待核战争,正如好几位专家经过各自独立的研究以后所指出的那样,苏联人对核战争的态度是要打,而且要打赢。……苏联人不同意西方的如下信念:核战争不仅是政治的结束,而且在这样一场战争中不可能有胜利者。;作者还援引了苏联的利昂·古尔、福伊.D.科勒和莫斯.L.哈维三人合写的《现时苏联战略中核力量的作用》一书所得出的结论:;在一九六五至一九六七年间,对于在核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可能性问题重新展开过公开辩论。辩论的结果明显地有利于那些强调可以进行一场核战争并赢得其胜利的人,自一九六七年以来,苏联重要人物谈''同归于尽''的可能性的公开讲话已经比较罕见了。; 1968年,由苏联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主编的第三版《军事战略》一书,继续强调了核作战及在核作战中取胜的思想,提出苏联政府及其武装力量必须首先做好世界战争的准备,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力量必须首先准备在交战双方大规模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进行战争,必须把准备和进行这样一场战争看作是军事战略理论和战略领导的主要任务。该书还在阐述现时代战争本质的问题时,反复强调指出:;战争是阶级政治的继续,它始终带有阶级的性质。任何一次战争都同产生这一战争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使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无论它在外表看起来是如何席卷一切,也只不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且完全依赖于社会发展的进程,依赖于阶级之间和国家之间在政治上的相互关系。;战争作为政治的继续的实质,非但不会因技术和武器的改变而改变,反之,从军事的观点看,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等现代的暴力手段,则使得通过武装斗争达到最坚决的政治目的的可能性大大增长了。该书还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的阶级性、战争是政治的暴力手段的继续这些原理,是苏联战略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解决有关军队和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准备的基本问题,揭示现代战争的性质和作战方法,并解决战略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其他重要问题。;该书在新版中还特别指出:;''现在,侵略者面临如此强大的、牢不可破的力量,如果他们发动战争,除了自取灭亡以外,别无其他结果。''这就是苏共二十三大总结报告的结论。; 另一本苏联权威性的论著,1968年第五版《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战争与军队》也强调指出,核战争;就其性质而言也将是阶级或国家的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因为正是政治决定什么时候和以什么方式开始进行武装斗争。核战争不可能从子虚乌有中、从''真空''中自发产生,而与帝国主义侵略集团预谋的、蓄意犯罪的政治无关。; 与此同时,一些苏联军事作家还指名道姓的批判了塔林斯基少将的观点,指责他砍掉了维持必要的强大军事力量的理论基础,因而在实际中是非常有害的。 1972年,曾荣获伏龙芝奖金并被美国军界列为;苏联军事思想丛书;的重要军事理论著作《列宁的哲学遗产与现代战争问题》一书,又进一步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思想家迷惑各国人民的所谓在世界热核战争中不会有胜利者的论调,是极端错误的并有害的。世界各国人民一定会埋葬给人类带来无数灾难的帝国主义。;该书认为,尽管火箭核武器的出现给政治与战争的关系带来了重大变化,但是火箭核武器本身并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单纯结果,而首先是拼命向世界霸权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的奇怪产物,是美帝国主义实力侵略政策的物质体现,变发明火箭核武器的可能性为现实性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由此可见,火箭核战争不能超越政治的范围,不能勾销它同政治的联系,以致使其失去社会政治这种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该书还由此进一步阐述道:;列宁著作中所深刻阐述的政治与战争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核时代''不仅没有失去自己的作用,而且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十分明显,如果热核战争发生,它将有自己的社会原因,自己的阶级实质和性质。它的产生只能是帝国主义侵略集团预谋的罪恶政策的结果。如果世界热核战争不能被制止,它将像作为帝国主义国家掠夺政策的产物和继续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像法西斯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被打败以后帝国主义者发动的许许多多有限战争和局部战争一样,也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结果。; 1973年出版的由苏联H.A.洛莫夫上将等集体编写的《科学技术进步与军事上的革命》一书,也对此作了较明确的表述,提出:;在现代条件下,如果帝国主义者发动世界大战,苏联军事战略将把这场战争作为世界上两个对立的社会经济体系的最后冲突来加以研究。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将力求达成坚决的政治目的。这场战争可能是双方使用其全部火箭核武器的核战争。同时,在这场战争中,也会使用常规武器,在一定条件下,部队和分队将完全使用常规武器作战。发动战争的方法是多样的,可能从突然使用核武器开始,也可能从使用常规武器开始。; 苏联《武装部队共产党人》杂志1975年11月号也曾发表文章指出:;在军事上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是政治以军事手段继续这一论断,仍然是正确的。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企图证实,核导弹武器已把战争排除在政治范畴之外,核战争超出了政治控制的范围,不再是政治的工具而且也不再是政治的继续,这种想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政治上是反动的。; 尽管这场围绕战争与政治相互关系的论战,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以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为首的观点占了上风。但是,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并未停止,在苏联军事理论界仍不时传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见解。 1979年,苏联的政治学家F.布尔拉斯基在其所著的《世界战争的预防与普遍和平的计划》一书中写道:;在核时代,战争的政治目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战争规模越大,越不顾及重大政治考虑,因为胜利者可能不在乎大好的局面,而在乎他们所赢得的胜利。; 同年,苏联《消息报》政治评论员亚历山大·鲍文提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的论断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各种战争都是某个国家推行某种政治的继续。这点不受军事技术发展之类的情况影响。这种选择在克劳塞维茨时代有其作用,但在现代条件下已失去意义了:;在目前形势下,人们能把全面核导弹战争看作是一种追逐某种政治目标的正常明智的手段吗?显然不能,因为这样一种战争的结局将是人类的巨大灾难。在现代形势下,冒险发动首次核打击的人必将被能够实施报复性打击的力量所消灭。这事实上就是所谓的恐惧平衡。虽然这种情况远非理想……但确实存在着。; 随后还有一些人提出,科学技术进步可能使战争打不起来。并认为,克劳塞维茨尽管赋有天才,但也只不过是当代思想观念的代言人,他的关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已不再适用于核时代。 然而,70年代末期编写出版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在有关;战争;的辞条中坚持认为:;一切战争,就其本质而言,不管历史条件、原因、目的、方法、手段和结果如何,过去是、现在仍然是阶级和国家以武装暴力手段来施行政治的继续。;该书还认为,如果有人将核战争强加给苏联,苏联和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相比,将拥有一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则是由正义的战争目的和先进的社会制度决定的。 1980年初,苏联西杰利尼科夫将军在《红星报》发表文章驳斥了所谓;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已经过时了的观点,其论点是:;一场新的世界战争能够而且也必须防止,它不能--确实不能--作为政治的继续而出现,不能把它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但是,;如果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再次试图试探我们的实力或者以阴谋手段把战争强加于我们,对苏联来说,这场战争就是政治的继续,其惟一目标就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成就;。 1981年,苏联历史学博士科尔图诺夫又在《国际生活》第5期上撰文认为,在核时代,武力政策已经到了它的历史极限,因而它不再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手段了。 虽然苏联的核战略思想在勃列日涅夫执政的后期已经开始出现变化,例如,在对待核战争结局的看法上,已普遍承认,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核战争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毁灭。1969年出版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文件汇编》一书就提出:;在核弹于屈指可数的几分钟内即可达到任何一个大陆并毁灭大片土地的现代条件下,世界性的冲突就意味着亿万人的死亡,意味着世界文明和文化宝藏将变为废墟和灰烬。;勃列日涅夫也在1977年的图拉演说中提到,在核战争中取胜的想法是;危险的狂想;,苏联只需要足够使美国不敢动用核武器的核力量。1982年6月,苏联又首次宣布承认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但是,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从整个勃列日涅夫时期公开发表的有关论著看,几乎无一例外地坚持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 三、安德罗波夫至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否定论 苏联的改革始于安德罗波夫时期,所谓;新思维;的概念,最先也是由安德罗波夫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现实,用新的政策、新的态度和新的方法求实地处理问题。在此观念和改革浪潮影响和推动下,苏联许多以往被划为禁区的问题开始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因此,大致从1983年起,苏联国内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再次出现了争论。尤其是米·谢·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随着苏美双方军备竞赛的加剧,以及对核武器毁坏力担忧的不断加深,;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论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怀疑和否定。 1984年出版的苏联军官丛书之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争与军队学说》中仍然认为:;导弹核战争就其发生的基础而言完全保留了战争的一般性质:政治通过另一种即暴力手段的继续。一方面是帝国主义侵略意图的政治,另一方面是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的政治。; 1985年4月,苏军原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则在《历史告诫我们要提高警惕》一书中,提出了否定;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观点,他写道:;把热核战争看作是政治的合理的近似''合法''的继续便是犯罪。; 同年10月,苏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部部长加列耶夫上将,在其所著的《军事理论家伏龙芝》一书中,提出了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论断的理解应区分两个问题的观点。在他看来,许多人;混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一是在火箭核武器时代,爆发战争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二是新式武器的出现能否改变战争的阶级实质;。他认为,对第一个问题;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我们赞成把战争排除在人类生活之外……不允许发生火箭核战争,因为它将给双方都带来极其痛苦的后果;。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帝国主义发动战争,则只能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继续。核战争也毫不例外;。他还由此认为,在上述两个问题中,决定战争与政治关系性质的主要方面是后者,因此,总的结论应该是:从社会政治、阶级性质上说,;战争仍然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并认为,;核战争将不再是政治继续的说法……只会把社会舆论引入歧途,掩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追求的真正目的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1986年2至3月间召开的苏共二十七大,没有就核时代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做出总的结论。但涉及这一问题的论述,基本上是从原因与结果两个方面展开的,即一方面认为,美国里根政府没有放弃利用核战争实现其称霸的打算,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侵略政治仍将是造成核战争危险的主要根源;另一方面又认为,核战争的结果不能实现任何政治目的,只能使对抗双方共同毁灭。 同年4月,苏联乌克兰地区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5月9日,苏军前总参谋长阿赫罗梅耶夫在《消息报》上再次提出,在核战争中不可能有胜利者。并认为,战争--和平--喘息--再次战争的循环往复,已被对广岛、长崎的核轰炸宣告结束。 同年6月,苏联著名理论家、哲学博士丘士凯维奇少将在其撰著的《战争与当代》一书中,也从原因(实质)和结果两个方面,对核时代的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较明确的阐述。他认为,从战争的根源和实质上看,核战争仍将是政治的继续;而从战争的后果上看,核战争将不再是政治的继续。他在阐述这个问题时,把核时代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区分为原因、实质和后果三个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的问题,即;第一,由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决定的可能爆发核战争的根源;第二,核战争的本质、政治内容及其对它的评价;第三,核战争是否能够成为政治的工具;。他由此提出,必须批判帝国主义为推卸自己的罪责,而一笔勾销战争与其侵略政治之间的联系的观点。他写道:;火箭核武器的出现和分属对立社会体系的国家都拥有这种武器的事实,虽使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帝国主义是战争根源这一众所周知的真理。;;帝国主义在其准备的核战争中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和思想体系。;他同时认为,还必须批判帝国主义把局部、有限核战争作为对付社会主义有效手段的观点。他说,帝国主义把核威慑看作是保障安全的手段,反对禁止和销毁核武器。但是,由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是一种特殊的、自杀的武器,;现代军事技术在质的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对战争本身命运的影响已完全不同于过去;。因此,从后果上看,;一旦爆发核战争,那就意味着人类文明的毁灭,甚至可能是地球上生命本身的灭亡;。以至于部分地使用核武器也将威胁人类的生存。所以,他认为,在政治实践方面,;不容许把核战争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 1987年1月22日,苏军前国防部长索科洛夫斯基在《真理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曾公开引用戈尔巴乔夫的话说:;把战争看作是实现政治目的手段的陈旧观念已经过时。在核时代,这种陈腐教条只能助长将导致全球性战火的政治。;他还论述说:;现在军备竞赛已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不论武器多么精密,数量如何多,实际上都没有也不可能被使用。手段已同目的背道而驰……手段在大量使用时将毁灭一切,包括目的本身。; 同年2月上旬,苏联空军上将、哲学博士和教授谢列布里亚尼科夫,在苏军总政治部机关刊物《武装力量共产党人》上,一篇题为《考虑核时代现实》的文章中仍然坚持认为:;任何战争,不论大战小战,核战常规战,如果因为帝国主义的罪过而成为现实,都将是政治的继续。; 苏联哲学副博士叶菲莫夫少校,也在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思想斗争》一书中撰文认为:;依据马列主义关于战争与政治有着深刻联系的认识,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任何战争都是政治的产物,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任何战争又都是政治的继续,其中包括核战争也是政治的继
作者: 刘小汉主编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2001
简介:冰老天荒,天地间一片字根表,一种震撼心田的苍凉美,淡淡地从远方地平线飘来。此时,我舞才深刻地感觉到人为语言词汇的匮乏。难怪美国《国家地理旅行家》将南极与亚马孙森林,澳大利亚内陆地区,加拿大落基山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珊瑚礁,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美国大峡谷,撒哈拉沙漠,坦桑尼亚赛塞伦盖蒂平原和委内瑞拉蒂皮斯高原并称为“最后的伊甸园”。南极大陆是如此浩瀚而古老,深邃而邈远,横无际涯,辽阔瑰丽,因此人
作者: 洪佩奇,洪叶编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3
简介:本书属于“罗马神话故事(名画全彩版)”系列。 《巴克科斯》的内容包括忒拜复仇、印度战争、收复喀泰戎山、堤丰之战、亚马孙之战、阿耳戈斯之战以及巨人之战等酒神的战争,其中大部分篇幅,是用来描述酒神的印度战争。 酒神的印度战争是《狄俄倪西亚卡》的中心主题,占这部史诗第十三卷至第四十八卷的主要篇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十八卷《狄俄倪西亚卡》是现存最长的希腊史诗之一,仅次于荷马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内容约占所有酒神故事的一半以上,且卷卷故事详尽生动,堪与奥维德的《变形记》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