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20 项 “杜牧”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缪钺全集.第七~八合卷,冰茧庵序跋随笔冰茧庵札记冰茧庵诗词稿
作者: [缪钺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简介:《缪钺全集(套装共8册)》作者缪钺(1904-1995)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学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出版有专著十数种,学术分量厚重,受到学界普遍赞誉与广泛关注,影响巨大。缪钺先生工诗能词,创作了许多可耐讽诵的佳诗妙词。 本次整理出版的八卷本《缪钺全集》,是对缪钺先生一生学术成果和诗词创作的系统总结。全集采用按内容归纳整理的方式,科学、集中地展示了缪钺先生在各专题上的研究成果与创获。全集共分《冰茧庵读史存稿》,《冰茧庵古典文学论集》,《冰茧庵词说》,《(三国志)与陈寿研究》,《杜牧研究》,《中国文学史讲演录(唐以前)》和《中国史上之民族词人》,《冰茧庵序跋随笔》和《冰茧庵札记》,《冰茧庵诗词稿》八卷,由缪元朗、景蜀慧编校整理。 本次整理出版的八卷本《缪钺全集》,较之已出版的缪钺先生的十数种专著,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增收了二十九篇未刊手稿和油印稿,增收了一部未刊专著手稿《中国文学史讲演录(唐以前)》。二是收录了五十三篇1949年建国前发表的现仍具有重要学术分量和学术价值的论文,收录了1949年建国前刊印的专著《中国史上之民族词人》,重新整理编校了《冰茧庵诗词稿》。这些论文和书稿,现在已经很难一见。三是对全集的内容均进行了仔细的校对与润色,审读专家和责任编辑核定了大量的引文(原始资料),通过各卷之间的互校发现和解决了一些以往未曾注意而又比较重要的问题。
作者: 郭晓霞 译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古文观止》被誉为古人的语文教材,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书中选编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的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语言简洁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古文观止》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的境界,这些不朽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成熟的人生经验、艰深的文章美学,乃至博远的宇宙哲理。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删去了少量篇目,配以题解、注释及译文等,并辅以精美的插图,使之更具时代感。【名家导学3-2-1】3个阅读要点◎重点理解书中阐述的有关德行修养的价值取向。以道德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在全书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以“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反复劝说虞公,修养德行,安保国家和君位;又如《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积其德义。德行修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品德的优劣,“温、良、恭、俭、让、智、仁、严、勇、信”等品德修养都提升上去了,才能产生吸引力、凝聚力。对我们当代人来说,懂得对道德的培养,仍是给予学生最大幸福和实现最大成就的保障。◎重点理解文中提倡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书中集中体现了“德政爱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这也是我们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展现了古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诲汝谆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负责任的人往往会具备更多的美好品格,这样的人也会因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而受到尊敬;一个人人都充满责任心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社会。所以,从此刻起,我们也需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了。◎重点掌握与积累书中有关为人处世和励志的名言警句。诸葛亮感人至深的《前出师表》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智慧;刘禹锡的《陋室铭》让我们深刻地自省到出身卑微、生活条件贫苦不是我们拒不前进的理由,也不是我们落后于他人的借口,激发了我们勇于进取的动力。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让我们认识到了专注与执着的可贵……可以说,全书篇篇都是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警示录,不愧为“观止”。2个知识要点◎与《文选》以来的古文选本相比,《古文观止》选文所包括的时代既长,卷帙又不甚多,而且文章的体裁多样,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韵文,较少有派别的偏见,繁简适中。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工于描绘的韵文,极具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先秦部分的文章惜墨如金,叙述情节曲折精彩。如《宫之奇谏假道》,故事讲述的是,鲁僖公五年,晋侯再一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于是力劝虞公不要借道,然而虞公不听劝告,最终灭国的历史故事,结语“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用语虽简,但战争结果已一清二楚。另外议论性散文,文笔流畅生动,借事例和运用比喻进行分析说理,分析透彻,逻辑谨严,很有说服力。如《谏太宗十思疏》,文章由树及人,引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的劝诫之语,引人深思、自省。1个成长要点◎《古文观止》选文所蕴含的仁德、忠诚、正直、亲孝、尊师重学等价值取向,对我们当代人来说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生活在充满各种诱惑的当代社会,能够“自谦自制”“慎始而敬终”,可谓难得而必要;老师给了我们立身处世的学识和方法,父母兄弟之亲情更是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支持,愿我们能以忠诚正直的古代前辈为榜样,努力去施展我们的才华,实现我们个人的价值。
作者: 董乃斌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2015年8月
简介: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唐代诗国天空的最后一颗巨星。他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缜密,意象灵妙,寄托遥深,格律严整,语言妩媚流丽,声韵和谐优美,对后世深有影响,是今人最喜欢的几位唐代诗人之一。本书作者董乃斌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李商隐研究专家。他在严格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把对传主的生平描写与对其诗文创作的介绍评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真实生动地呈现了李商隐抱负远大却怀才不遇的一生,又清晰微妙地揭示了他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以及丰富感伤的心灵世界。本书语言准确、冼炼、流畅、活泼,是一部集学术性、文学性、诗意性为一体的传记文学佳作。
作者: 施子清著
出版社:故宫出版社,2012
简介: 古人多善诗书,只是或书名为诗名所掩,或诗名为书名所掩。诗为书名所掩者如张旭,书为诗名所掩者则甚众,如李白、杜牧、贺知章、陆游、姜夔等。本书名日“诗词拔萃”,可知意在选取唐诗宋词精品赏析之。 然而选择角度又颇有新意,即所选唐诗宋词诸家多善书法。其有书法作品传世,今乃附于书中,其于理解他们的诗文,或又是一助也。 《诗词拔萃》作者施子清,亦是诗书兼善,所赏所析皆是有感而发,言之不足,复又行之笔墨,以尽其快。是有感而作之文,与有情而挥之笔墨又融为一体矣。古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故而本书编者又在恰当之处、恰好之时配以切合诗词意蕴的名画,以助读者欣赏之雅兴。 《诗词拔萃》所选诗词多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篇,加之作者的导引、书画的启发,更兼书后所附《千家诗》《白香词谱》,其于学书者创作尤有便利之处,实乃名符其实的墨场挥毫必备之宝也。
作者: 邹汉明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简介: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这些语词成了江南的手、胳膊、腰板、小腿肚……乃至大脑,也就是说,江南首先是活生生的——一个不施脂粉的少女。自然,我们不会忘记这个少女是有一双特别明亮的眼睛的,这双眼睛有一个清澈的名字——明月。即使后来我们的身体已不在江南了,当我们身处异乡随口念出这个充满柔情蜜意的语词时,一轮满月马上就会降临在我们眼前。江南,正是因为有了明月,她才显得特别的容光焕发,她才会从泥淖之中拔出光洁鲜活的身子,而成为了一个精神性的文化意象。从一个又一个具体可感的名词开始,江南这一首抒情诗就日渐丰盈起来了,而且像所有的诗歌一样,诗的美妙的第一行给了我们一个方向,那就是:从长江开始,追随着温润的植皮,一路往南……紧接着的那个空间是多么辽阔,以至我无法想象她的最后一行该在哪里结束。幸好作为具体的诗行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江南以无比的耐心捧出了时间深处珍贵的册页——它保存着令人晕眩的花香、鸟语、节气、光速、亡灵的叮嘱;保存着清水中的荷叶、荷叶上的露珠、露珠上一只突然逗留又突然展翅飞离的蜻蜓;她还无可怀疑地保存了门楣上的铜绿、青石板背面的苔藓、独眼的石狮子的自尊、以及朴实的人民水滴石穿的韧性。这可能是江南最深沉的一页内容了,在这一页里,我完全省略了一个人声鼎沸的江南,一个吆喝连连的江南。在这样一个旧江南,一场圣洁的大雪覆盖了杂乱无章的大地,使得江南的一切都黑白分明起来。江南最后进入一个词,一个像苹果一样掷地有声的名词,在她最接近生命的那个果核里,我想我已经用诗替代了散文,用整齐的条石替代了单一的水泥,用想象之水替代了现实之水……一个名词的江南在我心中无比坚实。于是,作为一名擦拭明月的歌者,我在这本克制着呼吸的散文集中毫不妥协地反对了另一个——也是需要警惕的形容词的江南。我相信,仅仅作为一种修辞,那个抽象的江南存在于别处,而不存在我眼前的一片落叶、一滴雨露和一点霉斑上。
作者: 李国文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简介: 一千人有一千种活法。有人为名忙碌,有人为利奔波,有人却于尘世之间寄情饮食男女,在生活细节中享受外人以为不足为道的乐趣。因为人生态度不同而产生的人间百态,恐怕无法用言语道破。我国历史自有年鉴可考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至今已经有两千八百四十余年,提到文人正可谓星罗棋布,不可计数。这之中既不乏流芳百世者,亦不乏遗臭万年者,再加上庸碌无为者就更是无法计量。再观他们的活法,中国文人多处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阶层,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作为中国社会的精英集团,受到极高的礼遇。然而他们当中却鲜能仕途得意且名垂青史;更多的还是大才难展,壮志难酬,屡遭小人构陷,权臣排挤,现实打击之人。本书是著名作家李国文最新结集出版的随笔集,以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的命运入笔(如李斯、严嵩、曹操、杜牧、苏东坡、李清照、朱熹、陆游、冯梦龙,等等),描绘了他们选择的不同活法和为人,以生动的人物故事和形象,启迪今人的人生思考。所写的虽多为文人,却也是国人的一面镜子。本书凝聚着这位阅历丰富的老作家对人生的洞悉和感悟,见解精辟深刻,笔锋犀利传神,风格独特,既渊博厚重,又很有文学欣赏价值。
作者: 叶葱奇 疏注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7-1
简介: 前言 李商隱是我國唐代後期的一位傑出詩人。他的詩歌具有一定的進步思想傾向,它們深刻地揭露了當時藩鎮分裂割據和宦官擅權亂政的黑暗現實,尖鋭地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展現了行將没落的唐王朝國勢衰微、民生凋蔽的社會面貌,所以不論從反映現實的深度還是廣度上,他都高出於當時一般創作題材狹窄、格調卑靡的詩人。在詩歌創作上,他廣泛吸取了前輩詩人各種有益的藝術經驗,獨闢蹊徑,開創了自己的新風格,發展並豐富了我國古典詩歌的藝術技巧,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内(今河南沁陽)人,生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八一三),卒於宣宗大中十二年(八五八),一生經歷了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個朝代。這正是唐王朝由中興走向没落的重要轉折時期。李商隱出生的時候,唐代藩鎮之禍剛告平息,出現了短暫的所謂『元和中興』。可是這個基礎並不牢固,不久國家便又陷入了形勢混亂、危機四伏、再也無法擺脱的困難境地,各種社會矛盾都變得空前激烈和尖鋭。唐代開國初期對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産起過促進作用的均田制,以及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人民負擔的租庸調法,這時都遭到了根本的破壞,代替它們的是新的加重了的剥削與壓迫。地主階級在兩税法施行後,對廣大農民的土地更是公然進行侵吞和掠奪,致使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大批失去土地的農民紛紛淪爲農奴或奴隸。而封建統治集團爲了追求荒淫奢侈的生活,應付内憂外患,還不斷增加人民的負擔,設置種種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税,榨取民脂民膏,嚴重地消耗國力,這就不僅加深了統治階級與人民之間的矛盾,漢族和他族之間的矛盾,也加深了統治階級内部的矛盾。朝廷裏宦官把持着中央政府的政權和軍權,任意廢立皇帝。地方上藩鎮勢力無視中央命令,要挾中央,甚至擁兵作亂。朝臣爲了各自的利益,也進行着激烈的派系鬥争,出現了所謂牛、李兩黨,互相傾軋,奪利争權,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由於國勢衰微,實力削弱,少數民族統治者對於唐王朝邊境的侵擾也愈加頻繁而嚴重。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政治黑暗腐敗、人民飽受煎熬的時代,也是一個唐王朝日趨没落、不斷走下坡路的時代。 李商隱的一生就是在唐王朝分崩離析、瀕臨瓦解的前夕度過的。他出生於没落的小官僚家庭,雖然他的先世和唐王室同宗,但是並没有編入屬籍,得到正式承認。從他的高祖、曾祖到他的父親,都只做過縣令、縣尉和州郡僚佐一類低級官吏,而且都死得相當早,所以家境是非常困窘和艱難的。他十七歲那年,以文才見知於牛僧孺黨的重要成員天平軍節度使令狐楚,被令狐楚引爲幕府巡官。二十五歲時,他經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的推許,得中進士。同年冬天,令狐楚病死,李商隱失去幕職,只得另謀出路,於是第二年去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幕府擔任幕僚,受到王茂元的器重,不久王茂元就把女兒嫁給了他。王茂元當時被目爲李德裕黨的武人,因而令狐綯認爲李商隱忘了家恩,從此對他深惡痛絶。文宗開成四年(八三九),李商隱通過吏部考試,得任爲秘書省校書郎。校書郎品級雖然不高,但歷來都被認爲是清要的官職,可是不久他就受到朋黨的排擠,被調爲弘農尉。縣尉是封建王朝統治機構中最低級的小官,在這個職位上,一方面對上級官吏要奔走逢迎,一方面對於屬下人民却要直接進行壓迫和掠奪。先於李商隱的詩人高適也曾擔任過這樣的官職,他把這種可厭的官場生活歸納在這樣兩句詩裏:『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封丘作》)這樣的官場生活,李商隱當然是不樂意久居的。開成五年(八四〇),他辭去了尉官,求調他職。武宗會昌二年(八四二),李商隱又重新進入秘書省任正字。可是不久又因爲母喪而離官。等到喪服期滿,武宗死去,宣宗卽位,先後任用了白敏中、令狐綯爲宰相。他們全力否定會昌年間的種種措施,提倡佛教,增設冗員,把李德裕及其徒黨盡行貶去。當時的朝政變得更加昏暗,各項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這個時期,李商隱大部份時間都跟隨鄭亞、盧弘正、柳仲郢在桂州、徐州、梓州等地擔任幕僚。他内心既因爲當時黑暗腐敗的社會現實而倍感壓抑,又因爲日益顯貴的令狐綯始終對他懷恨在心、白眼相加而苦悶頹喪。宣宗大中五年(八五一),妻子王氏病故,這更使他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大中十年(八五六),李商隱隨柳仲郢回到長安,經柳仲郢推薦,出任鹽鐵推官。第二年罷職回到鄭州,下一年,就在閑居生活中寂寞地死去,年僅四十六歲。 李商隱由於陷入了朋黨的漩渦之中,畢生坎坷,沉淪幕府,四處飄泊,身世確實非常淒涼。過去的評論家中,有人因爲新舊《唐書》説他『詭薄無行』,『放利偷合』,就認爲他是個徘徊於兩黨之間的趨炎附勢、毫無操守的人,再不然就是十分牽強地硬把他歸入牛黨或李黨。其實根據史傳所載,他和令狐綯的凶終末,只是由於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兒,並在王茂元的幕府裏擔任幕僚的緣故,而唐時的知識分子,除了以科第進身之外,往往和名門望族攀結姻親,以擡高自己的身份,這是南北朝以來沿襲已久的一種風氣,在當時是不足爲異的。陳寅恪先生在《元白詩箋證稿》第四章《詩及悼亡詩》中説,南北朝時,士大夫之『婚姻苟不結高門第,則其政治地位,社會階級,卽因之而低降淪落……當時人品地位,實以仕宦婚姻二事爲評定之標準。唐代政治社會雖不盡同於前代,但終不免受此種風習之影響。故婚仕之際,仍爲士大夫一生成敗得失之所關也。』由此看來,拿這件事責備李商隱『背恩』、『無行』,實在是毫無理由的。誠然,他在兩黨中都有一些關係和他比較密切的人,但在當時,盡管兩黨對立,其重要成員之間也是不乏交往和聯係的,如史載牛黨的宰相崔珙舉李德裕『親善』〔一〕,本屬牛黨的柳仲郢曾被李德裕重用等,因此我們不能據此就説他投機取巧,朝三暮四,毫無操守。再説李商隱實際上也並沒有參加任何一黨。他年輕時受到令狐楚的賞識,進入他的門下學習,令狐楚和他只不過是師生關係,根本不存在朋黨的聯係。他的進入涇幕和就婚王氏,也無非是爲了尋求個人政治前途和生活出路而已,談不上阿附李黨。這從他對黨人的態度來看,也是十分明顯的。他在兩黨勢力此起彼伏的情況下,並沒有因爲某黨一時得勢就倒向某一方,也不以朋黨的偏見去看待某些人,他和李黨的鄭亞、盧弘正友善,也熱情地贊譽過牛黨的杜牧和劉蕡。他和李德裕並無直接交往,但在大中初年,李德裕遭到貶謫以後,他却對李德裕深表同情,肯定他在會昌年間的政績。這些都足以説明他並沒有插足於哪一黨派,並沒有囿於朋黨偏見,否定另一黨成員的是非功過,而是比較客觀地來看待當時的政治局勢的。當然,李商隱作爲一個封建時代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思想上不免存在着嚴重的地主階級庸俗氣。他在遭到令狐綯的排擠打擊後,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節概,而是一再陳情剖白,表明心迹,希望得到令狐綯的諒解,在政治上加以援引。這使他顯得軟弱而可憐,缺乏蔑視權貴的骨氣。可是我們不能因爲這一點就否定他身上所體現的主要政治品質。他在紛亂的黨争中所持的不偏不頗的態度,我們是應該始終予以肯定的。 李商隱是一個很有抱負,渴望一展所長,對國家作出貢獻的詩人。他的不少具有深刻的進步思想内容與濃厚的時代氣息的詩篇,反映了唐代後期文、武、宣三朝的一些重大的政治、軍事事件和多方面的社會矛盾,形象地揭示了唐王朝嚴重的統治危機。這部份作品在李商隱的詩歌創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能代表他的思想面貌和藝術成就,我們也就是通過這部份詩篇來瞭解和認識詩人的政治主張和立身處世的態度的。 李商隱詩歌的進步思想内容之一,是批判並抨擊宦官的擅權亂政。宦官擅權是唐代後期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大和九年(八三五),唐文宗不甘忍受宦官的挾制,把心事告訴了李訓、鄭注,密謀誅滅宦官,不料行事倉促,反遭失敗,大批朝臣都受到牽連,無辜遇害,文宗也成了有名無實的傀儡,史稱『甘露之變』。這場重大事變使李商隱受到極大的震動。他在《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等詩中,滿懷激憤地揭露了宦官任意殘殺朝中大臣的暴行,公然把他們斥爲『兇徒』,描繪了當時長安内外、朝野之間悲慘肅殺的恐怖景象,並對文宗不能知人善任,致使國家險遭覆亡大禍的輕率舉動進行了批評,還表達了自己渴望平定禍亂的心情,抒發了對國家安危的深切憂慮。李商隱憎惡宦官的黑暗勢力還表現在酬贈哭祭劉蕡的一系列詩篇中。在這些作品中,他並不局限於狹隘的朋友情誼,而是把對劉蕡的政治品質的欽仰,不幸遭遇的同情,和當時的黑暗現實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來加以抒寫,表達了自己傷時憂國、痛恨宦官亂政的悲憤心情,使這些篇章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和政治意義。 李商隱詩歌的進步思想内容的另一個突出方面,是維護國家統一,譴責藩鎮割據。藩鎮割據是安史之亂以後國家面臨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李商隱對此一直非常關心,寫了大量詩歌來表示自己的意見。在《復京》、《渾河中》、《韓碑》、《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登霍山驛樓》、《井絡》等詩中,他熱烈地稱頌了那些平定叛亂、爲國家建立卓越功勳的宰臣將領,憤怒地譴責了憑險割據、擁兵作亂的強藩悍將,並指出了他們必然敗亡的命運。他還經常把反對割據同批評朝廷政治聯係起來,在《隨師東》中,他在揭露政府軍軍紀松弛、謊報戰績、索取厚賞的同時,又指出了問題的癥結在於朝廷的黑暗腐敗,從側面寫出了藩鎮長期割據的根本原因。在《壽安公主出降》中,他更把矛頭直接指向封建上層統治集團,對中央畏懼強藩所採取的屈辱妥協政策進行了尖刻辛辣的諷刺,語意非常沉痛和憤激,表現出他的深沉的憂國胸懷。 揭露和諷刺封建統治者的荒淫腐朽是李商隱詩歌進步思想内容的又一重要方面。唐代後期許多皇帝都生活奢靡,貪戀女色,服藥求仙,荒廢政事。李商隱目睹這種現象,寫了不少詩篇,對此進行諷刺和抨擊。這些作品大都採取咏史的形式,托古諷今,都是針對現實有感而發的。他在《北齊二首》、《南朝》(玄武湖中玉漏催)、《隋宫》(紫泉宫殿鎖烟霞)、《隋宫》(乘興南游不戒嚴)、《齊宫詞》、《吴宫》等詩中,有意識地選擇了歷史上一些突出的亡國和敗國之君,把他們生活上的驕奢淫逸和政治上的昏憒糊塗聯係起來,着重地指出了他們亡國殞身的歷史教訓,對當時的統治者發出了嚴冷的警告。在《瑶池》、《華山題王母祠》、《漢宫詞》、《漢宫》等詩中,他還揭露了封建統治者迷信神仙、企求長生的虚妄無益,對他們不關心國事、不重視賢才的愚昧行爲進行了辛辣的嘲諷。這些作品在批判、揭露封建統治者方面的深刻性與尖鋭性是同時代其他詩人的作品中所罕有的。另一方面,李商隱也寫了少數反映民生疾苦的詩篇。《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就是他這方面的代表作。在這首長詩中,他撫今追昔,推原禍始,真實地描寫了當時農村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追敍了安史之亂以後與日俱增的民窮財盡的情況,指出國家的治亂興衰『系人不系天』的道理,表達了廣大人民要求賢明的官吏治理國家,以擺脱頻繁的戰禍和不安定的社會秩序的迫切愿望。 此外,李商隱還寫了大量吟咏懷抱、感慨身世的詩篇。他在這部份作品中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渴望爲世所用的政治熱情,抒發了封建社會中懷才不遇的下層知識分子的感慨。雖然他在仕途上困頓失意,屢遭排擯,但他仍然希圖有所作爲,不時發出愿爲國家效力的強烈呼聲,直到去世之前不久,還爲自己没能實現『匡國』的夙愿而憂憤不已。《初食筍呈座中》、《晚晴》、《高松》、《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幽居冬暮》等詩就是他這方面的優秀作品。它們展現了詩人一生中各個不同時期的昂揚的、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可是我們也應看到,他在《落花》、《天涯》、《寫意》、《回中牡丹爲雨所敗二首》等寄托個人身世之感的作品中,盡管表達了沉淪潦倒的知識分子的痛苦心聲,對封建社會埋没和壓制人才的現象有所揭露,但却也多少流露出了哀傷、低沉的消極情調,缺乏對黑暗現實的抗争精神,表現了詩人性格上軟弱的一面。 李商隱還有一部份『無題』詩,過去的文藝評論家們對這些作品一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有些人認爲這些詩深奥隱晦,簡直不可理解。有些人又刻意推求,認爲每篇都深有寄托。有些人又只見綺詞麗句,便認爲這都是些狹邪放蕩的篇什。有些人更把所有的『無題』詩統稱爲『愛情詩』。實際上這些看法都是膚淺的,片面的。清人紀昀按照内容,對這些詩作了比較全面的客觀的分析,他説:『無題諸詩,有確有寄托者,「來是空言去絶踪」之類是也;有戲爲豔體者,「近知名阿侯」之類是也;有實有本事者,如「昨夜星辰昨夜風」之類是也;有失去本題而後人題曰無題者,如「萬里風波一葉舟」之類是也;有與無題詩相連、失去本題、誤合爲一者,如「幽人不倦賞」是也。宜分别觀之,不必概爲穿鑿。其摘詩中二字爲題者,亦無題之類,亦有此數種。』〔一〕這一段評論中列舉的個别篇目雖然並不一定屬於他所説的類型,但他這樣分清類别、明辨意趣的分析的確是精當恰切的。除了紀昀指出的五類以外,還有失去本題誤合在他篇之後、戲擬齊梁《子夜歌》和《烏棲曲》的作品,它們既無寓意,也無事實。『待得郎來月已低』和『户外重陰黯不開』二首絶句就屬於這一類。我們現在就『無題』詩中確有寓意的篇什來看,寄托的内容大體上都是有關個人不幸的身世遭遇的。從總的傾向來説,這部份作品的社會意義並不大,遠遠比不上他的那些觸及時事的詩篇,所以對它們的思想性作出過高的評價是不符合實際的,也是不恰當的,它們並不能代表李商隱詩歌創作的主流。 李商隱的詩歌在文學史上歷來歸諸晚唐,其實他的不少名篇傑構,卽使置之中、盛唐也毫不遜色。過去文藝評論家常把他和同時的温庭筠並稱,時號『温李』,也有人把他和同時的另一位詩人杜牧並稱,時號『李杜』,實際上就他們各人反映現實的作品的數量、以及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而言,温庭筠和杜牧都是遠遠及不上李商隱的。李商隱的詩完全胎息杜甫。他在中、晚唐詩人中對杜甫的學習繼承比較全面,不但繼承了杜甫關心國事、揭露黑暗現實的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上也既學習杜甫的古體,又學習杜甫的近體。所以王安石説,『唐人知學老杜而得其藩籬者,惟義山一人而已。』(《蔡寬夫詩話》)不過他對杜甫的學習繼承,並不是一味因襲摹擬,亦步亦趨,而是只吸取杜甫遣辭用筆的斡旋回折和含義的深婉沉摯,同時在用典、用字上又博採六朝徐陵、庾信諸人的典贍豐縟,因而創造成了他所獨具的風華藻麗、情韻深美的風格。我們從他詩的面貌來看,比杜甫要顯得濃縟典麗,肉多於骨。但從他詩的韻味、神理上看,則真是深得杜甫的神髓。這正是他才識過人,懂得『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地方,所以他的詩濃縟典麗,而氣勢却能鼓盪;曲折深婉,而情韻却自然生動。 李商隱的詩各體都有佳作,前人評論他的詩,一般總認爲七律最勝。其實他五律的格調高超,興寄深永,絶句的含藴雋妙和長律的神彩振踔,何嘗不都是自抒風格,卓爾名家。只有古體雖然學杜甫便像杜甫,學韓愈便像韓愈,學李賀便像李賀,用齊梁體便神似齊梁,但諸體紛陳,却没有能自樹一幟。因此和近體相比,未免稍有遜色。 對於他的詩,歷代評論家中有些人固然進行了比較全面、具體的分析,但也有不少人從主觀成見出發,執其一端,作出種種以偏概全的結論,或則譏諷他用事僻澀或則説他朦朧隱晦。有很長一個時期以來,許多人受了這一類評論的影響,對李商隱的詩抱着隱晦難解的主觀看法,卽使對一首流走自然、情韻深遠的詩,也往往因爲求之過深而弄得旨趣全失,有人甚至把整部李商隱詩當作謎語來胡亂猜測,使讀者墮入五里霧中。實際上從全集來看,除了少數模倣李賀的『長吉體』外,大部份作品都用事精切,深婉含蓄。
作者: 周欣,潘宝明主编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上编 文选 第一单元 山水纵情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刘禹锡:浪淘沙 苏轼:石钟山记 沈括:雁荡山记 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乔宇:恒山记 徐弘祖:游黄山日记(后) 鲁迅:雪 徐志摩:泰山日出 丰子恺:庐山面目 俞平伯:陶然亭的雪 梁遇春:春雨 汪曾祺:武夷山 银云:这就是张家界 第二单元 古迹走笔 崔颢:黄鹤楼 杜牧:赠别二首 姜夔:扬州慢 郑振铎:云冈 梁思成:曲阜孔庙 臧克家:朝“武当” 侯仁之:历史上的北京城 陈从周:说园 熊秉明:佛像和我们 罗哲文:万里长城游记 袁鹰:离宫思絮 马力:龙门 第三单元 文化博览 老子:《老子》七章 孔子:《论语》十三章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叶圣陶:说书 林语堂:中国书法 凌叔华:我们怎样看中国画 钟敬文:谈中国民居 钱仲联徐永端:关于古代诗词的艺术赏鉴问题 端木蕻良:值得研究的中国玉文化 程千帆:关于对联 任继愈:宗教与宗教研究 秦牧:华族与龙 第四单元 民俗采风 李世民:守岁 刘晏:咏王大娘戴竿 韩翃:寒食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张岱:西湖七月半 郑燮:扬州 周作人:吃茶 朱自清:说扬州 柯灵:故园春 汪曾祺:故乡的野菜 梁衡: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贾平凹:静虚村记 穆涛:长安城散步 王磊:徽州朝奉 第五单元 异域漫步 夏多布里昂:美洲之夜 狄更斯:尼亚加拉大瀑布 梭罗:湖光水色 惠特曼:在海边的一个冬日 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 普里什文:林中小溪 爱伦堡:初进罗浮宫 孙福熙:红海上的一幕 井上靖:春将至 下编 应用写作 第一单元 行政公文 一、决定 二、通告 三、通知 四、通报 五、报告 六、请示 七、批复 八、函 九、会议纪要 第二单元 通用文书 一、计划 二、总结 三、调查报告 四、简报 五、会议记录 六、讲话稿 七、条据 第三单元 专用文书 一、合同 二、招标书、投标书 三、广告文 四、消息 五、通讯 六、导游词 七、旅游行程 八、产品说明书 九、个人简历 十、求职信 十一、策划书 十二、毕业论文 十三、毕业设计报告
简介:此书乃是当今纳兰研究界最为杰出的一个笺注本。笺注者是圈儿里公认的顶级专家,二人携手使是书成为纳兰词笺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选用"通本",繁体竖版。内容严谨翔实,颇值得好好研究学习! 本书以《通志堂集》四卷词为底本,主要参校张纯修刻本、汪元治刻本,并以《今词初集》、《瑶华集》等当时的选本入校,重新对纳兰词作了全面的整理。笺校者从标点、校订、补辑、编年、笺注和辑评作了多方面、细致的工作。弥补了自一九三七年以来所出版的纳兰词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值得一读。又 江南好,鐵甕古南徐。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靈趨。北顧更踌躇。 【笺注】 鐵甕:鐵甕城,古润州(即京口,今镇江)子城,深狭而堅。杜牧《润州二首》诗 自注:『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甕』王令《忆润州葛使君》诗:『金山寺近尘埃绝,铁瓮城深气象雄。』 南徐:南朝宋元嘉八年,在京口置南徐州,辖晋陵、南束海二郡。 立马句:此句纪实。山,指金山,在镇江东北长江中(今已与南岸相连)。性德 《金山赋》:『天子乃……泛楼船於中流,遂登兹山,驻跸而骋望焉。於是南眺江路,百川争赴……北啳海门,万壑竞奔……是日也,皇情既畅,天颜有喜,爰亲展宸翰……题以『江天一览』,永宠光於山寺。时某以小臣,幸得备虎贲之执戟,隶宿卫於钩陈……稽首而献颂曰:圣德备矣巡万方,鸾脐羽葆纷蔽江。蛟龙为驾鼋鼂梁,陟彼金山瞰大荒。』立马:完颜亮诗:『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见岳珂《桯史》)千里目: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射蛟:《汉书·武帝纪》:『(兀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此喻康熙帝南巡临江之武威。 百靈:诸方神靈。宋之问《扈從登封告成應制》诗:『百靈后无至,万国競前驱。』柳宗元《王京兆贺雨表》:聖谟廣远,驱百靈以從风;社化劳行,滋五稼而流泽。』 北原:北固山,又稱北原山。在镇江东北,三面临江,为眺望江北之佳地,梁武帝稱为『京口壮观』。《世说新语·言语》:『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 踌躇:状留连难舍之辞。性德《江南杂诗》:『最是销魂难别处,扬州风月润州山。』 又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闾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 【笺注】 妙高:金山极顶有宋僧所建晒经台,名妙高台,峰亦名妙高峰。妙高本为须弥山, 金山多佛寺,因袭用。妙高云,谓佛家慈云。性德《圣驾临江恭赋》诗:『却上妙高台,悠悠天水碧。』 砚北:南唐後主得名砚逾尺,砚周有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称砚山。砚後归宋书画家米芾。米芾筑宅於镇江府治东南,宅地即以砚易得。南宋绍定间,米氏故居归岳珂,珂即其地筑园,名砚山园。事见《悦生随钞》及《明一统志》。词云砚北,即砚山园之北。 米外史:米芾,字元章,别署海岳外史。善书画,所绘山水,多以点染而成,人称『米点山水』。 屏间楼阁:似是指屏间所绘之楼阁,但亦可理解为透过屏纱所见之金山佛寺建筑。清圣祖《南巡笔记》:『金山孤峦隐岫,屹立大江中,飞合流丹,金碧照灼。』性德《金山赋》:『其中则有钳宇栉比,丹楼鳞集。高台崔巍而孤耸,虚亭弘厂而双立。登殿则绚烂丹青,瞻像则辉煌金碧。』 李将军:李思训,唐宗室,绘画用青绿金碧重色,称金碧山水,呈盛世富丽之象。开元间官左武卫大将军,人称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亦善绘事,称小李将军。宋琬《浪淘沙·扬子江中望金山、北固》词:『金碧楼台青黛树,小李将军。』 又:『登览不如遥望好,倒影斜曛。』 【说明】 以上二阕写镇江。圣祖南巡,十月二十三日自仪真渡江抵镇江,二十四日游金山、焦山,午後启行。另『一片妙高云』阕显然曾受宋琬《浪淘沙》词影响,宋词载纳兰性德与顾贞观同编之《今词初集》。 又 江南好,何处異京花华,香散翠簾多在水,绿残红葉勝於花。无事避风沙。 【笺注】 香散句:白居易《阶下莲》诗:『花开香散入帘风。』 无事:无须。 【说明】 比照京华,写初至南中之感会。 又 生怕芳樽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灯相伴。依旧回廊新月在,不定竹声撩乱。问愁与、春宵长短。人比疏花还寂寞,任红蕤、落尽应难管。向梦裹,闻低唤。 此情拟倩东风浣。奈吹来、余香病酒,旋添一半。惜别江郎浑易瘦,更著轻寒轻暖。忆絮语、纵横茗椀。滴滴西窗红蜡泪,那时肠、早为而今断。任角枕,倚孤馆。 【校订】 上片『迷离』《词汇》作『瞢腾』。 『问愁与』『愁』字下汪刻本双行小字校『谁』。 『人比疏花还寂寞』《今词初集》、《词汇》、《昭代词选》汪刻本作『燕子楼空弦索 冷』。 『任红蕤、落尽应难管』《今词初集》、《词汇》作『任梨花、落尽无人管』;《昭代 词选》作『便梨花、落尽无人管。』 『向梦里,闻低唤』《今词初集》、《词汇》、《昭代词选》汪刻本作『谁领略,真真唤;《词雅》作『向梦里,同低唤』。 下片『拟倩』《词汇》、《昭代词选》作『拟向』。 『旋添』《今词初集》《词汇》、《昭代词选》作『还添』。 『江郎浑易瘦』《今词初集》、《词汇》、《昭代词选》、汪刻本作『江淹消瘦了』。 『更著』《今词初集》、汪刻本作『怎耐』;《词汇》、《昭代词选》作『怎奈』。 『任角枕』底本原作『任枕角』,今据《今词初集》、《词汇》、《昭代词选》、袁刻、 汪刻本改作『任角枕』。 【笺注】 生怕句:骆宾王《别李崤》诗:『芳樽徒自满,别恨转鸡胜。』又钱惟演《木兰花》 词:『今日芳樽惟恐浅。』 红蕤:花萼。王筠《安石榴》诗:『素茎表朱实,绿叶厠红蕤信』。 向梦句:王彦泓《满江红》词:『无端梦觉低声唤。』 余香句:蔡松年《尉迟杯》词:『觉情随、晓马柬风,病酒余香相伴。』 旋:即时,骤。 江郎:江淹,著有《别赋》。 轻暖轻寒:阮逸女《花心动》词:『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 纵横句:用李清照、趟明诚赌书事,见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阕笺注。 角枕:《诗·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说明】 此词初见《今词初集》,字句与《通志堂集》多异文,看校订记即可知。然此词所怀何人,甚至是男是女,读《通》本,似欠明晰。看《今词初集》之异文,则可爽然。『燕子楼空弦索冷』,『谁领略,真真唤』之辞,皆切恋人亡逝事,可知此词原为悼亡之作。然卢氏卒於康熙十六年夏,词有『春宵长短』句,词之作期,须在康熙十七年春。此词又见《古今词汇》、《古今词汇》刊於康熙十八年,亦可证必为十七年作。《词初集》有康熙十六年十二月鲁超序,今人每以为刊於十六年,且以十六年为收词下限,据此词,则可知其收词尚及康熙十七年。又陈维崧於康熙十七年冬至前一夕致吴汉槎书云:『弟近偶尔为诗余,又与容若成子有《词选》一书,盖继华峰而从事者。』据此可知《词初集》编刊之曲折。盖康熙十六年梁汾南还时,已携初选稿,然未即付刻。次年陈维崧至京,踵事增华,增益初选之稿。细觇陈氏『有《词选》一书』语,乃编迄口气,因可定《今词初集》乃成德、梁汾、其年三人先後编成。鲁超序在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先成;结稿在十七年冬;刊成则须在十八年矣。《今词初集》与卓氏《古今词汇》收此词之字句几无区别,原因即在此。以古书序跋署时判断刊行时间或收载作品时限,往往有误,此亦一例。 ……
作者: 滕一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本书被誉为中国文学之美的典范唐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我们汇编的这本本书,对其中名作进行全面、深入浅出的注解,力图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读懂每一首诗,并理解这些经典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本书所选之诗,注重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令人读来有美不胜收之感。同时,所选作品大部分又比较浅近明白,容易上口。“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是一套精心编辑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价值读本,其宗旨:扬中华优秀之文化、启少年人生之意义、养学生高尚之品格、修学生之气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皆因传承有序、民族有魂而生生不息。人在总角之年就培养、确立一生受用的品格,并使精神有源、人生有根,这是我们编辑这套图书的出发点。为此,书中不但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译注,而且对文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正向的解读、挖掘与引导,力图对国学作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每一本书有明晰的文化传承、明确的品格导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阅读。【名家导学3-2-1】3个阅读要点◎唐诗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浓缩了当时最为朴实的生活场面和最为先进的思想精粹。通过阅读唐诗中对于唐代人民生活的描写,可以了解唐代的时代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策略等时代特征,感受文化的自由开放和各种思想的交汇融合。◎唐朝经济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飞速发展,让诗人们的精神发展也大受裨益。其中,浪漫派的李白就是一位突出代表。通过阅读他的诗歌,体会唐朝诗人心中流露出来的正义精神和对梦想的坚持,他们崇尚自由、寻求解放,文风自由奔放,充满想象力,充满了对个人价值的坚守和对梦想的追求。◎阅读这些与战争有关的诗句,感受唐诗传达出来的“非战”思想。中晚唐后,外忧内患的社会因素导致国内多战、政局动荡,给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诗人们也写下许多与战争有关的诗篇,其中以边塞诗和现实派唐诗最为突出。2个知识要点◎唐诗的写作特点十分明显。从内容上说,唐诗大多以抒情方式进行言情说理;从表达手法上说,由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一定限制,唐诗通常比较含蓄,诗人喜欢通过描写山水、自然等客观事物,隐藏性地表达主题思想;从灵感起源方面说,唐朝诗人比较注重生活感受,并且通常将生活细节直接描写出来,借此抒发情感。总而言之,唐诗常常通过感性形象侧面反映现实,读起来更有诗意、更为浪漫和感性。◎在不同的时期,唐诗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后人习惯将其分为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和晚唐诗。由于刚刚经历改朝换代,初唐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比较大,仍旧带有南朝诗歌柔弱纤细的特点,此时的宫体诗较多,风格也较为宫化、贵族化;盛唐时期国力雄厚,诗歌流派百花齐放是当时的特点,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都是此时的优秀代表,浪漫派的李白与写实派的杜甫更是盛唐时期最为卓越的两位伟大诗人;中唐时期衍生出一批奇异而特殊的流派,例如描写山水的韦应物和刘长卿、追求奇险的韩愈和孟郊、风格怪诞的李贺等;晚唐时期,唐朝由盛到衰,此间的诗作大多反映后期战争和政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动荡与疾苦,也更多地传达出一种淡泊避世之意,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的突出代表。1个成长要点◎唐代诗人,有的在诗篇中直抒胸臆,追求个人自由和理想,也有的慈爱悲悯,为天下人民大声疾呼。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畏强权、大气磅礴,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的善良和正义。他们的精神启示我们,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拥有一颗正直善良、追崇真理、勇于直言的心,不仅仅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身旁的人多做一点。
出版社:线装书局,2009
简介: 《唐诗三百首(图文珍藏)》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作者: 蔡志忠编绘
简介:蔡志忠画的漫画形象并不好看,甚至有点歪瓜裂枣,但他让我们第一次知道,圣人也可以画成这样子。这套书应该是蔡氏历年来所画的古典漫画的总汇,包括孔、孟、老、庄、列子、孙子、韩非子诸家之说,大学、中庸、论语,史记、六朝怪谈、世说新语,唐诗宋词,聊斋志异、菜根谭等等一网打尽。虽说有重复出版之嫌,但对于还没认识蔡氏的读者来说,还是值得一看的。 本书内容由众多作者所作。包括: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山中、贺知章:回乡偶书、张九龄:感遇其一、感遇其二、感遇其三等;唐玄宗、王之涣、孟浩然、李颀、王昌龄、王维、李白、刘长卿、杜甫、岑参、韦应物、卢纶、李益、孟郊、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绅、柳宗元、元稹、贾岛、李贺、杜牧、李商隐、王翰、许浑、张祜等。在人生长远的路途,我们是不时需要养分的。
作者: 麦坚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2009年01月
简介: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达标》的根本在于心灵的丰富。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妥协于功利的现实,妥协于分数的制约。作文所占的分数比例,以及其对成绩的“巨额贡献”,让我们无法等闲视之。而在出版商看来,应试永远是作文的热点,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重复地拼凑出版,知识复制何时了?当下作文图书市场如此混乱,真是令人堪忧,不断持续的恶性竞争,导致大量粗制滥追之作被推向市场。在这样的混乱与无序中,我们深感作为知识分子的沉重责任——必须将学生从作文的困境中解救出来,施以科学的讲授和指导,才能还以语文一个清洁的精神。柞文在考场蛮横的规則下,不再是自由的表达。
【免费在线读】
上篇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
达标训练1 切合题意
等级技法屋 高考作文都是统一命题,有命题就要求作文立意必须符合题意,这不同于完成自由写作。因此,应试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一道高考作文试题往往有“标题”“材料”和“注意”(或“要求”)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已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明的、暗的要求作仔细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一、吃透材料内涵。
如果是材料带话题的作文,往往话题大于材料,有的考生只看话题,不看材料,如果这样,就容易造咸立意大于材料限定的范围。另外,一则材枓通常会有多解的特点,即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提炼不同的立意。因此,要注意与话题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如果是单纯的材枓作文,考生要学会自己在把握材枓内涵的基础上,自己提炼话题,从而确立中心。这个过程的关键,仍然是要以材料所限制的范围为准,不可超越,否则会偏题甚至跑题。
二、理解话题含义。
话题作文是一种常见的作文题型。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是做到符合题意的基础。作文话题虽然相对较为宽泛,但再宽也是会有限度的,特别要注意意思相近话题之间的差异,否则容易写偏题。例如“规则”这个话题,是指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和章程,不等于“束缚”、“习惯”、”裁判”、“道德”等。再如“诚信”这个话题,其含义是“诚实、守信”,有些考生误解为“自信、坚贞、相信、信仰、良心、信服”等等。
三、辨明概念关系。
如果话题由几个概念构成,如“痛苦与快乐”、“目标与现实”、“吸收与创新”等等,还要求考生在动笔前要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考生在写关系类话题作文时,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出现偏废,即只写两个概念中的一个,另一个在文章中只字不提。如“感情亲疏和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作文。两者之间也可不平分笔墨,侧重子写“感情亲疏”或者“事物的认知”都是允许的,但不能只写“感情亲疏”而忽视“事物的认知”。也不能只写“事物的认知”而忽视“感情。
四、慎待标题作文。
标题作文看起来似乎比材料作文更为具体实在,审题立意相对轻松。从表面看就是如此,如2007年福建卷“季节”,一般学生只要知道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恐怕都不会偏题。但是,这样的标题,如果就字面意义立意写作,这不会是出题的初衷,因此,应该从深层含义的角度挖掘“季节”的含义,如人生小儿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正如自然中的春夏秋冬,考生正处蓬勃兴盛的夏季等。
满分展示台
甘瓜抱苦蒂
黄山松是痛苦的,因为它的根部没有土壤,只有岩石,因此它必须十分艰辛地深入到岩石的内部去吸取有限的养分;但黄山松也是甜蜜的,因为它能“倚绝壁”,得到了人们的赞美与憧憬。
珍珠贝是痛苦的,因为它要孕育珍珠就必须接受那锥心沥血、撕心裂肺的痛苦;但珍珠贝也是甜蜜的,因为它孕育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受到人们的青睐。
黄山松也好,珍珠贝也好,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甜蜜并痛苦着。甜蜜,即甘;痛苦,即苦。在现实生活中,甘与苦是相生相伴的,正如一句古诗“甘瓜抱苦蒂”。
漫步于历史的走廊,我看到了许多圣贤用自己的言行证明了这一真理。孙子膑脚,这是苦;《孙膑兵法》流传下来,造福后代,这是甘。司马迁受宫刑,这是苦;《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甘。李煜国破家亡,这是苦:百千佳作留千古,这是甘。马克思生活艰难,食不饱,衣不暖,这是苦;创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阶级革命,这是甘。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这是苦;换来国家繁荣人民幸福,这是甘……历史用它自己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甘与苦是相生相伴的。
回到现代,我也看到了许多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这个真理。刘翔尝过甘,是在他获得110米栏冠军时;但也尝过苦,是在他刻苦训练的时候。女排姑娘尝过甘,是当她们在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时;但也尝过苦,是在她们连连受挫时。钟南山在救了许多“非典”病人时尝到了甘,在研究过程中尝到了苦;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时尝到了苦,在终于研究成功时尝到了甘……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都证明了一个普遍的真理:甘与苦是相生相伴的。
因此,当我们遇到挫折、遭受痛苦时,要坚持,因为甘很快就要到来;同样,当我们十分幸福时,也要居安思危,因为苦也很可能就在身边等着你。
甘与苦是一对双生子,它们相生相伴,如甘瓜抱苦蒂。师生对话厅 对话老师:李锡琴
师:这是一篇以“谈甘苦”为话题的作文。你以为作者在立意上做得怎么样?
生:这篇文章很切题。
师: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话题“谈甘苦”,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是,包含了“甘”与“苦”两个概念。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全文的写作中,无处不把“甘”与“苦”联系在一起来谈的,一直在围绕着先苦后甘,有苦才有甘的主题在论述。
师:你说得很准确。全文并不只是在说什么是甘,什么是苦,而在于说明甘与苦的关系,所以作者在立意上是很出色的。请你再说说,为了说明甘与苦的关系,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做了哪些努力?
生:好的。首先,作者引用了大量切题的材料,而且这些材料从自然界中的黄山松和珍珠贝,到历史人物的故事,再到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的成就,由远到近,显得很有层次。另外,在讲述每一个材料时,都没有离开甘与苦两个方面。最后,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来画龙点晴,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凸现。
师:分析得很好。希望你以后的作文也能吸取这些优秀的经验。
满分展示台
回答
一千个哈姆莱特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他悲剧命运的哀伤,对他“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对他……
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人看出了圆的光滑无棱,有人看出了三角形的直线组成,有人看出了半圆的方圆兼济,有人看出了不对称图形独到的关……
不妨套用苏轼的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的,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著你的感悟,因为你用善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
同是一个甜麦圈,悲观者只看见一个空洞,而乐观者却品味到它的味美。
同是交战赤壁,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同是“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有人听到了封建制度的丧钟,有人看见了宝黛的深情,有人悟到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也有人只津津乐道于故事本身……
是的,我的心执著于我见、我闻、我悟。
条条大道通罗马
认识事物的角度、深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自不相同。正所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但我相信:条条大道通罗马,历艰辛殊途同归。
小平同志的“黑猫白猫论”风趣而深蕴哲理。东部地区飞速发展源于西部的支持,而西部大开发的成功也需东部的鼎力相助。设若以老观念来解决问题,东西部齐头并进,那中国的发展不知又要经历多少艰辛。
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有人利用太阳下的阴影,通过三角函数的关系简单算出;有人用绳子与楼房比较,然后测绳子长度;有人用气压计,从楼底到楼顶,通过气压变化来计算;也有询问楼房管理员……
问题的出现是一个起点,问题的解决则是终点,过程则不唯一。方法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世易事移,方法多变。
我的回答
我不是怀疑论者,却仍想象北岛一样高呼:我不相信!是的,没有唯一。
我喜欢从苹果的横截面中发现一颗星星;我喜欢丢开参考答案。让思维纵横驰骋;我喜欢博览群书,看群儒舌战;我喜欢看秋树婆娑,眼底却没有哀伤……
就让每一颗心去读懂多姿多彩的世界,就让每一双手去开创各自绚烂的人生。
这,就是我的回答。
……
【媒体评论】
作为必须要面对考试的学生,阅读其中或是优秀的作文或是易懂的指导,都让我们体会到作文的诗意与深刻,让我们不冉因枯燥的考试而磨灭对于文字的灵感,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作文的精髓——而这些常常能让我们更积极而轻松地面对考试。 ——张牧笛(曾获得“全国十佳
作者: 陈平原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不知天下是否真有齐死生因而超死生的至人;即便此等与造化为一的至人,恐怕也无法完全不考虑死生问题。“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庄子·秋水》),也还是因知觉生命而顺应生命。怕不怕死是一回事,想不想死、说不说死又是一回事。古今中外确实真有因各种原因而不怕死者,可除了傻瓜,有谁从不考虑死生问题?“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生时不须歌,死时不须哭”(王梵志),此类哲人诗句固是极为通脱豁达,只是既如是,又何必老把生死挂在嘴上?可见说是忘却生死,其实谈何容易。 毕竟死生事大,人类最难摆脱的诱惑,或许就是生的欲望和死的冥想。而这两者又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至谈生不忘说死,说死就是谈生。死生殊途,除了寓言家和诗人,谁也不会真的把死说成生或把生当作死。问题是死必须用生来界说,生也只有靠死才能获得定义。在物理意义上,既生则非死,既死则非生;可在哲学意义上,却是无生即无死,无死即无生。因此,了解生就是了解死,反之亦然。故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程子曰:“知生之道,则知死矣”(《二程集·粹┭浴ぢ郦道篇》)。 人掌握不了死,可掌握得了生,这是一方面;人不可能知道生之所来,可清醒地意识到死之将至,这又是一方面。依据前者,应着重谈生;依据后者,则不妨论死。实际结果则是谈生中之死(死的阴影、死的足音)与死中之生(生之可爱、生之美丽)。 单纯赞颂青春之美丽、生命之可贵,当然也可以;不过,只有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这一切的意义才真正显示出来。死促使人类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以及人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一个从不思考死的人,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生,也不可能获得深刻的启悟。所有的宗教家、哲学家、文学家,在他们思考世界、思考存在时,都不可能不直面“死亡”这一无情的事实,有时这甚至就是思考的基点和灵感。在此意义上,“死”远比“生”深刻,不妨颠倒孔夫子的名言:未知死,焉知生? 文人多感伤,在生死话题上,自然更偏于后者。像何其芳那样称“我能很美丽地想着‘死’”者(《独语》),或者像梁遇春那样颇为幽默地将“人生观”篡改为“人死观”者(《人死观》),在文人中并不罕见。只是喜欢谈论死神那苍白而凄美的面孔者,未必真颓废,也未必真悲观。把人的一生说成是不断地逃避死神的追逐,固然残忍了些;可比起幻想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或者靠“万全的爱,无限的结合”来超越生死(冰心《“无限之生”的界线》),还是更能为常人所接受。重要的是如何摆脱恐怖,在那神秘的叩门声传来之前,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在这里,作家们的妙语,有时与宗教家的祷告、心理分析家的谈话很难区分清楚:都不过是提供一种精神慰藉。只是话可能说的漂亮些,且更带情感色彩。 “生”的价值早为常人所确认,需要论证的是“死”的意义。不是“杀身成仁”或者“舍身饲虎”的伦理意义,而是作为生命自然终止的“死”的正面价值。在肯定生的同时肯定死,表面似乎有点逻辑矛盾;其实不然,之所以肯定死原是因其有利于生。不过如今真信不死药者已不多,即便达官贵胄,也只能如齐景公临国城而流涕:“奈何去此堂堂之国而死乎?”(《晏子春秋》)正因为死亡不可避免,方才显示生命之可贵可爱。倘若真能长生不老,恐怕世人将会加倍憎恶生之单调乏味空虚无聊——神仙境界也未必真的那么值得羡慕。周作人曾引十四世纪的日本和尚兼好法师的隽语:“人生能够常住不灭,恐世间将更无趣味。人世无常,或者正是很妙的事罢”(《笠翁与兼好法师》);而十八世纪的中国文人钱咏也有过类似的说法:“生而死,死而生,如草木之花,开开谢谢,才有理趣。”(《履园丛话·神仙》)用一种超然的眼光来观赏人生,才能领略生死交替中的“趣味”与“理趣”。 人生一世,当然不只是鉴赏他人和自己的生生死死,更不是消极地等待死神的来临。就像唐弢笔下那死亡之国里不屈的灵魂,“我不怕死”,可我更“执着于生”;只要生命之神“还得继续给予人类以生命”,“我要执着于生”(《死》)。在死亡威胁的背景下执着于生,无疑颇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也更能激动人心振奋斗志,故郁达夫将此归结为死亡的正面价值:“因感到了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故,加紧速力去用功做事业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原是死对人类的一种积极的贡献。”(《说死以及自杀情死之类》) 话是这么说,世人还是怕死的多。对于常人,没必要探究怕死到底是贪恋快乐还是舍不得苦辛,也没心思追问死后到底是成仙还是做鬼,只是记得这一点就够了:“大约我们还只好在这容许的时光中,就这平凡的境地中,寻得必须的安闲悦乐,即是无上幸福。”(周作人《死之默想》) 二 正因为生命是如此美好、如此值得留恋,人类才如此看重死亡,看重关于死亡的仪式。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同样,死亡属于我们也只有一次,实在不容等闲视之。古人讲礼,以丧祭为重点,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是在丧祭二礼中,生死之义得到最充分的表现。故荀子曰:“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荀子·礼论》) 死人有知无知,死后是鬼非鬼,这于丧祭二礼其实关系不大。墨翟批评儒家“执无鬼而学祭祀”(《墨子·公孟》),恰恰说到了儒家的好处。照儒家的说法,生人注重丧礼和祭礼,并非为了死者的物质享受,而是为了生者的精神安慰。既不忍心祖先或亲友就这样永远消失,靠丧祭来沟通生死人鬼,使生命得到延伸;也不妨理解为借丧祭标明生死之大限,提醒生者珍惜生命,完成生命。就好像佛教主张护生,实是为了护心;儒家主张重死,实是为了重生。“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荀子·礼论》),关键在于生者的感觉,死者并没有什么收益。说丧祭之礼是做给生人看,虽语含讥讽,却也是大实话。只是丧祭之礼之所以不可废,一是“人情而已矣”(《礼记·问丧》),一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借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的话,一是“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一是“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前者注重其中个体的感受,后者则突出其在群体生活中的意义。后世谈丧祭者,也多从这两方面立论。 儒家由注重丧祭之礼而主张厚葬,这固然可使个体情感得到满足,却因此“多埋赋财”,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墨子有感于儒家的“厚葬靡财而贫民”,故主张“节财薄葬”(《淮南子·要略》),虽有利于物质生产,可似乎过分轻视了人的精神感受。将厚葬薄葬之争归结为“反映阶级之分而外,还表现了唯心与唯物这两种世界观的对立”(廖沫沙《身后事该怎么办?》),难以令人完全信服。现代人容易看清厚葬以及关于丧祭的繁文缛节的荒谬,落笔行文不免语带嘲讽;可难得体察这些仪式背后隐藏的颇为深厚的“人情”。夏丏尊讥笑送殡归途即盘算到哪里看电影的友人,真的应了陶渊明的说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送殡的归途》);袁鹰则挖苦披麻戴孝“泣血稽颡”的儿女们,“有点悲伤和凄惶是真的,但又何尝不在那儿一边走一边默默地计算着怎样多夺点遗产呢”(《送葬的行列》)。至于烧冥屋、烧纸钱及各种纸制器物的习俗,则被茅盾和叶圣陶作为封建迷信批判,以为如此“多方打点,只求对死者‘死后的生活’有利”,未免愚昧荒唐(《冥屋》、《不甘寂寞》)。其实古人早就意识到死后生活的虚妄,之所以还需要这些象征性的生活用具,只不过是用来表达生者的愿望和情感。《礼记·擅弓》称:“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备物”见生者之感情,“不可用”见生者之理智。反之,“不备物”则死者长已生者无情,“备物而可用”则生者徒劳死者无益。 当然,世人中真正领悟这些丧祭仪式的精神内涵者不多,黎民百姓颇有信以为真或逢场作戏者。千载以下,更是仪式徒存而人心不古。在接受科学思想不信鬼神的现代人看来,不免徒添笑料。可是,我以为,可以嘲笑愚昧麻木的仪式执行者,而不应该责备仪式本身——在种种现代人眼中荒诞无稽的仪式后面,往往蕴藏着先民们的大慈悲,体现真正的人情美。也就是周作人说的:“我们知道这是迷信,我确信这样虚幻的迷信里也自有美与善的分子存在。”(《唁辞》)体验这一切,需要同情心,也需要一种距离感。对于执着于社会改造者,民众之不觉悟与葬仪之必须改革,无疑更是当务之急,故无暇考虑仪式中积淀的情感,这完全可以理解。不过,颂扬哲人风度,提倡豁达的生死观,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要丧祭之礼。具体的仪式当然应该改革,可仪式背后的情感却不应该丢失。胡适主张删除“古丧礼遗下的种种虚伪仪式”和“后世加入的种种野蛮迷信”,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完全忘却死者,而是建立一种“近于人情,适合现代生活状况的丧礼”(《我对于丧礼的改革》)。 对于那些辛苦一场然后飘然远逝的先人们,生者难道不应该如李健吾所描述的,“为了获得良心上的安息,我们把虔敬献给他们的魂灵”?(《大祭》)表达感情或许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生者借此理解人类的共同命运并获得一种真正的慈悲感与同情心。当年冯至在异国山村记录的四句墓碣诗,其实并不如他说的那般“简陋”,甚至可以作为整个人类丧祭礼仪的象征: 一个过路人,不知为什么 走到这里就死了 一切过路人,从这里经过 请给他作个祈祷 (《山村的墓碣》) 三 将人生比作旅途,将死亡作为旅行的终结,这比喻相当古老。既然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整个旅行,可见死不在生之外,而是贯串于生之中。因此,当我们热切希望了解应该如何去“生”时,就不能不涉及怎样去“死”。 人们来到世间的途径千篇一律,离开世间的方法却千差万别。这不能不使作家对死亡的方式感兴趣。周作人把世间死法分为两类,一曰“寿终正寝”,包括老熟与病故;一曰“死于非命”,包括枪毙、服毒等等(《死法》)。两相比较,自是后者更值得文人费口舌。因前者早在意料之中,就好像蹩脚的戏剧一样,还没开幕,已知结局,没多少好说的;后者则因其猝不及防,打断现成思路,颇有点陌生化效果。还有一点,前者乃人类的共同命运,超越时空的限制:唐朝人这么死,现代人也这么死;西洋人这么死,中国人也这么死。最多用寿命的长短或死前苦痛与否来论证医学的发展,此外还能说什么?后者可就不一样了,这里有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各种因素,足可作一篇博士论文。 在“死于非命”中,又可分出自杀与他杀两类。从鲁迅开始,现代小说家喜欢描写杀人及看杀人的场面,尤其突出愚昧的世人在欣赏他人痛苦中流露出来的嗜血欲望。现代散文中也有此类控诉与批判,像周作人的《关于活埋》、聂绀弩的《怀〈柚子〉》、靳以的《处决》,都表示了对人性丧失的忧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理论成果就是人的觉醒,可心灵的麻痹、感情的粗暴岂是几篇文章就能扭转的?但愿能少一点“爱杀人的人”,也少一点“爱看杀人的人”,则中华民族幸甚! “他杀”如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理论价值不大。因被杀者的意愿不起作用,主要考察对象是杀人者。这主要是个政治问题,作家没有多少发言权。不若“自杀”,既有环境的因素,又有自身的因素,可以作为一种真正的文化现象来考察。这就难怪现代作家多对后者感兴趣。 自杀之值得研究,不在于其手段的多样(吞金服毒、上吊自沉等等),而在于促成自杀的原因复杂以及评价的分歧。对于绝大多数苟活于世间的人来说,自是愿意相信自杀是一种罪恶,这样可以减轻自身忍辱负重的痛苦,为继续生存找到根据。对于以拯救天下生灵为己任的宗教家来说,自杀起码也是人生的歧途。倘若人人都自行处理生命,还要他救世主干吗?而对于社会改革家来说,自杀体现了意志薄弱:“我们既然预备着受种种痛苦,经种种困难,又为什么要自杀呢?”(瞿秋白《林德扬君为什么要自杀呢?》)当然,也有另一种声音,强调自杀作为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将理想的实现置于个体生存之上,主张“不自由毋宁死”,而鄙视“好死不如赖活着”。 不过,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尽管也有文人礼赞自杀,可仔细辨认,都带有好多附加条件。瞿秋白称“自由神就是自杀神”,因为自杀“这要有何等的决心,何等的勇敢,又有了何等的快乐”;有此念头,就不难“在旧宗教,旧制度,旧思想的旧社会里杀出一条血路”(《自杀》)。李大钊称青年自杀的流行“是青年觉醒的第一步,是迷乱社会颓废时代里的曙光一闪”,但结论还是希望青年“拿出自杀的决心,牺牲的精神,反抗这颓废的时代文明,改造这缺陷的社会制度,创造一种有趣味有理想的生活”(《青年厌世自杀问题》)。瞿、李二君实际上都是借自杀强调人的精神价值,是一种反抗社会的特殊姿态,乃积极中之积极,哪里谈得上厌世?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发生过好些次关于自杀的讨论;其中分别围绕三个自杀者(陈天华、梁巨川、阮玲玉)而展开的讨论尤其值得注意。讨论中既有相当严谨的社会学论文(如陶履恭的《论自杀》和陈独秀的《自杀论——思想变动与青年自杀》),也有不拘一格的散文小品——由于本书的体例关系,后者更使我感兴趣。 一九○五年底,留日学生陈天华鉴于国事危急而民众麻木,为“使诸君有所警动”,毅然投海自尽。死前留下《绝命辞》一通,期望民众因而“坚忍奉公,力学爱国”。其时舆论普遍认为陈氏自杀是一种悲烈的壮举,整个知识界都为之震动,对唤起民众确实起了很大作用,故成为近代史上一件大事。 一九一八年深秋,六十老人梁巨川留下《敬告世人书》,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而死。遗书称其自杀既殉清朝也殉道义,希望以此提倡纲常名教,救济社会堕落。此事也曾轰动一时。因其自言“系殉清朝而死也”,遗老遗少们自是拍手叫好;新文化阵营里则大多持批评态度。不过,也有像陈独秀那样,否定其殉清,但肯定其以身殉道的精神(《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 一九三五年,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身亡,遗书中没有以一死唤醒民众的警句,而只是慨叹“人言可畏”。因其特殊身份,阮氏自杀更是成为特大新闻。在一片喧腾声中,不乏小市民“观艳尸”的怪叫和正人君子“自杀即偷安失职”的讨伐。于是,鲁迅等人不得不站出来为死者辩护,反对此类专门袒护强权而欺负弱者的“大人先生”。 从世纪初梁启超称“凡能自杀者,必至诚之人也”(《饮冰室自由书·国民之自杀》),到对陈天华自杀的众口称颂,再到对梁巨川自杀的评说纷纭,再到对阮玲玉自杀的横加指责,再到七十年代统称一切自杀为“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几十年间中国人对自杀的看法变化何其迅速。这一变化蕴涵的文化意义确实发人深思。说不清是中国人日益重视生命的价值呢,还是中国人逐渐丧失选择的权利。近年虽有不少诗文小说为特殊政治环境下的自杀平反;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自杀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お 四 用断然的手段自行终止生命,在一般情况下自是不宜提倡。人生虽说难免一死,生命毕竟还是如此苍凉而又如此美丽。一味欣赏“死”当然是病态,只会赞叹生则又嫌稚气。不说生死齐观,只要求用一种比较超然的眼光鉴赏生也鉴赏死。而这,似乎更吻合中年人的心态。在青年人那里,生的意志占绝对优势,基本不考虑死的问题。在老年人那里,死的冥想占绝对优势,尽管生的愿望仍很强烈。只有在中年人那里,“生”、“死”打了个平手,故态度比较客观。 比起宋元明清文人,这个世纪的中国作家确实多点青春气息。不说推崇少年赞美青春的诸多名篇,也不说老夫聊发少年狂,自把八十当十八的“豪言壮语”,最值得注意的还是由已届中年的作家写作的描述中年人心态的文章。因为“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冰心《霞》),再豁达的人也无法为之辩解。硬要说“既不知‘老去’,也不必‘悲秋’”(王了一《老》),总觉得有点矫情。而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关于老死的吟咏,也就那么几句话,颠来倒去,变不出什么新花样。 中年可就不一样,古人对人生这一盛衰交界的重要阶段似乎不大在意。杜牧诗云“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樊川外┘·书怀》),金圣叹文曰“人生三十而未娶,不应更娶;四十而未仕,不应更仕”(《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都只是朦胧意识到中年乃是人生转折点,却并未加以认真界定和论述。有一点值得注意,丰子恺等人关于中年人心态的描述,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展开的。还不是指文中征引“人生四十才开始”之类的西谚,而在于没有晚清以来新学之士之颂扬青春与生命,并抨击中国人的早衰心态,就没有现代作家笔下充满诗意的“中年”。 缺乏少年的朝气,也缺乏老人的智慧,可中年人的平淡,中年人的忧郁,中年人的宽容与通达,都自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从容不迫,以至你一不留神,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似乎人生就这样从青年急转直下,一夜之间进入老年。说消极点,中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缓冲带,使生命的变化显得更为理智更可理解,免得情感上接受不了那突如其来的衰老。说积极点,则中年兼有青年与老年的长处,是人生最成熟的阶段。作家们不约而同地用秋天来比喻中年,实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以四季喻人生,中年确实“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故林语堂称其偏爱秋是因为“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秋天的况味》)。只是话不能说得太满,不能靠抑春夏来扬秋冬。还是苏雪林说得实在些:“踏进秋天园林,只见枝头累累,都是鲜红,深紫,或黄金色的果实,在秋阳里闪着异样的光。……但你说想欣赏那荣华绚烂的花时,哎,那就可惜你来晚了一步,那只是春天的事啊!”(《中年》)。在苏雪林以及丰子恺、俞平伯、叶圣陶、梁实秋谈论中年的文章里,都取一种低调,略带自我调侃的味道,确实讲出了中年人的可爱又可悲,可敬又可怜的秋天般的心境。 又是一个不约而同,不少作家把人生比作登山,中年就是登上山顶略事休息徘徊的那一刹那。此前是“快乐地努力地向前走”,此后则“别有一般滋味”的“想回家”(俞平伯《中年》);此前是“路上有好多块绊脚石,曾把自己磕碰得鼻青脸肿”,此后则“前面是下坡路,好走得多”(梁实秋《中年》)。“下坡路”也罢,“想回家”也罢,都是一种过来人的心态。一切都不过如此,没什么稀奇的,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值得苦苦追求。“到了这样年龄,什么都经历过了,什么味都尝过了,什么都看穿看透了。现实呢,满足了。希望呢,大半渺茫了。”(苏雪林《中年》)。如此说来,中年人的平淡豁达,其实也蕴涵着几分无可奈何的颓唐。 与其硬着头皮为“中年”争分数,不如切实冷静地分析人到中年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理智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既能赏识其已经到来的成熟,也不掩盖其即将出现的衰老。若如是,对人生真义或许会有较为深入的领悟。
作者: 金子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2008
简介:《扬州美女》主要内容:扬州地处长江、淮河交汇之地,景色宜人,气候温和,乃中外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不仅风光绮丽,且人物妖娆,自古有扬州出美女的佳话。加之饮食恬淡,故女子肤色多细腻、白皙而微红,正所谓“钟灵毓秀”。 扬州女孩用“小家碧玉”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她们大多安静恬淡,柔婉可人,闺秀型居多。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扬州女人更是如此,她们娉娉婷婷地走向你,如吟诗般的温存软语,似夜莺低声呢喃,让人心醉,这样的柔美女子,更能迷醉男人心,那种柔婉自如的气质如同江南山水一样令人心动。 扬州是水网交织、波光潋滟的水乡,扬州女人就像那清澈透明的水,温润,清爽。她们占有了一份得天独厚的良好生存环境和生活氛围,这使她们更多蒙受了上天的偏爱,出落得一个个如花似玉,貌若天仙。 “扬州出美女”不知道已经流传了多少年。杜牧当年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姓名”。历史上扬州美女虽多出“青楼”,但都才貌双全、琴棋书画兼备,为历代文人所流连。古代文人对扬州女人有着独到的鉴赏力,秦少游一句“柔情似水”成了多少男子的择偶标准和多少女孩子的努力方向。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年6月
简介: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他的诗歌尤其是《无题》诗在秾艳绮丽的外衣内 ,包裹着愤懑凄苦的内核,因此最为人所传诵。当晚 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日渐式微时,李商隐却又 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本书一书收录 的就是他的诗歌作品,由朱鹤龄笺注。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概括说来,本书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首先,我们在有限的篇幅中选择尽量多的类别,在同一类别中选择尽量多的形式,以便为读者提尽可能丰富的参考资料,展现清代建筑的丰富性。本图录共包括18个类别的建筑类型:城墙和城门、城乡全景、宝塔名楼、牌坊、会馆、基督教堂、公使馆舍、教会学校、火车站、贡院考场、官府衙门、花园府第、亭台楼阁、寺庙、祭坛、陵墓、街道、桥梁。在同一类别的建筑中,注重揭示其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或个性风格。例如,在城墙和城门类的图像中,既包括北京皇城气势恢弘的城门,也收入宁波水城秀美的城门;既选择西部大漠上甘肃古城子风化衰败的城门,也挑选了四川乐山爬满植物、郁郁葱葱的城门。仅此一项,就囊括了近六十座不同的城门。 其次,在展现中国传统建筑丰富性的同时,我们也期望这些图片能传达清代社会的特殊信息。正是在清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西方殖民势力的武力征服和文化侵略与西方新思想的启迪相交织;新旧社会交替,中西文化碰撞,中外势力对抗,古老的封建王朝岌岌可危。我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败和苍凉。为此,我们用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