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37 项 “柴可夫”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简介: 1.囊括22首古典音乐的经典名曲,用故事带领读者深入探索乐曲的内容、曲子背后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作曲家的生平轶事以及相关代表作,让读者能迅速对海顿的《惊愕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有完整的认识! 2.将小孩应该知道的音乐常识按主题分别融入故事里,让读者在阅读名曲故事的同时也能学会相关的音乐常识,一次学会音乐欣赏与乐理,趣味盎然的学习方式,使读者自然乐在其中。 3.由韩国知名插画家绘制精美的插图,并附上大量的图表,协助读者以图像记忆的方式有系统地学习。内容丰富有趣,老少咸宜,帮助大、小读者以最没负担的方式亲近音乐、进入音乐的世界。 4.经由专家审订,兼顾趣味、实用与正确,透过书中简洁扼要的表格,读者可以轻松厘清重要的概念,并认识常用的音乐术语。 5.韩国最大连锁书店KYOBO BOOK评鉴五颗星,并曾获选为台湾地区小学生晨间阅读的推荐图书。
作者: 谭盾作曲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
出版社:广东音像出版社,2004
简介: 《谭盾:地图 最值得华人骄傲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是奥斯卡首位华人得奖作曲家谭盾倾注四年心血的典作。全球古典乐迷热切期盼,史上最值得华人骄傲的多媒体交响协奏曲之一。 ★格文美尔古典作曲大奖,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格莱美大奖等奖项获得者国际著名作曲、指挥家谭盾倾注四年心血的典作。 ★协奏曲手稿被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世界作曲大师手稿廊和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大师手稿一起收藏,成为享此殊荣的第一位东方艺术家。 ★英国著名大提琴家安希·卡通纳凤凰古城沱江河畔城楼现场演奏。 《地图》由开始到终结都在音乐上及视觉上令人著迷。……打开多媒体及不同文化领域的文化深入探索。这部45分钟的协奏曲是一次跨越时间与地域的心灵旅程。——洛杉机时报 《地图》是一部充满优美及灵性的作品,轻敲出原始的音乐语言,令人体验到莫名的兴奋。——波士顿先驱报。
作者: (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等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几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滋润着亿万人的心田,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成为全人类的一笔共同精神财富。他的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历代作家都将它视为不可逾越的艺术高峰。 德国诗人歌德曾这样赞美莎士比亚:“我读到他的第一页,就使我一生都属于他。我读完了第一部,我就像是个生下来的盲人,一只奇异的手在瞬间使我的双目看到了光明 德莱顿称他“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和激情。” 柯勒律治和华兹毕斯等诗人都将莎士比亚视为浪漫派诗人的最高典范,给予无以复加的赞美。雪莱、济兹等人也是莎士比亚的崇拜者。伏尔泰、席勒、巴尔扎克、狄更斯、普希金、罗曼·罗兰等都对莎士比亚进行过模仿,作品中都留下了莎士比亚的影子。 几乎所有的大音乐家,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门德尔松、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等,都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为题材创造过音乐作品。
作者: 郝尚勤主编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2005
简介: 天文未解之谜 日月之家 --二十八星宿之谜(3) 寒来暑往谁把定 --二十四节气之谜(4) 发生在50亿年以前的事件 --太阳系形成之谜(6) 地球之母 --太阳之谜(7) 科学大厦的功臣 --水星之谜(10) "邻居"家里的秘密 --金星之谜(11) 美丽的蓝色星球 --地球之谜(13) 月亮的背后有什么 --月球之谜(15) "生锈"的星星 --火星之谜(17) 太阳系里的"大个子" . --木星之谜(19) 最美丽的星星 --土星之谜(20) 揭开天王星的面纱 --天王星之谜(22) 笔尖上的发现 --海王星之谜(23) 边陲孤星 --冥王星之谜(25) 古怪灵精的"小家伙" --小行星之谜(27) 太阳系里的"流浪汉" --彗星之谜(28) 天外来客 --流星之谜(31) 美丽的光环 --行星环之谜(3) 夜空为什么是黑的 --夜空黑暗之谜(36) 宇宙之岛 --星系之谜(38) 它们来自何方 --恒星起源之谜(40) 突然到来的太空"游客" --超新星之谜(41) "小绿人"发来的电波 --脉冲星之谜(43) 宇宙里的"恶魔" --黑洞之谜(45) 在那非常遥远的地方 --地外文明之谜(46) 宇宙的边缘在哪里 --宇宙空间之谜(48) 宇宙是什么样的 --宇宙形成之谜(50) 从天而降的火球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52) 目击者 --UFO之谜(54) 神秘的痕迹 -UFO着陆之谜(55) 惊心动魄的第三类接触 --地外生命之谜(57) "外星人"的空难 --UFO坠毁之谜(59) 被神秘力量攻击 --UFO攻击人类之谜(61) 他们不见了 --地外生物劫持人类之谜(62) 天上飞来的"大圆盘" --出现在中国的UFO之谜(64) 那时候发生了什么 --出现在古代的UFO之谜(66) 光顾"时间隧道" --"时光倒流"之谜(69) 不明身份的遇难者 --外星人尸体之谜(71) 从天而降的"玻璃球" --神秘的外来物之谜(72) 恐怖的"地下世界" --日本神秘洞穴之谜(73) 神秘的"飞鸟" --地外"飞行人"之谜(74) 秘密使命 --截击UFO之谜(75) 可怕的停电事件 --UFO干扰地球之谜(76) 地理未解之谜 一个神秘的"倒三角" --大陆形成之谜(81) 两条充满迷惑的纬线 --南北纬30度线之谜(82) 一个壮观的高原 --黄土高原形成之谜(83) 颤抖的大地 --地震的成因之谜(85) 它们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英国巨石阵之谜(87) 一个荒凉背后的故事 --撒哈拉大沙漠"绿洲"之谜(91) 一个"只有进来,没有出去"的地方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谜(94) 沙子里响起了一片声响 --鸣沙之谜(96) 一片神奇的平原 --纳斯卡平原之谜(98) 石头竟然发出了声音 --"发声岩石"之谜(100) "水成石球"和"火成石球" --神秘的石球之谜(101) 一座比名字还要神秘的山 --神农架之谜(103) 一个深邃的峡谷 --阿苏伊幽谷之谜(105) 神秘洞穴神秘的故事 --卡什库拉克山洞之谜(106) 生命的坟地 --"死亡谷"之谜(108) 一条神奇的河流 --"圣河"之谜(110) 一个会游移的湖泊 --罗布泊之谜(111) 黄石公园里的奇观 --间歇泉之谜(113) 一眼神奇的泉水 --"圣泉"之谜(114) 潭水里奏出了悦耳的音乐 --古鼎龙潭之谜(116) 一个冷热颠倒的地方 --"地温异常带"之谜(117) 两间奇怪的小木屋 --俄勒冈漩涡之谜(119) 一股奇妙的香味 --"香地"之谜(120) 汽车在这里突然翻毁 --陆地上的魔鬼三角之谜(121) 一种看不见的困扰 --"地下射线"之谜(123) 天上突然下来的"怪雨" --龙卷风之谜(124) "洞中才七日,世上已千年" --陆地上的"时间隧道"之谜(127) 一条蓝黑色的水带 --"太平洋黑潮"之谜(130) 一个令人恐怖的海域 --百慕大三角区之谜(132) 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域 --魔海龙三角区之谜(138) 一个与众不同的群岛 --加拉帕戈斯群岛之谜(140) 会移动的岛屿 --布比岛之谜(142) 神秘出没的岛屿 --"幽灵岛"之谜(144) 北冰洋里的两个神秘海岛 --"桑尼科夫地"之谜(146) 大海里突然张开一张大嘴 --奥克兰岛的海洞之谜(148) 死鱼一下变成了活鱼 --择捉岛之谜(151) 一个可怕的诅咒保护着一个宏伟的建筑 --南马特尔遗址之谜(153) 会旋转的岛屿 --日本列岛之谜(155) 数理化未解之谜 是隶首创造了数字吗 --数字起源之谜(159) 神秘的天文数字 --大数之谜(159) 自然数的奥秘 --素数之谜(161) 神秘的"陷阱" --数学黑洞之谜(162) 几道数学难题 --"不足数"、"富裕数"和"完全数"之谜(163) 神秘的0.618 --"黄金分割"之谜(163) 这是奇妙的巧合吗 --金字塔里的数学之谜(164) 等了几个世纪的数学猜想 --费马大定理之谜(165) 数学王国的皇冠 --哥德巴赫"猜想"之谜(166) 奇妙的数字题 --菲波纳斯数列之谜(167) 一个有趣的数学现象 --"富顿猜想"之谜(168) 为什么最终得数总是"1" --"角谷猜想"之谜(168) 它们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吗 --基本粒子之谜(169) 还会发现新的家族吗 --物质多种状态之谜(170) 牛顿留下的遗憾 --万有引力之谜(172) 万有引力是谁传递的 --引力子之谜(174) 世界上有比光跑得更快的东西吗 --光速之谜(175) 一个未解的物理学难题 --摩擦之谜(176) 神奇的力量哪里来 --地磁场的形成之谜(178) 从动物的"回归本领"说起 --地磁场与生物的关系之谜(180) 神秘的移动 --地磁场的变化之谜(182) 蓝色天空哪里来 --地球大气层的形成之谜(183) 天边大洞何处来 --南极臭氧洞之谜(185) 谁持彩练当空舞 --极光之谜(186) 恐怖的闪光哪里来 --地光之谜(188) 雷鸣电闪的奥秘 --闪电形成之谜(189) 神秘的火球 --球形闪电之谜(191) 有记性的神奇金属 --形状记忆合金之谜(193) 怎样才能驯服"天火" --控制热核反应之谜(194) 坦克、火炮的"护身符" --变色伪装材料之谜(196) 寻找另一个物质世界 --反物质之谜(198) 鼓舞人心的物理发现 --超导现象之谜(200) 世界万物哪里来 --元素的起源之谜(201) 还会有新的发现吗 --元素世界里的未解之谜(203) 生命之源哪里来 --水的起源之谜(206) 能把氢变成金属吗 --金属氢之谜(208) 航天飞机的"火龙衣" --玻璃陶瓷结构之谜(209) 千年古剑为什么不会生锈 --我国的古代冶金技术之谜(210) 水果为什么自己会变色 --氧化酶之谜(211) 比铝还轻的国防金属 --镁元素之谜(212) 从拿破仑的豪华帅盔说起 --铝元素之谜(213) 从一封老师的回信谈起 --钒元素之谜(216) 铜有毒吗 --铜元素与生物的关系之谜(217) 它们是恒星爆炸的产物吗 --锂和铍的起源之谜(218) 揭开毒魔的真面目 --鸦片使人上瘾之谜(221) 神奇的笑气 --一氧化二氮之谜(222) 精神病人的福音 --锂盐的药理作用之谜(222) "月亮"里的奥秘 --硒元素之谜(223) 止血的好助手 --维生素K之谜(224) 从农奴得夜盲症说起 --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之谜(225) 维持生命的神秘要素 --维生素里的未解之谜(226) 从恶狗向人扑来说起 --胸腺激素之谜(228) 神奇的"生命钥匙" --酶的催化作用之谜(229) 沉默的水下杀手 --无声鱼雷的化学燃料之谜(231) 植物的"秘密化学武器" --植物受害激素之谜(233) 大脑里的奥秘 --记忆的化学物质之谜(233) 生物医学未解之谜 它们是五颜六色的庞然大物吗 --恐龙的颜色之谜(237) 是谁杀死了"世界霸主" --恐龙灭绝之谜(238) 它们是怎样告别大自然的 --猛犸象灭绝之谜(240) 最早的鸟是怎样飞起来的 --始祖鸟之谜(241) 神秘的气象预报员 --动物预报天气之谜(243) 它们为什么自取灭亡 --鲸鱼集体自杀之谜(244) 神秘的"海洋歌手" --座头鲸之谜(245) 出色的海峡"领水员" --海豚领航之谜(246) 神秘的动物"木乃伊" --海豹干尸之谜(248) 有特异功能的"海中恶魔" --鲨鱼之谜(249) "长寿明星"的怪毛病 --海龟"自埋"之谜(251) 大海里的"活化石" --矛尾鱼之谜(252) 动物潜水冠军 --海兽潜水之谜(253) 它们是用次声说话吗 --大象的语言之谜(255) 猿猴世界的明星 --山都之谜(256) 澳大利亚的珍稀动物 --鸭嘴兽之谜(258) 动物世界的"老寿星" --龟的长寿之谜(259) 海上蛇国的奥秘 --蛇岛蝮蛇之谜(260) 记性好的除虫能手 --蟾蜍的记忆之谜(261) 它们为什么搬家 --候鸟迁徙之谜(262) 南极绅士的神秘家世 --企鹅的起源之谜(264) 耳聋的斗士 --雄松鸡的听力之谜(265) 长翅膀的吸血鬼 --吸血蝙蝠之谜(266) 夜蛾与蝙蝠的较量 --动物"电子战"之谜(267) 怪兽的传说 --尼斯湖水怪之谜(268) 拖网渔船的奇遇 --新西兰海域的怪兽尸体之谜(272) 昆虫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蝗灾之谜(273) 以假乱真的植物"魔术师" --植物的拟态现象之谜(275) 超声波的新职业 --植物爱听超声波之谜(276) 草木也有自卫本能 --植物的防御武器之谜(277) 大自然里的奇闻 --植物"杀手"与植物"医生"之谜(279) 神秘的植物"猎手" --食虫植物之谜(281) 地震专家的好助手 --植物预测地震之谜(283) 土牛膝的特异功能 --植物体内的动物激素之谜(284) 有奇特本领的树 --奇树之谜(285) 竹林的"不祥之兆" --竹子开花之谜(289) 真有凶残可怕的大树吗 --"吃人树"之谜(290) 神奇的人体"水泵" --心脏"永不疲倦"之谜(291) 为什么一代更比一代高 --人类的身高之谜(292) 寻找"瞌睡虫" --睡眠之谜(294) 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人类衰老之谜(295) 脑子也会"接触不良"吗 --脑病突然康复之谜(296) 从"一夜变白头"说起 --白发之谜(297) 科学巨匠留下的疑团 --爱因斯坦的大脑之谜(299) 金字塔里的秘密 --考古学家的死因之谜(300) 奇特的生育现象 --多胞胎之谜(301) 常见的生理反应 --疼痛之谜(302) 人体有防锈剂吗 --红细胞带来的谜(303) 有特异功能的眼睛 --奇眼之谜(304) 医生们的新式秘密武器 --药物导弹之谜(306) "杀手"是怎样放下武器的 --恶性肿瘤自行消退之谜(307) 千奇百怪的食癖 --食癖之谜(308) 死而复生的体会 --人在临死前的感觉之谜(310) 他们在睡梦中行动 --梦游之谜(311) 文学艺术未解之谜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如何编成的 --《诗经》集成之谜(315) 左氏,何许人也 --《左传》作者之谜(317) 是"女神"还是"野人" --屈原笔下的"山鬼"之谜(319) 魏武挥鞭在何方 --曹操诗中的"碣石"之谜(321) 桃源佳境何处寻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谜(323) 谁是五言诗的开山鼻祖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之谜(325) 千古绝唱缘何起 --《木兰诗》所叙故事之谜(327) 诗仙飘自天边 --李白出生地之谜(328) 诗圣留下的谜团 --杜甫的死因之谜(329) 千古绝唱里的疑团 --《枫桥夜泊》里的未解之谜(332) "苦吟诗人"为何不写七言近体诗 --李贺写诗之谜(334) 谁道"无题"即"爱情" --李商隐无题诗之谜(335) 东坡先生通词乐吗 --苏轼的音乐才能之谜(337) 花自飘零水自流 --李清照晚年改嫁之谜(339) 笼罩在汴河两岸的迷雾 --《清明上河图》里的不解之谜(340) 戏剧史上的遗憾 --关汉卿的身世之谜(342) 给美猴王寻根 --《西游记》中孙悟空原型之谜(344) 他是哪个民族的著名作家 --蒲松龄的身世之谜(346) "红楼"一曲唱何时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谜(348) 不画人物为哪般 --太平天国壁画之谜(350) 是太爱生命还是太憎生命 --台湾女作家三毛自杀之谜(352) 千年古城何处寻 --荷马史诗里的特洛伊城之谜(355) 罗得岛上的疑案 --太阳神巨像失踪之谜(357)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马可·波罗游记》之谜(359) 寻找米开朗其罗留下的艺术珍品 --《大卫》模型失踪之谜(362) 谁在"神秘地微笑"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谜(363) "戏剧之父"的真实身份 --莎士比亚的身世之谜(366) 稀世珍宝在何方 --琥珀宫失踪之谜(368) 音乐史上的疑案 --莫扎特的死因之谜(370) 爱国诗人为什么要离开祖国 --拜伦多年流亡国外之谜(373) 大卫留下的疑问 --《马拉之死》的构图之谜(374) 诗人为什么决斗赴死 --普希金决斗身亡之谜(376) 童话大师是鞋匠的儿子吗 --安徒生的身世之谜(378) 音乐大师为什么当了修士 --李斯特出家之谜(381) 大文豪为什么要背井离乡 --列夫·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之谜(383) 是音乐家在为自己写挽歌吗 --柴可夫斯基的死因之谜(386) 他为什么在成功之后走上绝路 --杰克·伦敦自杀之谜(388) 怎样理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壁画《格尔尼卡》的象征意义之谜(390) 社会历史未解之谜 "北京人",你在哪里 --"北京猿人"化石下落之谜(395) 一个不愿意解开的谜团 --黄帝出生之谜(397) 吃粽子和赛龙舟 --端午节来历之谜(399) 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都江堰之谜(401) 天下共传的"至宝" --传国玉玺下落谜(403) 伟大奇迹中的争论 --秦始皇陵兵马俑之谜(405) 火树银花不夜天 --元宵节来历之谜(407) 沙漠里的幻影 --楼兰失踪之谜(409) 乾陵里的女皇帝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411) 马嵬驿前的哀怨 --杨贵妃生死之谜(413) 莲花洋上出现的莲花 --日本高僧普陀山遇险之谜(415) 栖霞岭上的诉说 --岳飞葬于何处之谜(417) 草原上的传说 --成吉思汗陵墓之谜(419) 火光中的疑问 --建文帝下落之谜(421) 九宫山上的英灵 --李自成死亡之谜(423) 畅春园里的疑案 --雍正皇帝嗣位之谜(426) 高高的亚拉拉特山 --诺亚方舟之谜(427) 欧洲第一个史前壁画的宝库 --阿尔塔米拉山洞之谜(430) 大西洋底的文明 --大西洲沉没之谜(432) 崇山密林中的城堡 --玛雅文化之谜(434) 科罗拉多河畔的怪影 --地上巨画之谜(437) 耶路撒冷的秘密 --所罗门的金约柜之谜(439) 默默无言的石像 --复活节岛之谜(442) 沉寂的死海 --"死海古卷"之谜(444) 十字架上的故事 --耶稣死亡之谜(446) 博物馆里发生的故事 --水晶骷髅之谜(448) 热带丛林中的明珠 --吴哥文化之谜(450) 多佛尔海峡上的硝烟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452) 大理石的梦 --印度泰姬陵之谜(455) 圣赫勒拿岛上的风雨 --拿破仑死亡之谜(457) 幽灵一样的船 --"贝奇莫"号货轮之谜(459) 二十世纪人类的恶魔 --希特勒生死之谜(461) 它在试验中沉没 --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遇难之谜(463) 本世纪最大的谜案 --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之谜(465) 世界航天史上的悲剧 --美国"挑战者"号爆炸之谜(468) 人类考古发现中的困惑 --现代人类史前超文明之谜(470)
作者: 邓绍圣编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简介:我自幼喜欢音乐,是由口琴引发的。刚开始时用口琴吹奏一些世界名曲,跟着买回来唱片欣赏,阅读有关音乐的书籍,参加音乐会听交响乐曲,中学时又跟一位在澳门绿邮电台当第一小提琴手的李先生学小提琴,对音乐的喜爱简直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甚至平常走路时也在哼唱。那时喜欢的是西洋古典音乐,如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对外国名曲朗朗上。对外国名演奏家也很崇拜,对中国的音乐却是看不起的,觉得中国音乐落后,尤其是广东小调,认为是下里巴人,俗不可耐。 如今在加拿大生活了三十多年, 比以前在澳门、香港居住的时间还长,对中国音乐的感情也由此而改变了。尽管我还是那么喜欢西洋古典音乐,年年预订套票去听卡城爱乐乐团演奏交响乐。可奇怪的是,偶然吹吹口哨,不再是《蓝色多瑙河》,而是红线女的《昭君出塞》;晚上睡前听的并非《萧邦夜曲》,而是石叔诚弹奏的《平湖秋月》。家乡的旋律令我感到无比亲切、无限眷恋,这是文化的回归。少年时代听到的“下里巴人”在我脑里中再现,变成了“阳春白雪”,回味无穷。更多>>
作者: (德)拜厄作曲;赵屏国讲解
出版社: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2007
简介: 《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与教材同步,课前课后学习必备;名师讲解重难点学习要领透析;完整示范,标准演奏跟学。该教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首乐曲虽然短小,但是有一定的技术练习目的,同时又很有音乐性,可以把它当作小乐曲一样的弹起来。 主讲人简介: 赵屏国:著名钢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51-5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学习期间,展示出了出众的才华,被选入了苏联专家班上学习,先后师从著名苏联钢琴家阿塔图良教授,苏联功勋艺术家塔·彼·克拉夫琴科教授,以优异成绩毕业,被评为天津市优秀生,并留校任教,60年就读于前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62年参加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返校后继续任教。 由于40多年潜心于教育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成熟的教学系统,培养出了非常出色的、获得柴可夫斯基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的享誉世界的钢琴家郎朗;以及很多国内、国际比赛获奖者;以及优秀的钢琴家。 多年来,举办了多场专题钢琴独奏音乐会及协奏曲音乐会,如:纪念贝多芬专题音乐会、纪念肖邦专场音乐会等;还举行了多场双钢琴音乐会等;发表了很多篇音乐论文等等。 在国内及国外:如美国、乌克兰、日本、印尼等国举行了多场各种专题演奏讲座;参加我国举办的国际夏令营大师班的讲座与教学。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广泛的影响。入编了英国剑桥“世界著名音乐家”字典;美国“世界音乐家辞典”;“中国当代教育家辞典”;“中国音乐家辞典”等。 2000年再次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颁发的“杰出贡献奖”。
作者: 刘智勇编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 该书的最大特点是: 从选曲上看涉及不同流派、曲式、体裁、国家的名曲。不同音乐流派的有l7世纪以巴赫为代表巴罗克音乐作品,有l8世纪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乐派的音乐作品,有l9世纪以舒伯特、舒曼、肖邦、柴可夫斯基、约翰·斯特劳斯、德沃夏克等为代表的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另外还选取了若干首《拜尔》、《车尔尼》、《汤普森》中十分动听的练>-j曲等。不同体裁有进行曲、小夜曲、舞曲、歌剧、舞剧、序曲、奏鸣曲、摇篮曲等。这些丰富多彩、风格各异、体裁广泛的乐曲均可扩展我们的音乐视野,丰富我们的乐理常识,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 从记谱法上看,该书采用了五线谱和简谱两种记谱法,打破了目前市场上大多为五线谱一种记谱法的尴尬局面。大大适应了广大钢琴爱好者的各自所需。其实这两种记谱法各有优劣,从专业的角度而言,五线谱更为科学、严谨,但移调却不方便。而移调正是简谱的优势,只要把调名一改即可。而简谱最大弊端是高低音不准确,无高低直观感。对于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简谱是占绝大多数的,因此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能掌握这两种记谱法,这样便可在乐海里游刃有余纵横驰聘。 从公式化伴奏而言,有主属音伴奏、半分解和弦伴奏、全分解和弦伴奏、柱式和弦伴奏、琶音伴奏等,既丰富又简易,让每个钢琴人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十指生花,弹奏自如。 从难度上看,笔者始终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写,少至8小节,多至150小节不等。其程度为初级至中级。另外,为方便读者,笔者将外文术语,用中文翻译过来。 《世界名曲钢琴公式化即兴伴奏》一书,适合于广大初、中级钢琴爱好者;适合于急于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人使用;适合于广大中、小学、幼儿园老师等参考用。总之是一部普及性的钢琴书。愿她能为您的工作带来帮助,为您的生活带来色彩。
出版社:广州市新时代影音公司,2011
简介:《HIFI测试王:进行曲名篇》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雄劲刚健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所有专业发烧友必备的古典发烧测试珍品。真正的HD技术处理,体现古典音乐的发烧极限。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以整步伐、壮军威、鼓士气的队列音乐,其起源可以上溯至16世纪的战争曲。在音乐史上,各个时代的音乐家如赫伯特、贝多芬、门德尔松等都创作过进行曲。 01 威尔第:凯旋进行曲 Grand March 3:38 02 苏萨:忠诚进行曲 Semper Fidelis 2:37 03 扬基进行曲(传统) Yankee Doodle 2:34 04 柏辽兹:拉科西进行曲 Rakoczy March 4:15 05 奥尔福德:波基上校进行曲 Colonel Bogey 3:09 06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 Turkish March 1:40 07 门德尔松:祭司的战争进行曲 War March of the Priests 5:29 08 赫伯特:玩具进行曲 March of the Toys 3:51 09 门德尔松:笙歌喧胜进行曲 Strike Up the Band 2:47 10 莫斯:街头进行曲 Up the Street 2:11 11 罗萨:御者进行曲 March of the Charioteers 3:41 12 西贝流士:卡雷利亚组曲 Alla Marcia 4:11 13 柴可夫斯基:斯拉夫进行曲 Slavonic March for Orchestra op.31 10:35
出版社:九洲音像出版社,2009
简介:《钢琴奏鸣曲》精选101首古典音乐大师的经典作品。音乐能够刺激大脑皮质的活动,并对大脑边缘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调节大脑功能,促进大脑和感觉器官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和恢复记忆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CD 1 少女的祈祷 Total Playing Time:73:51
01 JS.Bach:Prelude(Prelude and Fugue in C,BWV846)
巴赫:前奏曲C大调前奏与赋格
02 Mozart:3.Alla Turca(Allegretto)
莫扎特: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K.331土耳其进行曲
03 Chopin:No.l in A flat"Harp Study"
肖邦:12首练习曲 作品25 将A大调第1号 竖琴
04 Richard Addinsell:Warsaw Concerto
阿尔瑟尔:华沙协奏曲
05 Chopin:Waltz No.l in E flat,Op.18-"
Grande valse brillante"
肖邦:华尔大圆舞曲 作品18 降E大调第1号
06 Schumann:2 Aufschwung
舒曼:八首幻想小曲集 作品12飞翔
07 Satie:Gymnopedie No.1
萨提:吉诺佩第 第1号
08 Badarzewska:La priere d'une vierge,Op.4
巴达洁芙斯卡:少女的祈祷 作品4
09 Oesten:Alpine Glow 欧斯坦:阿尔卑斯山的晚霞
10 Liszt:Liebestraum No.3 李斯特:爱之梦第3号
11 Grieg:No.6 Homeward葛利格:抒情小品Ⅶ 作品62 第6号 回家
12 Chopin:Nocturne No.2 in E flat,Op.9 No.2
肖邦:降E大调第2号夜曲 作品9 第2号
13 Liszt:No.5 Feux follets(Allegretto)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巧练习曲S.139 第5号 鬼火
14 Mozart:2.AndanteConcerto No.21 in C,K.467>
莫扎特: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 K.467 第2乐章
15 Debussy:8.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德布西:前奏曲第1册 第8乐章 棕发少女
16 Chopin:Mazurka No.41 in C sharp minor Op.63 No.3
肖邦:第41号升C小调马祖卡舞曲 作品63 第3号
17 Beethoven:2.Adagio cantabile
贝多芬:第8号C小调钢琴奏鸣曲
作品13 第2乐章
CD 2 春之歌 Total Playing Time: 64:22
01 Beethoven:1.Adagio sostenuto
作者: 傅伟勋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托尔斯泰小说名著《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启蒙意义 任何读过19世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日记与传记(不计其数)的读者都 知道,西方文学史上几乎找不到一个作家,像他那样惧怕死亡,也没有一个 作家像他那样自幼幻想死亡(情状),凝视死亡(真相),并想尽办法超克死亡 。他在1884年完成的“死亡文学”的不朽作品《伊凡·伊里奇之死》,便是 显著的例证。这一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1881年一位法官濒死之前,针对往 逝的生命)-JS~自我总结与评价的真实故事。托尔斯泰经由夫人的转述得知 此事,大大激发了他的写作兴趣与灵感。我们可以说,《伊凡·伊里奇之死 》虽取材于那位俄国法官的生死挣扎,实质上却反映着托尔斯泰自己多次有 关生死问题的亲自体验,充分彰显了他日后在《艺术论》(Wh口t Is Art?) 中所极力标榜的“艺术为人生”(art for life’s sake)立场。总之,这一 中篇小说是托尔斯泰为了超越生死大关,而获得终身不渝的宗教与道德的根 本改信之后,首次发表出来的力作。从此以后,他的一切作品(包括第三部 长篇小说《复活》与《艺术论》在内)全然抹去纯文艺色彩,只为耶教的博 爱主义与道德的社会主义服务了。 《伊凡·伊里奇之死》1ti版之后不久,著名作家斯塔索夫(Stasov)函 告托尔斯泰说,他从未读过如此精彩的杰作:“人间还未产生过这样伟大的 创作。与你这篇70页左右的作品相比,其他一切作品就未免显得无足轻重了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也在日记中写道:“我刚读完《伊凡 .伊里奇之死》,因而更加确信,托尔斯泰是地球上最伟大的作家。”由此 可见《伊凡.伊里奇之死》的文学成就之高,尤其在“死亡文学”这一领域 里,无疑是首屈一指的最高成就。1880年威尔(Robert Weir)教授所编成的 《文学中的死亡》(Death in Literature),就在结论部分专门收录了这一 篇作品,可见它的现代意义与文学价值。它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是“死亡学 ”与临终精神医学研究以及“死亡教育”经常使用的不可或缺的阅读资料。 我们如果细读《伊凡·伊里奇之死》,则不难发现,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淋 漓尽致——如伊凡对医生的不信任,对上帝的“埋怨”,对妻女外出的嫉妒 与愤恨,绝望无助的孤离感,在生命尽头对于死亡的“接受”等等,已经预 见了库布勒·罗斯医师观察所得的心理反应及其阶段之种种,实在令人叹赏 不已。 《伊凡·伊里奇之死》在文学创作与哲学思想层面,也预见了20世纪两 次世界大战以来,盛极一时的欧洲实存主义(或称存在主义)的思想胎动与探 索问题的主要趋向;并与后起之秀陀斯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的《卡拉 马佐夫兄弟们》(The Brothers Karamazov)等名著相互辉映,构成实存主义 文学的先驱典范之作,可以说对于整个现代实存主义文学运动的酝酿与发展 ,极尽开拓之功。再者,我们知道,“实存(兼涵现实存在与真实存在二义) ”(existence)、“实存的抉择”(existential choice)、(生死关头的)“ 极限境况”(the border’一situation)、“实存的本然性或真实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实存的非本然性”(existential inauthenticity)、“ 存在的勇气”(the COUr’age tobe)等实存主义的惯用概念,都是20世纪20 年代以来经由海德格尔(Hei.degger)、雅斯培(Jaspers)、萨特(Sartre)、 田立克(1'illich)等人的哲学探索而逐渐形成的。这些概念今天已是现代西 方思潮方面的一般常识或口头禅。但是一百多年前,托尔斯泰居然能以《伊 凡·伊里奇之死》的小说体裁,步步挖掘人在面临死亡(极限境况)之时显现 出来的实存意识(不论是真实本然性的或非本然性的),实在不能不令人叹服 他那生来独特的生死体验,犀利无比的心理描写与实存分析(existential analysis),以及呼应20世纪实存主义思潮的(新)时代预感。譬如海德格尔 在划时代的哲学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所作的关涉生死问题的人的存在分析 ,多半可在半个世纪以前问世的《伊凡·伊里奇之死》中,找到实存文学的 线索或例证。事实上,海德格尔在书中附注提到了这篇作品的重要性,可见 它对海德格尔的“死亡”讨论极有影响。 表面上看来,《伊凡·伊里奇之死》的情节与结构都很简单,而故事的 展开也多半平铺直叙,没有复杂的曲折。因此,缺乏“创造地阅读”能力的 普通读者,容易误认为这篇作品平淡无奇,不过如此,而完全忽略其中的深 意。其实,托尔斯泰善用他那平生最擅长的白描手法与写实笔调,所刻画出 来的人际关系与人间形象,以及所透视出来的(主要登场人物的)心理反应、 (伊凡在死亡边缘的)最后挣扎、(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等等,在一百多年后 的今天仔细阅读,仍然具有令人激赏而发人深省的现代意义
作者: 本丛书编委会编
出版社: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简介: 古典芭蕾舞的历史约有500年,沿袭了宫廷芭蕾舞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方式,它的主要特点有:1.女舞者穿着有裙子的舞衣;2.一般都以童话传说或神话故事为题材;3.音乐多是舞曲甚至名曲,尤其是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组曲;4.男舞者很多时候辅助女舞者做出漂亮的技巧动作。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芭蕾舞的基本知识。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简介:(1)鲁迅喝酸酒 1925年的一天,有个神经有些错乱的叫杨树达的青年学生,跑到鲁迅家里胡闹,说鲁迅拿了苏联的“卢布”。鲁迅敏感地认为这是敌人派来的走卒。愤慨之余,当晚写下《记杨树达的袭来》送《语丝》杂志发表。但不久鲁迅得知实情,内心很不安,登门向杨树达赔礼道歉,又郑重其事地写了《关于杨君袭来的辨证》一文。送《语丝》杂志发表时,他承担了刊载此文所需纸张和印刷等全部费用。有人说不必如此,鲁迅说:“由我自己酿出的酸酒,当然应当由我自己将它喝干。” (2)名人失恋 1841年,20岁的恩格斯在不来梅商行当练习生时,同一位姑娘的恋爱失败了。恩格斯很悲伤,于是他翻越阿尔卑斯山去意大利旅行,向美丽的大自然“倾诉爱情的痛苦”,“在大自然壮丽景色中得以怡然开脱,熔化在温暖的生活之中”(给友人信)。1844年,恩格斯又与一位姑娘恋爱了,可几个月后他又一次失恋了。于是恩格斯用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来冲淡失恋的痛苦。像恩格斯这样,在失恋的痛苦中站起来的人是很多的。柴可夫斯基失恋后写成名曲《悲怆》,舒伯特失恋后完成了《未来交响乐》,罗曼·罗兰失恋后创作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还有歌德失恋后写成传世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3)这是“多管闲事”吗? 据《新民晚报》报道:11月14日傍晚5时许,公交lO1路新风车驾驶员杜明生驾驶一辆公共汽车从吴淞驶向北站。途中,人们看到一辆外地汽车油箱起火,那位驾驶员急得束手无策。小杜看见后立即停车,拿起车厢里的灭火机,冒着呛人的浓烟和油箱随时会爆炸的危险,奋不顾身地扑灭了烈火。外地司机拉住小杜的手感激不已。但遗憾的是,当小杜回到车上时,车厢里隔车观火的部分乘客竟指责他多管闲事,自讨苦吃,并怪他耽误了他们回家的时间。 (4)一个曾被人讥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英国的谢灵顿是荣获诺贝尔奖金的著名科学家。他出生在伦敦的贫民窟里,是个被人收养的孤儿。少年时代他沾染了许多坏习气,人们说他“不是好种”,成不了材。他对于别人的侮辱、谩骂习以为常。有一段时间,谢灵顿对一个挤奶女工产生了爱慕之情。他向她求爱,那女工说:“我宁愿跳到泰晤士河淹死,也不会嫁给你!”这一“闷棍”把谢灵顿从迷困中打醒了。他一改恶习,发愤攻读,决心彻底改变人们对他的看法。后来他终于在研究中枢神经学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担任了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的教授。 训练提示: 主持人的述评应力求“述”中显“评”,做到“示之以形”,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这样的叙述虽没有抽象的议论,但有一根“理”的红线贯穿,并注入感情,以显示自己的倾向。 八、终结语训练 终结语是主持人在节目即将结束时说的话。 (一)终结语的重要性 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说,人们欣赏节目都希望有头有尾,不能有头无尾,所以人们将“终结语”看做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程式。作为一种文化承传,甚至终结语的选词用语也比较固定。比如,宋代演艺活动的主持人(当时称做“竹竿子”)在演出活动结束时,一定要即席赋诗一首,然后以“歌舞既阑,相将好去”之类的套话作结。 但现在的节目已经不只是文艺演出了。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个节目播出,内容丰富而分散,观众的理解接受有的可能还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有的可能还需要帮助消化,这时主持人的终结语就是为实现节目的意图,为满足受众的接受期待而必须设置的了。 优生优育节目终结语 在“优生优育”节目中,播出了幸福的恋爱家庭生活和残疾孩子生活的纪录片片断后,主持人张悦作了如下的小结: “看了刚才的节目,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恩恩爱爱、温情脉脉的一对对情侣,而是这些残疾的孩子。尽管我们的编导用心良苦,尽量不给大家以视觉上的刺激,让那些令人心痛的画面一闪而过,但是它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记得当初我孕育生命的时候,内心深处有个最隐秘的想法:祈祷上苍一定让我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我同几个过来人谈到这个想法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哎呀,咱们的担心怎么那么一样啊!是啊,生小孩比不得买东西,东西买得不理想,比如一件衣服不合意,我们可以狠狠心不要了,但孩子那可是自己的骨肉啊。有的朋友看到自己的残疾孩子实在可怜,所以给他加倍的呵护,其实,这些悲剧,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医学科学知识,早一点加以注意力,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所以说,只要想当父母,那么就一定要从准备结婚的那一刻起,有意识地注意优生这个问题。” 点评: 主持人张悦的小结语,并非可有可无,它为体现节目主旨而说,但是没有任何说教灌输的痕迹。她用平实的语言从自己切身感受的角度作结。这篇由主持人自己撰写的终结语,句句都是肺腑之言,丰富并拓展了节目的意义。它不仅是对整个节目内容的归纳,也是对内容的深化。 (二)终结语的语用策略 1.概括。在运用议论终结节目时,可以对节目内容作出简要的归纳,用提纲挈领的话表述。 2.确定。对毋庸置疑的或已经取得共识的结论性认识,可以语气肯定,用精确简洁的语言说得清楚明白。 3.强调。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不作面面俱到的总结,而是抓住关键之处,通过深化议论和“点睛”之语,给予强调。 4.升华。通过议论的拓展,设疑引思,给人以启迪;或通过抒情性的表述,使思想感情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训练设计 1.赏析下列终结语,说说它们的语用功能和语用策略。 (1)上海电视台《共度好时光·百年风流》的终结语: 曹可凡:这一期《共度好时光》节目已近尾声,在和朋友们说再见的时候,我们也将同1995年说一声再见了! 袁鸣:流光飞转,时间带领我们不断向前!回顾往日,我们有那么多的怀念,因为记忆里,有那么多真挚的笑脸! 曹可凡:时光荏苒,欢乐伴随我们走向新的一年。我们《共度好时光》节目在过去的一年里和观众相见相识,同乐同欢,就让这一年中我们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光,留在我们生命的记忆里,一起走向1996年,明天会更加灿烂! 袁鸣:让真情和欢乐伴我们一路同行,直到永远! (2)中央电视台2001年1月31日《焦点访谈》报道安徽滁州市一些贫困村吃喝风盛行,主持人的终结语是: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孩子升学,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成为大吃大喝的理由,这种现象在咱们农村哪,的确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作者: 费尔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7年09月
简介:
本书是法国著名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独力撰写的一部简明世界通史,旨在让年轻人对历史产生兴趣,让他们“在理解历史的同时,直面他们即将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本书从文明的角度,总览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从伊斯兰世界、撒哈拉以南非洲到远东,从西欧、美洲再到另一个欧洲(东欧和俄国),在大量汲取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布罗代尔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及总体史学观念写成,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史学巨著。
全书各个部分自成一体,既考察过去,又论及不远的将来,兼有章节简约和内涵丰富之长;视野广阔,不仅反映了政治、军事状况,更呈现了经济、社会、文化等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整体;尤其注重对历史的洞察,对趋势的把握,由此探求整体的人类历史的深层意义。
这是20世纪伟大历史学家的巨献,饱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现实关切,文明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读一读它。
【目录】
中译本序 i
序 布罗代尔教授历史 ix
自序 xxii
导言 历史与现在 xxvii
上编 文明释义 001
*章 术语的衍变 003
第二章 文明研究关涉所有社会科学 010
第三章 文明的连续性 027
中编 欧洲以外的文明 043
*部分 伊斯兰与伊斯兰世界 045
第四章 历史 046
第五章 地理 062
第六章 伊斯兰的伟大与衰落(公元8 —18 世纪) 077
第七章 现今伊斯兰世界的复兴 104
第二部分 黑色大陆 131
第八章 历史 132
第九章 黑非洲:今天与明天 153
第三部分 远东 171
第十章 远东简介 172
第十一章 古代中国 189
第十二章 中国的昨日与现在 216
第十三章 印度的昨日与现在 234
第十四章 海上的远东:印度支那、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朝鲜半岛 274
第十五章 日本 295
下编 欧洲文明 319
*部分 欧洲 321
第十六章 空间与自由 324
第十七章 基督教、人文主义与科学 350
第十八章 欧洲的工业化 393
第十九章 欧洲的统一 419
第二部分 美洲 447
第二十章 另一个新大陆:拉丁美洲 448
第二十一章 杰出的美洲:美国 483
第二十二章 阴影与困难:从昨天到今天 507
第二十三章 横穿英语世界 535
第三部分 另一个欧洲: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和苏联 553
第二十四章 从起源到1917 年十月革命 555
第二十五章 1917 年以后的苏联 576
附录 英译者前言 605
译后记 625
【免费在线读】
第二十五章 1917 年以后的苏联
1917 年以后的苏联
本书上一部分(第二十四章)已经研究了1917 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既研究了它的开端,也研究了它(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结果,本章只涉猎苏联文明史上那些比较重大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与俄国革命相遇,而后又怎样指导俄国革命的?
(2)抛开那些明显具有极大重要性的计划和数据,从人道上讲,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的现实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在所有这些撞击、强制和变迁之中,苏联文明的现在与未来,能否被人理解?
从卡尔•马克思到列宁
马克思的思想相当迅速地就赢得了俄国知识界和革命家的关注。这一思想在西方得到了人们的赞同,因而与亲斯拉夫的传统主义者相冲突。马克思主义不是在圣彼得堡大学的经济学家与历史学家中迅速找到了信徒吗?据说,圣彼得堡大学与保守的莫斯科大学是对立的。
•马克思主义是两个人合作的成果,起主要作用的是卡尔•马克思(1818—1883 年),起次要作用的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年),后者与马克思携手工作了40 载,马克思逝世后,他又继续工作了12 年。
这个庞大的学说标志着19 世纪和20 世纪革命思想、行动和解释的一个根本性转折。它把革命与现代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结合起来,是发源于这种社会的天然的、不可避免的果实。它提供了整个世界观,把社会分析与经济解释紧密结合在一起。
马克思的辩证法(辩证法是指通过矛盾或肯定与否定来寻求真理)一方面批判黑格尔的哲学,另一方面受到了黑格尔的启示。对于黑格尔来说,精神主宰物质世界(思想先于物质),意识是人的本质特征。相反,对于马克思来说,物质世界相对于精神世界而言居主导地位。“黑格尔体系头朝下倒立着,”马克思写道,“ 我们把它颠倒了过来,让它两脚着地。”尽管如此,马克思的辩证法仍然接过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时间(temps)即接连相继的经验:1. 肯定;2. 否定;3. 否定之否定。就是说真理的肯定由此变出,它同时考虑到前两个时间,并使之调和。
这种推理方式始终是马克思辩证法的背景。正如俄国革命家亚历山大•赫尔岑所云:“ 辩证法是革命的代数学。”无论怎样,这是马克思的语言,是一种指出矛盾、确定矛盾、实事求是地科学地认识矛盾、而后解决矛盾的艺术。马克思主义被定义为唯物辩证法(dialectique matérialiste):这一说法并不是不准确,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过它,尽管按照列宁的意见,马克思强调辩证法,远比强调唯物主义要多。另一些人跟在列宁的后边,在历史唯物主义(matérialisme historique)这个由恩格斯创造的很不巧妙的表述问题上,提出了同样意见:马克思强调历史远比强调唯物主义要多。这无疑是因为马克思通过其社会历史分析获得了有关其革命学说的辩证法论据。社会历史分析是马克思著作中的伟大创新之一。
在马克思看来,19 世纪中叶的西方社会正经受着一大矛盾,对这种矛盾的辩证分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让我们简要概括一下他的这个分析。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摆脱自然界、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一种手段。正是在劳动中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本质,认识到他是那么多劳动者当中的一员,是社会的一分子。在一个既意味着劳动又意味着自由的社会中,同时存在“人的自然主义”(naturalisme de l’homme)和“自然的人文主义”(humanisme de lanature)。“ 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这就是对人类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的肯定。
接着是否定:马克思眼中的社会,存在着荒谬的自相矛盾,劳动并没有解放人类,让人类获得自由,而是奴役人类。人被排除在生产资料(土地或工厂)所有权乃至这种生产的利润之外。他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被迫为他人的利益而使自己的劳动异化(aliéner)。现代社会使劳动成为一种奴役手段。
那么,什么是否定之否定,这种矛盾的出路之门呢?当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工业化阶段,实行大规模劳动和大批量生产,就导致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广泛的、清楚地知道自己受奴役的被奴役者阶级,即无产阶级。这时创造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就获得了一个结果。无产阶级自动地加剧进行阶级斗争,即阶级的战争,因而不久就会导致一场革命。
马克思相信,工业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后阶段,这个历史过程依次使人类社会从奴隶制度转入封建制度,然后转入资本主义制度(先是商业的资本主义,而后是工业的资本主义),19 世纪的世界在达到工业化阶段的同时,也达到了革命的阶段,达到了废除私有制的阶段;明天,世界将达到共产主义阶段。
然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社会(la société capitaliste,资本家社会)并非一朝一夕可至。[ 人们知道,起码从1846 年起,马克思就知道“资本家”(capitaliste)一词,但还尚未使用“ 资本主义”(capitalisme)这个方便的词],正如马克思本人阐明(1875 年)的那样,存在一个“ 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在这个时期,新社会勉勉强强从旧社会脱胎而来。今天,专门用语“ 社会主义”特指这个“共产主义低级阶段”,此阶段的口号是“ 按劳分配”。只有下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才称为共产主义。它有点像是希望之乡。社会(这时)可以在它的旗帜上题写:“ 各尽所能(在生产阶段),按需分配(在消费阶段)。”人们看到: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乐观主义的,正如乔治•居尔维奇所写的,它是一种“上升的”学说。
•可是,1880 年前后,对于再次传来的俄国革命的消息,不论马克思怎样犹豫不决,他毕竟得出结论说:在俄国进行革命行动在理论上暂时是不可能的。对俄国的革命者来说,马克思的这一结论,怎能不令人失望?
事实上,马克思认为,在俄国,工业无产阶级过分不足,造就工业无产阶级的进程还须持续整整数年。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新环境还要经过数年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到了那时,“一个社会革命的时代”才将宣告来临。至于目前,各种条件还未汇集在一起,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
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英国为范例所思考、所探究、所讨论的问题。当《资本论》(Capital)*卷问世(1867 年)时,英国早已达到工业革命的核心阶段,更确切地说,对工业革命引起的重重困难尚未找到有效的办法加以克服。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以法国和德国为范例进行推论,后者此时只是略微落后于前者,但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总之,他们是按照与沙皇俄国所置身其中的形势相距甚远的形势进行思考的。
19 世纪末,在俄国,农民一方就占了全国总人口的80%,工人仅占总人口的5%。在这个刚刚进行工业化的国家,怎么能设想会出现一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的社会革命呢?
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问世的时代(1899 年)起,更进而在1905年革命的前夕和之后,列宁非常清楚地屡次看到这一矛盾。应当承认,列宁这个马克思的信徒,受困于他所激扬、赞美的思想,在这个思想内部,他感到灵活自如。总的说来,列宁的所有思想几乎都见于马克思的著作之中。然而,尽管列宁的真正才能主要体现在策划革命行动上,但即便是在思想领域,作为一个思想家,他的独创性也比人们通常所说的要大得多。
事实上,列宁出身于俄罗斯一个小贵族家庭,他讲话的声音和他家乡特有的口音表明了这一点。因而,他不再因其简朴,因其“ 务实的才智”而仅仅是“ 俄罗斯人民的代表”,他更不是一个仅仅被行动所吞噬的人。事实上,他反复进行了具体独到的分析和一针见血的批判,这使他赢得了“清扫第二国际的奥吉亚斯牛圈的荣誉”。当他采取行动时,他总是事先怀着激情,以清醒的头脑对此进行思考。因此,他与马克思不同的地方,产生在革命进程中一开始必然出现对立之处:在革命的战略和革命技巧方面。他肯定是在俄国之具体条件下,根据“无产阶级”和“ 革命政党”之间的关系,来构想革命进程的。
简而言之,列宁赋予政治相对于社会或经济事务系统性的优先地位,赋予“ 政党”相对于无产阶级群众的系统性的优先地位。人们几乎可以说,他赞成“ 政治*”,政治优先。
对于马克思来说,革命是几乎自然而然发生的社会爆炸的结果,在工业化和阶级斗争的重压下,社会爆炸是会在它自己适宜的时刻出现的。由于工业化而挤在城市中的无产阶级就其本性而言是革命的和有爆炸力的。在无产阶级的身旁,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曾经是新的思想意识的发源地,但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其革命的使命。在某些场合,也许仍要利用这个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的参与、支持和帮助。但是关于这项策略,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长时期里一直犹豫不决。1848 年以后,他们不无理由地尤其不信任法国农民,对其反革命可能性心存疑惧,认为他们是依恋其小块土地的假无产阶级。
马克思去世(1883 年)以后,关于革命行动应采取何种形式的争论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德国人罗莎• 卢森堡(Rosa Luxemburg,1870—1919年)恪守马克思的原本忠告:在她看来,唯有工人无产阶级值得信任;工人无产阶级必当是革命的*动力;所有其他阶级都是敌人,因此,“ 党”应当为工人无产阶级所有,他们应密切地从内部对它实行监督,从基层对它加以控制。她认为,这是防止党的官僚化的*手段。
列宁的方向与卢森堡不同:与一些改良主义者的意见一样,他对无产阶级天生的自发的革命性(此外,他厌恶“ 自发性”一词)表示怀疑(“ 在帝国主义时代”)。他认为,强调党和强调其他受压迫的社会阶层有可能与无产阶级结成联盟的时候到了,不管这些阶层属于何种阶级。1902 年,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主张,没有由职业革命家组成的中央集权的党的领导,无产阶级并不会选择革命,而会转向改良主义和某种工联主义,甚至可能陶醉于工人贵族的乌托邦之中。当时在英国,新生的工党不得不与工会迟疑不决的保守主义做斗争,正如在法国,工联主义比现在人们通常认为的更多地反对社会主义,妨碍社会主义的发展,难道不是吗?此外,与罗莎•卢森堡和其他一些人的看法相反,列宁认为民族战争的时代仍然没有结束,与自由资产阶级的联盟势在必行。进而言之,列宁赞成土地改革纲领,无论怎样都拒绝认为农民是反革命成分,在这一方面,他又一次与罗莎•卢森堡和“卢森堡主义”意见相左。在那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上,列宁肯定受到了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的影响:他像他们那样,在受奴役的农民身上,看见了革命的根本动力;他不想弃置这一庞大的爆炸性力量不用。人们知道,农民确保了1917 年十月革命的成功:无论如何,在有关俄国的问题上,列宁的看法是正确的。
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不能详细考察这些争论和思想立场,它们中有一些在1917 年以后在苏联的发展中发挥了作用。仅仅指出这一点就足够了:文化转移已经发生,从*初的马克思主义转移到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形式,就像人类学家所说的那样,对马克思主义做了“重新解释”,以适应沙皇俄国这个在20 世纪初尚未完全工业化、农业仍居主导地位——如此接近而又如此遥远—的国家的具体情况。吕西安•戈尔德曼这样宣称:“无产阶级在俄国占有重要性,但数量太微小,因此它在经济、社会与政治方面所占的重要性不足以靠一己力量引发马上使无产阶级与整个社会对抗的革命。”
•俄国社会民主党,即后来的共产党,是经在国外建立劳动解放社(Grouppa OsvobojdenijaTrouda)的*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 格奥尔吉•普列汉诺夫、帕维尔•阿克塞尔罗德(PaulAxelrode)、维拉•查苏里奇(Vera Zassoulitch)、列夫•捷伊奇(Lev Deutsch)]同意,由第二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 列宁、尤里乌斯•马尔托夫(JuliusMartov)、菲奥多•伊利奇•丹(Fyodor Ilich Dan)]创立(1898 年)的。
然而,当社会民主党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1905 年)时,分裂产生了: 一方面是布尔什维克(Bolcheviks, 即俄语的“ 多数派”,况且越发指发出一个声音的多数派);另一方面是孟什维克(Mencheviks,“ 少数派”),普列汉诺夫本人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 少数派”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将重新成为“ 多数派”。)这次分裂原因何在?因为在党章的*条,列宁引进了名为“民主集中制”的著名条款。这些条款规定:1.“ 职业革命家”(总之,技术专家)的决定性作用;2. 严格的(铁的)党的纪律;3. 中央委员会对全党,尤其对基层组织的广泛而专制的权力;4. 在有必要时,把中央委员会的权力移交一个人数有限的局。这够清楚明白了吧?它把党变成了一部自动的战争机器。对此,孟什维克叱责党进行独裁活动,叱责党抛弃了民主原则。(托洛茨基当时就预见,列宁的构想将导致一个人,即中央委员会首脑的独裁专制。)
然而,从俄国社会工业的发展观点看,俄国的特殊环境决定了采取这种策略态度的必要性,由此存在许多考验。1905 年,列宁旗帜鲜明地与人数并不太多的一些社会党人的论点进行斗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请注意:由无产阶级进行)”是可能的,“ 似乎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对于这样一场革命来说,已经足够发达”。1917 年,在革命党人夺取政权的前夜,两派在*后时刻的论战更加明朗化了。论辩在列宁与俄国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奠基人格奥尔吉•普列汉诺夫之间进行。列宁否认他计划夺取政权;如果他夺取政权,那只是寄希望于得到即将来临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援助。(这是幻想,我们注意到,俄国革命从一开始,或几乎从一开始就被迫自力更生。不久他们就不得不抛弃这种幻想。)普列汉诺夫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点——工人无产阶级力量弱小,资本主义发展不足,农民人口占压倒性多数。他警告列宁,如果列宁夺取了政权,无论愿意与否,他都必须求助于独裁专制,求助于政府的恐怖手段。列宁反唇相讥,这样说就是对他个人进行侮辱。然而,他夺取了政权,掀起了一场土地革命……
即便如此,这些问题仍继续困扰着他,让他不得安宁。1921 年,由于采取新经济政策(N. E. P.),列宁一时开起倒车时,他的宣言极有特色地与这条思想路线和这些旧日的争论联系起来。“ 我们搞错了,”他总体上这样宣称,“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里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随着列宁的去世几乎完全寿终正寝。从1928—1929 年起,斯大林从反对转而赞成工业化,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历经重重困难,工业化*终获得了众所周知的伟大成就。
但是让我们退回到1883 年(马克思逝世那一年),更清楚地描述那场争论。格奥尔吉•普列汉诺夫设想出现这么一种情况,革命者“偶然地”或“靠密谋”夺取政权。他写道,“ 他们那时只能够建立一个类似印加帝国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实行专制独裁的社会主义。普列汉诺夫因此重提马克思本人的话。马克思在讨论类似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局面时曾谈到“修道院式的社会主义”,或“兵营式的社会主义”。
我们像人们常做的那样重提这些话和这些争论,目的不在于重新考虑1917 年十月事件及其后果,以便以“纯马克思主义”的名义指责事件的进程,当时历史自当使“ 纯马克思主义”无法应付,或遭到嘲弄。需要指出的事实是,社会主义革命意外地在一个当时欧洲*不工业化的大国开始了。这一次,革命不可能遵循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马克思主义方案展开。政权已被共产党(这是社会民主党后来取的名称),即在俄罗斯众多人口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少数,可能在10 万人左右,所控制住。这个有着高度组织性的少数,利用了1000 万—1200 万农民的惊人的溃乱,利用了军队官兵开小差的机会。他们在必要时互相残杀,涌回他们的村庄,开始占领贵族的、富有资产者的、教会的、修道院的、王室的和国家的土地……
据说列宁曾这样问道:“ 如果沙皇制度由于有了13 万贵族,这些在自己的地区、各个行使警察权的封建所有主,便能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不能依靠拥有13 万忠诚的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据说列宁还以拿破仑方式这样说道:“ 向前冲,然后再看。”
“ 坚持几十年”,事实上,一直坚持到俄罗斯达到某种发达和工业化的程度,那时一场“理性的”革命必然会接踵而至:实际上,这将是此后若干年里俄罗斯的关键性问题。这也是实行无情的专政的动机,这种专政从来就不是“ 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借用正在产生中的无产阶级名义的共产党首脑的专政。“在斯大林统治下,这种共产党首脑的专政甚至变成了独裁者的专政。”俄国生活的这些阴暗悲惨的岁月,一再使人想起法国1793—1794 年公安委员会的范例。但是俄国的专政没有很快失败。这种区别的原因无疑在于单一党的铁的组织,它使一切“ 派别”不能立足,这与1794 年在巴黎发生的情况截然相反。
马克思主义与今日苏联文明
如今苏联已在政治独裁制度下生活了45 年,很快就将半个世纪了。这里没有出版、言论、信仰、结社和罢工的自由,只有一个坚守纪律的、“坚如磐石的”党,党内隐蔽的冲突只显露为个人的悲剧性对立。1953 年斯大林死后仅仅数年,就出现了自由化——毋宁说人道化(humanisation),因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自由化在当时还是一个贬义词。人道化是慢慢地、有节制地,但似乎不可逆转地显露出来的。人们所谓的“非斯大林化”(déstalinisation)现象产生的原因,难道不是很久很久之前法国大革命时期公安委员会面临的悲剧性的紧急时刻吗?苏联无疑还没有摆脱所有的内部困难,但是它从此以后进入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步入享有特殊利益的民族之林:它靠辛勤的劳动赢得了这个位置,但是它占用了它。同时,不论愿意与否,它建设了大众文明所必需的新机构。也许正是现在,它*次可以自由地至少在国内方面选择自己的革命,或者选择自己的道路,因为它在世界政治中的特殊重要性,它扮演的社会主义国家leader(领袖)的角色,从此以后强加给它另一种类的限制,一种来自外部的限制。
•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变化。在各条战线上做出努力和进行战争的50 年,是一个漫长的时代空间。在这些年月中,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种国家学说,一边捍卫其重大主题和习惯解释(信条),一边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不这样,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如果说官方言论反复提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公式或陈词滥调——阶级斗争、实践(praxis)、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相对贫困化、唯物辩证法、物质基础,或者一个没有阶级的完善的幸福社会即将来临——那么这并不意味着一时一刻庞大的意识形态,像所有的意识形态和所有的宗教那样,因为它们的胜利而没有被拖入成为生活本身的变化发展中去。此外,一种思想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具体化,才有价值,这点不是在20 世纪初早已成为全体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信念,而且为革命家们反复提及吗?马克思主义是彼此有力联结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只有投入千百万人的实际经验才有价值。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在这些成就中自我“现实化”,那么它也经受住了影响。此外,按照其门徒的说法,“ 马克思主义是超越世界观本身的世界观”。这也是同情马克思主义的观察家所说的:“20 世纪的共产主义经历了类似于公元l—4世纪基督教的改造那样的改造。”
要列举这些变化、背信弃义行为和异端邪说,把它们逐一编订出来,也许必须成为决疑论者。在这些方面,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应受到指责,同时马克思主义者之间互相指责。制订出目录不无裨益,只要决不把这个或那个可能显得同样有意义的细节孤立起来。同样的目录只有与解释目录和被目录解释的全部经验相比,才有意义。这里我们要说,这并不是苏联经验所提供的*重要或*清楚的试验。
确实,对过来人来说,1917 年以来的50 年关系到一系列革命和苦难,这一时期非常漫长,可是编年史的空间还远不足以使思想、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化,经过如此剧烈的结构断裂,显示出它的全部意义来。我们必须在所有经验中区分出脱离常轨的东西,尤其是过渡年代(至少直到1930 年之前甚至1930 年之后)期间的东西和过去有效而且还将有效的东西,以便在粗暴强加的意识形态和被沿用的社会传统之间,建立确定的关系,这种社会是取自它并未决定要经历的经验,而且它对这一经验始终没有充分清楚的认识。
因此,在什么范围内,列宁早已做出计划恢复差距非常大的工资等级的做法,是一个意外事件,是斯大林力量无限的意志所为,或者干脆是一种社会必需,抑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经济进程?沿着这条路,社会等级制度连同明显的特权,重又建立起来。一位苏联大学教员笑着宣称:“我们是苏联资产阶级……”但是这种等级制度,只有当它仅与职权有关的社会、阶级的特权可以传给后代时,就是说这些享有特权者的后代,又转道来从他们父母的社会地位中获取(教育、金钱、职权方面的)好处时,才能恢复成为一种社会等级制度。这种倾向在家庭生活永久延续的一切社会,都是很自然的,共产主义在苏联一点也没有摧毁家庭生活。斯大林甚至还加强了家庭生活。
另一个基本的原则性问题是农业问题。苏联企图用集体方式重组农业生产,结果一败涂地,而且遭到昔日受斯大林制度虐待的农民的反抗。但是俄国小说以压低的声音如此经常地加以反映的贫困农民,难道不是被迅猛的现代化经济运动,从百年框架中骤然拖出“传统”文化的正常的、差不多不可避免的反应吗?看来不论采取何种解决办法,这种问题在所有加速工业化的国家都会出现。
另一方面,在苏联意识形态和东正教会之间或多或少紧张的对话中,可否说获胜—有没有获胜?面对“ 宗教异化”,国家政权(社会制度)采纳的是好战的唯物主义,富于进攻性的理性主义——不否定上帝,但热烈地肯定人类关怀。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恢复东正教信仰的价值吗?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教会和斯大林之间的妥协。斯大林不是恢复了曾被彼得大帝取缔的莫斯科大主教吗? 1951 年11 月7 日,斯大林在演说中,祈求东正教会的君主和圣徒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保佑。无疑,心甘情愿地前来祈祷的基督教徒,大部分是老年人。然而,对于洗礼、婚礼、死亡,大多数人的真实态度是怎样的呢?国家围绕非宗教的婚礼仪式试图组织的礼仪或许可以证明,它必须进行斗争,至少必须填补一个空白。
*后,对于后继的几代人,他们没有逐渐地忘记悲惨的过去,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本身在大步退却吗?这是不是有点像西方的笛卡儿主义,虽然它仍然无处不在,但在西方的意识中,越来越淡薄?这还不包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抛弃。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用不着时时刻刻加以讨论。在2. 2 亿苏联人中,有900 万名党员。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他们的采地、特权,是他们的口号,是他们的日常语言。但是其他人呢?
•尽管如此,*深刻地改造苏联生活的是它所经受的强大工业化和即将胜利完成工业化的前景,也就是说进一步发展它的成就,克服困难,弥补所遭到的失败。
无疑,就人力而言,工业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1917 年,俄国不存在一个“ 资本主义事先提供的”现成的工业化基础。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必须建设一个这样的基础,这就是斯大林的独裁专制为何采取这一独特步骤的部分原因。斯大林独裁专制肩负起极其重要的、“在别处由铁器时代的资本主义完成的历史”任务。斯大林制度的严峻冷酷,不能完全由被其权力搞得飘飘然的个人的反复无常来解释,也不能由社会主义的必要性来解释,更不能用共产主义的必要性来解释。它们部分地也是不发达状态的一幕惨剧,为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而发明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那一经济目标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专家们还将长时间争论不休。因为数字为争论提供了好的场地。他们的语言是国际语言。民族之间互相比较,就像孩子们比量身高。量身高器还必须是同样的。在工业生产方面,1953—1959 年之间,法国平均每年增长7. 7%(1959 年指数156,相比于1953 年指数为100);联邦德国平均每年增长8.3%(1959 年指数为169,1953 年指数为100),苏联平均每年增长11. 3%(1959 年指数为190,1953 年指数为100)。这是官方统计数字的语言。不过这些统计数字并不是完全可比的。西方人按纯价值计算指数,苏联人按毛价值计算指数。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里宁(Strulinine)证明,工业生产的官方增长,以毛价值计算,1950 年是1928 年生产的22. 9 倍,但是若以纯价值计算,则跌落到14. 7 倍。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有多少苏联的反对者会就这些数字进行争论。
但是,假定经济目标没有完全达到,它也肯定在望。巨大的发展已经发轫,在西伯利亚和别的地方已经取得辉煌的奇迹般的成就。
•1917 年十月革命后俄国发生了巨大社会变化。在苏联所有加盟共和国中,工业化都已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一事实反过来影响苏联整体的生活。在每一个地方,新的结构都开始产生。
(A)*个重大变化是农民纷纷涌入城镇。苏联将美国(boom 时代的美国)的发展节奏,强加给1917 年基本上还是农民的一个传统上很懒散的民族。这种常常顽强地坚守传统、反对变革的懒散与任何东西也无法逃避的变革压力之间,这种节奏与和平之间的紧张状态和矛盾,到处爆发。在中亚的联邦共和国,美国方式(américanisme)与东方风格的这种混合,更是千奇百怪。
数字说明变化的重要性。1917 年,俄罗斯农民占总人口的80%,产业工人占15% ;1962 年,农民勉强高于二分之一(52%),工人及其管理人员占35%。同一段时间里,官僚至少增加了10 倍,知识分子增加了100 倍。结果巨大的诱惑把人们引向城市,城市人满为患,损害了农村。
这一运动刚刚完成。除了原首都列宁格勒保留了老城风貌外,新旧城市,包括莫斯科(变成了硕大无朋的芝加哥一类的城市),都带有农民的面貌。它们的生活乡村化了。知识分子、大学生也逃避不了这一切。“一个新的种族在俄罗斯产生了”,它侵入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从*不重要的职位到科学研究的职位(俄国社会阶梯的*)。在斯大林以前所未有的节奏使苏联工业化的同一时刻,他对农民进行了全面集约化,一下子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不顾他们反对,把他们抛向城市,罹受城市的征服。这一切几乎也就是在几年之内发生的。
1947 年,在遭到侵略、被征服的城市中,从他们原始的服装,从他们迟缓的行动,一边大声叫嚷一边跳上电车和公共汽车的举止,仍能辨认出其农民特征来。从1956 年起,形势就已开始改观。农民已经城市化,与此同时,其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获得了更好的穿戴。
1958 年,人们再也碰不到赤脚行走的孩子或妇女;在戏院和电影院,穿戴已成风尚,农民的笨拙消失了。然而不久之前的乡村出身的人们在行为举止的许多细枝末节上还是露出马脚。相反在列宁格勒,正是因为如此,一切显得更加文雅,妇女显得更加漂亮,口语显得更加纯正。1945 年以后,列宁格勒令人赞赏地恢复了其外在的布局,给人留下了可爱精美、有宏大气派的欧洲古城的印象。列宁格勒有繁忙活跃的港口,靠此永远生活在更广阔的世界之中。农村并没有把它淹没。但是,尽管它拥有工业化的郊区,它仍可与这种看来是未来俄罗斯形象的鱼龙混杂保持一定距离。正是这种鱼龙混杂无可争辩地赋予莫斯科一种首都的气派。
(B)农民的征服:工厂、学校。
农业劳动力涌向城市,淹没了昔日的技术工人。农民占领了工厂,他们对机器一无所知,没有经过良好训练,愚笨无能,同时,像所有农民一样,对机器表示怀疑。这些笨手笨脚的乡下人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工人,在一开始只能达到很低的生产力。因而,在当时,为了弥补产量不足的状况,就从农村征召更多的劳动力到工厂来。
农民,至少他们的子女,还同样涌入学校,稍晚一些,涌入大学。1917 年,俄国人口的至少有75% 是文盲(甚至更多),而到了今天(20世纪60 年代),文盲据称已经被完全消灭。这肯定是图书馆、阅览室、俄罗斯经典作品普及版(也有例外,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谢尔盖•叶赛宁的作品直到1955 年才被广泛出版)数量增多的原因。这些作品,连同经过选择的外国的经典作品译本,发行量常常多得令人惊奇(有时印数可达1000 万册)。图书一般用不太好的纸张印刷,书的价格确实非常低。这是不是经典作品如此流行的原因呢?是否还必须找一找其他原因呢?或者说,这是因为当代作家力量薄弱,没有可供消遣的有趣、易懂的出版物?不管怎样,广播、电视、唱片同样把大量精力用在提供进一步的教育上。
“ 这场文化革命”(O. 罗森菲尔德语),光是它,就导致了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一种要解放、渴求受到教育、尽快爬上社会阶梯高层的强烈欲望。“疯狂地向上爬。”一位严厉的观察家也许会这么说。我们倒不如这样说,渴求文化,这既等于名望,又等于金钱。不论其动机如何,大学、技术学校的在校生,以及接受函授教育或上夜校的人与日俱增。农家子弟常常获得*秀的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苏联从这个取之不竭的人才库里,造就了自己需要的知识分子、工程师、研究员、官员、教授。儒勒•费里进行教育改革后出现的情况,继而中等教育和大学教育实行免费,确实在法国发生过,但与苏联相比,速度缓慢,规模狭小。这些事在苏联则组织得大张旗鼓,速度为人闻所未闻,常常一蹴而就,尽管有一些意外的困难。因此人们惊异地听说,从1947 年到1956 年,苏联的中等教育需要付费而不是免费。
(C)不过,按照人们普遍的说法,现在(20 世纪60 年代)苏联的教育水平在下降。
但是这种断言刚一提出,人们就感到后悔。无疑,现在人们谈论的俄国人不再是昔日文雅的俄国人。苏联如此广泛地实施的教育是实用主义的教育,它批量生产、制造现代生活和现代社会所需的知识分子,从小学教师起,直到工程师,甚至到大学教授的一系列专门人才。这是一些“半知识分子”,一位通常非常宽容的观察家这样说道。
这么讲是否完全公正呢?大多数人的半文化,是否像人们常常向我们提出的那样,仅仅是一个新国家产生的事情,或更仅仅是一个正在脱颖而出的大众文明的典型特征呢?在世界上所有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在欧洲或美洲都是如此,正在普及的教育都呈现出专业化和普通文化水平较低的趋势。不过,构成真正的知识分子精英的代表的数量,可能并未就此而减少。在*坏的情况下,也是与过去一样(恐怕还不到这个程度!)。在传统文明中,人数较少的知识分子精英和处于文盲状态的无数大众并存。现代文明不赞成这一点,而是呈现出一种更复杂的画面:人数不多的精英,文盲人数甚少。大多数人接受的主要是职业教育,对于他们,教育只起劳动工具的作用,而非一种较高的知识教养的形式。
无论怎样,当人们达到较高的水准时,在我们看来(同时考虑到意识形态的差异),苏联的知识分子、学者或教授,就作为与欧洲或美国的那些知识分子、学者或教授平等的人出现了。他们也是同一文化的继承人。例如,对一位巴黎知识分子来说,从法国的大学转入莫斯科科学院,就是重新回到自己国家,不论立即进行什么讨论或开什么玩笑,都是适宜的,他自己都能立即懂得应答。人们得到的*个印象是,俄国自十月革命起与世隔绝了40 年——这种外在的隔绝切断了苏联与欧洲一直保持的所有关系——在这一学术层次上却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乍看起来这令人非常吃惊。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人们会想起,20 世纪初,欧洲与俄国都浸润在同一种文明之中。那么40 年相对于文明现实来说有什么价值呢?尽管经历许多社会结构的风雨飘摇,但1962 年的苏联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属于与1917年的俄国同样的文明,也就是说属于我们自己的文明。
(D)说真的,文学艺术似乎与这种断言背道而驰。
因为,如果我们像惯常那样从文学艺术中寻找一个关于支撑着它们的社会的*好的画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社会的形象肯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这些不现实到荒谬程度的虔诚地按照官方意志撰写的作品,能不能视为苏联作家和艺术家的真正代表,甚或说关于社会、日常生活的证据呢?它们无疑是特殊环境的成果。
不见于马克思、恩格斯甚至列宁的作品的这种苏联艺术和文学的特殊语言,只在1930 年前后斯大林统治开始时才出现。当时,苏联当局攻击任何对斯大林为了执行五年计划所要求的铁的纪律和“文艺战线”动员表示疑问或者表示反对的知识分子。*个牺牲者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即拉普(R. A. P. P. ),它与造型艺术和音乐领域的类似组织同时被解散(1932 年)。取代它们的,是一个直接受共产党控制的单一的组织。
与此同时,艺术家和作家被请去(被命令去)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934 年,苏联共产党的书记安德烈•日丹诺夫(Andrei Jdanov)对他们的教条做出了界定,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方法”。艺术家和作家必须去做的是“ 真实地”描绘社会主义现实,特别是生产环境的“按照历史规律具体的特点”,从而为“ 以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思想改造和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做出贡献。按照日丹诺夫的原话,他们的职责是要有“ 倾向性”,要写“ 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要壁垒分明,让人们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正面人物”、真正的共产党员和“ 反面人物”以及所有其他人。十月革命初期在艺术各个领域风行一时的先锋运动,这一运动在俄国继续被称为“ 左派艺术”,从这时起,被指斥为“形式主义的”作品,受到了追究。许多作家或戏剧导演因此被逮捕,神秘地消失了。众多有才华的作家息声遁影,销声匿迹或半销声匿迹。米哈伊尔•肖洛霍夫(Mikhial Cholokhov)是《静静的顿河》一书的作者,该书前三卷于1925—1933 年之间出版,第四卷于1940 年出版。就是这位作家,多年没有撰写任何东西,直到斯大林去世后才重新执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抵制来自“ 腐朽的西方”的影响,“ 日丹诺夫路线”增强了对文学艺术的控制。文学、戏剧、电影遭到严密的监督,稍有偏离就会遭到揭发、惩处。1948 年,大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迪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Chostakovitch)、阿拉姆•哈恰图良(AramKhatchatourian)受到猛烈攻击,因为他们的音乐晦涩难懂和滥用不谐和音……
总之,在整个斯大林专制独裁期间,像苏联其他居民一样,艺术家也必须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和平庸乏味是这个时期全部作品的标记。
斯大林的死是否使一切改观?是,也不是。无疑,在斯大林死后马上出现了反动,又突然出现了缓和,但是这种自由爆发被认为是非常危险的。不久这种状况就被限制住了。
1953 年末到1954 年,引人注意的是讽刺苏联社会污点的剧作大量出现;《新世界》(Novy Mir)杂志上发表的一位年轻评论家关于“ 文学的真实性”的文章,嘲笑把人物对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进行的传统划分。尽管这些大胆妄为给它们的作者带来惩罚,但对个人崇拜的批判和非斯大林化,还是引起其他的言论自由。几十万流放犯的归来,今后取消粗暴处罚的保证,导致了一场如此强烈的知识分子的极力抗议,以至于可以称为一次班子大变动。(现在那些在斯大林统治下出名的作家变得沉默无语了,而那些遭到斯大林的迫害、侥幸活了下来的人重新抛头露面,重新发表作品。)人们的兴奋情绪是如此高涨,以至于当局和国家领导人为之动容,对此表示担心。1957 年,作家和艺术家被劝告或被告诫要戒除一切“ 修正主义”,并且不要以不“ 美化和粉饰”苏联现实为借口,系统地诋毁苏联社会。这种立场是尼基塔•赫鲁晓夫推行的政策的一个明确的表述。
斯大林的方法遭到取缔是确定无疑的,甚至那些被打倒的政治反对派也不再被处决,不再成为肉体暴力(体罚)的对象;在文化事务和对外往来方面出现了一定的自由化。但是,在斯大林的罪行被揭发出来、深深震惊曾盲目赞美斯大林的年轻人之际,对猛烈的批判运动敞开大门,看来就是使苏联制度和苏联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领袖的地位,一下子陷于危险境地,或许就是拿苏联的一部分国际力量去冒险。因此苏联政府毫不软弱地做出了反应。
那么公众是否会跟随这场斗争呢?广大民众的兴趣趋向于俄罗斯的或外国剧目中的古典戏剧,趋向于民间创作,“ 纯正的、风格化的或改编的”作品,趋向于这些前一天还是农民的人刚刚发现的古典歌剧。歌剧于是获得了成功,从《浮士德》(Faust)到《茶花女》或《卡门》(Carmen),它们与苏联红军的舞蹈,或者与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天鹅湖》,一争高下。然而,我们不要以为在这些领域存在两套“轴承”,粗俗公众和知识精英。作家与艺术家要求和希望的表达自由,实际上是苏联那时与将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E)数学和科学的光荣。文学艺术方面的这些问题很少影响到这些精确科学。就其主体而言,它们处在近乎辉煌灿烂的境况之中。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许多。科学通常是不大受到控制的知识部门。科学家与政治或意识形态争夺一般没有任何瓜葛。他们能够避开它们。同时,俄国人始终是出类拔萃的数学家。另一方面,苏联政府在这方面既不吝惜金钱,也不忌讳表示鼓励,又不过多指令;制造一个世界,甚至想象新的从未见过的事物,是一项令人振奋的任务。*后,必须承认,在研究领域,实行专制制度是有优点的。在资本主义国家,研究倾向于按照产业部门分布,同时这种研究部分地为产业的需要所决定。在苏联,研究集中于政府选择的领域。产业失去作用,更何况苏联生活的起居设备,直至*近还相当地被人不屑一顾。但是研究以及科学队伍的组织,无可怀疑地由此获益。不过,今天研究获得成功,依赖的主要不是*出色的学者个人,而是一个*出色的队伍。这不是应当感谢苏联科学院吗?
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摆脱了前所未闻的重重困难,在物质领域行将取得令人惊异的成功。这些成功已在眼前。但是这些新的结构的建立远未完成。它纠缠于种种悲惨的回忆,甚至纠缠于苏联经验在全世界的声誉本身。在它差不多可以自由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之际,它必须考虑它的行动在国际舞台上的反响。
凡此种种,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苏联的自由,这种限制在非斯大林化以后依然存在。苏联在艺术、文学之“ 上层建筑”领域(这个消遣领域,没有它,文明既不能自动地贯彻到底,也不能全面地表达),也付出了代价。但愿这些上层建筑,像莫斯科博尔绍伊(Bolshoï)广场的苹果树,在春天稍有暖意的初阳下,一下子突然开放。
1961 年10 月的苏共代表大会
1961 年10 月富于戏剧性的苏联共产党第22 次代表大会,给苏联目前形势投下了古怪的光线。当然,现在问题不在于抓住不同人物的戏剧性冲突,不在于列出被批判、被开除党籍、“会喘气的死人”或“ 行尸走肉”的名单,或从容地分析那经常使人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想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受折磨者和折磨人者的一场骚乱。
重要的是在国内和国外方面,面对种种抉择、种种艰难任务的苏联文明本身。它的未来取决于它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艰难的任务有三:*个任务关系到非俄罗斯各民族,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存在着为数众多的非俄罗斯种族和文明;第二个任务,从总体来看,是苏联文明的物质未来(但仅仅是物质吗?);第三个任务,是国际共产主义的命运。在1961 年,国际共产主义已不再是昔日的铁板一块,变成了“ 多中心的”共产主义,并向“ 祖国的共产主义”(各国共产主义,communismes des patries)让步。
•关于*个问题,问题如下:苏联,正如其名称所指,是一个想成为一个各共和国的、原则上独立但联合为整体的国家的联盟。这种共处能够好转和导向一个统一的强大文明吗?
从1917 年以前起,这个由沙皇帝国首次实现的联盟就历经灾难。分裂、重振、巩固、重开争端,它仍旧是一个得不到完满解决的棘手问题。即使它们的自治再明显不过,却没有一个加盟共和国是真正独立的,因为它的国防、警察、交通隶属于中央政权,由每个共和国列席中央委员会的代表来代表。存在着地方民族主义,地方“沙文主义”,它们遭到检举告发。冲突产生了。格鲁吉亚因此在1921 年被归并入联盟;今天(20 世纪60 年代),非斯大林化触犯了它对格鲁吉亚*杰出的人的忠诚。波罗的海诸国1918 年获得解放,1940 年被兼并,1945 年被重新占领。它们在沙皇统治下享有特权地位:问题不在于重新给予它们特权地位。1949—1951 年,吉尔吉斯在其民族史诗《马•阿斯》(Ma As)问题上出现危机。《马•阿斯》这首民族史诗遭到苏联当局明令禁止的打击。在阿塞拜疆,1958 年*苏维埃张明其意图,不承认该共和国的*语言为阿泽伊语(Azei)。
地方的利益和文化,独创的语言,历史的回忆,对共产主义的忠诚或不忠诚,在所有这些共和国中,或来自俄罗斯人,或来自乌克兰人的入侵移民:凡此种种都引发了新的问题,时常造成殖民类型的紧张状态。就举一个例子吧。在开发哈萨克斯坦的处女地之后,俄罗斯人在该共和国的人数变得比哈萨克人还要多。
*一种苏联政策是可能的,并且事先被猜中:维持保卫联盟共同生活的凝聚力,即整体的“ 和谐”,给非俄罗斯民族的各加盟共和国合理的甚至非常宽宏大量的让步,尤其是因为它们在苏联的力量中都代表着极其微弱的一部分。这就是苏共第20 次代表大会(1956 年)出台的政策。其结果是让步,扩大自治,不折不扣地恢复列宁的民族政策。对于一个西方人来说,它们使人想起传统的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之间反反复复的问题。不过两者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苏联而论,“殖民地”与“ 宗主国”在物质上和地理上直接相连。在苏共第21 次代表大会的日程上确实列入了“ 同化”(assimilation)这两个本身颇引人联想的字眼。然而同化是否可能,苏联在这一点是否将会成就西方人确实刚告失败的事业?
1959 年,哈萨克斯坦共产党书记断言:“ 随着经济飞跃发展和共同实践的增加,各民族能够融合在一起。列宁的这一论断从现在起被经验所证实。”这一点非常可能:我们看到在过去有成功的同化例证,而共同的政策,相互的让步,共同生活的必要性,是重要的论据,再加上由于40 年间同时经受的共产主义的实践,双方新的共同的结构已经形成。尽管如此,文明是根深蒂固的。顽固而成功地捍卫民族语言这单独一个问题便证明了这点: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没有抛弃它们的本土文明。因此,至本书撰写之时,争论仍在进行。人们甚至可能感到疑惑:扫盲斗争和苏联普遍的教育发展,是否实际上加剧了中亚居民的民族意识。
•繁荣昌盛或“ 资产阶级”文明:把苏联引向共产主义社会极乐世界的二十年计划的宣布,并不是一纸空想。
在这样或那样的条件下,那些彼此间从未取得一致的专家们说,苏联应当有办法实现这向福利的跃进。在广泛舆论的范围内也是这样,既(热切地)渴望和平,又渴望物质的进步,并且相信今后这种进步是可能的,一代代青年满怀热情地汇集在国家活跃的生活范围内。一场巨变正在酝酿,即将产生,不管它将采取何种形式,或以后人们会给它贴上何种标签。
1962 年,苏联生活被这种向工业革命*后阶段的快速前进主宰。自从1958 年七年计划强调那些要求建立某种类型的“尖端”消费社会的新工业以来,赫鲁晓夫的革命向这不远的将来敞开了大门,这些新工业是:电子技术、机电技术、原子能、塑料、合成化学,所有这些新型工业,它们一边期待造成一个新的消费者阶层,一边需要和形成“一个新型的工人阶级”:穿白大褂的技师、工艺学家、研究室的研究员、实验室的科学家……正是这些新的社会力量的压力,在更长或更短的期限内,使苏联的民主化不可逆转。我们向其借用这些细节的那位社会学家这样得出结论。
这种推动力,这种压力,还必须打开一条跨越共产主义社会和共产党的兼有生命力量与惰性的道路。而必然地,共产党试图把历经多少艰难困苦后达到的舒适与富足,记入它的功劳簿,试图把这一成就算作它的成就。
如果苏联能够证明在过了40 年社会主义生活后,它已彻底变成另一种模样:如果1917 年的俄国一直生活在西方文明的范围内,那么1962 年的苏联,按照“资产阶级的”西方所采取的标准,将不能想象达到富足,只有这样,事实上才告成功。总之,要是苏联证明繁荣昌盛本不为它自己,还为西方和美国,那才是“ 共同分享”革命的*方法。
基于这一点,无论什么都不可能预测。未来尚是未定之天。苏联仍然可能想出既非美国的又非欧洲的,而是它自己的解决办法。
•国际共产主义。在这一方面,事情同样也是悬而未决,也没有明确表现出多少昭示未来的迹象。
从1961 年10 月苏共第22 次代表大会中,西方评论家非常乐意看到国际共产党铁板一块局面的结束,好像苏联故意放弃独有的领导职务和它所包含的供奉,而致力于苏联一家的跃进,准备只身成为由于实现了物质的繁荣而达到共产主义的完善的共产主义国家。总之,苏联从今以后似乎接受双中心论(中国、苏联),甚至多中心论,“祖国共产主义”。每个国家自行决定自己的命运,自行处理自己特有的问题。
如此*,看来是鲁莽的;甚至在共产主义大家庭内部,政治也服从于普遍的规则:翻脸,争吵,甚至互相威胁,随后言归于好,顺从妥协;盎格鲁- 撒克逊人并不是*提倡妥协的人。苏联对中国的不信任并非始于今日:在历史上的几个世纪,而且也在19 世纪的冲突中,它就根深蒂固,俄国与其他列强为伍,一起瓜分中国的财富和战利品。但是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在程度上同样强烈,“冷战”的现实就摆在那里。不管苏联愿意与否,为了那些迫使美国放弃孤立主义的原因,它无法躲在它的新繁荣里。苏联被迫根据国际现实来考虑它的国内政策。
然而,在20 世纪60 年代,在世界上像行星围绕太阳旋转那样围绕着苏联的各国共产党看来出现了分化的迹象。这些围绕苏联转的共产党行星常常彼此迥然不同。
在轨道的外围,是各国的共产党,其中一些处在西方繁荣国家敌对的环境里(比如法国、意大利),甚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比如盎格鲁- 撒克逊国家及联邦德国)。在那一时期,在政治上对他们持敌对态度但经济上软弱的西方国家,共产党处于地下状态(此即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的情况);其他一些共产党还活动在不发达国家的舞台上,一切希望在这里都是合法的,苏联或中国的经验使它们着迷。
往里靠近一些,但也很遥远,是共产党国家卫星国。那些直接面对西方的“ 前沿地带”共产党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保护着苏联的欧洲大陆主体:它们是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在这些国家正在进行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造。除了保加利亚(恐怕还不到这个程度),它们全都是快速工业化国家。况且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从过去继承了强大的工业,早在进入共产主义前就已具有规模了。*后,在前沿地带的边缘,则是阿尔巴尼亚这一离心的共产主义国家和同样具有特性的南斯拉夫。
这些国家的立场错综复杂:一方面,它们没有脱离苏联的可能;另一方面,一些结构改革,它们未来的保证(波兰或匈牙利的土地改革,大地产的消失,以及工业化),没有共产主义的贸然侵入,无疑是没有可能的或不那么容易的。实际上,在每个国家,由于其经济状况的不同和文明根基的不同,它们与苏联和共产主义本身的关系,或多或少是可以信任的,或多或少是自由的,或多或少是有成果的。
*后,在极远处,是被重重困难压弯了腰、又因自豪感而直起腰杆的共产党中国。它是现今世界上面积*庞大的不发达国家。中国确实是有别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幅匆匆绘制的地图,反映的不仅是政治位置,也是经济位置。经济位置不支配大局,但事先改变大局方向。长期以来煞费苦心把自己置于为首地位的苏联,顷刻间有成为胜利者中孤家寡人的危险。
1966 年附言
苏联与自己不可思议的命运斗争。在中苏冲突爆发之前,这回是政治成为主角,赫鲁晓夫下台(1964 年10 月17 日)不过是个插曲。
1962—1964 年,中苏冲突愈加严重。1962 年之前,苏联对中国的攻击是主义问题和阿尔巴尼亚问题;反过来,中国对苏联的攻击则针对南斯拉夫和“修正主义”。1962 年,古巴事件加深了中苏鸿沟。针对苏联的*次明确抨击(策略上的冒险和战略上的投降主义)就发生在古巴危机之后。1963 年,在各种大会上(保加利亚、匈牙利、意大利、捷克),冲突日益明显。由苏联发起的世界共产党代表大会被认为是使共产党运动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的一个阴谋。
1963 年深层分歧显露出来,实际上这种分歧自斯大林刚刚去世起就已存在。上半年是进行*后的修补。1963 年3 月9 日,*邀请赫鲁晓夫访问北京。苏联则要邀请一个中国代表团出访莫斯科作为回报。5 月9 日,中国接受了苏方的建议。但是6月14 日,北京发表了代表中国态度的25 点意见(二十五条):中国认为苏联从国家之间的自由和解放的战争中看出包含着世界核冲突危险是荒谬的。如果苏联保持这种对现实世界的力量关系的错误评估和担心美国使用核武器的错误战略概念,那么它就无法胜任世界革命运动的领导者一职。总之,这是政治上和平共处政策的终结。
苏联驱逐了在莫斯科散发中国25 点意见的一组中国人,指控中国挑唆苏联公民反对自己的政府。中国认为不公开发表恰恰证明苏联拒绝考虑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将之变形为国家间的冲突。
如果说在莫斯科举行的中苏会谈(7 月5—20 日)以完全的失败告终,丝毫也不令人惊奇。
中国对苏联、英国和美国在莫斯科达成的关于停止核试验的协议进行谴责,认为这表明苏联政府与帝国主义结成了同盟;苏联人则反过来指责中国违背了它与列宁确定的和平共处原则。中国人揭露苏联在1959 年废除了1957 年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协定(包括交付一部分核武器)。苏联方面则指责中国具有无限的野心,认为苏联*好把自己的力量用到经济发展上去,并宣布中国想做非洲和亚洲革命运动的领袖,但具有种族主义特征。
1964 年,论战围绕着苏联反宣传的两大主题展开。
(1)中国对苏联(和印度)的“ 领土野心”。苏联人从*接受日本国会的采访中搜寻到中国意图修改中苏边界的证据。这个证据很不充分,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民族问题。
(2)中国的种族主义问题在苏斯洛夫(Souslov)提交给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报告(1964 年2 月14 日)中明确提到,随后戈乌罗夫(Govourov)在阿尔及利亚代表大会上再次提及。
苏联*后一次反对中国越来越可预见的原子弹爆炸,是Zorine 的声明:中国人有特殊目的,与共产党联盟不相容,在中国与他国发生冲突时,不能再自动获得苏联核武器的支持。这个声明方便了美国在东京湾事件之后在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行动。
这一冲突对欧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它有利于苏联放松对其卫星国(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的控制,使西方共产党可以自由发展[ 可特别参看陶里亚蒂(Togliatti)在《关于国际工人运动及其团结问题备忘录》(Memoriale diJalta)中的立场]。所有这些外部紧张状态不能掩盖苏联自身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演变。苏联领导人逐渐承认了自然经济法则的分量,并努力赋予其合理的地位。这也是改造企业管理的意义所在。这些企业应该适应消费市场,尤其是顾客的意愿,不再是满足于回应计划制订的生产标准。
至于苏美关系,如果说它一直处在和平共处的框架内,曾经被暂时“ 冻结住”,那么这既因为美国的对越政策——主要是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也是因为北京与莫斯科的论战。苏联于是赋予与西欧国家关系以重要性,从而改善了双方关系。这些国家中,法国,出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占有特殊地位。1966 年6 月,戴高乐将军出访苏联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一新的国际局势有关。
作者: 柴可夫,马纲主编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简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防治与研究进展》由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负责,来自浙江省糖尿病防治领域的多位专家柴可夫等分工合作,以极为负责的态度完成了该书的编写。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防治与研究进展》以糖尿病血管病变为主线,阐释和总结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治疗原则,详细介绍了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糖尿病肾脏血管病变、糖尿病皮肤血管病变、糖尿病滋养神经血管病变等疾病的防治与研究进展,内容与国际接轨,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同时,还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中医药防治的“理、法、方、药”做了系统的论述。
作者: 赵宴会编著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每当看到学生吹奏一些生疏、机械、枯燥却很重要的单纯性练习曲而面露痛苦表情之时,我就禁不住想:能否安排一些学生熟悉的、旋律性较强的、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最终能够实现那些单纯性练习曲所要达到的效果的曲目呢?常年的教学实践给了我许多启发、灵感以及尝试的机会,我终于发现了一条目前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那就是走“名歌名曲笛曲化”之路,即大量地移植、改编国内外名歌名曲运用于笛子教学之中。实践证明:此举卓有成效。有的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之外,还主动地自选一些名歌名曲来用笛子吹奏,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 本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精选了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中外名歌、名曲若干首,根据竹笛的演奏技法和表现特点。对其注上指法和演奏技法符号及简要练习说明(其中部分由他人创编的曲目均在书中注明)。名歌包括国内外的民歌、流行歌曲、儿童歌曲、艺术歌曲及近年来新生的网络歌曲,名曲则涉及中外诸多器乐独奏曲、合奏曲、协奏曲、交响曲及戏剧、曲艺音乐。作品所涉及的曲作者除了国内著名作曲家之外,还涵盖了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比才等世界级音乐大师。此外,为了保证教材的专业性与全面性,笔者还注意到了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常用专业笛曲有机地安排穿插于整个教材之中,努力达到内容新、全、专的目标。 本教材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在撰写模式上将理论知识讲解与吹奏实践紧密结合、同步进行,并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级推进的原则。以音符的逐渐递增为主线层层展开,即首先从发音最容易的筒音作“§”指法中的“#4”音开始切入练习,之后是“3、2、1、4、5”等音按难易程度以滚雪球方式渐次被引入。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理论知识特别是演奏技巧方面的知识融入到相关曲目学习之中,使学生学而即用、用而不忘,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想效果。此种做法与风靡全球的《约翰·汤普森钢琴教程》颇相似。值得一提的是,理论知识方面不仅仅局限于笛子及笛子曲本身.还将有选择地就某一作品进行音乐与文化背景两方面的分析和介绍,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其知识面,促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此外。该教材在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曲目内容分初级篇、中级篇、高级篇三个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初级、中级与高级,乃针对本教材编写实际情况而定,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级的划分。 本书既可以作为笛子专业教材,亦可作为广大笛子爱好者的普及性读物。它适合于音乐院校笛子专业学生、普通高校笛子公共选修课或兴趣小组学生、中小学笛子兴趣小组学生、各级文化馆及少年宫笛子班学生、专业琴行笛子班学生以及爱好笛子的成人朋友。此外,该教材还特别有助于准备参加音乐院校入学考试及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学生,它将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卓有成效地学习笛子,轻松顺利地参加学校考试或社会艺术水平考级。
作者: 奚静之著
出版社:艺术家出版社,2006
简介: ◆ 俄羅斯藝術史重要著作?獲俄羅斯藝術科學院「學術成果與文化交流貢獻獎」肯定的美術史論著◆ 俄羅斯美術史學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奚靜之執筆?2006年全新彩色增訂本首次出版◆ 上冊全書十萬多字,兩百多幅彩色圖版,呈現俄羅斯繪畫、雕刻、建築的藝術美感與文化力量俄羅斯藝術,是我們了解俄羅斯人的生存狀態、思想感情和面貌的重要藝術形式。俄羅斯歷史上曾湧現普希金、萊蒙托夫、托爾斯泰、杜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拉赫馬尼諾夫、列賓、蘇里科夫、列維坦、庫茵芝等藝術家,他們在藝術中體現出深紮於俄羅斯人民心中的傳統文化力量,體現出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理想主義情懷。俄羅斯美術,從西元九世紀到今天,經歷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在與世界其他地區交流的情況下,不斷發展起來的,現實主義是俄羅斯美術的重要特點,鮮明的寫實手法令人刮目相看。近年來,俄羅斯美術正發生著令人矚目的變化,對俄羅斯美術進行研究與瞭解是十分必要的。本書原名《俄羅斯蘇聯美術史》,著者奚靜之教授因此一著作榮獲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授予「學術成果與文化交流貢獻獎」,並獲普希金獎章。1991年蘇聯不復存在,2006年本書改為彩色版,書名更改為《俄羅斯美術史》分為上、下兩冊,首次出版。《俄羅斯美術史》上冊追溯由古俄羅斯聖像畫、十八世紀前期美術至十九世紀巡迴展覽畫派之俄羅斯美術發展及其脈絡,以及代表性藝術家之作品與藝術特性,並附有兩百多幅俄羅斯繪畫、雕刻與建築藝術史上的經典名作圖版,是一本認識、欣賞與研究俄羅斯早期美術的重要著作。 < TOP>
作者: 钱泥 编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4-5-1
简介: 本书根据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写的芭蕾音乐《天鹅湖》而改编的简易钢琴套曲。演奏程度适合于车尔尼练习曲849、299等青少年钢琴学生。此次改版为无声转有声版。
作者: (苏)库宁著;林晓霖译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2001
简介: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之情,用抒情的笔调刻画了柴可夫斯基生动而鲜明的形象,使其栩栩如生。 本书没有详细描述柴可夫斯基生活的所有侧画和细节,也没有分析他的音乐作品。如想了解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旋律的特点、歌剧与交响乐的结构、管弦乐、钢琴典与浪漫曲的风格,读者可求助于其它书籍。本书的特点是再现柴可夫斯基精神世界与思想境界的逐步形成,提示其内在矛盾及永不凋谢的魅力的形成。 揭示作曲家及其创作活动与时代的广泛联系,有助于读者理解身为作曲家的柴可夫斯基和为艺术的人道主义理想而彻底战斗的进步活动家的柴可夫斯基志向的一致性。这个斗争是全书的核心,是描述他创作活动,描述他与同代人及作为后人的我们之间关系的指南针。
作者: (瑞士)迪图瓦(Charles Dutoit)著;(瑞士)帕斯托利(Jean Pierre Pastori)编;刘常津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瑞士指挥家夏尔·迪图瓦的访谈录,由瑞士著名记者让·皮埃尔·帕斯托利整理。在迪图瓦与帕斯托利的一问一答间,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轻灵的音乐氛围,我们从中会体味到音乐世界的绚烂以及感慨一个音乐家的跌宕起伏的人生。 激情与天才是夏尔·迪图瓦音乐生涯的写照:13岁独自踏上开往巴黎的列车;16岁应卡拉扬之邀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参加演出,拉开音乐事业大幕且攀至巅峰!他同时担任四个乐团的终身指挥;他熟知各个著名乐团的“性格”与“气质”;他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长达25年,赋予其至高的地位却终与之不欢而散;他拿走了所有最被青睐的国际大奖,包括格莱美“最佳歌剧唱片奖”、法国“金唱片奖”、“俄耳甫斯抒情音乐杰出奖”、“柴可夫斯基作品年度大奖”…… 夏尔·迪图瓦的光辉令人晕眩,然而,这无限光辉的背后又有着何样的人生风景呢?他与那些最著名的乐团、舞蹈家、演奏家有着怎样的际遇?这些际遇是否都有着“田园诗”般的开始以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纷扰和是非后,他又是怎样看待交响乐团的未来,以及如何地反省自己、他人与这个世界的? 本书给出的答案是令人向往且充满戏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