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8 项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杰西波顿 著,吴果锦 译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17世纪末的阿姆斯特丹,正处于荷兰的殖民和贸易帝国走向衰亡的黄金时代末年。美丽的乡下姑娘妮拉被富商乔内斯·勃兰特看上,娶回了阿姆斯特丹。然后她并没有因此摆脱贫困的生活,反而走进了一个幽暗、压抑、充满秘密的世界:丈夫结婚后碰了不碰她;小姑子玛琳严守加尔文教派规训,讲究勤俭持家几乎到了寒酸的地步;与妮拉年纪相仿的女佣科妮莉亚什么也不说,但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连来自非洲的黑人男仆仿佛也有不能说的秘密…… 某天,乔内斯聘请了一位玩偶匠,打造了一座勃兰特家等比例缩小版的玩偶屋,作为送给妮拉的礼物。妮拉惊骇地发现,现实中发生的一切,在这座玩偶屋中似乎早已预示……
作者: 林海音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本书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散文精选集。林海音的散文创作和小说一样,常常将重心放在女性及两地(北京、台湾)上。其风格与《城南旧事》一脉相承,笔触诚挚温婉,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老北京的思念、对台湾的热爱和对亲友的深切怀念。从旧社会绵延到新时代,从北京到台湾,林海音的散文中既有自己生活的感悟,也有国内外采访的见闻,既分享了写作的经验,也讲述了阅读的体会,在一篇篇细腻的文字中,我们既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也看到了文学的进程。
作者: 项宗西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本书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宁夏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项宗西同志的一部诗词、散文杂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擅长的古典诗词、楹联、现代诗和散文杂文作品,古典诗词尤其显示了作者在这一领域多年创作累积的经验和水平,散文杂文有生活感悟、时事评论,也包含若干评论家对作者创作的诗评。诗词作品语言凝练,讲究格律,不乏气势和意蕴。散文杂文语言流畅、平实,字字见真情。
作者: 林文义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本书精选了林文义多年来的散文经典,题旨各异,但所思所感,都能见出作者本心。时势之忧、历史之疑、情境之华、故人之念、旅行之获,皆以纯净之心逐文映照。 林文义散文风格独特,在现实里反映悲悯苦难生命的情怀,执着、多情地书写山水、人文,为读者“找到不败的大自然,投射于行旅的前程”,“撩拨着所有念旧的心”(杨牧语)。
作者: 阿尔巴尼亚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H档案》
两名来自美国的业余学者为解荷马之谜前往阿尔巴尼亚南部偏远山区寻找仅存的古代英雄史诗。孰料,他们初来乍到便被视为间谍,受到各路人马严密监控,更是卷入了意外的民族冲突和矛盾之中……卡达莱巧妙地将古典神话置于现代语境之下,通过继承果戈理外省喜剧模式,将多层主题上下紧密编织,又使其洋溢着轻快的戏谑之感。
《金字塔》
金字塔,被臣民视为无可争议的永恒的权力象征,而对于君王来说,却意味着自己的死亡。于是,一场关于是否建造金字塔的大争论开始了……
《雨鼓》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出兵围攻阿尔巴尼亚的城堡,帕夏率领千军万马驻扎城脚,千奇百怪的攻城方式轮番上演,百转千回的军委会派系斗争层出不穷。*次踏上战场的士兵手忙脚乱地冲锋陷阵,预示着下雨的雨鼓声犹如上帝的怒吼……
【免费在线读】
《H档案》
*章
>>>
那个来自阿尔巴尼亚王国驻华盛顿公使馆的外交邮袋,在一个阴郁的冬日送抵,这般自然气候在这类落后的蕞尔小国的首都相当常见。邮袋里有两份已在纽约定居的爱尔兰人的签证申请,还附有一纸简要说明,其中提到申请人先是称之“民俗学家”,后面又说是“据称是民俗学家”。关于他们的一切介绍都显得粗略不详。看 起来,他们似乎会一点阿尔巴尼亚语,他们想来这个国家旅行,搜集阿尔巴尼亚的古代英雄史诗,他们将携带一批有关北部地区的档案卡片和地图,根据他们自己的呈述主要将在那一地区展开活动。他们将随身携带记录语音和歌曲的机器——那是一种古怪的、闻所未闻的奇妙玩意儿,被称为录音机,公使馆的官员解释说,这种机器刚刚发明出来,而且已投入使用。说明*后写道:“不能完全排除这两个来访者是间谍的可能性。”
华盛顿的邮袋送抵两周之后,也就是两个爱尔兰人预计抵达的一周之前,内务部长在给N城总督的信中,大致准确地重述了公使馆人员写来的内容,除了*后那句“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没有原样转录,他在信中写道:“这两个来访者显然是间谍。”部长用同样的语气写下去,对这两个人的监控应该谨慎有加,丝毫不能让他们有所觉察。总而言之, N当局应该使外来者有宾至如归之感。
部长想象着总督读到信中*后一句话的诧异模样,不禁莞尔一笑。“你这傻逼!”他自言自语道,“待在那种穷山僻壤的兔子洞里,国家大事你能懂个屁?”从部长办公室的窗口可以眺望外交部的屋顶。他知道隔壁那个部门的外交特使们正在欧洲各国首都四处活动,寻找雇佣写手或是伪历史学家来为国王撰写传记。“当然,当然,”他痴痴地嘟囔道,“外交部里都是一些教育背景出色的家伙。所以他们能得到这样的美差,搜寻传记作者什么的,但是真要办成一些正经事,比如为国王搞到巴黎食品柜
里的高档馅饼,或是给议长找一个娈童,或是所有这类脏活,他们得找谁去干呢?哼,找我,内务部长!”虽说是满腹怨诽,可他不打算继续给外交部那些娘娘腔打分了。如果是他,而不是他们,想方设法替国王找到预期中的传记写手,那就能够让他们永远闭上臭嘴!每次有外国人来到阿尔巴尼亚,他都惦记着这事儿,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真正有希望的机会。不过,那两个爱尔兰学者似乎有可能为这份工作出点力气,尤其在他们被怀疑是间谍的情况下。他会让他们不受打扰地独自活动一段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然后呢,如果运气不错,他就把他们逮个现行(“现行”这个词唤起了某个想象中的场景:其中一个外国人被发现在一张大床上正要跟女人激情媾欢)。然后,就轮到他出面和他们打交道了。“这边来吧,我的羔羊。先把那些英雄史诗、录声音机什么的扔到一边去,行不行?坐下,我们来谈谈别的事儿。你可得为你的朋友做些什么。你不愿意?噢,我敢发誓,你这样会逼着我让你领教一下你的朋友有多么恼火。哦,我看出来了,你还是懂点识时务的道理。那就好!现在我们来谈谈吧。你的朋友要你做的事情,对你来说并不困难。你是个有学问的人,不是吗?你的签证表上说你毕业于哈……哈……哈佛。是吗?不错啊!坐下,请坐下。你的朋友会给你纸和笔,他会给你糖果,给你美女,什么都会给你。不过可得小心!你一定不能惹他生气!你得写写他的人生——他的传记,就像人们现在常说的那样——国王的传记。这就是你的朋友要你做的事情。”
《金字塔》
起源。一个古老想法的艰难重提
金秋季节的某天早上,新登基的法老胡夫在位才刚刚数月,即诏令天下宣布他兴许打算放弃为自己修建一座金字塔,听闻他金口出此圣言的那帮臣子,宫廷的星相学家,文武百官中的某些重臣,老丞相乌赛卡夫,还有既身为大祭司、同时也统领着全埃及建筑师队伍的赫米乌努,全都一下子沉下脸来,仿佛惊闻了一场大灾难的发生。
一时间里,他们面面相觑,不禁瞪大了眼珠仔细盯住君王的脸,希望能从法老的表情中找出哪怕一丝丝的幽默来,然后,由于还得一个接一个地讲述出其后文来,他们便竭力回想着法老从牙缝里吐出来的兴许那个词,试图互相鼓劲,重振勇气。但是,胡夫的脸色始终冷漠得叫人根本无从猜测,他们原本还希望这些词语只是从他嘴角随意漏出来而已,是年轻的君主们尝点心时开玩笑脱口而出的,当不得真,但渐渐地,这一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了。早在几星期前,他不就已经下令关闭了埃及*古老的两座庙宇,并在此后立即发布敕令,从此严禁埃及人再实践燔祭活动了吗?
法老胡夫也在探测众臣的面部表情。一丝讥讽的微光从他的目光中透出,似乎在告诉他们:这竟然就让你们悲痛到了如此地步吗?仿佛这话说到的不是我的金字塔。反倒是你们的金字塔啦!哦,瑞神啊,瞧瞧他们那已被奴性扭曲的面容!再晚些时候,等我上了年纪,变得腿僵胳膊硬的时候,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啊?
他一言不发,甚至都没有朝他们投去一瞥,就站起身,扬长而去。
法老一离开,众臣便面面相觑,满脸焦虑的神色。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喃喃道。降临到我们头上的到底是一种何等的大不幸啊?顷刻之间,有一位大臣身体不适,不得不赶紧扶住了平台上的墙。大祭司则早已泪流满面了。
宫外,被风儿吹成螺旋线的沙尘一扭一扭地动弹。他们神情茫然地注视着那些一面旋转一面向天空蔓延开来的尘埃之柱。他们默不作声,只有他们的眼睛仿佛在说:哦,吾王啊,你要通过什么样的阶梯登上天去呢?当那一天来临时,你将如何攀登上苍穹,等待轮到由你也成为星星在那里移动,就像所有其他的法老那样,你将怎样照亮吾等?
他们彼此低声交换了几句,然后就各自散去,离开了宫殿。其中两人前去求见老太后肯特卡乌斯一面;另有一个逃去借酒浇愁了;*爱深思熟虑的那几位大臣下到了保存历代文献的地宫中,希望能在那里找到独眼老书吏伊普尔。
《雨鼓》
冬天一过,当苏丹的使者再次离去,我们终于明白:战争在所难免。使者千方百计对我们施压,想让我们同意做苏丹的gwaswales,就是拉丁人所谓的附庸。他们先是花言巧语,许诺让我们参与统治幅员辽阔的帝国,随后又诬蔑我们是法兰克人的走卒,换言之是投靠欧洲的叛徒。*后,不出所料,他们的把戏以威胁收场。你们相信你们的城池都是铜墙铁壁,他们对我们说,就算它们的确如你们所愿,我们也会在你们周围筑起另一层铜墙铁壁,那就是饥饿和干渴。每到收获打麦时节,我们就一定会出现,你们会以为在天上看到一片撒了种子的田野,在月亮上看到一把镰刀。
然后他们走了。整个三月份,他们的信差像风一样穿梭往来送信给苏丹在巴尔干的gwaswales,命令他们要么说服我们、要么背弃我们。不出我们所料,他们不得不采取了第二种态度。
孤立无援,我们知道他们迟早都会到来。我们曾经迎战过各种敌人的进攻,但这跟要迎战全世界*强大的军队不能同日而语。我们的热血无时无刻不在沸腾,而我们也能想象我们的殿下乔治卡斯特里奥蒂的忧虑。国内,比如海边的一个个要塞,都接到命令重修塔楼,尤其要注意收集武器和粮草。我们还不知道他们会从哪一边来犯。不过到了六月初,就有消息传来,说他们已经朝艾格纳提亚的旧路进发,换言之,也就是朝我们这个方向而来。
一周后,我们的要塞所要承受的命运就是抵御他们的首次入侵,为此,斯库台 大教堂派人给我们送来了圣母像,一百年前,圣母像曾经赐予杜雷斯 的抵抗者力量驱逐了诺曼人。我们都对显灵的圣母院铭感于心,感到更加平静、更加坚强。
他们的军队慢慢地挺近。六月中旬,军队越过了我们的边境。两天后,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在穆萨卡公爵的陪同下,*后一次视察了要塞并向将士们致意。下达了*后的指令后,他在星期日下午离开了要塞,同行的有他的随行人员和军官的妻小,好让他们到山里躲避战乱。
我们陪着他们默默地走了一段路。然后,跟他们掏心掏肺地道完别后,我们回到了要塞。在高高的塔楼上,我们一直目送他们走到十字高地,之后,又看到他们出现在陡坡上,*后消失在风峡口。于是,我们关上重重的城门,整座堡垒沉寂了,现在已经没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把第二道城门也一一放下,缩在堡垒里,任由寂静淹没我们。
6月18日清晨,黎明时分,我们听到警钟响起。东塔楼的哨兵报告远处出现了一片黄云。那是他们的战马扬起的灰尘。
作者: 阿尔巴尼亚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H档案》
两名来自美国的业余学者为解荷马之谜前往阿尔巴尼亚南部偏远山区寻找仅存的古代英雄史诗。孰料,他们初来乍到便被视为间谍,受到各路人马严密监控,更是卷入了意外的民族冲突和矛盾之中……卡达莱巧妙地将古典神话置于现代语境之下,通过继承果戈理外省喜剧模式,将多层主题上下紧密编织,又使其洋溢着轻快的戏谑之感。
《金字塔》
金字塔,被臣民视为无可争议的永恒的权力象征,而对于君王来说,却意味着自己的死亡。于是,一场关于是否建造金字塔的大争论开始了……
《雨鼓》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出兵围攻阿尔巴尼亚的城堡,帕夏率领千军万马驻扎城脚,千奇百怪的攻城方式轮番上演,百转千回的军委会派系斗争层出不穷。*次踏上战场的士兵手忙脚乱地冲锋陷阵,预示着下雨的雨鼓声犹如上帝的怒吼……
【免费在线读】
《H档案》
*章
>>>
那个来自阿尔巴尼亚王国驻华盛顿公使馆的外交邮袋,在一个阴郁的冬日送抵,这般自然气候在这类落后的蕞尔小国的首都相当常见。邮袋里有两份已在纽约定居的爱尔兰人的签证申请,还附有一纸简要说明,其中提到申请人先是称之“民俗学家”,后面又说是“据称是民俗学家”。关于他们的一切介绍都显得粗略不详。看 起来,他们似乎会一点阿尔巴尼亚语,他们想来这个国家旅行,搜集阿尔巴尼亚的古代英雄史诗,他们将携带一批有关北部地区的档案卡片和地图,根据他们自己的呈述主要将在那一地区展开活动。他们将随身携带记录语音和歌曲的机器——那是一种古怪的、闻所未闻的奇妙玩意儿,被称为录音机,公使馆的官员解释说,这种机器刚刚发明出来,而且已投入使用。说明*后写道:“不能完全排除这两个来访者是间谍的可能性。”
华盛顿的邮袋送抵两周之后,也就是两个爱尔兰人预计抵达的一周之前,内务部长在给N城总督的信中,大致准确地重述了公使馆人员写来的内容,除了*后那句“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没有原样转录,他在信中写道:“这两个来访者显然是间谍。”部长用同样的语气写下去,对这两个人的监控应该谨慎有加,丝毫不能让他们有所觉察。总而言之, N当局应该使外来者有宾至如归之感。
部长想象着总督读到信中*后一句话的诧异模样,不禁莞尔一笑。“你这傻逼!”他自言自语道,“待在那种穷山僻壤的兔子洞里,国家大事你能懂个屁?”从部长办公室的窗口可以眺望外交部的屋顶。他知道隔壁那个部门的外交特使们正在欧洲各国首都四处活动,寻找雇佣写手或是伪历史学家来为国王撰写传记。“当然,当然,”他痴痴地嘟囔道,“外交部里都是一些教育背景出色的家伙。所以他们能得到这样的美差,搜寻传记作者什么的,但是真要办成一些正经事,比如为国王搞到巴黎食品柜
里的高档馅饼,或是给议长找一个娈童,或是所有这类脏活,他们得找谁去干呢?哼,找我,内务部长!”虽说是满腹怨诽,可他不打算继续给外交部那些娘娘腔打分了。如果是他,而不是他们,想方设法替国王找到预期中的传记写手,那就能够让他们永远闭上臭嘴!每次有外国人来到阿尔巴尼亚,他都惦记着这事儿,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真正有希望的机会。不过,那两个爱尔兰学者似乎有可能为这份工作出点力气,尤其在他们被怀疑是间谍的情况下。他会让他们不受打扰地独自活动一段时间,做自己的事情,然后呢,如果运气不错,他就把他们逮个现行(“现行”这个词唤起了某个想象中的场景:其中一个外国人被发现在一张大床上正要跟女人激情媾欢)。然后,就轮到他出面和他们打交道了。“这边来吧,我的羔羊。先把那些英雄史诗、录声音机什么的扔到一边去,行不行?坐下,我们来谈谈别的事儿。你可得为你的朋友做些什么。你不愿意?噢,我敢发誓,你这样会逼着我让你领教一下你的朋友有多么恼火。哦,我看出来了,你还是懂点识时务的道理。那就好!现在我们来谈谈吧。你的朋友要你做的事情,对你来说并不困难。你是个有学问的人,不是吗?你的签证表上说你毕业于哈……哈……哈佛。是吗?不错啊!坐下,请坐下。你的朋友会给你纸和笔,他会给你糖果,给你美女,什么都会给你。不过可得小心!你一定不能惹他生气!你得写写他的人生——他的传记,就像人们现在常说的那样——国王的传记。这就是你的朋友要你做的事情。”
《金字塔》
起源。一个古老想法的艰难重提
金秋季节的某天早上,新登基的法老胡夫在位才刚刚数月,即诏令天下宣布他兴许打算放弃为自己修建一座金字塔,听闻他金口出此圣言的那帮臣子,宫廷的星相学家,文武百官中的某些重臣,老丞相乌赛卡夫,还有既身为大祭司、同时也统领着全埃及建筑师队伍的赫米乌努,全都一下子沉下脸来,仿佛惊闻了一场大灾难的发生。
一时间里,他们面面相觑,不禁瞪大了眼珠仔细盯住君王的脸,希望能从法老的表情中找出哪怕一丝丝的幽默来,然后,由于还得一个接一个地讲述出其后文来,他们便竭力回想着法老从牙缝里吐出来的兴许那个词,试图互相鼓劲,重振勇气。但是,胡夫的脸色始终冷漠得叫人根本无从猜测,他们原本还希望这些词语只是从他嘴角随意漏出来而已,是年轻的君主们尝点心时开玩笑脱口而出的,当不得真,但渐渐地,这一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了。早在几星期前,他不就已经下令关闭了埃及*古老的两座庙宇,并在此后立即发布敕令,从此严禁埃及人再实践燔祭活动了吗?
法老胡夫也在探测众臣的面部表情。一丝讥讽的微光从他的目光中透出,似乎在告诉他们:这竟然就让你们悲痛到了如此地步吗?仿佛这话说到的不是我的金字塔。反倒是你们的金字塔啦!哦,瑞神啊,瞧瞧他们那已被奴性扭曲的面容!再晚些时候,等我上了年纪,变得腿僵胳膊硬的时候,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啊?
他一言不发,甚至都没有朝他们投去一瞥,就站起身,扬长而去。
法老一离开,众臣便面面相觑,满脸焦虑的神色。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喃喃道。降临到我们头上的到底是一种何等的大不幸啊?顷刻之间,有一位大臣身体不适,不得不赶紧扶住了平台上的墙。大祭司则早已泪流满面了。
宫外,被风儿吹成螺旋线的沙尘一扭一扭地动弹。他们神情茫然地注视着那些一面旋转一面向天空蔓延开来的尘埃之柱。他们默不作声,只有他们的眼睛仿佛在说:哦,吾王啊,你要通过什么样的阶梯登上天去呢?当那一天来临时,你将如何攀登上苍穹,等待轮到由你也成为星星在那里移动,就像所有其他的法老那样,你将怎样照亮吾等?
他们彼此低声交换了几句,然后就各自散去,离开了宫殿。其中两人前去求见老太后肯特卡乌斯一面;另有一个逃去借酒浇愁了;*爱深思熟虑的那几位大臣下到了保存历代文献的地宫中,希望能在那里找到独眼老书吏伊普尔。
《雨鼓》
冬天一过,当苏丹的使者再次离去,我们终于明白:战争在所难免。使者千方百计对我们施压,想让我们同意做苏丹的gwaswales,就是拉丁人所谓的附庸。他们先是花言巧语,许诺让我们参与统治幅员辽阔的帝国,随后又诬蔑我们是法兰克人的走卒,换言之是投靠欧洲的叛徒。*后,不出所料,他们的把戏以威胁收场。你们相信你们的城池都是铜墙铁壁,他们对我们说,就算它们的确如你们所愿,我们也会在你们周围筑起另一层铜墙铁壁,那就是饥饿和干渴。每到收获打麦时节,我们就一定会出现,你们会以为在天上看到一片撒了种子的田野,在月亮上看到一把镰刀。
然后他们走了。整个三月份,他们的信差像风一样穿梭往来送信给苏丹在巴尔干的gwaswales,命令他们要么说服我们、要么背弃我们。不出我们所料,他们不得不采取了第二种态度。
孤立无援,我们知道他们迟早都会到来。我们曾经迎战过各种敌人的进攻,但这跟要迎战全世界*强大的军队不能同日而语。我们的热血无时无刻不在沸腾,而我们也能想象我们的殿下乔治卡斯特里奥蒂的忧虑。国内,比如海边的一个个要塞,都接到命令重修塔楼,尤其要注意收集武器和粮草。我们还不知道他们会从哪一边来犯。不过到了六月初,就有消息传来,说他们已经朝艾格纳提亚的旧路进发,换言之,也就是朝我们这个方向而来。
一周后,我们的要塞所要承受的命运就是抵御他们的首次入侵,为此,斯库台 大教堂派人给我们送来了圣母像,一百年前,圣母像曾经赐予杜雷斯 的抵抗者力量驱逐了诺曼人。我们都对显灵的圣母院铭感于心,感到更加平静、更加坚强。
他们的军队慢慢地挺近。六月中旬,军队越过了我们的边境。两天后,乔治卡斯特里奥蒂在穆萨卡公爵的陪同下,*后一次视察了要塞并向将士们致意。下达了*后的指令后,他在星期日下午离开了要塞,同行的有他的随行人员和军官的妻小,好让他们到山里躲避战乱。
我们陪着他们默默地走了一段路。然后,跟他们掏心掏肺地道完别后,我们回到了要塞。在高高的塔楼上,我们一直目送他们走到十字高地,之后,又看到他们出现在陡坡上,*后消失在风峡口。于是,我们关上重重的城门,整座堡垒沉寂了,现在已经没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把第二道城门也一一放下,缩在堡垒里,任由寂静淹没我们。
6月18日清晨,黎明时分,我们听到警钟响起。东塔楼的哨兵报告远处出现了一片黄云。那是他们的战马扬起的灰尘。
作者: 埃利亚斯卡内蒂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0月
简介:
摩洛哥历史名城马拉喀什独特的历史古迹与风土人情令卡内蒂心醉神迷,他徜徉于马拉喀什老城区,走访集市上的商贩与骆驼市场,倾听盲人乞丐的呼唤,观察如同他“老兄弟”般的说书人与书写者,聆听一位未戴面纱的女子的喃喃自语……卡内蒂在这本小书中用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字里行间体现了他细致而独特的观察与思考,以此展现马拉喀什浓郁的北非风情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语文学大师埃利亚斯·卡内蒂
触动灵魂的旅行文学经典,谛听来自古老国度的神秘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