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一
作者: 傅谨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06月
简介:
套书简介:中国话剧百年典藏(共十五卷)
作品卷(共十卷)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一(早期新剧)》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二(五四时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三(1930?1937)》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四(1937?1940)》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五(1940年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六(1950?1960年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七(1970年代)》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八(1980年代Ⅰ)》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九(1980年代Ⅱ)》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作品卷十(1990年代)》
理论卷(共五卷)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一(1906?1929)》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二(1929?1949)》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三(1949?1977)》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四(1978?2000)》
《中国话剧百年典藏·理论卷五(百年话剧记忆)》
19世纪中叶,西方侨民把话剧带入中国,数十年后,话剧开始为中国人接纳。
20世纪中国话剧的经历,就浓缩在这套十五卷的《中国话剧百年典藏》里。本套书是我国话剧百年发展历史的纵向呈现,也是话剧创作成果和理论积累的集中展示。全套书分为剧本、理论资料两大部分,其中前十卷是剧本,后五卷是话剧理论与资料汇编。
这部《中国话剧百年典藏》是一部全新的中国话剧史的雏形。基于这部典藏的中国话剧史,或许更接近于“话剧”的历史,而不是话剧被外力所操控的工具史。人们并不难从中找到新的历史线索,还有对中国话剧发展进程新的历史把握。
本套书被收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出版集团重点扶持项目。
【免费在线读】
编选说明
中国现代话剧产生于20世纪初期,它是以中国社会思潮、文化发展、戏剧运动为主要推动力,以外国戏剧影响为助推力的产物。根据实际情形,我们把20世纪戏剧史料和理论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或者说三个阶段。
在话剧产生的阶段,它与中国戏剧改良运动相伴随,人们还不能从学理上给它以清晰的论证,因而,对于话剧的认识是和话剧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或者说,舞台上先有了话剧实践,随后理论的认识才渐渐清晰起来。
源于此,我们在编选本卷资料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即先给出一部分比较珍贵的话剧演出实践资料,在这些史料里,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及相关宣传来把握中国早期话剧产生时期人们的观念和思考。我们搜集了目前还未被广泛利用的报纸资料,时间以1906年到1912年为限,因为这一阶段可算是早期话剧的初兴期,它的主要特点是,紧紧配合清末民初思想启蒙思潮和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社会政治运动,在运作机制上属于为宣传、支持社会改革、慈善救灾扶贫等而义务演出的阶段,基本不以牟利为目的。同时,从总体上来说,这一阶段的话剧还不具清醒的理论自觉,也不具有明确的戏剧体式、形态观念。这一阶段的话剧表演主要是义务演剧和新式学校演剧。
1913年后,上海、天津、北京、武汉、成都等地的话剧大多进入商业化演剧阶段,其理论建构、形态探索也伴随着专业话剧期刊、戏剧杂志、报纸媒体、专著、团体组织的活动迅速推进,因而,不但《申报》《大公报》等报纸副刊纷纷发表剧评,同时出现了大量探讨戏剧现象和戏剧理论的《新剧杂志》《俳优杂志》《繁华杂志》《游戏杂志》《戏剧丛报》《娱闲录》等专业期刊,《新青年》《小说月报》《余兴》等杂志对中国戏剧的现状与走向也表现了较高的关注。不仅如此,《新剧史》《新剧考》《若梦庐剧谈》《新剧考证百出》《鞠部丛刊》等专著先后出版。早期话剧运动直到新文化运动后发生了转向,因而,从1913年到1920年,中国话剧就是以所谓“新剧”“文明戏”为主体的。这一阶段的戏剧资料理论性还不是很强,往往是理论性和史料性相结合。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戏剧运动的主流发生转向,爱美剧、国剧运动、民众戏剧社、新中华戏剧社、创造社、南国戏剧等更为成熟的话剧成为中国戏剧运动的新主流。这一时期,人们大量翻译、介绍西方戏剧作品和戏剧理论,构建纯粹的现代话剧理论,努力打造与西方、与世界接轨的现代话剧艺术。因而,这一时期的报纸杂志理论文章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戏剧理论。1920年代初民众戏剧社和新中华戏剧社创办的《戏剧》杂志、1920年代末广东戏剧研究所发行的同名《戏剧》杂志、马彦祥主编的《现代戏剧》杂志及《创造月刊》《南国月刊》《南国周刊》等成为探讨话剧理论的主要阵地。同时,现代戏剧理论专著也纷纷出版,例如《爱美的戏剧》《国剧运动》《余上沅戏剧论集》《宋春舫论剧第一集》《中国戏剧概评》《戏剧概论》等。1930年代,中国戏剧进入左翼戏剧时期,我们将1920年到1929年计为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选入的资料由史料性内容渐渐转入理论性文章。
由于早期资料不易收集整理,在数量上也比较稀少,因而,我们较为侧重1919年之前的资料,对于之后的资料,则选用了数量较少的代表性文章。由此,本分册显示了较强的史料性,理论性略显薄弱。
本部分所涉及的资料为多年陆陆续续收得,主要为复印件和照片文件。这些资料大多来源于上海、北京和广州的各个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也有少部分来源于个人收藏,例如范石渠《新剧考》为袁国兴教授所藏,郑正秋《新剧考证百出》则从王卫民教授处复印而来。在此,资料整理者对以上图书馆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复印和照片有部分模糊或者脱漏,造成我们的资料有少部分文字上存在问题。另外,繁体字、异体字等也有个别一时打不出来的。由于近代汉语在剧烈的变动中语言不规范现象非常显著,许多文章无标点,而部分采用标点的,其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五花八门,无法统一,这也造成了整理的困难。
本资料整理中,傅谨教授的一位学生帮忙整理了《新剧杂志》部分文章。王凤霞指导的研究生李斯力初步整理了15万字。王凤霞的丈夫葛永安先生做了部分点校、整理工作。西南大学文学院刘叙武老师做了部分点校工作。以上同志初步点校、整理过的内容,王凤霞又重新做了审校、修改,并完成了其余的整理工作。
感谢傅谨教授组织本丛书,并把早期话剧的部分交给我做,感谢他的信任和肯定。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傅谨老师给了我很多意见和建议,做了许多组织工作,并多次提醒我加快进度。
本书属于王凤霞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清末民初‘新潮演剧’与中国戏剧观念、格局的现代嬗变研究(13BZW105)”阶段性成果。本书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在国内完成。2013年底至2014年底,本人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前往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学,本资料的点校、编排工作在我访学期间完成,因而也属于访学期间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