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8 项 “皇侃,”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钱穆著
简介: 《论语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然众说势难备列。程式《集释》篇幅逾两百万字,而犹多遗漏。本书所采,亦多越出程书之外者。然若专举一说,存以为是,又使读者不知有古今众说之异,亦无以开其聪明,广其思路,而见义理之无穷。且一说之是,初不限于一人之说。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当兼采三家四家之说斟酌和会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众说,几所采摭,理当记其姓名,详其出处,一则语见本原,一则示不掠美。然就读者言之,则贵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论语》之本义。大义既得,乃加沉潜反复之功。若注文一一称姓名,列篇题,又势必照录原文。原文义旨未尽,复须重加阐发。遇折衷诸家,则必条列诸家之说于前,续加融贯之文于后。此可以显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实无益于读者之精契与密悟。《新解》旨取通俗,求其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体求简要,辞取明净,乃不得不摆脱旧注格套,务以直明《论语》本义为主。虽违前轨,亦具微衷。抑如未注,义诂事据,多本汉儒,亦不逐一标明。惟引宋儒之说,始必著其姓氏,以见其为一家之解。余书非欲成一家言,仅求通俗易诵览,自不必一一征引出处。倘读者必欲追寻本原,则上举三书与程氏之《集释》具在,循此踪迹,宜可十得七八。纵欲掠美,实亦无从尔。抑余之为新解,亦非无一二独得之愚,越出于先儒众说之外者。然苟非通观群言,亦无以启发新知。众说己见,既如水乳之交融,何烦径渭之再辨。且作注加筌蹄,意在得鱼兔。鱼兔既获,筌蹄可弃,故亦不一一标出也。本书最先属稿在1952年春,当时力求通俗,专用白话。成稿未及四分一,乃复悔之。意谓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欲以通俗之白话,阐释宏深之义理,费辞虽多,而情味不洽。又务为浅显,骤若易明,譬如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意不如改用文言,惟求平易,较可确切。虽读者或多费玩索之功,然亦可以凝其神智,而浚其深慧。惟苦冗杂少闲,乃遂搁置。 嗣于1960年赴美讲学耶鲁。课务不迫,乃决意改撰,获成初稿。自美归后,又络续修订,前后三年,粗没于定。惟体例则一仍最先之旧。先原文,次逐字逐句之解释,又次综述一章大旨,最后为《论语》之白话试译。全书篇幅,当不出三十万字。其果可以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矣乎?其果能折衷群言而归于一是矣乎?作者才力所限,谨以待读者之审正。 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然众说势准备列。程式《集释》篇幅逾两百万字,而犹多遗漏。本书所采,亦多越出程书之外者。然若专举一说,存以为是,又使读者不知有古今众说之异,亦无以开其聪明,广其思路,而见义理之无穷。且一说之是,初不限于一人之说。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当兼采三家四家之说斟酌和会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众说,凡所采摭,理当记其姓名,详其出处,一则语见本原,一则示不掠美。然就读者言之,则贵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论语》之本义。大义既得,乃加沉潜反复之功。若注文一一称姓名,列篇题,又势必照录原文。原文义旨未尽,复须重加阐发。遇折衷诸家,则必条列诸家之说于前,续加融贯之文于后。此可以显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实无益于读者之精契与密悟。 《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读《论语》必兼读注。历代诸 儒注释不绝,最著有三书。一、何晏《集解》,网罗汉懦旧义。又有皇侃《义疏》,广辑自魏迄梁诸家。两书相配,可谓《论语》古往之渊薮。二、朱熹《集注》,宋儒理学家言,大体具是。三、刘宝楠《论语正义》,为清代考据家言一结集。 何氏《集解》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以前人读《论语》,大率必读此书。明清两代以朱注取土,于是读《论语》必兼读朱注,已八百年于兹。朱注不能无误,清儒考据训诂之学度越前人,朱注误处均经发正。而清儒持汉宋门户之见过严,有朱注是而清儒刻意立异,转复失之者。其所驳正,亦复众说多歧,未归一是。又考据家言,辞烦不杀,读者视为畏途。故今社会流行,仍以朱注为主。 民国以来,闽县程树德为《论语集释》,征引书目,凡十类四百八十种,异说纷陈,使读者如入大海,汗漫不知所归趋。搜罗广而别择来精,转为其失。故《论语》虽为一部中国人人必读书,注《论语》者虽代不乏人,而就今言之,则仍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此余之《新解》所由作也。 为《论语》作新解,事有两难。异说既多,贵能折衷,一也。《论语》距今两千载以上,何晏《集解》距今一千七百年,朱注距今八百年,刘氏《正义》距今亦一百六十年。时代变,人之观念言语亦多随而变。如何用今代之语言观念阐释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之遗训而能得其近是,使古今人相悦而解,二也。
作者: 胡继明著
出版社:巴蜀书社,2003
简介:3.3分析《广雅疏证》同源词意义关系的方法 现在许多研究同源词的著作和文章,基本上都是在材料汇集的基础上,对一组同源词词与词之间的语音关系和词义关系进行简单的罗列、排比,缺乏最为重要的一环,即词源(核义素)的探讨,词源的探诗也就是造词理据的探诗。王宁先生说:“一组待定为同源词的语料,在己知它们的音同或音近关系后,判定它们之间的义通关系,便成为确立它们同源的关键;而把握义通的规律,从中探求派生词的造词理据,词源探求的任务才算全面完成。”何九盈先生在评价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时说:“《同源字典》缺点有三:一是各同源字组所收之字基本上是一种平行关系,没有归纳出共同的核心义。……但确定同一组字的核心义还是很有必要的。”可见,对同源词核义素的归纳是非常重要的,不对同源词的造词理据即核义素进行探讨,同源词的研究是不完整的。 在词源意义的分析上,我们采用王宁先生提出的义素分析法。这是王宁先生将西方词义学的义素概念引入汉语词源研究领域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同源词词义关系的分析方法。王宁先生从词义结构的角度,把汉语词义的内部因素区分为表层使用意义和深层隐含意义。把词的深层隐含意义称作“核义素”或“源义素”,它是词义中体现词义特点的部分,是小於义位(义项)的意义;把词的表层使用意义称作“类义素”,它是体现词的事物类别的部分,它也是小於义位(义项)的单位。并指出:“同源词的类义素是各不相同的;而核义素是完全相同或相关的。”王宁先生还把这一原理概括为公式并举例予以说明。 公式为:Y[X]二N[X) H Y表示同源词的意义关系,N表示同源词的类义素,H表示同源词的核义素,X表示该组同源词的数目。 1.稍:艄:霄:鞘:梢 艄=/船类/尾端渐小处 霄=/云霞类/十/最高(顶端)视之渐觉小处/ 鞘=/鞭类/ /(系於)顶端而细小处/ 稍=/禾类/ /葉末端渐小处/ 梢=/树木类/ /末端渐小处/ 这组同源词的意义关系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Y[5]=/禾类、船类、云霞类、鞭类、树木类/ /尖端—渐小/ 2.消:销:削 消=/施於水/ /使之少/ 销=/施於金/ /使之少/ 削=/以刀施之/ /使之少/ 这组同源词的意义关系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Y[31=休类、金类、刀类/ 艘之小/ 当分析对象是由名词、形容词、动词等不同词性构成的一组同源词时,孟蓬生先生主张用范畴义素代替类义素,并用F代表范畴义素。②他把不同词性同源词意义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Y[X1二F[X] H 并举同源词“梢:小:削”对这个公式进行了说解: 梢=/名物范畴/十/小/ 小=/性状范畴/ /小/ 削=/动作范畴/ /小/ 王宁先生说:“同词性的同源词的意义关系是建立在核义素相同的基础上,它们因类义素的对立互补而区别为不向的词,不同性的同源词一般不具有类义素的对立互补,而它们的核义素却是直接相关的。就源词与派生词而言,源词的意义直接被吸收民生词的核义素。逭时,派生词的造词理据也就直接含在源词的意义中了。”①王先生的这一论述是十分精到的。 同源词研究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通过核义素的分析寻找源词,从而探求派生词的造词理据。所以,本文在分析同源词的意义关系时,将采用王宁先生的这一理论和方法,同时也采用孟蓬生先生的范畴义素分析法。但是,汉语的词义关系是十分复杂,具体到同源词的词义关系时就更为复杂了,而王率先生和孟蓬生先生在用义素分析法分析同源词时,采用的是举例性质,我们在具体分析王念孙《广雅疏证》的单音节同源词的词义关系时,发现逭一方法并不适用於分析《广雅疏证》所有同源词的词义关系。科学研究要求的是实事求是,对於一些难於进行义素分析的同源词,我们将不强套公式,采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分析它们的核义素,即源词意义。 我们利用平行互证法兼证音义关系的方法,根据语音关系和意义关系,对王念孙《广雅疏证》已经系联起来的单音节同源词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和整理。在排列这些同源词时,以该组同源词所属的上古30个韵部为序,在各韵部中,又按喉音、舌头音、舌上音、齿头音、正齿音、唇音顺序排列。 3.4.6冬部 1.绛:红 《释器》卷八上:“螈谓之红。”疏证:“《说文》:红,帛赤白色也。《论语·乡党篇》:红紫不以为亵服。皇侃疏引郑注云:红,练之类也。又引颖子严云:南方火,火色赤,火克金,金色白,以赤加白,故为红。红为南方间色。《释名》云:红,绛也。白色之似绛者也。绛与红,声义并相近。故《漠书·外戚恩泽表》绛侯作红侯。”(第272页上) 《释器》卷八上:“缨,赤也。”疏证:“《说文》:纁,浅绛也。《考工记》:钟氏染羽,三入为纁。《尔雅》:一染谓之蹏,再染谓之颊,三染谓之缥。李巡注云:三染,其色已成为绛。缤、绛,一名也。郑众注《周官·染人》亦云:熏,绛也。《说文》:绛,大赤也。绛与红,声义相近。”(第272页下) 绛,《说文,糸部》:“绛,大赤也。”段玉裁注:“大赤者,今俗所谓大红也。”《广雅·释器八》:“绛,赤也。”《墨子·公孟》:“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绛”义为大红色。上古音为见母冬部合口二等。 红,《说文·糸部》:“红,帛赤白色也。”段玉裁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楚辞·招魂》:“红壁沙版,玄玉梁些。”王逸注:“红,赤白色。”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红”原 指浅赤色的帛,後泛指粉红色、桃红色。又指大赤、大红。《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红杏渺发马相如列传》:“红杏渺以眩湣兮,焱风涌而云浮。”裴驷集解引晋灼日:“红,赤色貌。”上古音为匣母束部合口二等。 语音上,“绛”与“红”古音为见匣旁纽,冬东旁转。二者有音转关系。 词义上,“绛”为大红色;“红”为浅赤色。 可知,“绛:红”为一组同源词,共同的意义核心“红色”即是这组同源词的核义素。 2.穷:极 《释诂》卷一上:“穷,极也。”疏证:“穷、极、倦、讯,一声之转也。”(第20页上) 穷,《说文·穴部》:“穷,极也。”《书,微子之命》:“作宾於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伪孔传:“为时王宾客与时皆美,长世无境。”《列子·汤问》:“飞卫之矢先穷。”张湛注:“穷,尽也。”《楚辞·九歌·云中君》:“横四海兮焉穷?”王逸注:“穷,极 也。”《山海经,大荒南经》:“赤水穷焉。”高诱注:“流极於此山也。“《吕氏春秋,下贤》:“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高诱注:“穷,极也。”“穷”义为穷尽,完结。上古音为群母冬部合口三等。 极,《广雅·释喆四》:“极,已也。”《广韵,职韵》:“极,终也,穷也。”《玉篇,木部》:“极,尽也。”《诗·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郑玄笺:“极,已也。”《吕氏春秋·论人》:“不可极也。”高诱注:“极,穷也。”《易·系辞上》:“极数知来之谓佔。”《楚辞·天间》:“冥昭瞢阎,谁能极之?”洪兴祖补注:”此言幽冥之理,瞢闾难知,谁能穷极其本原乎?”“极”义为穷尽,尽头。上古音为群母职部开口三等短入。 语音上,“穷”与“极”古音为群母双声,冬职旁对转。二者音转关系。 词义上,“穷”与“极”都含有“穷尽”义。 可知,“穷:极”为一组同源词,共同的意义核心“穷尽”即是这组同源词不达意的核义素。 16.辰:娠:振:震 《释言》卷五下:”辰,振也。“疏证:”《律书》云:辰者,言成物这娠也。《律曆志》云:振美於辰。《说文》: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振、震、蜄,并通。“(第166页上) ……
作者: 皇侃,
简介:先父程树德,字郁庭,福建福州人。一八七七年生一,九四四年卒。清末进士,不顾居宦,公费留学日本,学习法律。回国后,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兼任教授。七七事变后,隐居著述,贫病交加而终。 先父十岁丧母,孤苦无依;但少年有志,勤奋自学,通宵述旦,熟读经、史,博览群书。中年致力教学、科研工作,所任课程有中国法制史、比较寭法、九朝律考等科目。於繁重的教学之余,孜孜写作晚年更潛心学术研究,不事教学。一生著述约四百余万字。 先父写作開始得比较早,一九○六年二十九岁,第一部著作国际私法七卷问世。一九一九年汉律考七卷问世。一九二五年出版九朝律考,这是先父一生的重要著作之一。一九三五年再版,解放后又重版两次。该书从古籍中搜罗从公元前二世纪起至公元后七世纪间,历代已经散失了的法律、科令、格式、刑名和有关的资料,作了综合的考证与论述。以十年之功,编成九朝律考二十卷。参考书籍数百种,约三十余万言。内容包括汉律考、魏律考、晋律考、南北朝律考(染、陈、后魏、北齐、后周)、隋律考等九朝的法律考证。此书解放 前在国外已有多种译本。在国内列入大学业书,现在仍为政法高校研究生必读的参考书,对国内外有广泛的影乡。一九五五年重版时,商务印书馆编審部评价说:“该书作为社会上層建筑的法律史而言,不但可以供研究我国法律变迁沿革的人作参考,而且也是研究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 一九二八年中国法制史出版。这是为京师法科学生所编的教材。上溯黄帝,下述有清,以简括之笔,阐述历代法令及刑制的发展。一九三一年比较国际私法出版。一九三三年,说文稽古编出版。先父叙述写书的旨趣说:“性耽古籍,不能自已,偶检阐旧藏说文解字诸书,颇悟“因字求史”之法,遂有说文稽古编之作。”从文字的形成,窥上古逸史与其社会之情状,是此书的创造性探索之所在。解放后,曾由商务印书馆再版。 一九三三年,先父患血管硬化症。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等校南迁,从此经济来源断绝。旧社会老年知识分子处境妻惨,衣食不完。日伪统治时期,病无医药,生活无著,子女多而年幼,困窘不堪;病況日渐恶化,终至瘫痪。论语集释四十卷,却成书於此时,这是先父最后一部重要著作。序言中描述写作的苦況时说..“身患舌强痿痺之疾,足不能行、口不能言者七年於兹矣。风烛残年,不惜汗蒸指皲之劳,窮年矻矻以为此者。”他为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以“目难睁不能视,手颤抖不能书”的病弱残躯,自已口述,由亲戚笔录,历时九年, 终於一九四二年脱稿。其倾心学术,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於此可见。 论语集释写书的缘由,据先父云..论语一书的注释,汉、魏诸家有各种注。自何晏论语集解行而郑玄、王肃各注皆废;自朱子集注行,而集解及皇侃论语义疏、邢昺论语注疏又废。朱子至今又八百余年,其间名儒著述训诂义理,多为前人所未发,惜无荟萃贯串之书。先父本孔子“述而不作”之旨,将宋以后诸家之说分类採辑,以为斯书之助。在学术上力求不分宗派,苟有心得,概与採录,以供学者研究。内容分十类..考异、音读、考证、集解、唐以前古注、集注、别解、余论、发明、按语。按语则是先父对诸家学说提出自己的见解。所引书目六百八十种,全书共一百四十万言。此书为研究论语学者提供了自汉到清的详尽资 料。又对论语的训诂注释有充分考证,用各家学说阐明孔子的思想本质,为译注、研究论语的学者批判继承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提供了广泛的根据。是一部研究孔子思想,特别是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参考书。 论语集释的著述,由於是先父口述,亲戚代笔而成,错写与遗漏之处较多,且无新式标点。现值再版之际,由我和蒋见元同志重新校勘,並加标点。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隨时指教,以便改正。
作者: 乔秀岩
简介:
《十三经注疏》是文史哲研究离不开手的基本资料,但以往几乎没有人真正探索过贾公彦、孔颖达等人编写注疏的思考过程。读书不是淘资料,而要体会作者心思。刘炫学问很大,批评前人颇有据理不饶人的执着气势,又因这种批评不可能马上被学界接受,所以经常用讽刺的语气,既自尊又自卑。贾公彦有时拼凑旧说改头换面,不顾其说破绽四出,反而因小聪明而自鸣得意。孔颖达基本接受刘炫学说,《书》《诗》《左传》正义皆以刘炫《述议》为基础,又要消除刘炫的偏激,《礼记》以皇侃《义疏》为基础而兼用刘炫新说进行粗糙的调整,充分显示官方办事的特点。
作者: (宋)朱熹等注
简介:四书——应该说,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四书》。它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 《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孟子》:《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二、五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后来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周易》:也称《易》、《易经》,列儒家经典之首。《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应是筮官,经多人完成。内容广泛记录了西周社会各方面,包含史料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前的人们对自然与人圣变幻规律的认识模式,从没有超越阴阳八卦的思维框架。相传龙马驮“河图”出现在黄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又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一说伏羲重卦,有说神农),并作爻辞(或谓周公);后至春秋,又有孔圣作“十翼”之说,世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古人把这十篇“传”合称“十翼”,意指“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 《尚书》:古时称《书》、《书经》,至汉称《尚书》。“尚”便是指“上”,“上古”,该书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约1500多年。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这说明作者应是史官。《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相传为孔子编定。《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现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便是分别指《诗经》、《尚书》。 《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此书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影响深远。喜欢诗词的朋友,相信都有读过。 《礼记》: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虽只是解说《仪礼》之书,但由于涉及面广,其影响乃超出了《周礼》、《仪礼》。《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有85篇,今存40篇,称《大戴礼》;另一种,也便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礼记》,是戴德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称《小戴礼记》。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史记》称作者为春秋时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又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又有说是鲁国历代史管所写)。它的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此册样书所收都是有关《论语》的,而且是《论语》流传史上有影响的代表之作。其中日本正平版《论语集解》是传世《论语》的最早、最完整的单集解本,是汉魏古注的集成之作,有其独特的价值;皇侃的《论语义疏》是传世《论语》最早的注疏本,也是南北朝《论语》注释的集成之作;邢的《论语注疏》是《论语》的唐宋注疏本的代表,收入颇有影响的《十三经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为《四书集注》之一,是《论语》注释的宋学代表作,对宋元明清影响很大;康有为的《论语注》是近代改良派思想家古为今用的《论语》注释之作,虽然解释上有借题发挥之嫌,但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本来还打算把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收在样书内一次推出,因为它是《论语》清代新疏的代表作,可憾因样书篇幅所限,只得暂付阙如。尽管如此,不定这次出版的样书,已不是随意凑在一起的几种书,合起来堪称一部丛书,构成《论语》流传整理史的一根相当完整的链条,具有整体的学术价值。 更多>>
作者: (梁)皇侃撰;高尚榘校点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3
简介:《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论语义疏》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南宋乾道、淳熙以后亡佚。清乾隆年间由日本传回中国,其真实性无庸置疑。在《论语义疏叙》中,皇侃对《论语》的撰集成书、“论语”二字的意义及“论”前“语”后的原因、《论语》的不同传本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皇疏不仅经注文并疏,兼存疑说,而且采用了“义疏”体的新注解体例。该体例在文体上采用了分章段疏解和自设问答的手法。
作者: 周丰堇 著
简介: 皇侃是南朝梁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和经学家,其思想学术在儒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皇侃的《论语义疏》在中国经学史和儒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皇侃作为南朝时期的一位受玄学影响的经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对《孝经》、《论语》等经典的解释与研究,但是保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论语义疏》。周丰堇编著的《皇侃性情论--论语集解义疏性情思想研究》对皇侃的身事及著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作者: 程树德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8年03月
简介:
《论语集释》是传统《论语》学研究集大成式的古籍整理著作,作者为著名学者程树德。该书综合历史上各家之说,对每章文字加以注释,内容分为考异、考证、集解、唐以前古注、集注、余论等,涉及音韵、训诂、释文等方方面面。该书的价值首先在于资料丰富,几乎囊括了之前所有的《论语》学典籍,如大家熟知的何晏的《论语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等等,均被此书收纳,其他如四书类、秦汉诸子类、各朝诸子通论类、各种笔记等著作,亦多有征引;其次在于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考证谨严审慎,不妄断,不盲从,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家得失,从而在一些富有争议的问题上有所创见,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次推出的精装本,是对《新编诸子集成》平装本的升级改型,版式清朗,读之赏心悦目。
作者: 龙汉宸等编著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简介: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作者: [(春秋)孔丘著];刘宏章注释.孟子:全文注释本/[(战国)孟轲著];乔清举注释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00
简介:尽管现而今,我们早已习惯并使用白话文近一个世纪了,可中国世代流传的诸子百家典籍,尤其是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里依然要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宋代赵括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孟子则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虽然书中多为治国平天下一类的言论,其实在我们今人的生活中依然可以得益颇多。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和思想的一部书,同时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弟子的言行和思想。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言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所以,《论语》就是孔子的弟子把听孔子讲课以及孔子与时人、弟子谈话时所作的笔记,加以整理、编纂而成。 《论语》的成书,大约在战国时期。传到汉代初年时,有三种不同的本子,这就是《鲁论语》、《齐论语》和《古文论语》。《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比《鲁论语》多出“向王”、“知道”两篇,其它篇章的章句也多有不同。《古文论语》是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在曲阜孔子旧宅的壁中发现的。《古文论语》有二十一篇,也没有“向王”和“知道”两篇,但把《尧曰》篇“子张问”又另为一篇,于是便有了两个“子张”篇。《古文论语》当时没有传授,所以在汉代初年,实际上只有《鲁论语》和《齐论语》两个本子流传。到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以《鲁论语》为基础,把《鲁论语》与《齐论语》融合为一,称《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照《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作《论语注》,成为后世的流传本。后人为《论语》作注释的极多,主要有三国时何晏《论语集解》,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北宋邢禺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清朝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近人主要有程树德的《论语集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等。 《论语》在汉代是被作为传,列为初学者的必读书,先学习《论语》和《孝经》,然后再进而学习五经(《诗经》、《尚书》、《易经》、《仪礼》、《春秋》)。从宋以后,《论语》被列为经。从汉至清朝二千年间,《论语》一直是中国初学者的必读书,是儒家最主要的经典,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形成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今天,《论语》也是我们研究儒学,特别是研究孔子的最主要的思想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殷商的苗裔。孔子自己也说:“而丘也,殷人也。”(《礼记·檀弓上》)周武王灭了殷商,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即是宋国的宗室。到孔子曾祖孔防叔时,因避宋国内乱而迁居到鲁国。孔防叔曾担任过鲁国的大夫。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其母颜征在。叔梁纥做过陬邑宰,人称之陬人纥。孔子生于陬邑昌平乡阙里(今山东省曲阜东南)。孔子三岁丧父,家道衰落,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二十岁左右曾作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放牧),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官吏。三十岁左右即以知礼著称,开始招收学生,以讲学为业。三十五岁因鲁发生内乱,第一次离鲁适齐,一年后返鲁。五十一岁时,孔子任中都宰,颇有政绩,“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升为司空,后又迁为大司寇,主管司法工作。五十五岁时,因与季氏的矛盾,弃位,第二次离鲁,周游列国,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陈国、蔡国等,十四年后,孔子六十八岁又返回鲁国,继续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孔子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有七。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作者: 马恒君[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07
简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前55l~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虽被当成显学,但又一直被当成诸子百家之一。在百家争鸣中,历史选择了孔子,到汉朝便登上了“独尊”的地位,被尊奉了两千多年,影响渗透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孔子也就成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是殷商后裔宋微子的后代。周灭商之后,分封微子启于宋,孔子的先祖孔父嘉在贵族的纷争中被华督杀害,孔子的曾祖孔防叔为了躲避华氏的迫害,才迁居到鲁国。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徵在生孔子。孔子出生后,三岁上死了父亲,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在年轻的时候,孔子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蓄息)等低微的小官,没有受到重视,孔子便开始了授徒讲学。到鲁定公时,孔子做过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主管司法)。定公十年孔子五十二岁,以大司寇身份代理相事,政治生涯到了巅峰时期,但时间比较短暂,因为与鲁国的实权派人物季氏政见不同,孔子离职去周游列国,先后到过齐、卫、宋、陈、蔡、楚,希望能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都没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专一办教育,整理文献。经孔子整理的文献有《诗经》、《尚书》、《礼》、《乐》,孔子还收集了各国史料,撰写了《春秋》。他的学生也累计达到三千多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这是孔子在历史匕最辉煌的贡献。 孔子有感于时代的混乱,力图建立社会的合理秩序。在对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体系。他提出的仁,实际上是一种公益的思想,按公益的要求判定人道之当然,这就是义。义的秩序就是礼。他认为一个人最基础的道德就是孝和诚,把孝推广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就是忠,把诚推广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就是信。当然,时代不同,在判定怎样才算合理上,孔子与我们今天的认识会有不同,但他主张公益,提倡合理的原则并没有错,他的学说对我们建立现代文明仍有积极作用。要说孔子思想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孔子受封建宗法制的局限,等级观念太强,二是对妇女的看法过于偏激。现代人读《论语》,这两点尤其应格外注意。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成书的。流传到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种本子。东汉时期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校了其他本子,并作了注释,流传开来,成为一个公认的本子。之后给《论语》作注的人很多,影响较大的有三国时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宋朝的邢昺把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见解汇集成《论语注疏》,被收入《十三经注疏》里,除此之外,宋朝还有朱熹的《论语集注》。到了清代刘宝楠博采众家之长撰写了《论语正义》。我这次对《论语》的解读,依据的底本就是《十三经注疏》本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本。在封建社会,《论语》是文人心目中的金科玉律,所以在注释中难免一些溢美曲说之辞。重新解读,一是想为现代人扫清文字障碍,另一个目的就是想抹去旧注在《论语》上外加的颜色。 现代人的注本,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影响较大,杨先生的注释甚为精审,大多数的讲法都可取。这次解读,篇章的划分也一依旧例,遵照不改。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杨先生在《导言》里说,《论语》“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连”。这就与《论语》的实际不大符合了。古今对《论语》的注释出了较多误会,恐怕主要也是因为这一点。真正的情况如何,还须《论语》的内证才更为可靠。 无论谁来解读《论语》,还是以还原孔子的真实面目为可贵。至于有些著作,从《论语》引出话题,申发开去,纵横捭阖,畅谈精深的道理,那又是另一种有价值的大作了。我国原有“五经注我”的传统,这也无可厚非。请读者自己去选择吧。
作者: 王云五主编;毛子水注译
简介:儒家學術思想的首部經典 「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志> 論語是中國的第一書,是至聖先師孔子,表現人格之惟一良書。這部書裡蘊藏著東方人文思想菁華及儒家哲學的智慧。 這部儒家的首要經典,全文共廿篇;闡釋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呈現了孔子對於倫理、政治、修養及行己處世之道「仁」、「恕」,這些經世至理的原典。 此書所用的論語經文,大體是以漢唐石經為主而校以元翻廖本、邢疏本、皇疏本、正平本、以及釋文本和朱氏集注本。書中引用了何晏等的「論語集解」,引皇侃之「論語義疏」;朱熹之「論語集注」;引劉寶楠、劉恭冕父子之「論語正義」。書中所引集解,是據天祿琳瑯叢書印行的元翻廖本、學藝社影印的宋刊邢疏本、日本正平版刊行會印行的正平本、或懷德堂印行的皇疏本的;集注則用吳志忠的刻本;劉疏則用同治丙寅的原刊本。其他所引,都用現時所能得的最可靠的版本。集解和集注若義訓相同而都可採用,通常採用集解;若集解文義太不明晰,便採用集注。這部書的注釋,乃是為對古代經典已略知門徑而且有相當的思辨力的人而作的;於文字訓詁外,更對思想史有關的典故,擇要引述。 本書特色 「古籍今註今譯」為臺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2011
简介:《论语选译》主要内容简介:《论语》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成书年代在春秋战国之际。它是孔子的学生及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并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其思想核心是“仁”“礼”“义”。汉朝时,流传过三个版本,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东汉末年,郑玄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并以《鲁论语》为底本,重新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解词。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失传了。 以后各代版本主要有:魏国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的《论语义疏》,宋朝邢晏的《论语注疏》,明朝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 作为儒家重要的经典,《论语》并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每一条就是一章,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而且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论语》首创了语录体,该种体裁语言表达精练,形象生动,对后世影响极大。 以今天的眼光看,《论语》有着不可避免的时代性糟粕和消极之处,但它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则反映出了古人对人生、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理解与总结。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但它对今天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同样有着借鉴作用。 限于篇幅《论语选译》只是对《论语》进行了节选。
作者: 钱穆
简介:
《论语新解》所以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然众说势难备列。程式《集释》篇幅逾两百万字,而犹多遗漏。本书所采,亦多越出程书之外者。然若专举一说,存以为是,又使读者不知有古今众说之异,亦无以开其聪明,广其思路,而见义理之无穷。且一说之是,初不限于一人之说。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当兼采三家四家之说斟酌和会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众说,几所采摭,理当记其姓名,详其出处,一则语见本原,一则示不掠美。然就读者言之,则贵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论语》之本义。大义既得,乃加沉潜反复之功。若注文一一称姓名,列篇题,又势必照录原文。原文义旨未尽,复须重加阐发。遇折衷诸家,则必条列诸家之说于前,续加融贯之文于后。此可以显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实无益于读者之精契与密悟。《新解》旨取通俗,求其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体求简要,辞取明净,乃不得不摆脱旧注格套,务以直明《论语》本义为主。虽违前轨,亦具微衷。抑如未注,义诂事据,多本汉儒,亦不逐一标明。惟引宋儒之说,始必著其姓氏,以见其为一家之解。余书非欲成一家言,仅求通俗易诵览,自不必一一征引出处。倘读者必欲追寻本原,则上举三书与程氏之《集释》具在,循此踪迹,宜可十得七八。纵欲掠美,实亦无从尔。抑余之为新解,亦非无一二独得之愚,越出于先儒众说之外者。然苟非通观群言,亦无以启发新知。众说己见,既如水乳之交融,何烦径渭之再辨。且作注加筌蹄,意在得鱼兔。鱼兔既获,筌蹄可弃,故亦不一一标出也。本书*先属稿在1952年春,当时力求通俗,专用白话。成稿未及四分一,乃复悔之。意谓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欲以通俗之白话,阐释宏深之义理,费辞虽多,而情味不洽。又务为浅显,骤若易明,譬如嚼饭哺人,滋味既失,营养亦减。意不如改用文言,惟求平易,较可确切。虽读者或多费玩索之功,然亦可以凝其神智,而浚其深慧。惟苦冗杂少闲,乃遂搁置。
嗣于1960年赴美讲学耶鲁。课务不迫,乃决意改撰,获成初稿。自美归后,又络续修订,前后三年,粗没于定。惟体例则一仍*先之旧。先原文,次逐字逐句之解释,又次综述一章大旨,*后为《论语》之白话试译。全书篇幅,当不出三十万字。其果可以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矣乎?其果能折衷群言而归于一是矣乎?作者才力所限,谨以待读者之审正。
本书取名新解,非谓能自创新义,掩盖前儒。实亦备采众说,折衷求是,而特以时代之语言观念加以申述而已。然众说势准备列。程式《集释》篇幅逾两百万字,而犹多遗漏。本书所采,亦多越出程书之外者。然若专举一说,存以为是,又使读者不知有古今众说之异,亦无以开其聪明,广其思路,而见义理之无穷。且一说之是,初不限于一人之说。或某得其十之一二,某得其十之八九。或某得其三四而某得其六七。亦有当兼采三家四家之说斟酌和会而始得一是者。今既集众说,凡所采摭,理当记其姓名,详其出处,一则语见本原,一则示不掠美。然就读者言之,则贵能直就注文而上通《论语》之本义。大义既得,乃加沉潜反复之功。若注文一一称姓名,列篇题,又势必照录原文。原文义旨未尽,复须重加阐发。遇折衷诸家,则必条列诸家之说于前,续加融贯之文于后。此可以显作者之勤搜而博辨,而实无益于读者之精契与密悟。
《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读《论语》必兼读注。历代诸 儒注释不绝,*著有三书。一、何晏《集解》,网罗汉懦旧义。又有皇侃《义疏》,广辑自魏迄梁诸家。两书相配,可谓《论语》古往之渊薮。二、朱熹《集注》,宋儒理学家言,大体具是。三、刘宝楠《论语正义》,为清代考据家言一结集。
何氏《集解》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以前人读《论语》,大率必读此书。明清两代以朱注取土,于是读《论语》必兼读朱注,已八百年于兹。朱注不能无误,清儒考据训诂之学度越前人,朱注误处均经发正。而清儒持汉宋门户之见过严,有朱注是而清儒刻意立异,转复失之者。其所驳正,亦复众说多歧,未归一是。又考据家言,辞烦不杀,读者视为畏途。故今社会流行,仍以朱注为主。
民国以来,闽县程树德为《论语集释》,征引书目,凡十类四百八十种,异说纷陈,使读者如入大海,汗漫不知所归趋。搜罗广而别择来精,转为其失。故《论语》虽为一部中国人人必读书,注《论语》者虽代不乏人,而就今言之,则仍缺一部人人可读之注。此余之《新解》所由作也。
为《论语》作新解,事有两难。异说既多,贵能折衷,一也。《论语》距今两千载以上,何晏《集解》距今一千七百年,朱注距今八百年,刘氏《正义》距今亦一百六十年。时代变,人之观念言语亦多随而变。如何用今代之语言观念阐释二千五百年前孔子之遗训而能得其近是,使古今人相悦而解,二也。
作者: 孙钦善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8年09月
简介:
《论语新注》是袁行霈教授主编的《新编新注十三经》中的一种,整理者是北大孙钦善教授。此次整理,以南宋蜀刻本邢昺《论语注疏》为底本,校以清嘉庆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学所刻阮校邢昺《论语注疏》、定州汉墓竹简残本《论语》、日本正平版双跋本《论语集解》、知不足斋本皇侃《论语义疏》、清覆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刻本朱熹《论语集注》,并参考、酌收《经典释文》和阮元《论语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作者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校勘和注释两个方面,其中校勘以校正误为主,酌校异同,校勘范围包括文字和分章;注释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语意、文意的训释,名物、典制等具体事物的考释,抽象思想义理的诠释。作者尤其重视《左传》中与能《论语》中的事件进行印证的记载,在两份记载的互见中,论语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得到了清晰的描绘,这是本书注释方面比较大的特色。
作者: 张波
简介:
张波*的《皇侃哲学思想研究》**章“皇侃生平、*作及学术背景”,揭示皇侃生平中影响其思想形成的人物及重要事件,梳理其*作的存佚情况。并从学风嬗变与学术实践两方面对皇侃思想形成的学术背景做出考察,以期揭示其思想形成的学术氛围。又从体式、语言、思维方式等方面揭示皇侃现存*作《论语义疏》的阐释特征,及其阐释特征对皇侃哲学思想建构的影响。
在第二、三、四、五章中,通过较为系统地梳理皇侃论“性”、“仁”、“命”、“情”、“孝”、 “礼”的言论,以期深层次地揭示这些哲学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较为完整地呈现皇侃的思想体系。
第六章“君子论”,揭示皇侃思想中君子的不同义项,及其“君子之道”。“君子”为《论语》中* 重要的人格形象和儒学成德之教的重要目标,从这种意义上看,皇侃对君子的解读反映了其儒学观。
在第七章与“结语”中,揭示皇侃思想的哲学史价值,并对皇侃思想做一回顾。
附录一“皇侃《论语义疏》研究述评”,主要评述关于该书的流传、版本辨伪、内容校勘、注疏特点、思想阐述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清代以来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做一回顾与检讨。
附录二“皇侃《论语义疏》与朱熹《论语集注》相合考”,通过逐章对比二书,期以解决清季以来,学术界关于朱熹是否受《论语义疏》影响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