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on the Nobel Literature Prize
作者: 肖淑芬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有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每年只有一位或两位作家得此桂冠,但汇集起来就出现了一个“擎着光明火炬”的作家群体,也提供了一片多元文化展示与碰撞的园地。
肖淑芬的《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大观》一书就是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她的这项研究始于1989年,并于1996年和2004年先后出版了专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女性形象论》、《诺贝尔文学奖精品透视》,在此基础上,她又写了这本《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大观》。
这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是跨文化文学研究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成果。
肖淑芬并不参与关于作家获奖是否公正的讨论,而是专注于对作家创作的解析和对文本的研读。她的研究思路十分清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对20世纪世界文学发展大背景的分析。通过世界文学发展的分段研究,既可看出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倾向的一些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考察20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趋向。例如,本书将20世纪9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情况与前几个阶段进行比较,得出了区域的扩大化,主题的边缘化,作家的多元化等三个结论,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都与20世纪后期国际间文学交流的进一步扩大与发展的总体趋势相联系。
第二,个案研究。肖淑芬的文学感受力强,她十分重视自己的直接阅读,总是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有感而发,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对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苏利•普吕多姆的研究为例:过去曾有人评论他的诗歌过于传统,缺少20世纪的时代气息;肖淑芬则认为,这位首轮获奖的作家,开启了20世纪一个重要的国际性的文学主题——孤独,这与后来加缪的“局外人”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内在联系;与萨特的《禁闭》有着哲学层面上的相通;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着共同的希冀。就这样,她对获奖作家的大量作品细细地咀嚼,提出了自己见解的独到之处。
第三,相关研究。本书在广大未获奖的作家作品的语境中来研究获奖的作家作品,这就大大提高了作家作品分析的深度。例如:谈《百年孤独》时,涉及其与《堂吉诃德》的承继关系;研究奥尼尔笔下的疯女性时,又以吉尔曼等人笔下的疯女性为参照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