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习问答
作者: 吕澄等主编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03
简介: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几个重要阶段。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形成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最终制定了一条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实现了对全国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
1924年1月,党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来又帮助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建立国民革命军,并派遣了许多共产党员到国民革命军从事政治212作。同时,党发动和领导了工农运动’调动千百万革命群众参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壮大了革命力量,到1927年春,党领导的工会会员达280多万,农会会员达950多万,受党直接领导和影响的革命军队达3万多人,党员发展到近6万人。
北伐战争,从1926年5月底叶挺独立团出兵湖南开始’至1926年底,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工农革命运动迅速高
涨的重要关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公开抛弃了孙中山所制定的政策,勾结帝国主义,悍然在1927年4月12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由于我们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领导下,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近6万名党员只剩下了l万多名。这是我们党成立后经受的第一次严重失败。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实行右倾机会主义,忽视争取军队的严重错误,更加懂得掌握军队、实行武装斗争、工农联盟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用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伟大创举。随着斗争的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地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从1927年到1934年,党先后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十几个根据地,建立了工农红军第、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许多红军部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发展了党组织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党领导的红军各个方面军,在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连续击败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并不断壮大了自己的队伍,红军人数发展到30多万人。这时,全国的党员人数也发展到了30多万。但是,后来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领导占了统治地位,造成丁第五次“围剿”的失败,第一方面军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到陕北,同在那里坚持斗争的陕北红军和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相会合。第二、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红军主力撤离后的一些南方根据地,坚持了艰苦的游击战争。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会议纠正了左倾路线在军事上的错误,决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向成熟的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变,党中央和红军才能在极端艰险、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到达陕北,完成长征,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尖锐激烈的斗争中,积累了建军打仗、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革命特点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解决了与之相关的军队建设、作战原则、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和革命统一战线等一系列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找到了实现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途径,从而结束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长期徘徊的困难局面,为党和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武器。
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民族解放战争史上最伟大、最生动、最活跃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力量大发展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展开进而达到成熟的时期。抗战期间,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片面抗战路线,消极抗战,因而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上丧师失地。我们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紧密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地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在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这样,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才能够坚持8年之久,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三个曲折的发展阶段。
1937年至1940年为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党克服了统一战线中右倾机会主义倾向,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使革命力量得到迅速发展。
1941年到1942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围攻、“扫荡”和采用残酷的“三光”政策,以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使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在艰苦的斗争中,党领导敌后军民粉碎了日寇的连续“扫荡”,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实行全党整风,其间我们党的建设也在斗争实践中有了很大的发展。1942年开始的全党整风运动,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都是在整风运动中形成的。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克服了党内出现的左的和右的偏向,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胜利地渡过了抗日战争的困难阶段。
1943年至1945年为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敌后军民向敌人发动了连续不断的进攻,巩固和扩大了敌后根据地,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第三次反共高潮,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党的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力量同反革命力量大决战的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倒行逆施,妄图抢夺胜利果实,恢复其在全国的独裁统治,他们依赖美帝国主义的援助,拒绝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在全国阴云密布的时刻,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清醒地分析了形势,在全国解放区人民的全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合作下,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与国民党反动派决战决胜的解放战争。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节节胜利。1949年元旦,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献词指出,我们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随后,党领导和指挥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作战,推翻了蒋家王朝的统治,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革命理想。至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它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革命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和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争的发展,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个时期经历了两个阶段: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国民经济阶段;全面开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