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策
作者: (蜀汉)诸葛亮著;夏涵注译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
简介: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字孔明,东汉琅砑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讶郡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之父亲诸葛硅,字君贡,东汉末曾为泰山郡丞。诸葛亮幼年父母去世,与姐弟投奔叔父诸葛玄。建安二年(197),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姐弟失去生活依靠,遂移居南阳,后结庐隆中(今湖北襄阳县之西)隐居,靠耕田种地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诸葛亮与友徐庶等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他通晓天文地理,精通兵法。诸葛亮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他留心世事,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兵败屯军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并向其举荐诸葛亮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刘备答日:“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遂三次造访,才见到诸葛亮。这就是历史上“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时年二十七岁。
刘备问计诸葛亮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便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伺机从荆、益两州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匡复汉室,恢复刘家帝业。此次所陈对策史称《隆中对》(全文见本书附录一)。诸葛亮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和军师。此后刘备大体按诸葛亮这个计划建立了蜀汉政权。建安二十六年(221年),诸葛亮劝谏刘备称帝,继承汉统,国号汉,也叫蜀或蜀汉,定年号为章武,诸葛亮任丞相。诸葛亮初步实现了他的政治抱负。章武三年(223)刘备病逝,刘禅继位,改元建兴,诸葛亮被封武乡侯,领益州牧,因刘禅年幼,西蜀政务都由他决定。当政期间,励精图治,努力推进经济、文化发展,曾六次出兵伐魏,争夺中原。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军营。谥忠武侯。
诸葛亮一生著作颇丰,多为奏表、兵法。而《便宜十六策》则是诸葛亮所作的唯一一部治国治军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分为十六部分(即十六策),分别为治国、君臣、视听、纳言、察疑、治人、举措、考黜、治军、赏罚、喜怒、治乱、教令、斩断、思虑、阴察,涉及治国的方方面面。从其写作的时间来看,是在蜀汉政权建立、刘禅即位以后,其口吻全然是对一个幼主的嘱托和教诲。面对一个昏聩的幼主,带着对幼主的无限忠诚,带着托孤重任和对西蜀命运的无限忧虑,诸葛亮写下了《便宜十六策》。
由于“便宜”一词古时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而当代语言中“便宜”一词的这种意义已不复存在,并且又是多音字,为了避免混淆,这里简称为《十六策》,以便于读者阅读理解而不产生歧义。
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的《十六策》,是当时指导君主治国、将帅作战的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中国版的《君王论》。它比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早1200多年。然而,《十六策》是建立在孔孟仁义道德基础上的治国治军指南,而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则放弃了道德规范,将所有手段置于道德规范之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马基雅维利认为,那些强暴狡诈、背信弃义的卑劣手段,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就都是可取的,因而为邪恶的存在寻求某种合法性。这显然与诸葛亮倡导的以孔孟之道为基础的治国治军方略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十六策》是一部充满高尚道德和高超智慧的治国治军指南,对当今仍有其借鉴意义。
《十六策》,即《便宜十六策》,是诸葛亮一生治国治军经验的系统总结,堪称中国版《君王论》,比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早1200多年。但《十六策》是以孔孟仁义道德为基础,而马基雅维利的《君王论》则放弃了道德准则,将所有手段置于道德规范之外,二者相异迥然。可以说,《十六策》是一部充满高尚道德和高超智慧的治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