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5 项 “雀翎”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电脑报总策划
出版社: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
简介: 《黑客7种武器攻防108招》是一本专门为广大电脑爱好者准备的黑客入门类图书。全书借鉴了古龙《七种武器》的模式,结合当前最流行的黑客攻防工具,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讲解,读者可以按部就班,迅速识破黑客攻防伎俩并进行有效防范。 全书内容共包含七大板块,分别是:碧玉刀——进程与端口安全、孔雀翎——扫描与嗅探实例、拳头——账户管理与加密解密、多情环——网络盗号与安全防范、长生剑——木马与远程控制、霸王枪——流氓软件与病毒查杀、离别钩——安全检测与黑客兵器。各大板块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涉及到黑客攻防的方方面面,构建起完美的黑客攻防体系. 本书采用全程图解的形式,即便是入门的读者也能快速学会黑客攻防知识,从而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捍卫网络安全。
简介:《黑客七种武器攻防一百零八招》是一本为广大电脑爱好者定制的黑客入门指导图书,内容涵盖了当今互联网黑客应用的各大领域,并以古龙的《七种武器》为参考为读者归纳了七大扳块内容,它们是:孔雀翎——扫描与反扫描、碧玉刀——加密与解密、长生剑——控制与反控制、多情环——账号盗取与安全防范、霸王枪——暴力攻击与恶意绑架、离别钩——安全防范与入侵检测、拳头一一黑客工具箱。各大板块既各自成章,又相互关联,涉及黑客攻防的各个方面。 全书采用全程图解、攻防兼备的形式,即便是初学入门的读者也能够随学随用、即查即知,最终成为一名网络安全高手。 正所谓江湖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黑客道,一百零八招式式克敌。只要你掌握黑客入门一百零八招,就能潇潇洒洒走江湖。
简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一个电脑爱好者来说,手中没有几款得心应手的兵器怎么能在安全领域这个波谲云诡的江湖放心行走? 《黑客七种武器一百零八招》为广大读者披露了黑客使用的七种武器共108招:孔雀翎——扫描与反扫描、长生剑——控制与反控制、多情环——嗅探与欺骗、碧玉刀——加密与解密、霸王枪——暴力攻击与恶意绑架、离别钩——安全分析与入侵检测、拳头——账号盗取与安全防范。只有深入了解黑客的使用的工具,我们才能针锋相对地进行防范! 本手册采用全程图解、攻防兼备的形式,让即便是菜鸟级的读者也可以随学随用、即查即知,最终成就一名合格的网络安全高手!
See through UK just with one book
作者: 风唤雀翎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简介: 大不列颠,这座美丽的小岛,在1000年前,还是那么的不起眼。可是当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19世纪后,这个长期所被人忽视的岛以及岛上的人民却改 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英国使整个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而这中间又有怎样曲折的过程?如今 的英国为什么失去了昔日的雄风,而甘心跟随美国? 《一本书看透英国》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呈现大英帝国从崛起到衰落的坎 坷历程,为读者展现人类进入近代后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一本书看透英国》由风唤雀翎编著。
作者: 古龙著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2005
简介: 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拳头七种非一般 江湖武器,件件精妙绝伦。这七件武器在一个个大侠的手里,耍得出神入画 。七件武器交织出七个精彩的武林故事。小说故事奇崛诡异,人物性格各异 ,非常有深意。 小说情节是小说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是小说中事物发展及人物关系串成 的关系链条,也是读者津津乐道和小说赖以成功的重要元素。著名的小说家 都是编织情节的能工巧匠,古龙更是情节设置的绝顶高手。 悬念设置和出人意料是古龙小说情节的重要特征。“楚留香系列”、“ 陆小凤系列”、《血鹦鹉》、《风铃中的刀声》、“小李飞刀系列”都是悬 念重重,一片迷雾,让人看不清猜不透。古龙利用悬念抓住读者的好奇心, 古龙揭示悬念,向读者展现事件的变幻不定和因果关系。在悬念的解答过程 中,各类人物各种力量相互牵制。引发冲突,推进情节,读者也冲破迷雾, 走出困境,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快感。 古龙是编排故事的高手,他创造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故事,故事的发展和 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谁能想得到《血海飘香》中真正的凶手竟是楚留香最好 的朋友?谁能想得到《猎鹰》中神捕凌玉峰竟是杀人集团中的一员?谁能想 得到《圆月弯刀》中那个又温柔又文静又美丽的少女谢小玉竟是个大魔头? 谁能想得到《血鹦鹉》中那个恶魔的传说竟有那么复杂的关系、那么悲惨的 结局?而《赌局》中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 的情节演变和故事结局更是让人想不到。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这是古龙小说赢得读者的制胜秘诀。 古龙小说的故事大部分没有历史背景,有人认为这是“藏拙”,有人认 为这是当时台湾的时代氛围所致,而我则更确信这种写法是古龙自由挥洒的 性格选择。在这种历史空白的故事中,古龙更关注人性的发展、冲突,生命 的本能状态。当我们沉浸在古龙营造的故事气氛中,攀登奇峰,跋涉曲折, 感受离奇,经历恐惧的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作者对世道不公的控诉,对自 然人性的呼喊,我们甚至会觉得整个故事就像一个寓言,寓示了人生永恒的 真谛。 古龙小说的故事情节,奇崛诡异,大有深意,不仅好看,而且耐看。
See through Israel just with one book
作者: 风唤雀翎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简介:《一本书看透以色列》内容简介:风唤雀翎,草根历史研究者,与“专家”、“教授”坚决划清界限。真名打死他也不说,年龄老大不小了,性别男。北京人。人生阅历丰富:上过大学,当过小贩,开过饭馆,卖过保险。难能可贵的是,在做这些工作期间,他一直坚持“不看书不开张”的原则,以致自家生意只赔不赚。 他最终找到了“作家”这样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风唤雀翎的粉丝自称“风范”。风唤雀翎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给风范们带来乐趣,接受风范们的崇拜。
Baidu,Inc. real people, real history
作者: 丁西坡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喧嚣商战,细数李彦宏与新浪、网易、搜狐、淘宝掌门人的恩怨纠葛! 风云起伏,独创划分十年百度的“三大帝国”断代史! 独门秘籍,首度披露侠客李彦宏的七大秘密武器! 指点迷津,看前“百度系”员工如何创造酷我、迅雷、抓虾? 解剖百度,就要非官方!看腻了一本正经的官方宣传?厌倦了公文式的媒体报道?那不妨看看丁西坡作为第三方,对百度数年如一日的材料收集和琢磨分析。IT界能在此获悉百度公司的最新动态,百度人能在此看到自己在外界眼中的倒影,百度粉们会惊艳于偶像宏哥的翩翩长成,而老百姓们也能收获搜索一哥的饭余谈资…… 出奇制胜,国内第一本古龙体写就的商业图书!记事,干脆利落;记人,轻重有别。寥寥数笔,描出百度与谷歌、新浪、腾讯、淘宝等对手的喧嚣恩怨;形象生动,分析李彦宏这般儒雅的书生如何装备自己的霸王枪、长生剑、多情环、拳头、孔雀翎、碧玉刀、离别钩? 学以致用,这是一本现实版的创业教程!做技术出身的李彦宏,怎么就“幸运”地拉到了第一批风投资金?怎么会在短时间就垄断了市场?又通过什么样的步骤进行业务转型?在“互联网泡沫”的背景下,百度怎么会意外地搜出了一座金矿?有如果你是个有心的创业者,李彦宏的经验可以复制!
作者: 李理著
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
简介: 《清代官制与服饰》适用于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说到清代官制与服饰,会让人们想到清代官制的复杂,而官制的复杂演变又决定了清代官制服饰内容的丰富。文武百官身上那别具特色的服装与佩饰:红蓝宝石顶、孔雀翎、红缨宽檐帽、披肩大领、马蹄箭袖、大襟旗袍、飞禽走兽补子,以及一挂挂朝珠和一袭袭朝带……凝结成清代政治的物化符号,成为大清帝国文官、武将等级尊卑的鲜明标识,成为我们今天认识古代各封建王朝官制与服饰的鲜活的标本。 清代是以少数民族——满族为核心建立的多民族共存的统一帝国,它的官制既有本朝独创,又有承袭前朝旧制,显得复杂而又别致;它的官员服饰也是如此,既以满族民族服饰为主体,又大量吸收汉族传统服饰内容。从外表看,清代官制与服饰既保守循旧,又开放兼容;既独特新颖,又中规中矩,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各封建王朝中最具特色的一代官制和一朝服饰。
作者: 张文勋主编;云南省诗词学会编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简介: 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云南省省会昆明,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商贸、旅游、信息、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中国内地和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南亚各国的一级口岸城市。 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现辖五区、一市、八县,总面积210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8.57万,工业门类齐全,农业连年丰收,2005年工业总产值为988.93亿元,农业总产值为117.23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062.34亿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昆明这座位于滇池之滨的高原城市,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以“春城”之美名享誉于世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探险猎奇和商务会议胜地。 早在三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呈贡龙潭山“昆明人”便生息在这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上。二千多年前,昆明人已经创造出发达的青铜文化。从公元前3世纪庄蹻开滇起,历经汉、唐、宋至元建云南行中书省设省会于昆明,昆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明洪武年间筑昆明砖城,奠定了明、清至昆明城市发展的基础。 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越的气候条件给昆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使她成为一座“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园林城市。在这里有被称为“城市翡翠”,因烟柳翠荷而得名的翠湖公园;有上悬“海内第一长联”的大观楼所在地——大观公园;有以重达250吨的全铜建筑——金殿为主殿的金殿公园;有清浊二潭以石桥为界,泾渭分明互不混淆,旁植唐梅、宋柏、元杉、明茶和百亩梅花的黑龙潭公园;有珍藏着“东方雕塑艺术明珠”——五百罗汉泥塑而著称的筇竹寺;有峰峦起伏、林木苍翠,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和聂耳墓掩映其间的西山森林公园;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题建园于滇池北岸的夏之春海滨公园;有以“东南亚之窗”命名的玉龙湾旅游发展中心;有以“天下第一汤”——碧玉温泉为中心的安宁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在碧波荡漾的阳宗海海滨开辟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在昆明市多达40余处的景区景点中,最令世人称道的是:以“天下第一奇观”闻名中外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石林;以“雄、险、奇、秀”为特色,集各类溶洞景观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九乡溶洞群;以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为依托的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随着昆明旅游业的发展,昆明辖区内更多正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诸如轿子雪山;东川红土地、泥石流自然景观;石林长湖;禄劝仙宫洞;寻甸凤龙湾、钟灵山、北大营草场、“西南第一洞”——河口溶洞、金沙江漂流和金沙江与小江交汇处沙浴等)将陆续被建成新的景区景点,以其各具魅力的独特丰姿,迎接与日俱增的中外游客。 昆明人自古就有爱花、惜花、养花、赠花的习俗,在这座城市里,不论您在公园里、大路旁、小巷内、宅院中,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各种盛开的鲜花。迄今,昆明地区栽种的花卉已达460多种,山茶、玉兰、杜鹃和报春为昆明四大名花,山茶为昆明市市花。近年来,昆明人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大力发展花卉栽培业,每天能将大批五彩缤纷的各种鲜花销往内地、沿海和国外。随着昆明花卉外销量的不断增大,昆明“花都”的美名也将斐声海内外。 生活在昆明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的众多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各民族独特的建筑、服饰、礼仪、节庆、民俗等,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对云南民族风情情有独钟的朋友来到昆明后,可直奔滇池之滨的“云南民族文化风情之窗”——云南民族村,在那里您不仅可与纯朴好客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交朋友,还可以欣赏到竹楼的风韵,品尝到甘醇的米酒和可口的风味小吃。您如果去得正是时候,还可以赶上他们正在举办的民族节庆——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纳西族的三朵节……看到他们在芒锣、象脚鼓、过山号、葫芦笙、大三弦等民族乐器伴奏下表演的彝族阿细跳月、傣族孔雀舞、白族霸王鞭、傈傈族爬刀竿、景颇族目脑纵歌…… 昆明的旅游产品丰富多彩,除有倍受中外嘉宾青睐的云子(围棋)、云南重彩画、彩陶、扎染制品外,以云南特有的斑铜、大锡、大理石、石林石、兽骨、竹根、柚木、孔雀翎、蝴蝶等为原料精制而成的各种旅游工艺品,也是令无数旅游者为之动心的珍品。至于昆明的风味食品——过桥米线、气锅鸡、卤饵炔和从千余种野生菌类中遴选出来的山珍名品——松茸、竹荪、猴头菇、鸡枞、干巴菌等,更是令人一朝品尝,终生回味。 近年来,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为发展大旅游,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昆明市现拥有各类宾馆饭店500余家,标准客房50000多间,旅游客车1000多辆,出租汽车7700多辆;开通国内航线70多条、国际(地区)航线8条,改扩建后的昆明国际航空港,年吞吐量将达800多万人次;5000多公里的公路与京昆、沪昆、穗昆、贵昆、南昆、昆河等铁路纵横交错,与全国各地及越南、老挝、缅甸三国的路网连接,交通十分畅通便捷;昆明的国际直拨电话可直通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话普及率达39 %,国际邮政汇兑、电子信函、可视电话等业务也已开通。 作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连续十三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c.i.0.f.f.第二十九届世界年会暨第六届亚洲民间艺术节、每年一届昆明国际旅游节、一个贯穿全年的旅游主题系列活动的举办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昆明,成功举办了20世纪末最后一次由中国政府举办的世界盛会——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不久的将来,昆明必将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 欢迎您!尊贵的嘉宾,亲爱的朋友,开放的花都——昆明已向您张开双臂,春天永驻的边城——昆明将为您带来无尽的惊喜与欢乐,给您留下永生难忘的美好的记忆。
作者: 雀翎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02月
简介:
由多个中短篇小说合成的集子,小说主要讲的是在江南水乡小城或小镇上发生的几个故事以及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求生观念。小说运用地方特色语言阐述了江南女子细腻情感生活以及隐藏在她们灵魂深处的一些善良和痴情,她们想迎合时代去改变自己生活甚至改变命运却往往因无法背弃自己的灵魂而痛苦不堪,或当她们在现实里遵循灵魂的意念做出了选择,但残忍的事实又往住令她们不堪负重。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
简介:《古龙文集?七种武器1:长生剑?孔雀翎》内容简介:古龙四大巅峰系列之四,“七种武器”系列包含:《七种武器:长生剑?孔雀翎》《七种武器2:碧玉刀?多情环》《七种武器3:离别钩?霸王枪》《七种武器4:愤怒的小马?七杀手》。“七种武器”系列看似在写七种精妙绝伦、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实则描绘的是武器以外的人心和人性。唯有激发出人格和精神的力量,才能将死的武器使用得叱咤风云,冠绝天下。“杀戮人人都会写,唯有古龙写出了人类面临极限状况时独特的生命体验;武器人人都会写,唯有古龙将笔深入到使用武器的人细致而微的心灵世界之中。” “一个人只要懂得利用自己的长处,根本不必用武功也一样能够将人击倒。”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翻开《古龙文集?七种武器1:长生剑?孔雀翎》,从神兵利器的故事中,重温微笑与信心的力量! 海报:
See throngh japan just with one book
作者: 风唤雀翎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简介: 日本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是怎样一步步成为世界顶尖的发达国家的?又是怎样进入到现代社会的?富强起来的日本,又为何成为发动世界大战的元凶?战争失败后又怎会甘居人后。唯美国马首是瞻? 《一本书看透日本(在暧昧中挣扎的民族)》力求用生动的语言展现日本的发展历程。 读完这本《一本书看透日本(在暧昧中挣扎的民族)》,如果你将日本人这种特性看得清清楚楚,那么恭喜你,你就算看透了日本。本书由风唤雀翎著。
Chronicle of the genealogy of the Dalai Lama and Bainqen Erdini
作者: 丹珠昂奔主编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简介:藏族文化走过的历程,可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史前时期的藏族文化、苯教统治时期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社会主义藏族新文化。这四个时期,既神魂一致,又各具特色。史前时期的藏族文化以泛灵崇拜和祭把禳祓为特点,是藏文化的根脉;苯教时期的藏族文化以三界观念和二元论为特点,是藏人独特的哲学理念和生活特点的形成和确定时期;藏传佛教文化时期的藏族文化是以佛教哲学为指导,以活佛转世制度为特点,是藏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体系庞大,结构宏伟,气势雄浑,风格独特;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藏族文化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藏族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为特点,是藏族新文化发展的生长点和基础。这里讨论的所谓藏族文化主要是指藏传佛教时期的藏族文化。用活佛转世的方法解决教派领袖的接班、继承问题,是藏人对佛教文化的一大创造,也是当今世界藏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不同教派的众多转世活佛中,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活佛,是近300年西藏社会政教运作的核心。一、转世活佛的由来藏、汉佛教名称不同,意义相近,所谓活佛,是汉族称呼,藏语称“知格”(sprul-sku),均指转世者、化身,赵朴老对其之解释比较通俗而全面。他说,佛教界的人都知道,佛菩萨转世,包括西藏活佛的转世,目的都是行菩萨愿,救人救世的。活佛和菩萨都是以发愿为本,行愿为宗,一世不成,转世再来,所以叫乘愿再来,即再来继续行愿也。这个愿就是密教尊称的“三昧耶”,就是活佛和菩萨的“平等本誓”。违背了这个愿,就是违背了“平等本誓”,违背了“三昧耶”。乘愿再来,就要寻找灵童。藏传佛教中创立活佛转世制度的是噶玛噶举派。噶玛噶举派的创世人都松钦巴师从塔布拉杰,先后从宁玛巴学习“大圆满”法,从萨迦巴学习“道果”法,1187年修粗浦寺,声名显赫,为一代宗师。都松钦巴去世11年后噶玛拔希(1204—1283年)出生,师从都松钦巴再传弟子崩扎巴(spom-prag-pa),成为一代名僧,讲经说法,广收门徒。此时正是蒙古帝国兴起之时,整个藏族地区也处在剧烈变化时期。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汗国,甘、青地区藏人归顺蒙古。成吉思汗曾致信萨迦派大喇嘛愿意皈依佛法。1229年,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继汗位,将甘、青及西夏旧地划归其二子阔端(1206—1251年)。阔端驻守凉州,后世称其为凉州王。1239年阔端命大将多达那波入藏驻扎在拉萨北部热振寺一带,对西藏形成强大的军事威胁。藏区各地方势力和各教派领袖也都积极奔走,准备抗击蒙古军队。本来一触即发的战争,由于另外一些因素的介入而有了新的变化。大约是由于先期归顺蒙古的那些藏传佛教僧人们的斡旋和多达那波了解到的藏区的情况,阔端对西藏的战争采取了新的策略。多达那波在西藏了解到:在西藏,噶当派的寺庙最多,达隆噶举派法王的德行最高,止贡噶举派的京俄大师很有法力,萨迦班智达的学问最好,并且建议阔端迎请萨班到凉州会晤。阔端接受此建议,致函邀请萨班到凉州会晤。1244年,62岁的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带着八思巴、恰那多吉两个幼小的侄子前往凉州,于1246年到达,1247年见到阔端,深得阔端的信任,遂写著名的《告蕃人书》,以金、西夏等灭亡的实例,劝说西藏各界归顺蒙古。1251年,萨班和阔端均在凉州辞世,蒙哥汗继位,阔端的辖地由忽必烈统领。1253年,忽必烈南征云南,路经康区时召见噶玛拔希,要其随待左右,为噶玛拔希拒绝。噶玛拔希因何拒绝忽必烈,史家多有争论,而我以为其原因不外有三:一为蒙古军队烧杀掳掠,为其佛教信仰所不容;二为当时的忽必烈还不是大汗,噶玛拔希尚不值得为其奔走;三是此时有可能八思巴已得宠。尤其是后二款可能是主要原因。此后,噶玛拔希到内蒙古、宁夏一带传教,1256年,受蒙哥汗召见。噶玛拔希与其会晤于和林,蒙哥汗送给他一顶金边黑帽和一颗金印。1259年,蒙哥汗死。1260年,忽必烈自称大汗,封八思巴为国师。此后,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自称大汗,与忽必烈争夺汗位。1261年,阿里不哥兵败,噶玛拔希有帮助作乱之嫌,被忽必烈投入监狱,后于1264年释放,辗转八年回到粗浦寺,1283圆寂。由于当时各教派及地方势力竞争激烈,也为了使噶玛拔希的显赫声望永不泯灭,噶玛拔希第一次使用活佛转世制度,将1284年生于后藏贡塘地方的让琼多吉(1284—1339年)立为噶玛拔希的转世活佛,并追认都松钦巴为第一世活佛,噶玛拔希为第二世活佛,称噶玛噶举黑帽系。至今已传十七世。噶玛噶举派最初采用活佛转世制度并不像后世这样复杂,只是一教派选择一继承人而已,其形式、内容都比较简单。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系统的由来14世纪下半叶,藏传佛教已出现颓靡状态,宗教人士追逐世俗权力,致使戒律废弛,道德沦丧,西藏社会一片乌烟瘴气。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宗喀巴(tsong-kha-pa1357—1419年)大师立志整顿宗教,提倡僧人严守戒条,并以黄色僧帽表示奉持古代持戒风范。他的行动得到阐化王的支持。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的教法认为,释迦牟尼的一代正法,不外教、证两种,而一切教的正法,又摄在经、律、论三藏之中;一切“证”的正法摄在戒、定、慧三学之中。所以三藏不可偏废,三学亦须全修。对于经藏多闻深思,对于律藏努力持奉,对于论藏力求通达了悟,把菩提心、六度行作为以闻、思、修入境、行、果的纲要。在修行方法上,主张显宗密宗并修,但必须在显学的基础之上,由显入密,不可逾越。与其他专修密法的教派有明显的不同。他的思想集中地表现在所撰《菩提道次第》和《密宗道次第》、《辩了不了义》、《五次第明灯》等著作中。宗喀巴大师整饬佛教,让僧人恪守清规,在当时的西藏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师谢世后,其事业落在弟子们身上。先是由贾曹杰(1364—1432年)继承法位,后由克珠杰(1385—1438年)继承法位,史称“师徒三尊”。除贾曹杰和克珠杰外,宗喀巴弟子中知名的有:嘉样却杰(1379—1449年),于1416年建哲蚌寺,释迦意希(1352—1435年),1414年明永乐皇帝封其为“西天佛子大国师”,1435年建成色拉寺(se-ra),1434年又被明宣宗封为大慈法王;根敦珠巴(1391—1474年)是宗喀巴最小的一个弟子,1447年在日喀则修了札什伦布寺;朵喜饶桑布在芒域修达摩寺,其侄喜饶巴在阿里建敕赛寺,将格鲁派势力扩展到阿里地区;麦喜饶桑布,约在1437年建昌都强巴林寺,以后导出帕巴拉活佛系统。1474年,根敦珠巴辞世,格鲁派迅猛发展的势头逐渐降低。1486年,11岁的根敦嘉措(1475—1542年)被当作根敦珠巴的转世灵童迎进札什伦布寺,当时并无活佛、达赖喇嘛等称号,反而受到一些人的冷落和反对。1481年,噶玛噶举派红帽系四世活佛曲札益希(1453—1524年)指使仁蚌巴兴军万余人攻入卫地,赶走支持格鲁派的内邬宗宗本阿旺索南伦波。1493年,明孝宗朱佑堂封京俄阿格旺波为王。京俄阿格旺波未即位就死了。趁其子年幼,曲札益希实掌政权,禁止格鲁派三大寺僧参加一年一度的“默朗钦默”法会。东嘎·洛桑赤列教授在《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一书中说:“在此后二十年,由拉萨附近的噶举和萨迦派等教派的僧人参加拉萨祈愿法会。”1503年,噶玛噶举派还在拉萨之萨纳修一土丹却科寺。阿格旺波之子阿旺扎西扎巴年长继王位后,对格鲁派的态度稍转,恢复了色拉、哲蚌、甘丹三寺僧人参加“默朗钦默”法会的权利。1526年,止贡巴与格鲁派发生冲突,先后夺去止贡地区和墨竹地区的许多寺院,强令格鲁派僧人改宗。面对这种处境,根敦嘉措云游四方,传经授法,扩大格鲁派的势力,他去过前藏、后藏、山南、塔布等许多地方,还留下了修建在拉毛南措湖畔的却科寺。此后,诸世达赖喇嘛的灵童在此湖中观鉴;留下了扎西扎巴别墅,即以后的甘丹颇章。1542年,根敦嘉措圆寂,格鲁派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正式寻找根敦嘉措的灵童。1544年认定索南嘉措(1543—1588年)为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称活佛,于1546年迎入哲蚌寺。聪明颖悟的三世达赖喇嘛很快在佛学上得到发展。成年之后为了一改格鲁派以往的被动地位,积极扩大影响,四处讲经说法,其声名与日俱增。1559年,土默特部俺答汗自内蒙古率部进入青海,对明王朝形成严重威胁,使明对此无之奈何,只得以羁靡之法,封其为“顺义王”。同如阔端之对于萨班,俺答汗得知格鲁派索南嘉措的学识、声名和民众中的良好影响,即派员前往拉萨邀请。1577年索南嘉措应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的邀请至青海。很显然,俺答汗的刻意邀请和索南嘉措的爽快成行,都是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青海多为藏人居住区,俺答汗在青海立足,没有藏人的合作是十分困难的;同样,索南嘉措要弘扬格鲁派,没有一支力量的支持也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各有所思,各有所取,彼此携手合作。俺答汗给索南嘉措献上500两白银的曼札、盛满珠宝的黄金碗、1000两白银、100匹骏马及布帛、绸缎等物,并举行了10万人参加的大型集会。集会隆重而热烈。索南嘉措赠俺答汗以“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尊号,俺答汗赠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尊号,自此便有了“达赖”之称谓。事件的主人公们何曾知道,他们当时的举动,将会长远地影响到以后的蒙藏社会。以此事件为滥觞,藏蒙两民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交流、发展时期。此后追认根敦珠巴为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为第二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本人便是第三世达赖喇嘛。三世达赖喇嘛死后,俺答汗的曾孙被定为灵童,为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1589—1616年)。1603年,四世达赖喇嘛到达拉萨,遭到第悉藏巴政权的反对。四世达赖喇嘛只活了28岁,于1616年圆寂于哲蚌寺。格鲁派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此时掌握西藏政权的噶玛政权首领对格鲁派采取的是一种限制、扼制、打击的政策。藏巴汗怀疑自己多病是由于达赖喇嘛诅咒的原因。因而明令不许四世达赖喇嘛的灵童转世。1617、1618年,藏巴汗彭措南杰攻下三大寺,杀僧俗5000余人。被禁止转世的四世达赖喇嘛得以转世,据藏史记载完全是一种机缘。藏巴汗久病不愈,请了许多名医均不见效,后请札什伦布寺主罗桑确吉坚赞(1567—1662年)治疗,则很快恢复健康。藏巴汗以一庄园为酬谢,罗桑确吉坚赞不受,只请求使四世达赖喇嘛的灵童转世,藏巴只好答应。罗桑确吉坚赞既是四世达赖喇嘛的老师,也是五世达赖喇嘛的老师。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成年以前格鲁派所处的环境仍然十分严峻。从三件事可以看出这一点:一是五世达赖喇嘛的寻访。五世达赖喇嘛的出生背景是耐人寻味的。他出生于琼结一个世代信奉宁玛巴却又同情格鲁派的家庭,其父曾任帕木竹巴(噶举派)的一个宗本(相当于县长)。这可能是精明的政治家和宗教大家罗桑确吉坚赞的精心策划,目的在于格鲁派在西藏如此复杂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即保持与执政的噶举派系统的友好关系,又结好宁玛派,以求有更多的支持者。二是固始汗(1582—1654年)入青。蒙古各部虽信仰藏传佛教,但各部因信仰教派不同,围绕教争的斗争也显得的尖锐而激烈。三世达赖喇嘛与蒙古土默特部建立了牢固的友好关系,实际上此举的社会作用无疑是向社会宣布:格鲁派已与土默特部建立了政治联盟,自然地要受到信仰其他教派的蒙古信众的不满和仇恨。17世纪30年代,信仰噶玛噶举派的漠北却图汗在征服游牧青海的土默特部后,遣人入藏,拟联合藏巴汗一举摧毁格鲁派。格鲁派危在旦夕。或许还是罗桑确吉坚赞的运筹,1637年信奉格鲁派的蒙古卫拉特和硕特部,在固始汗的率领下自新疆进入青海,打败了却图汗;1639年,又率部消灭了四川信奉苯教的白利土司。三是固始汗部入藏。固始汗部的入青虽然粉碎了却图汗与噶玛政权连手,从而彻底消灭格鲁派的企图,但并没有解决噶玛政权对格鲁派的强烈威胁和压制。于是,五世达赖喇嘛与罗桑确吉坚赞商议,密招固治汗部入藏,推翻噶玛政权,巩固格鲁派的地位。1642年,固始汗率兵入藏,推翻了噶玛政权,支持格鲁派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虽然,失去统治权的噶玛派僧人,不断地进行暴动,但西藏的政教大权已由噶玛派转移到格鲁派。这是西藏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形成了此后300年以格鲁派主导政教大局的格局。五世达赖喇嘛未成年时,格鲁派一切政教事务均由罗桑确吉坚赞主持。即使五世达赖喇嘛执政以后,许多谋划和决策亦多出自罗桑确吉坚赞之手。他的博学多才和中庸、谦逊赢得了蒙藏僧俗的广泛尊崇。1645年,固始汗赠罗桑确吉坚赞以“班禅博克多”的尊号,导出班禅额尔德尼活佛系统。追认克珠杰(1385—1438年)为一世班禅,索南秀朗(1439—1504年)为二世班禅,恩萨巴罗桑顿珠(1505—1566年)为三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为第四世班禅。推动格鲁派发展的两大杠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正式确立后,格鲁派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四世班禅为格鲁派势力在特殊环境中的生存、巩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1644年,受清朝顺治皇帝的邀请,五世达赖喇嘛到达北京,被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但喇达赖喇嘛”。此后,格鲁派势力发展更为迅猛。据《圣武记》记载,当时“达赖喇嘛所辖寺庙三千百有五十余所,刺嘛(喇嘛)三十万二千五百有奇,百姓十有二万千四百三十八户。班禅所辖寺庙三百二十七所,刺嘛(喇嘛)万有三千七百有奇,百姓六千七百五十二户。”可见势力之雄厚。五世达赖喇嘛时,任命桑结嘉措为第巴,虽与蒙古汗王争夺权力,但格鲁派在政治上已居主要地位。至七世达赖喇嘛,废除世俗藏王、郡王、贝子与宗教领袖共同掌政之制度,改由七世达赖喇嘛总理政教事务。其他教派中多有改宗信奉格鲁派的。格鲁派再度稳定发展。至今,达赖喇嘛已传十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已传十一世。三、灵童的遴选1.寻访。有如下几项工作为灵童寻访之基础:其一,前世活佛圆寂时的面向;其二,前世活佛的遗言;其三,乃穷降神;其四,观湖。以寻找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为例: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时面向东,以宗教说法此即暗示灵童将产生于东方;乃穷神降神也说十三达赖喇嘛将转世于东北汉人地方;经过热振呼图克图观湖显示,在一马路的尽头有一农家,门前有一株巨大的柳树,旁边拴一匹白马,有一妇人抱一小孩站在树下。热振饬画师详细画出,依此向东方寻找,历时两年,才在青海省湟中县的祁家川(现划归青海省平安县)找到第十三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有些活佛寻访前的占卜、遗言中还明确地指出灵童父母的姓名和灵童的属相。寻访工作是秘密地进行的,即通常所谓“秘密寻访”。寻访人员装扮成商贾模样或以别的身份,带着前世活佛的用物,诸如佛珠、碗、法鼓、铃杵之类,有些还牵上前世乘用的马匹,让所选孩童辨认,据说有些灵童可以准确地认出前世用过的东西。寻访的范围虽有方向,但只是大概。有时寻访人员分几路进行,同如普查性质。比如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灵童的寻访,根据观湖显影所确定的方向、属相和灵童所在地的情况,对种种吉兆,逐一分析,最后从28名男童中筛选出7名重点男童和5名需要核实的男童,其余无明显特征的男童一律淘汰。2.确定候选灵童。当进入灵童选择的最后阶段,须选择三名灵异儿童至拉萨,由三大寺和驻藏大臣等再次验看后报请朝廷,允予掣签。3.金瓶掣签。皇帝允准掣签后,即有如下一些程序:第一,将金奔巴瓶从大昭寺迎到布达拉供有清朝皇帝唐卡画像的殊胜三界殿。第二,将灵童的名字用满、藏、汉三文字写在签牌上,放于金瓶之中,进行为期7天的诵经供养仪轨(有些资料介绍为11天)。第三,正式掣签。清时在正式掣签之日,众人诵念经文,请求圣者大悲菩萨和三宝慈悲,念三遍真言和祈愿偈颂,然后驻藏大臣向皇帝画像行三跪九叩大礼,继而摇动金奔巴瓶,使瓶中写有灵童姓名的签牌转动,从中取出一签,由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共同验看,并对众宣布。众人高呼“拉嘉洛!”(神胜利了!)《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此有明文规定,而且列为该章程的第一条:关于寻找活佛和呼图克图的灵童问题,依照藏人例俗,确认灵童必问卜于四大护法,这样就难免发生弊端。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事,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牌上,放进瓶内,选派真正有学问的活佛,祈祷七日,然后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佛像前正式认定。假如找到的灵童仅只一名,亦将一个有灵童名字的签牌和一个没有名字的签牌,共同放进瓶内,假如抽出没有名字的签牌,就不能认定已寻得的儿童,而要另外寻找。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和父子一样,认定他们的灵童时,亦须将他们的名字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牌上,同样进行,这些都是大皇帝为了黄教的兴隆和不使护法弄虚作假作弊。这个金瓶常放在宗喀巴佛像前,需要保护净洁,并进行供养。在向众人宣布的同时,驻藏大臣还要向掣定的灵童的父亲宣布这一喜讯。灵童的父亲要向皇帝的画像叩头谢恩,并向驻藏大臣和相关人员敬献哈达。4.剃发、命名。剃发标志着灵童正式出家,因而担任剃度师的人多是高僧和被剃度者的经师。比如十一世、十三世达赖喇嘛由八世班禅额尔德尼剃度,十二世达赖喇嘛是由热振呼图克图剃度。因为有师承关系,经师在为弟子取名时必取自己名字的一部分。比如:十三世达赖喇嘛名为“吉尊阿旺洛桑土登嘉措久赤旺觉却勒南巴加哇贝桑布”,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取名“洛桑确吉尼玛格勒南杰贝桑布”,其中之“洛桑”即取师父名字中的一部分;八世班禅额尔德尼名为“确吉扎巴丹贝旺秀贝桑布”,十一世达赖喇嘛名为“阿旺格桑丹贝准美克珠嘉措贝桑布”,其中之“丹贝”即取师父名字中的一部分。再如,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经师为中国西藏佛教协会会长、代理甘丹赤巴、拉仁巴格西波米强巴洛珠活佛,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法名为“吉尊洛桑强巴伦珠确吉杰布贝桑布”,其中之“强巴”即取“波米强巴洛珠”活佛名字中的“强巴”二字。5.皇帝颁诏核准。金瓶掣签后,要将确定的转世灵童上报朝廷批准。皇帝批准后,方可确定吉日举行坐床仪式。6.坐床。坐床实际上是新达赖喇嘛的即位仪式,此项仪式往往隆重而热烈。1879年6月,十三世达赖喇嘛坐床时,光绪皇帝于五月降旨拉萨:达赖喇嘛转世已经确定,今年六月十三日良辰吉时举行坐床,甚佳,朕深喜之!现赐达赖喇嘛黄哈达一条,佛像一尊,念珠一串,铃杵一套。达赖喇嘛坐床之后,可启用前世达赖之金印,并将用印时日上奏。前请乘用黄轿及黄色鞍辔均予准用。佛父贡噶仁钦封为公爵,赏戴宝石顶子,着孔雀翎,依旨遵行,钦此。6月12日,摄政陪同达赖喇嘛从日加三丹林出发,至噶厦政府预先在拉萨东郊堆古塘扎好的帐篷里宿营。13日,达赖喇嘛乘坐黄色大轿,在仪仗队及各色人等陪同下,浩浩荡荡前往拉萨,十余里中,僧俗百姓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十三世达赖喇嘛先到大昭寺向柱上挂的“当今皇上万岁万万岁”的牌子献挂了哈达,尔后进入大殿,向释迦牟尼佛像献了哈达。后至布达拉宫日光殿与驻藏大臣会晤,互献哈达,举行坐床仪式。坐床仪式之后,达赖喇嘛要上表谢恩。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坐床仪式也是盛况空前。仪式由国务院特派专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江村诺布主持,国务院代表、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宣读国务院关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认定坚赞诺布为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批复”。该“批复”写道: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你区1995年11月29日关于《请国务院批准经金瓶掣签认定的坚赞诺布继位为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请求》悉。国务院特准经金瓶掣签认定的1990年2月13日(藏历第十七饶迥土蛇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的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坚赞诺布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四、金瓶掣签制度的确立李瑞环在《在班禅转世灵童寻访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宗教仪轨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自1792年清朝政府颁布金瓶掣签制度以后臻于完整,形成定制,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成立以札什伦布寺活佛、高僧为主的寻访班子,二是按照宗教仪轨和程序进行转世灵童的寻访,三是把参加掣签的候选儿童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四是由中央政府派员主持举行金瓶掣签,五是把掣签认定的灵童报请中央政府正式批准继位,六是由中央政府派员主持举行转世灵童坐床典礼。在这几条中金瓶掣签特别重要,它既坚持了中央政府的主权,在宗教上又体现了释迦牟尼的‘法断’,又有助于排除各种干扰,杜绝营私作假的流弊,为广大藏传佛教信徒所信服。”在第十一世班禅的寻访过程中,金瓶掣签制度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金瓶掣签制度的产生源于18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宗教弊病。有两件事使朝廷和乾隆皇帝下定了革除宗教(主要是格鲁派,即汉文典籍所说之“黄教”)弊病的决心。一件事是沙玛尔巴勾结廓尔喀入侵西藏,劫掠札什伦布寺。沙玛尔巴和仲巴呼图克图都是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同胞兄弟。1779年6月,六世班禅从札什伦布寺启程,千里迢迢前往承德为乾隆皇帝祝贺七十大寿,深得乾隆皇帝欢喜;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盛极一时。后班禅额尔德尼染天花在京圆寂,乾隆皇帝赐黄金7000两造金龛安放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法体,并赐班禅额尔德尼的两个兄弟诺门汗和札萨克的封号和职衔。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在京城及往返途中,皇帝、王公大臣、蒙古地区头人、百姓等送有大量金银珠宝。这些财物运回札什伦布寺后,遂由代管札什伦布寺的六世班禅额尔德尼之兄仲巴呼图克图收留,引起其弟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七世活佛沙玛尔巴的强烈嫉恨。1788年,廓尔喀入侵西藏,理藩院侍郎巴忠以银9600两贿和。1791年,廓尔喀派人索要赔偿银两,达赖喇嘛拒绝支付,没有分到财物的沙玛尔巴唆使敌方趁后藏空虚侵掠之。廓尔喀人进入札什伦布寺大肆抢掠。札什伦布寺损失惨重。1792年,乾隆皇帝派福康安大将军率军入藏进剿,战争赢得胜利。但这一事件中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多个活佛出于一族的弊端最为突出。乾隆皇帝对当事人的处理是严厉的:沙玛尔巴被终止转世,并将其财产全部充公;对携带财物临阵脱逃的仲巴呼图克图命军机大臣押解至京;对洛桑丹巴喇嘛等“剥黄正法”。一件是蒙古地区佛教的一些情况。蒙古地区的转世活佛也多出于王公贵族之中,有些做法甚至闹出笑话来。比如:锡哷图呼图克图为喀尔喀亲王固伦驸拉旺多尔济之叔,达克巴呼图克图为阿拉善亲王罗卜藏多尔济之子,诺颜绰尔济呼图克图为四子部落郡王拉什燕丕勒之子,堪布诺门汗札木勒多尔济活佛是图舍图汗车登多尔济之子等。尤其荒唐可笑的是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圆寂后,图舍图汗的福晋(妻子)正身怀六甲,人们就认为孕中之人即为其转世,结果生出一女孩来,舆论哗然。活佛转世出于一族,同如世袭爵禄,显然是世俗的私心在作怪。乾隆皇帝针对这种情况写了著名的《喇嘛说》。其中说道:敦意近世其风日下,所生之呼必(毕)勒罕(转世活佛),率出一族,斯则与世袭爵禄何异,予意以为大不然。盖佛本无生,岂能转世,但使今无转世之呼图克图,则数万番僧无所皈依,不得不如此耳。去岁廓尔喀之听沙玛尔巴之语,劫掠藏地,已其明验。虽兴兵进剿,彼即畏罪请降,藏地以安,然转世之呼必勒罕出于一族,是乃为私。佛岂有私,故不可不禁,兹予制一金瓶,送往西藏,于凡转世之呼必勒罕,众所举数人,各书其名置瓶中,掣签以定。虽不能尽去其弊,较之从前一人之授意者,或略公矣。乾隆皇帝对藏传佛教的认识可谓深刻,出于对巩固政权的考虑,对“去一族之私”的措施可谓果断,自始至终,十分重视。他在一处谕示中再次强调:再向来藏内出呼毕勒罕,俱令拉穆吹忠降神附体,指明地方人家,寻觅其所指呼毕勒罕不止一人,找寻之人,各将所出呼毕勒罕生年及伊父母姓名,一一记明,复令拉穆吹忠降神祷问,指定真呼毕勒罕,积习相沿,由来已久。朕思其事,近于荒唐,不足凭信。拉穆吹忠,往往受人嘱托,假托神言,任意妄指,而藏中人等,因其迹涉神异,多为所愚,殊属可笑。此等拉穆吹忠,即系内地师巫,多以邪术惑人耳目。闻拉穆吹忠降神时,舞刀自扎,身体无害,是以人皆信之。此等幻术,原属常有。但即使其法果真,在佛教中已最为下乘,若使虚假,则更不值一噱,其妄诞不经,岂可仍前信奉!福康安等见在整饬藏务,正应趁其破其积弊,莫若在藏即令拉穆吹忠,各将其法试演,如用刀自扎等项,果能有验,则藏中相沿日久,亦姑听之。若福康安亲加面试,其法不灵,即当将吹忠降神荒唐不可信之处,对众晓谕,俾僧俗人等共知其妄,勿为所愚。嗣后出呼毕勒罕,竟可禁止吹忠降神,将所生年月、相信数人之名,专用金奔巴瓶,令达赖喇嘛掣签指定,以昭公允。据载皇帝特意颁发金瓶两个,一放于北京雍和宫,一放于拉萨大昭寺,凡在理藩院注册的大活佛都要抽签掣定。上文以及《钦定章程》二十九条之第一条对此有所规定。五、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及其在藏族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同许多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建立和他们在后世如此显赫的地位的确立也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普通到特殊的发展过程。1.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中,僧人参政、执政和政教合一的特点,曾经历过如下几个阶段:第一,吐蕃王朝后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赤热巴巾的老师担任大相职务等情况。僧人对政权的影响已十分明显。古格王朝等时期亦大体相类似。第二,萨迦政权时期。虽设萨迦本钦,但仍以僧人主政为特点。第三,帕竹政权时期(第司政权)。自大司徒绛曲坚赞(1302—1364年)始历十三世法王,凡264年。第四,噶玛政权时期。噶玛政权虽然时间不长,但它与格鲁派的斗争却十分尖锐。第五,甘丹颇章政权时期。从以上扼要的叙述可知,在僧人参政议政和主持政权的过程中,曾有萨迦、噶举、格鲁三个教派主持过西藏地区的政权。因而,可以说西藏僧人的关心政治、过问政事是有历史源渊的,即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藏区的僧人始终与政权有联系或关系,在政教合一阶段处于政权的核心,而不像别的国家和地区的佛教教派不问政事,潜心佛事。这是由建立在封建农奴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教合一制度所决定的,是由藏传佛教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藏区特殊的社会文化赋予藏传佛教的特殊使命。我以为这是藏传佛教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也是后世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具有同如日月的崇高地位的根本的社会历史原因。2.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在藏区的地位和作用是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建立的。上文已述,第一、二世达赖喇嘛,第一、二、三世班禅额尔德尼都是后世追认的。虽然由于宗喀巴大师的盖世威望和驻世时打下的雄厚基础,格鲁派在14世纪末叶至15世纪时就有相当规模。但是与当时的其他教派比较,在西藏政治事务中并没有多少分量。格鲁派和达赖喇嘛系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是三世达赖喇嘛到蒙古地区的传教,此举决定了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格鲁派信仰,也和蒙古的王公贵族建立了关系;其二是五世达赖喇嘛和四世班禅额尔德尼联合蒙古王公,推翻噶玛政权,建立甘丹颇章政权,赢得教争的胜利。此举为以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为代表的格鲁派掌握整个西藏政教大权奠定了基础,也完成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由宗教首领成为政权首领的过渡。宗教首领和政权首领是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的两大地位,也是自16世纪以后其他教派未曾取代的两大作用。3.活佛文化是藏传佛教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在藏族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自13世纪以来的700年的发展中,活佛文化已形成自己的完整而丰富的文化系统,发挥着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功能。其特点主要在于:第一,广泛性。以噶举派和格鲁派为主体,藏传佛教各派基本都采用了活佛转世制度。因此,藏区的活佛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第二,层次性。藏区的活佛虽然很多,但从实质的影响、作用看,存在着层次,即存在着佛位的高低问题。比如,像哲蚌寺这样的大寺院,既有代表全寺的大活佛,代表札仓的活佛,也有代表康村的活佛;以现在的行政区划观之,既有相当于自治区一级的大活佛,有州、县一级的活佛,也有乡、村一级的活佛。即如现在社会上一些人戏称的“部级活佛”、“局级活佛”、“处级活佛”、“科级活佛”等。第三,系统性。据有关资料反映,全国的转世活佛大约上千,而每一个活佛都有一转世系统,形成一网状结构。第四,历史性。每一个活佛的转世系统都代表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比如,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活佛自让琼多杰至噶玛巴乳金赤列已传十七世,凡700多年。因而现在某世活佛的影响往往是自此活佛系统建立以来的历世活佛影响的积累。第五,权威性。活佛是神权的典型代表。可不可以称“活佛崇拜”,我想未必刻意如此用词,但是,由于藏民族历史上形成的长期的全民信教现象,使藏人的崇佛(活佛依然)意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佛,作为藏人的精神导师,备受尊崇,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渗透力。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系统中,像达赖喇嘛五世、十三世,班禅额尔德尼九世、十世等都曾以其独特的身份,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藏族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将进入、影响到藏传佛教内部。未来的活佛转世将如何发展,我们尚难做出准确的估计。但是无论在理论或形式上活佛转世要发生变化这是自然的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1996年7月5日在英国爱丁堡市郊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实验室生下的世界上第一只利用成年动物细胞无性繁殖的“克隆羊”——“复制动物”的出现,给活佛转世的理论思想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论证材料。
作者: 亮剑燚天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1月
简介:《权杖被盗奇案》我国与C国的石油贸易在一年前突然中断,原因不明,少年特警受命再访C国,发现一宗权杖被盗奇案与此事关系密切。前石油大臣油轮的府邸为何诸多诡异?与黑铁塔国王莫逆之交的孔雀翎大祭司为何转而与大耳环公主交好?失去权杖的黑铁塔面临失去王位的危机。少年特警们克服困难,解开了重重谜团……少年英雄联盟介绍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之际,依然有很多不法之徒为非作歹,给人们的安居乐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打击这些深藏不露、诡计多端的邪恶势力和组织,国家安全部门招收了一批十一至十四岁、独具个性的少年,成立了少年特警训练营,每年在寒暑假期间进行特警训练。在众多少年特警当中,酷仔、胖哥、铃铃、猴儿和子弹头五个少年机智勇敢、不畏强敌,脱颖而出,组成了“少年英雄联盟”。他们齐心协力、勇往直前,为保卫社会环境和谐安定做出了贡献,极大地彰显了正能量!所以当警方获得重案要案的线索时,经常交给他们前去侦办。“少年英雄联盟”闯过哪些龙潭虎穴,与哪些歹徒斗智斗勇,又将哪些真相大白于天下?按捺不住好奇心了吧?赶快翻开本书,和少年特警们一起去感受前所未有的精彩刺激和惊心动魄吧!
See through Russia just with one book
作者: 风唤雀翎著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2013
简介:有人说:“俄罗斯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世界。”这话说的有道理。人口只有1.6亿的俄罗斯,却坐拥横跨欧亚大陆的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占了地球上1/6的陆地。地大不算,它还物博,丰富得让人眼馋的自然资源,足以支撑起一个世界。纵观1000年来的俄罗斯发展史,就是一个个动荡与危机、荣耀与苦难的轮回。经历了多少个轮回,你看,它依旧雄赳赳气昂昂地戳在那儿屹立不倒。著名草根历史学者风唤雀翎带你一起进入俄罗斯这团迷雾,去探求一下它在人类历史上都发生了什么。
作者: 古龙著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
简介: 绝代双骄 武林外史 名剑风流 陆小凤传奇系列 金鹏王朝 绣花大盗 决战前后 银钩堵坊 幽灵山庄 凤舞九天 剑神一笑 楚留香传奇系列 血海飘香 大沙漠 画眉鸟 借尸还魂 蝙蝠传奇 桃花传奇 新月传奇 午夜兰花 小李飞刀系列 多情剑客无情剑 边城浪子 天涯·明月·刀 九月鹰飞 飞刀·又见飞刀 江湖人系列 三少爷的剑 剑·花·烟雨·江南 白玉老虎 英雄无泪 大地飞鹰 圆月弯刀 风铃中的刀声 赌局 大人物 萧十一郎 火并萧十一郎 七种武器 生长剑 孔雀翎 碧玉刀 霸王枪 多情环 离别钩 七杀手 流星·蝴蝶·剑 大旗英雄传 猎鹰 浣花洗剑录 情人剑 孤星传 苍穹神剑 飘香剑鱼 湘妃剑 彩环曲 残金缺玉 剑毒梅香 失魂引 剑客行 游侠录 血鹦鹉 碧血洗银枪 绝不低头 剑玄录 欢乐英雄 七星龙王 护花铃 月异星邪
作者: 乔治·N.怀特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2017年07月
简介:
本书由彩色版《中华帝国图景》及附录两部分组成。
阿罗姆没有到过中国,他是以威廉·亚历山大等人的画作为蓝本,创作了128张西方早期艺术史上经典的中国影像。再配以怀特的说明文字,出版不久便成为英国乃至西方绘画本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开山之作。当时的欧洲人,尤其是欧洲上层社会关于中国的知识大部分都源自这本书。
编者收集到了124张手工上色的阿罗姆版画,数量之多在国内尚属首次。
附录部分收集了1682—1880年间欧洲出版的38张中国主题彩色版画。
【目录】
001 引言
002 热河小布达拉宫
The Temple of Poo-ta-la
004 通州府卖猫肉和茶叶的商人
Cat Merchants and Tea-dealers at Tong-chow
007 中国长城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010 通州魁星楼
The Pavilion of the Star of Hope
012 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Hall of Audience, Palace of Yuen-min-yuen
014 西直门
The Western Gate of Peki ng
018 皇家园林
Gardens of the Imperial Palace, Peking
020 道光皇帝阅兵
Emperor Taou-kwang Reviewing his Guards
022 官员之间的拜访礼节
Mandarin Paying a Visit of Ceremony
024 官员府邸晚宴
Dinner Party at a Mandarin's House
026 达官的内宅
Apartment in a Mandarin's House
028 官宦家中的杂技表演
Jugglers Exhibiting in the Court of a Mandarin's House
030 达官显贵的亭阁花园
Pavilion and Gardens of a Mandarin
032 玩牌的贵妇
Ladies of a Mandarin's Family at Cards
034 贵族女子的闺房
Boudoir and Bed-chamber of a Lady of Rank
036 灯笼铺
Show-room of a Lantern Merchant
038 八旗士兵
Tartar of the Chinese Army
040 禁卫军
The Tiger-guard
040 弓箭手
The Archer
044 天津戏院
Theatre at Tien-tsin
046 天津的游医
Itinerant Doctor at Tien-sing
048 抽大烟
Opium Smokers
050 踢毽子
Playing at Shuttlecock with the F eet
052 九月九海关放风筝
Kite-flying at Hae-kwan,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Moon
054 东昌府兵站旁的食摊
Rice Seller at the Military S tation of Tong-chang-foo
056 临清的街头表演
Raree Show at Lin-sin-choo
059 运河上的兵站
The Miitary Station at Cho-kien
062 京杭大运河
Junks Passing at Incli ned Plane
064 运河与黄河交汇处
Entrance to the Hoang-ho, or Yellow River
066 金坛的纤夫
Kilns at King Tan
068 双峰山下
Foot of the Too-hing, or Two Peaks, Le Nai
070 拖网捕鱼和鸬鹚捕鱼
Chinese Boatmen Economising Time and Labour, Poo-keou
072 南京城
The City of Nanking
074 南京琉璃塔
The Porcelain Tower, Nanking
076 从琉璃塔俯瞰南京
Nanking, as It Was S een from the Porcelain Tower
078 金陵桥
The Bridge of Nanking
080 江南虎丘
Kin-shan,or Golden Island
082 虎丘试剑石
The Proof-sword Rock, Hoo-kew-shan
084 虎丘行宫
The Imperial Travelling Palace ,Hoo-kew-shan
086 镇江西门
The West Gate of Ching-keang-foo
088 镇江河口
The Mouth of the River Chin-kiang
090 扬州渡口
The Pass of Yang-chow
092 瓜洲水车
The Melon Islands and Irrigating Wheel
094 太湖碧螺寺
The Polo Pemple, Tai-hoo
096 太湖洞庭山
The Tung-ting-shan
098 白云泉
The Han-tseuen, Province of Kiang-nan
100 太平昭关
The Tae Ping S haow Kwan
102 扬子江上的银山
The Silver Island, on the Yang-tze-kiang
104 焦山上的皇帝行宫
The Imperial Palace at Tseaou-shan
108 杭州西湖
The Lake See-hoo
110 乍浦古桥
The Ancient Bridge, Chapoo
112 乍浦天尊庙:汤林森上校战死处
Joss-house, Chapoo (Death of Colonel Tomlinson)
114 浙江富春山
Foo-chun-hill, in the Province of Che-kiang
116 湖州的蚕丝厂
The Silk Farms at Hoo Chow
118 宁波城
City of Ning-po, from the River
120 宁波港甬江河口
Estuary of the Tahea, or Ning-po River
122 江南石门
Shih-mun, or Rock Gates, Province of Kiang-nan
124 孔庙大门
The First Entrance to the Temple of Confucius
126 定海恐怖要塞
The Fortress of Terror, Ting-hai
128 普陀山上宏伟的佛寺
The Grand Temple at Poo-too, Chusan Island
130 定海云谷寺佛像
The Altar-piece in the Great Temple, Ting-hai
132 舟山山谷
The Vally of Chusan
134 定海郊外
Scene in the S uburbs of Ting-hae
136 攻占定海
Capture of Ting-hai, Chusan
136 舟山西高山下的英军营地
British Encampment on Irgao-shan
140 福建武夷山
Woo-e-shan, or Bohea hills, Fo-kien
142 厦门城入口
The Entrance into the City of Amoy
144 从鼓浪屿看厦门
Amoy, from Ko-lang-soo
146 从外港看厦门
Amoy, from the Outer Hanbour
148 厦门古墓
Ancient Tombs, Amoy
150 从古墓远眺厦门
City of Amoy, from the Tombs
152 厦门附近掷骰子的人
Dice Players, near Amoy
152 晋江入海口
The Entrance to the Chin-chew River, Fokien
156 庾岭隘口
Landing-Place at the Yuk-shan
158 小武当山
The Wootang Mountains
160 石潭瀑布
The Cataract of Shih-tan
162 西樵山
Se-tseaou-shan, or "the Western Seared Hills"
164 鼎湖山瀑布
Cascade of Ting-hoo, or the Tripod Lake
166 韶州广岩寺
Temple of Bonzes in the Quang-yen Rock
168 肇庆府附近的西樵
Hea-hills, near Chaou-king-foo
170 七星岩
Tseih-sing-yen, or the S even Star Hills
172 五马头山
Ou-ma-too, or Five Horses' Heads
174 英德县煤矿
Coal Mines at Ying-tih
176 从深井岛远眺黄埔岛
Whampoa, from Dane's Island
178 欧洲人的商行
The European Factory, Canton
182 穿鼻之战
The Attack and Capture of Chu-en-pee
186 虎门战役
Battle of the Bogue
188 虎门炮台
The Yellow Pagoda Fort
190 广州城
Canton
192 广州河南运河上的风景
Scene on the Honan Canal
194 广州城郊的宝塔和村庄
Pagoda and Village on the Canal, near Canton
196 广州城郊中国商人的住宅
The House of Chinese Merchant, near Canton
198 广州的街道
The Street in Canton
201 广州的寺庙
Temple of Buddha, Canton
204 潘长耀庭院中的喷泉
The Fountain Court in Conseequa's House
206 广州的帽子店
Cap-vender's Shop, Canton
208 河南寺
The Great Temple at Honan
212 香港
Hong-kong
214 维多利亚要塞
Fort Victoria, Kow loon
216 从九龙远眺香港
Hong-kong, from Kow-loon
218 竹制高架水渠
Bamboo Aqueduct, Hong-kong
220 从香山炮台俯瞰澳门
Macao, from the Forts of Heang-shan
222 澳门大湾
Pria Granda, Macao
224 澳门妈祖庙
Facade of the Great Temple, Macao
226 澳门的寺庙
Chapel in the Great Temple, Macao
228 贾梅士洞
The Grotto of Camoes, Macao
232 元宵节
The Feast of Lanterns
234 迎春仪式
Ceremony of Meeting the S pring
236 赛龙舟
The Festival of the Dragon-boat
238 丰收节的献祭
Sacrifice of the Ching-tswe-tsee, or Harvest Moon
240 筹备婚礼
Arrival of Marriage Presents at the Bridal Residence
242 迎亲队伍
Marriage Procession at the Blue Cloud Greek
244 祭奠已故亲人
Propitiatory Offerings for Departed Relatives
246 求签算命
Devotee Consulting the Sticks of Fate
248 《日月奇观》
Scene from the S pectacle of The Sun and Moon
250 街头剃头匠
Itinerant Barbar
251 中国剃头匠
A Chinese Barbar
252 勤劳的中国女性
The Stocking Maker
254 斗鹌鹑的广州船夫
Canton Bargemen Fighting Quails
258 茶文化
The Culture and Preparation of Tea
263 弹棉花
Cleaning Cotton
264 宁波棉花种植
Cotton Plantations at Ning-po
266 水稻种植
Sowing Rice at Soo-chow-foo
268 插秧
Transplanting Rice
270 春蚕做茧
Feeding Silkworms and Sorting the Cocoons
272 染丝
Dyeing and Winding Silk
274 煮茧缫丝
Destroying Chrysalides, and Winding off Cocoons
278 衙役和囚犯
Policeman and Prisoner
280 审讯犯人
Examination of a Prisoner
282 竹杖之刑
Punishment of Bambooing
284 枷刑
Punishment of the Tcha or Cangue
286 夹刑
Chinese Punishment of the Rack
288 游街
Street Punishments
290 打板子
Punishment of Bastinado
……
【免费在线读】
热河小布达拉宫
满族皇帝仍旧保留着游牧时期的习俗,每到夏天便去热河避暑狩猎。旅途漫长乏味,不过好在是夏季,较之地冻天寒、昼短夜长的冬季少了许多麻烦。沿途的行宫为他们提供了舒适的住所和可口的食物。即便在热河,皇帝仍要操劳国事,同时,他还会就近抚慰蒙古的王公权贵。
宫殿和园林坐落在盆地之上,旁边是一条宽广汹涌的河流。放眼望去,四周群山连绵、巍峨,令人赏心悦目。在八旗将士骁勇的护卫下,皇帝进入小布达拉宫。这是满洲地区规模*、*为富丽堂皇的寺庙,里面供奉着佛陀。建筑群分为主体建筑和若干小的附属建筑。主体建筑呈方形,长200英尺,总体设计特点完全不同于我们在中国其他地方见到的宗教建筑。该建筑高达11层,金碧辉煌的主殿位于主体建筑的正中心。殿堂四周布满了游廊,中央环绕着饰金的栏杆,3座巨大的佛像分别坐落在3个华丽的祭台上。殿堂尽头神龛里昏暗的长明灯寓意着生命不朽,火焰一旦熄灭,就意味着生命走到了尽头。
小布达拉宫共有800名喇嘛。他们衣着简朴,胸前悬挂念珠,盘腿而坐,或者默诵经文,或者诵出声来,声音庄重而低沉。
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中国皇帝生活之奢侈,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里,即便是个小衙门,也要修建带有大殿和威严大堂的办公场所。这些建筑富于想象力,比起*初的设计丝毫不显逊色。这些壮丽的建筑是权力的象征,其中以圆明园*为宏大与华美。
圆明园属于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9 英里处,占地面积11 平方英里。园中分布着30 余座风格不同的宫殿,宫殿附近是供太监、宫女等服侍人员居住的下人房。这些房屋既能在宫廷庆典和节日中使用,也可以供侍奉皇室成员的下人们居住。每一座小的宫殿都包含着众多独立的部分,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座座舒适的小村庄。园内即便是*为奢华与壮丽的宫殿建筑,也并不见得有多么坚固耐用,但是在周边众多新颖别致的配房与殿内精心打造的装饰的烘托下,显得气势非凡。在这30 余所华美的宫殿中,正大光明殿规模*为宏大、装饰*为华美、布局*为考究,因此也*为引人注目。大殿花岗岩台基高出地面约4 英尺,大殿长120 英尺,宽45 英尺,高20 英尺。巨大高耸的圆柱环绕在大殿四周,支撑起沉重的飞檐。稍小一些的圆柱把大殿分成了若干间。殿内隔间的内墙壁用砖砌成,高4 英尺。墙壁上方的格子窗糊上了一层油纸,当殿内温度过高时,可以打开这些窗户通风降温。大殿顶部绘有华丽多彩的图案,图案由方形、圆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组合而成。大殿地面上铺着灰色的大理石地板,地板严丝合缝,排列紧密,犹如西方的棋盘,非常朴素。大殿北侧正中间摆放着皇帝的御座,御座由柏木精雕细刻而成,装饰得富丽堂皇,红、绿、蓝三色的木柱支撑起了御座上方的华盖。殿门口陈列着两面半球形的铜鼓,每当皇帝走进大殿,鼓手便会敲响铜鼓。殿内陈列着传统的中国绘画、一座英式的自鸣钟,黑檀柱子上还有一对孔雀翎毛制成的团扇。这些东西摆放在御座的两侧,“正大光明”匾额悬挂在御座上方,匾额下边挂着一个巨大的“福”字。
无论是殿内支撑华盖用的细木柱,还是殿外支撑飞檐的圆柱,所有的柱子都没有柱头,只有过梁,或者突出的屋顶椽上的水平横梁能替代楣梁。楣梁下方的柱子之间陈列着色彩鲜艳、镶有金箔的木质影壁,它们制作工艺高超,令人惊叹不已。影壁上还笼罩着一层金丝网,以防止被屋檐下或檐口处筑巢的燕子破坏。宫殿外一般都堆积着假山,挖掘出了小溪。假山上有各式各样的木雕,小溪曲折蜿蜒。河流两岸巧妙的设计充分显示了设计师超凡的创造力。湖中耸立着未经雕琢的岩石,溪谷隐藏在层层的假山后。在道观、洞穴或休息室内,随处都可以看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园艺作品。园中的植物品种繁多,色彩各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
作者: 风唤雀翎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
简介: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风唤雀翎编写的这本《国民党抗日骁将》为我们讲述的就是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日战场上的那些将领们的故事。
作者: 风唤雀翎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2013
简介:《美国的底气》内容简介: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1620年“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算起,其历史也不到四百年。而美国人却凭借他们所深信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精神,使美国从一片殖民地崛起为毫无疑义的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为什么如此之牛?它的立国精神是什么?它的制度创设有何优势?它的法治精神如何贯彻?它的政府机构如何运作?它的现代认同体现在何处?它的个人权利如何保障?所有这些,恐怕都是一个大国国民感兴趣的问题。 《美国的底气》从常识出发,以幽默通俗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探讨了美国恒久强大的内在基因。历史一再表明,美国所奉行的思想和原则其实不过是现代人所了解的常识,而这些常识对我们来说却仍有普及的必要。 读懂美国,其实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中国。
作者: 赵丽宏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05月
简介:
【目录】
*辑、顶碗少年
水迹的故事
诗意
顶碗少年
晶莹的瞬间
祈望
远去的歌声
日晷之影
毕业钟声
山林曲
致大雁
光明的心曲
晚香玉
宝石花
炊烟
别情
第二辑:冰霜花
冰霜花
小黑屋琐记
渡
海,海,海……
芋
帆思
雪
老人和夕阳
咬人草
旗帜
宁静
卧松
第三辑:望月
面对着急流
蝈蝈
敲门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鹤友
风景
望月
孔雀翎
秋窗小札
人生
囚蚁
大自然的恩赐
第四辑:与象共舞
哀驴
火光
年轮
相思鸟
秋兴
青春
秋天的树
绣眼和芙蓉
野猫
天上花,湖里梦
我亲爱的母亲河
与象共舞
邂逅富士山
美人鱼与白崖
时间断想
【免费在线读】
顶碗少年
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有些青年大声吹起了口哨……
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十二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儿声息。有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掌捂住了眼睛……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掌声,不约而同地从每个座位上爆发出来,汇成了一片暴风雨般的响声。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一定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不会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退却或者颓丧的。他是一个强者。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坠地时的碎裂声,便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
是的,人生是一场搏斗。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是命运的主人。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