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 项 “青木昌彦” 相关结果
作者: 吴敬琏主编
简介:卷首语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比较》第一辑当然是新问世的,但是学术界的朋友和许多读者会看到编者的继承性。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历程中,比较研究与分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用编委许成钢教授的话说,对待“中国经济改革每一个特定的问题,都有一些重要的特殊因素需要讨论。当经济学家面对特殊问题时,往往没有现成的结论可以从经济学中照搬。有无经济学头脑,关键在于有无能力去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而观察和分析,很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制度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从中去寻找什么样的假设是合适的,用什么办法去分析它。理解比较经济制度是帮助我们观察、分析问题的重要方面。” 许成钢的文章比较了英国和法国式的经济学教育制度,指出目前阶段中国经济学教育应该更侧重严格的数理训练,培养出一支整齐的队伍。但是目标要放在培养出作为好的经济学家要具备的三方面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针对一些误解,他强调,经济学提供的是思路,尤其是提供理论基准,用基准帮助分析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科尔奈的《制度范式》是以“追随熊彼特式观念的交叉学科精神”所作的深刻分析。科尔奈用制度范式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成熟和自我解构作了知识性的历史回顾,概述了制度范式的主要属性。他强调,制度范式的一个基础是尽可能地、全面地掌握现实世界,而不仅是现实世界的一小部分。转轨经济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来检验和发展制度范式,转轨的难题仍然会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经常地向制度范式提出挑战。 青木昌彦在他的文章中依然强调了制度即社会成员的“共有信念”的观点。制度不只局限于法律、规则或者组织。当千百万经济行为者反应并选择自己的行动对策时,有时会产生无意的制度变迁的社会后果。制度的互生容许出现多样化的制度安排。东亚目前正处于巨大的制度变革过程之中。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3月份发表了“统计数字是如何造出来的?”的文章,其中引用美国学者罗斯基教授置疑中国GDP统计数据高估的观点,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争论。4月,诺贝尔经济学将得主克莱因教授和奥兹马库教授写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估算》,作者的报告着重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反映了中国经济中15个不同来源、有相当独立意义、有广泛代表性的指标的变动。这些有概括意义的指标和主成分的变动,与中国官方估计的真实GDP的变动是一致的。 斯蒂格利茨认为,目前世界的发展趋势,并不一定对全球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最为有利。在现有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缺陷—比如南北贸易关系不的不平等;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不平等。他特别分析了国际储备体系的弊病,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不利,对全球经济有通货紧缩的倾向。 麦金农教授向我们提供了他近期研究的几篇文章,本文同样对美元强势和东亚汇率困境表达了非主流看法。文章对全球化货币后果进行了分析,为二战后美元本位制的演化提供了一个历史回顾。他认为,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中,处在美元本位货币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其国内金融体系自然就更加脆弱。文章提出对“东亚汇率困境”的分析和一些建议。 在这辑《比较》中,多位作者都从制度分析的视角谈到了安然事件。因此,我们有一组以法律、规制和经济学分析的文章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著名证券法专家科菲讲述了美国近年来法律的发展:今天的审计师所面临的法律威慑力比10年以前要弱得多,抗辩理由对审计师所提供的保护则大力加强。高世楫从监管与监管体系的角度分析美国监管体系在过去几年的变化,解析监管层面的问题,以及目前的基本方向和动态。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德龙的文章论述了政府与市场的各自角色,强调了“守夜人”国家在一定的意义上是非常强大和积极的国家。它保护产权不受侵害。它保障合同的执行。它控制地方上的权贵人物榨取财富。最重要的是它控制自己的官吏。历史上大多数国家完成不了守夜人的“最小”国家应该完成的任务,为些市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学界》栏目给大家一个瑞典经济学家提供的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情况的分析,也许对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对诺奖的憧憬的心态调整有点帮助。 《比较之窗》有三篇短文:一篇是俄罗斯1999年来财税改革的情况,一篇是日本建立独立行政法人制度的反思和展望,还有一篇是日本经济学家对本国公司治理结构与其他制度的比较。
作者: 吴敬琏主编Comparative studies.44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09
简介:《比较(VOL.44)》内容简介:200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奥利弗?威廉姆森,和公共选择学派创始人之一的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这既是对过分技术化和细分化的主流经济学的反思,更是对长期以来被主流经济学边缘化的“制度经济学”一个极大鼓舞及再次肯定。在这一轮全球经济学危机情势之下,“制度”的重要性赫然摆在所有探究者的面前。国际经济学会主席青木昌彦在其自传中说他希望创造一个平台,“使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进化论、心理学、法学、地域研究等各个领域中的第一线学者,能够通过互联网跨越时间和空间来进行交流。交流的课题是市场、组织、国家与社会规范等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制度与个人认知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比较》正是这样,跟踪搜寻相关文献,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的学术性平台,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比较(VOL.44)》就是要讨论现阶段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及其背后的制度逻辑和政策设计。
作者: 罗宁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简介: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已经逐渐步入现代社会 发展的高风险阶段。而劳资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 及在风险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使其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 突问题成为了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资本要素缺乏、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以及政策制度的倾斜等原因,使 得劳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资强劳弱”特征。这种劳资关系不同于学术界 一般认为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 (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劳资关系,本书第4章第4.1节对此做了专门 的分析)。过去在一种“公有制+按劳分配”、实则是平均主义的“高就业 、低收入”、低水平的所谓“社会公平”原则下,劳资关系相对处于一种 比较平稳、和缓的状态,人为营造的、显性的劳资合作关系遮盖了潜在隐 性的劳资矛盾。而体制转型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劳资之间的矛盾冲突 凸显出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资双方开始作为独立的参与主 体,基于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策略互动博弈。在要素结合的方式及产品分配 比例上,双方可能存在着分歧,进而产生矛盾和冲突。随着改革的深化,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遗留问题和市场主体不到位及其相关 问题,使得“资强劳弱”的格局得以确立并进一步强化。在这样的过程中 ,劳资双方在契约关系的规则制定,乃至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等关涉利益 博弈的各个方面的严重不对等,可能会使双方的冲突行为变得更加频繁, 冲突升级并转化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风险,以至于影响社会的和谐以及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言而喻,新的形势下劳资关系已经成为了一项极富挑战性的新课题 。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的经济制度本质层面的劳资关系理论 为指导思想,在此前提下,综合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 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着重运用博弈论工具和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具体分 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层面的劳资冲突与合作的博弈关系。在市场经济 运行层面,将劳资关系制度作为一个不断进化且受系统内部制度关联相互 约束的博弈均衡表征,以制度体系的视角解构劳资关系,进而考察劳资产 权制度、组织制度这两项基础性制度在劳资冲突与合作中的关键作用,并 探讨了现代劳资关系演变中产生的两级扩展:第一级扩展——劳方、资方 、管理者三方关系,就管理者而言,在阐述定价、雇用、增长目标和融资 等管理政策中执行复杂任务同时,还被赋予了劳资双方合作博弈“仲裁人 ”的角色,充当了协调劳资之间的分配要求权冲突的中介角色(青木昌彦 ,2005);第二级扩展——劳方、资方、政府三方关系,政府或者通过产 业政策等宏观调控、或者通过劳动用工制度等微观规制,调整劳资关系、 促进劳资之间走向合作、实现共赢。围绕上述内容,本书详尽地剖析了劳 资关系的运行机理、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结合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运行 的具体实践,提出当前协调劳资关系、控制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现 实选择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遵循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建构框架、实证分析、解决问题的逻 辑思路与技术路线,为解析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问题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研 究架构,全文由六章组成。 第1章为导论。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提出本书 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本书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提出理论假说及其分析。本章着重阐述了劳资关系具体内涵,将 其看作一种具有双重意义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而从原初意义和现代意义来 考察特殊性意义的劳资关系和一般性意义的劳资关系。在这种双重意义的 劳资关系中,劳资双方在利益关系、权利关系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均 体现出不同意义的二元特性:在利益关系中表现出劳资之间并非只存在单 一的对立性,而是兼具对立与统一的二元性特征;在权利关系中表现出劳 动力产权所属的二元结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表现出同时具有自然 关系和社会关系二元属性。随着劳资关系主体从典型的劳资“两方”向现 代劳资关系中衍生出的两级扩展、包括劳方、资方、管理者三方以及劳方 、资方、政府三方的转变,这些特征变得更为复杂。但总的来说,在表现 形式上仍集中体现在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合作上。本章最后归纳总结了新古 典学派、新制度学派和管理主义学派等关于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的成果,为 劳资关系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理论平台。 第3章是本书的理论核心,为劳资关系问题的解析建构了一个理论分析 框架。本章从囚徒困境、重复博弈、序贯博弈三个基本模型的博弈分析入 手,模拟劳资之间冲突与合作行为,对劳资关系制度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做 出初步的判断:博弈规则的不同,制度框架的差异往往会使得劳资关系走 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劳资关系制度作为一个不断进化且受系统内部制度关 联相互约束的博弈均衡表征,其制度体系的构成,特别是基础性制度的内 容及特征至关重要。显然,在这里由基础性制度所决定的博弈规则、制度 框架是劳资关系制度系统中的关键要素。据此判断,本书在对美国、德国 、日本三种劳资关系制度的比较分析基础上,探索不同的劳资关系协调模 式背后的共同基础——确立及维护权利相对平等和力量相对平衡的制度要 素,进而建立以基础性制度和衍生性制度为主要结构的劳资关系制度体系 。其中,劳资产权制度和劳资组织制度又是该体系的基础性制度,而集体 谈判、三方协商、共同参与和利润分享机制则是在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的 基础上,衍生出来调整劳资利益、缓解劳资矛盾、实现劳资合作的具体机 制。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劳资产权制度平等与否、劳资组织制度平衡与否 ,对于劳资双方的策略博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两个基础性制 度之间又是一种互补关系。平等的劳资产权制度是劳资组织制度平衡的基 础,而劳资组织制度平衡(即劳资力量的平衡)又是劳资产权制度平等( 即双方权利平等)的保障。 第4、5章是实证分析部分。第4章对转型前后中国劳资关系的发展演变 作了回望比较分析。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劳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形式上的劳资合作关系、劳动者与政府实际上形 成的劳资关系或行政隶属关系。在“患均不患寡”的平均主义通行原则下 ,这一时期的劳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显性的合作与隐性的冲突。改革开放 以来,逐步获得独立主体地位的劳方与资方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利益为 主要动力和目标进行了重复博弈。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差 距,使得劳资双方在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以及劳资纠纷而导致的契约解除等 诸多问题上,“资强劳弱”特征日益强化。随着资方主导地位的形成与劳 方的不断“弱化”,劳资矛盾逐渐凸显,显性合作向显性冲突转化。 第5章应用劳资关系制度体系理论分析框架,以基础性制度为切入点对 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进行了比较制度分析。产权制度和组 织制度作为劳资关系制度系统中的基础性制度,是劳资关系问题的“概要 表征(浓缩信息)”(青木昌彦,2001)产生的基础(源泉)。产权制度 和组织制度发生改变,会使人们形成新的“共有信念”,进而产生新的劳 资关系制度。因此,要实现转型期中国劳资关系由冲突走向合作,就必须 具备两项制度基础:一是相对于劳资双方各自拥有的要素享有相应的、平 等的产权制度;二是要有劳资力量相对平衡的组织制度。“《劳动合同法 》与华为辞职事件”和“山西矿难事件”两个案例表明,不平等的产权制 度与不平衡的组织制度是当前我国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问 题。而对企业制度发展阶段与劳资关系变迁的考察指出,在三十年来的改 革与转型中,我国企业迅速经历了一个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非企业的行政 附属单位向现代企业的制度变迁过程。这种嵌入式、后发性的企业生发的 背后,潜隐着劳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发育的滞后。“单腿改制”使得“ 资强劳弱”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在制度上进一步得以强化。 第6章先后引入了现代劳资关系两级扩展的分析。首先,分析了第一级 扩展中三方主体之一的管理者,结合青木昌彦在企业制度理论中提出的法 人管理主义模式,展望了在未来的企业制度下新型劳资关系的运行模式。 同时,针对我国转型期“强资本,弱劳工”的劳资关系格局,提出建立劳 资权利相对平等的双产权制度、劳资力量相对平衡的双组织制度以及多方 协调机制,通过合作博弈,实现劳资双方平等对话,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 展。其次,分析了第二级扩展中三方主体之一的政府,具体探讨了政府在 促进劳资合作博弈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和评 估了政府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进程中的绩效,同时针对目前尚存在的不足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 杨德才编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内容简介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对象独特、理论体系新颖、现实性 很强的新兴经济学科。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工作、生活在有形或无 形的制度网中,不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制度都深刻地影响着你 的一言一行。由于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因其边 界不断被突破而得以发展;由于新制度经济学较好地解释了“增 长余值”,其少有地获得了如此多的赞誉;由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切合转型国家的现实,其在中国更是成为经济学中的显学。 本书共13章,既详细分析了以科斯、诺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的制度理论,又深刻阐述了以青木昌彦、格雷夫为代表的经济学 家进一步发展了的制度理论。本书立足新制度经济学的已有理 论,紧密跟踪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前沿,对较为成熟的新制度经 济学理论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介绍。本书在国内第一次将意识 形态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法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博弈理论、制 度绩效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等纳入到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中。本书特点有三:一是兼有全面性和前沿性;二更多>>
热门推荐
作者: 罗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