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作者:
出版社:
简介:
本书是一部蕴藏中国人文化和心理根源的中国民间文学和童话故事集,由冰心儿童文学奖得主、语文教师一苇历经十年整理重述。
听着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与童话长大的一苇,在给自己的孩子读故事时发现当下几乎所有中国的童话故事都不再是她幼时听乡间祖父口中讲述出来的生动有趣的模样,在我们的时代,中国故事被“教”坏和“写”坏了,变得千篇一面、粗糙扭曲令人憎恶。
“应该恢复中国童话故事原来的样子”,因为真正生长自中国土地的故事藏着中国人的根与心灵。一苇开始了中国童话故事的重述之旅,她的重述,既完整保有童话故事的原初面貌,又以今天的儿童观和价值观重新阐释,重新全面发掘历史悠久的中国童心。
本书插画和题花由版画艺术家萧翱子带领学生创作完成,将与一苇重述的中国故事一起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魅力。
一苇重述的《中国故事》,将会像《格林童话》一样经典和深入人心。
【作者简介】
【述者】
一苇,本名黄俏燕。儿童文学作家、语文教师,2009年获得冰心儿童文学奖。2010年开始,“被中国故事选中”,暂时放弃个人的文学创作,开启漫长而孤独的中国故事重述工作,在数以万计的中国故事当中寻找中国文学和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根源与动力。经过六年艰苦工作,选定中国根源故事300个,在和孩子们的课堂互动之中,打磨出中国故事最本真最童年的讲述方式,让这些失落已久的珍珠重新绽放光芒。
【插画作者】
萧翱子,女,艺术家,1994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开始以翱子为笔名发表作品。2010 年赴英,在伦敦艺术。大学作学术访问一年,现为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童年的天空绘本工作室创办人。
【题花作者】
孙亚楠,童年的天空绘本工作室团队成员,湖南大学在读硕士。童年天空工作室成员。
刘培培,笔名皮皮,201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童年天空工作室团队成员。
【媒体评论】
★《中国故事》中这些传在民间的故事,在大地上生长出来,流转在庄子笔下、旧时话本和古人今人的口中,出落成土生土长的天真味道。它依然活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也必然有人仍讲得津津有味,却很容易失落在文字中。探索、寻回让它重生的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重要且必要。——《新京报·书评周刊》
★一苇的中国故事,既保持了童话故事的原初面貌,又以今天的儿童观和价值观重新阐释。这是中国人*次全面发掘历史悠久的中国童心。“她不是卡尔维诺,但她为中国童话故事,做了卡尔维诺式的工作,卡尔维诺让意大利童话焕发了新生,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而一苇则激发了中国童话故事的活力。”一苇以一己之力,在当下时代的节点上,对传统作出了重述与回望。——中国青年网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一苇发现了民间故事真正的魅力——被讲述。故事以其自身的力量复活,变得鲜活、生动、迷人。正如乐府文化联合创始人涂志刚说的那样,故事的*好命运,是被讲述;故事的*坏结局,是被遗忘。以致于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时候,一苇不经意间完整讲述了《巧媳妇》的故事。——法治周末
★我在给一苇女士的信中提出,在保持原故事基本面貌(核心母题、主要角色、主干情节)的前提下做适当文学加工修饰,应当被当作民间故事的一个新品种来看待。其目的在于延续每个故事自己的生命,其中还包含尊重,保留原故事所含的习俗、信仰、根基。可是要做到既不对原作生搬硬套,又须保留原作(并非某一单篇文本)的生命神韵,实际上是比通常的“整理”或自己独立编写故事更为繁难的一项工作,须付出创造性劳动才能做好。
这些故事“是超越代沟,维系精神联系的纽带”。
——民间文学泰斗级学者刘守华
★使阅读成为有趣的事情,对成人尚且重要,对孩子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一苇创写的这些传统超验故事就紧紧扣住了“有趣”。有趣就有了可读性,有趣就有了阅读魅力,有趣就有了传播动能。孩子接受这类文学,不一定是需要民间故事的原生态,只要在保存中华民族幻想创造力神髓的前提下,不胡乱戏说,按照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进行重写,就是一种必要。譬如,济公和飞来峰的故事,让孩子通过对一苇故事的阅读,来亲近活生生的济公这个传奇人物,又同时获知杭州飞来峰的地理学知识,这就够了。
儿童文学就是要有趣,一苇很懂这个道理。做到有趣,就是把握住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真谛。
——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韦苇
★ “当童话还作为一种口头文学传统存在时,尚没有年龄的分别,一则童话只是一个奇迹故事,其中满是那个文化时期所需要的粗俗的表达方式”。一苇重述的《中国故事》显然有了年龄的分别,她把读者定位为孩子。除了保留了民间故事的精髓、质朴的气息之外,她“化”出了适合于当下、适宜于儿童的表述方式。——《金华日报》金果果
★“我们缺的是像格林兄弟、卡尔维诺、安吉拉·卡特一样,以一个人、一支笔、一颗心来面对中国故事的作者。一苇重述《中国故事》的意义在于,如此体量和规模的重述(除了这本,还有100多个故事等待出版),并且,是以现代的表达方式来进行,这是少有的。而且,她以孩子为师,她重述的每一个故事都给孩子们讲过。——儿童文学作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常立
★这本书成为了我们在这段时间里特别快乐、特别融洽的共处时光的一个见证。而我尤为高兴的是,通过读《中国故事》,我们不但有了共同的话题,有了共同的默契,更重要的是,从共读中,我在菜虫身上看到,我童年的那种快活,在孩子的生命里得到了悠远的呼应——这不但令我快乐,更令我有深深的感动。 ——资深奶爸,书评人 蔡朝阳
★ 孩子喜欢的就是好故事!关键是,这些故事在一苇笔下全然抛却了教化民风的负担,反而成全了其纯净的趣味和深邃的灵魂。——媒体人、香港《大公报》撰稿人、儿童文学作家 徐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