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584 项 “高智”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罗茜,隋礼娜,严龙凤编译.2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简介:迈克尔等人成功越狱,兵分三路逃跑,展天与警方的追逐战。与此同时,FBI派来高智商特工艾莱克斯·马洪介入调查…… 越狱在第一季结束的时候,主角们已经逃出了监狱,最后一幕温特沃斯·米勒饰演的迈克尔·斯科菲尔德与几名狱友历漫长的令人喘不过气脱狱,逃出例如狐狸河监狱的封锁。但是故事并没有完结…… 在第二季中,七个逃出生天的一级重犯成为全国警力追捕的对象并展开新一轮的亡命旅途,在逃亡过程中他们面临着种种情况,于是故事接着发展。而且因为林肯被陷害与一宗政府阴谋有关,所以从第二季一开始,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兄弟俩着重进行调查,希望能揭开阴谋背后的黑暗真相。而成功逃离监狱的5名狱友分别在美国中部逃窜,其中会有重新被捕的,也会有死于逃窜途中的。
作者: 紫金陈著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2013
简介:突发恶性案件,工商所员工在旅行途中被绑架,所有人员连同司机在内,全部凭空消失了。在高速监控调查中,看到了这辆商务车驶入监控,却再没有看到此车驶出监控。警方把这段高速及周边寻了个遍,始终找不到车子的半点踪迹。有什么办法能让一辆车和整车人集体在高速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件陷入僵局,视线转移到以前的一起命案:一次聚餐中,还是这家工商所的队长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毒杀。现场至少有十多位目击者亲眼看到了全过程,却无一人出来指认凶手。 全省顶尖的犯罪心理学专家高栋和美国加州大学的逻辑王子徐策各显神通。背叛、忠贞、公义、邪恶,仇杀?情杀?命案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更大的隐情!牵一发而动全身,真相归于何处?凶手到底是谁?难道真的是死神在出手?
作者: 司马云杰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12
简介: 中国文化所说的“道德”,并不是指强制性的外在规范,而是指对形而上学之“道”的体验与领悟,得之谓德,宜之谓义。仅仅把道德看成是强制性的外在规范,不仅混淆了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也忽略了道德精神修养大用。本书以中国文化的大道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国家民族道德精神重建为使命,紧紧围绕道德本体与精神世界的关系,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几千年道德精神发展。全书共10章,前5章讲道德形而上学性质、发展历史略、道德获得、良知之致与精神发展;后5章讲道德本体与精神大用。全书体不离用,用不离体。 作者简介: 司马云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其为学术,以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著述大道哲学,推本于天,反诚于性,以经大经,以立大本。著有三卷《文化价值哲学》(《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五卷《大道哲学通书》(《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道德本体论》);另著有《文化社会学》、《文艺社会学》、《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红楼梦与晚明哲学》等书。 书摘: 《道德本体论》正文 自序 道德吃人吗?道德不吃人。道德不但不吃人,还成长人,拯救人。它把小人变成大人,把俗人变为君子,把恶人变为善人,把堕落的人拯救出来,把腐败的人变为神奇的存在者。世界的堕落,终究是人的堕落,人心的堕落,精神世界的堕落。一切犯罪,一切腐败,一切堕落,皆心之不能保,性之不能守,而陷入邪妄者也。天命之性,心之本体,虽纯粹至善,然杂气质而言之,则几微之动,即有善恶。《易》曰:“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人生吉凶祸福悔吝,皆出于感物而动,一念善恶之动所构成的逻辑运演。以道德主于心者,不管外部世界怎样利诱,怎样威逼,怎样以色情淫乐乱其心志,总是“喜怒以物而色不作,烦乱之而志不营,深道以利而心不移,临慑以威而气不卑,平心而固守”。人之生也,所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临大节而不能夺,就在于内心有道德主宰;其处艰难拂乱之时而心不乱,遭白刃颠沛之际,刀架在脖子上,临生死而寂然不动,也在于内心有道德主宰。而若心之感物,不能贞正,不能自持自止,被各种利欲、爱恶、情伪所驱使,相激相荡,陷入非理性而不能止,则吉凶祸福生矣。 庄子说:“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凡失性命之情者,凡流于浅薄卑贱者,皆耆欲太深,天机太浅。王船山先生说:“浅薄情伪相感之情,君子所弗取也。”人之生也,诚如陆象山所说:“廓然、昭然、坦然、广居、正位、大道、安宅、正路,是甚次第?大世界不享,却要占个小蹊小径子;大人不做,却要为小儿态”,岂不“可惜!”儒家讲“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道家讲“至人”者,“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其为道德存在者是何等的光辉伟大!人的一生,离开大道至德,离开宇宙本体存在与最高精神,把人解构为物的存在,役于物,蔽于物,使千千之物为细物,千千之人为细人,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君子的笃实、持重、宽厚、宏毅可言?还谈得上什么人生大气象、大气度存在?只是躯壳上起意,只盯着自我那点微小生命存在,讲“此在”,讲主体性,不过是蝼蚁人生而已。以此为人生,其做人也,心胸如何能开阔,思想如何能通透,人生如何能做得大,又如何能活得快活?仅仅追求眼前那点声色物欲,而没有道德精神世界支撑,如何能不腐败,能不堕落?人的一生,惟有心地虚明,大其道德,推见得天地万物之理,放大身段,于万物始终处看待自我生命,方能于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处,看透生命的本质;而于此处看破,穷理尽性至于命,才能不于区区百年执生死,将身子放于天地间,与宇宙万物一起生化流行,求得永恒绝对的价值;而以大道至德之心与宇宙法则为一,与天地精神相契合,则可以使卑琐渺小的世俗生命,变为昂首云天的宇宙伟大生命矣!尧夫讲“我性即天天即我”;象山讲“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白沙子讲“天地无穷年,无穷吾亦在”;以及刘蕺山先生讲“天地万物之始,即吾之始;天地万物之终,即吾之终”,就是讲人之宇宙伟大生命及自我永恒绝对价值的存在。此人之涵养扩充得道德本性,达于性命之情,而得以成长与自我拯救者也;亦涵养扩充心性,若火之燃,泉之达,虚而灵,知而觉,化腐朽而为神奇者也。如此看待道德,何来“吃人”之说!只有将道德仅仅看成是强制性的外在规范,那它才是束缚人、奴役人、桎梏人,甚至是“吃人”的。 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所说的道德呢?它源于何处?源于经济关系、社会事物吗?那是利害冲突的所在。道德源于经济关系、社会事物,只能带来利害之争,功利之求,而不能产生任何道德情操,更不能建立起高尚道德的精神世界。道德来源于物的知识吗?物于物而不能超越,从知觉对象或感官材料所获得的知识,只是形名知识,只是物的小知小识,而不是涵养情操、扩充心性的道德。以小知小识而嚣嚣于天者,大有人在,但它不能大德内充,无所不适,忘怀应物,无所不通。现在,人们只晓得“知识就是力量”,而不懂得知识也是争斗的工具。小知小识,不但不能涵养情操,扩充心性,反而会遮蔽人生,流荡道德。故庄子说:“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形名的知识,物的小知小识,非知天知人,大齐于万境,与造化同功德者也。 道德来源于何处的问题,从哲学上讲,乃是道德以何者为源头,以何者为本体论存在的问题。大凡世界古老文明民族的道德,都有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他们的文化形而上学存在。他们的道德,大多是从其文化形而上学存在引申出来的,如印度文化的道德来源于神圣的“梵天”,西方文化的道德来源于“逻格斯”或上帝存在。中国古代文化,虽然也有“惟皇上帝”、“皇矣上帝”的神圣本体存在,但由于中国文化的早熟,隐退了上帝,以天道或形上大道本体代之,也就建立起了区别世界任何国家民族的形而上学存在,即“道”的形上本体存在。这个“道”,实乃中国古代民族对宇宙法则秩序的纯粹价值思维肯定形式与抽象形式;而对“道”的体验与领悟,得之谓德,宜之谓义,其知觉思维形式与价值思维肯定形式,就是道德。此即王弼所说“德者,得也。德由乎道”者也。正因为道德来源于对“道”的体验与领悟,来源于对“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之天道法则秩序的道德体验与领悟,所以世界有多美好,道德就有多美好,也许比世界本身更美好。它不仅包含着华夏民族“穷神知化”所获得的最高知识,而且包含着他们存神入化所创造出来的美的世界、善的世界、庄严神圣的世界与纯纯不已的世界,包含着他们由此获得的全部人生价值与意义。中国文化的道德与精神世界,全部本于“天道”或大道本体形而上学存在,是由此形上本体的实有是理、真实无妄存在获得的。它从宇宙本体论上讲,谓之道体形而上学;而从道德本原上讲,则谓之道德形而上学。此即我所谓“道德本体论”者。它首先是在宇宙本体真相上讲的。因其是在对宇宙本体真相——道或大道的体验领悟上讲的,故称之为道德形而上学。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天道或大道本体,虽然是实有是理、真实无妄的存在,但它作为宇宙万物法则秩序的纯粹价值思维肯定形式与抽象形式,是离不开人,离不开人心人性,离不开人的主体性存在的。惟有这个灵明心性存在,这个天渊灵根的存在,才能思考宇宙万物的法则秩序,才能对它做出价值思维肯定与抽象,才能创造种种道德精神世界。因此我在《心性灵明论》自序中所说的“一切范畴概念,一切理论方法,一切原理、定理、定律,一切事实的归纳,一切理论的设定,一切经验的实证,一切逻辑的运演,一切观念理念的提出,一切法则秩序的肯定,一切信仰信念的建立,一切主义与世界观,一切见解与皇皇大论,以及种种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包括神天神帝、丈六金身、庄严色相、天堂地狱”等等,无不是人创造的,无不是人凭着灵明心性,凭着这个价值本原创造的。没有这个价值本原,没有这个天渊灵根,这个灵明存在,是什么也创造不出来的。这诚如王阳明先生说的:“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外部世界没有我的灵明,也只是茫茫荡荡、浑然一片的存在,离开人的存在,谁去对它进行价值思维肯定与抽象?谁对它进行纯粹道德精神思考?哲学是人的精神活动,它必须回归到人自身,回归到它的出发点,回归到一切知识、意识、精神创造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没有人,没有人的主体性存在及其创造活动,便没有知识,没有意识,没有哲学,没有范畴概念,没有道德形而上学。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中华民族,苟无至德、至道何以凝焉?若无形而上学的智慧,何以能获得“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之道?获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的存在?中华民族,正是凭着虚灵不昧之心,会通大道,洞彻天理,获得天道至德,获得精神世界的。这个世界,不仅是他们良知明觉,炯炯光明,胸次洞彻浩然的存在,更是他们凭着湛然虚明之心,超然象外,知至至之,知终终之,穷神知化,获得的最高智慧,包括他们的信仰、信念、道德、理想与性命之理在内。礼义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讲法相,讲宇宙万物本体真相,未有不透彻心性本体大用而为万法本原者也。因此,我所谓的“道德本体论”,更是在人心性本体存在上讲的;而其为道德,最终是以人的心性本体存在为其源头的。 但是道德,特别是道德精神,并不是躯壳上起意,不是欲念纷飞,妄意纵横,而是人性美好的表现。中国文化哲学之谓的心性,不是指血肉之心,生物本能之性,而是在“天命之谓性”,“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上讲的,在人的仁义礼智之心,“好是懿德”的先天道德本性上讲的。此乃人的本质规定性,亦人与动物本质不同的“几希”存在。因此,本书所讲的心性本体,不是指人的形气知觉与动物本能,而是指人天理昭明的知觉存在。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而人之心性,扩充至极,尽其心,知其性,则知天也。朱子讲“性之本体,理而已矣”;王阳明讲“心之本体,即是天理”,皆是指心性与天理、天道本体与心性本体统一性而言的。而道德形而上学,就是天理昭昭的灵明知觉存在。这里,虽离心而无道德形而上学,但道德形而上学亦不是纯粹主观,而是推本于天,反诚于性,知觉昭明天理者。它在宇宙本体真相上讲,谓之道体形而上学;而在天理良知上讲,就是心性本体存在。而道德形而上学,乃以道德而统一大道本体与心性本体者也。这与佛教以心识统一性、相二宗是非常不同的。佛教讲一心真如,即是心性宗;而讲法相生灭,即是法相宗。但真如与生灭非二门也,离有无二边而为圆满真实存在,皆本于心识也。故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乃是离天理而以心起灭万象者也,非推本于天,反诚于性,知觉昭明天理之心性本体及其大用者也。 而在中国文化看来,惟此心性本体存在,惟此天理良知者,才能于宇宙浩浩大化建立起知觉主宰处,获得性命之理,获得大道本体的大美、崇高、真理、正义、庄严与神圣存在,创造出各种美好的道德精神世界;而道体流行,见诸人伦日用,才能以纯乎天理之心,亲其亲,长其长,诚于孝亲,和气、愉色、婉容,而有德色。这种纯乎天理、创化不已的心性存在,就是本部论著所说的道德本体;而以此为理论基础,研究华夏民族道德精神世界的获得,就是本部著作所谓“道德本体论”研究。本部论著,意在研究道德本体与整个道德精神世界发展之关系,故副题标明“关于道德形而上学与精神世界的研究”。全书共十章,前五章讲道德形而上学性质及其道德获得、良知之致与绝对精神发展,后五章讲道德形而上学及道德精神之大用,特别讲了至诚不息的信仰信念与精神世界自由问题。本部论著所讲,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以道德形而上学为根本,国家民族道德精神的重建为使命,极力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自诚自明,择善而固执之,以期不辱使命,经两年有余而完成。整部论著,虽略显冗长,难以尽善尽美,然若就中国道德形而上学及其精神大用而言,该讲的问题,基本上都讲到了。然由于该本论著涉及领域极为广阔,内容也极为复杂,除了前两章总论道德形而上学的性质与其历史发展,及最后两章讲道德修养与道德形而上学的重建,理论上尚好理解外,中间几章及所涉及的问题,读者还是比较生疏的。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把握,在这里简要地给予说明与解释是必要的。 道德是怎样获得的?它在中国文化中,不是反映论问题,不是浅薄知识论问题,而是德性之知的存在,是万感万应获得性命之理与人生意义问题。天地之间,凡一切阴阳、动静、感知、应对、食息、出处、去就,皆有感应。故感应是普遍存在的。惟此,程子才讲:“天地之间,只是一个感与应而已。”人生于世,凡有所动,则有所感;而有所感,则必有所应,感而应,应而感,感应不已,以至无穷。天下之动,一念应之,出入往来,相激相荡,一旦陷入非理性而不能止,则吉凶悔吝生矣。因此,中华民族从古代时候起,便极为重视感应问题:不仅“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而且整个国家民族无不从感应中获得性命之理与人生意义;特别是天人之间的感应,可以说整个中国文化道德精神世界的发展及其信仰信念的建立,皆是与这种感应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它最初存在着神秘主义,但研究道德感应原理及其精神哲学性质,仍是通晓中华民族道德感获得与精神世界建立的根本途径。这就是我于本书所以专章“论道德感应”的原因所在。 不论是圣人之教,还是百姓之习,在中国文化中,做人要有良知,是非常重要的。若良知不存,还做什么人?何谓良知?良知,即知之良者,即知做人的那点根本道理。良知即良心,即好心,即一个没有被伤害、蒙蔽、腐蚀的心。因此,我所说的良知,不是在一般知性上讲的,而是在做人的道理上讲的。若从现代哲学上看,良知属于伦理道德意识形态范畴,属于仁义礼智的知觉形式,而不是由感官材料所获得的知识;但是,它也不是仅仅指不思不虑的先天道德知性,而是指意识到的道德知觉形式,用王阳明的话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而非虚灵知觉。正因为它属于道德知觉形式,属于道德意识范畴,故我称之为“道德良知”。研究良知的先验本体论性质,及它是如何成为意识到的道德本体存在的,不论是对于道德意识疏辨,还是重建整个社会道德本体,唤起人的良知,都是必要的。这就是我于本书所以专章“论道德良知”者也。 天地之间,惟心是虚灵不昧。它不仅可出入造化,终始古今,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且其为心体,乃是纯粹至善的存在;而其他的存在,如情性、意见、思想、才情等,皆不过是心体的派生物,离开心之本体,皆不过是躯壳上起意而已。人的一生,岂能只是从躯壳上起意,枝节上做人,岂能不立于天地间,迥然做个品位高尚者?现代人所以浅薄,所以看人生不通透,所以只会操弄那点见闻知识,只会算计眼前那点自私利益,而不能立于天地间,达于性命之理,除了内心没有深厚博大的道德精神世界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时代缺少一种绝对精神。现在,整个哲学陷入了相对主义。它只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而不可能建立起“万物一理”的世界观,也不可能培育起“语默动静”,皆“贞夫一”的道德精神境界。如此之人生,如何能不躯壳上起意,流于浅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相对主义,而没有绝对精神,那是非常危险的。因此,研究中国文化的绝对精神及人生存在,就构成了本部论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部论著于六、七、八章,分别讲至诚不息、人心主宰与无待的自由,内容看起来似乎有点矛盾,其实,它恰恰表现了中国文化哲学内在的统一性。中华民族是一个以聪明睿智达于天德而至诚不息的民族。他们的信仰信念,不是来自“上帝”的价值设定,而是来自刚健中正的天道法则,来自天道法则的真实无妄之理。故曰“大哉乾元,诚者之源”;故曰“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有此刚健中正的法则,有此无妄之理,而主宰于心,才能诚明不息,建立盛德富有的伟大事业。而这种主宰,不是外在的,而是人的自我主宰。中国文化的形上之“道”或大道本体,不是西方文化的“上帝”或神的存在,从根本上说,它是不做主宰的。故老子讲:“大道氾兮,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它不但不做主宰人,不奴役人,不统治人,而且获得它,至德内充,与物冥而循大变,能无待而常通,无时不适,无往不通,还可以给人以无限的自由。这种自由,乃是一种“物物而不物于物,逍然不我待;玄感不为,不疾而速,逍然靡不适”的自由,一种精神的自由,灵魂的自由,一种无待而常通的,非逻辑、非因果关系的自由。故我称之为“无待的自由”。西方的自由,还要按照上帝的意志才能获得,而中国文化的自由,连上帝也不需要,只要获得道,就可以获得无限的自由。本部论著,若只讲中国文化的至诚不息、人心主宰,不讲无待的自由,好像它真的“吃人”似的;讲了无待的自由,才能知道它是鸢飞鱼跃、活活泼泼的。自我获得这种自由活泼的道德精神,诚明不息,才算真正懂得了中国文化。 本部论著研究写作,在两年多时间里,“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墳”,瞻顾人生,思考世事,有多少叹息,多少感慨啊!而今书稿完成时,回过头来,想想这心路历程,心里又感到好茫然,以至于这个《自序》该写些什么,竟茫然一片,不知于何处下笔。但仔细想想这两年的感受,总还是有些话要告诉世人的。 例如,不管西方文化怎样追求美好的社会理想,自由也好,民主也好,平等也好,博爱也好,但只要他们把这种社会理想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上,就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法国大革命已经给他们作了结论。以性恶论为基础,它只能按照某种法律达成社会契约,而不可能真正实现建立在人性善良美好基础上的太平盛世。而今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是断不可以性恶论为基础的。 再如,不管西方现代思想家怎样呼唤“超人”,或为人的存在拼命呐喊,只要他们割断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就截断了人的通天之路,把人隔断在了悬崖峭壁上,使之变成了绝望、无助、可怜的存在。人的存在,若没有阳光,没有大道,没有广居,没有正位,没有安宅,没有正路,有的只是黑乎乎的森林,只是沼泽地,只是塌方塞堵,要拯救现代人的堕落,就是不可能的。因此,重建道德形而上学是非常必要的。 再如,国家者,天下之大器,至高之神器也。国家权力是神圣的,是充满绝对精神的,它是不允许任何个人使之成为暴虐淫逸享乐之工具的。中国历史,唐虞三代之后,自从刘邦“打天下”获得政权之后,政治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用国家权力的神圣性质与绝对精神,教育有国有天下者及其执政团队,使其懂得国家权力的本质是“公器”、“神器”,而非个人暴虐淫逸享乐的工具。这种教育之必要,唐虞三代,由禅让变为传子制,从太康失国、太甲之放,已经显露出来,但三代之变,毕竟是由一个贵族集团代替另一个贵族集团,其为权力变更,不仅有当时的政治基础,而且尚有一批圣贤明哲作政治保障。而这发展到“打天下”,有国有天下者及其执政团队,主要是由“草莽英雄”构成,并不懂得国家权力的神圣性及其“天下为公”的性质。因此,为了防止权力腐败,如何对执政团队进行国家权力的神圣性及“天下为公”的教育,便成为了一个重要任务;如不这样,是很难保证国家权力不腐败的。中国古代设太保、太傅、太师之三公而为天子师,保其德义,教其经邦之理,就是如此。现存的《大学》,就是进行这种教育的儒家经典。 再如,伦理道德虽不是法律的硬性规定,但却是社会历史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与精神基础,是断不可毁灭的。故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而今,政治腐败已成了危及国家存亡的问题。因此,大张旗鼓地提倡仁义礼智之教,使人知羞耻感,懂得知仁义廉耻,是非常重要的。礼义廉耻之感,仁义礼智之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是最为根本的价值体系,而不属于哪一个人私有!凡有国有天下者,凡经国治世者,皆可以用之。 再如,宋人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人多不信,认为人类社会愈来愈复杂,怎么可以用半部《论语》去治理呢?《论语》乃是儒家伦理之教典,而非政治经济庶务之教科书。虽然现在社会政治经济之庶务愈来愈复杂,但社会历史存在的核心关系,仍然是伦理关系,而非政治经济庶务之关系。经国治世,抓住这个核心关系,不仅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而且一句话就可以治天下。这句话就是:“人者,仁也”;“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天下平”。试想,人人都怀着一颗爱心,都能亲其亲,长其长,天下岂不就太平了吗? 总之,治国平天下,不要迷信“权力意志”,相信“权力意志”可以支配一切;不要相信“恶实用,美不实用”,以为“恶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前进”;不要以为达到功利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以为伦理道德算不了什么;更不要对伦理学家、道德学家嗤之以鼻,嘲笑他们的学说没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证明,若伦理毁,则人伦秩序不存矣;道德毁,则人心善恶不分矣;而若破坏了整个伦理道德,则天下汹汹,社会关系无法维系,天下不可治矣!周克商以后,武王不知天下如何治理,走访箕子,箕子告之以《洪范》九畴,讲惟“彝伦攸叙”,方可为治天下之大根本。是彝是训,岂可忘耶!
作者: 江夏 编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9-1
简介: 本书共收录数百则侦探推理游戏,古今中外,涵盖面广,包罗万象。书中以侦探推理为导向,以读者兴趣为出发点,每一个游戏都惊险曲折,神秘玄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另外,本书一改此类图书不作分类或只进行简单分类的惯例,按照内容分为科学推断、经验解读、知识应用、逻辑推理、事实演绎、心理剖析、综合分析共七章,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推理,力求全方位多层面地进行深度剖析,最大限度地锻练读者的思维能力。 这是一部开发潜能的游戏典范,是一种活跃思维的智慧读本。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学生还是上班族,求职者还是管理层,甚至是高智商的天才,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完成这些游戏之后,无论在学习、生活、求职还是工作中遭遇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通过思维的灵活转换,顺利迈向成功。
作者: 曹文轩主编;屈平,金涛册主编
出版社:文心出版社,2010
简介: 《智慧博客(第11辑):文化,文明馈赠的厚重礼物》讲述了《智慧博客》推出有哪些时文阅读专辑?《智慧博客》七彩时文系列,目前推出了12个阅读专辑,各辑均有一个主题。这12辑的主题依次是感恩、人生、生命、和谐、智慧、美德、灾难、情感、精神、奥秘、文化、社会。同时。我们还将根据读者新的阅读需求,继续推出新的阅读专辑。 《智慧博客》的栏目设置有什么目的? 时文引读,旨在激发阅读兴趣。心灵茶座,旨在升华思想灵魂。提高鉴赏能力。智慧书签,旨在开阔阅读视野。开启智慧,丰富素材积累。页脚瞥。页脚设计有名言或谜语或急转弯或对联或歇后语等。旨在提升思想境界。激活思维。 阅读《智慧博客》能有什么收获? 阅读《智慧博客》,就是品味生活.体验人生。感悟心态;就是品读社会,探视世界。想望未来;就是开阔视野,探究未知,提高智商;就是洗礼心灵陶冶情操,收获思想等。选择《智慧博客》就是选择智慧,选择人生,选择生活,选择未来。
作者: 膳书堂文化编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
简介:《棋版娱乐指南:五子棋入门与提高》内容简介:五子棋,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源于史书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因此又称连珠五子棋。它生在中国,长在日本,风靡于全世界。它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广为流传。迄今,全世界已经有数亿人下五子棋。 许多国家的人对五子棋都有不同的爱称,韩国人把五子棋称为“情侣棋”,言下之意是说情人之间下五子棋有利于增加感情的交流;欧洲人称之为“绅士棋”,比喻棋手下五子棋的君子风度胜似绅士;美洲人称之为“商业棋”,意思可能是边下五子棋边谈生意,是商业贸易之桥;日本人则称之为“中老年棋”,表示五子棋适合成熟的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地区的人们都可以借助五子棋这一简单而又深奥的棋艺进行交流、比赛,增进友谊。 五子棋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五子棋既有现代休闲的明显特征“短、平、快”,又有古典哲学的高深学问“阴阳易理”;它既有简单易学的特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有深奥的技巧和高水平的国际性比赛;它的棋文化源渊流长,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既有“场”的概念,亦有“点”的连接。它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点,是古今哲理的结晶。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国棋手的努力下,简单的五子棋游戏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目前,职业连珠已迅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1988年8月8日,国际连珠联盟由日本、俄罗斯、瑞典、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爱沙尼亚、法国、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等9个成员国在瑞典宣告创立,中国于1996年正式加入国际连珠联盟,现在全世界已有4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连珠联盟的正式会员。职业连珠的世界锦标赛从198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已举办了七届,第三、五、六、七届的冠军是爱沙尼亚人,其余三届的冠军都是日本人。我国最好成绩是团体第七,个人张进宇第9名。就水平而言,目前以俄罗斯、日本、瑞典最强,其中日本研究也最深,我国只处于中等水平。日本拥有自己的五子棋职业棋手,并且对连珠技术的研究也相当普遍和全面。日本每年举行连珠名人战。 五子棋是一种易学难精的棋种,它的基本胜负判定十分简单,在纵横各15条线组成的棋盘上,黑方先下,黑白双方轮流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着子,在没有违反规则的前提下,先在纵、横、斜任一方向上连成五子的一方获胜。正是由于五子棋的易学性,加之五子棋“短、平、快”的特点,给这项活动带来了大量的参与和爱好者,小到孩童大到老者,都可以借这项运动得到娱乐、进行交流、增进友谊。 《棋版娱乐指南:五子棋入门与提高》立足入门,从初学者的角度分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局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五子棋的着法,使读者清晰、高效地领会五子棋的攻杀技巧,称雄于棋场。
作者: 许钧著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简介: “尴尬”大都带有两种含义:它首先意味着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其次意味着一种进退两难的神态。前者是内隐的,只有当事者本人意识到;后者是外露的,可以被他人发现和留意。译者的尴尬也不外乎如此,它或隐或露地包含在译者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中。 译者的尴尬完全是由译者的身份认同问题所引发的。当翻译界还主张译者是一个伺时原作者的仆人时,甚至信奉一仆(译者)二主(作者、读者)的观点时,译者的身份是明确的,因此也无尴尬可言。“尴尬”产生在对这样一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作为译者,我们对原作者的思想究竟应当抱忠实的态度,还是应当持背叛的立场。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早些年里是无须长思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近年来忠实论者受到的质疑甚多,风气一反以往。或许只是由于时代变了,因而突显的问题层面有所不同而已。但是,许多在我看来属于忠实论阵营的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理论家,的确都或多或少在理论上认同并转向背叛论。这是我近年来常常感受到的一个事实,也是我在读完许钧的大作《翻译论》后又一次感受到的事实。[①] 许钧的《翻译论》相当系统周全,没有长年大量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的积累,这样一部论著是拿不出来的。他的翻译论具体说来有翻译本质论、翻译过程论、翻译意义论、翻译因素论、翻译矛盾论、翻译主体论、翻译价值与批评论。但没有见到他提出过翻译类型论。我未做过专门研究,不知是否可以把所有翻译粗略地分为三类:1)技术类、2)文学类、3)思想类。 当然,这种分类是否还有遗漏,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重要。因为我在这里的主要意图是想说:如果以技术为主导的翻译与语言学的原理有关,例如与语际转换的规律有关,以文学为主导的翻译与文艺学的原理有关,例如与风格、神韵等等问题有关,那么以思想为主导的翻译就与解释学的原理有关,例如与理解和诠释的可能和限度有关。思想翻译必定包含着诠释的因素,当然首先也就包含理解的因素。而我关注的正是思想翻译。 无疑,思想翻译比其他翻译类型更多地涉及意义问题,首先涉及对作者原意的理解,然后涉及对这个原意的转述。我想翻译界的学者们大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的成立。再进一步说,如果与意义相对应的是思维,与转述或表述相对应的是语言,那么思想翻译在我看来首先也就是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古代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讨论过这个问题,例如作为柏拉图所说的心灵与自身的对话;古代东方的佛教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例如作为意业、语业、身业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也在讨论,例如作为庄子所说的意与言的关系。到了近代,它更是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卢梭、赫尔德、洪堡、施莱尔马赫都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的思考重点。现代的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也都仍然无法回避。更不用说当代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心理学和心智哲学,它在这些学科中依然占据着中心问题的位置。 关于思想翻译,前人已经说得很多,有许多可以拿来做参照的。我们这代人还能在此之外提供些什么新的东西呢?我对此把握不大。但我想,如果有,可能就是翻译理论界对译者身份的重新定位。忠实与叛逆,显然与这种对译者身份的重新界定有内在关联。 叛逆论之所以能够在翻译理论界占主导地位,很可能与当下的时代精神过多地偏好解释的权利有关。解释学中的读者中心论,在翻译论这里表现为译者中心论。很难说当代解释学的那几个原初倡导者们会乐于看到这个结果。 即便早个几十年,译者通常也还被要求以化身的方式融在译作之中。译者的主体意识虽然会随译者的自我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而有或显或隐的宣露,但那是不自觉的,例如傅雷的译文风格并不是他本人刻意想要在译文中表露出来的。相反,在翻译一个与自己文笔风格不相容的作品时,译者还更有责任做出压抑自己的努力——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干脆不译那些与自己风格迴异的作品。倘若一个演员在演任何一个角色时都只想把他自己演出来,那么这个演员就很难说是出色的。翻译也是如此。W. R. 别林斯基便说过:“如果普希金想翻译歌德,那么我们会期待,在翻译中显现出来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歌德。”[②]在年初于中山大学召开的“翻译与解释”的研讨会上,我也曾直言不讳地对许钧说:“我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并不是为了读许钧。” 这些要求应当是不言而喻的,甚至这里的重复都会显得多余。但另一方面又的确可以看到,在主张叛逆论的人中的确有一些像许钧这样的严肃学者,因而叛逆论的提出必定有它的理论基础。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点在于,如果有人主张忠实或叛逆,那么首先要弄清,忠实或叛逆是针对什么而言。在思想翻译中,例如在《圣经》翻译中,如果译者的任务像W. 本雅明所说的那样在于传达思想,那么语言表达上的叛逆就是可以容忍的。具体地说,以何种语言符号、表达方式、风格语气来传递同一个思想、转渡同一个意义,这是一个虽然不是无关紧要、但终究还是第二性的问题。与此相反,对思想或意义的叛逆则不被允许,否则译者就是在创作而不是在翻译。这可以算是译者之为译者的身份同一性底线了。 这样的说法当然隐含了一个前提,即:思维和语言并不处在同一个层次上,至少它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这个前提的成立可以依据L. S. 维果茨基的研究成果。他曾借助于格式塔心理学家对类人猿语言与智力以及对发生心理学家对儿童的语言与智力的各项研究成果,得出这样一个值得注意的结论:“思维与言语具有不同的发生学根源”,“这两个机能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彼此独立”,而且他尤其指明,“在思维与言语的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有前语言阶段,言语发展有前思维阶段,两者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 但维果茨基同时还指出,而且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论点:思维机能与言语机能的关系在类人猿那里“不是明确的和不变的”,但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这两种机能可以汇合,这时,“思维变成了言语的东西,而言语则变成了理性的东西”。[③]正是在这一点上,人类与类人猿这样具有较高智慧的动物关键区别显现出来:惟有在前者那里,思维与言语才相互会合,并且借助于符号而不断得到双方面的提升。可以说,这个过程就是使人类越来越不同于类人猿和其他高级思维动物的东西。 当然,这种会合并不是完全的融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存在着“非言语的思维(nonverbal thought)”和“非智力的言语(nonintellectual speech)”。它们各自独立,不参与上述思维和语言的合并,只是间接地受到言语思维过程的影响。[④] 如果我们接受维果茨基的这个研究成果,我们就不必再去考虑一些语言哲学家对思维与语言的同一性问题的思考,例如不再去回答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小孩子是否“会自发地进行思维,哪怕不学任何一种语言?”的问题。[⑤]也就是说,我们就可以接受思想和语言的非同一性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当我们谈及翻译的时候,我们可以区分这样两个基本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在于:思维或思想向语言的转渡“转渡”为语言。Translate或übersetzen首先是指将一个从思想转渡到语言,亦即将某些意会的东西转变为言传的东西。这个过程是由原作者本人完成的。这也是原作者能够成为原作者的基本条件。因此,海德格尔会说:“我们始终也在将我们自己的语言、母语转渡到(übersetzen)它自己的语词之中。言说(Sprechen)与言谈(Reden)自身就是转渡……在每一个对话和自身对话中都贯穿着一个原初的转渡……这种转渡(übersetzen)可以在语言表述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发生。”[⑥]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的复杂性却并不逊于译者所要完成的转渡。因为从思维向语言的转渡原则上包含着两个层面或两个阶段:其一,从思维活动向内部语言的“转渡”,其二,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渡”。 从上面的引文来看,海德格尔趋向于把思想与内部的言说或言谈等同起来。这意味着他在此问题上更多地处在施莱尔马赫而非胡塞尔的影响圈中。胡塞尔曾把意识活动与内心独白和外部传诉明确地区分开来。可以说,胡塞尔的看法更接近于维果茨基的研究成果。在维果茨基那里,这个从思维到语言的转渡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四个方面:1)动机(情绪、欲望);2)思维;3)内部语言;4)外部语言。它们可以说是勾连心理学和语言学的四环纽带。我们在下面为简单起见只将它们划分为两个环节: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 尤契夫所说的“语言一旦发声就是谎言”,就意味着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渡之前,在同一主体内部,思维(内部语言)向语言(外部语言)的转渡已经成为问题。通常所说的“辞不达意”,就是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表达。 现在来看海德格尔的翻译观,它在总体上仍然是有效的。翻译对于他来说不是重构,而是转渡,即转渡到原初被陈说的东西那里。[⑦]这里含有多重的意思:首先是从思想转渡到内部语言,然后是从内部语言转渡到外部语言——这是作者的任务;然后从外部语言转渡到另一种外部语言——这是译者的任务。 在这里已经提到了思想翻译的第二个基本含义:思想的转渡必须借助至少两种外部语言。这个含义是不言自明的。它也是最一般意义上的翻译的词义,即:将一种外部语言转换为另一种外部语言。但如果我们同时顾及到上述两个含义,那么在翻译中,我们就至少面临双重的转渡问题。事实上,如果从一种外部语言向另一种外部语言的翻译的可能性需要证明,那么从思维向语言(粗略地说: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渡的可能性也需要证明。L. 莱纳斯曾说,“两种不同的语言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可以说,每一个真正的翻译都必须首先将思想剥离开陌生的语词,然后用本己的语词来重新妆扮它。”[⑧]在这里,语言被等同于思想和语词的结合体,而通常意义上的语言则被看作是语词。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针对这个“剥离”和“重新妆扮”的过程而言。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般翻译中,上面所说的第一个含义往往被忽略。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从思想到外部语言的转渡过程,在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翻译的过程中被设定为是已经完成的。我们通常不会怀疑,原作者已经通过他自己的语言而将他的思想表达了出来。 一旦这一点受到怀疑,译者的叛逆趋向就会产生。这时我们谈论的“背叛”,不是对原作者思想的背叛,而是对他的语言表达的背叛。如果译者相信,原作者的语言遮蔽了他所想表达的思想,那么译者对原作者语词、语句、乃至风格的叛逆都是合法的。但这个合法性程度最终还是有限的,它取决于译者的信念强度,这个信念是指:他是否通过原作者的语言,比原作者更好地理解了借助这个语言所表达的思想。 这里涉及到了解释学的核心问题。一般说来,解释学否认一个可为所有人达及的客观意义的存在。它认为意义始终处在与意义领会者的互动之中。但解释学并不否认原意的存在,否则我们根本无法谈论意义的转渡。解释学所说的理解意义,相当于对一个思想的再构,这种再构当然不是原创,但也不可能是复制。R. 斯贝曼说:“再构意味着,将一个思想再思考一次,但要思考得更好。根据艺术的规则真正地思考某些在开端上只是模糊地被揣测到的、仅只‘直觉地’被把握到东西。只有能够如此被再构的东西才能被看作是一个真实地被思考的东西。”[⑨] 就此而论,当一个译者去再构原作者的思想时,他有可能比原作者更好地(例如更为圆融地)思考其思想,并且比原作者更好地(例如更为通达地)表达其思想。 可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也很难赋予自己总体叛逆的权利。具体地说,译者可以具有对原作语言表述上的某些叛逆权利,但并不具有对原作思想理解上的叛逆权利。如果叛逆论者们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之间的争论便可以休矣。若否,则我还要继续说两句。 我们的确可以承认,价值判断、传统成见预先包含在各种翻译和研究的观念中,不仅人文科学是如此,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也是如此,但这样是否可以得出:追求客观性对于科学家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呢? 对文本的诠释与对真相的认识,道理是一样的。眼下学界对解释学原则的理解过度宣扬了“原意”不在的(严格地说,不“客观地”存在的)方面,却没有说明,“原意”的存在恰恰是各种诠释得以成立的前提。失去了“原意”,或者说,失去了对“原意”存在的信念,各种诠释之间的可比性也就不存在,诠释也就不再是诠释,而变为原创。以绘画为例,我们可以说,一个赝品比一个原作画得更好。但如果根本不存在原作,那么那个被认为是摹仿的作品也就失去作为“赝品”存在的权利。而译作的本质中便包含着“赝品”的成分。在这个意义上,译者与赝品作者一样,是不自由的。 那么译者有没有自己的自由呢?当然有,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作者、语言、论题、理念、时代、作品、形式、风格等等。但他不能自由地诠释。诠释的主观性并不等于诠释的随意性。这在译者这里就意味着,他必须尽可能地贴近原意,无论他是否能够达到它。这里所说的是我们在翻译中的努力取向:我们必须朝向原意的一极,而不是朝向随意的一极。 译者是否可以比原作者更好地理解原作者本人,这个问题往往取决于译者的主体意识的强弱。我在这点上始终持谨慎的态度。陈修斋先生曾说,“译者切不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表达的也是这个态度。在我看来,译者的诠释权利很小,通常只是在原意模糊的情况下才出现。但即便是在这里,我们仍然还有用模糊来应对模糊的可能,在模糊的语言中选择一个比较接近原有模糊含义的翻译。只有当这种可能完全不存在时,举例来说,当我们不知“Bruder”指的究竟是“哥”还是“弟”时,而我们又必须按汉语的习惯来告诉读者是“哥”还是“弟”时;即是说,只有当我们不得不放弃含糊,做出明确的抉择时,我们才有权利做出诠释。 根据上面的划分,今天我们可以在思想翻译的范围内对翻译的理想“信达雅”做如下的阐释: 信:思想的再构。对原作中所要表达的思想的尽可能如实把握。如前所述,它可以说是某种意义的再构,即:将一个思想再思考一次,但思考得更好。 达:语言的重述。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如实地、甚至更通达地表达原作的意义,也就是译者所把握到的原作的思想。 雅:风格的复制。不是风格的修饰,而是尽可能如实地复制原有的风格,无论它本来是雅是俗,是晦是明。 最后再回到许钧的《翻译论》上来。许钧既是《翻译论》的作者,也是昆德拉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译者。报载昆德拉在授权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其作品时,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忠实原著”。但译者许钧在他的《翻译论》中则把意大利的俗语“翻译就是叛逆(Traduttore, traditore)”视作一个“朴素的真理”,坦然地予以接受,并且提出翻译中的“意义再生”的主张。[⑩]这里似乎潜含着一场作者和译者间的实际交锋。 然而从媒体的介绍来看,许钧又自认是一个忠实论者,接近原著是他的翻译原则。他在韩少功翻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自己翻译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间划出了一条界线:前者“充满作家个人风格”的作品,后者可以说“更接近原著”的译者作品。如此一来,昆德拉和许钧的交锋反倒像是许钧自己的实践与自己的理论之间的交锋了。 我们是否可以说:实践中的忠实论者,理论上的叛逆论者——这是许钧的尴尬,也是今天诸多译者的尴尬? 本文的意图不仅在于指出这种尴尬,而且还想为从理论上解释和解决这个尴尬提供一个尝试。 2004年6月2日于广州 -------------------------------------------------------------------------------- [①]许钧,《翻译论》,武汉,2003年。许钧在这里很坚定地把“忠实论”描述为“一种天真而理想化色彩浓重的翻译观”(第315页)。 [②]转引自:K. Dedecius, Vom übersetzen, Frankfurt a.M. 1986, S. 112. [③]参见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李维译,杭州,1997年,第46、49页。 [④]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第54页。 [⑤]参见L. Wittgenstein, 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 in: Werkausgabe Band 2, Frankfurt a.M. 1981, S. 53 f. [⑥]M. Heidegger, Parmenides, GA Bd. 54, S. 17 f. [⑦]R. Spaemann, "Zur Einführung, Philosophiegeschichte nach Martin Heidegger", in: Th. Buchheim (Hrsg.), Destruktion und übersetzung, Weinheim 1989, S. 5. [⑧]转引自:K. Dedecius, Vom übersetzen, Frankfurt a.M. 1986, S. 110. [⑨]R. Spaemann: "Zur Einführung. Philosophiegeschichte nach Martin Heidegger", in: a.a.O., S. 4 f. [⑩]参见许钧,《翻译论》,第三章、第六节和第六章、第二节。
作者: 叶莫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2016年2月
简介:谋杀的解析 系列作品精彩绝伦的高智商对抗犯罪小说惊悚、恐怖、烧脑、虐心每一次精彩对决的背后,是离真相又近了一步了因山溪流中的一具残骸被发现,挖出了长达十年的连环杀人案。凶手总是将目标锁定为二十岁左右、才华出众的少女。每个受害者都因窒息而死,被截取十指,再沉入水中。刑警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每个少女在死去前,身边都会出现一个“幽灵恋人”——他成功控制了受害者的思想和感情,使得她们陷入温柔的泥潭,为他心甘情愿地做出原来的自己不可能有的举动。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死者的亲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存在。在受害者死亡后,“幽灵恋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调查中,三位重要嫌疑人出现。一个是一流的外科医生丁浩然,一个是刚崭露头角的商业才俊方煜文,还有一个是出版公司的股东于谦和。最奇妙的是,这三个人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 本书编写组[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是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修订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所谓学习,一般是指人类在生存过程中获取经验并导致行为变化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内,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以间接经验的形式学习和掌握前人的经验(即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以及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的过程。它是一种以消化吸收和运用知识为主要特征的复杂的脑力活动,具有集中、快速和高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提高。这三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只能相对地加以区分。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智力和能力的过程,即学校智育应实现的目标。
作者: 早安夏天
简介:本土动漫风推理小说创始之作 《名侦探柯南》式原创推理小说 ★推荐1:累计畅销80万册的《推理笔记》系列后续突破之作《推理笔记》系列累计畅销80万册,《漫客·小说绘》火爆连载期间,南派三叔、江南等名家倾情推荐,乐视影业重金收购影视改编权。本作为《推理笔记》后续突破之作,情节更加丰富精彩,是数百万潜在读者、影视观众期盼的*大作! ★推荐2:本系列闪亮开篇,神秘“幽灵”正式登场人气反派齐木化身红色犯罪师,全篇担当主角,与快感杀人的“三国杀”犯罪组织激烈对决。三个高智商变态几度使齐木陷入危机,神秘存在“幽灵”无故暗施援手,正邪难辨。在与“三国杀”的较量如火如荼之际,齐木赫然发现:犯罪师界已经被神秘的“幽灵”控制。此时,“幽灵”怂恿齐木对“三国杀”以暴制暴,但齐木自有立场。红色犯罪师、“三国杀”犯罪组织、神秘的“幽灵”三方势力联手上演一场局中局、案中案、计中计的火爆推理大片!精彩程度已全方位超越《推理笔记》。 ★推荐3:怪咖思路创作,令语言天才心塞 “动漫风推理小说”创始人,全篇画面感、动漫感强烈,作者以怪咖思路使用时尚流行语言,风格全国独树一帜,通篇令语言天才心塞的新潮措辞,句句开脑洞,段段有任性。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2001
简介: 国际高智商协会(International High-IQ Sociaty)是全球最权威的的智商组织,通常我们称之为MENSA,成为其会员的唯一标准就是高智商,一百个人中智商最高的两个人才有此资格。目前,MANSA在全球拥有12万会员,他们几乎都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如英国微电子学的奠基人、计算机之父Clive Sinclair爵士,英国著名政治家、前保守党主席Jeremy Handley等等。MANSA每年推出的智商测试和素质测试试题,是全球公认的智商与素质测试的权威标准,已被全球各著名机构如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皇家科学院等广泛采用,全球500强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招聘中高级人才时也将此类试题列为必测项目。
作者: 张岩 编著
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4-8-1
简介: 由张岩编著的《高智商的鸟/小动物大智慧科普系列丛书》主要介绍了悦耳动听的歌唱家——山斑鸠、可爱的蓝精灵——蓝凤冠鸠、有心眼儿的长腿鸟— —鹬乌、火眼金睛“孙悟空”——草鸮、生存能手— —仓鸮、熟谙潜规则的捕食高手——雕枭、心中明白却不明说的家伙——灰林鸮、善用大脑的“猎食专家 ”——乌林鸮等。
简介: 他有一个匪夷所思的名字,他长了一副让人过目不忘的面容; 他有一把让人膝盖发软的嗓音,他练就了让人惊叹不已的演技; 他演绎着历史上最性感、最完美、最受欢迎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高智商+傲娇+绅士+呆萌,他刷新了新世纪男神的标准; 他就是“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从杰出的科学家到偶像艺术家,从世界最伟大的侦探到星际恐怖分子,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完美诠释的角色让他成为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星。他几乎锐不可挡,正处在其事业的一个关键点上。这部传记以康伯巴奇的演艺生涯为主线,真实而立体地记录了康伯巴奇的成长岁月、演艺事业、情感经历和内心独白。从成名前的话剧、舞台剧、广播剧到全球大热的《神探夏洛克》《星际迷航》等电视剧和电影,全面而深入地记录了康伯巴奇每一部作品的创作经历和台前幕后的故事。他如何从伦敦露天舞台上的小角色成长为活跃于舞台、电台、电视和电影的全方位明星;在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光环下,他又如何向着更大的全球声誉前进。 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经过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授权的传记,为你讲述一个你不曾了解,却最需要了解的“卷福”。
作者: 杨鹏 著,郑凯军 绘
简介: 这是“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的延伸品种。本册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爸爸发明的神奇药水,能研制出各种奇花异草,它们就像“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中的植物那样,拥有非凡的本领,具有高智商,能发射子弹,能变大变小,能弹钢琴,能讲故事,还能灭火。这些神奇植物帮助杨歌解决了生活中的不少麻烦,但因为被坏人利用,给地球带来了一场灾难。为了拯救人类,杨歌带着口袋里的爸爸踏上了征途……
作者: 余式厚 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1
简介: “门萨”(“MENSA”),世界顶级高智商俱乐部,于1946年成立于英国牛津。俱乐部有意为聪明者建立一个社团,并通过充满挑战性的社团活动,而使参加者的高智商获得承认、肯定和不断提高,分享彼此的成功感。 “门萨测验”主要的内容是文字游戏、图形游戏与数字游戏。 “门萨测验”是高智商人群玩的逻辑游戏,它具有无穷的魅力,使很多人为之着魔。人们为什么喜欢解逻辑智力难题?它究竟有何奥妙? 因为成山成海的难题包围着我们,人类的智慧能克服其中一部分,而另外一些,还在等待着适当的解法。人们可以在求解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得到完美答案时的那种高兴和满意的感觉,就是对这些人付出的劳动的报偿。好的难题好像德行,去做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褒奖。你有能力加入“门萨”俱乐部?愿你加入天才的行列!
作者: 【法】法布尔,改编:宋歌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年4月
简介:这是一部融进了作者毕生研究成果的昆虫学巨著,更是一部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优秀文学作品,作品通卷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正如你们所见,他用散文诗般优美的语言说着自己“不是研究那些被泡在防腐液里的死昆虫,而是研究那些活蹦乱跳的昆虫,研究它们的本能、习性、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他对学院派生物学家嗤之以鼻:“当你们剖开昆虫肚子时,我正在研究活蹦乱跳的它们;当你们把昆虫变成恐怖的东西时,我却让人们喜欢它们;当你们在实验室里把昆虫切碎时,我正在蓝天下伴着蝉鸣观察它们;当你们把细胞放进反应皿时,我正在研究生命的本质;当你们关注死亡时,我正在关注新生。”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善于发现普通一虫和世间至灵生物——人类的共同生命闪光点,比如它对粪蜣螂母性的歌颂:“低智商的昆虫尚且如此呵护后代,更何况我们这些拥有高智商的人类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将感受到,每一种生命都是自然母亲的独特创造,都值得我们一一尊重。可以说,本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作者: 周浩晖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6年1月
简介:要战胜毫无破绽的高智商杀手,你只有比他更疯狂!凡收到“暗黑者预告函”的人,都将被神秘杀手如期杀害。即使受害人报警,警方以最大警力布下天罗地网,并对受害人进行贴身保护,神秘杀手照样能在重重埋伏之下,不费吹灰之力将对方手刃。神秘杀手的真实身份无人知晓,警方的每一次布局都在他的算计之内,这是一场智商的终极较量。看似完美无缺的作案手法,是否存在破解的蛛丝马迹?鲜血铸就的正义能否平息无辜者的怨怒?所有逃脱法律制裁的罪人,请接受神秘杀手Eumenides的惩罚。他俯视着世间众生,更俯视着那些藏匿在众生中的罪恶。
作者: 袁劲松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简介:有人说:“未来的社会是头脑型社会,将没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分,只有高级思维职业与低级思维职业的区别。”许多人常常惊异地发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意识到思维也需要接受训练。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过去人们一直强调成功需要付出超常的勤奋,但却忽视了一点,如果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都将贬值。对于成功而言,头脑中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最宝贵的。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去研究那最宝贵的百分之一,去提高那最宝贵的百分之一。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相信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个人的观察、分析、判断、理解、思考、决策、创意、策划、想像、洞察和战略规划等思维技能是否成熟,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将决定他将来的职业发展前途。只有那些思维方式不断更新、思维技能训练有素的人,才能在激烈的脑力竞争中生存。而那些头脑僵化、思维模式简单的人,势必无法适应未来飞速发展的世界。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全球化的智力竞争,我们应当培养什么类型的头脑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 路长全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简介: 所谓“章鱼商业模式”,既是路长全的实践探索,同时也受到海洋无脊椎动物之王——章鱼生命模式实现了“软到极致,方能硬到极致”的理想生命状态的启迪。从“主动局部化,整体才能主动化”的竞争智慧,总结出“一出手就创造‘第一’,从一个‘第一’走向另一个‘第一’”的商业模式。 《章鱼商业模式(同时创造多个第一的渠道策略)》中所阐述的更高智慧在于,教你同时构建多个“第一”。这是一种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商业模式,既拥有“无穷自由度、高度协同性”,又拥有“强大再生力、刚柔瞬间转换力”,对于中国企业营销来说,这种营销模式具有极强的开创性和实用性,是一本营销必读书。 《章鱼商业模式(同时创造多个第一的渠道策略)》由路长全编著。
作者: 余式厚编著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简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成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群体——「门萨」(Mensa)协会,很快这个协会就发展成为国际社团。「门萨」协会是个独一无二的社团,是一个由高智商会员组成的社团。它的成员来自各个阶层,既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也有演员、服务员,甚至还有监狱中的犯人。参加「门萨」协会唯一的目的是准备求解智力难题。你也许很聪明,但是,你是否达到了有能力加入「门萨」协会的程度呢?你是不是天才中的一员呢? 参加“门萨”协会唯一的目的是准备求解智力难题。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智力难题对许多人来说,具有无穷的魅力。其实,他们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即使得到正确的答案,也不会因此而获取什么奖励,但他们还是废寝忘食,甚至不惜代价。 它究竟有何奥妙,使很多人着魔?为什么人们喜欢使自己为难? 道理非常简单:探索奥秘本身对人就有吸引力。人们可以在求解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得到完美答案时的那种高兴和满意的感觉,就是对这些人付出的劳动的报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