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9 项 “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结果
集装箱运输实务
作者: 杨茅甄 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简介: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是组织有关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编写的。 集装箱运输是近50年来发展极快的一种运输方式,因其高效率、高度标准化、高度国际化和信息化而被视作“运输界的一场革命”。集装箱运输方式在世界物流界被广泛采用。近30年来,集装箱运输在我国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并已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本书为新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以集装箱运输实务为主,详尽系统地介绍集装箱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码头装卸、货运站运作、租箱业务等实务,并配有“电子教案”光盘。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等院校、本科院校高职教育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用书,也可供五年制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他有关人员使用。本教材已作为“上海市大学生物流管理类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指定教材。
新闻写作教程
作者: 方延明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是"新形态大学写作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全书共分四篇,十七章。理论篇主要介绍新闻写作的基本概念、理念和新闻写作者的基本素养,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提供知识基础;要素篇把新闻写作的主要环节如策划、采访、叙事等单独提炼出来加以分析;体裁篇主要介绍几种大的新闻类型的写作方法,其中把深度报道单独列为一个专题,是本书的特色之一;题材篇主要对新闻写作的内容进行分类阐述。在编写理念上,本书强调守正出新、简洁易学。全书既保持了作为大学教材的体系性、科学性,又强调学理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中文、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用书,也适合新闻从业人员阅读使用。
History of industrial design
作者: 何人可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简介: 《工业设计史(第4版)》是在2004年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工业设计史”课程教材编写大纲修订而成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工业设计史(第4版)》内容按历史年代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包括设计的萌芽阶段和手工艺设计阶段;第二部分介绍工业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传统的手工艺设计向工业设计过渡的情况;第三部分介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及其走向成熟的进程;第四部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多元化的局面,以及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史(第4版)》不仅叙述了历史上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设计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而且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介绍了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这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是十分重要的。 《工业设计史(第4版)》着重分析了工业设计发展的原因、大致过程、各时期工业设计的特点、思潮变化和典型实例,以期勾画出一条工业设计发展的主要脉络。这对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由此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四版对部分文字及图片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21世纪以来工业设计发展的最新进展。《工业设计史(第4版)》配套的多媒体光盘和教学网站也同步进行了修订。 《工业设计史(第4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选用。
A History of Industpial Design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简介: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征。了解工业设计史,对于我们汲取历史文化的精华,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都有一定的意义。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工业设计史教材编写大纲》编写的。内容按历史年代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工业革命前的设计,包括设计的萌芽阶段和手工艺设计阶段;第二部分介绍工业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传统的手工艺设计向工业设计过渡的情况;第三部分介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及其走向成熟的进程;第四部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多元化的局面,以及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本书不仅叙述了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而且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介绍了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主要由湖南大学何人可编写。第1、2版由上海交通大学朱崇贤教授主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3版由清华大学更多>>
主编还有:曹彤、陈锦昌、续丹
作者: 窦忠强[等]主编;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将“三维设计与表达”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各个阶段,体现以“三维设计与表达”为主线、以“二维投影制图”作为重点的教学指导思想。继承改造了传统画法几何教学的主要内容,如点、线、面和体的投影,辅助投影,轴测投影,截交和相贯,组合体等,增加了构型设计的内容。本书突出了徒手绘制各类工程草图的教学分量。保留了传统制图教学中的国家标准简介、机件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等内容。
产品设计程序
作者: 吴佩平,傅晓云编著
简介:《产品设计程序》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书主要讲述了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强调从产品前期规划、概念开发、细节设计、测试与改进,一直到模型制作等流程的综合应用。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设计程序的理论知识点,并通过实践综合应用掌握每一个流程的具体实施以及各种方法的具体应用等。课程要求学生以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交替发展的思维模式进行设计调查与分析、概念发展和完善,最终能够完成一个具有单一功能的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书后附有资料光盘,可供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之余参考使用。
数控加工软件MasterCAM训练教程
作者: 韩旻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简介:内容提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以MasterCAM 9.0中文版为平台,介绍了CAD/CAM集成数控编程的全过程。全书除了介绍计算 机数控技术和MasterCAM系统的基本知识外,重点介绍了MasterCAM在制造业的应用,包括应用软件的 CAD功能完成二维、三维图形的建模方法,应用软件的CAM功能完成粗、精加工等数十种数控加工的方 法,以及应用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并生成数控程序的全过程。全书应用大量生产实例进行多元化案例式的 讲解,将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达到CAD/CAM/CNC一体化的工程训练效果,使读者系统掌握CAD/CAM/ CNC技术。 更多>>
Thermodynamics of materials
作者: 徐祖耀主编
简介:《材料热力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教学用书之一,是本科生材料热力学的进一步深入。《材料热力学》的编写目的是帮助研究生进一步掌握热力学理论,并能进行材料热力学研究。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绪论、统计热力学、热容与熵、相变热力学、相图热力学、界面热力学和热力学在材料工程中应用示例。《材料热力学》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
Introduction to the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metals
作者: Neil Birks,Gerald H. Meier,Frederick S. Pettit著;辛丽,王文译
简介:本书是《材料科学经典著作选译》丛书之一。本书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材料系专事研究金属与合金高温氧化及热腐蚀的三位资深教授的力作。作者是本领域公认的大师级学者,本书则被奉为经典著作,自第一版出版后即在欧美各国产生广泛的影响。第二版秉承第一版的风格,除继续系统阐明金属和合金的高温氧化基础理论之外,更注重加入有关最新的研究进展,令读者能更好地了解材料的高温蜕化现象之所以。本书还着重讨论一些与工业实际有关联的问题,如复杂体系的氧化过程,从金属在多种氧化剂的混合环境中的反应过程,直到防护技术。后者包括涂层和环境的控制术等。本书还提供了最新并重要的参考文献,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生,也是专注研究高温材料退化现象的研究工作者手头必备的指南。
Random vibration of structures
作者: 欧进萍,王光远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简介:
Mechanics of materials.Ⅰ
作者: 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
简介:《材料力学(1)(第5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材料力学 (1)(第5版)》第5版保留了原版概念确切、说理透彻、内容丰富的特点和相邻两版间的连续性,内容是按照教育部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订的 “材料力学课程基本要求(A类)”修订的,共分Ⅰ、Ⅱ两册。(材料力学(Ⅰ)》包含了材料力学的基本内容,可供50-60学时的材料力学课程选用;《材料力学(Ⅱ)》包含了材料力学较为深入的内容,补充较多学时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要求的内容,以及为有潜力的学生留有深入学习的余地。《材料力学(1)(第5 版)》为(材料力学(Ⅱ)),共9章,内容包括:绪论及基本概念、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应力、梁弯曲时的位移、简单的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压杆稳定.《材料力学(1)(第5版)》适用于高等学校土建、水利类各专业,也可供其他专业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材料力学(1)(第5版)》配有(材料力学学习指导}、(材料力学电子教案与习题解答》和(材料力学网上作业与查询系统},可作为《材料力学(1)(第5 版)》的参考资料配合使用。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材料力学1(第5版)
Micro-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作者: 崔铮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简介:《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第3版)》集作者崔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并结合近年来国际 上的最新发展,综合介绍了微纳米加工技术的基础,包括光学曝光技术、电子束曝光技术、聚焦离子束加 工技术、扫描探针加工技术、微纳米尺度的复制技术、各种沉积法与刻蚀法图形转移技术、间接纳米加工 技术与自组装纳米加工技术。对各种加工技术的介绍着重讲清原理,列举基本的_丁艺步骤,说明各种工艺 条件的由来,并注意给出典型的工艺参数;充分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 大量图表与实例说明各种加工方法,避免烦琐的数学分析;并以专门一章介绍了微纳米加工技术在现代高 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演示了如何灵活应用微纳米加工 技术来推动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 与国内外同类出版物相比,《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第3版)》的显著特点是将用于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生产、微机电系统制造与纳米技术研究的微纳米加工技术进行综合介绍,并加以比较;首次将微纳米 加工归纳为平面工艺、探针工艺和模型工艺3种主要类型,突出了微纳米加工与传统加工技术的不同之处。 全书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兼顾微纳米加工领域近年来的 最新进展,并列举了大量参考文献与互联网链接网址,供读者进一步发掘详细信息与深入研究,因此不论 是对初次涉足这一领域的大专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还是对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科技人员,都具 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英文共同题名:Mechanics of materials
作者: 刘鸿文主编;刘鸿文,林建兴,曹曼玲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简介: 《材料力学1(第5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第一版于1979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是高校机械类各专业材料力学课程广泛采用的教材。第二版于1988年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第三版于199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四版于2007年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本教材第五版在保持第四版原有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删减了部分内容,增加了一些思考题,修改了部分习题和文字,仍由《材料力学(Ⅰ)》和《材料力学(Ⅱ)》组成。全书共分18章。第I册为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绪论,拉伸、压缩与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以及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等。第Ⅱ册为材料力学较为深入的内容,包括:动载荷,交变应力,弯曲的几个补充问题,能量方法,超静定结构,平面曲杆,厚壁圆筒和旋转圆盘,矩阵位移法,杆件的塑性变形等,供有需要的专业选用。 《材料力学(Ⅰ)》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机械类各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材。 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实验》(第三版)可与本教材配套使用。与本教材第四版配套的《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可供使用本教材的学生复习、解题及教师备课时使用。
Higher engineering fluid dynamics
作者: 张鸣远,景思睿,李国君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主要是为工科低年级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提供的一本基础流体力学教材,其内容十分丰富,对流体力学知识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揭示了其物理实质,可为从事研究工作和处理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本书首先系统推导流体力学基本微分方程组,然后依次介绍基本方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其中包括无粘和粘性流动、有旋与无旋流动、不可压缩与可压缩流动等。全书尽可能避免抽象的理论推导,力求反映新的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注重物理背景介绍和联系工程实际,并附有较多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由于本书自成体系,内容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读者均可读懂本书。全书分13章,内容包括: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涡量动力学、理想流体动力学基础、不可压缩平面势流、不可压缩空间轴对称势流、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精确解、小雷诺数流动、不可压缩层流边界层流动、流动不稳定性、湍流、理想流体的一维可压缩流动、理想流体的平面可压缩流动等。本书可作为能源动力、机械、化工、环境工程、水利、力学等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作者: 王晓东编著
简介:国际运输与物流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在过去的十年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体系的调整,物流专业的设立,都对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促使其不断发展变化。2006年本书第一版推出以后,得到了来自兄弟院校和业界的认可,也接到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有了今天的《国际运输与物流(第二版)》。第二版基本保持了第一版的体例、框架,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首先是数据的更新,以可获得的最新统计数据全面替代旧有数据以反映最新的发展变化;其次是相关内容的更新,如海运提单部分以《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及关于电子交单的附则2007(UCP600)》的相关规定替代《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993(UCP500)》;国际航空部分以《蒙特利尔公约》全面代替原来《华沙条约(1929年)》及其议定书(即华沙体系)的讨论;补充介绍了2009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推出的《联合国全程或者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鹿特丹规则》),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上海航运交易所最新发布的运价指数,就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设立等最新时事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添加了关于国际配送中心的分析,试图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多新的解决思路。总之,新版试图秉承第一版“新”的特色,从不同侧面反映《国际运输与物流》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以便“与时俱进”更好地体现学科的发展,实践的进步。
材料力学
作者: 王世斌,亢一澜主编;王世斌[等]编著
简介: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根据最新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已有教学内容和编排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在内容详略难易适度,突出基本点和重点内容;加强工程的概念,使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在基本假定部分,放松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小变形假定,适当引入材料非连续(各向异性)几何非连续(缺陷)的问题;在材料性能方面,引入新的工程材料如高分子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简单概念),引入塑性粘弹性的问题,扩展现在低碳钢和铸铁为主体的内容体系;并且增加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内容。全书共十一章,分别为:绪论,杆件的拉伸与压缩,圆轴的扭转,梁的内力,梁的应力,梁的变形,应力状态理论及强度理论,压杆的稳定,疲劳强度,能量原理及应用,材料与构件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航空、航天、土建、水利、船舶、海洋及相关专业的材料力学课程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配有电子、网络资源(教师参考资料、学生参考资料、教材重点、难点、课件库、小问题库等)。
Design methodology
作者: 柳冠中著
简介:所谓“设计方法论”,是选择“设计方法”的“方法”。 “设计方法论”的目的:“寻路”—引领我们认识“事物”的观念、方法;“入门”—如何构建“新事物”的概念、方法;“脉络”—必须与其他设计课程互为补充,以形成整个教学体系的“框架结构”。本教材从设计本体论、设计认识论、设计方法论、案例分析、创新设计思维、方法与实践六个篇章讲解设计方法:每章开始的课前准备,是需要学生提前阅读与思考的内容,这些内容也是需要在课堂上讨论的;接下来是三个小节的讲授内容,属于主干性的知识或思想观念;然后是进一步思考内容,是为了辅助学生短时间段内的知识消化与反刍;最后是相关阅读书目,是考虑学生长时间段的知识补给。这样,每一章的内容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系统,六个篇章有机地组织起来就成了这本完整的教材。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
作者: 周益春,郑学军编著
简介: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金属结构材料、非金属结构材料和各种功能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以及它们在各种载荷作用下的宏微观破坏机制。本书注重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宏观与微观、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的结合,而且融进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如应变梯度理论与尺度效应、跨尺度数值模拟、微观破坏力学分析、智能材料力学性能、薄膜材料力学性能、涂层材料力学性能等。《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除绪论外共14章,可分为四个模块。其中:第一模块介绍研究材料宏微观力学性能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包括第1章弹塑性力学基础和第2章宏微观破坏力学基础;第3章到第6章为第二模块,主要从工程的角度具体介绍材料的常见力学性能及其表征方法,如基本力学性能、硬度、断裂韧性和残余应力等;第7章和第8章为第三模块,主要介绍在工程中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金属的疲劳、蠕变、疲劳和蠕变的交互作用以及金属材料在环境介质中的力学性能;第四模块包括第9章至第14章,为专题部分,首先介绍计算机在分析材料力学性能中的应用即宏微观计算材料力学,其后主要介绍特殊材料即智能材料、薄膜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另外,本书配有实验指导,分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 《材料的宏微观力学性能》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机械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新闻评论教程
作者: 马少华著
简介:本书体例新颖,案例丰富,点评精彩。编者不仅是高校新闻评论教学一线的学者,还曾做过多年的媒体评论员、时评专栏作家,积累了丰富的新闻评论写作经验和教学案例。全书在系统全面阐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写作规律和操作规范的同时,配插了大量的案例和案例评析,有利于系统训练新闻评论实战写作和编辑能力。
材料力学Ⅰ(第五版)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
作者: 郭维林,刘东星主编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简介: 本书是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的《材料力学Ⅰ》(第五版)一书配套的同步辅导书。 本书共有9章,分别介绍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应力、梁弯曲时的位移、简单的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压杆稳定、截面的几何性质。本书按教材内容安排全书结构,针对各章习题给出详细解答,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循序渐进地帮助读者分析并解决问题,内容详尽,简明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水利类各专业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自学者的辅导书及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