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 项 “鲍姆嘉通”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简介: 若论本著的思想源渊,则不敢贸然以本著为一己之私得。德国古典美学家鲍姆嘉通、康德、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著者美学之思的基础,中国当代美学中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和潘知常、封孝伦君的生命美学也在关键环节给著者以正确的引领。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师兄封孝伦先生。他长期以来都是我美学上的领路人。作为当代中国生命美学理论骨干之一,他的学术成果一直对我有深刻影响。本著关于艺术和审美的基本观念——“艺术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达”,“美是人类生命追求的即时感性精神形式”,实际上均得之于封孝伦先生的美学思想,在此特别申明。 若论本著的核心审美观念,积极言之则曰:审美与伦理、科学、宗教、哲学一样,当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方式,它当服务于当代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幸福。审美当是人生之境、人生之趣、人生之艺、人生之情和人生之福。
Most influential books on aesthetics
作者: 王柯平主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以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为限,从19世纪末以前的美学及诗学著作中列选出20部,另从20世纪众多美学著作中筛选出5部,以示古典美学(诗学)与近现代美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当下动向。前20部中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吉纳斯、维柯、鲍姆嘉通、博克、温克尔曼、莱辛、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罗斯金、鲍桑葵、托尔斯泰、丹纳和桑塔耶那的美学代表作,后5部中包括克罗齐、杜威、海德格尔、阿多诺和丹托的美学代表作。
简介: 《诗的哲学默想录》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敦1735年的博士论文。同年以拉丁文在德国哈勒初版。书中提出了建立美学的构想,并且明确地运用了“美学”(Aesthetica)这一术语。书中提出,美学的对象是感性事实。“只有混乱的(即感性的)但是明晰的观念才是诗的观念”;一个观念或意象所含的内容愈丰富、愈具体,它也就愈明晰,愈完善,愈美;确定性(具体性)越强,就越是诗;个别事物,极端具体的事物是最高的诗的事物。艺术的真实即是“个别的真实”。主张不应把美学和只提供先行假定的心理学相混,美学是给感性认识提供规则的学科。作者因此书而获“美学之父”称号。
作者: 彭富春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
简介:作为一种令人激动和使人心醉神迷的现象,美在当代世界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重要。自然美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不仅要求居住的空间的满足,而且强调其生态环境。不再只是具有特权的文人雅士,而且一般的民众也向往大自然,旅游到高山和海边,亲身体验山水之美。至于社会生活本身,人们正在倡导一种审美文化,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满审美的情趣。当然各种形态的艺术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走出了象牙之塔,传播到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同时大众文化的兴起使每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不仅被动地享受艺术,而且主动地创造艺术,如同一位歌唱家和舞蹈家那样。 所有这一切都标明了当代生活世界中的美的现象的一个根本转向,即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一般来说,生活是人的衣食住行,是劳作与交往,它是功利性的。而审美是非功利性的。生活中当然包括了审美的因素,但只有艺术才是纯粹的审美活动。因此生活和审美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不过这种历史上产生的疏远在现代社会中走向了相互关联,亦即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这不是某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态度的变化,而是一种历史的生成,也就是生活变成美的,而美变成了生活的。这样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称为一个走向美的时代。 由于美的现象在当代生活中的特性,对于它的言谈成为了日常语言的一个熟悉的言语事实,对于它的思考的“美学”现在成为了哲学学科中最为人所知的学科之一。比起传统学科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也许惟有美学思考的“什么是美”这样的问题对于人们更具有吸引力。但什么是美学自身呢? 虽然古代汉语里有“美”和“学”的语词,但却没有美学这一语词。这表明中国对于美的思考尚未进入到一个知识学的系统中去,同时也表明各种学也没有将美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纳入其中。汉语的“美学”是产生于现代。它是日本人对于德语的“Aesthetik”的汉语翻译。随着西学东渐,它也逐渐为中国现代学界所接受。作为现代汉语的“美学”一词其基本语义为“美的科学”、“美的学问”、或者是“美的学说”。但“美的科学”绝非是在自然科学或者是技术的意义上使用的,而是意味着“美的知识学”,即关于美的知识的系统表达。 不过,美学(Aesthetik)的本意为感觉学或感性学。作为美学学科的命名者,鲍姆嘉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意情三个方面,在已有的哲学学科的分类中,相对于认识的有逻辑学,相对于意志的有伦理学,而相对于情感或者是感性认识的却没有一们学科。为此他创立了美学,并认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亦即美。 美学作为感性学关联于人的感性、感官和感觉。感觉有快感和不快感之分,而在快感之内又有肉体的快感和精神的快感之别。美学主要研究人的精神的快感,它也就是对于美和艺术的感觉。但感性自身具有丰富的意义。除了感觉之外,它还包括了感性对象,亦即可感觉之物。最后感性还表现为感性活动,也就是人的生活世界本身。于是美学作为感性学,作为一门关于美的科学,研究美、美感和艺术,具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因此关于美学的一般理解包括了美的理论、美感的理论和艺术理论等。 当然,在美学作为一们学科产生前后,还有其他的哲学学科探讨了美学的一些重大问题。 第一,诗学。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将人类的理性分为三个方面:理论理性,实践理性,诗意或者创造理性。诗学是关于诗意或者创造理性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了诗歌的一般本性,它的创作和欣赏等。 第二,艺术哲学。它作为对于艺术现象的哲学思考,主要兴起于德意志唯心主义时期。此时的哲学作为主体性哲学的典型形态,设定了主客体的二元思维模式,并因此成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艺术被理解为人所创造的感性的精神世界。 第三,一般哲学对于美的沉思。哲学的基本主题是真善美,是感性和理性的关系等。于是任何一种哲学都或多或少地关涉于美与感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哲学中,美学、诗学和艺术哲学没有系统的形态,关于美与感性的片断似的沉思便成为了中国美学历史的主要依据。 第四,诗论、文论、画论和乐论等。这是对于主要的艺术门类的论说。它或者是感悟的,或者是分析的。这些论说在中国美学历史中极为丰富和复杂。它们展示了在语言、视觉和听觉的世界里人和万物的审美关系。 当然,在现代的思想世界里,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东方,美学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形而上的思辩,如对于所谓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和艺术的本质的追寻等;另一方面是形而下的分析,如一些审美现象的描述,审美经验的归纳等。一般而论,人们将美学分为哲学美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美学等。哲学美学是关于美学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它将美学的基本问题置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中。如同心理学美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审美现象一样,社会学美学则是分析审美现象的社会学意义。
作者: 彭锋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简介: 本书着重讨论了15个方面的问题,它们都是美学领域中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的美学原理教科书中曾经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讨论。但不客气地说,以往的美学教科书的讨论既不集中,也不深入。因为它们从来就不是针对问题来写作的,甚至从来就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这种没有问题的写作方式编写出来的教科书,自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不能解决现代人的美学困惑。围绕具体问题的讨论,将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历史源流、发展前景等各方面的知识连带展现出来,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自己调动知识,积极思考,解决自己的美学困惑。美学,如果只是一堆僵化的知识,而不能解决具体问题,那就违背了它的本性。因为如果以知识的严格可靠性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的话,美学无论如何也无法同逻辑学竞争。这一点在在美学的创始人鲍姆嘉通那里,早就说得非常清楚。这是由美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美学研究的对象是“混乱的明晰认识”(即感性认识),它永远也不可能达到逻辑学所研究的“明确的明晰认识”(即理性认识)那样明晰。在感性认识、艺术活动和审美经验领域中,只有不断涌现的问题,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因此,以艺术就和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决不是某种基于规律性上的知识体系,而是面对具体问题时的智慧,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作者: 杨慧林,黄晋凯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01
简介: 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之影响,当属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最富人文学意味的题目之一。然而要在比较根本的层面上提出任何有效的论说,似需做两个方面的先期准备。其一是对基督教神学资源的把握;其二是对西方文学与基督教发生关联的最初形态——中世纪欧洲文学有所了解。中国学人关于西方的一切讨论,当然都无法离开中国自身的背景和经验,当然都会带有某种内在的比较研究之性质;但是与此同时,这又必须以尽可能充分地了解对方为前提,必须建基于持之有据的跨文化阅读。否则,除去空泛地强调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学之重要,除去针对以往的偏见、忽视或者其他假想敌进行批判,就很难再有所推进。 相对而言,外国文学研究在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文学方面的准备都还比较薄弱,因而确实需要以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从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相互关联入手,对该时代的文学特征和神学信念进行双重的探讨。由此,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才能有比较实在的基础。同时,无论就中世纪欧洲文学进行译介还是研究,都应该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而有关问题的提出及其针对性,便也自然构成了可能的研究思路。 一、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性质 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独特样式、由来和发展,注定要使相关讨论成为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 它之所以是跨文化的,不仅是因为基督教本身就体现着古代希腊与希伯来两大传统的融合,而且还在于“蛮族”文化、罗马文化对中世纪欧洲之语言、民俗及文学风格的深刻影响,在于中世纪欧洲所包纳的东方与西方之差异。这种复杂的多文化交融可以溯源于远古游牧民族的迁徙、早期希腊人的东扩和罗马帝国在纪元之初的巨大成功,然而最终是在中世纪得到重组和延续,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依托的基督教世界。这既是欧洲的基督教化过程,也是基督教的欧洲化过程。离开这一基本的跨文化考察,对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理解乃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解说,应当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基础;进而才能根据基督教与希伯来传统、古希腊传统、“蛮族”传统、罗马—拜占庭传统的关系,寻求中世纪欧洲文化品格的总体定位。 它之所以是跨学科的,则是由于基督教观念对中世纪欧洲文学具有一种根本的规定性,由于中世纪欧洲文学格外鲜明地体现着宗教的动机和宗教热情。以最具“人文”性质、而似乎远离“神学”的中世纪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为例:这些“人文学科”为世俗作家排序(the list of authors)并研究其创作的形式或风格,其实是要为最后阅读《圣经》做准备;而罗马诗人维吉尔高居世俗作家的榜首,也是因为他的创作被认为最接近于神圣的文本。参阅o. b. hardison等编写: 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1974.由是观之,有论者以为维吉尔在《神曲》中的向导形象表达了但丁的“人文主义理想”,恐怕多少有些望文生义。又如欧洲中世纪的戏剧,从时间线索上看,它似乎应当承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戏剧传统,而实际上除去泰伦斯的几部剧作之外,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古代的作品传世;即使是泰伦斯的这几部作品,也基本上被欧洲中世纪早期的作家们视为有伤风化的闹剧而予以排斥。参阅joseph strayer, ed., 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age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83, vol. iv, 第315页。因此,中世纪戏剧几乎完全是派生于基督教圣餐仪式的一个独特的戏剧品种。对于这样一种文学现象,神学的梳理和历史的考察就不能仅仅作为一般的背景,而要与文学的分析互为表里。具体到中世纪欧洲文学史的研究,这应当体现为关于基督教宇宙观、《圣经》解释学、神学象征学说等方面的讨论。也许可以说,这些观念是基督教与中世纪欧洲文学之间最主要的连接点。 二、中世纪欧洲文学从“非国族化” 到“本土化”的特征近代以来的文学史观念,大体上是以民族意识、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为内核,因而“国别”文学(或者“类别”文学)乃是文学史研究中的最普遍方法。但是至少在中世纪的早期和中期,欧洲并没有条缕分明的“民族文学”之界限,却是体现着更大程度的跨民族性和跨文化性;因此它很难被后世的文学史观念简单地涵盖。这不仅是由于语系的相近而在不同语言之间留有相互影响的痕迹,甚至其题材也并非各自独立的。比如亚瑟王的故事、《罗兰之歌》、《尼伯龙根之歌》等等都是由多个民族共享的素材资源,研究者无法以它们分别代表英语文学、法语文学或者德语文学;即使做“类别”研究,也只能将它们归入英格兰题材、不列颠题材、日耳曼题材、法兰西题材和罗马题材。参阅w. r. j. barron: english medieval romance, london: langman, 1987.国别文学史或类别文学史的研究方法不仅无助于清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繁复头绪,反而恰好会淹没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和文化意蕴。关于这一点,“身在此山中”的西方学者显然更专注于中世纪欧洲各族群、各文类之间的差异;而中国学人从异质文化的立场反观之,也许更容易发现其中阡陌相通的大模样。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已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为:中世纪欧洲文学是“国际”的(international)而不是“国族”的(national)。参阅o. b. hardison等编写: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第1页。 另一方面,“非国族化”的中世纪欧洲文学又始终是沿着“本土化”的方向进深。在罗马帝国崩溃、古代传统断裂、欧洲民族重组的过程中,基督教似乎只是在精神秩序方面取代了世俗的权威,却未曾有过统一文字的企图。相反,教会甚至以不同的形式鼓励传教士用各族俗语布道。基督教之所以能在欧洲立足、并且独为一尊,本身就得益于信仰传播方式的本土化。而统一的基督教信仰和不同的语言载体,或许从这时已经注定了西方世界“一体”而“多元”的基本格局。因此从“非国族化”到“本土化”的整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其实又是以语言为标志的族群意识和社会观念不断成熟、独立、最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发展史。其意味远不止限于狭义的文学研究。 要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比较清晰的划分,并使它作为一个整体凸显出意义,就必须突破“国别”文学或“类别”文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关注“非国族化”到“本土化”进程的潜在内涵。因此在关于中世纪欧洲文化与神学的讨论之基础上,似可从“质”的方面将其文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语言形成时期(5—10世纪),族群独立时期(11—13世纪),文学成熟与文化转型时期(14—15世纪)。贯穿这三个阶段的逻辑线索,实际上也标识出西方世界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通道。我们得以窥见的,应当是中世纪欧洲从民族俗语的形成、民间文学的传播、民族国家的独立,逐渐导向语言、观念和社会多元化的完整过程。这样,对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阶段划分,也成为对其总体文化形态的一种界说。 三、中世纪欧洲文学与中世纪的美学和文学观念 包括西方的学术界本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未对中世纪的文学批评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视之为一片空白。o.b. hardison等编写: medieval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第3页。 这显然也同我们通常的文学观念有关。中世纪的文学、文学批评乃至整个文化,都与后世以民族为主体的文化模式明显不同。而当民族语言和民族国家成为文学研究的基本坐标之后,它自然会变得越发难以界说。 与之相关的神学美学(theological aesthetics)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它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正式出现。参见hans urs von balthasar: the glory of the lord, a theological aesthetics, trans. by erasmo leiva瞞erikakis,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1982;gerardus van der leeuw: sacred and profane beauty, the holy in art, trans. by david e. gree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3.究其原因,或许仍然要追溯到中世纪文化的独特个性。“美学”之称谓,始于鲍姆嘉通1750年的著作。其本来的希腊文词源意味着“感性学”,而神学美学的主要关注恰好不是感性。按照鲍桑葵的说法:中世纪的欧洲人所要颠覆的,正是古代希腊的道德主义、形而上学和审美主义三大原则;因而其艺术兴趣并不在于感性的规范、感性的摹仿和感性的形式,却在于超越肉身、通向彼岸的可能性。神学美学从“美学”的诞生开始就很难被一般意义上的“美学”所容纳,这至少是原因之一。 艺术创造中的宗教冲动和神学家们的美学关注,其实最集中地体现着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内在精神。要对中世纪欧洲文学进行描述,就不能不讨论这种附着于神学理念的美学和文论思想。其中历时性线索的梳理,可以从亚历山大教理学派、伪狄奥尼修斯、中古人文学科、奥古斯丁所代表的教父神学家、加洛林王朝时代、经院主义及其代表托马斯·阿奎那,一直追踪到中世纪晚期的神秘主义。而共时性命题的归纳,则应当包括讽喻、象征、创造、超越、梦幻和冥契等。 从总体上说,中世纪神学美学和文学批评的实质,是要通过“象征”的桥梁在文学艺术与宗教诉求之间达成一种同构关系。即:二者的根本价值都在于寻求精神对肉身的超越、有限向无限的延伸、必然向自由的趋近;质言之,这正是从“真实”(reality)对“终极真实”(ultimate reality)的追求。由此,神学美学进一步唤起人类通过“美”而观照“绝对”的期待,“美”成为“绝对”的“惟一可见之形式”。 通过康德的“自然之合目的性”以及施莱尔马赫的“宗教敬虔”施莱尔马赫:“关于……呈现在概念中的上帝……若少了情感,概念本身没有生命。”见其《宗教与敬虔》,谢扶雅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之说,中世纪欧洲文学所体现的这一美学旨趣,分别从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信仰中的情感交托两个方面,对后世关于文学、艺术和美的思考产生了巨大影响。乃至中世纪的文学观念可以循着德国古典美学、浪漫派和20世纪的文化诗学,形成一条连贯的脉络。在这条脉络上,文学艺术的价值远远超出其自身,而对终极价值的体认也必然有赖于文学艺术的向度。这一点,是中世纪欧洲文学及其美学倾向所应留给我们的启示。 四、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的资料依据与未来延伸 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通常会涉及英雄史诗、骑士叙事诗、民间传奇,以及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乔叟、维庸等中世纪后期的代表作家。但是除此之外,关于中世纪文化、神学、美学与文学批评的讨论,以及早期基督教文学、吟咏诗人、教会戏剧、俗语戏剧、民间诗歌、神秘主义文学等,对于中国读者可能是一块更大的阅读空白。弥补这一空白的资料检索工具,以1983年的英文版《中世纪研究文献编目》(medieval studie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edited by e. u. crosby etc., garland publishing co., 1983)较为完整和便捷。同时,本书也在附录部分介绍了一百十八种有关研究文献,其中包括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英文版《中世纪读本》、《英语文学中的圣经传统》等。以这些资料作参考,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应当会得到比较充分的依据。 而另一个问题在于:即使我们可以用详实的资料取代以往的空泛之论,对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研究是否能够如同上文所描述的中世纪欧洲文学本身,具有文学之外的更深层意味?“中世纪”之“中”有如“后现代”之“后”,是以他时代为参照来界定自身的。当“中”的过渡性意义早已完成、甚至过渡之后的“现代”也已经被“后”所阻断时,关于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研究还有否延伸的可能? 通过中世纪欧洲的那些尚显原始、粗陋的文学文本,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近代西方的语言、文学、族群、社会的发轫和形成过程,可以看到西方人是如何摸索到近代的门槛。然而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之所以格外重要,还是由于它浸润于基督教意识、又凝固着基督教意识,并最终使之成为西方文化方式的主导性特征。沿此推及当代人的学术思考,我们或许应该从中导引出三种相互关联的研究空间。 . 第一是神学诠释学的方向,即对“真”与“知”的追寻。其中从中世纪直到当代逐渐沉淀下来的根本问题,就是在承认认识的有限性、理性的有限性、诠释的有限性和真理的有限性之前提下,如何确认意义? 第二是神学伦理学的方向,即对“善”与“意”的界说。其最后的追问在于:在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片面性、相对性和自相矛盾性的同时,如何落实善的要求?如何使“道德正当”得到正义之信念的支撑? 第三则是上文谈及的神学美学之方向,也可以说是关于“美”与“情”的价值讨论。 从康德建立知、意、情的批判框架并区分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到哈贝马斯的“现代性”论说及其对操作领域与意义领域、“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判别,以上三者始终是西方人文学的基本维度。将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扩及于此,并非要以中世纪的或者基督教的价值解决后现代处境中的精神危机,更不意味着任何一种宗教或传统可以重新主宰当今的世界。但是要使中世纪欧洲文学研究对于当代经验显示意义,也许必须取道于上述三种人文学的延伸。
作者: 傅道彬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简介:
“未名·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由著名院校著名学者倾心撰写,旨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每种书均包括该学科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就、学科价值及学科发展到今天的一些前沿问题。作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文学与每个人的生活有着程度不一的联系。《文学是什么》从模仿与表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美与真、游戏与布道、内容与形式关系、作家创作论、文学体裁、接受美学等多个方面简明畅达地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包含文学内涵与外延的浓缩图景,有助于读者短时间内了解“文学是什么”这一论题,是一部优秀的学术普及读物。此书为我社已出版的《文学是什么》的精装版。
【目录】
阅读说明/001
序一 林建华/001
让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滋润心田
序二 许智宏/001
重视人文学科 高扬人文价值
序三 乐黛云/001
人文素质在哪里?
———推介“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
引 论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001
*章是一面镜子还是一束灯光?/013
一、镜与灯:关于文学的比喻/015
二、模仿与镜子、表现与灯/019
三、文学的两个世界/022
四、结语/033
第二章文学是语言艺术吗?/035
一、“文学是语言艺术”:一个需要辨析的命题/037
二、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介/040
三、文学的超语言性/047
四、结语/056
第三章是美的还是真的?/059
一、从柏拉图驱逐诗人说起/061
二、亚里士多德为诗辩护的理论意义/069
三、鲍姆嘉通的误解/075
四、康德的“批判哲学”与“美的分析” /078
五、黑格尔“艺术解体论”引发的思索/081
六、海德格尔与艺术真理的重新划界/090
七、中国人的先见之明/098
八、结语/105
第四章是闲暇的游戏还是布道的牧师?/107
一、方法与问题/110
二、文学与娱乐/112
三、文学与教育/122
四、文学与心理/129
五、文学与精神/131
六、结语/139
第五章作品=内容+形式吗?/141
一、内容形式“二分法” /144
二、同样面临困难的新观点/148
三、中国传统文论:可能开发的资源/160
四、结语/168
第六章作家创造了什么?/169
一、形象与意象/171
二、意象与超象/184
三、典型与意境/195
四、豪放与婉约/208
五、素朴与感伤/220
六、神思与妙悟/225
七、结语/233
第七章文学之树是长成的/235
一、文学的起源/238
二、文学体裁的几个理论问题/247
三、诗歌/255
四、小说/266
五、散文/276
六、戏剧文学/283
七、影视文学/292
八、结语/299
第八章读者的创造与被创造/301
一、读者:既是主体又是对象/303
二、作为对象的读者/307
三、作为主体的读者/312
四、文学评价/319
五、结语/323
余 论面临挑战的21世纪文学/325
一、商品化/328
二、影视与网络的冲击/332
三、文学如何可能? /340
阅读书目/351
作者: 赵淑华主编
简介: 片断: 三、学习美学的方法 学习美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逻辑和历 史相统一的原则。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要做到贴近审美 实践,打好理论基础,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美学思想,并且要 研究美学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便我们准确地把握美学 的特殊性质。 (一)贴近审美实践 学习美学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上升的 过程。获得理性认识后,反过来又指导我们的美学实践,使 之上升到新的水平。在这里,审美实践是个中心环节,它既 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又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审美实践的领域是非常宽阔的。其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艺术活动。艺术门类很多,象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 剧、摄影、雕塑、诗歌创作,们可以就自己平时所熟 悉或爱好的艺术门类,有重点地进行研究,掌握这方面的基 础知识,提高这方面的欣赏能力,增加审美经验,培养审美 的敏感。 (二)打好理论基础 学习美学,要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方法论上的重 要意义,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作为我们美学理论基础。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考察美学问题,也就是要用唯物辩 证法去具体地、历史地研究美的现象,避免孤立地、静止地 研究问题。因此,学习美学,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不 能孤立地学习一本书,要结合马、恩其他著作连贯起来思考, 着重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学习美学,有了正确的研究方法,还必须不断丰富和掌 握美学的基础知识。因此,对于古今中外的一些美学名著以 及人们对古今中外有影响的美学家和美学流派的评述和介 绍,我们应该有较为广泛的涉猎。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调查研 究,可以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少走弯路,从而作为建立马克 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借鉴。 (三)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美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人类的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以及先驱 者们的理论探索的合乎规律的发展,总结和吸收前人的有益 成果及新的科学方法,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有着重 要意义。 学习美学,用开阔的研究视野,从四面八方、古今中外 去接触美学,可以进一步促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美学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西方美学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美学家,他们的美 学著作,他们独创的学说,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750 年德国的鲍姆嘉通写成的《美学》专著第一卷正式出版,“美 学”这一名称才逐渐获得学术界的公认,美学也就成了一门 独立的学科。以后,经过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人的努力,美学研究又逐步走向深入,使这门学科获得了更 为严密的理论形态。
作者: 鲍姆嘉通
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和美学观点,并系统地阐释了强调审美的实践特性而不是解释或认识特性,这也成为当代西方美学中的一股潮流。本书广泛采用例证,并对康德、席勒、黑尔格对美学的看法进行梳理,使读者对美学和美学研究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9年04月
简介:
《西方美学史(上 套装全2册)》是关于西方美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人写的靠前部西方美学史,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1963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1978年作者朱光潜曾作过修订。
【目录】
序论
*部分 ——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章 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柏拉图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
第四章 亚历山大里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罗提诺
第五章 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纳和但丁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维特罗等
第二部分 ——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第七章 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几和布瓦洛
第八章 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斯、洛克、舍夫茨别利、哈奇森、休谟和伯克
第九章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
第十章 德国启蒙运动:戈特舍特、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第十一章 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作者: 李志宏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2020年01月
简介:
认知神经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借鉴脑科学成果来探索审美活动内在规律的新兴学派,是美学史上认知论美学路径的现代进展,与传统本体论美学路径上的所有学派相对立。其核心论点是:人类审美的生命结构由“认知模块”所构成,其重要特性之一是内隐性;人作为主体,只有在特定认知模块已然建立因而与对象事物结成内隐性主客体关系的前提下,才可能现实地与对象事物结成审美关系;鲍姆嘉通及康德所使用的“埃斯特惕卡”(esthetica)概念,其本义实即“内隐感性学”。这一论点为顺通解读康德,揭示审美活动的内在机理提供了有效途径回本书对“审美何以可能”“为什么事物形式同美感有直接的联系”等疑难问题做出基于实证根据的解释,还深刻剖析了“美是什么”命题的不合理性,形成了开发“审美机器人”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