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密斋医学全书
作者: 傅沛藩等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003重印)
简介:
万全(号密斋,1499~1582),湖北罗田人,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
以擅长治疗儿科、妇科、痘疹病症著称于世。其所著《万密斋医学全
书》对临床医学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内容除儿、妇、内科常见病证辨治
以外,也包括对《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研究及养生保健、优生优育等
方面的论述。子目名称为:《养生四要》《保命歌括》《伤寒摘锦》《广嗣
纪要》《万氏女科》《片玉心书》《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痘疹》
《痘疹心法》共10种,108卷。
原书无标点,经历代刊刻颇多讹误,此次印行以万全五世孙万达刻
本为底本,详加校注。书末附“万密斋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述其生
平、著作及儿科、妇科、伤寒、温病、养生等方面的学术思想。此书可
供广大医务人员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片断:
样
子,只见火焰起来,收煞不住。乃学古人
投豆之法,以黑白二豆分善恶。不问子后
午前,但无事便静坐一时,只是心下不得
清静凉快。却又将一件事,或解悟经义,
或思索诗文,把这心来拘束,才得少定。
毕竟系着于物,不能脱洒。到今十年,稍
觉得心下凉快一二分,虽不拘束他,自是
收煞得住。
有一方士尝教人以打坐法,坐定以目
观脐,似一团规,霎时规中现出景象,如
春光明媚,以鼻徐徐吸之,舌腭咽之,下
于重楼,直下丹田,如一轮红日出北海,
历尾闾,循脊直上泥丸,自然神清气爽。
此法子,亦是守中,做得熟时,也有受
用。但道无存,相存相是,妄无作为,作
为是惟据其存想景象出入升降,如梦如
幻,不特动其心,反把心来没死了。
学长生者,皆自调息,为人道之门。
命门者,息之根本也;脉者,息之橐佥
也;口鼻者,息之门户也;心者,息之主
也。有呼吸之息,有流动之息,有止息之
息,而皆统于肾焉。动则息出乎脉,静则
息人于肾,一动一静,心实主之。智者动
静皆调,昧者只调其静,至于动,息则乱
矣。故曰: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
动其心。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夫健者,阳之德也。乾为天,纯阳之精,
至大至刚,故一日一夜,行三百六十五
度,二百三十五分,强其可见者,日月之
差分。四时之行,万物之生长收藏,如环
无端,未尝一息之停。君子体之自强,以
致其刚大之气,终日乾乾夕阳①,若与天
同运。一夕尚存,此志不宜少懈。诗曰: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
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
已。纯亦不已者,缉熙敬止②。
《易》曰:“何思何虑。”《书》曰:思
作睿。君子非不思也,思无邪,思无斁,
故能至于睿,此缉熙敬止之功也。不识不
知,顺帝之则,文王之德之纯也。佛家善
知识者,预知舍宇。只缘此心不妄动,养
得心之本体,虚灵不昧,自然明睿,所照
无所障碍。
今人静坐,正一件吃紧处,只怕外若
静而中未免搅扰者。六祖卢能既参五祖③
受衣钵,却又去从猎者逐兽,正是吃紧为
人处,外若搅扰,其中却静。尝闻南岳,
昔有住山僧,每夜必秉烛造檀林,众僧打
坐者数百人,必拈竹篦痛箠之,或袖中出
饼果置其前,盖有以窥其中之静不静,而
为之惩劝也。人能尝自惩劝,则能自静。
故曰:心为严师。
《素问》道经曰:至真之要,在乎天
玄。天玄者,先天太玄之真息,浑沦渊
然,何思何为。形既生矣,神发智矣,天
玄之息泄矣。人能忘嗜欲,定喜怒,一念
不动,如在母腹之时,凝神以养其气,闭
气以固其精,使精气自结,名曰圣胎。天
玄之息,自归其间。故曰:还元至真之也。
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日一夜凡百
刻,计一万三千五百息。人身之脉,共八
百一十丈,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
寸,一息共行六寸,一日一夜五十周于
身。自子初刻,至巳终刻,行阳二十五
度;自午初刻,至亥终刻,行阴二十五
度。此自然流动之息,与天地同运者也。
故养生者,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每刻至
一百三十五息。
息者气也,人物之生,莫不有窍为之
出入也。惟口鼻之气,有出有人,人皆知
之,若目之气泄于视,耳之气泄于听,前
后二阴之气泄于便溺,玄府之气泄于沛
空,人则不知也。故俭其视听,节其饮
食,避其风寒,此调气之要也,岂特调其
呼吸而已哉。
善养生者,必知养气。能养气者,可
以长生。故调气者,顺其气也,服其气
者,纳其气也,伏其气者,闭其气也,皆
日养气。
今人服气者则不然,乃取童男童女,
呵其气而咽之,此甚可叹。殊不知天地之
气,从鼻而入,水谷之气,从口而入。利
则养人,乖则害人。此等服气之法,乃是
一团浊气,其养人乎?其害人乎?可以自
喻矣。
养生之诀云:调息要调真息。真息
者,胎息也。儿在胎中,无吸无呼,气自
转运。养生者,呼吸绵绵,如儿在胎之
时,故曰胎息。
人之空窍,元气之门户也。塞其窍则
病,闭其窍则死。凡胎生卵生者,初在胎
谷中,空窍闭塞,何以不死?曰:缘这团
真气,伏藏于中,长养形髓,空窍未开不
泄,及其生也,啼①声一发,则真气泄
而百窍开矣。
人之真气,伏藏于命门之中,即火
也。听命于心,以行君火之令。故主安则
捍吸与天同运,不失其常。主危则相火衰
息,逆责而死至矣。故曰:
南山猛虎一声雷,撼动乾坤橐签开,
惊起老龙眠不得,轰腾直上九天来。
方士教人,行打坐调息工夫,子前进
阳火,午后退阴符,卯酉为沐浴,则不
行。此不知天地之化,阴阳之理,惑于傍
门之教,以伪乱其真也。入药镜云:一日
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何曾分子午卯
酉也。《悟真篇》云:莫向天边寻子午,
身中自有一阳生。则一念动处,便是活子
时,何必夜半后为子时耶。动处便是阳
火,意动过后便是阴符。阴阳者,动静之
谓,时行则行,进阳火也,时止则止,退
阴符也。然所谓进退者,即一时事,祖师
不肯说破与人,要人自悟。我今妄猜云:
阴阳者,善恶之谓也。一念之善,此阳火
发也,即其所发而推广之,谓之阳火。一
念之恶,此阴符动也,即其方动而屏去
之,谓之退阴符。阳火常进,则所存皆
善,日进于高明,便是迁仙道。阴符不
退,则所存皆恶,日隐于污下,便是人鬼
道。卯酉为沐浴,卯者,阳之中也,酉
者,阴之中也,教人用工无太过,无不
及,至于中而止。日中则亥,月盈则亏,
古人养生,亦以日月沐浴之谓也。
目者,神之舍也,目宜常瞑,瞑则不
昏。发者,血之余也,发宜常栉,栉则不
结。齿者,骨之标也,齿宜数叩,叩则不
龋。津者,心之液也,津宜常咽,咽则不
燥。背者,五脏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则
肺脏不伤。胃者,谷之仓禀也,腹欲常
摩,摩则谷不盈。头者,清阳之会,行住
坐卧,风雨不可犯也,犯则清邪中上窍,
而头顶之疾作矣。足者,浊阴之聚,行住
坐卧,水湿不可犯也,犯则浊邪中下窍而
腰足之疾作矣。养生者,宜致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