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纂者还有:庞樸、孙钦善、安平秋
作者: 汤一介[等]总编纂;刘大钧,林忠军册主编;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周易外传》七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为清初最著名思想家。其在《周易内传发例跋》中称:乙末(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于晋宁山寺始为《外传》"。知是书始撰于顺治十二年,即从广西返归湖南之后,当时只有三十八岁。为王夫之有关《周易》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发挥其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如在《系辞上传》中提出:"天下惟器而已矣",在《大有》中提出:"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在《无妄》卦中提出:"推故而别致其新"等命题,是研究王氏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这部书的主要贡献是对易象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批判了"道学"太极说和道器说,把朴素辨证法推向一新高度。
《易图明辨》十卷。清胡渭撰。此书颇受黄宗羲的启发与影响,卷一辨"河图"、"洛书",卷二辨五行、九宫,卷三辨《周易参同契》,先天、太极,卷四辨龙图、《易数钩陷图》,卷五辨《启蒙》图书,卷六、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后天之学,卷九辨封变,卷十辨象数流弊。末二卷论及当时最新的易学理论。胡渭撰著此书的目的,是要追溯易图说学的历史源流。胡渭在《易图明辨》卷二也指出了他是以这些图出现的时间先生为序依次进行辩驳的。他在《易图明辨》中大量征引前贤和时人的著作。
《周易述》二十三卷。清惠栋(1697-1758)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惠土奇之次子,清代《易》汉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书主要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并且参照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说,融会其义,自己作注自己疏正。目录凡四十卷。从第一卷到二十一卷,均训释经文。体例复《周易》之旧,经、传分释。二十二卷到二十三卷是《易微言》,均是杂抄经典论《易》之语。二十四卷到四十卷为《易大义》、《易例》、《易法》、《易正讹》、《明堂大道录》、《禘说》,均有录无书。注疏尚缺下经第八卷,以及解《序卦》、《杂卦》两传的第二十一卷。其《易微言》二卷,都是录自旧说以备参考,为他时完成之事,则此为理当废弃的糟粕,不是想别作一编,附在各注疏后面,所以其文均未编定次序。惠栋死后,他的门人过于尊重师说,并没有审定残稿刊刻,此实非惠栋的本意。从王弼易流行,汉学便断绝,宋、元诸儒,大都以意见揣测,去古甚远。中间言象数之人又把它分为图书之说,其说越变越繁杂。惠栋能够一一原本汉儒,推阐考证,虽属掇拾散佚,未能备睹专门授受的全部,但其引据古义,颇具根底,较那些空淡说经者远胜。因此,以此书与惠氏《易汉学》、《易例》合观,可得汉《易》之概。
另有江藩撰《周易述补》四卷,李林松撰《周易述补》五卷。江藩《周易述补》严格遵循惠栋《周易述》体例,不取汉魏以后魏晋以下诸说。李林松则有所变通,且于书末一卷订正惠栋错误之处,颇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