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mes of fire from the midst of a bush
作者: 穆华黎著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2006
简介:为资本主义松绑
中古世界是宁静的,有“千年如一日”的不变与稳固。历世历代过去了,地球的资源几乎没有开发,环境也未被污染。中世纪后期,许多科技发明完成了,但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没有腾飞。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依然是停滞不动,不管是生产力,还是人的想象力,都似未开发的处女地。
中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欧洲大规模的资本活动都掌握在意大利银行家的手中,靠着他们的金融活动,欧洲的商业经济才得以维持。然而矛盾的是:大公教会以及其官僚体制依赖这种经济结构,而大公教会的教条和经院哲学思想却视放贷、取息及其他金融活动为罪恶之本,整个欧洲社会的道德良心也谴责这些意大利银行家。
比方,马丁·路德的经济观点就是传统的,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马丁·路德眼中的土地,是为了出产五谷、新酒和油,绝对不是为了开发房地产。马丁·路德一生都反对放贷取利的事。重洗派更是鄙视贸易行为,他们认为一切的经济理论根本就是属地的,而信仰却是一条属天的道路,重洗派改革者巴不得回到以色列人走旷野的时候,回到那种靠天上的吗哪吃饭的摩西时代去。
可是加尔文却大胆指出说:“教会和牧师完全不理会社会经济活动,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宣扬基督精神既然是教会的责任,教会便有义务透过属世的权柄,将基督精神落实到公共政策上。”
日内瓦议会聘用加尔文,确实是独具慧眼,选对了人。议会中有人曾经担心,宗教领袖一般都谴责经济行为,提出的改革措施往往会妨碍工商业,不如直接由议会直接控制教会来得妥当。没想到加尔文上任以后,并没有斩断经济的脉搏,反而积极主动地为商贸说起公道话来。
加尔文非但不贬低金钱的作用,还把金钱上升到是上帝实现救赎计划的媒介之一。他认为教会有必要对经济问题发表意见,对全社会的福祉发挥正面的影响力。加尔文进一步指出说:“任何社会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一旦违背了社会现状,就必须重新检讨。”
资本主义的新世界观想要顺利地确立,首先必须打好它的神学基础,尤其是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必须在教义上获得正面的认可。
在加尔文之前,所有的宗教改革者都没有为一个新的时代着想,没有为这个时代铺设一个小小阶梯,让它可以堂而皂之地登上历史舞台。
众所周知,新兴的资产阶级最害怕、最尴尬和最羞于启齿的一件事,就是被传统的拥有土地和庄园的贵族嘲笑为“暴发户”了。
根据大公教会传统的教义,教会的圣职远比世俗行业要来得神圣;其次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