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4 项 “孟景春” 相关结果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作者: 孟景春,王新华主编;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简介:《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4版)》内容简介:《黄帝内经素问》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素问》原著的阅读和掌握,《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4版)》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4版)》使文简义深的《黄帝内经素问》原文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易为读者掌握和运用,是阅读和研究《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参考书。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简介: 《黄帝内经灵枢》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系统精详的论述。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灵枢》原著的阅读和掌握,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编写的这本《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使文简义深的《黄帝内经灵枢》原文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易为读者掌握和运用,是阅读和研究《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孟景春,王新华主编
出版社:文光图书有限公司,[2007](中华民国96年)
简介:
出版社:文光图书有限公司,[2011](中华民国100年)
孟景春选评疑难病案
作者: 孟景春编著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简介:《孟景春选评疑难病案》所选疑难病症医案近一百六十例,按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归类,医案后均附以作者评述,以便读者阅读。《孟景春选评疑难病案》可供中医院校实习生、临床带教老师及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简介:《黄帝内经灵枢》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系统精详的论述。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灵枢》原著的阅读和掌握,本书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书使文简义深的《黄帝内经灵枢》原文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易为读者掌握和运用,是阅读和研究《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 孟景春,王新华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夏季进补:清心解暑
作者: 孟景春,汤倩明编著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1998
简介:一、《四季进补》介绍的补养法及有关内容,均针对四季的特点。 二、每季进补书所述及的食补、药补中的食物和药物,原则上均为该季节应时的,还有适合生理变化的需要。但有的食物和药物的功用,既适用于夏季,也适用于秋季,或适用于春季,故四季进补所选的食物和药物,难免有些重复。 三、所选的食物和药物以及配制之方,都是古今养生保健文献中所载的,并经过分析研究、反复啼选而采用的。 四、关于食物、药物的性味、功用,服食的宜忌,均据权威性著作,如《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 五、所选的补养食物、药物,均价廉物美,来源广泛,并在经济上能为广大群众所承受。故对虽有良好补养作用但价格昂贵,来源稀少的食物、药物,一般都不予介绍。 六、饮食中常有的误区,亦予以指出,如吃青蛙,喝端午节雄黄酒之类。 七、每个季节中所选的食物和药物,都有较强的季节性,所以为数不多;若从补养作用讲,难免有局限。 八、“神补”的方法很多,内容极其广泛。但在本书中只能介绍某一季节的“神补”,并非“神补”仅有此数法。 九、附篇是为了弥补四季进补的不足,如四季平补的食物和药物。更多>>
孟景春解析古今名医趣案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简介:《趣话中医:孟景春解析古今名医趣案》从春秋战国时期起至近代所遴选名医、名人共计60名,其中历史名人10名。名医中最著名的有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张子和、朱丹溪、李时珍、傅青主、叶天士、徐灵胎以及近代的张锡纯等;名人有晏子、魏徵、白居易、狄仁傑、秦观、陆游、施耐庵、唐伯虎、郑板桥、曹雪芹等。所有病症所用的治法多非药物治疗,如精神、玩具、移情转意、运动、以情胜情、收神、诗联、观画、诈法、训脑、物理、心理等非药物疗法。即用方药亦非一般的辨证论治,大多用单方、奇特的“药引”、反治法等总之,所治的病症在一般医生看来,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而这些名医名人治法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确实是发人深省,给人以启发。并附以名医、名人的画像60幅,阅后可引起人们对这些名医、名人景仰和缅怀。
餐桌上的美容养颜食品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简介:日常餐桌上的食品,既能果腹,满足口腹之欲,又能美容养颜。本书从中医学的角度,精选75种能够美容养颜的家常食品,按其美容养颜功效进行分类,每类食品又从“异名、道地产品、精选贮存、美容养颜功能、服用方法、服用禁忌和按”等7个方面进行介绍。内容丰富实用,适于广大美容养颜爱好者选用,也可供广大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
中医就有这么牛——中医大家孟景春治疗疑难杂症的故事
作者: 孟景春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4-8-1
简介:作者从临床70余年来治愈的成千上万的病案中遴选了50则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叙述了治愈50种不同类型的疑难杂症的经过,包括如何辨证,如何遣方用药,如何告知患者配合治疗以及部分患者往来信函,等等。既有科学性、真实性,又有故事性、趣味性;使读者在学到健康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中医的伟大!
孟景春临床经验集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四篇。医案篇,计50例。大多数为常见病,但多属用常法久治不愈,复杂多变者;其中亦有少数罕见病,如鼻中冷气症,喜笑不休症以及脘腹内奇痒症等。医话篇,大多谈学习中医,临床治疗和科研等方面的话题。专药、专方治专病(症)篇。都属在临床治病中,对某一种病(症)有特效者,如蝼蛄善消肝硬化腹水,全蝎擅治百日咳,刺猬皮治遗精,核桃仁消肾结石,丁香治口臭等等,精选了32味。中药药名趣话篇,计31则。之所以名趣话者,主要讲这种药物名称的缘起,如何首乌、白头翁、杜仲、参三七、当归等。但重点仍在其性味功能和治疗病症的功效。旨在引导学习者的兴趣。
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
作者: 孟景春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简介:《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供高等医药院校中医类各专业学生使用的选修课教材。 本教材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介绍中医养生学与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历史、基础理论以及中医养生原则和中医康复医疗的原则。中篇介绍中医养生学概况,主要内容有中医的衰老机制及其抗衰延年的主要方法。下篇介绍中医康复学概况,主要内容有康复医疗适应证的中医病理基础、康复评定法以及辨证康复法。
生活中的中医——低成本健康策略(第二版)
作者: 孟景春 编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8-1
简介: 中医保健防病,简便廉验。孟景春编著的《生活中的中医(低成本健康策略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精心修订,先是重点介绍春夏秋冬四季中医养生策略,并针对日常生活起居中的吃喝拉撒睡进行中医指导,随后提供8种“杀手病”的中医防治策略,推荐9类日常服药注意事项、12种名贵中药的科学服用和贮存方法,实为一本有防有治的中医健康管理读本。 本书作者为年逾八旬的名老中医,著作等身,精神矍铄,临床经验丰富,对中医药健康策略熟谙于心。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读者如同在听健康讲座。可供广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爱好者、健康管理行业人员阅读参考。
祝您健康长寿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百病中医调养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分别对感染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心血管、神经及精神科病症、病毒性心肌炎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低成本健康策略
简介: 中医保健防病,简便廉验。本书 先是重点介绍春夏秋冬四季健康养生 策略,并针对日常生活起居中的吃喝 拉撒睡进行中医指导,随后提供8种 “杀手病”的中医防治策略,推荐9类 日常服药注意事项、7种名贵中药的科 学服用和贮存方法,并配以插图,实为 一本有防有治的中医健康管理读本。 本书作者为年已八旬的名老中 医,著作等身,精神矍烁,临床经验丰 富,对中医药健康策略熟谙于心。作 者在书中娓娓道来,如同在听健康讲 座。可供广大养生保健爱好者、健康 管理行业人员阅读参考。
趣话中药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的每味中药都以有趣的故事开头,而后再较详细地说明其具体性味功效、适用范围、临床的具体应用,在具体应用中又举出古今名医以此药或经配伍的单方、验方,并说明服用方法和有关禁忌等。再用现代科学研究揭示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使读者对其功能作用更加深刻地了解和理解。本书中的故事情节能使读者在阅读时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其实用价值在于了解其主要功能、适用范围,而最主要部分则是在临床应用上,其他则属于一般知识。
孟景春内经讲稿
作者: 孟景春著;吴颢昕整理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简介: 孟景春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全国名老中医,现代著名的 《内经》研究大家。孟教授勤于写作,著作甚丰,其主编的《中医学概论 》、《内经辑要》, 《内经教学参考资料》、《黄帝内经素问译释》、《黄帝内经灵枢经 译释》等著作多次再版,享誉海内外。这些著作为中医教育的发展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 《孟景春内经讲稿》为孟老讲授《内经辑要》时的课堂讲稿,全书在 结构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共八章,节录了《内经》中重要的经文,按阴 阳五行、摄生、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五运六气次序排列,每 章包括概述,原文讲解,结语三部分内容,原文讲解又着重从提示、讲解 、小结、参考资料等方面,对经文进行详细的阐释。第二部分为附篇,简 要介绍教师如何上好《内经》课程,学生如何学好《内经》理论以及临床 如何灵活运用《内经》理论。这部分内容体现了孟老学习《内经》,以《 内经》理论指导临床之一斑。 本书内容丰富,对《内经》原文讲解分毫析厘,要而不烦:对《内经 》理论源流条分缕析,脉络分明:对《内经》理论的临床运用匠心独运, 灵活自如。 本书不仅适用于中医院校教师教学参考之用,更适用于临床高级中医 师学习经典之参考。
孟景春用药一得集
简介: 一、关于中药的专著,上自《神农本草经》,下达当代《中药学》教材和各地方的草药著作,何止千种。本书所写,都是我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且屡用屡验者,故名“用药一得”。 二、对每味药的性味、功能和归经,所以仍冠之以首者,因用药必知其性,才能对病性的寒热温凉不致误用;掌握其功能,对疾病的虚实寒热,便可有的放矢;牢记其归经,便能正确地作用于某脏、某腑,不会产生隔靴挠痒的偏差。 三、对每味药用剂量的轻重,所有中药学教材都有用量这一栏,但所标明的用量都写着X~X钱或X~X克。其实这种用量在实际临床应用时充其量只起个参考作用,因其根本没有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用大剂量,在什么情况下用小剂量。所以笔者对每味药所用重量或轻量都有具体的说明。 四、专药治专症的用量,必须遵照原方配伍的用量。如治偏头痛之用川芎、治支饮引起眩晕之用白术、泽泻,量少则无效,比例不对亦无效。 五、附子、细辛、大黄等药除本人应用经验外,并录有古今名中医应用经验,可供临床者参考。 六、有些药除本人应用经验外,并附录古今医家的应用心得,望对读者有所启迪。 七、附有用峻烈药物的方法,很有参考价值,故录之以供临床参考。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文光图书有限公司,[2007](中华民国96年)
文光图书有限公司,[2011](中华民国100年)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南京出版社,1998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4-8-1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8-1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