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8 项 “徐祥民主编” 相关结果
Ocean law, society and management.Vol.4
作者: 徐祥民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简介:《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第4卷)》编著者徐祥民。 研究者所阐述的“海洋强国战略”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表述:第一,建设政策一海洋强国目标;第二,海洋(建设政策)一强大国家(目标);第三,建设政策一海洋强大的国家一强大国家(目标)。显然,“建设海洋强国”不能被理解为第二种和第三种表述。也就是说,所谓海洋强国对于国家来说最多只是目标,而不是实现国家基本目标——强大国家的路径,从而也就不可能是以实现富强为基本目标的当今中国的国家基本战略。其次,“建设海洋强国”的口号不必然包含战略安排的含义。建设海洋强国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等一样,都不必然地成为国家战略。战略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它至少要有确定的目标和用以实现目标的战略力量安排。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核心课教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将环境法体系分为基本环境法与具体环境法两部分,以此为基础,全书共设二十章。第一章至第七章是对基本环境法的探讨,是环境法的理论基石部分。具体环境法又可分为事务法系统和手段法系统。第八章至第十一章是对事务法系统的探讨,涉及污染防治、资源保护、环境退化防治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第十二章至第二十章对手段环境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环境与资源的保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一分类使得《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核心课教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体例明了,结构清晰,有助于学习者清晰地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法学核心课教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供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社会人士及对环境法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参考阅读。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
作者: 徐祥民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6-1
简介: 随着我国各地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国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今年开始实施,然而,在学术层面对环境保护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中国环境法学评论》是由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承办的论文集刊,本期内容分为六个栏目,从不同角度对现今比较焦点的环境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进一步推动环境法学的繁荣,倡导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英文共同题名:China environment law review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中国环境法学评论(2008年卷)》:《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已经出版了3卷。即将呈现给各位尊敬的读者的第四卷采用一个更简洁一点的名字——《中国环境法学评论》。这样做丝毫没有要降低对资源法律研究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登载研究资源法律问题的论文的意思。作为一个学科,环境法学,或者如以往我们常用的叫法——环境与资源法学,应当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一个基本的估计。环境与资源法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其中的环境与资源的关系,显然与作为我国的一个学位授权点的“宪法与行政法学”中的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是不同的。可以这样认为,杜群教授撰写《环境法融合论》的追求是寻找从文字上看存在“拼接”之嫌的环境与资源法学的统一的法理。韩德培先生所说的“环境保护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环境资源法”或“环境与资源法”,“从根本上讲都是‘环境法’,都存在于大‘环境法’的框架体系中”(杜群《〈环境法融合论〉序》),从法律体系的角度说明了带有环境标签和资源标签的法律法规存在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显然构成对同一的法理的支持。我们的《评论》改用现在的简洁的名字,或许对宣扬我们所从事的环境法学的同一的法理会有某种象征意义。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2010年卷(总第6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0
简介: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第六卷收录了中外环境法研究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数位律师的原创新作。 “全国年会论文选登”栏目,将2010年8月在东北林业大学召开的年会上提交的最能反映会议主题或最具代表性的论文集中登载。由此,中国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的年会和该研究会主办的《评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会议和出版物之间的呼应关系。“博士论坛”栏目也是本卷的特色。两位海外留学的博士候选人和两位国内博士的新近作品以及他们各具特点的学术小传,展示着青年学人的勃勃生气、学识风采。精选编定的“海外来稿”传递出《中国环境法学评论》锐意实现国际化办刊的理念。本卷收录于“排污权交易研究”、“国外环境立法的启示”、“环境法理论与实务”栏目中的论文,都是中青年学人、律师原创首发的作品。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不仅适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研究生阅读,也适合所有关心环境法学研究、环境法制建设的智士贤达阅读、评论。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2012年卷(总第8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2
简介: 《中国环境法学评论》是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环境资源法学学术理论期刊,在当年举办的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学术年会上发行、宣传,并在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界和相关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形成持续影响。本刊办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载中国当代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立法研究、执法研究、司法研究中具有新颖性、原创性、高水平性的科研成果,以及转述、转载、编译国外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刊用成果的视角可以是多学科和多角度的;作者可以是从事环境资源法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与教学的专家和学者,也可以是从事环境资源法立法、执法和司法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不限于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员。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3
简介: 本书从分析环境损害的概念、特点和类型人手,展开论述环境法学的知识内容,体现了环境法应以应对环境损害、保护环境为历史使命和直接目的。围绕保护环境这一直接目的,本书从指导思想到基本原则,再到基本制度,最后到各项具体法律制度,逐步具体化,不断深入,详细论述环境法学的知识内容,使全书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对环境法调整方法的论述强化了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这一法律部门又可以分为环境事务法和环境手段法两个子系统,各项具体的环境法律制度都可以在这两个子系统找到自己的归宿。本书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环境法体系,内容详而不庸,论述简而不乏,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环境法的知识内容。
Environmental Law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精编法学教材编写规划的总体要求,针对大学本科法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借鉴、吸收行政法治实践和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由四所高校的环境资源法学理论 作者编写而成。全书设四编、二十六章。 本教材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环境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环境法和环境法学;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环境法的调整对象与环境法律关系;环境法的体系;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律制度;环境法律后果;环境法的实施与环境诉讼。也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环境污染防治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的基本理念;水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基本理念;土地资源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矿产资源保护法;森林资源保护法;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草原资源保护法;海洋资源保护法。 该教材在理论上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在应用上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内容上则反映了环境资源法学的时代性和创造性等鲜明特 更多>>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2008
简介:《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是关于研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的专著,书中具体收录了:《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我国海洋生态恢复政策初探》、《“中国海监”海上执法现状与发展》、《论“海陆统筹”战略思想的军事指导意义》等内容。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Law Review.Vol.3
作者: 吕忠梅,徐祥民主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3
简介: 《环境资源法论丛》第3卷共刊载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 “从全球视野看环境法的本位”,提出人类在环境面前必须自我限制,这种限制在法律的权利义务安排上表现为以义务为本位。 “‘经营之法’的形成——市场化条件下环境资源法的理论拓展”以“政府失灵”的形成为分析起点,论证了环境资源的生产与供给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市场机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可持续发展与地方环境立法”是关于地方环境资源立法方面的专门研究成果,该文分析了中国地方环境立法的形状、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和完善地方环境立法的基本思路。 王蓉的论文“论我国刑法应当规定而尚未规定的环境犯罪”主要针对现行刑法的疏漏而立论,试图通过对刑法中环境资源保护犯罪规定之不足的分析,提出弥补制度缺陷的具体方案。 蔡守秋教授的“国外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正案)》的立法研究成果,为中国水法的修改,尤其是水资源保护部分的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 “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发展:《 京都议定书》述评”考察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局限性,分析了《京都议定书》的主要法律制度及其规则完善问题,并对《京都议定书》在国际环境立法上的突破性影响进行了评价。 吕忠梅教授的论文“环境诉讼初探——有没有环境诉讼?”通过对环境诉讼实践中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分析,探讨了建立专门的环境诉讼制度的必要性问题。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s Law Review.Vol.4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4
简介: 《环境资源法论丛》第4卷共刊载文章十余篇,主要内容有:建远的“民法典的制定与环境资源及其权利”一文认为,具有责任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符合现价段的民法思想与体系,较为可取。水权、矿业权、渔业权和狩猎权等相对于典型物权非常特殊,不宜由民法典直接规定。 “物权法的环境观”一文,并没有局限于论述环境和物权法的关系,而主要是从物权法理论的角度去寻求一条用私法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径路,并且针对现实引入环境观,进而彻底改造物权法的制度体系。 “试论国际生态安全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出,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国际生态安全法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且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生物安全、生物资源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控制等方面。 “我国渔业权立法的对策和建议”阐述了渔业权的构成,并认为我国捕捞权制度的改革,要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捕捞权。本文认为我国应借鉴外国立法,构建集体渔业权制度。渔业权是附属于行政法的准物权,它依行政许可而被设立。 “可交易水许可权制度构想”一文认为,水资源的稀缺性导致其经济价值与环境价值发生矛盾,平衡两种价值关系的有效方法是被告环境价值优先原则下的可交易水许可权制度。被告这一制度的前提是水资源的国家所有,其基本要求是在按照环境价值优先原则划分环境用水和经济用水的基本上,将经济用水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转让给使用人,并允许许可权人转让许可权。
英文共同题名:China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law review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
简介:环境法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法律部门,它的年龄只有大约半个世纪。这个判断既适用于我国,也适用于世界。然而,在环境法这仅历的半个世纪的旅程中,它却每每都是先把足迹留在西方世界,然后才光顾我国和世界的其他角落。这种状况要求急于让我国不完备的环境法趋于完备、迫切希望不成熟的环境法学理论走向成熟的我国立法者和环境法学者向西方学习,学习人家先进的环境立法和相对发达的环境法学理论。 作者本人和《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以下简称《评论》)编辑部的同仁都十分重视对先进国家的学习和研究。在第一卷发表陈冬的《美国联邦环境法律层面的公民诉讼——一种静态的考察》、柯坚的《日本循环型社会立法的历史源流与理性架构》、徐伟敏的《德国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等几篇研究外国环境法律制度的论文的基础上,本卷又收录了罗丽的《日本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论的创新》、李挚萍的《欧洲国家环境法典化运动评述》、杨兴和张式军的《欧盟气候变化政策和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于铭的《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替代方案研究》等几篇论文。更多>>
Ocean law, society and management.2009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2010
简介:《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首刊 2009年卷)》主要内容简介:海洋法制不只是国际法意义上的海洋法,而是既包括狭义海洋法,又包括大量作为国内法的海洋法律法规的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它不只是规范体系,而是既包括法律规范,又包括支持法律运行的各种制度。在规范层面上,海洋法制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它涉及事务范围广泛,独立构成一个特殊的法律领域。这个法律领域存在的基本依据是作为“地球重要部分”的海洋以及以海洋为依据的海洋事业。海洋法制的建设服从国家海洋政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作为应用于特殊领域法律体系的海洋法制具有以下特点:(1)追求多重价值,调整领域宽泛;(2)新近才发达,在当代的重要性大于以往;(3)开发与保护双线作战;(4)以海洋为中心,兼顾陆、空;(5)跨法律部门;(6)既服从国际海洋秩序建设需要,又体现各国的特殊利益。
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 第五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1-1
简介: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海洋相关问题与理论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适时且重要,本书正是旨在回答如何把中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问题和那些与建设海洋强国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海洋湿地管理、海洋倾倒区选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海洋生态安全及其社会参与对策、国家对非领土性管辖海域的治安管辖、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等的研究,都是有助于海洋事业发展的研究。
Ocean law, society and management.2010 Vol. 2,thirty years anniversary of law science subjec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简介: 《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首刊 2009年卷)》主要内容简介:海洋法制不只是国际法意义上的海洋法,而是既包括狭义海洋法,又包括大量作为国内法的海洋法律法规的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它不只是规范体系,而是既包括法律规范,又包括支持法律运行的各种制度。在规范层面上,海洋法制是一个庞大的法律体系。它涉及事务范围广泛,独立构成一个特殊的法律领域。这个法律领域存在的基本依据是作为“地球重要部分”的海洋以及以海洋为依据的海洋事业。海洋法制的建设服从国家海洋政策,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作为应用于特殊领域法律体系的海洋法制具有以下特点:(1)追求多重价值,调整领域宽泛;(2)新近才发达,在当代的重要性大于以往;(3)开发与保护双线作战;(4)以海洋为中心,兼顾陆、空;(5)跨法律部门;(6)既服从国际海洋秩序建设需要,又体现各国的特殊利益。
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7-1
简介: 《海洋法律、社会与管理》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主办的全国性海洋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集刊,每年一卷。书中集中刊载海洋法律、海洋社会、海洋管理、海洋权益、海洋产业等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原创性、高水平性的科研成果;国内外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报道;转述、转载、编译国外海洋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本书是其第6卷。
环境资源法论丛.第5卷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共刊载文章十余篇,主要内容有: 高利红的“动物是形成法律主体概念的参照物”一文认为,人的类本质的形成,是与动物相比较、相区别而概括出来的。人对自己主体性的突出,无不把动物作为潜在的或蝉腹龟肠的比较对象,对动物的贬抑和对人的高扬恰呈对照。 “中国氟石出口贸易管制法律问题研究”一文,试图从中美两国在中国氟石出口贸易管制问题上的分歧出发,阐述WTO新一轮谈判中涉及的重要问题--贸易与环境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黑人为主力军发起了“环境正义运动”、导致了“环境正义立法”。文同爱在“美国环境正义立法评介”文中认为,美国的环境正义立法注定是走不远的。 “论民法上的环境人格权制度”一文从民法上环境人格权的法律定位入手,探讨了环境人格权制度的特征、内容和救济问题,是依托于民法理论、环境保护理念和实践、私人利益保护目标的制度构想。 论文“环境法的理性”遵循法历史学和法哲学的路径,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对理性进行了考究和阐释。由此得出绪论——现代性视野下,环境法的理性为“中庸理性”。工以环境法的主体、环境法与民法的关系为分析对象,论说了中庸理性在环境法上的体现。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第一卷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在法学的园地里,一颗新芽——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刊《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以下简称《评论》)——在经过一年多的孕育之后,即将破开肥沃的泥土伸展幼嫩的叶片,接受温暖阳光的洗礼。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因为是在这一时刻一个新的生命正式宣告她的诞生;因为这一时刻诞生的法学的新生命证明了法学园里土地肥沃,锄耕精细;因为这一新生命最初拱露的叶片所宣示的是一个新时代,一个与“环境时代”相适应的法学时代;因为她的宣示表达了对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哲学等的阳光雨露的渴望。 环境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既非人们热切盼望也非人们所能阻却的时代,一个大自然情不自禁地向人类展示其并不驯顺的方面并以此限定人类活动、塑造社会生活方式的时代。《评论》生在这样的时代,也被这个时代所规定。她将与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一路同行。 推新是环境时代的要求,也是这个时代派给《评论》的任务。现代环境法年龄不足半百却已身历两次变革——从污染、公害防治到源头治理,再由源头治理、全过程防治到建立循环型社会。不出新不足以应变。环境法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评论》将致力于推出新成果、推动新成果的创造。 辩理是学术的也是《评论》的生命的体现。穷理才能使理新,辩理才能让理直,“百花齐放”,学苑才有生机无限。环境法学因其“涉世未深”而显稚嫩,正因为她枝稚叶嫩才充满生机与活力。《评论》将以她争鸣、辩理的学术风格体现环境法学的勃勃生机。 启智是社会科学应有的境界,也是《评论》祈望达致的水准。社会科学的学术报刊是发表研究成果的舞台,但这个舞台不应是学术研究的终点,至少不只是终点,而应是学术兴趣的诱发点、学术热情的燃烧点、新的学术探索之路的起始点。《评论》所追求的启智还蕴含这样的意义——辟路,即引发因有人“走”而成“路”的努力。 《评论》愿做一棵小树,因为她羡慕圣诞树总是被热爱生活的人妆点得多姿多彩。像松柏每年留下一环年轮一样,《评论》每年出版一卷。她希望像圣诞树那样被更多关心环境、关心环境资源法学的人刻镂、修饰、打扮。 《评论》愿做一座小桥,因为她知道桥梁联通的是喜悦、是友谊、是收获。《评论》联通的将是学科内外——环境法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会有更多智慧的火花进发;将是学界内外——学术界与实务界联手会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将是中国内外——我国学界与国外学界在相同学术领域里对话恰与解决人类共同的环境问题的需要合拍。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
简介:《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2007卷)》主要内容:环境法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法律部门,它的年龄只有大约半个世纪。这个判断既适用于我国,也适用于世界。然而,在环境法这仅历的半个世纪的旅程中,它却每每都是先把足迹留在西方世界,然后才光顾我国和世界的其他角落。这种状况要求急于让我国不完备的环境法趋于完备、迫切希望不成熟的环境法学理论走向成熟的我国立法者和环境法学者向西方学习,学习人家先进的环境立法和相对发达的环境法学理论。 作者本人和《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以下简称《评论》)编辑部的同仁都十分重视对先进国家的学习和研究。在第一卷发表陈冬的《美国联邦环境法律层面的公民诉讼——一种静态的考察》、柯坚的《日本循环型社会立法的历史源流与理性架构》、徐伟敏的《德国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等几篇研究外国环境法律制度的论文的基础上,本卷又收录了罗丽的《日本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论的创新》、李挚萍的《欧洲国家环境法典化运动评述》、杨兴和张式军的《欧盟气候变化政策和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于铭的《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替代方案研究》等几篇论文。
中国历史上的法制改革与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作者: 徐显明,徐祥民主编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科学出版社,200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6-1
人民出版社,2009
科学出版社,2010
科学出版社,2012
科学出版社,2013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海洋出版社,2008
法律出版社,2003
法律出版社,2004
人民出版社,2007
海洋出版社,20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