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
作者: 恽铁樵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年09月
简介:
不该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而应当深入探求中医根柢之所在。恽铁樵对《内经》进行了更为仔细详尽的研究之后,于1922年出版《群经见智录》一书,对《内经》发源、成书、读法的论述,突破了长期以来盲目尊经的痼习,开拓了新的审视角度和研究方法;对易理、太极、五行的研究,落实在四时阴阳变化上,使一直以来玄妙费解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在1925年创办函授学校之后,恽铁樵先生即以《群经见智录》的主体内容充作《内经讲义》,并在日后的函授教学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由此形成多个版本,其关于《内经》的学术见解得以充分彰显。
《伤寒论讲义》是以日本·丹波元简《伤寒论辑义》为蓝本,精心取舍,详加按语,并在十余年的函授教学过程中得以不断修订完善。《伤寒论辑义》采辑从金元时期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及以后数十位伤寒名家的注释,并加以折衷归纳,逐条阐析《伤寒论》原文,考证比较精详。恽铁樵在此基础上编写的《伤寒论讲义》,结合了当时西洋医学新知,融汇了个人临床经验心得。由此一书,可以遍览历代伤寒注家之学术精华,可以寻得伤寒研究之平夷大道。
恽铁樵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主张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吸收新知以补充、提高和发展中医药学。他认为,欲使中医学进步演进,必须“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取长补短,“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这种学术主张在《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中得以充分彰显。
恽铁樵先生自1925年创办函授学校之后10年时间里,不断撰写修订各种讲义。1932年开始健康状况渐差,1935年7月辞世。此次整理《伤寒论讲义》《内经讲义》,所依据的都是1933年的版本,是恽铁樵有生之年*后一次手订之作,可算是其学术思想*为醇熟的代表性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