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s food security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strategies
作者: 李文明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简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与调控方略--基于系统层级和全产业链视角/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优秀博士论文专著系列》编著者李文明。
近年来,国际粮食形势异常严峻,全球粮食危机、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引起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伴随人口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粮食能源化趋势显现,世界粮食需求正在发生历史性新变化。与此同时,伴随气候变化影响加大、资源约束趋紧、科技革命深化等,世界粮食生产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当今世界仍未彻底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世界范围内的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全球仍有9.25亿人在遭受饥饿,占全世界人口的13%,世界上还有33个国家存在粮食供应严重缺口、出现大范围粮食获取困难或者出现局部严重粮食不安全情况。
作为发展中的世界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在国民经济社会中具有基础战略性和特殊重要性的地位,中国更有理由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成绩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更值得关注。一是全球粮食贸易空间有限,且贸易量占需求量比重趋于下降,目前仅占我国粮食需求的一半左右,过度依靠进口解决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持续大幅攀升的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二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在地方土地用途利益严重差异化导向下,耕地资源面临继续减少的巨大压力,技术进步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弥补耕地不足和灾害影响,粮食生产仰赖天时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地转变;三是相对非农生产和非粮作物而言,粮食生产比较效益总体上处于弱势,保护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压力增大;四是发展非粮产业为该地区带来了更快的经济增长,粮食生产的布局不是按照资
本书从纵向全产业链视角系统考察了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粮食供求由低水平均衡向相对高水平均衡转变的“动态平衡”概念,尽管目前我国粮食产量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翻了两番多,但是供求形势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并且对外依存度继续增源优势而是按照经济比较利益原则调整,南此区域间粮食产需不平衡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五是在粮食消费形态上,代之而起的是食品加工和饲料用粮等间接粮食消费的急剧增加,粮食二次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模式导致粮食消费总量的扩张;六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导致贫富差距逼近警戒红线,如何保障低收入群体的食物供给也更加受到关注等。
粮食安全预警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但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公认的粮食安全衡量方法,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在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鉴于粮食安全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如何全面认识粮食安全问题,实证分析粮食安全面临的近忧远虑,客观衡量粮食安全的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早期对粮食安全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测预警,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提出粮食安全短期紧急调控方案以及中长期政策框架,正是本书要回答的一系列问题。
本书从系统层级视角将我国粮食安全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运用“底线思维”模式并通过情景模拟和现实分析进行了分层研究。宏观层面主要反映国家层面的粮食供需平衡状况,粮食总供给量必须满足粮食消费需求的增长,可以通过自给或进口的模式实现,其涉及整个国家,实质上是一个长期性、全局性、总量性问题,供需总量严重失衡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群粮食消费不足,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中观层面主要反映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状况,粮食供应结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其涉及局部地区,实质上是一个局部性、结构性问题,供需结构严重失调将会加剧粮食安全的风险,甚至在总量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同样会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微观层面主要反映家庭层面的粮食供给保障状况,居民必须获得自身消费需要的粮食,其涉及局部人群,实质上是一个经济性、获得性问题,居民家庭受经济收入和分配机制等因素影响食物获取,必然会恶化粮食安全状况。加。在生产领域,通过农资价格和粮食生产价格的关系以及种粮利润成本分析实证研究了农业的市场风险,提出了粮食增产背后掩盖的深层次矛盾;在流通领域,实证研究了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并提出粮食流通环节推高消费价格,造成实际粮食生产价格的涨幅远远低于实际消费价格,并呈现两种价格差距拉大的趋势;在贸易领域,用粮食净进口量和虚拟利用境外土地资源两种方法测算了粮食对外依存度,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远不像想象的那么乐观,并对粮食禁运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本书通过调试粮食安全预警方法,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的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提出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的总体框架,包括信息收集与整理系统、预警分析系统、警示预报系统、警情调控系统等部分,对不同层面进行预警系统评价分析以及预警模型的预测与模拟运行。其中,本书提出涵盖宏观到微观层面、涉及整个粮食产业链条的20项预警指标,将粮食安全警级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相应警情层次为无警(粮食安全)、轻警(轻度风险)、中警(中度风险)、重警(高度风险)、巨警(粮食危机),选择警示灯号为绿色、蓝色、橙色、黄色、红色,并确定警级警限的取值区间,在广泛征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35份调查问卷,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权衡确定不同层面指标体系以及分层面单个警情指标的权重。另外,本书对1978—2010年我国粮食安全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在实践中检验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对20lO一2030年的粮食安全进行了趋势预测。研究表明,根据预警指标对粮食安全的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且各层级内部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存在一定差异;我国粮食安全程度总体趋于上升,但改革开放以来年际问波动性较为突出,整体粮食安全水平的提升,主要归功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粮食安全程度的改善,而中观层面粮食安全程度总体趋于下降;对未来粮食安全的趋势预测显示,中长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
本书最后提出要建立健全粮食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寻找粮食安全警源并探索消警对策,进一步明确设计粮食安全调控方略。一是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一体化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以及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一体化的粮食安全预警体系;二是制定粮食安全短期紧急调控方案,紧急动用粮食储备、进出口、应急加工等以尽快增加粮食供给,紧急调整粮食消费需求规模和结构,同时尽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生产及时跟进等即期性措施,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三是改革粮食安全中长期战略顶层设计,宏观层面要立足于实现供需总量动态平衡,中观层面要立足于优化粮食供需区域和品种结构配置,微观层面要立足于提升弱势群体食物获取能力;四是加强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的组织保障,加大对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并把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纳入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