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中国: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
作者: 杨联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05月
简介:
本书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切入文学思潮与女性主义文化和文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领域,更突显除了五四以后女性意识觉醒对社会文化,尤其对文学的重大影响,梳理出了五四文学个性解放题材的重要思想源头之一,具有创新意义;研究方法较为独特新颖,用“关键词”构成思潮史的变化,既有内在的逻辑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价值观;史料丛集丰富,尤其是晚清民初的许多史料支撑了本书的核心观点。
拥有四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帝国,在清末先输于西方列强,再挫于蕞尔东瀛,最终以“野蛮”或“半开化”的屈辱身份,被迫进入以西方文明为范式的全球化,并开始了其在进化论思想方法主导下蜕旧变新的“现代历史”。在中国思想文化转型最为关键的1890至1920年代, 基于强国保种、建立民族国家理想而进行的社会政治变革,与寻求普世价值、创造新文化而进行的思想启蒙运动,二者合力,使20世纪上半期中国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均发生千年未有的剧变;而传统的哲学、伦理等价值体系,也在这个激进的现代化浪潮中,支离破碎。
中国不曾有自命为“激进主义”的政治与思想派系,但在进化论观念统领下,西方现代各种政治学说与社会理论,在清末以后充斥了中国的思想市场,其中一些以政党政治付诸实践,形成被鲁迅戏称为“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社会演进激进形式。整体看,在晚清以降半个世纪“新旧交替 ”、不断“进步”的历史中,何种学说能够在一个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常常与其所具有的理想主义的完美程度成正比;最激进的,即最进步的,可能因“政治正确”而左右社会历史走向,并直接影响人伦日用而形塑中国的现代文化。从共和到共产,凡流行或成为主导思潮的政治理论与社会运动,无论其具体主张有何不同,否定传统、崇尚进步、理想主义和激情主导的特征,却是共有的。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出”,也决定于其乃当时世界最完美与*之社会政治学说。因此,20世纪中国的文化与政治,大抵呈现一种浪漫主义特征。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先后在德、英、法国发生的浪漫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运动,各自的过程与特征亦不尽相同。但这场被以赛亚·柏林称为“发生在西方意识领域里最伟大的一次转折”,一个“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生活和思想”的思想文化运动,崇尚自由意志和主观精神,改变了西方二千年的理性主义传统,形成一种普遍的“反抗运动”,引发西方意识态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一系列革命。浪漫主义争自由、反压制的精神特质,使之成为20世纪初中国启蒙运动的思想与情感资源;而“强国保种”或“救亡”的焦灼,也使理想主义往往成为普遍的社会情绪。
中国在晚清既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又获得凤凰涅槃机遇,梁启超因西方浪漫主义推崇的“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 ),发现了一种与儒家谦逊内敛、道德完善的“君子”人格不同的、以个人自由为目的的情感本体之“自我”,并以此为建构现代人格即独立心和公民意识的基础。20世纪初,浪漫主义在西方式微,待之而起的,一方面是“唯物”的写实及自然主义,另一方面则是对人类理想充满怀疑的“新浪漫主义”(即各种各样的现代主义),但中国亲近的,却仍然是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远不止文学,而是遍及思想、政治及伦理生活,正如雨果所言,浪漫主义作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最终唤起的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自由主义运动。1895年甲午战争后,至1920年代初中国,借用苏雪林引用过的英国诗人密尔顿描述英国近代史的一段话,正是“脱去旧衣,回变青春,走入更伟大的有光荣的真理路上,好像从睡中醒过来的巨人,现在起来的样子;又像神鹫脱换了旧羽毛,炯炯眼光,照耀万里无云的青天,正要一试大雄飞的觉醒状态。”晚清至五四,一系新概念涌现,“醒狮”意象的流行。 “觉悟”一词的走红, “少年中国”的理想共识……形成晚清以降启蒙运动的浪漫主义基调。浪漫主义终结了中国的古典文学,也开启了中国人的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