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互联网的一百人
作者: 林木编著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简介:十年前,那场革命究竟如何开始?火种是什么?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
数字英雄”在怎样的风云际会下踏入互联网这个行当?舶来的互联网又是怎
样改变了这些人的一生?
十年前,王志东第一次去了美国,当时怀揣的是一个朦胧的为四通利方
寻找融资的想法;十年前,在美国生活了十年的张朝阳回到中国开始创业,
因为无法忍受自己已而立之年,却几乎还没有“可立”的事业。
从七月到九月的九十天时间里,张朝阳把行李安顿在妹妹那里,火速处
理了自己在美国的事务,赶回国担任美国ISI(互联网证券信息公司)公司驻
中国代表;王志东一年中三次赴美,分别见到了硅谷的风险投资和顶尖投行
的银行家,本土软件公司开始了海外资本进入、融资改制的征途;张树新的
瀛海威追问中国人“中国离信息高速路还有多远”;张向东已经在自己的名
片上印上了电子邮件地址……
“总之,整个感觉好像《水浒传》里面描述的各路英雄汇聚,当时芸芸
众生,大家都在互联网门前徘徊。”
这个时候,一本名为《数字化生存》的译作不仅引爆了中国积蓄已久的
互联网热情,更由于一批官员、学者和商人不遗余力的推动而深入影响到社
会的各个层面,从而使得互联网早期在中国积累下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那场报告会来了八个部长
林木:您是怎么注意到这么一本书的?
高红冰:当时是胡泳翻译了尼葛洛庞帝的一本书《数字化生存》,翻译
完以后由当时在海南出版社做图书项目策划的蓝峰推广。我当时在国务院信
息办,蓝峰来找我,说《数字化生存》里讲到数字化,他认为这是信息化的
内容,想把这本书通过政府机构进行推广,这个目的当然是出于商业性的了
。
我仔细读了这本书,受到很大震动,尼葛洛庞帝对未来信息革命、信息
化的阐述令我很受启发,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推荐。蓝峰他们想请尼葛洛庞帝
访华,希望我帮助一下。我就找到美国信息产业办驻华办事处的苏维洲,问
他能不能请一些美国IT公司资助尼葛洛庞帝访华的项目。苏维洲说不需要资
助,尼葛洛庞帝的一个叫张朝阳的学生就在北京。
林木:就是麻省理工的媒体实验室(MediaLab)吧,尼葛洛庞帝主持的
那个实验室。
高红冰:张朝阳早年在MIT的时候也参与过媒体实验室,可以找到尼葛
洛庞帝。我就告诉蓝峰,蓝峰很快找到了张朝阳。当时张朝阳还是一个美国
公司ISI在华的首席代表,还没有开始做搜狐,我们几个人就一起碰了碰,
准备操作这件事情。
实际上,尼葛洛庞帝不是专程来中国的,他是到马来西亚参加一个国际
会议,顺便以游客的身份到中国访问。张朝阳说,尼葛洛庞帝的日程是提前
半年或者一年就已经安排好了,如果想请他专程来华,需要提前安排。
林木:尼葛洛庞帝第一次来华的时候还不是以互联网专家的身份来的?
高红冰:对,不是。但在我们筹备这个事情的时候,把未来学会会长马
兵请来了,同时我们也请来了当时的电子发展研究院院长,而我个人对未来
学特别感兴趣。能和这几个专家共同探讨,我感觉特别兴奋。大家当时在一
起做了访华策划,策划完之后,由国务院信息办正式提交一个汇报给国务院
,希望国务院领导能够安排时间见面。
林木:是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后来会发挥那么大的作用而决定上报国务
院的吗?
高红冰:主要是因为张朝阳表达了尼葛洛庞帝的愿望,他不满足于只是
以一个游客的身份访问中国,希望到中国来能见到高层领导人,因为他曾经
见过印度总理、泰国总理,认为到中国应该见到相应级别的领导,所以他提
出这样的要求。但我们都明白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我说我可以尝试申请、
汇报。
林木:当时的安排策划已经开始有一些政府的色彩在里面了?
高红冰:因为我们对这件事的意义还是很看重的,所以当时做了这样一
个安排。
最后,在1997年2月份,尼葛洛庞帝正式访华,组织了一场信息革命的
报告会,尼葛洛庞帝做演讲嘉宾。我们组织了国内大概十几个未来学家、IT
专家跟他对话。对话的问题非常多,包括未来的数字电视、人工智能、互联
网机器人等。
我记得很清楚,这天是1997年2月28号下午。
林木:报告会好像是张朝阳自己做的翻译。
高红冰:当时请了一个专业翻译,但他译得不好,不得不请张朝阳直接
翻译。因为他能了解尼葛洛庞帝说话的意思和内容,专业翻译是不懂这些的
。我们的会请了八个部长,四十多个司局长,处长大概两百多人。
这时,回国仅一年的张朝阳还是一个海鲜,搜狐的前身爱特信成立不久
,张朝阳也“不知道互联网的具体方向在哪里”。那时的爱特信帮人做过网
页,甚至也做过代理注册域名的业务。
第一次创业的张朝阳运气不错,已经拿到了爱德华·罗伯特和尼葛洛庞
帝的第一笔“天使投资”,但既然尼葛洛庞帝将会第一次到访中国,张朝阳
就有信心说服尼葛洛庞帝进一步给自己投资。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