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评传
作者: 燎原著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简介:4 诗学文论: 《七部书》之外的第八部
《太阳七部书》在当代诗歌现有的概念中,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悬疑.比
如它文体上的小说、诗剧形式,海子本人从当代诗歌现场,向着中古、远古
艺术文本“倒退”的缘由等等。
要清晰地了解这些问题,伴随着《七部书》而产生、1987年断断续续所
书写的《诗学,一份提纲》,以及他的日记等诗歌文论,便成了一个重要的
参阅文本。或者,事情并不仅仅如此,这些完全为高密度的太阳光子所充斥
,综合了各种超凡精神现象的描述和艺术现象考察辨析的文论,与《七部书
》的各篇有着等量的意义,乃至超过了其中诸如《大札撒》这类篇章。进一
步说,它应该是海子“太阳系列”中一个自成系统的单元. 《七部书》之
后的第八部。
在这部文论中,基于对人类精神艺术这样一个大空间中的综合考察和理
解,海子把有资格进人太阳家族谱系的诗人和作品分为三个级次。
第一级次的是那些光华四射的天才型诗人:雪莱、叶赛宁、普希金、荷
尔德林、爱伦·坡、马洛、克兰、狄兰、韩波,以及凡高、尼采等(海子把
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思想家、艺术家、小说戏剧作家,都纳入他自己的诗
人的概念中)。他们都是天才型诗人,但又基本上都是短命的天才.是那种
将造化赋予一个杰出艺术家一生的能量,压缩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作疯狂挥
霍的那类。他们被指定进入上帝的快车道,由命定的、犹如星球战乱的体内
生命机能控制而身不由己。疯狂、野蛮、尖锐、直指本相。高能量的超密度
压缩使他们的写作时时处在爆炸的临界状态,继而导致生命的彻底爆炸——
不是当即焚毁,就是成为白痴。诸如凡高、荷尔德林的诸多作品,就是在已
经进入神经癫乱状态而尚未完全成为白痴时的创作。这样的创作,已经处于
爆炸的前兆中,因之其自身便呈示着爆炸碎片的光芒、气浪和致命性。这样
的艺术家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被上帝安排在这个地球上.似乎只是为了在
爆炸的临界状态说出那道破天机的一句,走出那赤道般的一段,然后,随之
被上帝收走;或如荷尔德林那样“被上帝废弃不用”。海子称他们为王子—
—太阳之子。
这是最让海子激动和热爱的一种诗歌生命类型。因为“他们悲剧性的抗
争和抒情,本身就是人类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悲剧性的存在是诗中之诗。
他们美好的毁灭就是人类的象征。”海子在他们身上所看到的,正是相互问
完全吻合的他自己。因而,他进一步这样说到: “我珍惜王子一样青春的
悲剧和生命。我通过太阳王子来进入生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