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提要笺注稿
作者: 王培军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9年01月
简介:
本笺注稿的具体内容,由三个方面构成:
一、版本校勘。
《四库全书总目》在清代有三个刻本,即:一、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武英殿首次刊印本,是为“殿本”;二、乾隆六十年(1795)浙江官府根据杭州文澜阁所藏殿本重刻本,是为“浙本”;同治七年(1868),广东又以浙本为底本翻刻,是为“粤本”。其他另有文渊阁《四库全书》之抄本及现存各家所撰之稿本,如翁方纲、姚鼐等《提要稿》。今有1965年中华书局王伯祥断句的影印浙刻本,1997年中华书局的整理本。今即以武英殿本为底本,并参校其他各本,加以校勘笺注。
二、补订。
《四库全书总目》所收之书,其中的每则提要,皆及作者小传,但多极简略,仅具名号、籍贯等,准之现代学术,均嫌不足,无以补于知人论世;且不少作者,并无传状资料存世,生平颇难考索。今拟:一、每书之作者小传,务详考明其出处,补注于后;二、无小传之作者,则补之,其详或略,则视具体情况而定,并注明所据材料之出处,以为学人进一步考证之线索。此为补。
《提要》中之错误,则吸收前人之考证,如余嘉锡等书已指出者,并同时补充笔者之新考订。凡前人之考订,必注明出处;凡笔者之新订,则以按语出之。此为订。
三、笺注。
笺注之内容,其事有五:一,古人名,必检古之传记材料,以为之注,并载明出处;二、古书名,必检古之目录书,以为之注;三,古书版本,必追溯源流,以为裁断;四、《提要》正文每徵引古文献,其情形又有二,一明引,一暗袭。凡明引者,必据其所指示,检其原始出处,为之覆按;若为暗袭,亦尽力搜查,考其所因袭之书。此部分为笺注之用力所在,其所用之方法,则为陈垣所倡之“史源学”。五、文字典故,若不经见者,亦为之注出,俾读此书者,不致临卷茫然。凡有所考,辨证异同,商榷旧说,皆以案语标出,随文附于后。此为笺注。
此稿笺注凡百馀篇、二十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