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2 项 “石屹” 相关结果
Power of symbol:SOHO China - 10 years of pioneering
作者: 潘石屹,张欣等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简介: soho中国走过了10年的道路,在这10年的里程中,留下了一些脚印,留下了一些痕迹,从现代城,soho现代城、长城脚下的公社,博鳌蓝色海岸、建外soho、soho尚都,一直到即将建设的朝外soho,这些建筑因为完全不同以往的理念和风格成为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的一系列符号,同时soho中国也成为中国房地产发展中代表创造和前卫的一个符号。 本书由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及其夫人张欣一起编著而成。文中以大量建筑图片、相关建筑评论及建筑师的自述,配以媒体报道,以soho中国十年为贯穿载体,展现城市建筑的发展及相关人物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探讨了当代建筑与商业的结合,揭示出具有先锋意识的公司如何参与城市建设,引领建筑风尚的符号意义。
After Effects CS4 visual effects and compositing studio techniques
作者: (美)Mark Christiansen著;石屹,汪蔚璐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简介: 无论是合成单独影片还是处理整部电影,吸取被验证过的专业技术必定可以提升特效的效果,令制作过程更加流畅。本书介绍了一些现实世界中的例子和内行才知道的技巧,并用此启发用户,将他们带入更高的境界。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向The 0rphanage和Industrial Light&Magic这样的一流的工作室学习,获得专家才有的洞察力。同时,本书还完整地介绍了关于颜色校正和抠像的内容,教会读者如何有效地使用Rotoscope和运动跟踪技术,并提供使用表达式和脚本简化工作流程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小贴士,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一步一步的指导,而是告诉读者创造特效背后的艺术,这样,读者在面对数不尽数的项目时,就能够从容应对并有序合成。
潘石屹的八堂公开课
作者: 潘石屹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既要成功,也要成仁》是老潘20年成功经验最全面的亲笔总结。老潘用他一惯的语速向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分享何谓成功,以及如何在云淡风轻中打造成功大情怀的秘诀,全方位解答职场人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此外,他敞开最私密的自我,提出自己对新世界的独特看法、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对财富的达观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领悟,以自身经历为年轻人开创了一条奋进之路。正如潘石屹所言:“很多年后,能够流传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性的东西,具体的经验肯定对将来是不适用的。”这本《既要成功,也要成仁》便是他最深层、最无私的告白。
微博二人转
作者: 潘石屹,任志强口述;优米网编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潘石屹、任志强:微博二人转》内容简介:在传统的媒体时代,因为缺少互动式的说话空间,让很多人对任志强产生误解,形容他“冷面、严肃、不苟言笑”。通过微博的140个字,任志强渐渐由“人民公敌”变成了“大众情人”。传播观念、风趣调侃、时事评论,都是他微博内容的主体。《潘石屹、任志强:微博二人转》中,地产大佬任志强直抒微博心得,阐述对评论,转发,私信,举报的运用,点评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微博广告,以及微博的使用技巧和如何处理负面信息,微博未来的发展之路和前景。
屹见
作者: 潘石屹,youku财经[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简介:《屹见:潘石屹聊聊我们这个时代》编辑推荐:商业圈。潘石屹虽非富可敌国,但这些年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作家圈。潘老师虽非著作等身,但单看码字的速度也算高产;娱乐圈。潘仔虽不是大红大紫,但电影、主持一个也不能少,好歹也算混了个脸熟。此外,什么公益、环保、教育、扶贫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总之,这些年,老潘很忙。 什么叫成功人士?什么叫多栖名人?看这里,看这里…… 在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来临之前,优酷网和潘石屹强强联合,推出首档网络跨界神聊节目 《老友记之Mr.Pan》。老潘主持处子秀,会八方友,谈天下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屹见:潘石屹聊聊我们这个时代》就是以《老友记之Mr.Pan》为蓝本,在此基础上经过修改、完善而成。希望文字里传递的内容能够对年轻人有价值,并让读者有所收获。且看潘石屹和各界精英坐而论道,分享名人身后的成功故事,细说创业路上的苦辣酸甜,笑谈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总结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幽默睿智,诠释哲理人生。 对话嘉宾阵容庞大,刘强东、王小帅、刘谦、贝志城、张颐武、邓飞、佟大为、龚琳娜、李兴钢……哦,肯定得有任志强。这个时代,故事忒多。谁有意见?我有屹见!
电影类型片解读
作者: 石屹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04月
简介:本书作为上海市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立项教材,对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各种影视形态即类型片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在内容上,全书共分为十二章节,用简洁的语言将中西方不同风格电影作品的艺术特色,逐一做了介绍。具体包括战争片、科幻片、警匪片、动作片、灾难片、魔幻片、歌舞片、喜剧片、恐怖片、推理片等。本书以简洁、通俗、生动的语言,使用大量丰富、经典、权威的案例,如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前苏联战争片、《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等,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内容加工、叙事模式、拍摄手法、艺术特色等逐一进行介绍,并进行了专业、到位的深入解读,以飨读者。此外,对年轻读者喜爱的动画电影,也辟了专门一章的篇幅进行介绍。
认识纪录片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本书以中外优秀纪录片创作为视点,从纪录片创作的源头出发,追踪世界纪录片的发展潮流。书中的作品虽落脚于单篇分析,但相互间又有宏观发展脉络的联系,它们代表了当今世界纪录片创作发展的水平。
认识纪录片 / 001
一、纪录片概念的提出 / 001
二、我国理论界对电视纪录片概念的探讨 / 003
三、优秀纪录片的品格 / 006
*章 世界经典纪录 / 001
*节 大师作品 / 002
一、《北方的纳努克》 / 002
二、《亚兰岛人》 / 008
三、《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 / 010
四、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创作风格 / 012
五、《带摄影机的人》 / 01
六、《漂网渔船》 / 019
七、《锡兰之歌》 / 023
八、《四万万人民》 / 026
九、《愚公移山》 / 031
十、《雨》 / 034
十一、《桥》 / 044
十二、尤里斯·伊文思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 / 046002
第二节 巨匠之作 / 049
一、《开垦平原的犁》 / 050
二、《河流》 / 052
三、《意志的胜利》 / 054
四、《奥林匹亚》 / 059
五、《无粮的土地》 / 064
六、《我们为何而战》 / 069
七、《夏日纪事》 / 075
八、《初选》 / 080
九、《推销员》 / 086
第二章 多元化的创作 / 089
*节 欧亚纪录片 / 090
一、《提提卡蠢事》 / 090
二、《法律与秩序》 / 094
三、《动物园》 / 098
四、《美国哈兰县》 / 099
五、《中国》 / 102
六、《细蓝线》 / 105
七、《浩劫》 / 114
八、《黑色收获》 / 120
九、《队伍中的老鼠》 / 121
十、《在水的表象下面》 / 124
十一、《时代》 / 126
十二、《被锁住的时间》 / 12
十三、《爱因斯坦的脑》 / 12003
目?6?9 录
十四、《选择与命运》 / 130
十五、《为爱而去……马上回来》 / 132
十六、《织毯》 / 133
十七、《*后的原始森林》 / 133
十八、《云之南》 / 134
十九、《天地玄黄》 / 142
二十、《华氏 911》 / 145
二十一、《科伦拜恩的保龄球》 / 150
二十二、《从*到莫扎特:艾萨克·斯坦恩在中国》 / 152
二十三、《战地摄影师》 / 158
二十四、《难以忽视的真相》 / 161
二十五、《海豚湾》 / 166
二十六、《食品公司》 / 171
二十七、《谷歌宝贝》 / 176
二十八、《发梢末端》 / 178
二十九、《灯泡阴谋》 / 180
三十、《街头》 / 182
三十一、《雅利安人》 / 18
三十二、《疯狂的岁月》 / 184
三十三、《低语》 / 185
三十四、《致命的抚养》 / 187
三十五、《牛铃之声》 / 18
第二节 日本纪录片 / 190
一、《三里冢·第二防线的人们》 / 190
二、《水和风》 / 197
三、《1978,上海的新风》 / 200004
四、《卡拉哈里沙漠杀人事件——卜修的英雄之死》 / 202
五、《家在阿贺河畔》 / 203
六、《第三个清晨》 / 204
第三节 自然类纪录片 / 204
一、《植物的秘密——行走》 / 205
二、《迁徙的鸟》 / 208
三、“天·地·人”三部曲 / 213
四、《地球四季》 / 217
五、《帝企鹅日记》 / 220
六、《揭秘完美猎手》 / 225
第三章 中国纪录片 / 229
*节 纪录电影 / 231
一、《延安与八路军》 / 234
二、《民族万岁》 / 239
三、《周恩来外交风云》 / 245
四、《布达拉宫》 / 248
五、《德拉姆》 / 253
六、《圆明园》 / 256
第二节 经典纪录 / 260
一、《收租院》 / 263
二、《雕塑家刘焕章》 / 269
三、《说凤阳》 / 272
四、《蓬莱新八仙》 / 274
五、《长白山四季》 / 276005
六、《丝绸之路》及延伸作品 / 282
七、《话说长江》及《再说长江》 / 292
八、《话说运河》 / 300
九、《唐蕃古道》 / 304
十、《望长城》 / 307
十一、《长征·生命的歌》 / 319
十二、《让历史告诉未来》 / 321
十三、《中华之门》 / 328
十四、《中华之剑》 / 329
十五、《孙子兵法》 / 330
第三节 多元化的纪录片创作 / 333
一、《沙与海》及《生活》 / 333
二、《阴阳》 / 339
三、《藏北人家》 / 344
四、《深山船家》 / 347
五、《回家》 / 350
六、《山里的日子》 / 353
七、《西藏的诱惑》 / 356
八、《天驹》 / 359
九、《苏园六纪》 / 362
十、《*后的山神》 / 365
十一、《神鹿呀,我们的神鹿》 / 370
十二、《赤土》 / 373
十三、《绿原》 / 376
十四、《方荣翔》 / 379
十五、《壁画后面的故事》 / 384006
十六、《远在北京的家》 / 386
十七、《龙脊》 / 390
十八、《舌尖上的中国》 / 39
十九、《婚事》 / 400
二十、《三节草》 / 403
二十一、《村民的选择》 / 406
二十二、《海选》 / 409
二十三、《英和白》 / 411
二十四、《幼儿园》 / 416
二十五、《背篓电影院》 / 419
二十六、《平衡》 / 422
二十七、《影人儿》 / 426
二十八、《中国*后的马帮》 / 427
二十九、《山洞里的村庄》及《搬迁:*后的洞穴村落》 / 430
三十、《费达生》 / 433
三十一、《重逢的日子》及《再会》 / 436
三十二、《德兴坊》 / 439
三十三、《为了 56 个民族娃娃》 / 444
三十四、《远去的村庄》 / 445
三十五、《摩梭人》 / 449
三十六、《茅岩河船夫》 / 45
三十七、《回到祖先的土地》 / 452
三十八、《十字街头》 / 457
三十九、《马戏学校》 / 45
四十、《红跑道》 / 460
四十一、《干妈》 / 463
四十二、《乡村里的中国》 / 468007
第四节 人物传记类 / 469
一、《*》 / 470
二、《邓小平》 / 474
三、《周恩来》 / 479
第五节 独立制作 / 482
一、《流浪北京》 / 483
二、《彼岸》 / 486
三、《八廓南街 16 号》 / 488
四、《公共场所》 / 489
五、《老头》 / 495
六、《铁西区》 / 499
第六节 央视大制作 / 504
一、《大国崛起》 / 504
二、《复兴之路》 / 507
三、《公司的力量》 / 510
四、《故宫》 / 511
五、《故宫 100》 / 517
第四章 港台制作及境外播出作品 / 519
*节 港台制作 / 520
一、《世纪行过——张学良传》 / 520
二、《无米乐》 / 525
三、《翻滚吧!男孩》 / 529
四、《医生》 / 532
五、《KJ 音乐人生》 / 538认识纪录片
第二节 境外播出 / 542
一、《成长的大熊猫宝贝》 / 542
二、《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 / 544
三、《西藏一年》 / 548
四、《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 554
五、《郑和》 / 563
参考文献 / 569
后 记 / 5
Media scale:classic infringment case analysis
作者: 石屹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 本书以全球视野,追踪我国及世界各类传媒纠纷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媒介侵权纠纷案件发生的缘由,以及这些案件带给人们的法学思考。 全书对容易引起误解的核心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对相关的法理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对在实践中如何杜绝传媒侵权纠纷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本书以媒介侵权纠纷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从中人们得以在全球视野下管窥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法学研究及法制发展的进程。 体例上本书以史为鉴,纵横开阖,深入研究、探讨中国传媒在法制化建设过程中与法律碰撞、磨合的发展演进过程,从而深刻认识传媒与法律的相互促进,以及在此过程中给社会法制化文明进程带来的好处。 本书系交叉学科研究成果,实用性强。它将传媒实践与法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扎实,涉及媒介侵权纠纷的各个方面,视野开阔,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不失为媒体侵权纠纷解析的好教科书。
我的价值观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简介: 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 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 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Theory of documentary creation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纪录片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真实的纪录片集纳起来所保留的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它的珍贵价值是无法替代的。本书论述了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要素、基本特征,详尽地介绍了世界纪录片的风格与流派、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创作、中国电视纪录片嬗变与发展、群体与风格、作品与实务、DV创作、世界先进电视业与制作环境的发展等,并辅以大量的中外优秀纪录片作品分析。全书内容扎实丰富,视野开阔,实务操作性强,可供高等学校影视专业及相关专业和影视爱好者学习参考。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作者: 石屹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6-1
简介: 本课程于2011年被上海市教委立为上海市重点课程,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目前已结项。本书为此项目的成果。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共有十二个章节,内容涉及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概念、发展和运作规律;对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由表及里地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引入世界权威媒体的先进制作模式作为参照物供读者学习借鉴。 20世纪90年代的新闻改革对我国新闻业发展影响深远,本书专用一章的篇幅对此进行论述。 纪录片是由新闻专题发展而来的一个片种,是电视台评判自制节目水平的标杆,本书也专辟一章对纪录片创作进行详细阐述。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最后一章介绍有关广播电视的现行法规。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基于作者10年新闻从业经验和16年新闻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写成,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适合做高校新闻专业的教材,亦合适相关研究者阅读。
潘石屹的人生哲学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简介:本书作者从自己的现实经验说起,如何获得人际关系,如何保持工作激情,如何通过磋商达成合作,如何办好企业,处处充满真知灼见。 关于工作 工作时要进入一种精神状态,应该是平静的、忘我的,在外人看来有点孤独的,但自己内心是喜悦的一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 关于理想 有了理想,我们才能安于有缺陷的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正是理想者的工作要点。 关于新世界 知识不再是自上而下地传递,而是以网络的形式分布在我们周围。现在人人都平等地站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获取知识而具备独特的才能,我感到一个神奇的新世界正在我们四周形成。 关于磋商 磋商可以消除隔阂与争斗,唯有磋商能带给人类幸福的未来。几乎所有照顾到大多数人类幸福的公约,都是磋商的结果;所有成为全人类共识的真理,具有普世价值的真理,也都是磋商的结果。参与磋商的人越多,所达成的公约越具有普世价值。 关于和谐 他们认为人们的需求是复杂的,但人们真正需求的是爱;他们认为人们的交流是需要技巧,需要“演讲与口才”的,其实真正有效的是诚实;他们认为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其实是互利互惠的。归根更多>>
潘石屹的博客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简介:我第一次听说博客是我的助理于克小姐告诉我的,当时博客上的红人是“芙蓉姐姐”。于克打开“芙蓉姐姐”的博客给我看,我差点儿没笑死。很多她的照片,扭着身子做出各种诱惑的姿态,站在名车前的“香车美人”式,半躺在草地上拨弄着长发的“琼瑶小说”式都是我们常见到的“大美女”的姿态。可是芙蓉姐姐做这样的姿势十分搞笑,当时我们几个一起看博客的人都笑得前仰后翻。
纪录片解读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复旦博学?当代广播电视教程(新世纪版):纪录片解读》还对当前权威的纪录片频道、名牌栏目与节目、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和电视节等作了详尽的介绍,以期读者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发展平台,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及早做准备。《复旦博学?当代广播电视教程(新世纪版):纪录片解读》视野广阔,内容丰富扎实,并且运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史料价值,可供高校影视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者参考学习。
汉译英理论读本
作者: 余石屹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 《汉译英理论读本》具有一般大部头理论著作没有的优点。首先作者选择的文章大多是据实而论的经验之谈,文字比较平易,容易为初学翻译者理解。比如钱钟书论林纾的翻译一文,作者从自己丽次读林译的不同体会出发,把翻译之为诱、媒、讹、化的种种理由娓娓道来,引人人胜,而且对大多数可能不会再读林纾译文的读者而言,这篇文章将会把读者带入林译的胜境,使他们对中国现代翻译史上这重要的一页有所了解。又如许渊冲提出的三美、三化、三之理论,初听起来扑朔迷离,近于玄言,但一旦亲眼读过就会发现,文采风流句句来自许先生的翻译实践,而又与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水乳交融,一脉相承。此外,吕叔湘、杨宪益、林语堂、余光中等人的文章,也都是水陆毕陈,具有浅显易懂、发人深省的特点。 《汉译英理论读本》是为初学翻译者编的,编者选择的文章大多是据实而论的经验之谈,文字比较平易,容易为初学翻译者理解。其次,在文章的编排次第和内容上,也尽量反映20世纪以来国内外翻译研究的基本走向,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历史和理论知识,让他们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许多重要问题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
SOHO现代城概念
作者: 潘石屹等著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简介: 片断: 没有个性的空间,对你来说算不算自杀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日新月异的工业革命对于建筑有极大的影响。人类追求钢铁的力量、电梯的力量,混凝土的力量,于是形成了现代化建筑的潮流。随着芝加哥摩天大楼,纽约帝国大厦等一幢幢摩天大楼的破土而出,城市在上升,用钢、水泥、玻璃等现代材料堆砌起来的城市,代表着现代人的骄傲,高了还要再高、大了还要再大。 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人类也在对自身生活环境进行不断的反思。二十世纪可圈可点的建筑物似乎都留给了大厦、饭店、博物馆等公共建筑,而住宅建筑,尤其是城市住宅建筑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现代主义的勃兴之地美国,建筑天才莱特设计的一系列的“草原式别墅”、成为住宅建设的一个闪光点,尤其是著名的“流水别墅”、成为人与自然、与珠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永留史册。 六七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指责城市的建筑越来越趋向于“生硬、冰冷、单调、只重物质功能和材料结构而不重视建筑的精神,完全忽视了人性的需要”,并提倡创造一种既古又新、既雅又俗、既现代又大众化、强调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建筑式样,同时以雕塑和色彩给人以愉悦和美的感觉。 九十年代,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高度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大规模的城市住宅如何建设?建筑物应该怎样顺应和表现自然,体现可持续性发展和环保的主题?人与空间、建筑物与外部环境、外在形式如何做到和谐统一? 经过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人类已经从比建筑的高和大,要在建筑史上创造新的高度转变为从一米多高的人出发,追求舒适、经济、绿色。而新的最高建筑从欧美向亚洲转移,发展中国家在重复着发达国家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在建筑上走过的弯路。只有当走过这一段成长的曲折道路,才能真正使心得以回归,才能重新回到建筑最本质的问题上来:建筑的本质是适合人的行为的空间。只有真正达到人与建筑、环境的高度融合,让人在空间里享受到极大的自由,才能实现对人的充分尊重。
Life quest of Pan Shiyi
出版社:英属盖曼群岛商网路与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2008
SOHO现代城批判
简介: 本书包括朋友间的交流;创新是需要勇气的;朱小地细说SOHO构思;成都谁做潘石屹SOHO根本不需要争论;争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等内容。
茶满了
作者: 潘石屹,张欣等著
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茶满了”、“城里人和乡下人”、“CBD,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面孔”、“踏浪归来作茶饮”。
中国纪录片领军人:陈汉元访谈录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7年05月
简介:纪录片是以时代精神与文化潮流为创作背景的文化产品,是时代的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中国纪录片不同于外国纪录片,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并为民族大业服务。从中国纪录片题材的选择、构思、表现手法、解说词写作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纪录片创作者的精神风貌、人格魅力和文化追求。本书是对中国电视纪录片领军人陈汉元的独家专访。在写作体例上借鉴了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风云人物的形式,但是和她又有所不同。访谈内容涉及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访谈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提问方式进行。每部分的访谈内容基本上是一气呵成。本书结构新颖,内容鲜活,讲述清晰,关注学术前沿,注重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既可以做新闻学、影视专业的教材,也可以成为相关专业人员和影视爱好者的读物。
郭老师的跑步课台湾超马之父郭丰州倾力之作!从入门到进阶,300个正确跑步要诀。奥巴马、卡梅伦、潘石屹、严歌苓、村上春树、韩寒、孙俪、林志玲……再忙的名人都在跑步!
作者: 郭丰州 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7-1
Secret
作者: 朗达·拜恩[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Go West 25°
作者: 撰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对话》之焦点视线 和光变法 1VCD
作者:
Outliers:the story of success
作者: (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著;苗飞译
中信出版社,2014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李斯与秦帝国
作者: 曹昇著
中信出版社,2007
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作者: 李志刚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
Your erroneous zones
作者: (美)韦恩·戴尔(Wayne W. Dyer)著;崔京瑞,王南译
旋风九日:纸牌屋上空的邓旋风,中美尘封36载资料首度呈现,著名导演傅红星同名电影《旋风九日》5.15全国热映
作者: 傅红星
海峡书局出版社 2015年05月
社会能见度,透明地带
作者: 曾子墨[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正青春
作者: 俞敏洪,李开复,星云大师 等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4-8-1
清华演讲录:1911-2011
作者: 李子迟,单晶晶编选
济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