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2 项 “蒋星煜” 相关结果
《西厢记》研究与欣赏
作者: 蒋星煜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简介: 本书的核心为《关目欣赏》与《形象剖析》、《改编·演出》三部分。《关目欣赏》共包括四篇文章。第一篇是《张生如何发现、欣赏、歌颂莺莺之美》,写《西厢记》的开场,张生如何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发现、欣赏、歌颂莺莺的面容美、体态美、动作美、风度美、神韵美,并为之倾倒,决定设法进行追求的。第二篇是《用误会法强化喜剧气氛》,读者和观众看到张生跳墙之前对《明月三五夜》一诗破解的自信不疑,张生跳墙之后的狼狈处境,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可以说是全剧中笑料最多的一场戏。第三篇是《充分显示红娘机智敏捷的一场戏》,《堂前巧辩》在一般单出演出时都称《拷红》。主持拷问者为一家之主的老夫人,被拷问者为侍婢红娘,按学面解是如此,按形式讲,亦是如此。 另一篇《西厢记对性禁区的冲击》着重谈《月下佳期》。这场戏单出演出也有,不是最多。 正因为在《关目欣赏》一组文章中对莺莺、张生的人物性格、内心世界作了较细密的剖析,对他们二人的动作、行为也都作了必要的解释,所以在,形象剖析》这一组文章中没有再列专题,只是分别论述、分析了红娘、琴童、老夫人以及普救寺的和尚们。其中红娘的重要性超过其他琴童诸人,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最大,所以谈得多一些。
西厢记研究与欣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 《研究与欣赏》为蒋星煜先生有关《西厢记》研究与欣赏方面的论文集。全书辑录作者历年来公开发表过的论文四十余篇,从文艺学角度,对我国戏曲名著《西厢记》的艺术价值及深远影响作了多方位的阐述与介绍,提高读者对古典名著的欣赏能力。
西厢记考证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8
简介:
海瑞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中国戏曲史钩沉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简介:《中国戏曲史钩沉(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中国戏剧艺术虽然渊源可上溯到春秋战国,但要到元代前后,也就是13世纪、14世纪前后,才产生文本比较完整、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体系的用南曲演唱的南戏和用北曲演唱的杂剧,因此中国戏剧史论的发展相对地说也比较晚。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钟嗣成的《录鬼簿》、夏庭芝的《青楼集》是初期的戏剧史论,理论性不强,史料还是比较丰富的;到明、清两代,王骥德的《曲律》、潘之恒的《鸾啸小品》、李渔的《闲情偶寄》这才具备戏剧理论的内容与形式。
桃花扇研究与欣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简介:一部作品能否流传?能否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是由作品的题材选取、思想内涵、文学造诣决定的。其次,作者的家世源流、社会地位、政治动向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显然,两者有主次之分。但在特定情况之下,有时主次之分相当难断,都各有其无可讳言的,或依稀可辨的种种因素存在,要进行梳理,那是颇为艰苦的工作。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属于这一种情况。孔尚任的《桃花扇》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写作、完成的?是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桃花扇》是悲剧,对孔尚任来说,他的写作《桃花扇》也是悲剧。 《桃花扇》的出现于清初剧场,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传奇色彩,因此十分值得深入研究。 蒋星煜经过历年来一直对《桃花扇》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写了不少心得体会,如今汇集成册,公之于众,以飨同好。
南包公海瑞
作者: 蒋星煜著;文字改革出版社注音
出版社: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蒋星煜文集.第八卷,文坛艺林备忘录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 蒋星煜先生至今从事文学创作、学术研究的历史已逾70年,从处女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以来,已经出版了数十部著作,发表论文数百篇,合计500万字左右。《蒋星煜文集》主要分学术与文学两类,学术卷收入蒋星煜先生在历史学、戏曲史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文学卷收入了历史小说、随笔、文坛会议等作品。文集共8册,分别为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简介: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隐士”这个名词和它所代表的一类人物,是中国社会的特产。“隐士”的含义,是清高孤介,洁身自爱,知命达理,视富贵如浮云。这自然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但又不同于悲天悯世和佛教的思想,因为隐士的人生观,虽不积极,却是乐观的。自然更不同于欧美的功利主义,而且截然相反。中国“隐士”的风格和意境,决非欧美人所能了解的。 本书收录了蒋星煜先生旧著《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颜鲁公之书学》、《况钟》三种,增补了不少新的研究论文,并校订了原书中的一些疏失,是蒋星煜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书法史、明史研究的经典作品,多年间未曾重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文坛艺林沧桑录
作者: 蒋星煜 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5-1
简介:这个集子收录了作者最近20年来所写有关现代文学艺术方面的回忆或记载33篇,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反映出这一时代文坛、艺坛的风貌。大都以人物为主线,也有的仅写一部作品的诞生过程或问世后的遭遇,从实际出发,写作者所见所闻所知,文章的体例并不是十分统一。尤其《胡適与元杂剧、明清传奇》一文,缺乏形象思维,比较接近论文,但是胡適与元杂剧、明清传奇之关系,70年来,从未有人对之关注,所以作者辑集时决定收进此文,填补此一不应存在之空白。
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上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
作者: 蒋星煜等撰稿;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
简介:中国古代小说历史悠久,有一个孕育、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程,小说的概念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本书所收小说,时间跨度大,取义广泛,举凡神话、寓言、轶事、志怪、传奇、话本、章回等各种类别,均有众多名篇入选。全书内容丰富,佳构迭出,从不同历史时期、各个社会角度展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魅力。本书鉴赏文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原文作出分析与评价,并致力于发掘其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以帮助读者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蒋星煜旅游散文集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简介: 蒋星煜,著名学者、作家。本书收入了他的旅游散文,这些散文近二十年来被收入《当代中国游记一百篇》、《上海作家散文百篇》、《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散文集)、《朝花50周年精品集》等多种作品选集及《新读写》杂志。 蒋星煜(1920- ),戏曲理论家。溧阳人。复旦大学肄业。1949年上海解放初期,在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任职。先后在华东戏曲研究院、上海艺术从事戏曲研究工作。1984年起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及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先后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大专院校的研究生和进修生讲学、或作戏曲专题讲座。并先后应江西、湖南、安徽、云南等省之邀,对各省之戏剧编导作系统学术报告。现任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暨学术顾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顾问。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剧协会员,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1991年,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1994年国务院为表彰其为文化事业所做之贡献,授予证书。 蒋星煜一生研究戏曲史,其主要成就:一、关于戏剧的渊源,纠正了王国维认为戏曲传达室自北宋的错误。二、考证了明初顾坚、顾仲瑛对昆山腔的贡献,理清了昆腔之起源与发展,纠正了钱南扬之源于唐戏弄说。三、研究国内与日本现存各种明刻善本、孤本《西厢记》,比较异同,分析原因,理清了演变脉络。四、研究《桃花扇》之题材取舍,对作者孔尚任生平事迹、交游有重大发现。 已出版的主要论著有《以戏代药》、《中国戏曲史钩沉》、《中国戏曲史探微》、《西厢记考证》、《中国戏曲索引》、《中国戏曲史拾遗》(台湾出版)、《西厢记新考》(台湾出版)等十种,其中《明刊本西厢记研究》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刊行,获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届戏剧理论著作奖。《西厢记罕见版本考》由日本东京不二株式会社以原稿手迹影印。在《袖珍本中国平民文化》(《Handbook of Chinese Popular Culture》)一书中,承担撰写《传统的中国戏剧》)(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专章,此书由英国格林坞出版社(Greenwood Press)1992年出版。 其他著述,尚有《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此书于1942年由世界书局出版。《颜鲁公之书学》于1948年由世界书局出版。 主编的戏曲理论著作与辞书有:《辞海》(分科主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分科主编)、《元曲鉴赏辞典》、《十大名伶》等。 此外还时作短篇小说,选辑成单行本7种出版。其中《南包公海瑞》由周信芳改编成京剧《海瑞上疏》演出。 相关产品: · 以戏代药· 文坛艺林备忘录· 明清传奇鉴赏辞典· 文人品茗录· 《桃花扇》研究与欣赏· 海瑞·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西海书屋随笔· 文坛艺林见知录· 包拯· 海瑞· 《西厢记》研究与欣赏· 元曲鉴赏辞典· 名家品诗坊·元曲· 名家赏文坊·汉魏六朝文· 《西厢记》研究与欣赏· 袖珍元曲鉴赏辞典· 文坛艺林沧桑录· 元曲鉴赏辞典· 史林新语· 中国戏曲史钩沉(全二册)· 山水对人性的折射——蒋星煜旅游散文集· 蒋星煜历史小说集· 元曲一百首(彩图本)· 元曲一百首· 《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 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
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简介: 《文坛艺林见知录》原系倪墨炎主编“书友文丛”之一,1996年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1998年即售罄。海内外友人不时来电来信要书,无法满足其要求,深以为憾。 “书友文丛”一套lo册,包括前辈夏衍《风雨故人情》在内,均仅有文字,而无插图。《文坛艺林备忘录》则插图颇多,也深受读者欢迎,所以现在这一次出版的《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也增加了一批颇有史料价值的相当罕见的插图。 具体地说: 所增加的文章有《潘汉年的戏曲评论》、《谷斯范为何写[新桃花扇]》、《稗海中被遗忘的骊珠——张爱玲及其《霸王别姬》》、《“写意戏剧观”的历史背境——纪念黄佐临百年华诞》等。 所增加的插图可分下列三类: 吴晗、赵景深、吴强、黄佐临、冯其庸诸位写给作者的亲笔信件。 陈望道、高植诸位给作者的亲笔题词。 波多野太郎、谷斯范、郭小庄女士与文艺界知名人士在一起的合影。 应该说,基本上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的,部分信件、题词可能曾在文章中出现,但是这一次是根据原件影印的,在研究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其书法艺术。 此外,更要说明三点:《胡适与傅斯年》、《关于吴晗给作者的信》两篇编辑成书时,有两段文字内容相当重要,当时因篇幅所限,被删节了,现在仍予补进。《日本汉学家波多野太郎》成文较早,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贡献很少介绍,后来作者又写了一篇,比较全面,所以这次作了更换。《王大进的人物雕塑》一文不再保存,因为王大进逝世时,作者也另行写文作了全面介绍,已收进《文坛艺林备忘录》了。
史林新语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简介: 书名《史林新语》,也许会引发一个疑问: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情,有的事情而且已经离现在相当遥远了。如今“新语”,新在何处呢?我想略作说明:“新语”主要是新在观念。历史是男性、女性共同创造的,但一部二十四史,关于女性的记载,在篇幅上不到百分之一,在《史林新语》中,我尽可能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补充。例如三国时代刘备的孙夫人,《三国志?先主传》只有片言只字提到,而事实上她对三国鼎立形势的形成是起了一定影响的。我把有关她的点滴材料贯串起来,并清理出一个头绪,使读者能一目了然,深信这功夫不是白费的。再如诸葛亮夫人,《三国志》中片言只字也没有,只能从《诸葛亮传》字里行间捕捉一些间接的信息,此外《襄阳耆旧传》有一则记载。我也以极有限的材料,组织成文,聊胜于无吧!此外,《黄道婆的身份》以及更早于她的广东黄道姑,她们都对中国古代纺织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恐怕在世界妇女生活史上也应该大书特书的。
西厢记新考
出版社:学海出版社,[1996](中华民国八十五年)
中国戏曲史索引
出版社:齐鲁书社,1988.10
简介: 明朝后期的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政治实干家,以为政清廉与刚直不阿著称。他的政绩当时已广为传播,并为人民群众所爱戴,对后世亦产生深远影响。本书知人论世,对海瑞为人先是作了全面评述,用以刻画出化总的精神风貌。再分章剖析他的政治、教育和哲学思想。如培养立身行教的致用人才,主张人法兼资的立国政策,固本培元的重民意识,求真求实的认识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都构成为海瑞思想的系列特色,并在明代实学思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最后对海瑞思想作综合性的评价,从而论证他在中国思想史上取得的成就和局限。
以戏代药
简介: 本书稿经过删削并增补较多与戏剧有关的长文、短文之后,篇幅大约在350000字左右。共分6个部分,计“剧中人的原型和传说”43篇、“戏剧史外编”30篇、“戏剧家轶事”36篇、“剧目所反映的众生万象”30篇、“岁时佳节的文娱活动”14篇,以及“上世纪最后二十年舞台档案”20篇,共173篇。这些文章发表在报刊时大都有较好的效果,有的反应还相当热烈,因为我下笔时认真考虑了要力求通俗而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在谈古说今之际,尽量避免繁琐的考证,而且不一定处处注出引文原著的版本与页数,因为这是一本茶余饭后的消闲读物,不是学术论著。 明代,上海有个名医秦景明,一生不求功名,他的诊断和用药都十分别致,往往能把绝症挽回过来。松江知府方谷城家人生病,也总是请他来医治。这位医生到中年以后,对戏曲特别有兴趣,每逢到病家去,就把女演员带去演唱戏曲,借以使病人心情欢畅,病也真的往往因此而容易好转起来。本书的书名就由此而来。本书其实是一本茶余饭后的消闲读物。 收著名学者、作家、戏剧家蒋星煜同志所作随笔109篇,都是以“戏”为中心而写下的散文随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1960重印)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On Chinese theatre
作者: 李伟主编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8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5-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