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袁行霈主编;袁行霈,罗宗强卷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
片断:
愤诗》
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平、阮璃、应杨、刘极为“七子”。
七子中孔融年辈较长,且在建安十三年(208)被杀,因此实际上只有六人参加
了邺下时期的文学活动。其中王粲、刘桢的成就最突出,钟嵘《诗品》列之
于上品。
王粲,字仲宣,今存诗23首。他于建安十三年归顺曹操,此前的作品
或纪汉末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是
《七哀诗》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遭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
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机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
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
言。南登源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清然伤心肝。
此诗写诗人在初平三年(192)董卓部将李侬、郭汜作乱长安时避难荆州途中的
所见所闻。“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概括了战乱后生灵涂炭的惨象;“路有
饥妇人”六句,具体地描写一位饥妇人抛弃亲生骨肉的场面,揭露了战乱给人
民带来的灾难。清代吴淇评此诗说:“盖人当乱离之际,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
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六朝选诗定论》卷六)沈德潜
说此诗为“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卷五),足见其影响
之大。《七哀诗》其二写山川景物之荒凉、飞禽走兽之有家可归,反衬自己滞留
他乡的痛苦,也十分真切感人。归曹后,王粲比较重要的作品是《从军诗》五
首,主要描写诗人几次随曹操出征的感受。诗歌再现了汉末战乱后农村田园
荒芜、满目疮痍的景象;歌颂了曹操的英明神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随曹操
为国效力的意愿。
王粲还有一些在邺下时期与曹丕、曹植兄弟及其他文人唱和的作品,如
《公宴诗》等。这些作品虽然是“怜风月、狎池苑”之作,但在诗歌题材的开拓。
诗歌技巧的探索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谢灵运说他:“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
流寓,自伤情多。”(《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序》)“自伤”是王粲的感情特征,
贵公子孙的出身,遭乱流寓的遭遇,使他格外地感物兴怀、忧世悲己。这是他
写诗的出发点,他的作品虽有对百姓的同情和伸展抱负的愿望,但这些都是从
个人身世的感伤中展开的。因此“发揪怆之词”(钟嵘《诗品》上)便成为他的主
要特点,却难免“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诗概》)。王粲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
成就,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方东树评之为“苍凉悲慨,
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卷二)。他的诗对后世也颇有影
响,钟嵘《诗品》说潘岳、张协、张华、刘琨、卢谌等著名诗人皆源出于他,连魏文
帝曹丕也“颇有仲宣之体”。
刘桢,字公干,存诗二十馀首。在当时甚有诗名,曹丕即称其“五言诗
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他性格豪迈,狂放不羁。其诗一如其人,
刘勰说:“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钟嵘说他:“仗气爱
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上)
刘桢的诗一类是赠答诗,一类是游乐诗。
他的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从弟》三首。这三首诗分别用频藻、松树、
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刘履
说:“初言频藻可充荐羞之用,次言松柏能持节操之坚,而本章复以仪凤期之,
则其望愈深而言愈重也。”(《选诗补注》卷二)其中第二首最佳: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立自持”(陆时雍《诗镜总论》)、“高风跨俗”的气概。与
王粲不同,刘桢的风格是“壮而不密”(曹丕《典论·论文》)。同样面对动乱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