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可无岳飞 ——奥森文库民族英雄系列
作者: 郭宏文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01月
简介:
真实的历史往往更好看,岳飞作为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本身具有相当的传奇色彩。因此,本书在写作中,力图尊重史实,杜绝曲解,只为展示其有血有肉人物的真实形象。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被世人尊称为中华“武圣”。他治军有方,军纪严明,锤炼了一支百战不殆的岳家军,为陷于战乱之中的南宋朝廷,赢得了尊严和安宁。他精忠报国的情操,克己无私的品德,高瞻远瞩的韬略,正大光明的言行,磊落博爱的胸怀,流传百世的雄文,无不垂范后世,照耀千古。他用卓尔不群的言行、振聋发聩的强音、传奇跌宕的人生,完美地诠释了爱国爱民的高尚境界,极大地彰显了民族英雄的无限风采。
【目录】
*章 生于乱世,逆境铸就英雄本色 //5
第二章 应招从军,满腔忠愤建言朝廷 //29
第三章 痛悼宗泽,英雄难阻开封沦陷 //51
第四章 宜兴修整,锻造抗金中流砥柱 //83
第五章 听命朝廷,险为泰州失守受罚 //105
第六章 剿寇平叛,接连出击大获全胜 //129
第七章 襄阳大捷,全面掌控长江上游 //153
第八章 软硬兼施,逐步瓦解湖湘动乱 //177
第九章 北伐中原,官阶一举升为太尉 //201
第十章 抵制议和,直言进谏赤胆忠心 //225
第十一章 郾城抗敌,捷报频传直逼开封 //249
第十二章 乘胜追击,被诏班师废于一旦 //273
第十三章 惨遭赐死,千古奇冤英雄本色 //301
附录 //327
【免费在线读】
04 袭取蔡州
岳飞接连收到赵构的亲笔御札后,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置。把连接河朔的任务交付梁兴、董荣和孟邦杰等人,要他们尽快暗渡黄河,去联系河朔各地忠义社的人物,把他们集结起来,与李宝、孙彦等发动起来的抗金群众互相配合,攻袭被金军占领的河东、河北和山东的某些州县。同时,又命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等岳家军的主要部将,一齐从鄂州分路出发,向北进军。
实际上,岳飞的进军计划,已经大大超出了南宋朝廷指定给他的任务。按照他的安排,岳家军不仅要进军陈、蔡,而且要经由陈、蔡去进攻夺取旧都汴京,并由汴京北渡黄河,收复河朔的大片失地。
而此时,安坐在临安府的南宋朝廷,对是战、是守还是屈服投降,一直拿不定主意。尤其是宋高宗,一直想再度寻找一个停止战斗、屈己降敌的办法。所以,到 6 月中旬,南宋朝廷便派遣朝臣到韩世忠、张俊和岳飞的军营中商议军事,所带去的书面诏旨,虽然说了一些奋勇击敌的话,而口传的密旨,意思却完全两样。
被派往岳飞军营中商议军事的是李若虚,他带给岳飞的御札主要包括四层意思:*,允许岳飞可以相机处理的,但只是属于趁机御敌之事,而不包括防御战以外的对敌进攻。第二,关于防御战的一些筹划措置,要先用急递奏报给赵构、秦桧知晓。第三,根据赵构、秦桧对当前战争形势所做的判断,岳飞的主力部队应持重不动,只以少数人马去与敌人周旋。第四,在盛夏之月,来自北方的金军*畏酷暑,此对宋军固为有利,但若把战争坚持下去,则一到秋高马肥季节,金军的锐气便又不可挡了,所以还是尽快把战事结束为宜。
除了将御札交给岳飞之外,李若虚还向岳飞传达了赵构、秦桧的一个机密旨意:“面得上旨: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岳飞终于明白了,虽然赵构的御札催得那么急,让他驰援顺昌,抵御金兵,但这并不是赵构的真实想法。而李若虚口传的密旨,才是赵构的真实心情的表达。
此时,岳家军各部已经分别进发。多少年来,岳飞厉兵秣马,时刻等待着出师北伐。而机会来了,岳飞当然不肯接受“兵不可轻动”这一密旨。于是,他依然按照原来制订的作战计划行事。事实上,李若虚本人也完全赞同岳飞的意见,便以支持的口气说:“事势既已发展到当前地步,当然只能有进无退,那就照旧进军,矫诏之罪,当由我承当。”就这样,岳家军在岳飞的统领下,继续按照原定计划进军。
顺昌大战开始时,宋高宗非常惊慌。他生怕刘锜所部被歼,导致完颜兀术南侵一发而不可收,所以一直催促岳飞增援顺昌。但不久,由于刘锜所部的拼命抵抗,一举击溃了金军,顺昌局势迅速改观。宋高宗后悔了;后悔的原因,在于宋高宗不愿让岳飞借此机会出兵北伐,影响南宋向金国请求议和之事。因此,宋高宗又让李若虚暗传密旨,令岳飞“重兵持守,轻兵择利”“候到光、蔡,措置有绪,轻骑前来奏事”。宋高宗规定光州和蔡州为岳飞进军的极限,而河朔地区,就连黄河以南的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和南京应天府等地域,都做好了放弃的准备。在宋高宗看来,能夺取一个蔡州,就足以为两年前的屈膝求和遮羞。
根据金军进攻部署情况,岳家军主力的*步战略目标,是扫荡开封府的外围。1140 年 6 月初,张宪和姚政率前军与游奕军直抵光州,向东北的顺昌府方向疾进。但由于顺昌府之前已解围,张宪便挥兵折向西北,击破金军,一举袭取了蔡州城,为岳家军的第四次北伐,献上了一个完美的奠基礼。攻取蔡州后,为了巩固北伐成果,岳飞委派大将马羽镇守蔡州。
6 月中旬,牛皋的左军在京西路打败金军后,队伍直指汝州。随后,牛皋又攻克了他的故乡鲁山等县,并挥师东进,与岳家军大军胜利会合。
6 月下旬,岳飞手下的统领孙显在蔡州和淮宁府之间,大破金国裴满千夫长的部伍。实际上,孙显是对淮宁府(今河南省淮阳县)做了一次试探性的军事侦察。
05 拔取三府
1140 年 6 月,岳飞派遣同提举一行事务、前军统制张宪首先出击,向颍昌府发起攻势。张宪指挥傅选等将领,在离颍昌府城四十多里的地方,迎战金国将领韩常所部。韩常字元吉,燕京人,金国著名将领,善于骑射,射必入铁。但韩常所部遇到傅选等岳家军将领时,很快就被杀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仓皇败退。张宪乘胜追击,一举夺取了颍昌府城。
张宪按照岳飞的要求,指令踏白军统制董先和游奕军统制姚政等诸将驻屯在颍昌府城内,自己又会同牛皋、徐庆等将领,率部东进,去进攻淮宁府。
6 月下旬,张宪、牛皋等将领所部,在淮宁府城外十五里的地方,与金军骑兵三千多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交战。岳家军英勇奋战,一举击破金军。张宪、牛皋等岳家军将领率部分兵作战,对金军进行追击。在距离淮宁府城仅有几里路的地方,遇到了淮宁府守军与来自于开封府的敌援军的共同抵抗。张宪率领全军分头作战,各自出击。经过一场激战,张宪所部迅速粉碎了金军的顽抗,并乘胜攻克了淮宁府城。岳家军除俘虏了金军将领王太保等人外,还缴获了一批战马。
岳家军收服淮宁府后,岳飞委派部将刘永寿做权知淮宁府,并派部将史贵做刘永寿的副将,一同屯驻淮宁府。之后,接连大胜金军的张宪又奉岳飞之命,向颍昌府方向转移,准备集结更大的力量攻取开封府。
6 月底,岳家军踏白军统制董先获悉金军自颍昌府长葛县(今河南省长葛市)来犯,就同游奕军统制姚政一起出城,抵御金军。在城北的七里店,金酋镇国大王、韩常、邪也孛堇等金军将领统率六千多名骑兵,摆开军阵迎击岳家军。此时,韩常以为得到了开封府金军的增援,就可以顺利地从岳家军的手里夺回颍昌府城。但是,韩常的如期算盘打错了。岳家军将领董先和姚政所部分头奋勇击敌。经过约一个时辰的激战,金兵被岳家军击溃。随后,董先和姚政又率部追杀了三十多里,才鸣锣收兵,颍昌府依然掌控在岳家军的手中。
就这样,金军拱护开封府的三个战略要点,其中的颍昌府和淮宁府在顷刻之间就被岳家军拔除了,只剩下一个南京应天府。应天府原属*西路,是张俊所部的作战区。尽管开封府的门户已经打开,但岳飞没有直接攻击开封府,而是继续执行扫除外围的计划。此时,岳飞*的期盼,就是张俊和刘锜两军共同北上,形成合力,与完颜兀术所率领的金国侵略军进行战略决战。
攻克颍昌府和淮宁府后,张宪率军向开封府以南地区进军,王贵率军向开封府以西地区进军。
王贵派遣自己手下的将官杨成等人率兵前往郑州,向郑州城发起攻击。金军万夫长漫独化带领五千多名骑兵出城迎战。在杨成一马当先的激励下,岳家军奋勇掩杀敌人,一鼓作气地攻克郑州。之后,岳飞手下的刘政又率兵突入开封府附近的中牟县,夜袭了金军万夫长漫独化的营寨。此战不仅杀死了很多金军,还缴获了三百五十多匹战马,一百多头骡、驴,大量的衣物器甲,漫独化则神不知、鬼不觉地失踪了。
此时,岳家军中的副统制郝晸又统领兵马,直指西京,打败了金国河南知府李成所部兵马数千人,并将李成所部一直追杀到西京河南府城下。李成惊慌失措,不敢再与郝晸所部交战,连夜弃城逃走。由此,岳家军顺利地收复了西京河南府。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岳飞特命李兴和苏坚共守西京河南府。
当宋高宗得知李若虚没有完成阻止岳飞出师北伐的任务后,非常生气,但又难于处分其矫诏之罪。宋高宗明白,在李若虚背后的岳飞,此时是一个执掌重兵的统帅,稍有措置失当,后果不堪设想,他还没有忘记淮西兵变教训,时时刻刻都害怕那一幕重演。
李若虚还朝后,对南宋朝廷奏报说:“金军很快就会被打败了,现在我非常忧虑的是,南宋军队的诸多大将不能协同作战。”李若虚的奏报,没有引起宋高宗的重视,一直以来,宋军诸大将都各自为战,没有协同作战的传统,更没有会合几路大军与金军展开大规模会战的战略思维。东部战场的韩世忠军,西部战场的吴璘、杨政等,都是努力作战的,但他们与金军处于胶着状态,不可能直接配合岳家军作战。而中部战场的张俊和刘锜两部,也没有与岳家军协同作战的想法。
因此,在抗击金军的中部战场,岳飞所率领的岳家军,只能是孤军作战。
06 郾城大捷
从 1140 年 6 月中旬起,在北伐作战中取得节节胜利的岳家军,到处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并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由此,河朔诸地的忠义之士,也积极活动起来,用不同的方式抗击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