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的经济学:目标和手段
作者: (美)特纳 著,曲昭光,李伟平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5-1
简介: 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似乎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危机,也是整个经济体系所依赖的政治信条和经济学理论的危机。然而,第二次经济大萧条还是得以避免,一些人所预言的转向罗斯福新政式的极端经济政策也并未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这次危机的正确反应或许是:只需要审慎处理经济复苏过程中所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并对金融监管进行改革以防止危机再次发生。在《危机后的经济学(目标和手段)》一书中,阿代尔·特纳(AdairTurner)对这种有点志得意满的观点和态度提出了强有力的反驳。《危机后的经济学(目标和手段)》写道,2008年至2009年的危机已经对一系列经济和政治假定以及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诸多的挑战。 特纳认为,导致这次危机的理论和政策方面的错误,与人们对经济活动目标和手段普遍持有的一整套过于简单化的信念密不可分,而这些简单化的信念在过去几十年里主导了政策思维。这种居主导性的信念将经济增长作为目标,将市场机制作为实现目标的万能手段,而将不平等看作不可避免的和必要的代价。特纳对这些观点逐一进行分析,他认为富裕的发达国家不应该将更加快速的经济增长作为首要目标,不平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在危机发生之前,人们将金融市场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手段,这种信念是极为偏颇的。他还认为,这些结论对于经济自由化,对于特定领域的公共政策(包括金融监管和气候变化),对于经济学科本身都具有显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