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4 项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陶飞亚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陶飞亚、杨卫华编*的《宗教与历史(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上下)》是2013年6月在上海大学召开的“汉语文献与中国基督教研究”的论文集。本次会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汉语基督教文献书目的整理与研究”的计划内容之一,也是国内首次讨论这一问题的学术大会。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加拿大、美国、英国、中国内地与港台的50多名学者,分别提交了世界各地的汉语基督教文献状况的论文,为学术界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迄今*为全面的成果和参考资料。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六合香火戏与神书 概述
一、 名称
在江苏六合洪山香火神会做会的仪程中,所唱、诵、念的词文咒语,统称神书,亦称神忏、忏,包括: 法事唱念、小忏、大忏(唐忏)。
忏,按其长短分大小,长者为大忏,短者为小忏。又可按故事所发生的朝代区别,或以人物(神祇)命名。如《土地忏》讲述刘秀的故事,属于汉忏;《东岳忏》讲述黄飞虎的故事,《太岁忏》讲述殷郊的故事,都属于周忏,亦称纣(殷纣)忏。
还有正忏与草忏之说。大约有历史人物与史实为依托或叙述主要神祇,称为正忏,含正统正规之意,其他为草忏。但并未按此标准将全部忏书加以区别。
……
三、 溯源
神书产生于何时,无文字记载。六合洪山香火僮子中的普遍说法为:“宋朝时编了神书。”神书中所叙述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宋朝以前。僮子赵小楼说:“宋朝陆游根据唐太宗许下的三条大愿,编写出六部神书,在做会中演唱,称为唐书六本,或堂书六本。”陆游曾任镇江通判,是否因此而附会到他?高邮、金湖地区的香火僮子中传说唐书是陆羽编的。茶圣陆羽做过伶工,著有《教坊录》《谑谈》《穷神记》,说他编写神书,似乎更为合理。
但是,神书的故事内容、语言、风格,都显示出它是典型的民间说唱。同一本书,不同的香火僮子所唱的不尽相同。当然,主要情节是相同的。因此,当地谚云“千个和尚一本经,香火僮子一人一条心”。同一故事在书的不同段落中简繁不一,部分情节衔接不尽合理,重复之处很多。凡此种种,都表明全书未经过统一整理,完全是一种口头说唱的原始记录。
四、 现存的神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称:“1957年曾发现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书《张郎休妻》。”现在见到的六合洪山香火神书最早的为光绪十一年(1885)手抄本。
洪山香火神会在清乾隆时,做会班子多达一百余个,神书也应是很多的。但近数十年来损失惨重。首先,战乱频仍。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毁最多。如1940年冬僮子赵小楼家遭日寇焚毁,所藏神书及财物均付之一炬。赵小楼师兄戴玉江家在1941年春遭日寇抢掠,神书全部被毁。1948年冬,国民党军一连长将香火僮子杨朝元所藏神书全部抢走。其次,“文化大革命”中遭到造反派抄家,如王贵福家全部神书遭毁。再次,随着香火神会的衰落,香火僮子人数锐减,后继乏人。许多老香火僮子不再授徒传艺,他们所用之神书往往因人亡书散。
现存的洪山香火神书,都是手抄本。六合地区发现过闲书印本,未发现神书印本。扬州、泰州地区发现过《刘全进瓜》的铅印本。南通发现过《魏九郎》等印本,多为民国初年时印。各地从未发现法事咒、忏文印本。
洪山香火神书是不许外传的。有的抄本上写着“宁骂不借”、“逐疫户所用”、“要用此书乡人傩,外人休拿当山歌。如看此书带回去,此人一定遭病魔”。
旧抄本抄于1885年至1954年期间,毛笔竖写,本子大小不一。字不太工整,错别字较多,以至有些句段难以读解。新抄本抄于1986年至1994年期间,除《五郎官》《贺表》外,均为阮有江抄写。都用十六开有光纸,圆珠笔竖写。字较工整,错别字少,可读解。
……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阳戏概述
阳戏是傩戏的一个品种,指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以“阳(或阳字的同音字扬、杨、羊等)戏”为名称的一种祭祀性戏剧。
崇奉“三圣”是阳戏的重要标志。在傩戏三教中,川主、土主、药王“三圣”主神属“下三教”。西南地区阳戏坛普遍崇奉“三圣”,各地戏班会根据演出地点或设“三圣”神位,或挂“三圣”神图①。每坛阳戏活动都是以“三圣”为核心而展开,或演请“三圣”、送“三圣”,或演诸路神祇受“三圣”差遣奉命履行神职。阳戏坛奉“三圣”历史久远,清道光年间《遵义府志》载:“歌舞祀三圣曰阳戏。三圣川主、土主、药王也。”② 类似记载在西南地区方志中屡见不鲜③。
民众演出阳戏的目的是祈福纳吉,演出场面一般是吉祥喜庆的。虽然早期阳戏班也还阴愿、做道场、荐亡灵,不过那是为还先祖生前所许愿望,使其先祖魂灵升天,也属喜庆之举。现在阳戏班有时也做道场、荐亡灵,不过这种场合不唱阳戏。
阳戏可谓是以驱鬼逐疫、祈福禳灾、酬神娱人为本质,以崇奉“三圣”为重要标志,以吉祥喜庆为表象特征,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祭祀性戏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阶段湘西地区阳戏已无仪式,也不见奉“三圣”主神,主要原因在于湘西地区的阳戏超过了仪式性阳戏的发展阶段,已成为民间小戏形式。
……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广昌孟戏 概述
“孟戏”,即江西广昌刘家、曾家村族班社“奉神戏”的民俗称谓,专演孟姜女题材故事,如曾家班专演“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刘家班专演“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而在江西周边省份也有班社演孟姜女题材的傩祭戏,如湖南湘西的傩堂戏《孟姜女》、安徽贵池傩戏《寻夫记》、湖北恩施《姜女下池》等。“孟戏”称谓在全国相类似题材的祭祀性戏剧中,仅见江西广昌甘竹刘、曾两家,又因为有地方唱腔的特色,被称为“盱河戏”。
作者: 王又石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无论你愿意称当下为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总之,这个世界已经不同以往,旧有观念正被逐渐颠覆,一切一切将被重新定义!
读完此书,要么会爱死作者,要么会恨死作者。爱死,是因为他们打破了一些旧观念,预言了未来社会的发展,并且道出了一些对你生活帮助极大的观点。也正是这些颠覆性的观点,或许会让你觉得作者胡说八道、不可理喻。
本书从日本的衰落谈起,然后大胆预测了未来的世界将从“天才时代”向“众智时代”转变。如果说,过去的世界是少数耀眼的天才在灵光一现时所创造的,那么未来的世界,则要靠众多有独立思想、自己世界的平凡个体去开创。
作者认为,未来的世界不是个体主观上愿不愿意改变的问题,而是这些个体能不能适应这种改变。靠少数天才推动的世界必将走向终点,而靠每一个平凡个人的觉醒推动的时代必将到来,任何国家、任何个体,如果能早一步适应这个变化,早一步走向“众智时代”,就将赢得未来世界的生存权和主动权。反之,如果不能改变自身以适应这种变化,无论是现在多么发达的国家也必将走向衰落。而时间和实践将证明这一预言。
作者: 唐根金,温年芳,吴锦帆 主编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唐根金、温年芳、吴锦帆主编的《非文学翻译教程(MTI系列教材)》是一本以应用文翻译实践为主、兼顾相关翻译原则和策略、方法等的专门教材,可供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翻译方向的本科生和其他翻译工作者、翻译爱好者之用。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阳戏概述
阳戏是傩戏的一个品种,指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以“阳(或阳字的同音字扬、杨、羊等)戏”为名称的一种祭祀性戏剧。
崇奉“三圣”是阳戏的重要标志。在傩戏三教中,川主、土主、药王“三圣”主神属“下三教”。西南地区阳戏坛普遍崇奉“三圣”,各地戏班会根据演出地点或设“三圣”神位,或挂“三圣”神图①。每坛阳戏活动都是以“三圣”为核心而展开,或演请“三圣”、送“三圣”,或演诸路神祇受“三圣”差遣奉命履行神职。阳戏坛奉“三圣”历史久远,清道光年间《遵义府志》载:“歌舞祀三圣曰阳戏。三圣川主、土主、药王也。”② 类似记载在西南地区方志中屡见不鲜③。
民众演出阳戏的目的是祈福纳吉,演出场面一般是吉祥喜庆的。虽然早期阳戏班也还阴愿、做道场、荐亡灵,不过那是为还先祖生前所许愿望,使其先祖魂灵升天,也属喜庆之举。现在阳戏班有时也做道场、荐亡灵,不过这种场合不唱阳戏。
阳戏可谓是以驱鬼逐疫、祈福禳灾、酬神娱人为本质,以崇奉“三圣”为重要标志,以吉祥喜庆为表象特征,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祭祀性戏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现阶段湘西地区阳戏已无仪式,也不见奉“三圣”主神,主要原因在于湘西地区的阳戏超过了仪式性阳戏的发展阶段,已成为民间小戏形式。
……
贵州为阳戏的主要流播区,具有阳戏流播范围广、戏坛分布密集、阳戏文化影响深远的特点。分布比较集中的县区有黔北、黔东北的遵义、湄潭、铜仁、玉屏、桐梓、凤冈、正安、务川、道真、思南、松桃、沿河等地;黔中的福泉、瓮安、开阳、息烽等地;黔南及黔西南的罗甸、惠水、长顺、平塘等地;黔西的金沙、织金以及黔东南的天柱、锦屏、黎平、黄平、榕江等地。
贵州境内的阳戏坛基本属于乌江系统,黔东南天柱、黎平等地阳戏坛属于江(清水江)系统,罗甸县阳戏坛则属红水河流域,它是黔北道真阳戏的分支,是文化跨地域点对点传播的典型。
……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江淮神书.金湖香火戏(一)
金湖县属里下河地区,三面环湖,北拥白马湖,东接宝应湖,南临高邮湖,新三河横穿东西,入江水道纵贯南北,西部自北而南与洪泽、盱眙及安徽省天长县接壤,东北与宝应县毗邻,东南与高邮县隔湖相望。全境总面积为134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63%、水域占37%。地势西南为高岗地区,其他为水乡。有可耕地518550亩,稻麦两熟,畜禽两旺,水产丰富,是一个地道的鱼米之乡。由于县境东靠京杭大运河,西枕宁、淮官道(今已修建公路),河港纵横,历史上遂成为一个出则通衢、进则偏远的特殊地域。南宋年间黄河夺泗、淮以后,金湖东南一带成为淮水走廊。由于旧地低洼而环水,逐渐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角落,文化环境相对处于“冷藏”的状态,所以保存了较多的民间古老文化“基因”。
1949年前,境内的文化活动以民间组织的庙会为主,遍及各个乡镇。“龙王会”、“火神会”祈求风调雨顺,“都天庙会”、“城隍会”祈求五谷丰登,“观音会”祈求保育生子。夏季有“青苗会”,秋季有“斋孤会”等。其中以“都天庙会”、“城隍庙会”最为热闹。赛会的这一天,万人空巷,四面八方群众辐辏而至,摩肩接踵,长逾数里。
出会的队伍先由马弁筛锣开道,头扎红布,袒露上身,着皂裤,手执大刀,跳跃前进,俗称“跳马弁”。或由马弁用铁针(或银针)穿腮,或穿脑门皮(民间称“穿印”或曰“穿花”。用大铁签穿过肚皮叫“大印”,其他方式则称为“小印”),挂香炉,随队而行。接着便是一班花灯队,手执红灯,盘舞穿梭。狮子在锣鼓声中,迎着绣球婆娑起舞。另有“跳判”、“叫驴”、“花船”、“花担”、“蚌精”、“高跷”、“大头和尚度柳翠”等歌舞表演。其中最精彩的是“跳判”。一副门板,绑在两根草杠上,由四人抬着。判官头戴乌纱帽,身穿绛罗袍,手拿斩妖剑,在抬板上翩翩舞动,时而做出惊人的动作。“火星会”中有“跳财神”,其形制与“跳判”相似。扮财神者手中拿着如椽之笔和金元宝,主会的“菩萨龛子”由八人大轿抬着,前有穿“兵”、“勇”皂衣的人扛着“回避”、“肃静”大红漆牌开道,八人大轿尾随节进,其后是斗香队(手执信香的善男信女),众人俯伏叩首,将菩萨送入庙内。
春节和正月十五玩花灯、唱吉彩。这种玩花灯,是一种自发性的民间业余文艺活动。一般由一个倡导者组织四五人,多则八人,组成一支演出队伍。乐器以锣鼓为主,间有笛和二胡,每人手持红灯一盏。大多在村庄间、场头上演出。锣鼓声中先跑一周“壁爬”(意为犹如壁虎走路,转圆圈),后唱传统小曲,如《五更里》《十想十爱》,间或也玩些杂耍,演出些地方小戏,如《小和尚下山》《王瞎子算命》等。最精彩之处当是唱吉彩。唱者大多要点到什么唱什么,见到什么唱什么,唱的大都是诙谐风趣的赞颂、祝福之类的吉利话,以图被颂扬者的赏钱,故称为吉彩。有的玩灯人一口气可唱一百多个曲子。如见到老人时唱:我来应啊我来应,抬头看见你老寿星。牙子掉得又重长,头发发白又转青。吃饭一顿这么几大碗,喝酒一顿喝五斤。锅巴一嚼这么粉粉碎啊,豌豆子一嚼碎粉粉啊,人人都说是有一个彭祖大啊,你比那个彭祖大八春……又如,见到年轻人时唱《招财歌》:扎下那东风伙家刮的来啊,西风伙家朝北刮的广招财。我见了不小南风天气晴,北风吹落下了送财来。这类“吉彩”在香火神书中也经常看到。融民歌与“吉彩”为一体的是“田家秧歌”。俗语道:“不会秧歌的不是巧女人,不会秧田锣鼓的不是能干的男人。”叙事性的秧歌与秧田锣鼓在形式上已脱离了民
歌、民谣、号子、田歌等原始形貌,成为由若干支曲调组合成的一个歌唱单位(套数),并向着更高一级的艺术形式———说唱锣鼓发展。“秧田锣鼓”是由一人持鼓,一人持锣,以持鼓者打(鼓师傅)为主,持鼓者右手以竹杖击鼓(轻、重、缓、急),左手拍鼓,和以节拍,锣随鼓行,且打且说,且唱且白。唱词是以七言、十言为主的白话韵文。曲名是根据唱词的字数(如串十字)或句式(如四句头)而定名,并以下趟锣鼓,[说头][缘起][四句头][串十字][五句半][斩龙头][抡八句] [收歌]以及收工锣鼓等曲子,有机串联成一套说唱锣鼓。今唯有《姐思情》一套秧歌还保留着上述歌唱的套路,素有“《姐思情》来不好唱,五
套锣鼓嵌中央”的说法,但实际上有八九套之多。据传它是起源于宋朝的“赚词”或诸宫调的遗留。在“秧田锣鼓”中的七言夹五言[抡八句]里,它保留了引用方言成语成章的古乐府的成分,并成为以唱念结合的独立的歌唱单位,这酷似“覆赚”。而金湖香火戏的“神书”以七言为主,伴以串十字、五言四言的韵文,以唱、吟、呕、拟(拟音)为表演形式,音乐则以民歌曲调为主旋律,伴以秧歌和号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香火韵文是地道的民间口头传唱文学。无怪乎做会时所歌唱的神书香火们自称为“歌谣祝忏”,“念忏文”称为“周龙”,做法事一般称为“跳神”,戏剧关目称为“跳顽神”。金湖的香火神会,俗称“香火会”,其从业人员称“香火”、“僮子”,是一种集信仰、娱乐、艺术为一体的民间信仰活动。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综合表演艺术(说唱、舞蹈、杂耍等)、造型艺术(剪纸、绘画、民间工艺等)等形式,以达到敬神祈福、娱神乐人的目的。
这种民间文化现象,曾广泛地流传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清同治光绪间文人宣鼎在《夜雨秋灯录》卷四《巫仙》中说:巫之一教,流传已久,曰端工(公),曰香火,曰童子,名虽不一,总不外乎乡傩之遗意。古之巫也,仅仅逐疫疠,御旱潦。近则愈幻愈奇,击腰鼓,吹画角,口吐秦腔,弟子鸣钲相和,跳舞若狂。更有搭台演戏若优伶,瞑目过阴若亡者。乡愚不知其谬,每秋万宝告成后,辄斩豕炰羊,延若辈来跳神,数昼夜不为倦。丁男子妇环坐,听唱九郎官、水母娘娘各故事。然后饱啖神胙,不醉无归。
目前这种民间文化活动在苏北地区大部分趋于消亡,而在金湖县东南地区以及与安徽天长县的交界处尚有少量的遗存,并流传着大量的手抄本香火“神书”。此项活动的起源及何时传入本地区,无从确切稽考。香火们自认为起源于“列国(东周)”,兴于唐朝,自称为洪山教。神书《落忏诗》中道:“昔日唐朝初起时,洪山历代古今知。锣鸣鼓响惊世界,威灵合号镇乾坤。” 《斩龙》中道:“列国流传洪山教,唐朝兴下祝由科。”民间口头传说为:相传东周列国时,出现降魔驱鬼活动。至唐朝,出现到宫中驱鬼,并受到唐明皇的嘉奖,明皇钦奉巫门为“正道”,封号为“僮子”。道光重修《宝应县志》卷五《寺庙》中载:“旧志及府志载……洪山庙、马神庙、天妃庙、周灵王庙、董公祠不独殿宇无存,亦且基址莫辨,谨志其名于此。”这说明洪山庙在清道光前就已存在,香火们自称洪山教并非虚妄之言。
香火的活动范围相对而言比较集中,多数是在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即“坛”)内进行神会活动。香火神会,一般称为坛。天长一带称为南坛,尚武;金湖一带称为北坛,尚文。遇有较大的神会活动,如人手不够,则请其他坛的香火来参加。当然也有例外,如本身是“大香火”,常有远道慕名而来请的。据载,南方最远是被邀请到太湖大网船上做会,东边最远的是到兴化、盐城一带做会。如已故的金南香火王大庸、夹沟杨献强等,都有过一些远行的足迹,在同行中备受尊重。2004年春,姜氏父子(姜伏元与姜春海)曾应邀到上海做会。
香火神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庆会,二愿会。这可以从它的“起忏”中反映出来,一唱便知道此香火神会的性质、大小、过程等。
……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恩施、鹤峰傩愿戏 概述
傩戏在湖北省主要流行于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包括恩施、鹤峰、宣恩、建始、巴东等县市区域,为土、苗族民众“还傩愿”仪式时唱演,故又称为“傩愿戏”。
恩施、鹤峰的傩愿戏,较早见于《施南府志》: “土著俗尚俭朴,……岁终还愿酬神,各具羊豕于家,皆以巫师将事。”还愿傩戏的演出,一般在四种情况下进行:一是酬神祭祖。当村族老人寿诞期时整“生酒”、添新丁时整“粥米酒”、接新媳妇时整“喜酒”、科举进士或升迁时亲朋祝贺酒等,按族规都要祭祀祖先神灵,称为“祭祖愿”,或称为还“相公愿”;二是迎神赛会,各山场赶集庙会及传统节庆的庙会等,如“赦日”祭地神、“女儿会”等;三是消灾求福,村族有久病不愈者祈求解脱的“急救愿”,求取子嗣的“许愿心”,久晴不雨设坛祈祷的“降雨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保收愿”等;四是冲傩去邪。每年腊岁去邪、新春扫疫等各项驱傩活动。
恩施、鹤峰傩愿戏一般会连演几天几夜,且每日演本不重复。演出前有祭典仪式,必先供傩神,有的张挂彩画神像,有的供奉木雕神像。彩画神像是:神位中间张挂号“东山老公公”的“伏羲”、号“南山圣母娘娘”的“女娲”,两旁张挂“三清”(玉清———圣境原始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上清———贞境灵宝天尊)、“四帝”(太上三十三天昊天金阙玉皇大帝、北极星主紫微大帝、南极勾城天皇大帝、勾城上官朱雀大帝)、“三师” (天师、祖师、文昌师)、“四将” (王、马、殷、温)、“四值功曹”(天、地、水、阳)五轴神像。神桌上供猪、羊、鱼等祭品。木雕神像,如恩施东乡红土、石窑等地供奉的神祇分红、白、黑三色傩神,其中红脸刘元昌(宋朝宰相)供奉在中间,白脸杨戬(梅山“三洞穴”传说人物)和黑脸沉香保(刘元昌之子刘文锡)分别置于左右两旁。
还愿傩戏祭典程式为:开坛、发功曹、催旗、操兵、迎神、修造、开山、打路、扎寨、请神、山土地、点猖、发猖、抱卦、收兵、扫台、傩戏、邀罡、立标、问卦、勾愿、撤寨、回神、送神等二十四道程序。每一个程序称为一出戏,又叫一坛法事,其中扫台、修造、开山、打路、扎寨、出土地、窖茶等法事仪式的演唱本仍有遗存,“傩戏”即大戏,分别为天团圆、水团圆和阳团圆三本,也称《孟姜女》《青家庄》和《鲍家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灯戏、堂戏等因附会行傩祭典法会演出,久而久之也赋予傩戏属性,如《拷打小红》《毛货郎卖货》《雪山放羊》《洞宾点单》《韩湘子化斋》《南山耕田》《父子会》《克郎头帮工》等。
还愿傩戏是在保留“还傩愿”的傩腔和傩舞基础上,发展为演唱传奇故事的戏剧形式,已具备角色行当和声腔等基本要素,其剧目、服装、化妆、道具等均受戏曲的影响。其唱腔结构为短曲变化连接的“曲牌连接体”,在大量的曲牌中保存有民歌小调式的或未发育成熟的本地的山歌腔。唱腔无弦索伴奏,以锣鼓助节,一人唱,众人和,民间称之为“打锣腔”。唱腔具有一定的行当角色程式化的特点,随着角色的情绪变化而变化,但与成熟的戏曲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呈现出“分节歌”式,一曲多段而不加变化的重复,一般是唱一段词打一段锣鼓间奏,往往在一大段唱腔中,不分情绪和叙事内容而唱一种曲调,缺少戏曲的音乐表现力。
傩愿戏的人物出场均有念白、发白、诗白,表演上运用虚拟手法;保留着“傀儡戏”的原始表演痕迹。一般有这样的程式:演员必须退行出马门(出上场门),面朝傩神,待向傩神拱手礼毕,才转向观众表演, “三步半”登台口。小旦小丑走“抽三步”,即小旦两腿交叉走三步、退一步;小丑两腿交叉走至第三步时,左脚曲膝,脚跟紧靠臀部,右脚同时向前伸直,着地后左脚伸直,右脚做左脚同样动作,如此循环;丑角出场要求腿、腰、手“三不伸”;旦角伸手为“喜鹊闹梅式”,即伸直食指,其余四指握成环状,似鹊形。这些表演程式方面的特征,呈现出较为原始朴素的状貌。
还愿傩戏的唱腔有近八十种,生旦净丑各有单独的固定唱腔。唱腔结构多为上下句式,分为单板,即一板三眼,一句唱词完成一腔;双板,即一板一眼,两句唱词完成一腔;也有四句唱词为一腔,即两个上下句,中间略有些变化。往往还愿傩戏为多种唱腔组成的联曲体式。
旦角腔体系,因行当又分正旦、小旦、耍旦(又称“摇旦”)、花旦、老旦,故唱腔也有较严格的分类。正旦腔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婉转,抒情性较强;小旦腔长于叙事;耍旦腔旋律跳宕,适合性格泼辣、诙谐式的演唱;老旦腔旋律松散。还愿傩戏旦角一般由男性妆扮,多用假嗓演唱。
生角腔体系,分为小生、老生、文生(又称“须生”)、武生。其中小生的高腔、平腔、哭腔起腔相异,结尾相同;老生腔旋律跳动不大,节奏平稳。
净角腔体系,主要是唱高腔,具有粗犷豪爽、叙事性强的特色。
丑角腔体系,唱腔较为丰富,最有特色的是花鼓腔、和尚腔和山歌腔。花鼓腔是典型的民间歌舞对唱小调,和尚腔是由道教音乐演变而成的,山歌腔纯属本地的山歌调。
还愿傩戏的乐器较为简单,主要是民俗中打花锣鼓的四件打击乐器,其中锣钹由一人操持,常用的曲牌有【三起头】【五起头】【两头尖】【小镣子】【倒壳子】【二回头】【长锤】等。
恩施、鹤峰傩愿戏的主要剧目是姜女戏,开坛还愿必唱的剧目是《孟姜女》,所谓“姜女不到愿不了,姜女一到愿勾清”。还愿傩戏剧目又有正戏和杂戏之分,正戏主要剧目是“三拷打”,即《拷打姜女》《拷打龙女》《拷打小桃》(又称《边关救父》),“四团圆”,即《天团圆》(即《三打鲍家庄》,又称《西川救父》)、《地团圆》(即《山伯访友》)、《阴团圆》(即《姜女寻夫》)、《水团圆》(即《柳毅传书》)。杂戏有《瞎子闹店》《大烧香》《双怕婆》《卖货》《挎皮报喜》《蠢子回门》《王木匠打嫁妆》《魏大同脱靴》《武二爷讨亲》等。清嘉庆年间,恩施傩愿戏开始与柳子戏同台演出,移植的柳子戏有《土台赠银》《解带封官》《桑园会》《槐荫会》《小经堂》等。光绪中叶,傩戏又与南戏同台演出,移植的南戏剧目有《打金枝》《夺三关》《骂坡》《三家店》《罗成带箭》等。
……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南通僮子戏
位于长江与南黄海交会处的江苏省南通市,旧时隶属于古扬州。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以巫事傩已初露端倪。至今,职业巫人———南通僮子逐疫纳吉的祭仪仍恪守古训。祭祀仪式,统称香火会,包含了乡人傩性质的“胜会”、私傩性质的“上僮子”两大主体。每次祭仪由数十个乃至百余个单元串联而成,南通僮子称这一个个单元为“执事”。祭祀仪式戏剧是在祭仪架构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执事部分。祭祀仪式戏剧的内涵较为广泛,呈示形态多姿多彩。从略具戏剧因素、戏剧美的原始戏剧雏型到成熟的世俗戏曲,林林总总,有汉代百戏杂陈、共存共荣的遗风。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六合香火戏与神书 概述
一、 名称
在江苏六合洪山香火神会做会的仪程中,所唱、诵、念的词文咒语,统称神书,亦称神忏、忏,包括: 法事唱念、小忏、大忏(唐忏)。
忏,按其长短分大小,长者为大忏,短者为小忏。又可按故事所发生的朝代区别,或以人物(神祇)命名。如《土地忏》讲述刘秀的故事,属于汉忏;《东岳忏》讲述黄飞虎的故事,《太岁忏》讲述殷郊的故事,都属于周忏,亦称纣(殷纣)忏。
还有正忏与草忏之说。大约有历史人物与史实为依托或叙述主要神祇,称为正忏,含正统正规之意,其他为草忏。但并未按此标准将全部忏书加以区别。
……
三、 溯源
神书产生于何时,无文字记载。六合洪山香火僮子中的普遍说法为:“宋朝时编了神书。”神书中所叙述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宋朝以前。僮子赵小楼说:“宋朝陆游根据唐太宗许下的三条大愿,编写出六部神书,在做会中演唱,称为唐书六本,或堂书六本。”陆游曾任镇江通判,是否因此而附会到他?高邮、金湖地区的香火僮子中传说唐书是陆羽编的。茶圣陆羽做过伶工,著有《教坊录》《谑谈》《穷神记》,说他编写神书,似乎更为合理。
但是,神书的故事内容、语言、风格,都显示出它是典型的民间说唱。同一本书,不同的香火僮子所唱的不尽相同。当然,主要情节是相同的。因此,当地谚云“千个和尚一本经,香火僮子一人一条心”。同一故事在书的不同段落中简繁不一,部分情节衔接不尽合理,重复之处很多。凡此种种,都表明全书未经过统一整理,完全是一种口头说唱的原始记录。
四、 现存的神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称:“1957年曾发现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书《张郎休妻》。”现在见到的六合洪山香火神书最早的为光绪十一年(1885)手抄本。
洪山香火神会在清乾隆时,做会班子多达一百余个,神书也应是很多的。但近数十年来损失惨重。首先,战乱频仍。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毁最多。如1940年冬僮子赵小楼家遭日寇焚毁,所藏神书及财物均付之一炬。赵小楼师兄戴玉江家在1941年春遭日寇抢掠,神书全部被毁。1948年冬,国民党军一连长将香火僮子杨朝元所藏神书全部抢走。其次,“文化大革命”中遭到造反派抄家,如王贵福家全部神书遭毁。再次,随着香火神会的衰落,香火僮子人数锐减,后继乏人。许多老香火僮子不再授徒传艺,他们所用之神书往往因人亡书散。
现存的洪山香火神书,都是手抄本。六合地区发现过闲书印本,未发现神书印本。扬州、泰州地区发现过《刘全进瓜》的铅印本。南通发现过《魏九郎》等印本,多为民国初年时印。各地从未发现法事咒、忏文印本。
洪山香火神书是不许外传的。有的抄本上写着“宁骂不借”、“逐疫户所用”、“要用此书乡人傩,外人休拿当山歌。如看此书带回去,此人一定遭病魔”。
旧抄本抄于1885年至1954年期间,毛笔竖写,本子大小不一。字不太工整,错别字较多,以至有些句段难以读解。新抄本抄于1986年至1994年期间,除《五郎官》《贺表》外,均为阮有江抄写。都用十六开有光纸,圆珠笔竖写。字较工整,错别字少,可读解。
……
作者: 许军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小说的近代化进程从甲午战败开始。甲午战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中国社会的思想巨震。1895年一年6部时事小说问世,其中5部关于反对割台。庚子事变后,时事小说创作更加蓬勃。1895—1928年,239部时事小说面世,大多先在报端连载,后出单行本。这一近代重要小说类型承担了叙说历史风云、解说作者思想、瞭望时代趋势的历史责任。
甲午战败,是时事小说的生发点。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发生的55年内,小说界对当时社会的内忧外患并无多少关注。借助小说评论政治的创作风气很快盛行,不仅时事小说创作形成潮流,小说界还对太平天国、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迅速展开回顾。
时事小说的大量创作,加剧了时人对社会局势的关注,也为后来的政治小说培植了阅读时事、讨论政治的公共场域。时事小说对现实伤痛的展示,政治小说对社会未来的幻想,促进了民族国家主义的抬头,对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起到思想摧毁的作用。
作者: 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活化石”,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在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
三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一个地方的傩戏剧本能够让人们了解到该地区的文化精神。
四是化表演的灵活性、内容的包容性、表演场地的广泛性和观念演员的同一性能为今日的戏剧演出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经验。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从收集到整理,历时20余年,倾注了朱恒夫教授等人大量的心血。它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完整。许多傩戏剧目的内容从傩祭开始一直到整个演出活动的结束。
二是原始。保持文献的原始性质,明显的讹错之处也只是以校注的形式来说明。
三是完备。今日留存的傩戏剧本基本收集殆尽。
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 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出版项目,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出版某一个种类的傩戏剧本,更遑论对全国的傩戏剧本进行整理了。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江淮神书.金湖香火戏(二)
金湖县属里下河地区,三面环湖,北拥白马湖,东接宝应湖,南临高邮湖,新三河横穿东西,入江水道纵贯南北,西部自北而南与洪泽、盱眙及安徽省天长县接壤,东北与宝应县毗邻,东南与高邮县隔湖相望。全境总面积为134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63%、水域占37%。地势西南为高岗地区,其他为水乡。有可耕地518550亩,稻麦两熟,畜禽两旺,水产丰富,是一个地道的鱼米之乡。由于县境东靠京杭大运河,西枕宁、淮官道(今已修建公路),河港纵横,历史上遂成为一个出则通衢、进则偏远的特殊地域。南宋年间黄河夺泗、淮以后,金湖东南一带成为淮水走廊。由于旧地低洼而环水,逐渐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角落,文化环境相对处于“冷藏”的状态,所以保存了较多的民间古老文化“基因”。
1949年前,境内的文化活动以民间组织的庙会为主,遍及各个乡镇。“龙王会”、“火神会”祈求风调雨顺,“都天庙会”、“城隍会”祈求五谷丰登,“观音会”祈求保育生子。夏季有“青苗会”,秋季有“斋孤会”等。其中以“都天庙会”、“城隍庙会”最为热闹。赛会的这一天,万人空巷,四面八方群众辐辏而至,摩肩接踵,长逾数里。
出会的队伍先由马弁筛锣开道,头扎红布,袒露上身,着皂裤,手执大刀,跳跃前进,俗称“跳马弁”。或由马弁用铁针(或银针)穿腮,或穿脑门皮(民间称“穿印”或曰“穿花”。用大铁签穿过肚皮叫“大印”,其他方式则称为“小印”),挂香炉,随队而行。接着便是一班花灯队,手执红灯,盘舞穿梭。狮子在锣鼓声中,迎着绣球婆娑起舞。另有“跳判”、“叫驴”、“花船”、“花担”、“蚌精”、“高跷”、“大头和尚度柳翠”等歌舞表演。其中最精彩的是“跳判”。一副门板,绑在两根草杠上,由四人抬着。判官头戴乌纱帽,身穿绛罗袍,手拿斩妖剑,在抬板上翩翩舞动,时而做出惊人的动作。“火星会”中有“跳财神”,其形制与“跳判”相似。扮财神者手中拿着如椽之笔和金元宝,主会的“菩萨龛子”由八人大轿抬着,前有穿“兵”、“勇”皂衣的人扛着“回避”、“肃静”大红漆牌开道,八人大轿尾随节进,其后是斗香队(手执信香的善男信女),众人俯伏叩首,将菩萨送入庙内。
春节和正月十五玩花灯、唱吉彩。这种玩花灯,是一种自发性的民间业余文艺活动。一般由一个倡导者组织四五人,多则八人,组成一支演出队伍。乐器以锣鼓为主,间有笛和二胡,每人手持红灯一盏。大多在村庄间、场头上演出。锣鼓声中先跑一周“壁爬”(意为犹如壁虎走路,转圆圈),后唱传统小曲,如《五更里》《十想十爱》,间或也玩些杂耍,演出些地方小戏,如《小和尚下山》《王瞎子算命》等。最精彩之处当是唱吉彩。唱者大多要点到什么唱什么,见到什么唱什么,唱的大都是诙谐风趣的赞颂、祝福之类的吉利话,以图被颂扬者的赏钱,故称为吉彩。有的玩灯人一口气可唱一百多个曲子。如见到老人时唱:我来应啊我来应,抬头看见你老寿星。牙子掉得又重长,头发发白又转青。吃饭一顿这么几大碗,喝酒一顿喝五斤。锅巴一嚼这么粉粉碎啊,豌豆子一嚼碎粉粉啊,人人都说是有一个彭祖大啊,你比那个彭祖大八春……又如,见到年轻人时唱《招财歌》:扎下那东风伙家刮的来啊,西风伙家朝北刮的广招财。我见了不小南风天气晴,北风吹落下了送财来。这类“吉彩”在香火神书中也经常看到。融民歌与“吉彩”为一体的是“田家秧歌”。俗语道:“不会秧歌的不是巧女人,不会秧田锣鼓的不是能干的男人。”叙事性的秧歌与秧田锣鼓在形式上已脱离了民
歌、民谣、号子、田歌等原始形貌,成为由若干支曲调组合成的一个歌唱单位(套数),并向着更高一级的艺术形式———说唱锣鼓发展。“秧田锣鼓”是由一人持鼓,一人持锣,以持鼓者打(鼓师傅)为主,持鼓者右手以竹杖击鼓(轻、重、缓、急),左手拍鼓,和以节拍,锣随鼓行,且打且说,且唱且白。唱词是以七言、十言为主的白话韵文。曲名是根据唱词的字数(如串十字)或句式(如四句头)而定名,并以下趟锣鼓,[说头][缘起][四句头][串十字][五句半][斩龙头][抡八句] [收歌]以及收工锣鼓等曲子,有机串联成一套说唱锣鼓。今唯有《姐思情》一套秧歌还保留着上述歌唱的套路,素有“《姐思情》来不好唱,五
套锣鼓嵌中央”的说法,但实际上有八九套之多。据传它是起源于宋朝的“赚词”或诸宫调的遗留。在“秧田锣鼓”中的七言夹五言[抡八句]里,它保留了引用方言成语成章的古乐府的成分,并成为以唱念结合的独立的歌唱单位,这酷似“覆赚”。而金湖香火戏的“神书”以七言为主,伴以串十字、五言四言的韵文,以唱、吟、呕、拟(拟音)为表演形式,音乐则以民歌曲调为主旋律,伴以秧歌和号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香火韵文是地道的民间口头传唱文学。无怪乎做会时所歌唱的神书香火们自称为“歌谣祝忏”,“念忏文”称为“周龙”,做法事一般称为“跳神”,戏剧关目称为“跳顽神”。金湖的香火神会,俗称“香火会”,其从业人员称“香火”、“僮子”,是一种集信仰、娱乐、艺术为一体的民间信仰活动。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综合表演艺术(说唱、舞蹈、杂耍等)、造型艺术(剪纸、绘画、民间工艺等)等形式,以达到敬神祈福、娱神乐人的目的。
这种民间文化现象,曾广泛地流传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清同治光绪间文人宣鼎在《夜雨秋灯录》卷四《巫仙》中说:巫之一教,流传已久,曰端工(公),曰香火,曰童子,名虽不一,总不外乎乡傩之遗意。古之巫也,仅仅逐疫疠,御旱潦。近则愈幻愈奇,击腰鼓,吹画角,口吐秦腔,弟子鸣钲相和,跳舞若狂。更有搭台演戏若优伶,瞑目过阴若亡者。乡愚不知其谬,每秋万宝告成后,辄斩豕炰羊,延若辈来跳神,数昼夜不为倦。丁男子妇环坐,听唱九郎官、水母娘娘各故事。然后饱啖神胙,不醉无归。
目前这种民间文化活动在苏北地区大部分趋于消亡,而在金湖县东南地区以及与安徽天长县的交界处尚有少量的遗存,并流传着大量的手抄本香火“神书”。此项活动的起源及何时传入本地区,无从确切稽考。香火们自认为起源于“列国(东周)”,兴于唐朝,自称为洪山教。神书《落忏诗》中道:“昔日唐朝初起时,洪山历代古今知。锣鸣鼓响惊世界,威灵合号镇乾坤。” 《斩龙》中道:“列国流传洪山教,唐朝兴下祝由科。”民间口头传说为:相传东周列国时,出现降魔驱鬼活动。至唐朝,出现到宫中驱鬼,并受到唐明皇的嘉奖,明皇钦奉巫门为“正道”,封号为“僮子”。道光重修《宝应县志》卷五《寺庙》中载:“旧志及府志载……洪山庙、马神庙、天妃庙、周灵王庙、董公祠不独殿宇无存,亦且基址莫辨,谨志其名于此。”这说明洪山庙在清道光前就已存在,香火们自称洪山教并非虚妄之言。
香火的活动范围相对而言比较集中,多数是在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即“坛”)内进行神会活动。香火神会,一般称为坛。天长一带称为南坛,尚武;金湖一带称为北坛,尚文。遇有较大的神会活动,如人手不够,则请其他坛的香火来参加。当然也有例外,如本身是“大香火”,常有远道慕名而来请的。据载,南方最远是被邀请到太湖大网船上做会,东边最远的是到兴化、盐城一带做会。如已故的金南香火王大庸、夹沟杨献强等,都有过一些远行的足迹,在同行中备受尊重。2004年春,姜氏父子(姜伏元与姜春海)曾应邀到上海做会。
香火神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庆会,二愿会。这可以从它的“起忏”中反映出来,一唱便知道此香火神会的性质、大小、过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