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04 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10月” 相关结果
后台秘密: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十年后台掠影
作者: 罗素·詹姆斯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10月
简介:
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在全球的吸睛能力无可匹敌,2016年在巴黎举行的维密秀获得了190个国家共计14亿人次的收视,而在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浏览量更达到1530亿次。本书包含的300多张精美摄影作品,记录了人们从未看过的珍贵影像,从台前到幕后,天使的狂欢从未停止,这场时尚盛宴的后台还有多少秘密等待揭开?
夏中义集王国维:世纪苦魂
作者: 夏中义
简介:夏中义著的《王国维:世纪苦魂》是一部比较美学专著,重在探究叔本华哲学与王国维人本—艺术美学的关系。王国维是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开山祖,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1908年便有此学术史地位。王国维青春期特有的忧生之苦,是其师承叔本华意志哲学的直接心境动因,也是其再创人本—艺术美学之魂。此书特点不仅是在文献学水平认证了王国维从叔本华那儿接受了什么,更是在发生学水平探询王国维为何要师承叔本华,进而在转益西哲的基础上,又如何再创出有中华特色的人本—艺术美学。 本卷附录包括初版序(刘辉扬)、北大版跋,还有《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以王国维从<红楼梦评论>到<人间词话>的发展变化为中心》,原载《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
夏中义集新潮学案 思想实验
简介:本书收夏中义著的《新潮学案》、《思想实验》。 《新潮学案》所涉20世纪80年代新潮文论系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的厚重一页。此书评述的诸位学人如李泽厚、刘再复、刘小枫、鲁枢元等,皆是学界公认的新潮文论作者,既然他们或深或浅地影响了新时期思潮,其人其说也就不再是纯个体存在,而已转化为不无思想史意味的学案。此书注重个案研究,旨在通过对上述诸家诸说的逻辑解构及价值重估(微观),以迫近对该时期的大陆人文精神境况的总体俯瞰(宏观)。 《思想实验》蒐集著者主要撰于20世纪80年代(未辑入《艺术链》、《新潮学案》)的文艺学论文,在1982—1992年分别刊于《上海文论》《文艺论丛》《学术研究(内部文稿)》《文学评论》丛刊、《名作欣赏》《社会科学》等杂志。此书由学林出版社1996年1月作“火凤凰”新批评文丛之一出版。 本书附录《新潮学案》序(刘辉扬)、前言、后记与《思想实验》序(刘辉扬)、后记外,还有二文:刘再复《读夏中义的(新潮学案>》,原载香港《明报》1997年7月30日;《反映论与“1985”方法论年——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为人物表》,原载《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3期。
群团逻辑与团改攻坚
作者: 胡献忠
简介:《群团逻辑与团改攻坚》以1978年以来执政党致力于建构现代国家为宏观背景,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党与群团的关系、群团与群众的关系为逻辑框架,运用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群团改革的逻辑、议程与方略展开深入探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作为执政党联系和整合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的中介性力量,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性地位将更为凸显。共青团在改革攻坚中,要把*提出的“中国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做好青年人的思想工作。
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
作者: 高洪民
简介: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问题,高洪民著的《人民币跨境经济与金融循环研究》提出了人民币跨境实体经济循环和跨境金融循环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沪港金融中心处于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的枢纽地位。为此,本书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国际化与两大金融中心互促发展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当前存在的跨境经济循环与跨境金融循环发展的非对称性观点,并根据“两个循环”的特点,提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功能上将会按照国际“计价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三位一体的方式演进。为促进人民币跨境金融循环建设,本书还系统研究了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上海构建全球人民币清算中心的目标和对策、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策略以及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构建跨境金融循环之间的关系等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
夏中义集艺术链
简介:夏中义著的《艺术链》属文艺心理学。它探索性地用近现代心理学理论作方法,将文学的创作、接受、批评诸环节置于人类审美一文化心理水平,而逻辑地整合成既呈诗意性绵延,又不无分析哲学精微的心理美学专著。此书生成于1980年代文论新潮,不曾传染上那时节所流行的生硬的“新名词爆炸”,也是其特点。若问中国文艺心理学在新时期的学科重建究竟走了多远,此书或能实在地呈示一二。 本卷附录此书初版序言一(徐中玉)、初版序言二(刘辉扬)、初版跋、《理论的长跑——第2版导读》(刘锋杰)、第2版后记外,还有《完美的极限与极限的美丽——关于(艺术链)理论建构的对话》,原载《书林》1990年第1期(与夏青根合作)。
周瀚光文集
作者: 周瀚光
这部《周瀚光文集(共5册)》是周瀚光自1980年代以来所有撰写文字的汇集,包括他独立撰写并出版的学术著作和科普著作,他主编著作中自己撰写的章节,参与编著的著作中他撰写的内容,他已经发表的和尚未发表的论文、教材、书评、提纲等各种文字,以及在各有关场合所做的讲座、报告、发言等等。此外,也收录了少量与学术无关的其他诗文。可以说,它是周瀚光对自己三十多年来教学研究工作的一个回顾和汇总,也是他对自己后半段人生的一个概括和小结。
上海城市之心——南京东路街区百年变迁
作者: 马学强
简介:南*路街区是上海的地理中心与行政中心,亦是上海文化展示的*窗口之一,其历史发展脉络的演变,则是百年上海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马学强主编的《上海城市之心(南*路街区百年变迁)/城市更新与人文遗产上海系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南*路街区从近代至今日的百年变迁过程,同时分析这个历史街区的形成理路,勾勒出上海中心的文化地图,并讲述其间居民的精彩生活故事,既有学术深度,又具备可读性。
新公共管理学范式
作者: 陶庆
《新公共管理范式》。本理论框架以公共管理学理论前沿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机制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家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等四个核心概念和两对核心范畴,并以此原理贯通自编自选英文版公共管理学原著节选资料等教学资料,依据并结合主讲者自身相关公共管理方面的社会调查与理论研究等*研究成果,特别是从公共管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法理学、政治学交叉结合的四个维度,讲授国际通行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前沿与实践创新等课题,使同学们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理论前沿研究的主要思想、基本理论、一般逻辑和科学方法等学科体系。本理论框架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学理论的四大理论范畴:国家与市场,民主与效率;和五种理论范式:古典思想,科层制,新公共管理,新公共行政,以及全球治理等核心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现状,初步掌握理论联系中国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公共管理方面等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与实践推广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三维向度
作者: 严运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三维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民生愿景,跟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民众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从民众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具有阶级性、人民性和人类性,决定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主要特性。一是鲜明的阶级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根本。阶级维度的民生革命,立足无产阶级利益,争取无产阶级民生解放。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民生革命和民生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二是广泛的人民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基础。人民维度的民生建设,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争取人民民生解放。这一任务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正在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效令人鼓舞,也面临发展中的问题。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功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生道路、理论和制度,是当前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研究的重大问题。三是高远的人类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旨趣。人类维度的民生,立足全人类的利益,争取人类民生解放,这需要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艰苦过程。提出并推进“两个一百年”的民生发展,无疑是这个过程的重要部分,使我们更加接近于全人类民生解放的理想目标。
见证穿越——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实践探索
作者: 李永元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与美术暨纪念李桦诞辰110周年
作者: 上海鲁迅纪念馆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与美术暨纪念李桦诞辰110周年》主要包括“鲁迅与美术暨纪念李桦诞辰110周年”“鲁迅生平与作品研究”“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史料·辩证”“鲁海漫谈”“我与鲁迅”等主题,在这些主题下,计有20多篇相关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目前国内外**前沿的国内外鲁迅研究状况。
夏中义集九谒先哲书
空间与城市哲学研究
作者: 陈忠
简介:我们正在步入城市社会。城市具有深刻的人文性。城市是多样异质文明要素的空间化聚焦,是文明的核心标志,发展的核心场域,是人之社会性、创造性的对象化实现与呈现。城市社会的生成与转换、成就与问题具有高复杂性、高综合性,亟须进行哲学沉思、人文关照。本书对空间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正义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化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反思。本书是作者“人文城市学”研究系列的*卷,提倡一种综合性、具有人文底蕴的城市观、城市发展观。
夏中义集学人本色
日本先秦两汉诸子研究文献汇编
作者: 石立善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