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
作者: 闫艳红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9年03月
简介:
在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谋求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阔步进入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主要分析了建党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四次高潮,对每一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潮予以教育过程的要素梳理,并在横向和纵向对比中,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瞻望。以期为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历史借鉴。
【目录】
前言
绪论
*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现状
*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西方主要马克思主义流派
二、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大意义
*节 理论教育的目的
一、理论教育服务于国家合乎理性的公共存在
二、理论教育为时代新人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理论教育
三、奋进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勠力同心需要理论教育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五次高潮
*节 建党时期理论教育的*次高潮
一、理论教育*次高潮形成的历史必然
二、理论教育*次高潮的表现
三、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础性特点
第二节 延安时期理论教育的第二次高潮
一、理论教育第二次高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理论教育第二次高潮的表现
三、全党整风掀开思想统一新篇章
四、延安时期理论教育自觉性特点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教育的第三次高潮
一、理论教育第三次高潮的背景
二、理论教育第三次高潮的表现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理论教育的全局性特点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四次高潮
一、理论教育第四次高潮的现实背景
二、理论教育第四次高潮的表现
三、改革开放时期理论教育建设性向完备性转变特点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五次高潮
一、理论教育第五次高潮的现实背景
二、理论教育第五次高潮的表现
三、新时代理论教育在创新中引领的特点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
*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逻辑规律
一、理论教育与历史进程的辩证统一
二、理论教育与历史使命的耦合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逻辑规律
一、理论教育与理论本体的共生
二、理论教育逻辑与历史逻辑的共促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客体结合规律
一、理论教育的主体自为
二、理论教育的客体他律
三、理论教育的主客体互动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方法论规律
一、教育方法论普适性与差异化并存
二、教育方法稳定性和创新性结合
三、教育方法时代性和现代性结合
四、教育与传播的独立性和交叉性融合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启示
*节 理论教育要有主线
第二节 理论教育要形成体系并准确理解体系
一、高校理论教育体系继续完善
二、将理论教育体系与文化建设体系融合
第三节 理论教育要联系实际
一、理论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匹配,增强道路自信
二、理论教育要和史时结合,增强文化自信
三、理论教育要和党建结合,强化理论和制度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免费在线读】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进程》:
一、理论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支,能够不断历经苦难创造辉煌,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始终做到理论强党。用理论教育促进理论创新、用理论教育传播创新理论,做到理论教育与时代课题的高度契合,实现理论教育对党的理论传承与创新、传播与聚力的重要价值,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强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面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危难境地,中国的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前仆后继,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接过重任,带来光明?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爱学习的政党,是一个善于从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汲取力量、不断进步的政党。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本身就相当重视理论教育。
当前,关于经典作家的人选有不同说法。有四作家、五作家、六作家、七作家等四种观点。*种观点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孙来斌的经典著作文本研究,提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研究,意味着这几位伟人均为经典作家。此外一些教材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央编译局马列部和教育部社政司选编1999年版)、教育部社政司2001年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等书选编的文章也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第二种观点认为经典作家有五位,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但是不包括斯大林,如2010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吕静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解读》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著作。可见,经典作家也只有这五位。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邓小平这六位为经典作家,如在梅荣政教授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五个马克思主义文本有关论述的研究》有所体现,此外还可见于程恩富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经典作家卷》等。第四种观点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胡锦涛作为经典作家。为此,也有学者对经典作家界定提出异议。如朱建田等认为能成为经典作家必须具备相应两个条件:一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或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二是要一以贯之地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这是经典作家的政治品格。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是经典作家,因为他们符合这个条件,也具备这个能力。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杰出贡献者。本书仅仅阐述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教育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重视理论教育,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科学的理论教育思想早已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里释放力量。首先,关于理论教育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追求理论的彻底性和实践性。。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这段话里已经包含着这样的疑问和答案,那就是什么样的理论能够说服群众、感化群众?答案是抓住了事物本质的理论。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孜孜不倦地追求理论的本真,进行实践斗争,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清算了普鲁东主义、英国工联主义、拉萨尔主义、巴谷宁主义以及杜林的假社会主义、新康德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反马克思主义斗争修正主义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