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03 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相关结果
DEA方法与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作者: 王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
简介:资源分配与目标设定问题为经济学中的经典问题。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更多的依赖竞争的市场以及完善的价格信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作为一种非参数的数学规划方法,在价格信息不能接近获得和多投入多产出背景下,其优势日益凸显出来,并很早应用于非盈利性组织评价。本书研究的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资源分配和目标设定问题。 通过文献的研读,本书系统地总结了DANG*当前资源分配与目标设定研究的特点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和不足之处。 【目录】
*章绪论
1.1 DEA方法与绩效评价问题
1.2 DEA方法发展历程梳理
1.3 DEA方法与资源配置问题
1.3.1 DEA方法的优势
1.3.2研究现状
1.3.3 基本假设
第二章DEA方法与基本模型
2.1 CCR模型与其建模思想
2.2 DEA模型与其经济背景
2.3逆DEA模型
2.4规模报酬与规模弹性
2.5算例
第三章逆DEA模型与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3.1解决逆DEA问题前需要考虑的条件
3.1.1 在输出导向模型下的逆DEA问题
3.1.2 在输入导向模型下的逆DEA问题
3.2 系统效率*化的*配置模型
3.2.1 单个决策单元的*资源配置量
3.2.2 对MPSS和规模有效关系的讨论
3.2.3 决策单元集合的额外资源配置量
3.3 系统产出*化的*配置模型
3.4算例
第四章弹性模型与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4.1弹性的定义
4.2弹性模型
4.2.1 情况l:一个投入一个产出
4.2.2 情况2:多个投入一个产出
4.2.3 情况3:多个投入多个产出
4.2.4 弹性取值与规模报酬的关系
4.3 资源配置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
4.3.1 情况l:一个投入一个产出
4.3.2 情况2:多个投入多个产出
4.4算例
第五章案例计算
5.1初始设置
5.1.1 在Excel中录入案例数据
5.1.2 加载规划求解宏
5.2计算CCR(,)坤和CCR(0)”模型
5.3计算CCR交叉效率
5.4计算CCR(,)肌9和CCR(0)肌’模型
5.5计算BCC(,)肌P和BCC(0)毗9模型
5.6计算弹性模型
5.7计算发展曲线
大都市社区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
作者: 颜玉凡
简介:《大都市社区协同治理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对国家文化治理理念转变的宏观背景的勾勒,用实践的观点来叙述、以文化治理的理论视域来探析多元主体在大都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不同情境中的行动策略,描绘出当前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部门的行动逻辑、居民参与公共文化生活的真实意图和文化组织介入公共文化服务的真实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在公共文化服务协同治理场域中三个行动主体基于不同目的而形成的互动关系,认清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关联和权力关系,审视在现实情境中不同主体的互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与消解作用,进而解释这种作用的形成机制。 全书立意新颖、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将社会学、管理学、行政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充分融合,可供广大城市建设管理者、社会工作者等参阅,并可作为文化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方面研究和教学的参考文献与读物。【目录】 章 绪论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一 研究缘起二 研究意义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界定一 研究问题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地点与问卷调查一 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二 研究地点和问卷调查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视域与技术路线节 文献综述一 针对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及其实践途径的研究二 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参与主体研究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困境研究四 现有研究述评第二节 理论视域一 文化治理的多重功能二 基于文化治理思维的研究视域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一 研究内容二 技术路线第三章 制度与执行——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行动节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一 国家文化治理理念的变迁和演进二 政治文明中公民文化权利的意义嵌入和实现路径三 经济转型中文化产业的公共价值缺失和精神重塑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的行动策略一 聚焦于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二 塑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三 扶持各类民间文化组织第三节 推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逻辑一 公共文化的政治使命与意识形态前置二 重塑公共文化生活的价值关怀与制度实践三 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中的“造园姿态”本章小结第四章 认同与选择——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居民参与节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居民弱参与场域一 个人焦虑与社区认同缺失——城市居民社区活动弱参与场域的逻辑起点二 公共文化参与热情的代际差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居民参与的人口特征三 镶嵌在社会阶层中的文化分层——阻碍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空间结构四 居民参与制度的双重缺陷——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居民弱参与的制度形塑第二节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居民参与类型一 自娱自乐型参与二 发挥余热型参与三 “人在屋檐下”的依附型参与第三节 社区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逻辑一 不能忘却的集体记忆二 难以割舍的社会报酬三 不容小觑的身份认同本章小结第五章 服务与生存——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文化服务组织实践节 文化服务组织介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场域一 职能外溢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二 私性文化传承与个人主义扩张的并存三 NG0的制度制约与资源障碍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策略一 以“政”之名——谋求支持获得合法性二 实现组织运行的规范化、高效率——基于组织长期发展战略的能动管理三 拓展资源的“第三条道路”——建构在私人“关系”上的社会网络第三节 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逻辑一 对称性依赖下对的全面依附二 博爱、奉献精神旗帜下的组织身份的多方攫取本章小结第六章 理想与现实——公共文化服务实践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节 制度理想中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互动图景一 公共文化服务的应有功能二 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设计中的三元主体理想互动图式第二节 三元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行动特点一 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路径依赖”二 社区居民参与在选择与认同中的“离散性”三 文化服务组织在服务与生存发展中的政治“嵌入性”第三节 三元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的互动关系一 在路径依赖下与其他主体的互动关系二 居民在参与离散性特征影响下与其他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三 文化服务组织在政治嵌入性实践中与其他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四 三元主体“对称性”互动的现实图景本章小结第七章 研究结论一 基层是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治理的重点二 人情因素依然对居民和文化组织的行动产生着重要影响三 居民的主动参与仍然需要的有效激励四 文化服务组织仍然需要在扶持下赢得社会认同五 三元主体的均衡性互动需要策略性地让渡更多的资源与权力附录 2014年JY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调查表参考文献后记
火车的文化政治学
作者: 张杰
简介:
“再平衡”战略下美国亚太战略的目标与手段
作者: 周琪
简介:时期,美国采取了把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地区的战略“再平衡”。《“再平衡”战略下美国亚太战略的目标与手段》考察了“再平衡”战略形成的内外因素、实施效果和所遇到的挑战,以及对中国周边外交环境和中美关系的影响;全面分析了实施“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手段:加强同传统盟国的关系,建立与亚洲新兴国家的新伙伴关系,在多边机构框架下增加对东盟事务的参与,以及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签署,将其作为“再平衡”战略经济方面的支持。此外,在“再平衡”战略下,美国如何平衡同中日两国的关系,美国的南海政策如何导致南海问题成为中美之间激烈争执的问题之一,美国如何应对形势日益严峻的朝核问题,也是该书各章所讨论的问题。
35位著名学者纵论马克思主义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组织院内外著名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等,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 赵剑英
本书主要收录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作者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些理论文章,集中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哲学角度解读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制度的科学合理性;二是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三是阐释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本书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资助
图像、文字文本与灵视诗学-
作者: 林晓筱
简介: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对布莱克兰贝斯时期作品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布莱克后期发展出的象征体系。通过文字文本、图像文本和“灵视”这三者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布莱克的创作模式。《图像、文字文本与灵视诗学:布莱克兰贝斯时期作品研究》认为,从当下语境出发,我们正处于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文字日益退居次席。【目录】 导论章 布莱克的图像诗学一 布莱克诗学中的视觉构成二 布莱克诗学的视觉特征三 视觉特征与想象力第二章 文字和图像的对立关系一 对立面的特征二 对立面的内涵三 对立面的表现第三章 文字与图像的生成一 布莱克眼与诗画“姐妹艺术”二 文字与图像的生成模式三 文字和图像的显现过程第四章 文字、图像与想象力一 想象力的显现功能二 想象力的创造功能三 想象力的展现第五章 文字、图像与“灵视”显现一 “天真”与“梦境”:图像中的图像二 “经验”与“负担”:图像与图像之间的互文关系三 布莱克象征体系中的老虎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梁启超诗传
作者: 阎春来
本书以梁启超诗为脉络传述梁氏一生,各章节所引用诗作前两字,当合于古制,亦合于诗传精神。尝试用文言写作,既期合于人物所处历史背景之语言环境,同时也望能于当代国学热及弘扬传统文化之际,略尽绵薄。本书征引较多、资料详确,当有相当文献价值;描述历史场景,塑造人物形象,不吝使用文学修辞手法,称其为文艺作品,似亦可当之;而以诗为经架构其生平,试图创造出一些学术价值。全面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维度。
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的计量分析
作者: 高艳
简介:汇率波动对我国经济及靠前金融稳定有显著的影响,对汇率的波动特征及计量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汇率变化的规律,化解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冲击,也可以为我国汇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高艳著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的计量分析》在人民币汇率均衡决定理论及靠前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汇率波动的分布特征,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宏观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欧元等汇率的协同波动溢出效应,波动协同持续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目录】●**章??引言●**节??人民币汇率的发展进程●第二节??文献综述●一??均衡汇率决定理论●二??汇率波动传导机制●三??人民币汇率与中美经济动态相关性●四??刻画汇率波动分布特征模型●五??汇率波动溢出效应及协同波动溢出效应●六??汇率波动持续性及协同持续性●第三节??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二章??均衡汇率决定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节??均衡汇率决定理论●一??购买力平价理论●二??基于宏观经济均衡方法的均衡汇率理论●三??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四??行为均衡汇率理论●五??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六??持久均衡汇率理论●七??国际收支均衡汇率理论●八??资本增强型均衡汇率理论●部分目录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
作者: 李旭
简介:《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文化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把文论研究与文论言说者研究结合起来,打破了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就理论谈理论的局限,目的是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言说者置于政治、经济、消费、媒介、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深入探讨和剖析这些复杂因素如何形塑和建构丫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也使文学理论产生改变。作者认为,文论言说者既要坚守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承担道义、关心社会的优良品格,也应该超出原有的启蒙者的精英身份认同,与时俱进,脚踏实地,为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打造“一带一路”前行航标——新时代中国海外园区再出发
作者: 林拓
我国海外产业园区经过20多年发展,为带动国内企业“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产业升级和双边经贸政治文化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文化与价值观研究论文集
作者: 郭莲
《文化与价值观研究论文集》是作者郭莲多年从事文化理论与价值观比较研究所发表的20余篇论文、译文的结集。论文主要聚焦于文化定义、构建比较价值观的尺度体系、西方“后现代化理论”的验证研究,以及中美苏等国价值观比较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译文则主要涉及文化研究的诸多领域,例如宗教、人权、女权运动、资本主义、文化帝国主义、互联网、传媒、多元文化主义、马克思和传媒与文化研究等,主要是向国内专家学者译介国外相关领域的同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历史、制度与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基于中国家户制与印度村社制的比较研究
作者: 施远涛
简介:DANG*当下中国乡村社会正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期,在探索乡村治理转型道路的过程中,注重传统的“延续性”与注重超YUE传统的“创新性”同样重要。施远涛著的《历史制度与乡村治理现代化转型--基于中国家户制与印度村社制的比较研究》将研究视角投向历史的深处,SHOU*选取中国家户制为切入点,以印度村社制为参照,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分析两种东方制度传统的生成、历史变迁及其在变迁过程中对乡村治理原型的形塑以及对乡村治理转型的推动;并通过比较发现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底色和制度基因,厘清中国乡村治理变迁的历史脉络,探究中国乡村治理未来转型的路径SHOU*选择,使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能够步入“链式”发展轨道。 【目录】 章 绪论一 问题提出二 研究意义三 研究现状及思考四 分析思路五 核心概念阐释六 本书创新意图第二章 视角、理论范式与方法论一 研究视角:家户与国家二 理论范式:历史制度主义三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四 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第三章 两种东方传统:家户制与村社制的起源一 宗法制度的兴起与式微二 家户制传统的起源及历史地位三 村社制传统的起源四 两种制度传统起源历史比较的归纳阐释第四章 路径依赖:制度传统中的乡村治理原型一 家户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二 家户制路径依赖中的乡村治理原型三 村社制路径依赖中的乡村治理原型四 一个总结性的比较分析第五章 断续平衡:制度变迁与乡村治理转型一 家户制传统的断裂与乡村治理转型二 家户制的复兴与乡村治理再次转型三 村社制变迁中的乡村治理转型四 一个总结性的比较分析第六章 家户制、村社制新异态与乡村治理转型新挑战一 中国乡村社会中家户制新异态二 家户制新异态下乡村治理转型面临的新挑战三 村社制新异态与乡村治理转型面临的新挑战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一 结论:从回顾引出的前瞻二 政策建议:从前瞻走向实践三 余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
作者: 杨贵颖
简介:《“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对斯大林“一国建成”论作了较为全面分析,既肯定其贡献,又指出其缺陷。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是就社会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就政治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社会革命的终胜利必定是世界性的胜利。因此,所谓列宁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用“一国胜利”的新结论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过时”的旧观点的说法,没有准确反映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思想。其实,“一国胜利论”与“同时胜利论”的精神是一致的。列宁的新贡献,一是结合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明确提出“一国胜利论”,二是在俄国战争结束后,根据外的新形势,提出一国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思想,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而斯大林认为列宁在“一战”期间就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则是对列宁思想的严重误解。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与设施
作者: 张勇
简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其“短板”在农村,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如何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关键,而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和设施的配置是根本“抓手”或“着力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与设施》基于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后转型”宏观社会背景出发,重新认真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外延,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及标准化。从2013年开始,湛江市开启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探索,该书基于对该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提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的地方经验。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体系和服务设施配置,力图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与理论构想。【目录】 前言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后转型”背景一 社会结构进入“后转型”时代二 社会新旧矛盾“共振”,改革进入攻坚期三 社会组织进入以“质”为重心的发展阶段四 自身发展进入“后转型”时期五 改革进入凸显“顶层设计”新阶段第二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外延一 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内涵与外延的向度二 基本公共服务中“基本”之内涵三 基本公共服务的特点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均等化”之内涵五 基本公共服务的外延及分类六 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三章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及标准化一 公共服务设施及分类二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及分类三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第四章 湛江市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与经验一 湛江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概况二 湛江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三 湛江市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践四 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的路径第五章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体系一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功能定位二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三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配套改革四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设置依据五 农村公共服务站服务内容体系六 乡镇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内容体系第六章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设施配置一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及分类二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理念与原则三 农村公共服务站服务设施配置四 乡镇公共服务中心服务设施配置五 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设施配置的几个问题后记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构建
作者: 钟飞腾
简介:中国崛起能否改变西方政治哲学的一种根本理念——崛起国和守成国之间的 “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试图破解“修昔底德陷阱”。本书甄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学者的学术论文,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和政策,不同国家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以及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影响地区关系和秩序三个方面,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秩序提供智力保障和政策建议。【目录】
一 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政策
新型大国关系的形态分析 陈志敏
中国—欧盟关系中的身份问题 黄奕鹏
新型大国关系、共同发展与中国外交新理念 钟飞腾
二 国别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新领导与中国对外政策和中美关系前景 时殷弘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前景与中国的应对 周方银
亚太地缘政治新均衡与中美关系 赵明昊
新兴多极世界中的中美关系 克利福德?克雷柯夫
安倍外交的特征
——以“祖父遗传”为中心的解读 若宫启文
安倍政权的外交政策与中日关系 李成日
“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中日比较的视角
邱静
基于澳大利亚视角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贾斯廷?黑斯廷斯
三 新型大国关系与秩序变革
东亚民族主义勃兴与中国周边关系的转型
归泳涛
南海问题对中国—东盟新型关系构建的影响 张洁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 钟飞腾
区域公共产品供求关系与地区秩序及其变迁
——以东亚秩序的演化路径为案例 高程
未来十年亚太秩序构想 钟飞腾
东亚秩序:研究议题还是现实问题? 胡波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海外园区发展报告
作者: 赵海
简介:在“一带一路”倡议从港口、通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逐步转为产业、经济、项目、企业、区域带动的内涵建设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中国企业“打包”实现中国海外园区“走出去”势必会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这同时也需要我们更加冷静地梳理和思考中国海外园区发展的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现状和问题,理清中国海外园区目前的类型和分布,测评中国海外园区的建设效果和案例模式,进而为中国海外园区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本书按照此研究思路,对我国目前海外园区的相关概念、类型特征、区域分布、典型案例做出系统梳理,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81家中国海外园区和“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45个中国海外园区进行定量的绩效和潜力评估,进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中国境外园区发展的建议,研究对象具有新颖型,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研究内容对开发区、园区、企业建设具有参考性。
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
作者: 吴如巧
简介:《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历次修改的内容,从七个方面对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既涉及民事诉讼模式结构、法与传媒关系等宏观层面的框架设计,亦括证据制度、公益诉讼、法律监督等具体层面的制度安排。 此外,《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对美国民事诉讼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考察,以对我国民事诉讼的今后发展提供镜鉴。【目录】 专题一 民事诉讼模式研究我国民事诉讼的模式选择与制度重构——以民诉法修改为视角的分析民事诉讼主体结构模型观——以诉讼模式为视角的分析第二审上诉模式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专题二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研究摸索证明与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开示的协作论协同主义民事诉讼模式下的证据收集论我国文书提出命令制度适用范围的扩展——以第三人文书提出义务为视角离婚损害赔偿诉讼无过错女性“举证难”之破解——兼论“”在我国的可行性日本近年民事取证制度改革述评专题三 法与传媒关系研究美国媒体视野中的民事诉讼传媒对法程序的介人——负面效果、法律规制与制度构建传媒与法关系的三种调控模式——以两大法系国家为视角的分析专题四 环境民事诉讼问题探讨谁该作为云南铬渣污染案的原告论我国环境诉讼原告主体的一元化专题五 法律监督制度研究论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混同与独立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监督与制约:一种新机制的建构新形势下对民事检察监督权的理性思考专题六 美国民事诉讼研究美国联邦民事诉讼程序的新发展及其启示美国民事诉讼中的案件管理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兼论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案件管理经验美国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合并制度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联邦上诉程序终局判决规则:内涵、例外与发展专题七 其他民事诉讼制度探讨再审案件审理权的配置——以民诉法修改为视角的分析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二重视角从“法官会议制度”看我国法院“去行政化”的困境与破解“法庭之友”制度及其借鉴人民陪审员审判参与度构建的民主逻辑参考文献后记
中国土司学导论
作者: 李良品
简介:《中国土学导论》由李良品著。“中国土学”主要探讨与土相关的问题。一是诠释土官、土、土制度、土文化、改土归流等学术概念,二是探讨齐政修教、因俗而治、以夷制夷等与元明清国家治理的理论问题,三是阐明中国土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等问题,四是总结中国土学的多学科融合、基本路径和研究方法,五是分析中国土学与土文物保护单位和土遗址申遗,六是讨论中国土学构建应注意的问题。构建“中国土学”,不仅需要在土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予以拓展、补充和完善,同时也要在土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到深入、落实和全面。
二战后美国对韩政策研究
作者: 马德义
简介:《二战后美国对韩政策研究》以美国对韩政策的发展演变为具体目标对象,侧重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的美国对韩政策研究。 《二战后美国对韩政策研究》采取美韩关系发展的编年顺序以专题形式,通过对典型个案研究以期达到以点带面之效。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冷战时期美国对韩政策反映了对称性联盟中行为主体的活动形式,明显体现矛盾性及普遍联系的特点,表明了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是美国对韩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展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性及矛盾性。 《二战后美国对韩政策研究》笔者认为,无论从历时角度还是从共时角度分析,上述内容都是美国总体对外政策所具有的特点。【目录】 序论一 研究意义二 研究现状概览(一)研究状况(二)国外研究状况三 研究对象、内容及主要观点(一)研究对象(二)研究内容(三)主要观点四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章 19世纪至20世纪早期美国朝鲜半岛政策概观一 美朝接触的肇始阶段.二 美国成功叩关朝鲜及其影响三 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前后美国对朝政策变化(一)甲午战争期间美国对朝“不干涉”政策(二)日俄战争及日据时期的美朝关系第二章 冷战爆发前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一 二战后期美国对朝“托管”政策的酝酿二 美苏分歧及美国对朝政策调整(一)“三八线”的出现(二)美苏在东亚政治问题上的矛盾(三)美国的政策评估及结果三 撤军问题及其影响(一)撤军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二)美国对朝局势评估及撤军政策的实施(三)撤军政策对相关各方的影响四 朝鲜战争爆发与美国政策大调整(一)战争爆发前夕美国的政策评估(二)战争的爆发及美国重返朝鲜半岛第三章 朴正熙军事及韩国政权过渡时期美国对韩政策一 军事前的美国对韩政策二 “五一六军事”发生后美国的政策变化(一)反对态度立谈之间(二)观望政策显露端倪(三)支持政策复还故态三 美国从“观望”到“认可”政策变化之缘由(一)美国对苏战略及其东北亚战略的需要(二)“五一六军事”为美国在韩另觅代理人提供契机(三)军事政权治下的局势稳定与美之期望一致(四)朴正熙本人及军事集团的言行令美国释疑四 美国对韩国“文官”问题的评估及对策(一)韩国政治经济状况(二)韩国“政权过渡”中美国的作用(三)美国与韩国“文官”的出现第四章 美国与日韩邦交正常化一 日韩敌对态度历史概览及双边谈判焦点问题(一)历的相互认知(二)日韩关系正常化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三)日韩会谈的三个阶段二 日韩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美国的作用(一)美国在预备会议及阶段会谈期间的态度(二)美国与第二阶段日韩会谈(三)曰韩会谈第三阶段美国的调解三 美国积极斡旋原因何在(一)维护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利益(二)轻美国经济负担四 相关各方对日韩关系正常化的反应(一)日韩两国民众的反应(二)美国的反应(三)中国和朝鲜的反应五 日韩关系正常化的影响第五章 美国对韩政策与韩国出兵越南一 美国拒绝出兵越南的要求二 朴正熙出兵越南及美国的政策变化(一)“特种战争”时期的区域环境(二)韩国出兵及“局部战争”前期的美国对韩政策(三)“局部战争”后期美国的政策调整(四)越战后期美国对韩政策三 韩国出兵越南的缘由(一)朴正熙政权思想的支配和引导(二)朴正熙摆脱困局的需要四 美国促韩出兵动机何在(一)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缓压负的需要(二)将越战化、合理化的要求(三)美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五 韩国海外出兵活动的影响(一)从经济层面看对韩国的影响(二)在外交层面上对美韩的影响(三)因韩国出兵而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至今依然存在第六章 冷战时期美国撤出驻韩美军政策之行止因由一 美国海外驻军的理论依据及驻韩军事力量的出现(一)对美国海外驻军行为的分析(二)美国海外军事存在的出现(三)驻韩美军的形成与发展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美国对韩政策中的撤军问题(一)尼克松之前的美国撤军问题(二)尼克松主义对韩国防务的影响(三)福特的撤军政策三 卡特撤军政策的出台及各方反应(一)卡特撤军政策的依据(二)卡特撤军计划的酝酿与出台(三)各方对美国撤军政策的反应四 卡特撤军政策的中止(一)美国政界、军界及民众的反对(二)来自国会的反对(三)“韩国门事件”的掣肘(四)“新情报评估”的影响五 撤军政策对韩国选择的影响及美国的对策(一)美国的撤军政策促使朴正熙走向之路(二)美国对朴正熙选择的遏制策略(三)对朴正熙选择的再思考六 驻韩美军的作用与驻军的撤留问题(一)驻韩美军的制衡及威慑作用(二)驻韩美军的撤与留第七章 美国人权观念及对韩人权政策一 韩国民主与人权状况及美国的政策二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对韩人权政策(一)20世纪60年代初期韩国人权状况及美国的态度(二)约翰逊时期美国对韩人权政策三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韩人权政策(一)朴正熙“维新宪法”下的韩国人权状况(二)尼克松——福特时期对韩低调的人权政策(三)卡特对韩国强硬的人权政策及其变化四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国会之间围绕对韩人权问题的关系(一)美国与国会围绕对韩人权政策的分歧(二)“阋墙之争”与国家利益五 关于美国对韩人权政策的历史分析第八章 里根对韩政策的变化一 里根对外政策概观二 朴正熙后的韩国状况及美国的分析(一)20世纪70年代末韩国政治状况(二)韩国“”及美国的政策三 美国与韩国“光州事件”(一)事发前夕美国对韩国状况的评估(二)“光州事件”爆发及美国的政策四 美国与“第五、第六共和国”时期的韩国(一)“光州事件”后的美韩关系发展(二)美国对全斗焕政权的认可(三)美国对韩国第六共和国的政策变化五 20世纪80年代韩国反美主义运动的发展结论参考文献(一)中文资料(二)外文资料大事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