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心理·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理论与技巧:第八版
作者: 马乔里·J.科斯特尔尼克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8年02月
简介:
众所周知,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谈到如何帮助儿童建立对自己的积极认知,提升儿童与他人有效交往的能力,以及向儿童传授社交行为规范等具体问题时,父母和专业教育者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难免遇到急功近利、知易行难的尴尬,甚至可能因为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教育技巧而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本书由多位儿童教育与心理发展领域专家联手打造,专为每一位从事儿童教育及相关工作的人士而著,不仅在儿童的成长与行为方面提供了广泛综合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更是通过对丰富教学经验的总结、提炼,将能有效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践技巧与应对策略倾囊相授。读者将在阅读中加深对儿童成长过程的了解程度,加强与儿童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提升对儿童行为管控的驾驭水平,为儿童营造一个真正有助于提升社会能力、发展健全人格的环境。
【目录】
第1章 改变儿童的生活
社会能力是什么
在儿童发展和社会能力方面,幼教专业人士须知
学习与社会能力
社交环境
你在培养儿童社会能力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
适应发展的教学法与社会能力
引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框架
章节结构
第2章 好的开端:与婴幼儿建立关系
成人与儿童积极关系的基本要素
依恋是关系的基础
了解婴幼儿的暗示
支持儿童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
在交流中发展儿童的能力
友情
培养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
对待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
帮婴幼儿发展积极的社会关系的技巧
第3章 通过非言语沟通与儿童建立积极的关系
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非言语沟通的渠道
与儿童发展非言语关系
通过非言语行为表达权力和安全感
发出和解释非言语信息可能遇到的潜在挑战
儿童对非言语交流技能的学习
帮儿童用非言语的方式发展积极关系的技能
第4章 通过言语交流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意识
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语言环境
建立积极的语言环境
通过言语交流促进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发展的技能
第5章 支持儿童的情绪发展
情绪是什么?它来自哪里?
情绪为什么很重要
幼儿教育人士需要了解儿童情绪发展的哪些方面
儿童表达情绪时的个体差异
儿童从婴儿期到7岁经历的情绪挑战
对儿童情绪的积极反应
支持儿童的情绪发展和学习的技能
第6章 培养儿童的韧性
什么是韧性
韧性是怎样发展的
压力、风险因素和逆境对韧性的影响
儿童自身的优势及保护性因素
与儿童的家人共同培养儿童的韧性
帮助儿童发展抗压能力和韧性的技能
第7章 将社会性发展融入游戏中
游戏的本质及它与社会能力的关系
游戏的种类
帮助、强化和扩展儿童游戏能力的技能
第8章 帮助儿童发展与同伴的关系和友谊
儿童与同伴和朋友关系的重要性
儿童对于朋友和友谊的理解
儿童怎样选择自己的朋友
每个儿童都需要掌握的交友技能
课程设置中如何安排有关友谊发展的内容
在帮助儿童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友谊方面,成人所起的作用
帮助儿童发展同伴关系和友谊的技能
第9章 布置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物质环境
对空间和物品的布置
安排时间
布置物质环境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同时防止或消除不当行为的技能
第10章 培养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交流期望和规则
什么是自我调节
内化(内部控制) / 280
发展对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
经历对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
成人对儿童的引导方法
表达期望
对儿童表达期望和规则的技能
第11章 培养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结果的意义
有问题的行为及具可能的解决办法
结果
警告和后续行动与个人信息相结合
深入的个别化干预措施的必要性
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适应规则和结果
执行结果的技能
第12章 应对儿童带有攻击性的行为
什么是攻击性
儿童为什么会有攻击性
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成人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使用的无效策略
怎样有效地应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冲突调解的模型
当攻击性行为发展成欺凌后
应对攻击性行为的技能
第13章 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发展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到的各种影响
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技能
第14章 培养儿童对性和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孩子的性心理发展
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早熟的行为、害羞和困难气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性和多样性的技能
第15章 做出道德判断和决定
道德判断以及影响做出道德判断的因素
做道德判断时应遵循的原则
对儿童*行为的道德判断
侧重于儿童遭虐待和忽视的道德行为准则
就道德问题与儿童的家人进行沟通
做出道德判断所需具备的技能
附录一 案例分析
附录二 专业技能调查表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免费在线读】
第5章 支持儿童的情绪发展
一只蝴蝶落在肖恩的手上——他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天去幼儿中心,在她妈妈要离开时,茉莉忍不住难过地哭了起来。
埃米莉冲过去接球,当她把球握在手中时,她非常激动。
隔壁房间传出成人愤怒的争吵声,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托尼感到很害怕。
当拉里说她笨时,詹妮弗愤怒地喊道:“不对,我不笨!”
儿童每天都会经历数百种情绪。情绪存在于儿童的每一个活动中,由各种大大小小的事引发,也就是说,儿童周围的人或事引发他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绪是什么?它来自哪里?
任何文化中的人都有情绪,快乐、悲伤、厌恶、生气、惊讶、感兴趣和恐惧等都是人普遍的情绪(Ekman,2007;Wellcome & Trust,2010)。虽然这些情绪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些共性,即每一种情绪都是由内部或外部事件引发的,然后将信号传送到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情绪的爆发是瞬间出现的,甚至连当事人都没意识到就发生了。
由于这些传送到大脑的信号,人被唤醒了,其身体机能也会随着心理变化产生反应。他的心跳加快,手掌出汗,喉咙发干,这些都属于情绪的身体反应。情绪还会带来其他可观察的变化,比如面部表情、姿势、声音和身体动作等方面的变化。
微笑、皱眉和大笑都是人的情绪的外在呈现,被称为情绪的表现部分。通过它们,个体传递了自己正处在怎样的状态的信息。当然,他们的整体情绪还受到当时的环境、他们的目的和过往的经历等影响(Calkins & Williford,2009)。综合所有因素,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一定程度的快乐、悲伤、愤怒或恐惧中,这被称为情绪的认知部分。
虽然科学家们对于身体感知、所表现出的反应和认知出现的顺序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都一致认为,情绪是由这三方面共同构成的(Aamodt & Wang,2008)。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例子:老师要求8岁的凯蒂朗读她写的报告时所发生的情况。
传达到凯蒂大脑的信号:老师叫出凯蒂的名字;其他的孩子保持沉默;教室后面传出一阵吃吃的笑声。
身体反应:凯蒂的嘴巴发干;心跳加快;胃有痉挛的感觉。
表现出的反应:凯蒂面带愁容;双肩下垂。
认知反应:凯蒂想到了自己以前在众人面前糟糕的表现,但同时她也非常渴望表现得好一点。
情绪:凯蒂感到很紧张。
如果凯蒂的认知反应能聚焦在过去在公开场合讲话成功的经验上,她就很可能认为自己此刻的情绪是兴奋,而不是紧张。无论是哪种情况,凯蒂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做出*终的判断。即使别人认为凯蒂可以表现得很好,可如果她自己坚持认为当时的情形令她感到很害怕,她还是会紧张。这就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两个人会因为认知反应的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虽然凯蒂会觉得紧张,可班上的另一个孩子可能正昐着读自己的报告呢。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反映了不同儿童的实际情况而已。由于情绪与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有关系,因此类似这样的情绪反应每天都会出现很多次。
情绪为什么很重要
儿童的情绪有许多种,既有快乐和喜爱,也有生气和沮丧。有些情绪可以带给人愉悦,有些则不能,但所有的情绪在儿童的生活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基本的层面讲,情绪能够帮助儿童生存。在一些情形下,比如,快速躲过一辆急速驶来的三轮车,或者与生活中重要的人形成依恋关系,都说明表现出的反应可能盖住一个人的认知反应。在这两个事例中,情绪无意识地促使儿童做出了自我保护的反应,而无须“思考”发生了什么事(Ekman,2007)。
当他们确有机会思考时,情绪能给儿童提供有关幸福的信息(Lewis,2007),其结果是,儿童会采取一些行动以维持或改变他的情绪状态。比如,高兴和信任的感觉能让儿童产生一种安全和踏实感;爱的感觉会让儿童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并且得到了别人的珍视;骄傲感则证明他是有能力的。所有这些正面的情绪都给儿童提供了安全感,使他们继续或重复带给他们快乐的经历。反之,有些情绪会发出不满、不幸或危险的信号,提醒儿童事情有些不对头。生气会促使儿童去努力克服困难;悲伤会使儿童的精力下降,需要给他时间去适应损失或失望;恐惧则会让儿童以逃离、避开或者其他方式保护自己,远离一些事端。在每一种情形下,情绪都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并暗示他们要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表5.1对这些情绪做出了归纳。
此外,情绪还是一种交流方式。比如,在婴儿学会说话前,微笑或哭泣等情绪表现是他们与成人进行沟通的*语言。即使在人们可以用言语和非言语暗示交流后,情绪仍然可以起到表达感受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的作用(Jaswal & Fernald,2007;Widen,Russell,2008)。
情绪还可以影响儿童的认知功能(Steedly,Schwartz,Levin,& Luke,2008)。*近的研究发现,大脑中控制情绪的神经回路与那些和智力活动有关的神经系统高度互动,所谓的智力活动包括:关注细节、设定目标、制订计划、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等(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 on the Developing Child,2006)。所以,情绪既能协助也能干预人的认知行为。情绪如果管控不当或者是负面的,很可能削弱人的智力活动;而如果管控得当或者是正面的,则非常有助于人的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Raver,Garner,& Smith-Donald,2007)。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每天都不能忽视儿童的情绪发展。事实上,研究人员建议,对儿童情绪的密切关注应该覆盖其家庭生活和幼儿中心或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Steedly et al.,2008)。
情绪发展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中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你可以有很多机会帮助儿童:
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
对他人的情绪更为敏感。
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管控自己经历的各种情绪。
这些都是与情绪发展相关的重要能力,因此,从上幼儿园的儿童一直到十二年级的青少年都应当通过课程来学习与此有关的内容。表5.2中列出了美国几个州的学习标准。
你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提高儿童管控情绪的能力,包括每天的互动、有意的引导和有组织的活动。无论你采取怎样的方法,要想把工作完成好,你首先必须对儿童情绪的发展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幼儿教育人士需要了解儿童情绪发展的哪些方面
从出生开始直到小学早期,儿童的情绪发展受到下面几个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情绪是怎样出现的。
儿童怎样发展其情绪意识。
儿童怎样觉察他人的情绪。
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
儿童解决童年期情绪问题的能力。
所有这些发展过程都与儿童的成熟程度和经历有关,了解它们能够帮助你对儿童做出恰当的回应,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能力。
情绪的出现和成熟
纳迪亚出生刚两天,当她的哥哥把她一会儿抱起来,一会儿又放在大腿上时,她的脸上露出了难受的表情。一些科学家认为,这就是纳迪亚真实的情绪反应(Izard et al.,1995;2000)。不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新生儿的这种表情只是一种条件反射,他们的观点是人的真实情绪要在出生几周后才会表现出来,因为只有到那个时候,他们的认知能力才发展到了足以使他们反映自己的经历(Sullivan & Lewis,2003)。尽管有不同的观点,但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在出生的*年中,婴儿会体验各种不同的情绪,但他们并不能把所有情绪都表达出来。只有随着儿童日趋成熟,他们的情绪才能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成熟的情绪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它与语言能力和身体发育一样,都是可预期的(Copple & Bredekamp,2009)。1岁以前,纳迪亚可以表现的情绪有:快乐(大约6周时)、生气(大约4—6个月时)、悲伤(大约5—8个月时)和恐惧(6—12个月时)。
快乐、生气、悲伤和恐惧被认为是初级情绪,从它们开始,儿童会发展出其他各种情绪(Widen & Russell,2008)。比如,从婴儿的*次社会性微笑中可以看到快乐,因为它是一个明白无误的表达愉快的信号,通常是他在看到主要照料者时发出的,并且被作为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社会性事件而受到全世界所有家庭的欢迎(参见要点5.1)。
要点5.1
在传统的印地安纳瓦霍家庭中,人们要庆祝快乐的出现
一个正在微笑的婴儿
在传统的纳瓦霍文化中有这样的习俗:看到了孩子*次笑的朋友和家人可以荣幸地主办一场名为“孩子笑了”的庆祝活动,以节日的形式祝贺孩子的生活中有了快乐,这也标志着孩子从此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和家庭成员。
快乐会被渐渐细分出惊奇、喜爱和骄傲;同样地,作为初级情绪的生气也会发展为沮丧、愤怒、妒忌、狂躁和厌恶。而这些情绪结合在一起还会产生更加复杂的反应,比如生气和厌恶在一起出现时就变成了轻蔑。图5.1整理归纳了四种初级情绪以及由它们衍生的情绪群。
新的情绪出现也就意味着早期的情绪变得更加丰富了。1岁末时,儿童的情绪就超出了*初的四种,而增添了由吃惊、激动、沮丧、分离造成的焦虑和因接触陌生人引起的痛苦。2岁开始会出现更多的、变化多端的情绪(Ekman,2007)。因为到了这个年龄,儿童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所以诸如尴尬、喜爱、妒忌、抵抗和轻蔑这样的情绪也都出现了。3岁时,儿童开始越来越关注他人了,他们身上有了共情的迹象,并且他们对别的儿童的喜爱和他们对成人的爱也出现了差别。
3岁左右的时候,儿童也开始可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了,因此当他们成功地做完一件事后会感到很骄傲(他们会微笑、拍手或者大喊“我成功了”);如果失败了,他们会表现得很羞愧(他们会显得很沮丧,避免与他人目光接触,声称“我不擅长做这个”)(Harter,2012;Widen & Russell,2008)。图5.2记录了在儿童出生后的头3年中各种情绪出现和发展的大致顺序。到儿童上小学时,他们经历的情绪种类就更多了。
在生命的早期,儿童的初级情绪表现得非常强烈,情绪突然地爆发对婴幼儿来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过,随着情绪的逐渐细化,他们的反应也开始呈现不同的状况。
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儿童不再完全靠着尖叫来表达愤怒了,他们会生气地大叫、失望地噘嘴、沮丧地抽泣,或者用语言表达他们不爽的感觉。新增的情绪表达方式是一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初级情绪、环境以及儿童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它们也促进了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理解。
儿童对自己情绪的理解
“老师,我很烦你,走开!”
——亚历克,3岁,来自美国费城
“所有的孩子都看着我说:瞧那个又丑又驼背的小男孩,这让我很生气,也让我很难过。我虽然驼背,可这并不等于说我的耳朵听不到,我的心不会感到受伤。”
——约翰,11岁,来自英国伦敦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儿童在童年期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短短的几年里,他们就从简单地宣泄发展到能够进行复杂的推理,并且理解的范围也增大了。儿童刚开始时以为他们在一个时间内只会有一种情绪,幼儿或学龄前孩子的生气是彻头彻尾的,他们的高兴也是酣畅淋漓的(Harter,1998)。而且这些情绪反应变化得非常快,1分钟前,一个孩子还可能大叫着“不”,没过几分钟,他就会对着另一样东西大笑起来。情绪的急速变化是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的典型特征(Gonnalez-Mena & Eyer,2012)。
到五六岁时,儿童已经能够识别自己的各种情绪了,并且承认他们在同一时间里会存在不止一种情绪,不过它们都属于同一情绪群。比如,一个幼儿园儿童可能会说他对去参加同伴的生日聚会感到既高兴又激动(Saarni et al.,2006)。但是他肯定不会说他对参加生日聚会感到既高兴又紧张,因为他知道这两类情绪只能针对不同的情境。
8—11岁时,儿童会意识到面对同一件事产生多种甚至相反的情绪是完全可能的。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儿童可能会对一个人待在家里产生既害怕又骄傲的情绪(Harris,2008;Copple & Bredekamp,2009)。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儿童会认为这些情绪是一个接一个出现的,不是同时出现的;并且后面的情绪会取代前面的情绪,而不是共存的。也就是说,对一件事可以既高兴又难过,但不是同时发生的。
到了10—12岁,儿童终于承认他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件事持有两种或者多种情绪了。这意味着他们开始意识到“混合情绪”的存在了。起初,这种混合情绪会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会对此表现出焦虑,觉得他们的情绪好像在“打架”(Whitesell & Harter,1989)。儿童只有在变得更成熟并且有了更多经历后才能学会理性地梳理混合情绪。这时候,他们差不多已经处在青少年期后期了(Larsen,To,& Fireman,2007)。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会表现出另一个情绪特征,那就是他们的情绪不再像年幼儿童那样变化无常了。他们的情绪持续的时间比以前长了,而且反映的不仅是此时此地的状况,也与过去和未来有关。实际上,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更愿意形容他们自己的心情好或不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自己的整体情绪能够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相对稳定。图5.3总结归纳了上述情绪发展的顺序。
儿童学习识别他人的情绪
3岁的麦琪发现另一个孩子在哭泣,泪水从她的脸颊上流下来。于是,她指着这个哭泣的孩子说,“老师,你瞧露西,她很难过。”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家庭聚会上,妈妈要去冰箱拿饮料时,她让自己2岁的孩子和6岁的马克斯待在一起。这时,她的孩子小声地哭起来了。马克斯看到这一情景后,抓起2岁孩子的手说,“噢,没事的,她没有走远,她马上就回来了。别害怕,我在这里呢。”
能够察觉别人的情绪并做出解释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而且随着儿童的成熟,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就像麦琪和马克斯所表现出的那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儿童在解释他人的情绪并做出回应时,能够将注意力从身体方面发出的暗示转向其当时所处的环境。对情绪的识别在出生后的头3年里就开始了,只是那个阶段进展得比较缓慢,到了快上小学时,这方面的进步一下子加快了。
3岁以前
虽然婴幼儿也会对他人的情绪有反应,但他们尚不能够准确地解读这些情绪的含义,这是由于他们没有什么经历,而且词汇量有限(Widen & Russell,2008)。
3—5岁
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越来越准确地判断他人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了(Berk,2006)。他们主要是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和说话时的声音做出判断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判断更多地依赖对方的外表和声音,而不是当时的情境(Harris,2008)。根据这些表情暗示,儿童可以判定一个正在哭的人是悲伤的,因为他的眼泪正顺着脸颊流下来,但他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而且对他们来讲,识别那些初级情绪要比识别更复杂的情绪容易许多(Thompson & Lagattuta,2008)。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识别别人的情绪时,就如同识别自己的情绪一样,一次只能识别一种(参见图5.4)。因此,如果别人经历的是多种情绪,他们就很难都觉察到。
上小学后
上小学后,儿童就可以将他人的外在表情、情境以及以前的经历综合在一起理解和解释他的情绪了。随着日渐成熟和经验的增加,儿童会理解另一个孩子显得悲伤是因为他的玩具坏了或者因为他的小狗丢了,而不只是因为他在哭。他们还会发现,当玩具修好了,或者走失的小狗回来了时,那个儿童的情绪就转变成高兴了。通过图5.5中儿童的画可以看出儿童已经学会查明他人外在情绪的实际缘由了。儿童会逐渐明白一个人的情绪既可能是内在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身体原因或外部环境造成的(Calkins & Williford,2009)。比如,他们会发现有些事情虽然是很早以前发生的,但仍可能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10岁的贾内尔说:“汤姆很难过,因为他感到很孤独,以前他有一只小狗,可是丢掉了。”这反映出她不仅清楚汤姆呈现了怎样的情绪,而且知道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此外,她这个年龄也能够理解人可以表现出一系列情绪,甚至是混合情绪。比如,汤姆既可能因丢了小狗而难过,也可能因家人正商量再买一只小狗而高兴起来(Pons et al.,2003)。小学结束时,大多数儿童还会意识到即使面对同一件事情,人们的情绪反应也可能不尽相同;同样的环境也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反应,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很强烈的音乐会让特里西娅非常开心,却会令卡特里娜受不了。又比如,同样的音乐在周一还使詹妮特很兴奋,到了周二却让她变得很紧张。由于人的复杂多变,对小学生来讲,准确及时地识别情绪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