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作者: 冯忠良等著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简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是心理科学的发展与教育实践的需要密切相结合的产物。如果从德国赫尔巴特1806年在其《普通教育学》中,开始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系统阐述教育实践问题的尝试算起,教育心理学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如果从美国桑代克1903年正式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来看,教育心理学也有近百年的过去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教育心理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工作,使得教育心理学已经从经验主义和行为取向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到了认知取向的教育心理学,并正逐步在和建构主义和整合取向的教育心理学迈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至今仍难令人满意。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明、内容庞杂、体系混乱,未能深入教育实际,不能很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其实,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他的教育学科如果离开了教育心理学的支持,将会变得泛而不实,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鉴于此,我从教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期望能为教育科学的大厦添砖加瓦。 纵观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来源于教育哲学对教育学的实质认识不清;其次来源于心理科学对学生学习的性质与特点、对能力与品德的本性与结构等理论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这三大理论问题至今仍使许多人困惑不解,严重阻碍着教育体系的革新。作为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不首先在这三大理论问题上正本清源,要想建立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我把对教育教学的本质、学生学习的实质和能力与品德的本性等基本理论的研究,作为创建科学的教育心理新体系的起点。 与国内外同类著作相比,本书的显著特点是“新”。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观点新。其次是体系新。第三是内容新。本书的观点、体系与内容独特而新颖,在阐述我们的学术观点的同时,也广泛介绍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因此,本书既是一本具有独特学术价值的专著,又是心理系和教育系学生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教材,还可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进修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员工培训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和教育系从事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多年的结晶。自1978年高考恢复招生以来,在我的指导下,林奇芸硕士、姚梅林博士、吴建民博士和伍新春博士等先后担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不断修订教学大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不断地尝试将教育心理学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学改革运动的纵深发展。 本书的具体成书过程,是由我和曾经师从于我的三位年轻有为的博士历时三载共同完成的。他们是伍新春博士、姚梅林博士、王健敏博士。其中我负责全书框架的设计和章节的确定,具体细目则由撰写稿人自己确定。具体的执笔情况是:冯忠良撰写第一、二章和第三章第一节。伍新春撰写第四、六、七、八、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三、二十四章和第五章第二、四、五、六节。姚梅林撰写第九、十、十二、十六、十八章和第三章第二、三节。王健敏撰写第二十、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第一、二节。此外,冯姬撰写了第五章第一、三节和第二十二章第三节。在初稿完成后,伍新春博士对各章进行了初审,最后由我修改定稿。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忠良 200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