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2 项 “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高志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论语》《大学》《中庸》被誉为中国儒家文化之大成。《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它以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为战国时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全书集中讲述性与情与封建道德修养,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中庸之道”在现代人心目中几乎成了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细读《中庸》,你就会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中庸》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是一套精心编辑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价值读本,其宗旨:扬中华优秀之文化、启少年人生之意义、养学生高尚之品格、修学生之气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皆因传承有序、民族有魂而生生不息。人在总角之年就培养、确立一生受用的品格,并使精神有源、人生有根,这是我们编辑这套图书的出发点。为此,书中不但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译注,而且对文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正向的解读、挖掘与引导,力图对国学作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每一本书有明晰的文化传承、明确的品格导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阅读。【名师导学3-2-1】3个阅读要点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理想是实行“仁政”。他把“恭”“宽”“信”“敏”“惠”作为仁者的道德标准。仁是对父与子、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在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并希望通过实行“仁政”,出现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有序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仁”的思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庸》强调的是“诚”,而它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主要是说人们通过自身修养而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人类与自然的理想境界。如天道与人道合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再如天性与人性合一,理性与情感合一,内外合一等。我们在阅读时要重点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大学》主要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它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人的修身应该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修身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也有不同的定义,对于我们中小学生来说,就是要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储蓄文化底蕴,提升自身的修养。2个知识要点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言质朴精练,其中有些语句耐人寻味,常为后人所引用,并逐步发展成为格言或成语,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论语》中有许多充满多样化、形象化、哲理化、格言化的语言,找出这些句子并背诵下来。 ◎孔子在与弟子的交谈过程中多次提到了学习方法,其中著名的语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孔子所提倡的这些学习方法很值得中小学生们借鉴学习。1个成长要点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孔子提倡自爱和爱人;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鼓励年轻人要积极向上,相信自己的力量;强调与人交往要忠诚和宽恕;常说自己有很多方面不如弟子,等等。《中庸》的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当求“中和”,不偏不倚。《大学》主要使人们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阅读这类名著可以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端正自己的心思,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 本书一书可以看成是作者的代表作《文字之前》的简本。经过多年的不断深入研究和课堂教学,本书在理论说明、材料选取的典型性以及文字叙述、篇幅长短方面都较《文字之前》有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认真分析了从伊朗、伊拉克、地中海东部和土耳其等地116个考古遗址出土的8000个陶筹,对陶筹的功用、与楔形文字的关系等事关文字与文明关系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明确指出:楔形文字来源于计数的陶筹。
作者: 杨茂林 等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 这是一部以文明史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山西区域历史文化、反映山西区域文明发展总貌的著作。本书力图把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演变发展的基本区域,把山西区域文明历史作为中华文明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变革、文化繁荣、集体心理在内的六个维度进行探讨,以理清山西区域文明的发展脉络,呈现其演化图景,展示其重要成果,突出反映山西区域历史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本书积极利用传统资料,认真吸收最新成果,特别是文物考古、方志、民俗学、人类学等领域的成果,力争做到资料翔实、观点明确、内容丰富,为人们了解和认识山西历史文化提供基本读物。
作者: 郭晓霞 译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古文观止》被誉为古人的语文教材,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书中选编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的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语言简洁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古文观止》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的境界,这些不朽的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成熟的人生经验、艰深的文章美学,乃至博远的宇宙哲理。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删去了少量篇目,配以题解、注释及译文等,并辅以精美的插图,使之更具时代感。【名家导学3-2-1】3个阅读要点◎重点理解书中阐述的有关德行修养的价值取向。以道德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在全书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如《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以“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反复劝说虞公,修养德行,安保国家和君位;又如《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以“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积其德义。德行修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品德的优劣,“温、良、恭、俭、让、智、仁、严、勇、信”等品德修养都提升上去了,才能产生吸引力、凝聚力。对我们当代人来说,懂得对道德的培养,仍是给予学生最大幸福和实现最大成就的保障。◎重点理解文中提倡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书中集中体现了“德政爱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这也是我们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展现了古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诲汝谆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负责任的人往往会具备更多的美好品格,这样的人也会因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而受到尊敬;一个人人都充满责任心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和谐而充满生机的社会。所以,从此刻起,我们也需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了。◎重点掌握与积累书中有关为人处世和励志的名言警句。诸葛亮感人至深的《前出师表》让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智慧;刘禹锡的《陋室铭》让我们深刻地自省到出身卑微、生活条件贫苦不是我们拒不前进的理由,也不是我们落后于他人的借口,激发了我们勇于进取的动力。王勃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让我们认识到了专注与执着的可贵……可以说,全书篇篇都是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警示录,不愧为“观止”。2个知识要点◎与《文选》以来的古文选本相比,《古文观止》选文所包括的时代既长,卷帙又不甚多,而且文章的体裁多样,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韵文,较少有派别的偏见,繁简适中。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工于描绘的韵文,极具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先秦部分的文章惜墨如金,叙述情节曲折精彩。如《宫之奇谏假道》,故事讲述的是,鲁僖公五年,晋侯再一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于是力劝虞公不要借道,然而虞公不听劝告,最终灭国的历史故事,结语“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用语虽简,但战争结果已一清二楚。另外议论性散文,文笔流畅生动,借事例和运用比喻进行分析说理,分析透彻,逻辑谨严,很有说服力。如《谏太宗十思疏》,文章由树及人,引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的劝诫之语,引人深思、自省。1个成长要点◎《古文观止》选文所蕴含的仁德、忠诚、正直、亲孝、尊师重学等价值取向,对我们当代人来说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生活在充满各种诱惑的当代社会,能够“自谦自制”“慎始而敬终”,可谓难得而必要;老师给了我们立身处世的学识和方法,父母兄弟之亲情更是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支持,愿我们能以忠诚正直的古代前辈为榜样,努力去施展我们的才华,实现我们个人的价值。
作者: 滕一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本书被誉为中国文学之美的典范唐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我们汇编的这本本书,对其中名作进行全面、深入浅出的注解,力图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够读懂每一首诗,并理解这些经典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本书所选之诗,注重诗歌创作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令人读来有美不胜收之感。同时,所选作品大部分又比较浅近明白,容易上口。“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是一套精心编辑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价值读本,其宗旨:扬中华优秀之文化、启少年人生之意义、养学生高尚之品格、修学生之气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皆因传承有序、民族有魂而生生不息。人在总角之年就培养、确立一生受用的品格,并使精神有源、人生有根,这是我们编辑这套图书的出发点。为此,书中不但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译注,而且对文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正向的解读、挖掘与引导,力图对国学作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每一本书有明晰的文化传承、明确的品格导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阅读。【名家导学3-2-1】3个阅读要点◎唐诗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浓缩了当时最为朴实的生活场面和最为先进的思想精粹。通过阅读唐诗中对于唐代人民生活的描写,可以了解唐代的时代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策略等时代特征,感受文化的自由开放和各种思想的交汇融合。◎唐朝经济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飞速发展,让诗人们的精神发展也大受裨益。其中,浪漫派的李白就是一位突出代表。通过阅读他的诗歌,体会唐朝诗人心中流露出来的正义精神和对梦想的坚持,他们崇尚自由、寻求解放,文风自由奔放,充满想象力,充满了对个人价值的坚守和对梦想的追求。◎阅读这些与战争有关的诗句,感受唐诗传达出来的“非战”思想。中晚唐后,外忧内患的社会因素导致国内多战、政局动荡,给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诗人们也写下许多与战争有关的诗篇,其中以边塞诗和现实派唐诗最为突出。2个知识要点◎唐诗的写作特点十分明显。从内容上说,唐诗大多以抒情方式进行言情说理;从表达手法上说,由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一定限制,唐诗通常比较含蓄,诗人喜欢通过描写山水、自然等客观事物,隐藏性地表达主题思想;从灵感起源方面说,唐朝诗人比较注重生活感受,并且通常将生活细节直接描写出来,借此抒发情感。总而言之,唐诗常常通过感性形象侧面反映现实,读起来更有诗意、更为浪漫和感性。◎在不同的时期,唐诗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后人习惯将其分为初唐诗、盛唐诗、中唐诗和晚唐诗。由于刚刚经历改朝换代,初唐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比较大,仍旧带有南朝诗歌柔弱纤细的特点,此时的宫体诗较多,风格也较为宫化、贵族化;盛唐时期国力雄厚,诗歌流派百花齐放是当时的特点,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都是此时的优秀代表,浪漫派的李白与写实派的杜甫更是盛唐时期最为卓越的两位伟大诗人;中唐时期衍生出一批奇异而特殊的流派,例如描写山水的韦应物和刘长卿、追求奇险的韩愈和孟郊、风格怪诞的李贺等;晚唐时期,唐朝由盛到衰,此间的诗作大多反映后期战争和政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动荡与疾苦,也更多地传达出一种淡泊避世之意,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的突出代表。1个成长要点◎唐代诗人,有的在诗篇中直抒胸臆,追求个人自由和理想,也有的慈爱悲悯,为天下人民大声疾呼。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畏强权、大气磅礴,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们的善良和正义。他们的精神启示我们,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拥有一颗正直善良、追崇真理、勇于直言的心,不仅仅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身旁的人多做一点。
作者: (英)查尔斯?狄更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家名译本书是新课标必读丛书。本书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全面地描绘了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广阔画卷,展现了当时各个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同时也饱含着对真情、友情、爱情,对人性中的“善”的寻找与宣扬,大卫以及佩格蒂、米考伯夫妇、姨婆等善良的人身上的真诚、正义和爱,与小说团圆的结局一道,令这部小说洋溢着狄更斯式的人情味和正能量。 3个阅读要点◎作品情节本书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个遗腹子,继父对他和母亲横加虐待。母亲不久去世,科波菲尔沦为孤儿,他找到了姨婆,在她的监护下开始新的生活。世事变迁,亲情友爱令人欢欣,风波和伤痛予人磨炼,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主要人物形象大卫·科波菲尔①善良,诚挚。当大卫得知斯蒂福思陷害梅尔先生失业,使达特尔小姐毁容,诱骗艾米丽毁了她及她一家人的幸福,以及背叛了他引以为傲的友谊时,他在自己的内心里仍不恨他。②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因为大卫有这些优秀的品质,他才能在面对逆境时满怀信心,身处顺境时加倍努力,把姨婆说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作伪,决不可残酷无情”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妮斯作为自己心中的“指路明灯”。并最终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成就了家庭的幸福。◎主题思想全面地描绘了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广阔画卷,展现了当时各个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同时也饱含着对真情、友情、爱情,对人性中的“善”的寻找与宣扬,大卫以及佩格蒂、米考伯夫妇、姨婆等善良的人身上的真诚、正义和爱,与小说团圆的结局一道,令这部小说洋溢着狄更斯式的人情味和正能量。2个知识要点◎本书以主人公大卫从孤儿到著名作家的曲折经历为主线,衍生出多灾多难的佩格蒂先生家,受害遇救的威克菲尔家,颠沛流离的米考伯家,以及斯特朗博士、巴基斯、特雷德尔、贝特西姨婆、斯蒂福斯、希普等多个家庭的故事。而作者则巧妙地把这种多层次、多支线的情节故事和主人公大卫的成长经历结合在一起,使之互相交错,层层展开,形成一个错综复杂、曲折动人的情节网络整体。◎善于运用艺术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描写特征,用他们习惯的动作、姿势和用语等揭示他们的内心生活和思想面貌。他还善于从生活中汲取人物特有的语言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1个成长要点◎主人公大卫的成长史充满了一连串的磨难:丧母、继父虐待、同学嘲笑、做童工、出逃、流浪、寻亲、第一次婚姻、丧妻等。尽管遇到了一些恶人,大卫却从佩格蒂、米考伯夫妇、姨婆等善良的人身上感到了真诚、正义和爱,正是这些,使得大卫对真情、友情、爱情,对人性中的“善”不懈地追求,最终善有善报,经过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善的土壤,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积极勇敢地去战胜困难,这样才能变得更强大。
作者: 陈小辉 译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 《诗经》被誉为诗歌的源头、文学的圣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的。“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是一套精心编辑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价值读本,其宗旨:扬中华优秀之文化、启少年人生之意义、养学生高尚之品格、修学生之气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皆因传承有序、民族有魂而生生不息。人在总角之年就培养、确立一生受用的品格,并使精神有源、人生有根,这是我们编辑这套图书的出发点。为此,书中不但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译注,而且对文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正向的解读、挖掘与引导,力图对国学作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每一本书有明晰的文化传承、明确的品格导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阅读。
作者: 张根云 译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 元曲被誉为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的又一高峰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曲是汉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因而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它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很多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是一套精心编辑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价值读本,其宗旨:扬中华优秀之文化、启少年人生之意义、养学生高尚之品格、修学生之气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皆因传承有序、民族有魂而生生不息。人在总角之年就培养、确立一生受用的品格,并使精神有源、人生有根,这是我们编辑这套图书的出发点。为此,书中不但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译注,而且对文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正向的解读、挖掘与引导,力图对国学作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每一本书有明晰的文化传承、明确的品格导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阅读。【名家导学3-2-1】 3个阅读要点 ◎重点领悟元曲作家对历史兴替的反思。如马致远的《拨不断》,“莫独狂,祸难防。寻思乐毅非良将,直待齐邦扫地亡,火中一战几乎丧,赶人休赶上”,以燕国上将乐毅的悲惨结局让我们懂得了做人不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警示我们得意时要懂得谦虚谨慎,失意时也能以宽容博大告慰自己。又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者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体会元曲作品对爱情的歌咏与向往。元曲里把男女之间爱情描写得惟妙惟肖,清丽婉转,从而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关汉卿的《沉醉东风》,“伴夜月银筝凤闲,暖东风绣被常悭。信沉了鱼,书绝了雁,盼雕鞍万水千山。本利对相思若不还,则告与那能索债愁眉泪眼”,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苦苦等待着夫君归来而望穿秋水、心乱难安的的闺中女子形象。与家人久别重逢和朝夕相守是他们心中最美好的期待和梦想,相信这也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感受元曲率真、泼辣、大胆的艺术表达风格。元朝因科举制度的废行而使知识分子落入了入市无门的穷困境地,他们于是借助于新的文学体裁——元杂剧和散曲,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风气,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对于我们来说,要珍惜当今的好时代,并懂得感恩,是这个公平而自由的时代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和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2个知识要点 ◎元曲题材广泛,反映的生活、揭示的主题多种多样,大体上说来有这样几种:批判现实的怀古咏史之作,向往归隐之作,描写田园闲适生活之作,表达男女之间相思相恋的爱情之作等。如马致远的《四块玉·恬退》,“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表达了作者对安逸悠然的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王实甫的《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笔调缠绵细腻,闺中女子内心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语言通俗,情感直露。元曲起于民间,从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等方面汲取了不少营养,继承其流风余韵,语言通俗,更显质朴而自然。另外元曲在抒情上继承了民歌直爽的风格,里面或爱、或恨、或怒、或怨……更显得洒脱直率。如“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四字短句,言简意赅,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物是人非、思归故里的忧伤之情。1个成长要点 ◎艺术上,元曲的兴起与流传绽放出了其巨大的成就与光彩,对我们的精神鼓舞也是非常有力的。如元曲作家伯颜的“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一句所体现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和烦恼,元曲大家关汉卿以一句“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让我们变得乐观起来。“世态人情经历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难得的是“闲将往事思量过”的积极心态,人生的成长也是这样,一切经历都是财富,心灵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足……这一切都启示我们,人生之路,总要一点一点走过,积极进取才是人生应有之态度。
作者: (法)卢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家名译本书是新课标必读丛书。本书其实就是回忆录。在作品里,卢梭把自己做过的事情,不论好坏善恶,都坦率地写出来,交给读者评判,就像在教堂忏悔一样,所以取用此名。纵观全书,卢梭袒露心扉,对自己严加剖析,到了让人惊愕的地步。他不仅写出了艰难求生、刻苦自学,终于有所成就的经历,也写出了一生所做的不足与外人道的坏事、丑事。正因为具有这种惊人的真实性,本书才成为震撼人心的文学名著,成为回忆录这种文学样式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3个阅读要点◎ 作品情节①让雅克·卢梭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中,由于母亲去世早,父亲获罪离开日内瓦,他和表兄寄养在离日内瓦市区不远的城郊的朗布西耶牧师家。不久又在舅舅安排下他又跟随钟表匠杜康曼先生当学徒。一次意外,他逃离了自己的生活,后来经由一名神父介绍他去见德·瓦朗夫人。在她的安排下,卢梭在接受教育和在社会地位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②在受到德·瓦朗夫人冷遇后,卢梭开始发愤自学,经过长期的刻苦自学,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具备了深厚的学养。同时他也结识了很多有头有脸的朋友,得到不少帮助,开始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不断崭露头角。③因为卢梭自身的认识和处事原则与他的一些有权有势的朋友格格不入,也因为书中的观点激进,对封建制度和教会势力不利,个别地方又触怒了当朝权贵,便招来了当朝疯狂的迫害,被迫四处逃亡。◎ 主要人物形象卢梭①一个正直、清高、善良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不屑于跻身上流,蔑视权贵,洁身自好。一生都在严肃地思考自己、“忏悔”自己,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②热情、腼腆、理智,尤其表现在情感方面。对感情的渴望表现得像个孩子。真诚热情地对待友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后来遭到部分朋友冷遇,也会主动示好,绝不落井下石,即使是绝交也采用光明磊落的办法。③追求自由,与世无争。一旦有了一点可以生活或生存的资本后就想要退出俗世,隐居。德·瓦朗夫人①心地纯洁,喜欢光明正大的行为,且正直无邪,情趣高雅。②忠心耿耿,对救助她的新的鲁滨逊心怀感激,对新的鲁滨逊言听计从,她有头脑,善经营,但不善理财,花钱大手大脚。③同卢梭处于一种私通关系中,她以情人和母性保护者的身份促进了他的教育和社会地位,是影响卢梭一生的重要人物,被卢梭称为“妈妈”。德·埃皮纳夫人①随和、聪慧,多才多艺,喜欢音乐。②慷慨热情,与卢梭交往之初,赢得了卢梭的友谊、尊敬和信任。在卢梭有意隐居日内瓦的时候,德·埃皮纳夫人慷慨赠予“隐庐”,为其提供舒适的避难之所。③封建专制,想控制卢梭,要他在封建贵族的桎梏下生活,没有成功,便加入迫害卢梭的行列。◎ 主题思想本书是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是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2个知识要点◎本文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在叙事时多处采用了倒叙、插叙、补叙的记叙手法,使文章情节曲折、前后连贯。◎作为个人回忆录,作者在文中对内心世界的描写是非常真实和生动的。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阅读时注意体会、借鉴。1个成长要点◎ 本书其实记录的不仅是卢梭个人的过与失,而且还展示了所有人在性格上的两面性。作为一本世界名著——当你自负清高、自命不凡时,看看本书,它会让你为自己的缺点和渺小而羞愧不已;当你无奈自卑而无所适从时,看看本书,它会让你发现自己芳香高贵的品质,从而为自己所具备的闪光之处心存慰藉。素质版经典名著,让学生有价值的阅读,培养一生有用的品质。
作者: 陈小辉 译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选本为底本,除了介绍词牌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了串讲,如注释字音字义、补充说明词语中蕴含的深意、典故、翻译原文,还结合词句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引申拓展了相关的成长感悟、品读思考题和读后感,以帮助读者提高读者阅读的审美兴味,更好地鉴赏和理解词人及词作。【名家导学3-2-1】 3个阅读要点 ◎感受词人情感的忧伤之美。在这些众多的词作中,有不少关于抒发亲人和朋友之间聚散别离时伤感流连的词作,反复阅读,不禁能撩拨起我们内心那最细腻、最幽婉的情感琴弦,让我们懂得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亲朋好友和温暖的故园永远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心灵归所;不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在我们心中永远美丽不变,永远被我们眷念。 ◎体味词人情感的乐观豪迈之美。全书中还有不少阐发对人生、对世态理解与感悟的词作,认真品读,提升自己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学做一个有理想、自信、乐观的人。面对任何境况的生活,我们都不要轻易放弃希望,有了希望,才会激励人对未来充满憧憬,才会产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品读词人爱国之情怀。通过阅读词人笔下或感伤或豪情满怀的词作,我们能够感悟到他们心中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强化自己的责任感和家国之爱。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的形式是多样的,自立自强是爱国,坚守自己的人格、良心,不为各种诱惑所动是爱国……我们应向词人中的爱国楷模学习。2个知识要点 ◎层层铺叙、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使词作写景状物、叙事抒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柳永的《雨霖铃》,上片写别离,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催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铺叙,展现了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渲染出离别的冷落,“今宵酒醒何处”句,乃就上两句句意渲染之,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借具有象征性的意象或典故来表达一定的情感和主题,含蓄深厚,意味深长。如宋徽宗赵佶的《燕山亭·裁剪冰绡》,全词借美丽娇媚的杏花的凋零抒发了故国沦亡的愁绪,读后使人生发肝肠寸断之感。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从英雄人物孙权写起,引到了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的南朝宋武帝刘裕,对当今的社会现实起到了警醒和借鉴作用;最后以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愿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1个成长要点 ◎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本书,是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古人对人生、对社会等的感慨和感悟,品读这些优秀的词作,能够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重回那遥远的时代,在阅读这墨香古卷的文字中得到熏陶和提升。透过词人的幽怨和离愁,我懂得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和感恩,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透过词人的达观和执着,我懂得积极的心态能够改变自己的世界,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热爱;透过词人忠贞爱国之心,我懂得了担当与进取……
作者: 张琼 译注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被誉为中国人的启蒙圣书。《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编,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三字经》形式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三字经》的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是一套精心编辑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价值读本,其宗旨:扬中华优秀之文化、启少年人生之意义、养学生高尚之品格、修学生之气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皆因传承有序、民族有魂而生生不息。人在总角之年就培养、确立一生受用的品格,并使精神有源、人生有根,这是我们编辑这套图书的出发点。为此,书中不但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译注,而且对文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正向的解读、挖掘与引导,力图对国学作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每一本书有明晰的文化传承、明确的品格导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阅读。【名家导学3-2-1】3个阅读要点 ◎重点阅读本书的内容,做到能够背诵。本书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合编,其主要阐述的是对善、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的论述。从文化之根寻求同源,运用圣贤的智慧,熏习我们从小就明事理、讲道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从小就能把握住人生之根本。 ◎重点掌握里面的典故。俗话说“熟读三百千,可知千古事”。本书运用大量典故渗透其中,且运用恰到好处。如《弟子规》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用“田真哭荆”的故事让我们懂得,兄弟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家族才能兴旺。 ◎阅读蒙学经典,培养优秀品质。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淬炼出的精华,经常诵读,既长知识,又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行为习惯也会随之改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诵读经典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品格培养的目的,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品性。2个知识要点 ◎本书知识集约,线索清晰,系统有序,有高度的综合性、概括性和深刻性。本书不是千百个单字的简单、无序堆砌,除《百家姓》是纯粹集合姓氏外,《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均汇集了大量的知识:自然名物、历史发展、朝代更迭、人物典故、训诂典籍、起居饮食、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其知识的丰富向来被誉为“袖珍的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具有情节性、趣味性,非常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如《三字经》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部分到整体,循序渐进,且内容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贴近生活,选取大量历史故事、典型人物、民间传说、流行趣事。如《三字经》中写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充满童趣,极易激发儿童爱读、乐读的积极性。1个成长启示 本书被誉为“袖珍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哲理和智慧。作为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它要求我们养成孝悌忠信、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也要求我们知错就改,如“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还要求我们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如“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这些道理均启示我们要摒弃不好的甚至错误的认识与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
作者: 王琪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5月
简介:《庄子》被誉为道家之经典,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国学经典学生读本·今注今译”丛书是一套精心编辑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价值读本,其宗旨:扬中华优秀之文化、启少年人生之意义、养学生高尚之品格、修学生之气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皆因传承有序、民族有魂而生生不息。人在总角之年就培养、确立一生受用的品格,并使精神有源、人生有根,这是我们编辑这套图书的出发点。为此,书中不但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译注,而且对文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正向的解读、挖掘与引导,力图对国学作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使每一本书有明晰的文化传承、明确的品格导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