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6 项 “大象出版社,2002” 相关结果
Robert Morrison:The Lioneet of Chinese Missions
作者: (英) 汤森(Willian John Townsend)著;王振华译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2002
简介: 随着中华帝国福音派势力的日益增长,作者要为第一位在华传教的新教传考士撰写一部简短的传记的兴趣也日益增长。这是一个良机,它可以让我们教会和主日学校的青年扩大对其生活和性格特征的了解。 马礼逊是基督教新教来华传教的第一人,其开创性的工作,为以后中西文化的深层交流奠定了基础。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马礼逊的生平及其翻译《圣经》、创办英华书院、编纂《华英字典》等事迹。同时也介绍了基督教新教各派来华传教的历史,并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了有趣的比较。
历代词话
作者: 张璋等编纂
简介: 本书汇编历代词话一百二十余编。上起唐宋,下迄清末;本编按历史顺序排列,采取汇编体例,不作分类编组;所辑词话,以讲词学理论、体制、风格、流派、品评、作法为主,对格律、音韵、考辩、版本诸方面之论述,亦适当兼顾;本编所辑,以内容为主,有些著作在体裁上虽不以词话形式出现,凡具有词话性质之诗文,亦酌情选录。但对文学史中之论词章节和词谱、词韵及词书目录等之专著,概不收录;对某些篇幅过大之著作,或选其部分章节,或辑其部分要点,而不全文收录;对重新整理编纂之词话,因与各种词话原作重复较多,为节省篇幅计,则未收录;对同一作者内容有较大重复之词话,则舍其后期重新整理之通行本,而收其不常见之早期著作,以便对照研究,了解其词学思想发展之渊源及脉络;收录一批“谈词话”之作,对词话发展史之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见解及资料;本编还收录了一批“论词绝句”,基中不少精辟之言,对加深历代名家、名作意象之体察,颇得其妙。
Burial Building Models of the Han Dynasty Unearthed from Henan
作者: 张勇主编;河南博物院编著
简介:图书介绍:本书图文并茂,以彩图画册的形式,介绍了自河南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类型学、年代学研究,对建筑明器的起源、流行的原因及其所反映的技术和艺术成就等进行阐述。
初中课外阅读名著评介
作者: 李建伟,袁士迎主编
简介: 从古到今,书海茫茫,浩如烟海,我们课外阅读什么书呢?当然是读好书,那么,什么是好书呢?“一本读了使人觉得心灵充实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行为堕落的书,是坏书。一本读了使人同情,使人产生爱心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残暴、使人狠毒的书,是坏书。一本读了使人心灵高尚的书,是好书;一本读了使人思想猬琐的书,是坏书。一本好书读后,使人辨别是非,分得出好歹;一本坏书读后,使人混乱了价值观,且自以为是而不知止。” 我们明确了读书的目的,又知道了读哪些书,那么,如何去阅读呢?我认为,中学生读课外书,主要是浏览,了解名著所处的社会时代,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形象,名著中诗歌的美,学习名著中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当我们阅读时,自己会感觉人生天地高远辽阔,觉得大自然美丽清新,觉得人生珍贵可爱,觉得踏踏实实做事便有无穷的幸福和欢乐,感觉自己应该抓紧时间为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另外,课外阅读时最好学会做读书笔记。
恐龙——大象超级迷宫书架
作者: 陶喆 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2002年09月
简介:玩恐龙迷宫,和恐龙交个朋友吧! 《恐龙迷宫》是描写嘟嘟龙的游戏、学习、生活的系列游戏图书。本系列丛书计10本,每一本都有一个完整有趣的故事。在书中嘟嘟龙会伴随你一同克服困难,在玩耍游戏中嘟嘟龙会伴随你一同克服困难,在玩耍游戏中开发智力、增长知识。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Western Research o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作者: 胡志宏著
简介:海外汉学研究丛书。 从传说中,欧洲人得知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中国,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对人类的童年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欧洲人被深深地吸引了,无意中形成敬慕古老的中国文明的风气。于是汉学在欧洲出现并日益发展。从由耶稣会士的宗教精神支撑起的汉学研究的雏形,到十九世纪学院式汉学的建立,从二十世纪初涌现的一批对今天的学者仍有深刻影响的汉学大家,到二战后美国汉学的厚积薄发式的后来居上和欧洲在先进史学带动下的汉学的反思与再升华,西方汉学留下了一条漫长而充满了生命力发展轨迹,这也正是西方古代史研究的发展轨迹,正是随着这一轨迹,中国与西方的距离,被拉近了……
Educational century.Vol.3
作者: 敢峰主编;立德国际教育研究院,北京市力迈学校编辑
简介:
Educational century.Vol.4
作者: 敢峰主编;北京市力迈学校编辑
张元济:书卷中岁月悠长
作者: 汪凌
简介: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 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他们越来越愿意从历史图片中阅读人物,阅读历史。的确,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张张肖像,乃至一页页书稿,往往能蕴含比描述文字更为丰富更为特别的内容,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诱发读者的想象。 这些年来,每次出国访问,总要买上一些图书。在它们中间,我特别喜欢文字简练、图片丰富并且两者相得益彰的人物图书,如《凡高兄弟》,如《弗吉尼亚·伍尔芙》等。这些图书,在结构、编排、开本诸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受到这些图书的启发,我产生了编辑一套人物画传类型的丛书的想法。非常幸运的是,我的这一想法,得到大象出版社诸位朋友的热情支持,这便是“大象人物聚焦书系”的由来。 说“聚焦”而非‘书记”,是因为严格地讲,我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每个人物。我是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自己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断。几年前在“沧桑看云系列”中,我便采取了这种写法。这样的文字假如与历史照片、图片能够找到合适的形式结合起来,也许就能具有画传的特点。于是;除了正文之外,我特意选摘了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图片说明也力求改变通常的模式,尽量使之较为活泼,同时也更具内涵。我希望这样的编排;能使一个人物的一生,多层次、多侧面而又生动地呈现出来。 当然这是一种愿望,一种尝试。 任何形式的聚焦,都是为了凸现历史场景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审视他们,实际上也就在审视现实中的知识分子本身。这便是我为何对描述历史人物乐此不疲的原因。现在,更为有了一种图文并举的新样式而高兴。 【前言】【媒体评论】【书摘与插画】
聂耳:匆匆却又永恒——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作者: 刘琼
简介:本丛书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作者以传主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自己最感兴趣、也最能由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段,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人物一生。本书介绍的是聂耳先生的生平事迹。 【前言】【媒体评论】【书摘与插画】
汉元成二帝传
作者: 朱绍侯,龚留柱著
简介:《盛衰苍茫》30余万字,主要介绍了汉元帝的功过是非,除采纳学术界的已有成果外,《盛衰苍茫》不乏有作者的独到见解。《盛衰苍茫》以历史的眼光,科学的态度,介绍了汉元成二帝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历史上的汉元帝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俗儒典型,汉成帝则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汉代历史由盛到衰他们二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盛衰苍茫》语言生动,史料翔实,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是一部难得的帝王传记个性展示的佳作,对汉代史感兴趣的历史爱好者不可不读汉元成二帝传,只有了解他们的传奇历史,才能对汉代有整体的了解,才能对中国历史有真正的感悟。 《盛衰苍茫》作者朱绍侯、龚留柱先生在秦汉断代史研究领域有很大的造诣,成果累累,因此《盛衰苍茫》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腐败肿瘤
作者: 舒展[著]
简介:大象漫步于原野,有一种含义丰富的姿态:稳重而步履踏实,从容而神态悠闲。以“大象漫步”为这套书系命名,一方面与积极支持该套丛书出版的大象出版社名称吻合,另一方面更想本现出该书系在选择作者、涉猎题材诸方面的特色。各位作者,或极目天下,或细观内心;不同领域,不同文风,但体现出的历史眼光、人生态度和现实精神大致相同。 “大象漫步”书系每辑册数不等,所收作品每册主题将相对集中,每册字数在八万字左右。内容、体裁、风格相对自由,追求多样化,可包括随笔、书话、书信、自传、回忆录、译文等,根据作者的不同特点和每部作品的专题而定。
Educational century.Vol.5
猎书偶记
作者: 姜德明[著]
简介:本书收录了姜德明的《驴背上驮来的》、《想买的书》、《苏曼殊与拜伦》、《闻一多的藏书》、《看书展》等近五十篇随笔。
A Teacher’s Essays
作者: 宁宗一著
简介: 本文集收有“透视心灵文本”、“由王朔金庸想到的”、“梦里乾坤”、“政治史的战争风俗画”等文章。
另一个巴金
作者: 周立民[著]
简介:最近,对巴金误读的声音越来越大,贬之者称其为“文化恐龙”,褒之者连巴金的一个咳嗽都认为是“举世无双”,作者不愿意把巴金当作神像供奉在天上,试图靠近巴金丰富的内心,试图与他做一次精神对话,这些构成了本书之所以称做《另一个巴金》的缘由。 为什么巴金一再被误读?为什么巴金会强烈地感觉到别人并不理解他?这种误解是不是恰恰是我们不能忽略的巴金的独特之处?本书作者靠近巴金丰富的内心,与他做了一次精神对话,从巴金1952年朝鲜的梦开始,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巴金的作品,巴金的经历和巴金的思想世界,为我们展现了另一个巴金。
田汉自述
作者: [田汉著]
简介: 《田汉自述》是河南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大象人物自述文丛》的一种。田汉是大戏剧家,风云一生,经历坎坷,其剧作虽然已很少在舞台演出了,但《义勇军进行曲》仍是国歌,妇孺皆知。 所谓自述,本是自传或回忆录的一种。可以是口述,由别人代笔;也可以是亲笔撰写。田汉先生这部书,全是他自己的文字。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田汉就说过,“我常常想写一个自传一样的东西”,但书中真正被他冠以“自传”的文字,却是写在45年之后的“文革”初期。其时《人民日报》已对他点名批判,这篇自传怕是无奈之作,读来多少有些像是交代材料,写到最后的段落,几乎是在辩解了。想到一代戏剧大师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大叛徒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政治诬陷,惨遭迫害致死,那文字真就让人读出了杜鹃啼血的意味。 卷首的那一篇《母亲的话》,也可以说是自传,却是另一路文字,是田汉以他母亲的口吻写下的。1941年从春至秋,前后7个月,田汉奉老母寄住在南岳菩提园,日常一个读书,一个织麻,闲时母子相谈,说一段,记一段,毛边土纸上的蝇头小楷,字字亲情,句句拂响着岁月的风声,是他母亲的自述,也是母亲为少年田汉“写”的传记,虽说结集出版已有60多年了,至今读来却是朴实如新,感人依旧。 现在的人好说“戏梦人生”,田汉先生不说剧作等身,起码也占了中国现代戏剧舞台的半壁江山,据说在烽火岁月演抗战剧目时,他一边用钢板蜡纸刻写剧本,一边就油印给演员去排练,可谓正气浩然、才情横溢,其非凡人生,无一不是岁月的真实细节,何谈戏梦?倒是“文革”之噩梦,猝不及防,那写在受难之时的一组文章,是留给今人的文化良心、灵魂气节。其舅早年遇害时曾有绝命辞曰:“天外飞来事可惊,丹心一片付浮沉,爱乡爱国都成梦,留与来生一憾吟。”想来也是他在非常岁月里谢幕人生的悲怆墨痕。 这套自述文丛的主编李辉说,“当真实的个人化记忆大量出现时,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才有可能更加接近于原状。”已经出版的这一辑共6册,除田汉外,另有巴金、汪曾祺、黄裳、蒋子龙和刘心武,虽说是“率先由文化界开始”,但这一人选的“率先”组合还是有些费解,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好在读者一向是各取所需,丛书即便是一个整体,相对历史,也只能说是某个局部。
中国来信:1716~1735
作者: (捷克)严嘉乐著;丛林,李梅译
简介: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世界知道中国,不自今日始,回溯历史,中外文化交流共有五次高潮。文明交流的深度、广度也是近代超过古代。 文化交流、交融、吸收、互补,也不是可避免的现象。只有在国力充实、文化发达、科学先进的情况下,才可以在交流中采取主动,吸取可用者为我所用。当国势衰弱,文化停滞,科学落后时,往往在交流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失去对外来文化选择的主动权,成为完全被动的接受者。鸦片战争以后,在长达百年的这一段时间里,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有些是我们主动吸收的,也有些是中国所不愿接受的,也有些是被迫引进的。 历史告诉人们,当前世界经济已经一体化,世界上一个地区出现了经济危机,全世界都会受到震动。文化方面虽然没有达到这样紧密程度,却也有牵一发动全身的趋势。当前文化交流的条件大大超过古代,传递手段之迅捷,古人无法想像。因此,文化交流的责任也远比古代社会沉重。“国际汉学研究书系”负担着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艰巨任务。
陈姓名人传
作者: 陈协琹主编
简介: 本书主要对全国各大姓氏中名列第五的陈氏名人进行了介绍,其中最值得提出的是日后繁衍昌盛的以陈轸为代表的颍川陈氏。
丰子恺:含着人间情味——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作者: 钟桂松
简介: 本丛书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作者以传主的一生为背景,来扫描透视自己最感兴趣、也最能由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些片段,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人物一生。本书介绍的是丰子恺老先生的生平事迹。 照片上的丰子恺亲切、和蔼,从身材到脸庞都是一副让人尊敬的艺术家的风采,尤其是他那一撮飘逸的胡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人风采——一位有艺术造诣也有铮铮骨气的人物。看他的漫画,读他的专著,读他谈绘画、谈文学、谈宗教、谈音乐的文章,惊叹一个人怎能在艺术的方方面面都取得这么大的艺术成就。【前言】【媒体评论】【书摘与插画】
大象出版社,2002
大象出版社 2002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