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类读
作者: 胡文正编著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简介:19.20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20)
19.21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57)
19.22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054)
19.23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自量也。”
19.24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053)
尧曰篇第二十
20.1 尧日:“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于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434)
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18.8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子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
‘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
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342)
18.9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
方叔人于河,播鼗武人于汉,少师阳、声磬襄入于海。 (014)
18.10周公谓鲁公日:“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437)
18.11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 季弱。
子张篇第十九
19.1子张日:“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339)
19.2子张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43)
19.3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日:“子夏云何?"
对日:“子夏日:‘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日:“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324)
19.4子夏日:“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不为也。”(131)
19.5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50)
19.6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64)
19.7子夏日:“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130)
19.8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322)
19.9子夏日:“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300)
19.10子夏日:“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0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436)
19.11子夏日:“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334)
19.12子游日 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 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日:“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192)
19.13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459)
19.14子夏日:“丧,致乎哀而止。"(228)
19.15子游日:“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日:“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415)
19.16曾子日:“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252)
19.17曾子日:“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250)
19.18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日:“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488)
19.19子贡日:“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一天下之恶皆归焉。”(264)
……
[ziliao]前言
一、缘 起
有一次,谈到素质教育时,我说:“应学习孔子的教学思想。”一位老师马上反驳:“就学孔子的读死书、死读书吗?”听之哑然。我们不能不承认,绝大多数人对孔子还缺乏了解,于是有了介绍孔子的冲动,但并未付诸行动。
后来,看《青年参考》,有不少外部信息传人,我这才发现我们长期落后之所在,现摘要如下:瑞士人爱家不爱官 (2000年1月l3日)
一个仅有700万人的瑞士,竟有2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这25人的名字,瑞士人会如数家珍般自豪地告诉你;而问及其最高首脑时,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在日本受到三次文化震撼 (200年3月9日)
工作狂:工作干得意犹未尽,下班都一个小时了,办公室还是熙熙攘攘的,人们还想再找点什么事干干。
食无求饱: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但“常带三分饥与寒”是日本文化的一种特色。
文明、守秩序:周日,通往东京的100多公里的公路几乎全线大塞车,竟然秩序不乱;几乎都是同一方向,对面来车很少,路上也没有一个维持秩序的警察,在七八个小时的时间里,竟没见一辆车从下行道向前超车,甚至没有鸣笛催促声。
我为枯树付“埋葬费” (2000年7月27日)
二战结束时,战败的德国缺少燃料,冬季来临,德国人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也没有砍掉森林中的一棵树。
聪明人组成的社会太傻 (2000年9月14日)
在保加利亚经商能赚钱的多是中国人——当地经商纳税,全凭个人申报,而经商的中国人很少有据实申报的。享受到如此的税收“优惠”,几年下来,便赚足了钱。非但如此,他们还把“经验”传授给后来者,并自鸣得意地将税务官讥讽为“傻的洛夫斯基”。
在英国,火车站没人检票,站台绝对开放,但无人逃票。到湖区划船,既用不着交押金,也用不着扣押证件,只要购票领船就行;而回来时根本没有人查票验船,只需把船像原来那样拴好便万事大吉。一华人留学生向国内寄回一块手表,可家人只收到一只空盒子,这位留学生向英国邮政局提出此事时,邮局未让他出示任何证明便很快地赔偿了他的损失。
这一连串的事实,虽不能说怵目惊心,但至少可使我们看到自己的差距,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反思。
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缺点或者对缺点进行掩盖,甚至以此而得意,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可怕、真正的悲哀。在此,我提到外人的这些优点,并非否认他们有缺点;提到自己的缺点,并非否认自己的优点而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而是要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讲到中国的落后,不少人归之于经济或与之相关的因素,诸如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国民素质包括劳动者素质偏低而很少有人把它与中国人的道德素质、精神状况联系起来,这对我们这个一直以“文明古国”自诩的泱泱大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憾事和一个绝妙的讽刺。
在我看来,国民的这种状况跟不了解或不重视学习儒学思想有很大关系。要改变这个现状,对国民普及儒学思想,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于是开始了对儒学的渊源叫论语>的分类整理。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事情很无奈。发达国家之所以先进,就先进在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上:与人为善、恪守道德、爱岗敬业、关注民生……这一切的一切,谁说不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因此,当我们惊羡其瞩目的业绩时,别忘了他们为取得业绩而进行的全方位的努力;当我们为其社会风气喝彩时,别忘了个人在社会风气养成中所起的作用。正如看体育比赛,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冠军的羡慕上,而不去思索他们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或只是看那些精彩的表演,而不能悟出点什么,那么,这场比赛你就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