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7 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相关结果
电脑文书编排与数据库应用基础实践教程
作者: 陈三明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简介:
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
作者: 傅璇琮,周祖譔主编
简介:这七本书收录了1992—2004年召开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五届至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这些论文选题广泛,涉及唐代文学中的诗歌、散文、词、音乐等各方面内容。研究的视角既有对新的文献材料的发掘利用,也有以开阔的学术视野与多元思维对相关论题的综合探讨,还有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深入分析、考辨与诠释。作者多为海内外唐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体现出了近年唐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术水平。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古典文学研究家
作者: 俞平伯著;彰军编
朱自清作品精选
作者: 朱自清著;彰军编
简介:朱自清的作品,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望,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在他的散文创作中,不仅抒发了个人的真情实感,更为突出的是有一种单纯、明朗、绮丽、纤浓的美,无论是写景抒表,还是叙事抒情,亦或怀念友人等散文小品,都能善于刻画对象,捕捉景物中自己的发现。
中德外交密档:1927年~1947年
作者: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肖明翰著
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打算比较两个来自非常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背景的作家: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中坚人物威廉·福克纳(1897-1963)和他的中国同代人、现代文学泰斗巴金(1940-)在他们之间进行比较,乍一看,似乎有点不太合适,因为他们的文学气质如此不同。福克纳是一个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在思想上相当保守。他带着阴郁,甚至有点悲观的眼光看待迅速改变着的世界,但在艺术手法上他则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创新。与之相反对传统、痛恨旧制度、渴望着美好的未来。在艺术手法上则不那么刻意求新。另外,他们之间也没有任何直接的相互影响,甚至没有迹象表明在三四十年代,即他们创作活动的主要时期,他们听说过对方。但这并不能成为对他们进行比较研究的障碍。
冰心作品精选
作者: 冰心著;彰军编
周作人作品精选
作者: 周作人著;彰军编
简介: 编辑推荐: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槐树,字起孟,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二弟。是五四新文学界史上一位极负盛名,颇具影响的小品文大师,在中国文坛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于创作和理论两方面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本书第二次出版,增加了作者在20年代的不少佳作。在编排上,罗类为精致小品、随笔感言、杂记文论三部分。其分类当然是十分模糊抽象的,甚至存在勉强之嫌,祈望得到读者的理解。
应用概率统计[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王成名,余鑫晖主编
简介:本书为高校教材,着重介绍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适当介绍国内外采用的新方法,特别注意阐明方法的背景、统计思想、应用条件、具体实施步骤及对结果的分析。
沈从文作品精选
作者: 沈从文著;彰军编
演讲训练
作者: 陈远铭等编著
胡适作品精选
作者: 胡适著;彰军编
中国人的神机妙算,聪明练达篇
作者: 董伯庸,张南主编;王光照,陆荣编著
简介:人类凭借各式各样的能力创造着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积累起漫长的人类发展史。既然一切能力都是智慧的表现,那么,历史的大厦就是由智慧的块石砌成,相信并非浮夸。事实证明,一切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变迁,无不蕴含着各种丰富的智慧内核,从而形成了密集的“智慧现象”。 为了能够使更多层面的读者欣赏祖国历史上千千万万的智慧果实,本书在体例上采取了篇幅简短、故事中心突出和叙述直截了当的形式。
广西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委员会编
军事系列
作者: 田玄著
东方丛刊.1994第2辑(总第九辑)
作者: 中华美学学会等主办
伍纯道(1932~1993),书法家,广西全州人,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民盟中央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作者: 伍纯道书
简介:伍纯道(1932.12.13—1993.5.10)伍纯道,当代书法家。广西全州人,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民盟中央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历代书法家的笔法、结构法、章法和墨法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功底扎实,凝重浑厚,书路宽广,全面发展;笔端表现力强,常有新意;擅长楷书。他的楷书,宗柳、颜,但又不囿于柳、颜,能博采众家之长,化为己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曾多次应邀访问日本及韩国,并多次在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览,深受日本友人欢迎。由于业绩突出显著,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词学论稿
作者: 沈家庄著
简介: 全书分上、下卷。上卷《词论》,收论文十四篇;论词家词作者九篇;有关词学理论者二篇;有关宋词文化学研究者二篇;附宏观诗学论文一篇,其中有关于词之演进的简略论述。下卷《词品》,品评从唐至清作家五十五人,作品一百零八篇。 “词学”之成为中国文学研究大系中的一个独立门类,是由词——这种中国特有的诗歌体裁自身的独立个性决定的。 下卷《词品》,虽为短章,可每章仍用了搏虎之力。注意词史纵向线索之梳理和横向作品之比较,并努力在向“信、诚、趣”三者的靠拢,结果能否如愿,要待世人评说。
中国人的神机妙算,运筹决策篇
作者: 董伯庸,张南主编;张南,何怀玉编著
应用电化学
作者: 覃海错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