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0 项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1-1” 相关结果
论法的精神
作者: [法]孟德斯鸠 著,许家星 译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1-1
简介: 这部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被称为“亚里士多德之后第一本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是到他的时代为止最进步的政治学理论书”。本书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本书出版后不到两年就印行了22版,多种外文译本也相继问世,成为风行世界的经典之作。
经济学原理
作者: (英)马歇尔 著,刘生龙 译
简介: 本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书中所阐述的经济学学说被看做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马歇尔经济学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他把传统的生产费用论、供求论同边际效用论结合在一起,提出了需求价格、需求规律、需求曲线、供给价格、供给规律、供给曲线、边际效用、边际生产成本、消费者剩余等概念,分析了均衡价格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逻辑
作者: [德]黑格尔 著,黄昀,常培育 译
简介: 本书是黑格尔《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为了与《逻辑学》相区别,故名“小逻辑”。本书并不是一本介绍形式逻辑的书,而是旨在研究人的思维方式。黑格尔首先认为,逻辑学是一切科学体系的灵魂,绝对精神是自然界和人类精神的本质,逻辑学就是研究绝对精神在异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精神之前发展规律的学问。
政治学
作者: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高书文 译
简介: 《政治学》是公元前325年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是古希腊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也是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主要依据。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十分广泛,涉及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 育等。它无可争议地成了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了解当时古希腊社会的状况,古希腊人的政治、法律、伦理、教育思想等,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诗学·诗艺
作者: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昆图斯 贺拉提乌斯 弗拉库斯 等著, 郝久新 译
简介: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以诗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悲剧与史诗,提出诗歌创作的原则和规律,并就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的社会作用等问题进行阐述。 《诗艺》是贺拉提乌斯的作品,他上承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下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创作,是欧洲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献。
人性论
作者: (英)大卫·休谟 著
简介: 休谟认为,由因果推理获得的知识构成了人类生活所依赖的绝大部分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不可靠的,“是”不能推导出“应该”。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休谟问题”。“休谟问题”导致了他彻底的怀疑主义,直接引发了康德对“先天综合批判何以可能”的探讨,不啻于认识论上的一场地震,在哲学史上意义重大。
理想国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著,庞燨春 译
简介: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为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堪称“乌托邦文学的鼻祖”。《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被西方哲学家公认为“哲学大全”。另外,本书也是研究苏格拉底思想的核心资料。
论美国民主
作者: [法]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著,朱尾声 译
简介: 本书是最早探讨美国政治和文化的著作之一,是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史及民主制度的经典文献。托克维尔以他敏锐的洞察力,以第三者的身份客观冷静地描述了美国政治的民主进程,他高度赞扬了民主制度在美国的成功,也对民主制度下可能出现的暴政提出了警告——他称那是“温和的暴政”,并就自由与平等这对有内在矛盾的概念进行了折中的分析。
政府论
作者: [英]洛克 著,杨思派 译
简介: 约翰·洛克编写的《政府论》旨在为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辩护,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政府论》从人的“自然状态”出发,围绕“自然法”、“自然权利”、“契约”等范畴展开论述,提出统治者的权力应获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它提供了一种世俗的国家起源说,反对君权神授,提出了分权说和议会权力至上说。这些光辉的思想构成了现代法治国家的建国理念。
尼各马可伦理学
作者: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著,王旭凤 等译
简介: 亚里士多德的四本著作奠定了两千年后学科的分类和人类认识的基本范畴,它们分别是《物理学》,即现在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真”;《尼各马可伦理学》,即现在的道德学问,它研究“善”;《诗学》,即现在的美学,它研究“美”;在这三门学问之后,还有一门最高的学问——《形而上学》,它是关于有形的物质世界之后的纯粹的学问,是第一哲学。 本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著,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系统阐述了德性在于合乎理性地活动、至善就是幸福等观点,为西方近现代伦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原理
作者: [美]威廉 詹姆斯 著,郭宾 译
简介: 本书既是当时实验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总结,又是詹姆斯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所列主题比如大脑的功能、习惯、意识流、自我意识、注意、记忆、感觉、知觉、推理、本能、情绪、意志等,大致确定了以后百余年间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这部巨著已经被翻译成法、德、意、俄、西班牙等几十种文字。1892年作者曾把本书改写为《心理学简编》,成为美国大学采用最广泛的心理学教材。
君主论
作者: (意)马基雅维利 著,李维建 译
简介: 《君主论》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惊世骇俗之书,对整个世界的政治思想和学术领域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作为第一部政治禁书而为世人瞩目。在人类思想史上,从来没有哪部著作像《君主论》这样,一方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方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直到20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在西方,《君主论》被列为最有影响和最畅销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的最独到、最精辟、最诚实的剖析,作者本人也因此被视为第一位将政治和伦理学分家的政治思想家。
第一哲学沉思集
作者: [法]勒内·笛卡儿 著,徐陶 译
简介: 《第一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儿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被看作近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作。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摆脱感官误导,通过纯粹理智来获得确定的知识。他从“我思故我在”这一著名的命题出发,推出了上帝的存在和外界物体的存在,重新建立起心灵、上帝和物体的观念的可靠性。笛卡儿在书中所阐发的天赋观念论、身心二元论、理智至上论以及他对知识的确定性的追寻,直接引发了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风潮,对后世影响深远。
精神现象学
作者: [德]黑格尔 著.王诚,曾琼 译
简介: 本书是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纲领性巨著,他称此书是他哲学体系的导言。它总结了黑格尔此前的哲学研究,宣告了未来哲学的大纲。精神现象学就是关于精神实象的科学,它把生活和历史的全部多样性都归结为“意识”对“对象”的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倒置起来,用以解释人类的精神运动和历史。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作者: (德)康德 著,孙少伟 译
简介: 本书为康德的晚期作品,是康德德性论的代表作,集中论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且具有自主性的思想,对西方伦理思想产生过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分析地从普通认识过渡到这种认识的最高原则的规定,再反过来综合地从这种原则的验证、它的源泉回到它在那里得到应用的普通认识。尽管与善良意志概念有关的论断在康德的道德著述中随处可见,但是有关善良意志概念本身及其合理性论证则仅仅出现在本书中,因此本书跟《实践理性批判》一起,构成了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文本。
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理
作者: [英]亚当·斯密 著,赵东旭,丁毅 译
简介: 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力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劳动的分工),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比例,在这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肯定了劳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作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本书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的自行调节理论,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大卫·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等人。
道德情操论
作者: [英]亚当 斯密 著,吕宏波 等译
简介: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 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
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
作者: [英]A R 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
简介: 本书是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经典作品,作者反对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文化的起源,主张用较复杂的“函数”、“变量”或“功能关系”来解释社会文化现象,一定的社会结构决定并对应着一定的社会集体心理行为。作者以科学和实证的方式,找出了社会运作的结构与各种功能,进而相互比较,以求获得造成普同性的社会特质的原因。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作者: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著
简介: 本书的发表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有人把它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本书为应对193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大萧条而作,它的核心主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正是在这本书中,凯恩斯提出了国家调控的思想,本书也因此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扛鼎之作。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作者: (德)曼海姆 著,姚仁权 译
简介: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既是曼海姆代表作的书名,也是其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维护现行秩序,“乌托邦”则在于反对这种秩序,人类历史的更替和演进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振荡,在乌托邦取代意识形态之后,自己亦相应地成为了意识形态,并创造自己的对立面。造成这种辩证互动的原因在于“外部客体的世界与心理体验的世界处于持续流动之中”。本书系统化地研究了这一主题,替我们说出了自己知道却无法表达的真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