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0 项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3-12-1”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邱振中
简介:欧阳询及其《九成宫醴泉铭》文师华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先由陈入隋,又由隋降唐。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爵渤海县开国男,故又称“欧阳率更”、“欧阳渤海”。欧阳询的楷书受到汉隶和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及隋代《董美人墓志》等碑刻的影响。究其用笔,方圆兼备而劲险峭拔,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含隶意。他吸取了隋碑方正峻利的特点,又融合了二王书法的秀骨清神,形成平正中寓险劲的独特风格,又称“率更体”。他所写的《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74岁书)、《九成宫醴泉铭》(75岁书)、《虞恭公温彦博碑》(80岁书)、《皇甫诞碑》(贞观年间书)被称为唐人楷法第一,其中《九成宫醴泉铭》最负盛名。《九成宫醴泉铭》刻于贞观六年(632)四月,魏徵撰文。楷书。今石尚存于陕西西安碑林,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九成宫原为隋代的仁寿宫。唐代贞观五年(631),太宗李世民对此宫加以维修,改名九成宫。“九成”意为九重,言其极高。贞观六年四月,唐太宗避暑于九成宫时,宫中缺乏水源,太宗见西城南面高阁之下有一块地方土质湿润,便以拐杖挖掘疏导,有泉水随之涌出,“其清若镜,味甘如醴”,故名醴泉。太宗大悦,遂命魏徵撰文,记录此事,又命欧阳询书丹勒石,于是有了《九成宫醴泉铭》这篇著名的铭文碑刻。《九成宫醴泉铭》包括序文和铭文两部分。序文描绘了仁寿宫的宏伟景象和适宜避暑的良好环境,叙述了皇帝李世民的丰功伟业,以及“积劳成疾”、“久治难愈”的身体状况。接着写群臣建议修建离宫“怡神养性”,皇帝“未肯俯从”,于是决定沿用隋代旧宫——仁寿宫,加以改造修缮,变奢华为简朴。再接着写皇帝发现醴泉的过程,并引经据典,强调醴泉涌出是皇帝的美德感动上天的结果。铭文歌颂皇帝应天承运、“绝后光前”的文治武功,“居高思坠”的忧患意识和励精图治的精神。此碑作为欧阳询75岁时的应诏之作,书写时恭谨严肃,一丝不苟,用笔、结构均应规入矩。点的变化多样,有时用竖点,有时用横点;横画以左低右高取势;竖画稍作细微的粗细变化,直画多作垂露,偶用悬针;撇捺画多圆笔;钩法取于隶,直钩画多用折法,出钩较短;竖弯钩画用转法向右外抛出,略带隶书笔意。三点水旁更特殊,第一点多作短斜撇点,第二点作上钝下锐的直点,乘势而下衔接末点的挑笔,表现出清劲秀健的动势。此碑结构方式以平正峭劲、严谨工整见长,平正中寓险劲,虽结体多向右扩展,但重心稳固,斜而能正,侧而不倒。马宗霍《书林藻鉴》引用古人的评语说:欧阳询楷书“如金刚瞋目,力士挥拳”,“骨气劲峭,法度严整”,“险劲瘦硬,崛起削成”; 又说:“风骨内柔,神明外朗”。的确,《九成宫醴泉铭》笔力刚劲清秀,结体险绝瘦峻,既得北碑方正峻利之势,又有南帖风姿秀雅之韵,故历代推为学书之正途、初学之典范。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在《论书绝句百首》第四十首自注中写道:“魏巨鹿之文,欧渤海之字,俱一时之上上选也,然今之宝此碑者,一波一磔,辨入毫芒;或损或完,价殊天地者,但以其书耳。”充分肯定了《九成宫醴泉铭》的艺术价值。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作者: 邱振中
简介:柳公权与《玄秘塔碑》文师华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由于擅长书法,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侍书禁中,担任宫廷最高级专职书法教师长达20年之久。穆宗曾问他怎样用笔好,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柳公权书法从锺繇、王羲之入手,继而师法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等名家。他学王字、颜字,但能自创新意。他继颜真卿之后,再变楷法,避开了颜楷肥壮的竖画,把横画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长处,点、撇、捺写得像刀切一样爽利森挺;他还吸取了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楷结体上的纵势,写出了以瘦硬露骨见长的“柳体”,成为唐代楷法集大成者。柳公权传世的书迹有数十种,楷书代表作有《金刚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金刚经》书于47岁,原石早佚,1908年在敦煌石室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极为稀罕,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神策军碑》书于65岁,原石久佚。传世仅宋代贾似道旧藏本上半册,曾流入香港,现藏北京图书馆。《玄秘塔碑》为柳公权63岁时所书,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武宗会昌元年(841)立,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字。碑高386厘米,宽120厘米。28行,行54字。现立于西安碑林。碑文的内容是记叙大达法师端甫一生的主要经历和弘扬佛法的功德。歌颂端甫大法师深厚的佛学修养,冰霜一样的高尚品格,超脱空静的精神境界。此碑书体端庄俊丽,左右基本对称。点多带钩出锋,遒劲动人;横轻竖重,而短横粗壮,且右肩稍稍抬起;长横格外瘦长,起止清楚;竖画顿挫有力,行笔挺劲舒长;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用笔干净利落。从结字的整体看,主要是内敛外拓,即中宫收紧,撇、捺等主笔向外伸展。这种用笔遒健,结字紧劲,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的艺术风格,是柳公权继承、融汇晋唐楷法而独出新意的成功之处,世称“柳体”。历来临习柳体者,常以此碑为入门之阶。柳公权所创造的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柳体楷书,名扬海内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旧唐书?柳公权传》记载:“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唐文宗称柳公权的字是“锺、王复生,无以加焉”,可见他在当时书名显赫。宋代的李建中、欧阳修、蔡襄、黄庭坚、米芾都受到过柳体楷书的影响,其中黄庭坚行楷书的结体受柳体的影响最为明显。明代董其昌对柳体楷书更是情有独钟,体会更深,他在《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中说:“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用笔古淡”正是董其昌对柳公权楷书作品深入分析、认真临习后所产生的独特感受。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对《玄秘塔碑》特别喜欢。1965年,他获得明拓本《玄秘塔碑》,“日益习之”,到1972年为止,先后临了5本。此后仍然不断地临习。1995年,他已84岁,又把《玄秘塔碑》临了一通。启功先生苦练柳体的学书经历,对今天的书法爱好者应该具有启发意义。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作者: 邱振中
简介:《张迁碑》赏析文师华东汉后期的碑刻,从艺术风格上看,流派纷呈,群星灿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本汉第七》中,根据艺术特点的不同,将汉碑分为八类,即:骏爽、疏宕、高浑、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韵。其中,“凝整”一类的代表作有《衡方》、《白石神君》、《张迁》三块碑刻。《张迁碑》,又称《张迁表》,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汉灵帝中平三年(186)故吏韦萌等为追念故令张迁而镌立。碑高317厘米,宽107厘米。碑阳16行,每行42字,记述张迁的家世、经历,歌颂其功绩、品德。碑阴三列,上二列19行,下列3行,刊刻参与立碑者的身份、姓名。此碑明初出土,原在山东省东平县境内,现存泰山岱庙。明拓本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到明代以后,“东里润色”四字损坏,故拓本以“东里润色”四字未损者为贵。现有文物出版社1982年据流传最佳明拓本而出版的影印本。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县)人。其祖先是周宣王时代的张仲,以重视孝道、熟悉《诗经》而闻名。到汉代,张氏家族成为中原望族。汉高祖刘邦身边的谋士张良,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被封为留侯。汉文帝、景帝期间,张释之忠心辅佐朝政。汉武帝时,张骞学识广博,能通晓各地风俗,为开拓汉朝的疆土立下卓越的功勋。张氏家族辅佐汉朝,可谓功德无量。张迁继承先祖功业,保持重视学问的家风。年少时担任郡中小吏,后来拜为郎中,并被任命为谷城县主管。他施行仁政,关心百姓,受到谷城百姓的拥护。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开始暴动时,烧毁荡平了许多城市,唯独谷城得以保全。他的美名传向四面八方,很快升为荡阴县令。他去世后,故吏韦萌等追思其德,共同捐资,刊刻碑记,以此来教导后代子孙。《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个性极为强烈, 历来被誉为汉碑中稚拙古朴、风格雄强的典型。碑额篆书题“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结体在篆隶之间,笔画婉转曲折,似印文中缪篆。碑阳用笔以方为主,棱角分明,落笔稳健,似昆刀切玉;运笔劲折,斩钉截铁。在线条的构成上强调积点成线,使每个点步步为营,都注入了一定的力量。 其线条质感老辣坚实,蕴藏丰富。结体扁平匀称,端庄大方。体态上多取横势,字形以扁平为主,同时以长、方为辅,风貌古朴。在横向上比较开张,纵向上则较为收敛,而长和方的体态则是根据笔画的繁简而产生的,在结构安排上,起着协调变化的作用。从章法上看,字势平直凝正,稳健大方,形如狮蹲虎踞,剑拔弩张,具有端正朴厚雄强的气势。它还兼有篆意、草情、楷法,在汉碑中别具一格。 清代孙承泽《庚子消夏记》称此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曰:“《张迁表颂》其笔画直可置今真楷中。” 杨守敬《平碑记》认为,此碑在用笔方面“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魏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这是站在书法史的角度,品评其承前启后的地位,可谓慧眼识珠。晚清书法大师邓石如、何绍基、吴昌硕,当代著名书法家萧娴、卫俊秀、王学仲、沈鹏、刘炳森等,均受此碑的影响。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作者: 邱振中
简介:颜真卿与《颜勤礼碑》文师华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长安县(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曾出任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平息后,颜真卿入京,官尚书右丞、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封鲁郡开国公,世又称“颜鲁公”。颜真卿在书法的道路上,首先受到了家学和外祖父殷仲容书风的熏陶,其次受到了初唐褚遂良和盛唐张旭等名师的影响。在继承家法、学习褚书、受到张旭指点的基础上,颜真卿凭借自己的悟性和勤奋,把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楷书规范,以圆转浑厚的笔致代替了方折劲巧的晋人笔法,以平稳厚重的结构代替欹侧秀美的二王书体,古法为之一变,自成家数,世称“颜体”。颜真卿楷书名作有:《多宝塔碑》(44岁书,现藏西安碑林)、《东方朔画赞碑》(46岁书,碑在山东德州)、《郭氏家庙碑》(56岁书,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麻姑仙坛记》(63岁书,原石在江西建昌府南城县,明代毁于火)、《大唐中兴颂》(63岁书,摩崖刻石,在湖南祁阳县浯溪崖壁)、《颜勤礼碑》(71岁书,原石现藏西安碑林)、《颜氏家庙碑》(72岁书,原石现藏西安碑林)等。《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撰并书的神道碑。此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文至“铭曰”止。立碑年月亦失。但据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7记载:“唐《颜勤礼碑》,大历十四年”。可知此碑是颜真卿于大历十四年(779)撰文并书写。今残石高175厘米,宽90厘米,厚22厘米。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碑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14字,下刻民国十二年(1923)宋伯鲁所书题跋。原石现存西安碑林。此碑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记录了颜氏家族上溯颜勤礼的高祖颜见远、曾祖颜协、祖父颜之推、父亲颜思鲁,下至颜勤礼的儿子颜昭甫等人、孙子颜元孙等人、曾孙颜春卿等人、玄孙颜纮等人,前后九代繁衍发展的脉络;二是叙述了作者曾祖颜勤礼一生的主要经历、学识、品德和功业。 从书法上看,此碑用笔之劲健、爽利,已到炉火纯青地步。尤其是颜楷中最富有特征的长撇、长捺,力饱气足,劲健天成,长捺具有蚕头雁尾之势;竖笔铺锋直下,显得圆浑挺拔;横画收笔处重按,钩画出钩时必先收锋,就连捺笔也在折处先收后放,皆系颜书讲究笔意圆劲内涵之处;转折处都用暗转,不同于初唐楷书的提按折锋;结体上也一反初唐楷书的向中间收敛的特点,笔势开张,挤满方格,内松外紧,上紧下松,显得宽舒圆满,雍容大度。此碑充分体现了“颜体”的独特风格,加上拓本神采丰足,故不少人把它作为学习颜体的主要范本。颜真卿对唐、宋以后的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晚唐柳公权得颜楷之法度精髓而再变楷法,写出以瘦硬露骨见长的“柳体”。五代杨凝式师法颜真卿行书,形成体势纵逸、烂漫萧散的风格。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耶律楚材、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明代董其昌、王铎,清代的刘墉、钱南园、何绍基、翁同龢、趙之谦,近代谭延闿,当代楚图南、舒同等等,无不取法于颜真卿的楷书或行书。颜体血脉绵延至今,几乎成了每一个学书者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必修课。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作者: 邱振中
简介:赵之谦与《篆书铙歌册》谢萌清代篆隶书法继承了秦汉篆书隶书的辉煌成就,是篆隶书法的复兴时期。这是碑派书法拓展的直接成果。清代书法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开拓了碑派书法的领域,使碑学得到了与帖学同等重要的位置。碑派书法家从两个方向吸收传统:一是从上古到秦汉的古体文字,一是六朝时期民间的碑刻。赵之谦是晚清时期碑学得到最终完善和最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书法艺术实践将碑派的这两种路径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道光朝是清中期碑学书法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其时邓石如、伊秉绶等乾嘉书风影响逐渐扩大,他们的门生弟子和后代已经获得仕宦上或者学术上的地位,通过他们的鼓吹,取法碑刻成为更普遍的观念和书学途径。而更为重要的是,碑学观念从理论上得到了阐发。嘉庆、道光时期最重要的书学理论家是阮元和包世臣。阮元的著作《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两论明确提出了南北书法的不同以及碑刻书法和帖学书法的不同,第一次从书法的角度总结了前人在金石、考古、碑版、文字学等学问实践中附带的书法问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碑派的书学概念。紧接其后又有包世臣更详细地论证了北朝碑刻书法的渊源来历,总结归纳了北碑的技法规律和风格特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大批书法家更深入广泛地探索碑派书法的领域,他们从不同时期、地域、风格的前代碑刻中汲取营养,激发灵感,发展出丰富多样的个人风格,造就了碑派书法百花齐放的时代。赵之谦正是生于这样的时代。他出生于道光九年(1829),卒于光绪十年(1884)。初字益甫,后字撝叔,号悲盫、无闷、冷君等,会稽(浙江绍兴)人。他自幼就喜好金石之学,与当时的金石学者和收藏家有广泛密切的交往,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金石碑版,切磋学问和书艺。赵之谦是一个天才型的艺术家,他不仅在书法上取得了高度的成就,在篆刻和绘画方面也是一代大家。他书法的主要成就在北魏风格的楷、行书上,不过他篆、隶书法也卓然可观。在篆书方面他熔铸秦汉,兼采邓石如等同朝大家,以秦小篆为主,参以汉篆,又因为他在篆刻实践上对各种风格的篆文都师法学习,六国文字、权量诏版、钱布镜铭、瓦当石碣、《天发神谶碑》等等无所不包,这些风格也融入到他篆书书法之中。而他北魏楷书习惯的运笔方式也带到篆隶书法当中,运笔起收处往往有果敢狠辣的方笔,形成了稳重之中富有生动奔放的独特风格。这种对不同书体、不同风格之间的融会贯通,是赵之谦毕生的艺术追求。此册《篆书铙歌册》录汉代铙歌三首,分别是《上之回》、《上陵》、《远如期》三章,全册共计12开,74行,每行3字。书于同治三年(1864),赵之谦时年35岁,这是他书风形成初期的代表作品。在册尾的题跋中,他自己很明确地提到:“篆法非以此为正宗,惟此种可悟四体书合处。”《汉铙歌十八曲》的内容是汉代军乐歌曲,曲风慷慨激昂,是以赵之谦以汉篆法书写,风格接近《袁安碑》一路,而起收笔往往有偏锋和出锋之处,转折处又偶有方折,正是他所说的“四体融合”之处,很好地表现出了文辞内容的精神。赵之谦以北碑笔法融入篆书,开启了篆书风格探索的新思路,给温柔敦厚的小篆书体注入了雄强霸悍的血液,这是前人没有梦见的新境界。吴昌硕在《悲盫印存》中说:“悲盫先生书不读秦汉以下,且深通古籀,而瓦甓文字烂熟胸中,故其凿印奇肆跌宕,浙派为之一变。”“奇肆跌宕”一词同样可以看作是对他书法的准确评价。谢萌: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书法博士。
作者: 邱振中
简介:智永与《真草千字文》文师华 智永(510—608),俗姓王,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王羲之第七世孙。王法极出身于累世书家,师从南朝梁代著名书法家萧子云。在萧子云的引荐下,王法极在京城建康剃度为僧,得法名智永,后住在会稽兰渚山下的永欣寺,因此被世人尊称为“智永禅师”或“永禅师”。在永欣寺,智永深居阁楼,除了参禅礼佛,其余时间全部用来研习书法。在此期间,他用真草两种书体手书周兴嗣编次的《千字文》800多本,分送给浙东各寺庙,成为闻名遐迩的大书法家。智永书法“精熟过人”,在继承王氏家法的基础上,能够“逸于绳墨之外”,形成了平淡而清健的风格。《千字文》原是周兴嗣(?—521)奉诏编缀的一篇命题文字,篇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载:梁武帝为了教王子们学习书法,命令殷铁石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摹搨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又命令周兴嗣把这一千个字变成韵文。周兴嗣一夜之间就编好了。“须发皆白,而赏锡甚厚。右军孙智永禅师自临八百本。”《千字文》用无一重复的一千个单字,条理贯通、叙事有序地吟咏了关于天文、地理、博物、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包罗万象的诸方面知识,且结构严简,文采飞扬,对仗工整,协韵流畅,令人叹服称绝。《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到清代《千字文》已成为流传最广、最久的蒙学课本,几乎长幼咸知,以致文书编卷都采用天、地、玄、黄……来排列分类。关于《千字文》流传的情况,当代书法大师启功撰写了《说》一文,认为“智永写本的周兴嗣《千字文》应是这篇文字今存的最早本子”,日本人小川为次郎用巨资购得并珍藏的《真草千字文》墨迹本为智永书法真迹。《真草千字文》采用真草两体隔行排列、以楷书对释草书的方式,这是智永的创造,既便于学书者释读草字,又能让人同时欣赏他两种体势的书法,可谓一举两得。此帖中的草书,完全得笔于乃祖王羲之,并师承了草字法规。但此帖每格一字,每字独立,写起来循规蹈矩,而不似乃祖王羲之那样“笔墨飞舞”、字字相连呼应。智永继承了王羲之的笔法,但每个字中又都有一两笔特别加重笔力,更显示出智永作书时的神情专注、神力内敛,重笔之处也显得圆润合拍,健肥适当。此帖中的真书(楷书)属于行楷,比正楷更轻快。智永行楷每字中也有一二重笔,因而字态更生动,更清劲秀雅,唐宋以后的书法大家也大多喜欢师承智永的楷字。《真草千字文》直接二王妙旨,而禅意更浓,神采超逸,充分展现出智永书法平淡而清健、高标出群、纤尘不染的风格。智永的书法对初唐虞世南等人有很大影响。《千字文》问世之后,历代有许多书家争相临写,如唐代怀素、宋徽宗赵佶、元代赵孟頫、明代祝允明和文徵明、清代傅山和王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无疑大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现代于右任在1927年前后潜心研究智永《草书千字文》,共收集《草书千字文》刻石拓本和墨迹本一百多种。智永书《真草千字文》,早在唐代已随归化之僧、遣唐之使流传到东邻日本,对日本书道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作者: 邱振中
简介:王羲之《十七帖》文师华 《十七帖》是王羲之重要的草书代表作,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10《右军书记》中,把《十七帖》列为压卷第一帖。《十七帖》包含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29封,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347—361),前后长达14年之久。内容多言蜀中风情人物。周抚是东晋中兴名将周访之子,在蜀中30余年,王羲之曾经有意游蜀登岷山而未果。在这些帖中,可见王羲之对蜀中人物、历史的浓厚兴趣。至于《十七帖》的得名,在于第一封信的起首有“十七”两字。《十七帖》真迹一般认为早已不知下落,唐人的摹本和临本也只能见到零星单本,甚至残本,如《远宦帖》、《游目帖》等,因此,一般谈《十七帖》者多以传世刻本立论。关于《十七帖》版本流传的情况,曹大民在《王羲之解析前言》中进行过阐述,王玉池撰有《在王羲之书迹中的地位和重要版本书评》的考证文章。王玉池在详细考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即其书法艺术最辉煌时期数量最大、成就最高、内容最可靠,也是最早取得共识的一组刻帖。其中,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图书馆、河南开封市博物馆三处的藏本以及少数优秀墨本如《远宦帖》等代表了这一组刻帖的基本面貌和艺术价值。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连,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十七帖》集字成行的方法不像后来的狂草书法那样,依靠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来强化整体感,而是依靠字形的大小、单字姿态的斜正搭配、笔画的粗细变化来达到气脉贯通。《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 王羲之的草书,字形由章草的横张形态变为纵敛形态,婉转流贯,笔势雄劲,笔短意长,从而完成了章草向今草的改制,为草书体立下新的法门;其“字群结构”的创树,又是唐朝连绵大草的渊薮。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评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至唐初,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晋书?王羲之传论》,称王羲之的字“尽善尽美”,于是首开独尊王字的先河,并广收王书,使王字得到空前普及。唐李嗣真《书品后》称王羲之为“书之圣”、“草之圣”、“飞白之仙”。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北宋“苏、黄、米、蔡”四家,南宋高宗赵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和清代乾隆皇帝等有影响的人物都是王羲之书法的爱好者和提倡者。现当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吴玉如、林散之、启功等均直接受到王羲之行草的浸染,即使是以写碑闻名的书法大师如于右任、沙孟海等,也从王羲之行草法帖中汲取养分,以增强笔墨的韵致。王羲之书法就像孔孟、老庄思想那样深入人心,其影响至今不衰。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
作者: 邱振中
简介:黄宾虹及《草书千字文》王德荣黄宾虹,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村岑,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行,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1865年出生于浙江金华,1955年卒于杭州,享年91岁。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巨匠。黄宾虹诗书画印及鉴赏皆精,绘画成就之巨已广为世人所知、所重、所宗。他在书法上也造诣颇深,自言:“毕生无一间断,金石碑帖,取精用宏,所下工夫不下于画,所得成就实亦不下于画。”他的学书之路,先是从魏碑开始,少年时期就揣摩过很多不同风格碑刻,如《郑文公碑》、《石门铭》等,周代的《师寰簋》让他在其中沉醉了10来年,并由此感兴趣于金文、大篆等古文字,且对铜器与古玺封泥上的古籀和楚派篆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他对帖学也广泛涉猎。上至魏晋,下至唐宋明清,无不用心临摹。其用功最勤的当是颜真卿的《争座位》、裴煜和文彦博的书法。同时,对怀素、赵子昂、倪云林诸家,临池不辍。黄宾虹的《草书千字文》,长卷,书于1934年,时70岁。他的艺术观极力主张“自然美”、“内美”,认为“书法流美,有弧三角,齐而不齐,以成内美,黑白二色,是为真美”、“能作至密而后疏处得内美”、“ 上古三代,魏晋六朝,画先有法而不言法,参书法中以见内美”等等,因而,表现在《草书千字文》,有如下特点:在章法上,笔无定迹,齐而不齐,信手书来,天趣自然,犹如“乱石铺街”。通篇一气呵成,气象万千,风格独具。每个字点画遒劲、奇峻瑰伟,不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牵丝映带,但注重笔力之间的连贯俯仰映带。每行字的曲直关系,相互争让,错落有致。行与行之间,参差互合,在均衡中增加动荡,在整体中增加随意性,表面看似略不经意,实则“无意佳而佳”,使静态美与动态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在笔法上,他将篆书和草书的“一波三折”、“转笔中锋”、“盘旋形”笔法引入到其中,并提出了平、留、圆、重、变的“五字笔法论”。“平”是如锥画沙,“留”是如屋漏痕,“圆”是如折钗股,“重”是如枯藤、如坠石,“变”为左右回顾、上下呼应之势而成自然。同时他认为,中锋、侧锋同是用锋,只要用的不是“副毫”,在以“笔锋”为点线的技法范围里,“正锋”和“侧锋”都可以运用。书写中用笔率直、肯定,讲究“稚拙”的笔意不假修饰。运笔过程中有波折,忌率忌直,妄生圭角。在墨法上,《草书千字文》中个别字,由于浓墨蘸水字边自然润开,形成乌黑一团,但细看笔迹清晰,力透纸背,形成了一个点、线和团块的交织,自然挥洒,充分体现了书写性。综上,黄宾虹的《草书千字文》,是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极具个性风格的草书代表作,也是近代草书难得的上乘之作。在当今书坛千人一面的时代,假如你迷上了他的书法,必将对创新有所帮助。如何学?黄宾虹曾经告诫过,初学宜重视者三:一曰,由练习、读书得之;二曰源流,由临摹赏鉴得之;三曰创造,由游览写生成之。王德荣:上饶师范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上饶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作者: 邱振中
简介:颜真卿与《多宝塔碑》李伍强颜真卿(708—784),唐代杰出书法家。字清臣,祖籍琅玡(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曾任殿中御史、平原太守、吏部尚书、太子太师等职,封鲁郡开国公,人称“颜平原”或“颜鲁公”。安禄山叛乱时,与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17郡响应,被推为盟主。唐德宗时,李希烈叛乱,派他前往劝降,被李希烈缢死,享年76岁。颜真卿从小酷爱书法,曾以黄土扫墙练字。初学唐初名家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行书遒劲郁勃,楷书参用北碑及篆隶笔意,厚重雄劲,气势开张,古法为之一变,卓然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巨大,人称“颜体”,至今盛行不衰。传世碑刻、拓本和真迹较多,其中行书名作有《祭侄稿》、《刘中使帖》、《争座位帖》等,楷书名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麻姑仙坛记》、《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岑勋撰文,徐浩题额,颜真卿44岁时书丹,史华刻石,唐天宝十一年(752)立。碑高285厘米,宽102厘米。碑文34行,每行66字,记述了楚金禅师修建千福寺多宝塔的前后经过,以及期间出现的种种灵应和神奇现象。碑石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今西安市西南火烧碑西村附近),从宋代开始就被藏入了西安碑林。《多宝塔碑》是颜真卿重要的楷书代表作之一,是颜体楷书形成的标志。其用笔以中锋为主,显得厚重有力,圆润活泼;点画精到规整,静中有动,秀媚多姿;结体端庄平正而绝不板滞,严密饱满而绝不拥堵,丰肥厚重而实具风骨;在章法布局上,字距、行距均匀相等,字字四角撑开,显得工整茂密;整体上显示出丰腴雄伟、端严庄重的独特风格。它继承和发展了唐初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楷书,使唐楷的法度更趋完善和严整,对后世书法家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启迪作用,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得到历代书评家的激赏。宋朱文长谓其“遒劲婉熟”;明王世贞称其“天骨遒峻,风棱射人”;清杨宾赞其“始终一贯,无一懈笔”;清王澍誉其“以浑动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正是年少鲜华时意到书也”。对于颜真卿的人品和书品,后世名家赞誉甚多。宋欧阳修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庄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宋苏轼谓颜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清杨守敬云:“颜鲁公书气体质厚,如端人正士,不可亵视。”颜真卿是唐代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家,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巨大,柳公权、杨凝式、苏轼、黄庭坚、蔡襄、耶律楚材、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子山、董其昌、王铎、刘墉、钱南园、何绍基、赵之谦、谭延闿、舒同等许多书法大家,均得益于颜真卿书法的滋养。而《多宝塔碑》因讲求法度,严谨秀美,极易初学,故当代书法爱好者学习颜楷多从此碑入手,他们青睐此碑,视其为学习楷书的极好范本之一。李伍强:江西美术出版社编审。
作者: 邱振中
简介:褚遂良与《大字阴符经》文师华褚遂良(596—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代贞观初年褚遂良出任秘书省秘书郎,贞观十年(636)迁起居郎。贞观十二年,大书法家虞世南逝世,魏徵把褚遂良推荐给太宗,太宗即刻命他为“侍书”,后升为中书令。唐高宗时,褚遂良被封为河南县公,故世称“褚河南”。 褚遂良的学书过程大致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大约从他入唐前至初唐。这一时期,他先从北方书风入手,他曾向史陵学书,以后又兼学欧、虞。其结体、间架有不少方面似欧阳询,用笔近虞世南,并时而流露出汉魏隶法的古意。《伊阙佛龛碑》是现存可靠的褚遂良最早的书法作品,此碑字大逾3.3厘米,在楷隶之间,方整宽博,甚为工巧。褚遂良后期大约可以定在贞观二十年(646)以后。从这个时期的作品看,北方书风的痕迹在其书体中渐次淡化,而一种新巧的融合南北书风的书体正在逐渐形成,其书风逐步倾向于圆转华美,宽博疏朗,用笔则由方向圆过渡。那么这种由北而南的契机何在?当是李世民登基后对“王书”的提倡。褚遂良的书法熔学帖学碑于一炉,汇南北书风为一体。《唐人书评》说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的书法代表作有《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等。《大字阴符经》,墨迹本,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此帖原作现由叶公超后人寄藏在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博物馆中。此卷所书《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是道家的重要经典,全经分上、中、下三篇,仅四百多字,主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按自然规律处理人事,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关于此卷是否为褚遂良真迹,历来多有争论。当代徐无闻先生对此有详细的考证,认定是伪作;而沈尹默和潘天鹰则认定《大字阴符经》是真迹无疑。值得一提的是,争论双方均对此卷的艺术价值给予极高的评价。此卷用笔丰富,有方有圆,有藏有露。起笔多用侧锋取势,行笔一波三折。点画粗细轻重,极尽变化。用笔中,时时透露出行书笔致,又带有隶书的波磔意趣,书写节奏既流畅又从容。横、竖、撇、捺等主要笔画,婉美多姿,摆布自由,具有一种特殊的灵活性和流动感。此卷结体方中带扁,中宫宽博,松而不散。笔画之间,欹侧俯仰,相迎相让,而不失重心。此卷章法,纵成行,横成列,整齐中富有变化。如:“之”、“天”、“人”等字,多次重复出现,在笔画和结体的安排上姿态各异,使整篇章法整齐而不呆板,多样而又统一。动势强劲,气脉通畅。此卷风格略近《雁塔圣教序》,笔势遒劲而流动,挺劲不失妩媚,气韵飘逸不失端庄,宽绰而有虚灵之气,兼具“二王”行书的活泼生动、北碑的古拙凝重和汉隶的波磔舒展之美。 褚遂良开创的笔势遒媚、结体宽博、柔中有刚的楷体书风,对当时和后世书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刘熙载《艺概》云:“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唐代薛曜、薛稷、颜真卿的楷书都取法于褚遂良。宋代米芾,元代赵孟頫,明代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都临习过褚遂良的楷书和行书。当代林散之对褚遂良、米芾甚为用功,并留下了临习褚书的墨迹;沈尹默倾心褚遂良,他认为在唐代能够继承二王书风正脉的,就是褚遂良,褚书确立了“唐规模”,影响了以后百代。 文师华: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政协委员,曾任本校中文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