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四任精品 故宫博物院藏 任熊·任薰·任颐·任预绘画
作者: 本社 编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8-8-1
简介: 近代海上四任绘画概论 沾代晚期,由于清王朝的没落和“四王”正统派画家“摹古”、“复古”之风的影响,致使中国晚清的画坛,出现了萧条、冷落的局面,道路越走越窄,内容越来越空洞虚枉,“复古主义”、“形式主义”充满了画坛。与此相反,十九世纪上海画坛,却出现了破格创新,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这裹画家蕾萃,人才辈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流派相互竞争,生机勃勃。而任熊,任薰、任颐、任预是这些群星中的几颗灿烂的明星,是他们中的皎皎者。为甚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冈的。 一、社会历史背景 小国古代社会,发展到了十八,十九世纪,落后的生产方式已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桎梏,此时清王朝由於农民的斗争和内部的争权夺利,国力衰弱,国防空虚。一八四零年,英国借口保护通商为名,发动了鸦片战争。其战争的结果,以清王朝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其条约除规定租借香港外,辟上海、福州、厦门、宁波、广州为通商口岸,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一页。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侵略者又发动了英法联军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於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这个存在几千年古老国家的内部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来十七至十八世纪,在我国扬州、苏州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的侵略,中国也会缓慢地进人到资本主义社会。但外国资本的入侵,进一步加剧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过程。其变化有两方面,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原料和劳动力的市场;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特别是沿海城市的畸形发展。上海就是这种畸形城市的典型。 上海,最早是我国长江下游,黄浦江西岸的一座集镇,镇址在现今上海市南区旧上海县城内。至元代,始建上海县,隶属松江府。自此“市易日盛,户口繁多,民物富庶”,蔚然名盛东南。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事业也日益昌盛。元代一些著名的画家,如温日观、任仁发、曹知白、方从义等都先后在这裏兴起,并各自已形成自己的风格。至明代,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大帝国,社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上海地区也不例外。著名画家董其昌、陈继儒、莫是龙、宋旭、孙克弘、赵左、沈士充等,代不乏人,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都曾放出了光彩。为传统绘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上海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文人墨客,挟艺来游。据《海上墨林》记载:“昔乾隆时,沧州李味庄观察廷敬备兵海上,提倡风雅,有诗、书、画一长者,无不延纳平远山房,坛坫之盛海内所推。道光己亥,虞山蒋霞竹隐君宝龄来沪消暑,集诸名士於小蓬莱,宾客列坐,操翰无虚日,此殆为书画会之嚆矢……”说明当时上海画坛,画会组织,画家聚会已日频繁,呈现出百派号兴的局面。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像潮水一样涌进了上海市场,致使封建经济解体。由於资本的输入,现代工业、现代交通、现代商业、银行和信贷,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自五十年代中期起,上海的出口贸易额,已占全国出口的二分之一。由於入侵者享有治外法权,不受中国政府和法律的管辖,唯利是图,-致使上海成为“灯红酒缘”、“纸醉金迷”的畸形发展的半殖民地城市,成为外国商品交易市场。由於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为生活计,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书画家,先后来到这裏定居,从事文化艺术活动。上海一时又成了文人营萃之所。清代张鸣柯曾说:“白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於而来,侨居卖画。”据杨逸《海上墨林》记载,清代游寓此地的画家有三百零八人之多。其中大部分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前后从外地迁来的。又据画史记载,这一时期活动於上海,并负有盛名的画家,先后有费丹旭、张熊、王礼、任熊、虚谷、胡远、朱偶、趟之谦、钱慧安、任薰、任颐、杨伯润、任预、吴石仙等二十余人。他们在这裏切磋画艺,争奇斗艳,形成各种不同的画派。“四任”则是他们中艺术成就最卓越的流派之一。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上海城已由“渔村获港”小县,一跃成为亚洲的最大商埠,成为汀南的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