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作者: 司马光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6年05月
简介: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跨16个朝代,录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迹,成书二百九十四卷,代表了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的*成就。《资治通鉴》问世以来,深受世人推崇。
【目录】
【目录】
1 韩赵魏三家分晋
5 苏秦合纵抗秦
10 张仪巧舌如簧
14 田单使计退燕
18 毛遂自荐
21 鸿门宴
25 韩信崭露头角
29 楚霸王乌江自刎
32 汉文帝登基
35 张释之轶事
38 汉武帝打猎
41 霍去病的一生
44 苏武牧羊
48 东汉尽忠职守的官吏们
52 班超出使西域
57 马太后拒绝封赏外戚
60 宦官专权的汉国
64 西晋的灭亡
67 慕容廆巧挫三国联军
71 内忧外患的后赵
76 苻坚取代苻生
79 桓温北伐失败
83 前燕覆灭
88 淝水之战
93 后燕的建立
98 慕容会造反
103 王恭围困朝廷
107 桓玄灭殷仲堪和杨佺期
111 宣武帝不听谏言
114 尔朱荣推翻胡太后
119 前治后废的文宣帝
123 祖珽小人得志
127 大逆不道的高澄
130 李密命丧熊耳山
135 李建成谋反
140 李世民阻击突厥
144 贤德的长孙皇后
149 从晋王到太子
153 武则天封后
158 武则天之死
162 甘露之变
167 回鹘祸乱边境
171 刘稹割据
175 王式智斗裘甫
180 张玄稔用计平叛
184 南诏进犯
188 黄巢入京
192 田令孜祸国
195 高骈醉心道术
199 高仁厚的计谋
203 王先成招安百姓
206 唐昭宗退位
210 闵帝出逃
214 石敬瑭起兵谋反
217 后周世宗击败北汉
【免费在线读】
苏秦合纵抗秦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当时,各国之间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外交活动非常频繁。
洛阳有一个人叫苏秦,他向秦王进献策略以兼并天下,却不被秦王采纳。于是,苏秦离开秦国,转而游说六国合纵抗秦。
苏秦先到了燕国,游说燕文公道:“因为赵国像屏风一样挡在燕国南面,所以燕国才没有受到秦国的侵略。如果现在攻打燕国,秦国军队需要长途跋涉几千里,而赵国军队只要行走不到一百里。您现在不担心近在眼前的赵国,反倒顾虑千里之外的秦国,这是很不明智的想法。我希望您能与赵国结为友邦,这样燕国才能高枕无忧。”燕文公觉得有理,给他提供车马,让他去游说赵国。
苏秦见到赵肃侯说道:“当前的形势,崤山以东*强的国家就数赵国,是秦国的眼中钉。秦国一直想攻打赵国,又因担心后防空虚,遭受韩、魏两国的算计,所以迟迟不敢行动。而韩、魏两国就没那么幸运,两国没有崇山峻岭作为屏障,秦国想要攻打他们,非常方便。只要被秦国占领一部分领土,两国就都将遭受威胁。如果韩国、魏国抵挡不了秦国,就只能臣服于秦国;那时候,赵国就要面对肆无忌惮的秦国。
“再来看整个天下,各国的土地面积总和五倍于秦国,兵力更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抗秦,那么秦国肯定会被灭。但是,有些人却根本不在乎被秦国欺凌,而是想着怎么讨好秦国,以便将来秦国一统天下时,他们可以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所以,他们不但自己割让土地讨好秦国,还夸大秦国的威势恐吓其他各国。
“大王您在做决定之前可要仔细地想一想!为了国家利益,我认为,您应该和韩、魏、齐、楚、燕各国结为同盟,共同抵抗秦国。首先,各国派出大将、国相在洹水举行会议,互相交换人质,结成同盟;其次,共同宣誓,在抵抗秦国时互相援助,齐心协力,如有不遵守的,则其他五国合力讨伐。如此一来,秦国就再也不敢派兵出函谷关,侵越崤山以东各国了。”
苏秦的话与赵肃侯的心意不谋而合,他高兴地将苏秦奉为上宾,并赏赐给他丰厚的礼品,让他继续联合其他国家。
这个时候,魏国正被秦国攻打,四万多名魏军被大将犀首的军队击败,魏将龙贾也被活捉。犀首攻下雕阴后,继续带兵向东方攻进。苏秦担心秦兵进入赵国会破坏联合各国的计划,决定派人前往秦国去实施离间计。他思前想后,也不知道派谁去好,突然想起张仪来,觉得他挺合适,于是用激将法刺激张仪前往。
魏国人张仪与苏秦同出自鬼谷子门下,他们一起学习治国与纵横之术。苏秦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如张仪,但是张仪游说各国一直不被人认同,胸有抱负却无法施展。苏秦把流落在楚国的张仪召来赵国,并且故意羞辱他。张仪愤慨难当,认为当世只有*强的秦国能挫败赵国,于是决定去游说秦国。
苏秦担心张仪无法顺利地见到秦王,于是暗中派人偷偷地帮助张仪。秦王见到张仪后非常高兴,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对他以礼相待。暗中帮助张仪的人眼见张仪已取得秦王信任,准备回去向苏秦复命,临走时告诉张仪真相:“这一切都是苏秦先生计划好的。他认为以您的才能,秦王肯定会听取您的意见。为了避免秦国攻打赵国,破坏各国联合抗秦的计划,所以用激将法激您来秦国,并派我在暗中帮助您。”张仪感慨道:“唉!我的才能明显不如苏秦先生。我任人摆布自己却毫无知觉。请您代我谢谢他,并转告他,只要他在赵国一天,赵国就不用担心秦国的威胁。”
赵国的问题解决后,苏秦又启程去韩国,面见韩宣惠王。他劝说道:“韩国有九百多里土地,有几十万的士兵,又盛产强弓、劲弩、利剑。韩国士兵脚踏大型弩箭,可连射百发而不力竭。这样勇猛无比的士兵,只要盔甲坚固,弓弩强劲,宝剑锋利,以一敌百也不在话下。要是秦国来进攻,您未开战就投降,秦国一定会向我们索要宜阳、成皋两座城池。即便您给了他,他暂时满足于此,也难保明年不会继续要您割让别的地方。等到您没有土地可以再给秦国的时候,不但割出去的土地白费了,而且依然还是要与秦国开战。总之,大王的土地只有那么多,而秦国的贪欲却没有止境。以自己有限的土地,去满足秦国无限的贪欲,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拥有强大的军队却不反抗,不打一仗就白白将土地相让,难道不是自作自受吗?俗语说得好:‘宁为鸡头,毋为牛后。’宁愿居小者之首,也不为大者之后。像大王您这样贤明的人,如果拥有韩国这么强大的军队,却不在各小国中充当领路之人,反而追随秦国,恐怕连我都为您感到羞耻!”韩王听从了苏秦的劝告,也决定加入联合的队伍。
苏秦又对魏王说:“贵国的领地,表面上看虽然只有一千里,疆域并不太辽阔,但实际上魏国村镇房屋建造得非常密集,就连放牧牲畜的地方都没有了。百姓、车马之多,好似千军万马,日夜络绎不绝。据我估算,魏国与楚国相比,也相差无几。我还听说您拥有规模庞大的军队,有二十万武士、二十万苍头军、二十万敢死队,还有十万仆从、六百辆战车、五千匹战马。然而,拥有这么雄厚的实力,您却想听从那些浅薄的臣子们的意见,准备放弃抵抗,屈服于秦国。我们赵王听说了都替您可惜,所以派我向您建议,各国订立盟约,共同抵抗秦国。希望大王您能认真分析现在的时势,早作决断。”就这样,魏王也被苏秦说服,加入了抗秦的联盟。
燕、赵、韩、魏都听从了苏秦游说而成功联合,苏秦接着又去游说齐国了。他对齐王说:“一眼看过去,齐国的土地有两千多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有士兵几十万以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粮食。装备精良的三军,再加上郊外二十县的五都之兵,进攻起来好比离弦的利箭,打起仗来就像震怒的雷霆,解散离去也似风雨扫过。有了他们,即使爆发战争,也不用千里迢迢地到泰山、清河、渤海一带去征兵。
“临淄城富有殷实,城内住有七万户居民,保守估计,每户*少也有三个男子。路上车马川流不息,人群更是熙熙攘攘,众人挥一把汗,都好像下了一场雨。这些百姓们每天以斗鸡、赛狗、下棋、踢球为乐,然而真要打起仗来,拿起武器就能变成勇猛的士兵。真到那时候,都不用到边远县乡去征兵了,仅临淄城的人就有二十一万。
“因为与秦国接壤,韩国、魏国一旦发生战争,用不了十天,就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所以非常害怕秦国。这两个国家与秦国开战,即便侥幸胜了秦国,自己也会损伤过半,难以坚守边境;如果败给了秦国,那么马上就会国破家亡。正因为处在这样的境地,所以韩国、魏国与秦国作战十分慎重,往往只能忍气吞声。而秦国若要攻打齐国,情况就不一样了。秦国先要穿过韩国、魏国的领地,再经过卫国阳晋这一条路,跨过亢父的天然险阻,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这一路上,道路崎岖狭窄,骑兵和车辆都难以并行,更是易守难攻。而且秦国即使想率兵攻入,还要顾虑背后的韩、魏两国会不会趁虚而入。所以,别看秦国表面声势浩大,其实只是纸老虎虚张声势罢了。
“由此可见,齐国根本没必要害怕秦国的威胁。只是由于你们看不到齐国的这些优势,却被秦国的声势吓到,一味地向秦国俯首称臣而已。在这一点上,齐国的众位大臣都判断失误。现在如果您肯接受我的建议,那么,齐国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而且再不用低声下气地讨好秦国了。因此,我希望大王您仔细地分析一下利弊,接受我的建议!”
齐王*终也同意了苏秦的建议,联合抗秦的盟军中又多了一个
国家。
*后,苏秦又来到了楚国,劝楚威王道:“楚国,是毋庸置疑的强国,有六千多里的土地,数百万装备齐全的军队,上千辆战车,上万匹战马以及十年都吃不完的存粮。秦国把楚国看成心腹大患,正是因为楚国是*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秦、楚两国,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此消彼长,不能两立。现在为楚国考虑,不如和其他各国联合起来孤立秦国。只要大王您愿意抗秦,我可以说服崤山以东各国,不仅每年向您进贡,还把江山社稷、祖先宗庙都托付给您;练兵整军,一切都听您的指挥。显而易见,合纵抗秦,则各国都奉上财物归附于楚国;连横亲秦,则楚国要割让自己的土地去讨好秦国。两种后果天壤之别的计策,大王您会选择哪一种呢?”楚王思虑过后,也决定联合抗秦。
于是,在苏秦的奔走游说下,六国终于结成了联盟。苏秦兼任六国的国相,成为六国联盟的纵约长。他北上赵国复命时,车马随从成群,气势如同君王一般。